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县市商务局2024年工作计划[优选4篇]

发表时间 2919953

目录:

1.市商务局2024年工作计划

2.市商务局2024年政务公开工作计划 

3.县商务局2024年定点帮扶工作计划 

4.县商务局2024年普法工作计划

商务局2024年工作计划

【第一篇】市商务局2024年工作计划

(一)筑实对外贸易稳规模优结构之基

1.聚焦主体成长,推动结构优化。壮大外贸队伍,实施新一轮外贸主体培育计划,建立外贸重点问题协调机制,通过市县联动、部门协同,统筹外贸主体政策、要素供给。实行“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协调解决机制,形成推动全市外贸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推动外贸回归,建立漂移溯源机制,联动XX海关、市税务溯源“生产在我市,出口在外地”的企业信息,对亿元以上企业建立一企一策制,千方百计推动外贸回归。推进工贸联动,深入实施“以贸带工、贸工联动”,协同经信、投促聚焦培育“新三样”等高增长赛道,大力引进新能源汽车设计、组装制造、电池回收等出口导向型企业(项目),实现企业投产即出口。

2.聚焦市场开拓,推动提质深化。助企跨海赶集,研究制定新一轮超常规参展补助政策,编制2024年度XX市重点展会目录。不断加大组展、参展力度,广泛对接专业展会主办机构、境外展会主办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我市企业出海参展提供有效的开拓途径。在巩固传统欧美市场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东盟、中东、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展会,赴东盟、土耳其等地组织自办展、展中展,以抱团参展形式不断扩大XX特色产品影响力。打造服务体系,完善国际营销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在境外建设海外仓,开展外贸综合服务,设立品牌直营店、培训中心、售后服务中心等营销服务网络;加快海外联络点布局,充分发挥境外越商、驻外机构、海外中资企业协会作用;健全“走出去”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多部门对外投资事前会商和事后联合监管制度,打造境外投资服务平台;助力企业防风险,支持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险覆盖面。

3.聚焦业态创新,推动试点升级。加快海外仓布局,鼓励我市传统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等各类主体参与海外仓建设,引导企业上线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全年力争引育海外仓企业超30家。完善外综服平台功能,重点培育一批服务能力好、带动能力强的优质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实现市级外综服企业对于区、县(市)的全覆盖,评选一批省级、市级外综服平台。迭代市场采购试点建设,千方百计扩大市场采购经营者队伍,引进优质采购商资源,推动本地特色产业集群出口。加快本地集货仓、组货拼箱场地建设,大力招引市外、省外组货人到绍设仓组货。推动钱清铁路货运场站建设,充分发挥铁路监管点和海铁联运优势,提高报关运输时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丰富贸易形态,组织企业申报二手车出口许可证,推动我市二手车向新兴市场出口。探索发展大宗贸易、转口贸易、离岸贸易和保税维修等新增长点。

(二)筑实数字贸易强赋能促融合之基

4.聚焦数智赋能,推动服贸跃升。增强竞争优势,完善月“预测+调度”、季“分析+通报”机制,健全服贸统计监测体系。建立完善重点服贸企业库,全年新增服贸实绩企业100家以上。优化服贸发展环境,制定支持会展业发展政策、修订服贸惠企政策。推动数字转型,促进数字技术赋能服务贸易发展,引导传统行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全力争取省级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项目、省级数字贸易示范基地、展会服务便利化试点申报、创建,深入挖掘我市数字化引领、传统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创新成果、案例,争取省政策资金,助推我市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5.聚焦数实融合,推动跨境提升。梯度壮大跨境电商主体,推进“内促转型、外引强企”计划,着力引进平台型、垂直类优质跨境电商项目,持续开展“一店一品一站”行动,全年打造年销售规模逾亿元的“金牌卖家”20家以上,新增开展跨境电商应用企业200家以上,争创省级跨境电商出口品牌2-3个。打造跨境电商一站式供应链,推动“产业集群+供应链”融合发展,实现从“产品走出去”到“服务走出去”“品牌走出去”的转变。重点打造柯桥家纺产业带东南亚居家市场供应链搭建项目。拓宽跨境电商新业务,推动综保区跨境电商中心成为XX综试区重要展示窗口,支持在综合保税区内建设跨境电商“退换货中心”,探索开展“保税仓+直播”“保税分装+跨境电商”等新模式。支持柯桥轻纺城跨境电商产业园等园区迭代升级。

(三)筑实国内消费固元气提动力之基

6.聚焦队伍结构,加强主体引育。做大主体规模,聚焦终端型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电商等商贸业重点领域,有序推进新增入库纳统。实行商贸项目投资推进季度晾晒制,力争年度投资额超过110亿元。加快落地推项目,市县两级定期开展走访,打造“一站式”服务机制。做实主体服务,结合我市商贸发展实际、上级政策和行业变化导向,强化“1+9”政策年度迭代更新。积极探索各区、县(市)自行出台实施细则。坚持需求导向,多种途径、多措并举吸纳企业建议。做优监测机制,完善商贸领域重点企业联系制度,更新升级样本库。科学设置目标,针对区、县(市)规模、基数、支撑因素等实际情况,差异化设定商贸业重点指标任务,并适时动态调整。

7.聚焦多维供给,加强消费促进。打造消费场景,加快步行街等特色场景打造,开展全市第二批高品质步行街和首批特色街区创建,实现各区、县(市)高品质步行街全覆盖。以解放路“唤醒计划”为试点,鼓励各区、县(市)聚焦1-2处传统消费场景。搜集、推广夜间经济成功案例,修订完善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意见,推动夜间经济加快发展。塑造消费品牌,以“越惠悦生活”为主线,持续打造春季·消费促进月、夏季·暑期来消费、秋季·金秋购物节、冬季·春节过大年的四季主题活动。鼓励各地打造1个以上本土特色消费子品牌,积极承接市级及以上消费促进活动。争取承接省级活动落地我市1场以上。鼓励调动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商协会作用,探索市场化运营。讲好本地故事,推动老字号品牌发展,摸清现有老字号底数,开展“讲好老字号故事”宣传活动,完善提升全省首个“老字号数字传承馆”,推动老字号立法实质进展。打造XX菜金字招牌,开展“一会一馆一对话一榜单一品牌”五个“一”建设。

8.聚焦流通发展,加强体系建设。“试点化”布局,推动城市商业触网升级,深度打造15个省级、市级便民生活圈,力争创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省级试点2个以上。推动县域商业体系试点示范,高标准建设县域商贸综合体、乡镇商贸服务中心10个,新增农产品生鲜冷链零售网点50个,新增县域商业体系省级示范试点1-2个。“一体化”发展,加强典型引路,开展新一轮领跑者企业摸排申报,力争提前完成100家任务;计划在国内自办展中设立内外贸一体化专区,积极推动国内信保政策出台,协同开展“三同”业务培训,鼓励外贸企业进驻浙江“同线同标同质”在线平台。“示范化”帮扶,以创建消费帮扶示范城市为契机,着力打造一批优质消费帮扶展示馆,在全市形成一批消费帮扶展销平台。借助“消费帮扶联盟”,鼓励更多企业参与越嘉有味“两地仓”,降低运输物流成本。全年力争实现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3.3亿元以上,山海协作工程消费帮扶3500万元以上。

9.聚焦消费热点,加强模式创新。壮大新型业态规模,持续培育省级直播电商基地,持续招引优质MCN机构、头部主播入驻。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大力实施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百千万亿”行动计划。创新举办“年货越纷呈、绍式过大年-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工坊促消费”“美好生活浙播季”四大网络促消费活动。夯实农村电商基础,深化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强化市县联动和部门协同,开展我市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专项整改。推进浙江省电子商务专业村、示范村培育建设工作。推动电商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联合邮政建设一批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提升公共寄递物流服务能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四)筑实经贸合作结硕果出新效之基

10.聚焦“地瓜经济”,加快高水平走出去。落实“丝路领航”计划,大力培育跨国公司,落实“丝路领航三年行动计划”,多部门联动,重点跟进“行业领头羊”“隐形冠军”,完善跨国公司培育数据库,争取纳入省级拟培育名单企业不少于15家,鼓励企业做强XX“总部功能”,建设全球管理中心、利润中心和研发中心。力争新昌县入选省本土民营跨国公司总部集群。深化“联盟拓市”工作,推动XX建筑业企业与省属国企加强合作,承接更多国企资源。鼓励风行电力、精工绿筑等XX民营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国”“民”合作拓展市场,带动装备、设备出口。聚焦强延链补链需求,支持企业有序开发境外矿产资源能源,探索拓展“资源回运”模式;鼓励企业探索以“投建营”“对外设计咨询”等新模式承揽境外工程。建设国际合作试点,有序引导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协同推进浙江(新昌)境外并购产业合作园、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XX联动区(新昌)建设。推动新昌县“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合作试点”建设,引导特色产业并购回归。积极推进海亮境外工业园建设。

11.聚焦“会展+”,加快国际会展目的地城市打造。创建四个重点平台,即创建一个会展业公共服务中心、一个中国贸促会地方培训基地、一个信息资源库、创建一个宣传服务平台(全年计划新建贸促共享客厅10家)。办好国内“一课二会四展”,“一课”即打造“稽山鉴水”国际经贸讲堂品牌;“两会”即两场发展论坛,上半年谋划举办一场高规格会展业发展论坛,三季度谋划举办中国(XX)RCEP贸易创新发展论坛;“四展”即做强做精第二届浙江(XX)机床展暨国际智能制造及工业机器人展览会、第三届XX国际纺织机械智能制造展览会、XX国际服装供应链博览会、中国(XX)纺织新材料展。谋划走出去“两展三访”,“两展”即办好“让法国感受XX的美”巴黎服装展(2月)和“在日本品鉴黄酒的纯”日本国际食品展项目(6月);“三访”即计划紧跟省贸促会重点访问,组织3批经贸代表团出访“沙特-阿联酋”“泰国-印尼”“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

(五)筑实重点平台升能级增实效之基

12.聚焦平台能级,推进考核争先。推动经开区争先进位,指导、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参加商务部“国考”,确保3个国家级经开区排名全部进入百强。争取省级经开区在“省考”中位列全省同类前1/3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升格,支持被评为省级年度综合考核先进单位或市级年度综合考核第一等次的经开区申报国家级经开区。鼓励经开区进一步承接国家战略、省市重点任务,更好服务XX总体开放战略。抓实全市开发区(园区)综合考核,根据省厅和市委考核办部署,修订完善全市开发区(园区)综合考核实施办法,做好日常监测和考核评估等工作,推动形成全市开发区(园区)图更强、争一流、敢首创的良好态势。深化清廉开发区建设,推进开发区公权力大数据平台应用,确保招商引资、工程建设、土地收购三大数字场景全流程运转,推进开发区公权力规范高效运行。推进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建设,开展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试点五周年优秀案例评选工作。鼓励开发区更多列入全省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增补单位,推动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试点单位向示范试点、优秀示范单位深化建设。

13.聚焦平台联动,推进赋能增效。打好综保区赋能发展“升级战”,协助XX综保区参加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围绕《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办法》明确的五大类27项量化指标及8项辅助指标,做好支持支撑工作,争取考核排名进入全国B类行列。支持综保区二期封关验收。贯彻落实《关于支持XX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打好联动创新区提质增效“持久战”。合力复制推广,滚动式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302项改革试点经验在我市复制推广,承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溢出效应。做好案例创新,以重大项目为牵引,重点围绕对标DEPA规则,开展先行先试,争取申报更多创新案例。争创XX片区,以加快建设自贸试验区XX联动创新区为基础,积极向上沟通争取,全力创建自贸试验区XX片区。

(六)筑实商务安全守底线防风险之基

14.聚焦国内重点领域,确保行业安全。严抓安全生产整治,专题研究部署商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制定2024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和安全生产工作计划;规范成品油流通市场秩序;深化行业安全“部门联动督查、问题通报整改、案源线索移送、风险隐患研判、数字宣传教育”工作机制。严抓商贸行业管理,切实履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认真开展重点领域部门监管与跨部门联合监管;深化再生资源体系建设;加快家政社区服务网点建设;推动全市水泥散装率达86%,实现我市预拌混凝土企业清洁生产迭代升级改造全达标,强化行业专用运输车辆源头管控。严抓生活必需品保供,完善全市应急保供企业保供网络,确保在雨雪冰冻、防汛抗旱、台风等特殊天气期间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重要节日及其他特殊时间节点,高标准完成重要生活必需品应急采购指令,做好相关储备、调运等应急保供工作,保障我市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市场稳定。

15.聚焦国际风险防范,确保安全护航。防范贸易风险,发挥多主体协同应对贸易摩擦工作,强化大案要案应对。深化“浙”里有“援”法律服务,加强监测分析和预警研判。有序推进外经贸企业合规体系建设,探索培育先行企业6-10家。严格备案管理,加强风险提示,重点动态梳理“意向境外投资调查表”“外经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表”,及时掌握外经企业对外投资意向以及实际经营情况。做实政务服务,优化对外投资营商环境“增值式”服务,全力打造“走出去”企业“护卫舰”,积极扩大宣传,提升企业满意度;构建“国际化”信息平台,配套“走出去”安全保障,搭好投资项目服务桥梁,发挥境内外商务机构和社团组织力量,兜牢应急救援安全底线。加强专业服务,提高商协会专业服务功能,将更多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纳入全市“跨境经贸促进同盟”,落实副会长单位制度,并根据企业需求,定期以沙龙形式分国别、分行业开展活动,切实提高实效。完善商事调解,强化队伍管理,探索建立调解员评价机制,多层次对兼职调解员进行考核,评选优秀调解员,进一步调动兼职调解员参与调解工作积极性。

【第二篇】市商务局2024年政务公开工作计划

2024年,市商务局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政务公开工作部署,围绕商务领域工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现将我局2024年政务公开工作计划发布如下:

一是明确重点领域,提升信息公开质量。认真梳理细化商务重点领域信息,做到“应公开尽公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选择公开群众关注度高的信息,提升政务公开内容的可读性和务实性。

二是丰富解读形式,提升政策解读质量。进一步加强政策解读内容的规范性,按照市政务公开办要求,围绕政策出台背景及依据、出台目的、重要举措等方面做出实质性解读,确保解读要素完备,不断提高政策可读性和知晓度;丰富解读形式,通过文字、图片、漫画等方式来解读政策文件,让解读内容通俗易懂。

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政务公开质效。继续强化专人负责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使政务人员能够及时了解该工作新要求、熟练掌握公开目录及平台操作,提高政务人员素质和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信息发布质量。

【第三篇】县商务局2024年定点帮扶工作计划

按照省、市、县相关部门工作部署,以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结合商务局工作实际,以消费扶贫为重点,以提高扶贫实效为导向,保质保量地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工作。现制定2024年定点帮扶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扶贫工作的安排布署,把扶贫工作做为我局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以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发展产业就业为目的,不断增强农民自身“造血”功能,使其生活有保障、就业有门路、创业有项目、尽早尽快地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二、帮扶村基本情况

商务局定点包保黄桥镇郭彭村,郭彭村现有户籍人口1267户5013人,现有脱贫户142户384人,边缘易致贫户8户38人。商务局共有帮扶责任人23人包保脱贫户108户,具体为:黄桥镇郭彭村(贫困村)包保责任人4人包保脱贫户19户、双楼村包保责任人2人包保脱贫户10户、王岗镇蔡郢村包保责任人5人包保脱贫户25户、王岗社区包保责任人4人包保脱贫户18户、周楼社区包保责任人8人包保脱贫户36户。

三、重点工作开展计划

(一)定点帮扶村帮扶方面:一是开展调研走访工作,2024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不低于4次,到定点帮扶村走访、慰问、调研不低于4次。二是资金帮扶,计划安排13000元春节慰问金慰问孤寡老人、残疾人。三是开展消费促销帮扶工作,到定点帮扶村开展电商直播助农工作,同时联系城区商超销售滞销农产品。

(二)立足主责主业工作方面:一是推进商贸流通提升。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试点县建设方面,计划改造升级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1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个、乡镇级商贸服务中心15个、村级便民点221个,整合乡镇级物流快递中转站29个,整合村级物流站点221个,现已建成县域商业网点设施、功能业态、市场主体、消费环境等全面提升,达到增强型。二是暖民心工作。巩固提升2022-2023年整治和改造提升城区菜市2个,乡镇菜市场15个、新增家政服务人员1000人、培训家政服务人员5200人次。继续实施放心家政、文明菜市暖民心行动,聚焦解决重难点问题,扩大政策落实的覆盖率,让群众感受到民生服务的温度和质感,极大地提升群众对民生工程的满意度。三是开展促销费活动。计划2024年针对汽车、家电等领域投放消费券500万元,其中汽车行业400万元,家电行业100万元,采取电子券形式面向社会发放。

【第四篇】县商务局2024年普法工作计划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xxx法治思想,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和决议贯彻落实,切实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结合商务工作实际,现制定2024年普法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xx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xxx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引导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实施“八五”规划为主线,以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信仰、推动法治实践为主要任务,以强化普法责任制落实为抓手,在提高普法的针对失效性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商务领域法治素养、深化法治文化建设、强化法治建设。

(二)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法治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结合工作职能,推进法治建设,引导全民积极参与,自觉学法用法,努力构建社会大普法格局。

二、主要工作

(一)深入学习宣传xxx法治思想

深入学习宣传和深刻领悟xxx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将xxx法治思想和总书记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系列重要论述作为重点学习内容,通过多种学习形式,准确把握重要讲话精神的基本观点、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

(二)建立健全干部职工学法制度

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学法。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广泛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根据商务领域法律法规的修订,对普法内容进行优化和补充,注重普法的“新鲜度”,强化新法的传播普及。

(三)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在提高全局干部职工法治素养的同时,将普法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依法行政、规范集体决策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通过开展专题培训进行法律宣传,对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法律知识专题培训。

(四)多种方式开展普法宣传

组织开展好“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树立宪法权威。利用法律“六进”方式,组织到企业开展调研,宣传政策。以普法考试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积极学习宣传新颁布法律法规,推进法治建设。

(五)扎实推进普法责任制

全面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切实履行普法责任主体职责。在执法的过程中开展面对面普法宣传。局各科室结合部门职能职责,落实普法责任清单,大力推进普法与执法有机融合。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0 2919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