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202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要点【精选6篇】

发表时间 2954763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工作要点
【篇1】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工作要点

2024年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以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人社工作部署,准确把握“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新要求,全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着力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一手抓思想解放、一手抓贯彻落实,扎实完成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任务,奋力开创人社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1.持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4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92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70人,开展各类招聘活动60场次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县、乡镇、村(社区)分层、分工、协同配套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争创省市高质量充分就业单元,建设零工市场、青年就业创业服务驿站。

2.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开展就业困难群体“敲门行动”1750户。依托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对就业困难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退捕渔民、脱贫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开展“一对一”精准就业服务,确保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95%、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达到97%以上。加强就业见习基地建设,新增20个就业见习基地(单位),募集就业见习岗位800个。

3.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420人次、急需紧缺工种培训1750人次。加强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监管,组织、指导开展民办培训机构质量督导评估。

4.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开展创业培训,加大小微企业贷款扶持力度,积极开展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县级选拔赛、网络直播创业大赛、XX县职业技能大赛等赛事。推荐评选市级返乡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和返乡创业示范典型,给予一定额度的一次性奖补。

二、优化流程提升服务,健全高精度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5.精准推动参保扩面。实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11.8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48.9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总人数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总人数3.84万人。开展“全民参保乡镇”创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扩面专项行动,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保障、困难群体保费政府代缴、退捕渔民等特殊困难群体社保补贴落实工作。积极探索快递小哥和外卖骑手等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工伤保险参保新模式,确保其工伤权益。落实企业年金参保扩面激励政策,适时推进个人养老金工作。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费率政策。

6.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出台《XX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施办法》,做好全县新增项目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立后,做好15842名被征地农民基本情况、参保情况、补贴情况、待遇享受情况等台账和信息化入库管理。

7.严格常态基金监督管理。开展“以案促改,防控风险”为主题的全覆盖警示教育活动,切实加大社保稽核力度,对社保经办机构进行严格督查,认真做好稽核台账,对各类疑点数据的核查做到精准、及时。按照要求定期开展基金安全风险检查,紧盯权限、疑点数据、高风险业务,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落实闭环管理。进一步加强工伤医疗监管,推进深化“三降三升”目标。防范企业未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造成的集中补缴风险,推进解决养老保险领域历史遗留问题。

8.提高社保服务水平。进一步强化社保业务经办流程规范化建设,规范服务流程,精简证明,提高业务经办质效。加强“适老化”服务,提倡“就近办”,将相关业务下沉到合作银行和社区、村级。推动“智慧人社”“乐业莲乡”APP及社会保障“一卡通”应用,社会保障卡新增退休入卡率达100%。

9.做好老工伤人员群体后续管理和服务工作。落实2024年“老工伤人员”协议医疗机构择点管理,严格执行旧伤复发就医审批制度,严格按照“三个目录”支付相关待遇。做好XX矿业老工伤人员信访维稳工作,正确引导新老工伤待遇争议人员走法律途径解决工伤保险相关诉求。

三、深化人才引进培育,助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10.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配合县委组织部出台《XX县人才分类认定办法》,适时认定一批县级存量人才,鼓励企业新引进人才,动员符合条件的人员认定市级高层次人才。组织县内重点企业参加市、县级各类人才引进专场活动,精准帮助企业引进人才。落实民营企业职称评审优待政策,畅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加强人才管理服务,协调解决好引进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及时发放人才补贴。

11.加强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精心组织各项人事考试,重点做好免费师范生、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水利特岗生、农技特岗生的考核聘用及安置工作。出台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实施细则,常态化开展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落实基层教育、卫生、农业、林业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政策,培养一批农林水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线上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继续教育网络培训,强化培训结果运用。

12.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出台《规范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收入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县直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若干措施的落地见效。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管理,进一步规范津补贴发放工作。

13.严格落实人事政策。完善考核奖惩制度,优化考核系统,建立科学、公正、透明的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完成省委巡视整改任务,严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流动调配工作纪律,切实维护机构编制和干部人事工作的严肃性。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做好人事档案的日常管理和业务办理。

四、健全劳动维权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14.加强劳动关系协商协调。对现有的《集体合同审查制度》进行完善,使集体合同审查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严把特殊工时审批,做好劳动用工备案,扩大工资集体协商的广度和深度,全县规模以上的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以上,工资集体协商达到88%以上。

15.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进一步推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贯彻落实,查处一批违反《条例》的典型案例并向社会集中公布。强化行业监管,严厉查处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行为,规范建设市场秩序。加大对恶意欠薪、采取非法手段讨薪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好对企业的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工作,根据不同的评价级别对企业实施分类监管。

16.全力保障农民工工资。充分发挥根治欠薪工作的统筹协调作用,采取行政协调、司法调解、立案查处等多种方式化解问题。加大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和农民工工资支付预警平台的使用力度,加强预警平台系统与行业主管部门监管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多部门平台间数据的无缝对接。落实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对达到列入条件的及时列入失信惩戒名单。

17.持续提升调解仲裁水平。开创“仲裁开放月”,开展青年仲裁员志愿者服务企业、劳动人事争议案例评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业务事项办理现场展示、申请仲裁须知现场咨询服务等活动,加大以案普法力度。继续推行“五位一体”仲裁调解手段,加大终局裁决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标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90%以上,调解成功率达60%以上。成立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指导乡镇做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好劳动人事争议“第一道防线”作用。

18.突出抓好信访风险防控。依法依规做好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对用人单位或受伤害职工有异议的案件实行召开工伤认定听证会制度,对重大疑难工伤事故实行局党组会议讨论制度,并向市人社局、省厅备案。做好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等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加大普法宣传,做好局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应诉。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加强情报预警,不断健全信访维稳工作长效机制。

五、解决群众关心问题,推动民生实事可感可及

19.抓好重点民生实事。成立工作专班,召集相关县直责任单位动员部署,分解任务,启动实施,确保早启动、早见效。实施专班推进和清单管理,采取每月调度和“一事一议”的新模式,营造“比赶超”的浓厚氛围。严格评估验收,常态化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保质保量完成32项省、市重点民生实事任务。

六、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打造高品质人社服务

20.强化党组自身建设。突出抓好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深化“第一议题”制度,巩固扩展主题教育学习成果。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党组工作规则、议事规则与决策机制,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党内生活制度。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压实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认真执行县委关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规定,高质量抓好县委、县政府批示件的落实,确保国、省、市、县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在全县人社系统落地落实。

2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执行月计划总结机制,注重干部日常考核。组织参加XX市干部教育在线学习,用好“学习强国”等平台,定期开展人社大讲堂、业务集中培训、理论知识学习等活动,不断提升干部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

22.推进清廉人社建设。制定党组2024年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和廉政风险点及防范措施清单,完善清廉制度建设,围绕“四个清单”,对业务经办、权力运行中的风险进行排查梳理,完善风险防控制度,从思想上提高对廉政风险的识辨能力。深化“清廉单元”创建,纠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紧盯“四风”问题新动向新表现,从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定不移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23.抓实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每季度分析研判一次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教育,树牢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负面言论,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4.高效完成中心工作。巩固创文创卫成果,按要求开展疫情防控,组织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卫生清扫等公共服务活动。完成年度争资争项任务。推进改革工作,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政策,全力支持经开区发展。
 

【篇2】2024年XX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要点

2024年,我局将聚焦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主题主线,牢牢把握保障民生、服务大局两大定位,全面激发改革创新活力,充分提升攻坚克难能力,奋力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提升队伍效能,持续推进人社队伍建设

坚决落实干部作风提升攻坚行动,解放思想,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常态化开展“庸懒散拖”问题专项教育整治,推动“躺平式”干部向“实干型”干部转化,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牢固树立实绩实干用人导向,健全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成为常态。

二、聚焦战略部署,服务“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健全就业帮扶机制,通过实施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工程、落实“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审等途径,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进一步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集聚效应”,以精准化、综合性的服务,为人才发展搭建广阔舞台,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

三、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助推实现高质量发展

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谋划实施重点改革任务。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健全社会保障卡民生服务“一卡通”体制机制建设,集成、加载各类民生服务,让群众好办事,服务一站式。

四、夯实民生之本,提高就业创业质量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把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7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00人以上,开展“三项工程”培训2800人次以上。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依托就业驿站、零工市场将就业服务网络末梢辐射覆盖基层,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实现岗位信息一键应聘、就业政策一步获取、就业服务一站帮办。充分保障重点群体就业。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稳定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务工规模。举办“南粤春暖”系列活动,挖掘更多就业岗位。

五、加强人才服务,激发“第一资源”创新创造活力

加码人才服务,坚持以产业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把企业人才工作作为重要任务,保姆式服务保障企业用工。完善人才服务体系,落实各项人才政策,扩大归善人才卡优待场景。进一步做好港澳青年创业就业工作,加强人才引育,落实各项激励和奖补政策,为人才建功立业搭建广阔舞台,持续释放人才服务发展活力。

六、推进欠薪源头治理,凝聚和谐关系合力

从源头治理欠薪,顶格落实省“治欠20条”,推行“一把手”工程,充分发挥区治欠办作用,用好定期监测、调度、通报、约谈等机制,压实各方责任。大力推广“惠治欠”小程序,强化镇街工资权益保障服务站建设,持续强化基层化解劳资纠纷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劳资纠纷调处质效。将问题化解在基层,切实从根源上减少欠薪线索数量。深化劳动争议多元解纷体系建设。强化协商和解,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完善联动调解机制。推动“调审衔接”“绿色通道”等快速调处举措走深走实。巩固拓展“和谐同行”三年行动成果,推动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强化劳务派遣单位和企业用工监管。规范区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

七、强化底线意识,抓紧抓实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扎实开展人社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狠抓技工院校、人力资源机构、劳务派遣单位等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加快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保持人社系统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篇3】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工作要点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扣区委“一二三六”发展思路,围绕“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的工作主线,凝心聚力、砥砺奋进,重点工作亮点纷呈、先行先试成效显著,为XX高质量发展交出人社新答卷。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坚持凝心铸魂、互促共融,党建统领焕发新活力。我们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主题教育贯穿始终。把主题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结合“局长走流程”“科室长蹲点调研”的经验做法高质量开展“走找想促”活动,建立“三个一”工作清单,班子成员、中层干部深入一线察实情、出实招,解决梗阻问题25个,调查研究走深走实。二是正风肃纪持续从严。纵深推进“清廉人社”建设,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教育倡廉与制度促廉相结合,开展“五个一”廉政教育活动,健全社保基金内控、要情报告等制度,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三是政务服务升级蝶变。全新升级人社领域“一站式”政务服务,全面推进“综合柜员制”“一件事一次办”“大部制”三项改革,社保系统实现决策、执行、监督的相对分离和相互协调,人社事项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结”,群众办事体验更优质。

2.坚持敢闯敢干、唯实争先,就业创业开创新局面。坚决扛起稳就业保就业的政治责任,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18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一是构建“大就业”格局。充分发挥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功能作用,建立健全“1+11+N”的就业一体化推进机制,推动就业政策与经济、产业等政策良性互动,减轻企业社保成本6000万元,发放社会保险、技能提升、见习等各类补贴3000万元,形成了部门联动,上下协调的就业格局。二是织密“大帮扶”网络。稳住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建立健全“园校地”合作机制,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5.6%。落实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700万元,建设就业帮扶车间22家,开发乡村振兴公益性岗位306个,举办专场招聘会33场,1000余名脱贫户和监测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近12000人。 三是打造“大服务”品牌。探索“1+4+N”服务模式,以就业指导员为联结,依托现有的127个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全面建设全省首家社区零工市场和4个就业微市场,深化“15分钟就业服务圈”。今年共收集用工信息2.7万条,定向发布重点用工信息1.7万条、求职用工信息7000余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630人,同比增长156%。

3.坚持共建共享、兜牢底线,民生保障攀登新高度。坚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持续增进人民福祉。一是重点民生保障仗圆满收官。牵头打好重点民生保障仗这项关键之仗、压轴之仗。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建立“四张清单”凝聚全区合力,37项省市重点民生实事、11个区级民生实事项目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发展成果实实在在惠及人民群众。二是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以打造“温暖社保”为抓手,完成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省级统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率先全市进入常态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调涨至每人每月266元,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扩面提质,参保人员达54.45万人、9.95万人、11.09万人,同比增长了2.25%、18.95%、10.25%。三是基金安全屏障持续筑牢。社保基金落实“411”监管,推行“日月季年”社保基金稽核内控工作机制,打造“四防协同”的工作闭环。失业保险待遇发放问题、劳务派遣单位截滞留稳岗返还基金、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三项专项整治行动见行见效,存量问题清仓见底、增量问题动态清零、变量问题及时可控。

4.坚持多元共治、共促和谐,劳动关系呈现新面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普法、调解、执法全链条发力。一是着力提升普法宣传质效。劳动关系工作延伸到街道、园区、项目,推广长沙人社“一码通”,推行1(监察员)对N(劳资员)模式,举办执法能力、线索处置等主题培训5次,按照“一次服务一条短信”工作模式,精准发送维权信息,为农民工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二是着力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坚持“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工作方针,成功建设区劳资纠纷快处快结调解中心、新业态群体法律服务工作站、雷锋调解员劳动保障分队,构建了区级、街道、园区、村(社区)四级调解服务体系,成功调处各类劳资纠纷919件、7552万元,实现诉源治理走深走实。三是着力强化劳动监察保障。以治理欠薪问题为抓手,综合使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构建排查、通报、交办和欠薪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工作闭环,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管”功能,107个在建项目,300余个工程建设项目,6万余农民工纳入劳动监管,全区工程建设领域和非工程建设领域欠薪线索数量实现双下降,全国欠薪线索平台线索同比下降11%,为农民工2899人追回拖欠工资1601万元,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在国务院专项考核中获得肯定。

5.坚持引育并重、涵养生态,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坚持贯彻落实“智汇潇湘”计划,服务人才强区战略。一是用心引才。公开招聘、引进教育、卫健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90名。二是悉心助才。配合制定XX区人才新政“46条”,发放各级人才奖补资金1365人、1103万元。申报推荐中高级职称1080次,认定初级职称838人次。三是精心育才。组织参加长沙市职业技能大赛、金牌HR人力资源技能竞赛、湖南省耀动三湘网络创业直播大赛,激发技能人才“领头雁”示范和引领作用,助推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二、存在问题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就业形势依旧严峻。“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就业矛盾依然突出,尤其是青年人口总量稳中有增,促进就业任务依然繁重。二是和谐劳动关系压力大。一些行业劳动争议案件居高不下,部分企业改善劳动条件的能力不足,加之群众对利益诉求和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调解的压力越来越大。三是扩面提质增效有差距。劳动者养老意识薄弱,提档缴费不积极,市场主体生存发展压力大,存在应保未保、已保未缴、已缴停缴等问题。

三、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人社将以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各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会精神,按照“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扬“敢闯”的精神、“敢拼”的劲头,“实干”的作风,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贡献人社力量。

1.在稳保就业中更加给力。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健全政策落实机制,加强就业政策与经济、产业等政策协同衔接。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确保城镇新增就业11500人。建立健全区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就业微市场、基层就业服务平台为主体的就业服务实体平台,深化“15分钟就业服务圈”。

2.在改善民生中助增添力。一是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深化“一站式”服务改革,推进养老保险扩面提质增效,把新业态从业者等群体纳入参保范围,确保基金安全规范运行,持续擦亮“温暖社保”服务品牌。二是奏好劳动关系和谐曲。将保障劳动者权益和推进企业更好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健全根治欠薪部门联动制度,建强一批劳动关系协调组织和调解队伍,夯实好劳动关系“硬支撑”。三是画好民生实事同心圆。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协同多部门开展好省、市、区三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让群众生活更有甜头、日子更有奔头、未来更有盼头。

3.在引才聚智中注入活力。贯彻“智汇潇湘”计划,优化政务环境、社会环境,组织产业紧缺人才、青年人才的招聘、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骨干人才、“小荷”青年人才等产业人才队伍,为全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4.在干事创业中增强动力。依照“以党建促进业务、以业务提升党建”的工作思路,锤炼有正气、有士气、有素养、有底气的人社队伍,以“自信、发奋、齐心”的精神状态,比学赶超争优争先,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长沙市XX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3月18日

【篇4】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工作要点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本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以及市委、区委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考察XX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总体部署和市人社局工作要求,根据“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围绕大局、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促进和谐,努力在就业创业、职业培训、人才人事、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以及党的建设等七个方面取得新进展,为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作出新贡献。

一、全力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着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1.落实就业优先导向。深入实施《XX市就业促进条例》,落实各级促进就业政策措施,完善惠企政策服务包,开展“看得懂算得清”政策宣传,实施区级就业扶持政策中期评估。切实发挥促进就业领导小组作用,健全区镇协同、部门联动的大就业工作格局,加强稳就业综合调度和绩效考核,确保完成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乡登记失业人数控制等各项就业指标任务。实施“15分钟就业服务圈”社区就业服务站点、新增培养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等为民办实事项目。

2.提升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质效。着力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开展“十个一”服务攻坚行动,确保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帮扶就业率90%以上。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等多元化公共就业服务,结合我区需求实际,建设零工市场和零工服务站点,对新业态人员开展统计监测。常态化推进“人人乐业”专项行动,加强登记失业人员跟进服务。加强公益性项目指导管理,对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长江退捕渔民等群体开展就业帮扶。深入推进沪滇劳务协作,推进临沧海装人才劳务品牌建设和职业能力提升。

3.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本区创业扶持政策,认真落实市、区各类创业扶持政策。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培育创业孵化基地。发挥“三区”创业服务载体作用,提升创业服务能级。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开展“源来好创业”等“海纳百创”系列品牌活动,举办“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XX选拔赛XX赛区等创业创新比赛。

4.强化就业公共服务功能。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社区就业服务站点标准化建设,强化站点服务功能,制订站点年度专项服务计划表,加强基层服务队伍建设。强化重点企业用工服务,健全就业服务专员联系制度,开展民营企业服务月、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等活动,对长期招聘难、用工难企业开展服务攻坚。推进就业保障E本通应用场景建设,做足XX特色。加大“XX就业·公共招聘”平台收集发布岛内外岗位的力度,提升信息平台系统效能。加强优质就业见习基地建设,加大青年见习岗位募集力度。加强重点企业就业失业动态监测,密切关注规模减员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巩固深化失业保险专项整治成果,优化失业保险申领发放等经办服务,开展就业培训资金专项检查。

二、聚焦产业和就业需求,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5.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完善促进职业技能提升的政策意见,深化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进高质量、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深入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结合本区市场需求和就业需求,开发新职业工种和新技能培训项目并纳入市级名单。围绕家政、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继续开展失业人员“技能实训+推荐就业”专项服务。推进职业培训补贴资金综合整治,落实“职业技能培训综合监管一件事”,确保资金规范有效使用。

6.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市人社局年度工作要点,完善培训体系建设,提升评价质效。强化江南造船等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管理,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质量。发挥驻崇央企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参与社会化培训。持续开展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资助评选和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推荐。聚焦职业技能大赛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选拔,举办2024年XX区职业技能大赛,联合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及评价机构合作办赛,组队参加市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积极参加全国乡村振兴技能大赛选拔,配合做好世界技能大赛宣传工作。对生态岛急需紧缺的技能岗位核心业务骨干,探索经由行业代表性企业自主评定和推荐,纳入技能人才引进范围。

三、积极推动人才引育,规范高效开展人事管理

7.推进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和培育。贯彻落实本市专业技术职称制度改革精神,加强政策宣传。组织开展各类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考试,规范做好本区工程系列建筑专业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换届及评审工作。开展国务院政府特贴、国家级和市级专家服务基层基地及服务团选拔推荐工作。

8.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人力资源产业稳增长工作,贯彻落实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参加本市首届人力资源服务洽谈大会,推荐优质机构申报人力资源服务“伯乐”奖励计划。建立区级重点企业培育库,开展世界级生态岛人才服务园系列主题活动。推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惠企政策服务包,加大服务保障力度。

9.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深化促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人才支持政策,建立缩短居转户年限的重点企业白名单。编制XX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人才目录(2024版),开展本轮人才政策中期评估。优化特殊人才引进专用落户指标自主审批办法。推进留学人员创业园及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引育海内外优秀人才来崇创新创业。实施“三支一扶”人员和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储备计划,组织XX籍大学生暑期回乡实习活动。搭建人才交流平台,组织开展针对高校毕业生等人才的系列招聘活动。

10.强化人才培育和服务保障。选拔推荐优秀人才申报各项国家级、市级人才培养计划,支持鼓励区域内优秀人才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健全高层次人才服务机制,深化“才聚瀛洲智荟生态”人才服务品牌,优化经济园区人才服务驿站功能。规范受理、审核、拨付本区人才专项资金。

11.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开展本区事业单位集中公开招聘,推进乡镇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年度等级晋升工作。持续优化各行业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设置,落实事业单位人员管理“一件事”改革。修订完善本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指导意见,调整事业单位人员绩效工资和社区工作者薪酬水平。深化区级机关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规范使用管理。优选申报本区评选表彰项目,加强创建示范活动管理,切实为基层减负。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三自”组织的指导,组织健康有益的各类活动,提升退休人员服务保障水平。

四、不断深化管理服务,推动社会保障提质增效

12.推进城乡居保和征地保障事务。稳妥实施新修订的XX市城乡居保办法,持续开展城乡居保无账户人员纳保扩覆工作,加大“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宣传力度,深入推广城乡居保业务网上办、掌上办。服务重大工程建设,做好轨道交通XX线、沪渝蓉沿江高铁XX段被征地人员落实保障工作,加强被征地人员落实社会保障预缴资金管理监督。落实年度城乡居保、征地养老人员等群体养老待遇调整工作。

13.提升工伤保险经办水平。完善工伤认定经办、内控稽核等制度建设,优化案件经办流程,提升工伤认定能力水平。落实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提质扩面,推进落实超龄就业人员和实习生参加工伤保险等新举措。落实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继续推进工伤预防项目申报及精准宣传工作。加强工伤康复宣传和引导,扩大工伤康复受益面。健全完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机制,提升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和服务水平。

14.加强企业收入监督管理。贯彻落实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任务,加强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做好本区企业薪酬调查和制造业人工成本调查工作。贯彻落实本市不定时和综合计算工时行政许可办法,依法、高效、稳妥实施审批,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举措。

15.促进社保基金安全规范运行。落实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要求,加强社保基金行政监督,开展审计整改、行政监督“回头看”工作,做好深化整改,实现强基固本。进一步完善社保基金管理和监督制度体系,完善稽核内控制度,梳理高风险岗位和高风险环节,细化优化审核操作。优化信息系统防控功能,推进业务、技术、数据的高度融合,实现疑点数据核查覆盖全险种。

五、持续提升劳动关系治理水平,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16.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加强对乡镇、企业的指导服务,提升劳资矛盾基层预防、化解能力。推进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工作,发挥集体协商机制作用。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落实长三角区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开展劳务派遣信用分类管理。

17.健全劳动关系治理体系。统筹多层级劳动争议调解网络力量,切实发挥调解组织综合法宣、争议预防和纠纷协调作用,为群众提供纠纷调解、法律指导、就业援助等全链条服务。在海装企业普遍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平台,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继续推进劳动保障维权服务大厅功能升级,强化多部门联动协作。进一步深化“调裁审”一体化,强化“劳动维权+就业帮扶”。开展典型案例研析专项活动,扎实推进农民工工资案件速裁工作,充分发挥巡回仲裁庭快速就近化解纠纷的作用。深化“致和·劳动法律诊所”工作品牌,主动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引导企业合规经营。

18.扎实做好根治欠薪工作。聚焦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开展专题培训和法律宣传。加强源头预防和协同监管,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强化重点疑难欠薪案件的联动处置。做好“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欠薪线索案件查处,持续完善案件分类流转处置三项机制,提升行业主管部门、乡镇和大型海装企业预防化解劳资纠纷效能。落实工资保证金存储管理制度,做好新建项目和超期项目存储备案工作。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提级提速集中清除欠薪隐患。配合做好“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依法处置劳动保障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六、优化人社公共服务,进一步提高企业和群众满意度

19.持续推进法治人社建设。落实人社各级干部学法守法用法,开展“人社政策您点单”法宣服务,深入开展行业法治宣传,营造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浓厚氛围。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加强行政执法管理监督,推动人社系统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做好综合执法改革相关工作衔接。稳慎处理各类行政复议、诉讼案件,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进一步加强人社领域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落实轻微违法不予处罚清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20.打造更高品质人社服务。继续深化业务流程再造,优化人社服务事项,加强政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继续开展“局长走流程”“帮办行动”,有效发挥“好差评”作用。完成征地养老人员医药费报销“免申即享”项目并投入运行。对接随申办APPXX旗舰店、社区云等系统,延伸拓展就业招聘、劳动力资源调查等功能,将业务工作和数字化建设相结合,持续推动人社服务提质增效。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坚决防止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深化“XX人社”微信公众号建设,进一步丰富公众号功能,嵌入式开设劳动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建立政策服务指南矩阵,不断提升人社新媒体知晓度和影响力。

七、不断加强理论武装,有序有力推进党的建设

21.坚持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把讲政治贯穿人社工作始终,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区委关于稳就业、强民生、育人才、促和谐的各项决策部署,始终站稳“人社工作为人民”的政治立场,把心系群众、情系百姓体现到履职尽责全过程各方面。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不断增强人社干部政治领悟力、判断力和执行力,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健全完善“第一议题”、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党支部集体学习、党小组和党员个人学习等制度,探索建立领学-促学-督学-联学-共学“五位一体”学习机制,不断用新思想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建设,宣传好人社政策,讲好人社故事,弘扬人社正能量。

22.强化基层基础建设。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探索建立“一单位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新模式,形成“党建体现特色、业务形成品牌”的格局,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开展基层党务工作者常态化培训,提升抓党建工作能力。建立健全机关党委工作例会制度,深化局党组“支部书记例会”机制,对党支部定期开展实地督导,全年不少于4次。督促指导各基层党组织有力推进党建各项工作,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

23.着力锻造堪负新征程重任的人社干部队伍。紧扣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以“强素质、优结构、重实绩”为重点,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认真做好干部选拔任用,不断充实各单位骨干队伍力量,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强化干部队伍培养,开展轮岗交流,激发干部活力;继续举办人社干部提升履职能力培训班,落实中层后备干部“一对一”带教工作,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全方位指导帮助;深化青年成长营项目,通过开展系统性培训、针对性实践,助力青年提升能力、成长成才。加强干部日常考核管理,研究制定局系统干部职工“八小时外”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八小时外”管理。

24.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建设。进一步深化细化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着力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加强对重点领域、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的监管,严格落实警示教育和谈心谈话,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指出并严格纠正,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提高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加强局系统机关纪委成员培训,提升内部监督业务能力。进一步强化作风建设,深入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实施政府效能提升行动,促进人社职能更加优化、管理服务更加有效、工作效率明显提升。深入开展局风宣贯活动,推动局风真正成为人社干部职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

【篇5】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工作要点

2024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区政府重点工作部署,以深化机关建设作风转变“3134”工程为抓手,以“提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实效”为推动工作开展的重要突破口,统筹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经办服务等各项工作,推动人社整体工作在全区争优秀、亮点工作在全市争先进。

(一)常规工作提质量

1.聚焦促保并举,全力稳定就业促进创业。

就业,一头牵着千万家庭,一头连着经济大势。2024年,我们将继续把促进就业作为第一位的工作,汇聚各方力量形成稳就业的工作合力,在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上下功夫,确保就业形势稳中提质,重点是“完成一个目标,落实两项政策、做到五个提升”。

一是全面完成就业创业工作目标。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完成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指标任务,全年实现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最终人数以青岛任务数为准)。做好现有公益性岗位上岗人员的日常管理、待遇发放工作,指导各镇街做好2024年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工作任务。二是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持续做好“乐业在即”就业创业服务品牌,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全力支持企业稳岗扩岗,稳定各类群体就业,以更大努力推动就业进一步回稳向好。紧扣我区发展定位,聚焦释放政策效能,扩大有效需求,落实激发市场活力稳定经济增长措施,大力营造鼓励新业态就业创业的社会氛围。三是落实援企稳岗政策。深入企业进行政策宣传,扩大政策知晓率和覆盖面,推动落实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等就业扶持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充分就业。四是提升技能培训质量。以“就业优先、技能惠民”为引领,在全区各镇街全面开展技能培训进万家活动,全面拓展技能培训覆盖面,年内参与人数争取达到8000人次。同时,力争将其纳入稳就业工作考核,逐个镇街列出培训计划和计分办法,调动镇街工作积极性。五是提升招聘服务质效。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组织开展“春风行动”、重点企业服务月、小型网络招聘会等各类招聘活动,积极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拓宽就业岗位信息发布渠道。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做大做强,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工作开展。六是提升技能竞赛水平。坚持“开放办赛,行企联动”的竞赛理念,充分调动行业协会、链主企业和主管部门的办赛积极性,高标准举办XX区第七届职业技能竞赛。围绕全区产业布局,聚焦传统及新兴产业,拟设载货车整车调整、黄酒传统酿造等13个竞赛工种,每赛项独立进行、高标考评,通过以赛代训、以赛代练,营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七是提升自主评价推进力度。继续做好企业自主评价开展与推进工作。对我区百人以上企业的数量、生产经营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根据摸底情况,鼓励符合条件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备案,进一步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在技能培养、评价方面的主体作用。八是提升资金防控水平。建立常规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采用内部检查与外部检查相结合的检查方式,进一步发挥第三方监督机构作用,持续提高就业创业资金风险防控水平。

2.聚焦全民参保,全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政治之基。2024年,我们将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扎实推进全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点做好“改革、扩面、落实、服务”四项工作。

一是聚焦社保制度改革落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梳理全区高风险行业企业、发生工伤事故高频企业、工伤预防重点领域企业、邮政快递企业、中小微企业以及国有、正规劳务派遣公司,面向梳理出的重点企业进行补充工伤保险政策宣讲,引导其参加补充工伤保险,更好的维护职工权益,化解用工风险,减轻企业负担。充分发挥基层人社中心直接服务辖区企业、区域统筹协调能力强的优势,通过组织座谈、送政策上门等多种方式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推动个人养老金、补充工伤保险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二是聚焦加大社保扩面力度,实现人人享有社保。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精准开展扩面行动,扎实做好农民工、个体从业、灵活就业和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工作,促进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到法定人群全覆盖。积极巩固拓展社保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符合条件的缴费困难群体通过政府补贴实现参保。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做到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即征即保。做好建筑施工企业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实现工程建设项目从业人员工伤保险应保尽保。三是聚焦社保待遇调整落实,提升社会保险保障水平。按照省、市相关待遇调整工作,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和工伤保险三项待遇保障标准,确保相关待遇按时调整到位。加强与财政、国土、镇街的沟通协调,及时足额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分配落实到位,依法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严格落实政策,深入分析测算,积极对接财政部门筹集资金,确保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四是聚焦完善四新服务模式,优化全区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24小时社会保险自助服务厅运行模式,做好日常维护,提升群众“就近办”体验。打造社会保险精品话务服务平台,畅通企业、群众咨询渠道,实现社保经办服务“不打烊”,提高“一话办”服务质量。聚焦群众需求,积极推进“参保一件事”“退休一件事”服务开展,探索更多“一件事”场景。完善“身边办”服务机制,扎实推进帮办代办一件事、协助解决一个难题、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等服务,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3.聚焦产才融合,全力加大人才引育力度。

人才是驱动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资源。2024年,我们将贯彻落实区长批示精神,深耕人才引育责任田,涵养人才发展生态圈,奏响人才“引育留用”四部曲,释放出“天下才XX用”的满满诚意,重点做好“政策优化、引育提升、平台搭建、活动牵引、服务升级”五项工作。

一是政策优化。探索建立XX区汽车产业和人才融合发展机制,出台汽车产业“定向政策”,对高端项目提供“定制政策”,对重点人群推送“专属政策”。出台《XX区人才引领乡村振兴若干举措》,完善人才服务乡村激励机制,探索以人才振兴引领乡村振兴新模式。多平台多渠道宣传解读人才服务政策,扎实推进人才政策落实兑现。二是引育提升。围绕我区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扩大“青雁归巢”、“局长代言”等平台影响力,多方式开展专场招聘、双向洽谈,加快各类人才引进集聚。线上依托“青岛人才网”等引才平台发布招才信息,组织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重点项目开展直播带岗引才。线下组织用人单位赴省内外人才集聚的城市和高校,开展校园招聘引才活动,引进我区急需的高层次和紧缺专业人才。实施“大学生基层引才计划”,面向高校毕业生开发基层服务岗位及“三支一扶”岗位。三是平台搭建。做好高层次平台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育工作。根据国家、省、市三级高层次平台申报条件对企业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突破,做好高层次人才平台搭建,着重培育国家、省级平台建设。实施博士后聚青计划,有序推进高层次人才体系建设,促进高精尖人才与高层次平台的协同发展。四是活动牵引。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扬帆计划,组织开展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计划,促进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提升,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选树“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创业先进典型,大力弘扬积极就业观。高效能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力争扶持大学生创业300人以上。实施“高校毕业生见习扩围计划”,优先吸纳具有行业代表性和社会影响力的企业为见习单位,优选10家左右中央驻即企业建立青年见习基地,拓展见习岗位征集范围,提升岗位质量。五是服务升级。以平台支撑、服务牵引、市场驱动、生态涵养为实施路径,推行“一式四化”人才服务模式,全面落实“一口受理、并联办理、闭环管理”的一站式人才服务机制,构建人才服务矩阵工作体系,整合现有优势资源,升级人才服务生态支持体系。

4.聚焦安薪暖心,全力维护劳动关系稳定。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2024年,我们将统筹维护劳动者权益和企业发展,健全工作机制,积极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重点是“提升治理效能,强化两项机制”。

一是持续提升劳动关系治理效能。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强化重点领域劳动关系风险防范,加大联合检查力度,对全区涉及劳务派遣业务的企业全面摸排,进一步规范劳务用工。落实企业工资指导线规定和最低工资标准,指导企业规范用工和妥善处理劳动关系,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二是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会同住建、公安等部门以及各属地镇街,继续巩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清理的成果,完善联动处置案件的运行规则,不断提升根治欠薪质效。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开展多行业专项检查活动,在工程建设领域,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全区劳务规范用工管理专项治理活动,在非工程领域,针对各类人力资源、餐饮等服务机构开展劳动用工专项检查活动,促进用人单位依法用工、规范管理。落实工程建设领域行业监管责任,加强对相关责任主体实名制管理、专用账户、按月足额拨付工资、施工过程结算等制度落实的监管。严格落实属地监管督导责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确保将欠薪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强化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完善区、镇街、社区三级联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预防组织建设,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的联动,优化劳动争议调解网格员队伍,推动形成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新格局。积极开展“金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创建工作,在原有两家市级金牌调解组织的基础上,打造更多的基层金牌调解组织。完善“大调解”机制,加强对金牌调解室的管理,指导调解工作室做好劳动争议案件立案前的先行调解和立案后的委托调解工作。开展“助企纾困,共促发展”系列普法活动,重点围绕完善劳动用工制度、防范化解法律风险等方面,深入企业开展“一对一”免费法治体检服务。

(二)创新工作求突破

1.打造技能人才培育新高地。深入贯彻落实我区“强基础提能力优环境促发展”专项行动要求,立足人社职能助力营商环境,发挥汽车产业技能人才培育联盟的平台纽带作用,通过开展“五个一”活动(汽车行业技能竞赛、技能人才评价、高技能人才发展论坛、校园招聘会、政策宣讲会),深化汽车技能人才培育产教融合品牌。

2.创新一体化云招聘新模式。围绕传统招聘流程不优、信息推送面不广等问题,优化“XX区公共就业服务云平台”,深度运用云平台的抓取分析、信息处理等智能化技术手段,通过云平台提供的人才地图“点对点”推送招聘信息,建立数字驱动、服务精准、信息完善、分级运行、覆盖全区的“线上+线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3.构建产才融合发展新生态。聚焦我区汽车产业、纺织服装产业等六大主导产业人才需求,构建产业人才赋能圈,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机制,精准对接产业发展人才需求,打造产业人才发展“微生态”,为推动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篇6】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工作要点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国家、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按照市委“12375”总体部署和“四盯两提一见效”工作要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深化实施就业创业优先、居民增收致富、社保扩面提质“三大工程”,创新开展人才人事提标、劳动关系提力、人社服务提效“三大行动”,加强数字人社建设,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加快宁夏副中心城市建设和生态文旅市建设,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XX新篇章贡献人社力量。

一、实施就业创业优先工程,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坚持就业优先导向。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高质量充分就业意见,制定稳就业政策措施,持续实施稳岗扩岗增岗就业计划,全面落实就业援助、灵活就业、援企稳岗、企业吸纳就业补贴等政策措施,持续开展“访企拓岗”和“三送五进”活动,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用工招聘活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扩大就业,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500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850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

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强化“1311”就业帮扶,突出做好农村劳动力、脱贫人口(监测对象)、退役军人、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持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服务计划,做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等工作,积极募集机关事业单位实习岗位和企业见习岗位,探索开展青年求职能力实训,多措并举做好2024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深化闽宁等劳务协作,开展“点对点”定向定岗输送,扩大脱贫劳动力、移民群众区外输出规模。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9.1万人以上(市目标任务28万人以上),实现转移就业收入36.4亿元以上(市目标任务任务72亿元)。2024年底前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0%以上。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2300个。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强化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对自主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创业环境。强化创业政策支持,落实创业培训、贷款、孵化、补贴、服务“五创联动”支持体系,落细“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服务”一体化帮扶机制。推进创业孵化载体建设,提高创业成功率。积极组织参加第四届马兰花创业培训讲师大赛全国赛、举办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XX选拔赛。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亿元,培育创业实体1410家(市目标任务1300家),创造新岗位2700个,创业带动就业6500人。

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健全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依托政府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就业信息资源共享,提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数字化水平。健全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开展“10+N”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制定“一企一策”用工指导服务,搭建人力资源与劳动力供需服务平台,提升直播带岗服务品牌,举办招聘活动200场次以上。完善基层就业公共服务能力平台,提升服务水平。依托乡镇(街道)民生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和就业自助终端,建设一批家门口就业服务便民点,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实施居民增收致富工程,夯实增收致富根基

巩固城镇居民收入提升行动成果。聚焦宁夏副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旅特色市建设,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强化包抓责任落实,制定出台年度促进城镇居民增收工作要点,完善增收政策措施,完善居民收入提升行动任务台账,加强与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制造、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就业容量大的重点企业对接,落实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总量。强化季度增收因素分析会商、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情况通报、台账管理等工作机制,督促县(区)和成员单位全面落实增收政策措施。多渠道推动产业发展、市场培育、促进消费、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增收任务落实,打个城镇居民增收翻身仗,确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

落实完善各项增收政策。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发布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信息。参照自治区发布的企业工资指导线,加强工资集体协商,引导企业合理确定工资水平。落实技能人才、科技人才薪酬分配指引。严格执行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推进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贯彻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落实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工资分配激励政策和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跟进国家提高教龄津贴标准,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开展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资监督检查。

三、实施社保扩面提质工程,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巩固拓展全民参保成果。聚焦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业态从业人员,扩大数据治理先行先试成果,实施社保精准扩面专项行动,完善扩面资源动态管理库和基层网格信息采集系统,推进全民参保。开展新业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实施危化品、矿山、机械制造、铁路运输、铁路建设施工等行业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工程。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5.7092万、8.9174万、12.0400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以上,新开工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电子社保卡占实体卡比例达到60%。

深化社保制度改革。严格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压实各级政府责任分担机制。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落实过渡期结束后待遇平稳衔接政策,健全完善职业年金政策。在全市推开个人养老金。探索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经济补助参保缴费试点。巩固完善失业、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开展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

提高社会保险待遇。落实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跟进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落实定期调整工伤保险待遇政策。力争2024年全市城乡居民月人均基础养老金达到230元,每人年度提高48元。

加强社保基金监管。持续推进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健全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的基金管理风险防控体系,强化非现场监管和基金专项检查,做好社保基金欺诈刑事案件移送。加强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监管。健全社保经办内控制度,加强社保经办机构监管,落实基金要情报告制度。跟进落实社会保险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办法,推进实现全险种基金“一本账”管理。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人才支撑能力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依托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储备重点产业后备骨干人才。做好国务院特殊津贴选拔工作。加强职称评审全过程监管,实施高素质农民职称评审工作。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提升重点产业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落实新时代高技能人才18条,规范技工院校和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开展办学水平达标评估工作。落实“新八级工”补贴机制,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160人,新培养高技能人才200人。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提质扩面和“技能强企”行动。组织参加第二届宁夏职业技能大赛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宁夏选拔赛、宁夏第三届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政策规定,做好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面试评委推选、培训和管理相关工作。认真落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相关规定,积极推行事业单位人员竞聘上岗工作,完善中小学校、公立医院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工作。按照自治区人社厅的统一部署与要求,深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一件事”改革,提升人才服务效能。

加强人才载体建设和专家服务。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专家服务基地、技工院校急需特色专业遴选推荐工作。加强柔性引才工作,推荐选聘“自治区特聘专家”。开展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区专家服务行活动。

五、强化劳动维权执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强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和风险排查化解,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专项行动,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合同制度落实试点,落实加强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政策措施,改进劳务派遣监督,规范特殊工时制度监管服务。强化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指导县(区)和各用人单位强化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劳动关系风险监测预警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劳动关系形势研判和风险排查化解。

提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能力。开展“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能力提升年”活动,开展预防化解重大集体劳动争议专项行动,落实重大争议应急联合调处机制。健全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工作机制,加强争议调解与诉讼调解,完善与人民法院“分对分”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开展青年仲裁员和人社公职律师志愿者联系服务企业活动。完善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功能,畅通农民工调解仲裁“护薪”维权“绿色通道”。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全市全年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仲裁结案率达到60%、90%以上。

优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质效。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开展集中纠治劳动保障领域突出违法问题专项行动和监察员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落实落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推广完善自治区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实施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治理工程建设领域源头性欠薪行为。全力做好国家2023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工作。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到97%以上,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到98%以上。

加强农民工工作。开展农民工工作督察,落实农民工权益保障,指导做好大龄和低技能农民工各项帮扶和维权服务。推进农民工技能素质提升工程。开展“春暖农民工”“城暖农民工”等服务活动。实施人社帮扶专项行动,研究建立过渡期后人社帮扶政策体系。推进家政服务劳动对接行动和家政劳务品牌建设。

六、创新实干促发展,提升人社服务效能

推进数字人社应用。聚焦“深化一体化、发展数字化、迈向智能化”总体目标,推进“互联网+人社”数字化建设,强化人社一体化信息系统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人社服务应用版块应用,以数字化、智能化支撑人社服务“掌上办”“指尖办”“打包办”,推动公共便民服务进一步优化。深化“社银合作”,拓展“一网通办”“跨省通办”“一卡通”事项,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

强化系统行风建设。全面推进人社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持续开展局长走流程、行风建设明察暗访、窗口单位练兵比武和人社政策“三送五进”集中宣讲活动,严格落实清单制管理、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承诺制、“好差评”等政企良性互动制度,着力打造“四心”服务品牌,全面实现“一门、一窗、一网、一卡、一次”办理目标。

推进法治人社建设。实施“七大提升行动”,做好重大行政决策、重大执法活动、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常态化落实“会前学法、任前考法、年度述法、实践用法”制度,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巩固提升法治人社示范创建成果。开展人社法治知识竞赛活动。

强化综合服务保障。落实人社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年度计划。落实过紧日子和为基层减负要求,提质增效。加强国家安全、双拥、统战民族宗教、安全生产、机要保密、档案管理、扫黑除恶、信访维稳等工作。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加强新闻宣传,开展政策解读,做好舆情应对处置。

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彰显干净忠诚担当

坚持不懈用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拓展学习贯彻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加强政治机关建设,确保党的意志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坚决有力贯彻执行,确保“总书记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成为人社部门最鲜明的政治底色。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深化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扎实做好巡视、审计、督查检查考核等反馈问题整改。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0 295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