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金融经济研究【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823163

【导言】此例“金融经济研究【精选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世界经济研究范文【第一篇】

2.高校二级管理模式下学科建设的思考 杨庚,邱中华,王友国,Yang Geng,Qiu Zhonghua,Wang Yougu

3.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途径及对策分析 张建新

4.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考 张新光

5.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与思考 邵郁

6.浅论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要作用 王正坤,蒋涛涛

7.科研和教学互动促进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发展 吴婉玲,王英华,陈斌

8.论中华茶文化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骆锐,史蓓蓓

9.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母泽亮

10.云南滇西高等教育考察报告 张晴,王启平

11.高校思想品德课应对"90后"大学生的教学新思路——合作学习模式 蒋祎,蒲川,沈春明,钱矛锐,冯磊,田尧

12.认真贯彻"三个了解"、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刘晓佳

13.高等学校来华留学生教育浅析 刘培锋

14.《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秦响应,任倩,苗绘,刘兢轶,张晶,刘秀兰

15."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与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马红

16.高等林业院校树木学教学改革探讨 谷会岩,穆立蔷,王洪峰

17.畜牧兽医专业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与改革 薛剑

18.《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王慧霖,张平宽,李梅丽

19.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刘敬,张庆武,王彩红,许德平

20.浅谈《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 李旭升,王海燕

21.综合应用统筹法计算工程量的理解与教学 李湘华

22.高等代数精品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周亚兰

23.对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汪建先,张春宝

24.用回归教育理念剖析大学公外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资谷生

25.谈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陈凯

26.食品类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赖克强,蔡闯,周冬香,吴继魁,甘建红

27.打破思维定势,运用教学策略——综合英语教学反思与启示 李芹

28.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高爱华

29.课堂教学中信息的有效传递 李芳兰

30.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仪器分析》教学内容的探讨 徐德平,程芳

31."雷电原理"多媒体辅助教学探讨 李霞,王振会,张其林,郭凤霞,李祥超,LI Xia,WANG Zhen-hui,ZHANG Qi-lin,GUO Feng-xia,LI Xiang-chao

32.环境教育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探讨 刘怀如

33.大学化学教学方法初探 郝素娥,强亮生,范瑞清

34.高职电信类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及实践 李娟娟,王槐生

35.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进行"讨论式教学"的设想 陈彦彦,陈蕊

36.《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式教学的探讨 尹庆玲,YIN qing-ling

37.国际结算课程内容的再认识与教学思路的改进 王伦强

38.语篇分析与阅读教学 马美兰

39.问题驱动型教学方法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王娟,夏承遗,孙世温

40.浅谈规范组织员谈话是确保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关键 罗楠

41.中外合作办学办公室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思考 肖文宁,高礼霞

42.对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几点思考 陈健旋

43.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周元一

44.合并高校校园文化实质性融合的研究 顾建国,林贵宝

45.专业实验室管理模式探讨 高兴荣,童利标,陆文骏,王新

46.影响高校网络评教质量几个关键因素及其管理 董文军,黄新民

47.院级研究生教学管理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吴云鹏,苍晶,任晓东,张清兰,赵东旭

48.高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探讨 徐颖芳

49.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刁秋梅

50.新形势下高校基建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康介莲

51.对高校档案工作环境建设的思考 王晓景

5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新建本科师范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 黄琼英

53.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创新管理 李冬梅

54.基于缓存服务器的电子阅览室上网行为管理 杨芳,夏正伟

55.高校负债问题的理论透视和化解思路 汪来喜

56.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误区分析 高珂强

57.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探讨 储俊

58.高校二级学院实验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 吴霞,孙坚,徐宏伟

59.浅谈Excel中函数嵌套的用法 孙瑾

60.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讨 张东方,许可,詹福建,陈松泉

61.提高高校会计人员素质探析 钱秀峰

to improve students' speaking ability? 夏红菊

63.浅谈学科队伍建设与学科设岗 强洪夫,马洋

64.对培养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 刘桂芳

65.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张毅

66.关于网络教育质量问题的一点思考 薛晓燕,袁灵

67.提高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流行病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彭仙娥

68.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李东园,王莹

69.浅谈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 吴芸

70.高职教育实训课程的开发流程探索 沈敏艳,李良德

71.教学案例开发"成都统一"乡村市场分销运作 范莉莉,余江,刘新华

72.试论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动员机制 文斌兴

73.依靠科教良性互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张智,罗润林

74.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培养问题的探讨 敖崧

75.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和对策 宋志坚,曲晶升,冯慧敏,刘浩

76.当前经济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分析与探讨 尹宗毅,张宏标,许海媚

77.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推进信息化教学 赵世宜,刘伯蕤

7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高度关注生活世界 吴威威

79.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考 薛晓华,陈大鹏,杨金兰

80.对外语教与学的再认识——传统的办法,新的理念 李蔚华

81.刘固联合小学在远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田秀荣

82.浅谈构建师德师风 张珊莉

83.浅析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方法 王琳,谭凤训,刘静,朱兆亮,侯树国,武道吉

8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杨斌

85.论中国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梁颖萍,赵安源,梁慧萍

86.我国大学品牌认知与塑造 韩国良

87.日本德育对我国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启示 刘振中

88.教育技术学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芦丽萍

89.浅谈高校德育价值导向及其实现 蒋涛涛,王正坤

教学模式在中药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适用性 琚辉

91.毕业设计(论文)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吴芳,王金沙

92.综合英语教学与翻译能力培养 廖顺珠

93.参加各种设计竞赛促进实践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孙慧莲,陈广秋

94.关于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分析研究 施绘程

95.论大学英语教学与素质教育 史洁

96.公共英语课堂提问-积极反馈模式研究 江莉

97.浅谈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 李玉禄,王曼

98.对大学生就业难成因的社会学思考 吕国升,金天星,吕屹

99.专业课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体会 王经文

100.影响中职生顶岗实习心理问题因素及对策研究 梁刚

101.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赵凯雷

102.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杜宪增,陈兴军

103.高校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整合分析与研究 王华东,邢林芬

104.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赵文晶,树学峰

105.提高专业课实验教学质量的探讨 吴锦铸

106.高职课程开发的思考——以《吸毒违法行为矫治》课程为例 李岚,黄焕

仿真教学系统及其应用 祝红芳,方元春,马栎

108.《计算机控制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毛建东,于军琪,何波,孟月波

109.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现代生物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李西腾

110.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 王兆炎

111.信号与系统课程及实验教学管理 王新,李从利,罗军,高兴荣

112.案例教学在PLC课程中的应用 任国梅,康大友

113.面向东盟培养高级会计人才的实践教学构想 谢海娟,尤谊

114.也谈多媒体教学-以机械精度设计与测量为例 吴作伦,张海天

115.试论工科研究生学术创新培养 王霞,郭了萍

116.中美"大学物理"教材比较的研究 冯灏

117.将数学建模融入微积分教学的探索 田添,张洪斌

118.高职高专《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吕维体

119.本科物理师范类学生讲解技能现状调查研究 石磊,Shi Lei

120.《生物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探索 刘昀,郑易之

121.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周小娟

122.一种单信道无线多机通信的实现 冯筱林,丁红

/S和C/S混合模式基于PBL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 庞淑侠,李明

124.面向流程工业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实践 董金善,顾伯勤

125.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 刘丽,郑佳

126.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互动式教学探索 刘建,夏承遗,汪日伟,苑静中,孙世温,徐光平

127.关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的几点体会 张秋娜,肖继先,刘琳琳

128."数据结构及应用算法"精品课程建设实践 朱明,尹东,顾为兵,袁平波

129.基于软件工程过程的C语言项目训练 邱建华,熊耀华,郭玲

130.浅谈汽车车载CAN网络技术 符海华

131.选配数学习题原则及流程 赵彦堂

132.基于UG参数化的产品优化设计 陈兆荣

133.快速准确绘制单跨静定梁内力图 胡拔香

134.提高微生物实验教学效果的探索 申屠旭萍,高永生,张明洲,俞晓平

沙盘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杨德岭

136.离子液体在萃取有机物中应用及展望 姬登祥,计建炳,裴文,章连众,于凤文

137.工程研究应用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佟威,嵇启春,贾媛

138.留数定理在定积分上的应用 肖贤春

139.高校工科专业教学实习改革探讨 王春涛,刘松平

14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实验课设置探讨 梁鹏,唐国强,吴群英

141.浅论公共行政伦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王世俊

142.上的国际政治因素探析——《政治学原理》学习心得 葛诗明,李百齐

143.从传统民间舞蹈艺术走向舞台艺术 高莎

144.从营造艺术氛围到树立剪辑意识 周浩峰

145.长沙高校绿地植物造景调查与分析 陈霞

146.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探讨 张兵,张建生,黄文生,孙俊

147.朝鲜族民间舞蹈的特征 白松株,刘航束

148.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贫困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 孙孝军,王福刚

149.论高等服装设计人才能力培养的系统化 徐蓉蓉

150.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三贴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以"三贴近"原则来提高实效性 张毅萍

151."同一个世界"-赛珍珠作品价值的根本体现——浅析赛珍珠"跨文化思想"中的唯物辩证主义 王大维

152.基于敏捷供应链的装备制造业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汪克夷,张爽,马倩

153.我国在职人员英语学习需求分析 刘凌云,王淑雯,刘慧

154.水声通信环境下协作分集的伙伴选择 荣雯皓

155.机械加工中刀具的使用技术 周文兵

156.大学校园为什么会流行"流行音乐" 于大江

157.浅谈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和方法 王国良

158.高校排球激导式教学促进学生健康素质发展的实验研究 李智敏

159.第二信号系统在武术套路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陈艳萍,覃明路

160.浅析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李晔

161.浅论图书馆电子化时代的馆员素质 李军,邵斌

162.学术期刊文后参考文献引用之我见 赵莲英

163.浅谈哲学思维与大学生素质 王金玲

164.浅析古典舞剧目在古典舞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吕静

165.闻一多诗歌的唯美主义特色 谷秀鸿

166.设备管理中条形码的应用 江远民

167.分析罩杯结构和造型的关系 杨雪梅,周小燕

168.基于遗传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 徐香梅

169.对跑的技术核心的研究 徐登喜,叶吉波

(M)空间的内插定理 高秋菊

171.符号之符号:语言中介支撑下的货币 孙露玉

172.《作物栽培学》课加强职业技能训练的探索 赵燕

173.论英汉语言的共性——从"上"、"下"方位隐喻谈起 李桂春

174.恩施州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本地区高技能人才浅析 李木

175.高师音乐教育新理念的探索 柴伦党

176.关于教学质量和一个研究课题的设计 刘晶,樊静波

177.高校校级科研项目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徐静

178.船母谐声关系的语音统计分析 阳蓉

179.管鲍多媒体电子教室在教学中的应用 管嫄,Guan Yuan

180.放射科在职护士培训体会 林芝宇,李雪,熊坤林

181.面对"三本"学生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杨帆

182.浅谈图形创意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林海

183.试论创新高校学生会运作模式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张磊

184.数据流诊断电控发动机故障方法简析 田兴强

185.高校辅导员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张健

186.无效合同辨别及处理 陈春安

187.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 应时彦,彭宏,梅一珉

188.构建与完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途径 胡征力

189.体验式管理,传递爱与责任——90后大学生管理重心探究 曾晓泉

190.采用综合教学法,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刘俊红

191.浅谈《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 周军

192.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于耀华

193.初探高校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 李静

194.对《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讨 蒋艳杰,黄兆嫒

195.对《统计学》教学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祝刚

196.干旱区绿洲学特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张凤华,杨乐,庞伟,王开勇,潘旭东

197.架起师生之间的"心灵之桥" 刘卫民

198.加强德育教育提高大学生素质 夏义全,张雪梅

199.对建立我国专科医师制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 崔太根

200.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素质的几点认识 李叔娥,周桂香

201.建筑计划学在建筑教学中的应用 赵晖,白山,焦惠毅

202.教师全程控制,学生全程参与,师生互动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 胡东辉

203.论社会转型期高校师德现状及建设 许扬榜

204.民办高校学生处分权行使研究 宋刚勇,沈洪科,胡晓飞,赖阳星

205.浅论高校文秘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王江华

206.浅谈高等院校消防安全的管理与防范 章璋,马海兵

207.融合——浅谈传统图形符号与现代标志设计 吴蔷薇,徐波

208.生物课程改革的教学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邱宗波,王林嵩

209.言语行为与翻译之阐析 屈纯,李莎

210.个性化英语学习探究 马晓梅,徐素云

211.以科学发展观促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吴勃

212.深圳市都市农业思考——之二:加强政策倾斜以发挥非农产业的优势发展都市农业 王先琳,符江波,陈利丹,王翠叶

213.面向企业需要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戴秋莲

214.加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岑伦,潘宁敏

215.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张树丽

216.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实践共同体的问题与对策 蔡旻涛,林贤吟

217.医学微生物学虚拟实验网络趣味软件的实践 杨致邦,王政力,迟晶,董文辉,邸婧

218.基于"前店后院"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扬州职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胡章鸿,刘小中

219.着力搭建发展平台,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梁祖菲

220.基于《中图法》的分类号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原,钟子强

221.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 韦幼玲

222.联合作业分析和工序平衡技术在汽车装配生产线上的应用 王洪广,陈善球,张丽丽

223.高校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 张义贤

224.我校港航物流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朱惠君

225.使用中继实现校园网多VLAN环境下的DHCP服务 张立新

226.浅谈SIMPLORER在电子类专业教学中的学科整合 施晓东

227.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促进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王太霞,于广丽,孙华,师学珍,李景原

228.前景璀璨的新型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 马喜锋,郭红

229.概率统计教学的几点感悟 倪艳

230.对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理性思考 赵艳明

231.在跳远起跳技术中应用心理定向——动作速度合成的教学实验研究 杨帆,李露波,王伟

232.图书馆两种国外全文电子数据库的比较分析 张琳琳,梁茹,汤志云

233.影响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主要因素与对策 卢鸿进

234.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裁判能力的培养 谭迪雄

235.区域水土保持效益分析指标选择 陈艳秋,郭琨

236.地方财经院校保险精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于卓熙

237.地方院校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养模式 谭凤训,武道吉,王琳,刘静,朱兆亮,侯树国

238.艺术类研究生学习方法探讨 唐倩

239.落实三个注重做好军校学员学习引导工作 季现中,敖宏奎

240.发挥医学继续教育优势,提高农村基层卫生人才水平 张少华,何志超,梁琼芳,莫少娴

241.牢固树立四种理念加强军校学员队科学管理 丁红全,张卫国,陈叶强

242.高职院校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探讨 申剑飞

243.关于《中医药资源与开发利用》课程考试方式的探讨与思考 张琦,伍红贤

244.新时期工科院校专业教师的素质与责任 ,丹,郭黎演

245.践行科学发展观与独立学院特色办学研究 孙昀

经济研究论文【第二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休闲消费文化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并在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从解析休闲经济的内涵入手,对休闲经济在经济变迁过程中的作用及路向选择进行浅析和提出建议,以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休闲经济;休闲消费;经济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休闲消费文化逐渐从一种低层次活动(如打牌消遣),提升到客观上具有补偿功能和解压功能的活动。休闲需求的满足方式,也越来越从自发活动转变为一种消费活动。

1休闲经济的内涵

所谓休闲经济是以人的休闲消费、休闲心理、休闲行为、休闲需求为考察对象,以满足人的个性、多样性、多元性发展为目的,在“人的存在”与“人的成分”之间充当媒介,研究人类休闲行为和经济现象之间互动规律的一门人文社会科学。马克思曾说过:“闲暇时间即为自由时间,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1]由此可见,休闲经济的兴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从宏观上讲,休闲消费可以视为休闲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经济生活中被赋予重要意义。首先,休闲消费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生活消费的一种高级形式,它虽基于传统的消费,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消费。“休闲消费,当属人类消费行为的一种状态,它的出现正是建筑在普遍的大众消费文化兴起的基础上”[2]。其次,休闲消费既包括对商品的消费,也注重对新的观念、知识、体验、价值观等的消费。最后,休闲消费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休闲经济在经济变迁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休闲经济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扩大内需是人们议论的焦点。其间,已有多位专家指出,如果能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加大第三产业发展、放宽对服务业管制等方面推出一些更长久、惠及面更广的经济政策,将会对促进就业和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3]而包括旅游业、文化娱乐业、体育业、饮食业和商业在内的休闲消费产业群,即是可以发挥积极而持久作用的经济领域。

休闲经济可以提供给人们物质生活要求基本满足之后的精神文化需求。

休闲经济给人们带来新的生活态度,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休闲消费,为休闲经济增添新的发展动力。现代社会,高效率、快节奏、强竞争的现状经常导致人们心理负荷过大,心理紧张感和压抑感增强。此外,由于现代社会科技的高度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许多障碍和隔阂,极容易产生交流减少,感情淡化,沟通贫乏,进而产生心理健康疾病。因此,休闲活动就逐渐成为人们缓冲压力、调节精神状态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所具有的使人轻松、愉悦、自由、互动等特性,必然迎合现代人的心理需要,从而进入现代人的生活,成为引导现代人健康、科学、文明生活的必然选择。

休闲经济可以进一步扩大就业,从而减少城乡剩余劳动力数量。休闲经济所涉及的范围属于劳动密集型领域,需要雇佣大量的员工。它们所需要的人员文化层次也有较大差别,从高到低都有其对应的工作岗位。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存在着大量的失业人员,这已成为阻碍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障碍,而大力发展休闲经济则可以进一步的缓解这一现状,从而解决这个问题。

休闲经济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为37%,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201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达45%,2020年将达到59%,21世纪末达到90%。罗歇•苏认为“娱乐的需要随着城市化的扩大而不断提高,城市是娱乐发展的一个基地,大城市为人类提供了休闲活动的广泛选择。”[5]人类发展的历史已表明,人的休闲生活与城市的发展成正比,休闲活动的多样化与丰富内容将一定程度上促进消费,同时也促使整个城市做出一系列调整,使城市管理与服务更加人性化,从而推动城市休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休闲经济在经济变迁过程中的路向选择

加强休闲教育与引导,实施休闲经济策略,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休闲经济策略指的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缩短劳动人口的工作时间及增加法定假日,其目的是让工人有更多时间去享受休闲活动。普及性地开展休闲教育,尤其是加强休闲与消费、休闲与经济、休闲与产业、休闲与文化等方面的教育,迅速形成科学、合理、健康的休闲观念,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广泛地接受并体验休闲活动,营造起一种全社会发展休闲经济的良好氛围。

经济研究论文【第三篇】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不存在商品经济,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的实践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经典理论认为,在未来社会中不存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在全社会公有制条件下,将由社会根据计划调节来配置资源。当苏维埃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时,列宁指出,国民经济在相当程度上必须“采用商业原则”,亦即市场原则,给企业在市场上从事自由贸易的自由。这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发展,但未能说明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时期是否还会长期存在。斯大林晚年指出,只要存在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就必然要存在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一定要起作用。他还提出了“特种的商品生产”(即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概念。这是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徽教育学院2005年度院级重点科研项目,项目批准号2005WK07。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上,对斯大林既有继承又有发展。首先,提出商品生产的命运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有密切关系,这超越了斯大林把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仅仅归结为两种所有制存在的观点。承认,“只要存在两种所有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是极其必要、极其有用的。”[3]但是,他认为斯大林“关于商品存在的条件,阐述得不完整。两种所有制存在是商品生产的主要前提,但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和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即使是过渡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很丰富,某些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仍然有可能存在”。[4]从自然经济经过商品经济发展到产品经济,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特征。至于社会主义能否废除商品经济实现产品经济,在看来至少有两个条件:一是国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二是社会产品经济充分发展之后,国家有权支配一切产品。他说:“只有当一切生产资料都归国家所有了,只有当社会产品大为丰富了,而中央组织有权支配一切产品的时候,才有可能使商品经济不必要而消失。”[4](p.976)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看问题是从总体上把握社会进程,视物质丰富程度决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存在与否。他还提出通过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提高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刘少奇认为,“只要按劳分配存在,商品仍会存在”,实现“按需分配的时候就没有等价物了,保留商品就没有必要了”。[5]这表明刘少奇从分配形式上分析问题,以实现按劳分配或按需分配为标志来判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存亡。其实,实行按劳分配抑或是按需分配的根本条件都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和刘少奇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在表述上略有差异,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将长期存在。

1958年,“”和化运动中出现了废除商品生产的“左”倾思潮。对于群众高涨的社会主义热情和“苦干三年,进入社会共产主义”的口号表示支持,但对于中国立即进入共产主义,并且废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则感到理论上还有未解决的问题。这时,他着手抓了两方面的事情:一方面亲自深入实地调查研究,还指派陈伯达、吴冷西等人分头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针对问题召开一系列会议;另一方面号召读理论著作,主要有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社会》,以及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的社会主义部分(以下简称《教科书》),力求解决这一理论难题。1958年11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多次深入探讨了商品经济问题。在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指出:“我国是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国家,比印度、巴西还落后”,所以“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1](pp.435~436)现在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作为有用的工具,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了集思广益,11月13日,发电报给刘少奇和邓小平,建议讨论“对商品问题,提出现阶段要商品好,还是不要商品好”。[6]随后,刘少奇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在武昌召开了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会议通过了《关于若干问题的决议》。决议指出,“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必须有一个很大发展”。在纠“左”过程中,这个决议的正确性得到了人们的公认。与此同时,还探讨了斯大林提出的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斯大林认为将商品交换提高到产品交换、使中央能掌握全部社会产品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之一。对此十分感兴趣,认为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他指出:“基本点是极大地增加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品。问题是怎[样]多快好省增[加]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品。”[6]()一方面提出要发展商品生产,另一方面又要增加社会产品,尽快过渡到共产主义,其中的倾向性显而易见。其根本原因何在呢?在斯大林模式影响下,人们通常把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相联系,把产品经济与社会主义相联系。也不例外,但是,他毕竟从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出发,论证了社会主义“现阶段”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将会长期存在。

其次,在生产资料是不是商品的问题上超越了斯大林。斯大林根据商品是一种可以转让所有权的产品这个理论,认为苏联的生产资料不能列入商品的范畴。对此,表示怀疑,提出这个问题值得研究。所有权概念是法律概念,法律关系只能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它本身不是什么经济关系。用法律关系来解释经济关系,是未必妥当的。[7]《教科书》修正了斯大林的说法,认为生产资料和个人消费品也是商品。敏锐地指出,《教科书》在生产资料是不是商品的问题上有“不同于斯大林的说法”。一方面,他联系我国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情况分析道:“‘生产资料不是商品’,我们是,又不是。生产资料在我们还有一部分是商品。”[4](p.979)我国在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是,生产资料实行计划调拨,但用商品流通的原则进行结算,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斯大林。不同意斯大林关于苏联的“特种的商品生产”的活动范围只限于个人消费品的说法,他说:“这看来很不妥当。它的活动范围不限于个人消费品,在我国,有些生产资料,例如拖拉机等生产资料是属于商品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工具也是商品”。“我们不仅把拖拉机等农业生产资料卖给公社,而且为了公社办工业,把一部分工业生产资料卖给公社。这些产品,都是商品。国家卖给以后,它的所有权转让了,而且在公社与公社之间,还可以转让这些产品的所有权。”[4](~980)在看来,国家与之间、与之间交换的所有生产资料都是商品。另一方面,他又说:“在我们这里,很大一部分生产资料不是商品,这就是在全民所有制范围内调拨的产品。”[4]()针对化运动中“两个急于过渡”倾向,认为,“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的主要标志,就是产品可以在全国调拨,像国营企业鞍钢那样。”[8]鞍钢产品采用调拨的交换方式就不是商品。但是,商品生产应当是交换双方都是商品生产者,集体所有制的农民出售给国家的产品是商品,而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产品属全民所有当然也包括农民在内,这些产品又不能作为商品,全民所有制范围内部采用调拨的交换方式,这样商品交换就成了单方面的了。如果承认公有制之下存在商品生产的话,那么不分消费品与生产资料,也不必追究所有权转移,全部产品都必须计价,全部产品都具有商品形式。在一个不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产品调拨是超越社会阶段的做法。在这一点上,的认识没有更进一步。

二、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在斯大林观点影响下,我国长期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认为商品经济是与资本主义相联系的,计划经济是与社会主义相联系的。因此,计划经济被看成是社会主义经济特征之一。但如前所述,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将会长期存在。那么,我们就必须探讨下面若干问题。

第一,关于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商品生产,价值规律还起作用。但是,这种商品生产不是为价值规律所调节、所指挥的,而是由计划决定的。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之一,价值规律仅仅是为计划经济服务的工具。分出主次地位后,对斯大林关于价值规律在苏联“不会起生产调节者的作用”的观点作了解释:“价值规律对生产不起调节作用,是说不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计划。”[9]在我国,钢铁等重工业产品和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都是由国家按照指令性计划安排的,绝不允许以无政府状态自由运行。强调计划经济的重要性,提出“要有计划地大大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3](p.437)表明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实行全社会统一的计划调节来配置资源的思想,提出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则是结合实际对经典理论的发展。

第二,关于计划经济的依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在客观上将会长期存在的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就需要人们时常经过国家计划去调节”。[3]()他赞成恩格斯关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社会生产就成为可能”的观点,并说:“要把可能变成现实,就必须认真研究客观经济规律,必须学会熟练地运用客观经济规律,力求制定出能够正确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计划。”[4]()经济规律通常指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正确指出,“价值法则依然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法则”。[10]但是,他没有把价值规律视为计划经济的主要根据。他分析道:“价值规律作为计划工作的工具,这是好的。但是,不能把价值规律作为计划工作的主要根据”,计划工作的主要根据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12]

第三,关于如何区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在斯大林区分商品生产、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提出“特种的商品生产”概念的启发下,要求区分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在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批驳了废除商品生产,取消货币,实行产品调拨的观点,指出在社会主义时期废除商品是违背经济规律的。对农产品实行调拨,就是剥夺农民,这是不利于巩固工农联盟的做法。他批评道:我们有些人“一提商品生产就发愁,觉得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没有分清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区别,不懂得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用商品生产的作用的重要性。这是不承认客观法则的表现”。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3](、439)当时,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把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实际上与邓小平提出的“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著名论断的思路是一致的。这种理论上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宝贵财富。

第四,关于为何坚持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即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指生产经营)进行计划管理,宏观计划管理不在此列。“一五”计划期间,为了适应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我国制定了国营经济实行直接计划、其他经济成分实行间接计划的计划管理制度。但是,存在集中管理过多、限制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对市场调节不够重视的问题。因此,要求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扩大地方和企业权限的思想。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重要意见,其中提到:“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但是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补充。[12]这个观点突破了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被写进了中共八大通过的《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诚然,计划经济在我国所起的历史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阶段,我国经济落后,缺乏培育市场经济的条件,工业体系尚未建立,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资源、加快工业化、实现赶超战略。计划经济适应了中国追求高速工业化和建立工业体系的需要,保证了高积累和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也保证了人民的基本生活和社会安定。[13]除了计划经济长期被看成是社会主义经济特征外,这些情况也是坚持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原因。

政社合一的建立之后,政府直接控制了农村经济运行,也控制了城市的国营和集体企业经营管理,计划经济高度集权的弊端进一步暴露出来。对此,分析道:“计划是意识形态。意识是实际的反映,又对实际起反作用。”“社会主义社会里,有可能经过计划来实现平衡。但是也不能因此就否认我们对必要比例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我们对规律的认识,不是一开始就是完善的。”不能说“计划都是完全合乎规律的。实际上是,有些计划合乎规律,或者基本上合乎规律,有些计划不合乎规律,或者基本上不合乎规律”。[14]娴熟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以独到的思辨对计划经济展开了十分透彻的分析,实际上已经对原本以为天经地义的计划经济表现出怀疑。于是,开始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但由于脱离了扩大地方和企业权限的初衷,转而为“”服务,这次改革并不成功。

既希望解决计划的主观性与客观实际相脱离的失误,又要坚持那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特征之一的计划经济。因此,他一方面,在1961年8月召开的庐山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承认对“工业我就不甚了了,计划工作如何搞,现在总搞不好”;[15]另一方面,又从“”决定在沿海省份建设新的工业使沿海得到很快发展的例证,来说明“像计划这类意识形态的东西,对经济的发展和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快慢,有着多么大的作用”[14]()。这里,对计划经济是肯定的。思维模式的僵化给经济体制改革设置了巨大障碍。1974年12月,提出,我国现在实行的商品制度、按劳分配和货币交换,“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16]晚年对商品经济的认识陷入了误区。

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实行全社会统一的计划调节来配置资源的思想有一个大前提,即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已经消除,个别劳动已经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这时社会中心已经能够直接测量社会总劳动,商品、货币关系已经不复存在了。虽然,对商品经济提出了一些超越前人的真知灼见,但是,由于忽略了前提条件,理论准备不充分,计划经济在实践中出现了瑕玉互见的现象,既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绩,也存在高度集权的弊端以及认识上的误区,因而最终没有走向市场取向的改革。

三、“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规律,凡是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价值规律就会起作用。提出的“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的观点需要从多方面探讨。

首先,这个观点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斯大林不承认生产资料是商品,因而,他认为价值规律只能在流通领域起调节作用,对生产领域不起作用。对《教科书》中关于“价值规律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中都发生作用”的观点表示赞成,这是对斯大林观点的重要修正。1959年3月,在批转一个文件时指出:平调的“旧账一般要算。算账才能实行那个客观存在的价值法则。这个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7]1962年,进一步提出,等价交换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阶段不能不严格地遵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两个基本原则。[15](~563)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斯大林限制价值规律作用的观点。视等价交换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把价值法则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要条件加以强调,其理论气魄是超越前人的,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在第二次郑州会议上,批评平均主义“共产风”“否认各个生产队和各个个人的收入应当有所差别。而否认这种差别,就是否认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原则”。[17]()他深切地告诫与会者说:“价值法则依然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法则,我们对于社会产品,只能实行等价交换,不能实行无偿占有。”[10]()他还批评了混淆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的错误。这次会议确定了整顿的方针,其中包括“物资劳动,等价交换”,“按劳分配,承认差别”,规定了生产队作为基本核算单位。会后废除了供给制,取消了“公共食堂”,继续贯彻按劳分配原则。随后,又规定生产小队有部分的所有制和管理权限。这是运用价值规律武器解决平均主义倾向的一次尝试。然而,未能把这些正确观点坚持到底。为了肯定“”,他说:“我们搞,就不是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来搞的”,“如果单从价值规律的观点来看我们的,就必然得出‘得不偿失’的结论,就必然把去年大办钢铁说成是无效劳动、土钢质量低、国家补贴多、经济效果差。”[11](pp.492~493)这样就提出了与先前不同的观点。充分肯定“”超英赶美的目标,以体现社会主义能够实现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的优越性。“”未能从我国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实际出发,制定了层层加码的高指标,经济效益低下,教训极其深刻。

其次,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力是不是商品?经典理论通常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把一切商品化,劳动力也是商品。《教科书》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已经不是商品,虽然承认存在剩余劳动时间,但“不承认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剩余价值”。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性和占有的私人性是基本矛盾,这个矛盾表现为商品的两重性。”他承认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还有两重性,但又说:“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由于劳动力已经不是商品,社会主义商品的两重性已经不同于资本主义商品的两重性,人与人的关系已经不再被商品这种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18]当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时,劳动力市场就基本消失了。认为,所有制问题基本解决以后,最重要的问题是管理问题,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教科书》中“同志式的互助合作的关系”这句话是对的,但是没有展开。我们的成功经验之一是“两参一改三结合”,人与人的关系“改变还是不改变,对于推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都有直接的影响”。[14](~135)他希望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还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分析了劳动力是不是商品问题。在回顾历史方面,他说:革命战争年代“实行供给制,人还健康些”,“解放后,实行工资制,评级了,反而问题发生的多,有些人常常为了争级别吵架。”[11](p.474)他认为,如今把劳动力当作商品买卖的社会条件变了。劳动人民中间很多人从思想上认识到了劳动力不是商品,不是为人民币服务,而是为人民服务。[19]在考察现实方面,把我国实行的计时为主计件为辅的工资制度与苏联计件为主计时为辅的工资制度进行比较,认为计件工资会引导人们首先关心个人收入,而不是关心集体事业,因此是不可取的。这种观点与本人反对平均主义时的认识大相径庭。1942年他曾指出:“平均主义的薪给制抹杀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之间的差别,也抹杀了勤惰之间的差别,因而降低劳动积极性,必须代以计件累进工资制,方能鼓励劳动积极性,增加生产的数量与质量。军工生产暂时不能实行计件工资制,亦应有计件奖励制度。”[20]其实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都是可供选择的工资形式,计件工资在其适应范围内能更准确地反映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量,避免平均主义弊端。那么,为什么的观点前后会发生如此大的反差呢?这是因为在的思想中平等的价值取向和道德理想主义占据了主要地位。诚然,的平等观具有合理因素:无产阶级反对一切阶级压迫,追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立人与人的平等合作关系。但是,在方法论上有些偏误。为了反对平均主义,就提倡计件累进工资制和计件奖励制度;为了强调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防止两极分化,就坚持说劳动力不是商品,不主张计件工资。晚年甚至把按劳分配误解为资产阶级权利,担心按劳分配带来的劳动报酬差别会导致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产生特权阶层。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果不能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对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是不利的。

再次,在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自由市场问题上。价值规律通过市场价格波动,调节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从而自发调节社会劳动在各个生产和流通部门的分配。《教科书》称:“集体农庄市场上的价格不是由国家计划的,而是在供求的影响下形成的。在那里,价值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发生自发作用”。批注道:“他们那里的集体农庄市场的自由太大了”,“对这种市场的价格只用国家的经济力量来进行调整,这还不够,还要有领导,有控制。如果不控制,投机者就要大赚其钱。我们初级市场的价格由国家规定一定的幅度,不让小自由变成大自由”。[11]()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1)价格与计划的关系是怎样的?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具有特殊性。资本主义是私人占有制,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因此商品的性质变了。“调整价格,就是调整工人和农民之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通过调节农产品的价格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如提高生猪收购价格,对于发展养猪有很大作用。“大量的普遍的养猪,主要还是靠计划。”“总之,我们是计划第一,价格第二”。[11](、494)毋庸讳言,国家调整和控制价格在一定范围内对于生产是起积极作用的,但是,当时控制价格往往把所有经济活动都纳入计划经济过程之中,归结为“计划第一,价格第二”,价值规律就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了。(2)何谓“小自由”、“大自由”?“小自由”指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农村的集市贸易。对“小自由”的态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化运动的兴起和1958年成都会议的召开,先前存在的“小自由”被取消了。第二次郑州会议以后,“小自由”陆续得到恢复。1961年3月,和刘少奇分别主持召开了“三南”、“三北”会议,接着又召开了广州中央工作会议。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中央制定了《农业六十条》,把关于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方面的政策,用条例的形式加以固定下来。对粮食自由市场问题,采取了有条件地认可的态度,“完成征购任务以后,可以自由交易。”[15]()主张限制、取消“小自由”的目的在于防止“大自由”,“大自由”指资本主义。1964年,他批评中央农村工作部有人主张“三自一包”(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包产到户)“目的是要解散社会主义农业集体经济,要搞垮社会主义制度”。“四大自由,借贷、贸易、雇工、土地买卖自由,过去出过布告。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永远巩固下去,就是搞资本主义。”[15](、604)上述表明,在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自由市场问题上,的认识有反复,他以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作为取舍的标准,过于重视政治,相对忽视了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自由市场的作用。

四、关于企业独立经济核算问题

在计划经济的前提下,由于“”片面地追求产量翻番。因而,人们对经济核算的观念淡薄了,企业不计成本、不计盈亏的现象相当严重。为了纠正失误,对企业独立经济核算问题进行了探讨。

首先,提出我国“所有的经济单位(包括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都要利用价值规律,作为经济核算的工具”。[4](p.981)经典理论认为,经济核算是由价值规律决定的。马克思指出,生产“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因此,簿记(即经济核算)“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21]可见,经济核算是社会化大生产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要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理论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可以通过经济核算,“不断地改善经营管理工作,合理地进行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教科书》指出:“价值规律的作用在生产领域中是通过经济核算制表现出来的”,“由于有了经济核算,就能够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刺激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新技术、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赢利。”在这段文字旁的批注是:“这样就有奔头了,好。”[11]()针对我国企业片面追求产量、产值而不顾经济效益的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企业不能不算账、不计盈利。”[11](p.532)“在计划工作上,什么账都不算,一切听其自然”是不对的。[9]()因为,只有经济核算,才能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产品交换有公共价值尺度,才能使企业独立计算盈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

其次,如果让企业独立搞经济核算,就牵涉到企业的自主经营管理权和所有权问题。企业是否要有独立性呢?如前所述,早在《论十大关系》中就提出了工业企业在统一领导下的独立性问题,要求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限。读《教科书》时,在提倡“中央和地方都要注意发挥企业的积极性”的同时,还注意到“有些基本建设单位实行了投资包干制,就大大发挥了这些单位的积极性”。他明确指出,中央和地方管理的企业,“都在统一领导和统一计划下,具有一定的自治权。有没有这种自治权,对促进生产的发展,还是阻碍生产的发展,关系很大。”[14](、138)这些都是正确的。然而,企业的自主经营管理权究竟应该有多大呢?《教科书》指出:“由于经济核算制不断巩固”,“国营企业的纯收入(利润)当中,归企业自行支配的部分不断增加。这样,企业纯收入(利润)在该企业扩大生产(增加流动资金,保证基本建设基金),改进生产,奖励企业工作者,提高他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等方面的意义越来越大。这就使企业及其全体工作者从物质上更加关心经济而有效地利用资金,提高生产的赢利。”对此,表示了两点意见:其一,企业权限不能太大。他在这段文字旁批注道:“这种办法会造成苦乐不均,企业在这方面的权限不能太大。”[11](p.559)不能容忍由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收益差距拉大,造成工人与工人之间的贫富不均、苦乐不均。其主观愿望是好的,可是,把平均平等的道德目标放在首位,企业自主经营管理权和独立经济核算权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其二,过于强调精神鼓励。《教科书》征引列宁的话说:建成社会主义,“‘是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依靠个人兴趣、依靠个人利益、依靠经济核算’”。十分不满地批评道:“他们老是引列宁的这句话作为他们强调个人物质利益原则的根据,我们要找出一些列宁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即书中所谓精神鼓励的话来。”[11](~530)认为既要讲物质利益原则,也要讲精神鼓励原则。要求人们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有长远利益的眼光,这些都是正确的。然而,怎样才能提高经济效益、解决积累与消费的矛盾呢?我国当时的办法是多积累少消费,但又不能影响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这样做需要靠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需要精神鼓励。对此深信不疑,反复强调。显而易见,偏重于精神鼓励原则,相对忽视了个人物质利益和企业独立经济核算的作用。实践中,采取八级工资制和票证制,实际上把个人的生活消费都纳入到计划经济之中了。这样,企业生产者就很难把自身利益与生产过程挂起钩来。1961年9月,中共中央颁发的《工业七十条》明确规定:“每个企业,都必须实行全面的经济核算。”企业贯彻《工业七十条》后获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出现了产品质量、产量、劳动生产率“三高”和原材料消耗、成本降低的新气象。但是,由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个大前提没有改变,企业的自主经营管理权问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薄一波在分析《工业七十条》存在的不足时说:“认定国营工业企业是‘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但又没有规定它必须具有的独立生产经营权利”,“把企业管理的概念主要局限在劳动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上,经营问题被排除在外了。在这种情况下,关于企业进行独立经济核算的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它的本来意义”。[10]()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那时还不可能把企业看成是可与政府脱钩、面向市场的独立经济实体。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关系问题上提出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思想观点,令人惋惜的是未能在实践中一以贯之。因此,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阐发和评价。的探索虽然未能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但是超越了斯大林,为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创新积累了丰富经验,也为当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教训。

[摘要]在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关系问题上提出了许多闪光的思想观点: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和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有密切关系;要有计划地大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生产资料在我们还有一部分是商品;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限;区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所有企业都要利用价值规律作为经济核算的工具,等等。这些弥足珍贵的思想观点,超越了斯大林,为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关键词]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价值规律经济核算

[参引文献]

[1]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韦祖松、高爱红:《环球问此凉热——的社会主义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9页。

[2]张启华:《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第3、201页;李君如:《与当代中国》,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2页。

[3]《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40页。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著作专题摘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77页。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02页。

[6]《建国以来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25页。

[7]参见《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页。

经济研究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经济

党的十五大之后,我国私营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私营经济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经济观念、产业和产品特点、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因素影响,其发展速度、经济规模和市场环境与私营工商企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严重阻碍了业生产力的发展。

一、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是我国私营经济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私营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来源。改革开放20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在并不宽松的市场环境下,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7%,明显高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集体经济8%,国有经济4%)。1993年~1996年间,私营经济的工商税收增长5倍以上,已经成为各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劳动就业的重心已向非公有经济转移。

2.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是行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1)大力发展私营经济已经具有较为深厚的现实基础。就量的概念而言,在经济总量中,非国有经济已经占有较大份额。据统计,在1997年总产值中,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已达到%。私营经济的现实基础更主要地还表现在质的方面:

①近几年新成立的一批企业,成为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的最具活力的重要力量。

②在国有经济中孕育着私营经济的成分。

③大量存在的名为国有或集体,实为私营的企业已经成为私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有利于加强市场管理,有利于消除私靠乱挂、出卖资质、垫资承包、压级压价、拖欠工程款等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

3.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符合发达工业化国家行业发展的规律:

从发达工业化国家行业发展的规律来看,私营经济应大力发展,国有资本可以从产业中退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几十年前就基本上没有了国有企业。我们也应当结合建国以来行业的发展史,认真研究国外的做法,改造我们的企业所有制结构。

二、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的主要障碍、政策措施及发展趋势

1.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的主要障碍1、从外部来看,主要存在着观念和市场环境两大障碍。观念障碍———概括起来有“三论”,它是制约中国私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具体表现为:

(1)“对立论”,即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把私营经济看作“异己”,加以排斥;

(2)“担心论”,即担心私营经济发展过快,会影响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担心工程质量干不好、债务债权还不了,等等;

(3)“唯心论”,即看不到私营经济发展已经具有雄厚的现实基础,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看不到私营经济所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2.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1)抓认识。就是要用党的十五大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全新观点,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把发展私营经济提高到国有企业改革能否深化的高度上来;要把发展私营经济提高到能否抓住历史机遇的高度上来;要打破束缚私营经济发展的框框,只要不违背法律政策,就不要做任何限制。(2)抓改革。就是要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是改革产权制度,实现制度创新。国有小企业可以采取出售、兼并、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从而为私有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3)抓政策。就是要全面落实发展私营经济的政策。一是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的规划,为长期以来名不正、言不顺的“戴红帽”私营企业“摘帽”正名,还原其本来面目,确立其法律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和发展私营生产力。二是破除所有制歧视,强化服务意识,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为私营经济的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抓规范。就是要以克服私营经济自身存在的缺陷为重点,抓规范。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和导向作用,引导私营企业明确市场定位,确定经营策略,壮大经济规模,适应市场竞争。二是要改变私营企业传统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

3.我国私营经济的发展趋势

我国私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我国整个私营经济的发展状况;二是我国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只有整个私营经济和行业都发展了,才能为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从2020年~2050年,我国将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私营经济持续发展。私营经济将作为国内市场的主力军而进入规模发展阶段,国有经济由于国有资本的逐步转移等原因,而呈下降趋势。

诚然,上述对我国私营经济历史发展趋势的描述,是建立在十五大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我国私营经济将持续快速发展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我国私营经济已经孕育成熟、将要大发展基础之上的。而发展趋势中各阶段发展周期的长短,取决于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时间表,并随着改革进程的调整而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马洪:王梦奎主编。中国发展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选:中国私营个体经济的现状与对策。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82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