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台湾投资项目 平台经济研究【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802811

【导言】此例“台湾投资项目 平台经济研究【精选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平台经济研究【第一篇】

关键词:商业经济学会学会模式学会功能

商业经济学会的本质剖析

商业经济学会是一种社会中介组织,它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经济组织,其性质是从事商业经济研究的社会中介组织。我国最早的商业经济学会是1979年成立的湖北商业经济学会,至今已经28年,中国商业经济学会1982年成立,至今已有25年,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商业经济学会,甚至有些县也成立了商业经济学会,是一个具有广泛性基础的社会中介组织。商业经济学会组织具有以下3个方面的内涵特点:

商业经济学会是一种社会中介组织,它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它为政府服务,为商业企业服务;它也不是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是同一行业的协会组织,因此商业经济学会的会长和副会长不能由企业家来担任,而应由具有一定商业经济学术水平的知名人士来担任。

商业经济学会应体现应用经济的特点,而不是纯粹学术性的基础性的理论研究,而是研究商业经济的一些理论与实践“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如研究一些政府商业宏观调控部门面临的一些热点政策性问题,研究商业企业所面临的一些焦点问题,为商业企业提供理论支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方面解决商业企业面临的一些难点问题。

商业经济学会是商业经济的学术研究团体,学术研究是其主要的任务之一,学会主要从事商业经济研究,进行商业经济学术活动。

现有商业经济学会的运作模式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20多年来,商业经济学会经历了体制转轨时期,现正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虽然我国大多数商业经济学会仍然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痕迹,但各地联系实际探索了多种商业经济学会的模式。

从组织形态而言,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挂靠国资委,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代管,各地由于情况不同,其组织形态也不一样,主要有6种模式:挂靠商务局的模式;挂靠院校的模式;依托政府的模式;依托商业企业的模式;商业经济学会与商业联合会合署的模式(石家庄市模式);不挂靠任何一个单位的模式,商业经济学会独立运作,自主运行。多种模式符合中国经济和商业经济发展的实际,具有可借鉴性,其下属的全国贸易经济研究会,还与韩国贸易经济研究会合作,先后开展了多次商业经济学会的交流活动。

从运作的内容来说,商业经济学会是学会,但是学会不等同于行会,它是以学术研究为主,其主要模式有:学术研究为主,服务为附的模式;服务为主,学术研究为附的模式。但是商业经济学会的研究是以应用经济为主,不是仅仅研究商业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商业经济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由各专业院校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来承担,而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商业经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来,这样就能够增强学会的功能,促进学会与商业企业、促进学会与政府、促进学会与行业协会的紧密联系,否则就理论而理论,或者其理论与实际脱节,必然会带来负面影响,形成“孤岛”。

商业经济学会的功能

商业经济学会的功能与行业协会的功能大体一样,只是相对而言,其特定功能是学术研究,归纳其学会的一般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的功能,如:商业经济理论研究的平台;为政府和商业企业服务的平台;专业培训和咨询的平台;学术交流和考察的平台;中外学术交流的平台;加强与其他兄弟学会的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当前应加强商业信用体系建设等。具体来说,其业务包括组织理论交流,如组织征文、举办论坛、兴办会刊和报纸、出版系列专著等。为企业服务的平台,打造政府与企业沟通的平台,打造企业与学校沟通的平台,打造会员与会员相互交流的平台。

商业经济学会的运作模式创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创新商业经济学会的运作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主体上扩展

商业不仅仅是传统的批发与零售商,而还应包括餐饮企业、住宿企业、物流企业、租赁企业等;商业经济学会在会员主体上不应是“国有商业企业”,而应是多种经济成份的商业主体,形成商业领域多种经济成份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会员队伍。

(二)服务上扩展

在研究的基础上扩展服务内容,为商业领域的政府职能部门服务、为商业企业服务,具体来说,服务包括理论服务、研究服务、培训服务、信息服务、信用服务等。

(三)理论上创新

在研究上具有较高的理论高度,具有前瞻性,同时又能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形成特有的成果,注重突出其“应用经济”的特点。

(四)组织上独立

中国大多数社会中介组织都具有“再转型”性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将取消学会的“挂靠”单位,形成面向市场化的、相对独立的社会中介组织,从而能够自主的进行商业经济研究,形成相对客观公正的调研报告。

(五)品牌上创新

注重学会的品牌形象的打造,如山东商业经济学会对其商业经济学会的会徽、会旗、理念、手提袋、名片等标识都进行了认真地设计;石家庄商业经济学会与商业联合会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近几年来连续举办了五届石家庄零售业高层峰会,2006年举办的中国商业趋势论坛的主题——开创“蓝海”、价值创新,打出了品牌,创出了商业经济学会的品牌,参加论坛的不仅有石家庄,而且还有北京、天津、山东省、河北省、济南、青岛、秦皇岛等地的商业经济学会,还有大量的企业参加。

(六)市场化运作模式

随着我国商业对外全面开放,商业经济学会的工作也必须改革,应放弃传统的行政办会的方式,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会,即保持学会的社会性中介组织的性质,同时又积极开展各种有偿性的服务,如培训、咨询等服务,联系实际探索符合学会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运作模式。

(七)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与省学会相结合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应加强与省学会相结合,联合开展活动,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学会之间的协作活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活跃学会工作。

平台经济研究【第二篇】

关键词:网络平台经济;网络平台组织;平台共性文化;共同价值;平台战略

一、 背景

当今,网络平台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领域最热门的研究对象。作为全新的现代网络经济或新型服务经济,以需求为核心,依托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整合产业链和价值链以创造出新价值,成为跨地域、跨领域、跨行业的网络型、一体化的跨界经济。依据国内经济学家周振华的研究结论,平台经济是一种属于空间经济学范畴的新型经济类型,分为“交易平台经济”和“网络平台经济”两种模式。其中,前一种模式直接与互联网、交易市场主体相关,连接供需双方;而第二种模式将会连接更多的关联方,不仅需要拥有信息、技术,更要具备统一、规范的市场制度体系和相似的文化环境,比第一种模式具有更显著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双重效应。因此,把后一种模式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二、 网络平台组织

伴随着在共享经济时代商业逻辑的重大变革,“大平台+小前端+富生态”的组织形态开始大量出现,网络平台组织就是其中之一。

网络平台组织是一个复杂的多边自组织、自适应系统,其真正的主体是由节点形成的网络,需要有来自节点成员自发的对于该组织协议的认可过程,需要有组织信任、平等文化和创新、创业精神基础,需要有节点间互动中冲突与矛盾的自我消化与吸收过程,才能形成自治的网络平台组织产业定位,从而形成具有优势的、不可复制的网络平台组织的核心能力和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各利害相关主体也得到规范、认同与统一,达到自组织和谐发展,实现节点企业与网络平台组织成长良性互动。互动过程中,网络平台提供强大的共享能力,赋能企业,并引领新商业生态繁荣,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并利用网络平台,最终实现协同发展。可以说,“共享经济”是实质,“网络平台”是基础。

三、 网络平台共性文化

网络平台组织中的企业具有异质的企业文化环境,在获得节点企业的互补资源能力的同时,通过节点企业文化资源的再利用、企业模块文化资源的深开发以及共性文化资源的强输出,在多层次的动态网络结构基础上形成跨组织的共性文化,从而使原有的文化结构更完善,更适应网络内外动态环境变化的要求。这种共性文化基于认知的信任,通过业务的互相支持、分工配合,技术知识、信息上的交流共享实现,并为平台组织提供了创新空间和创新支持系统。

网络平台上节点企业的文化资源、企业模块的文化资源,伴随着网络平台“竞争与覆盖”、“融合与重组”、“跨越与覆盖”三个从量到质的变化阶段形成共性文化。

(1)竞争与覆盖:从产业链到平台。互联网时代,传统产业都在谋求转型升级,平台塑造的全新产业模式,使得多样化的供给与多样化的需求得以匹配,打碎了原本垂直单向的价值链条,便于节点企业文化的传播。

(2)融合与重组:产业链模块的竞争与扩张。平台是通过产业链的融合与重组而来的。在同一条产业链中,总有某个模块的企业是处于优势地位的,而为了谋取更多利益或转型,打通产业链各个环节、积极占领产业链高价值部分是重要的扩张策略,而在扩展过程中,聪明的企业就可能会进行平台的搭建。可见,产业链的扩张和竞争是搭建平台的重要手段,加速了企业间文化融合。

(3)跨越与覆盖:跨界的侵略与整合。“覆盖”正是平台时代侵略的表现。平台商业模式瓦解了在垂直价值链上争夺下游客源的单一竞争形势,而是呈现出网状特点,每个平台都可以发展出独特的生态圈,而每个生态圈都可以从四面八方连接不同的市场,侵入不同的领域。覆盖者可以名正言顺的将该产业市场纳入自身的生态圈中,形成生态圈文化。

四、 平台文化创造共同价值

1. 对“共同价值”的理解。大数据时代,平台上的互联网企业,依托于核心业务具有的信息数据规模经济效应和多边群体间网络效应,以平台文化的共享带动节点企业间互动,通过优势资源的集中和分配,实现以信息数据、文化流和货币为介质的价值转移,完成双向驱动的价值创造活动,最终满足平台企业的需求。其主要特点如下:

(1)互动是价值创造的根源。在网络平台组织中,文化、信息、资源及能力逐渐代替了产品,促使节点企业间良性互动;

(2)平台文化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扩散的网络锁入正效应,锁定的是共性文化的内容和共享的过程,使得节点企业在竞合中出现趋同现象,从而提高网络平台组织的协作创新及价值创造能力;

(3)共同价值的产生是建立在所有节点企业被公平、平等对待基础上的。

2. 共同价值创造路径。在网络平台组织中,共性文化创造共同价值的路径共有三条,如图1所示。

(1)关系活动创造共同价值。关系对话,是网络平台中两方或多方为形成一个共同的文化平台而一起思考的过程,对话的目的在于不断加深理解。这样的文化平台一旦搭建起来,网络中各方须能分享信息,因此,沟通过程对于关系对话的形成和维持至关重要。另外,互动过程本身也起着信息沟通的作用。只有当沟通过程中所发送的各种有计划的信息与互动过程本身传递的信息被统一起来和不断地相互支持时,对话才会出现。有计划的沟通和互动这两个过程正是以这种方式合并为一个关系对话。关系对话过程、沟通过程和互动过程三者间关系如图2所示。

图2中,居于外圈的两个圆代表的是两个沟通过程。两个外圆之间的双向箭头表示,要使关系对话不间断地进行,有计划沟通努力的沟通效果与基于产品和服务的互动效果必须相互支持。中间的关系价值过程说明,假若存在沟通信息方面的不一致性,网络平台上的节点企业会感到缺乏安全感,彼此的信任也会受到损害。

(2)联合创新创造共同价值。在联合创新过程中,由认识论和发生论两个维度构成了平台文化。关系价值是通过默会文化和明晰文化之间的连续对话创造出的。

第一,平台上节点企业间的交易关系有利于双方明晰文化的结合。基于交易关系,双方企或为了解决一个共同面临的问题而一起交流讨论,或为了一种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开发而组建研发团队。这能够集聚、整合和共享分散在双方企业的信息,加速新知识、新文化的产生。

第二,网络平台组织中企业间的交易关系有助于双方企业默会文化的潜移默化。嵌入在组织中的传统文化的传播必须借助非语言形式,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去完成,所以难以在组织之间进行转移。通过节点企业间的交易,企业双方及双方响应部门和人员间由于长期合作形成共识,进而共享经验,各自的组织和个人的默会文化很容易得到理解和分享,从而产生文化倍增效应。

第三,网络平台组织中企业间的交易会促使双方企业的明晰文化和默会文化相互转化。交易活动为企业间互动界定了具体环境,彼此的沟通为双方设置了解释性框架,便于企业将彼此的默会文化外显和共享,有利于彼此明晰文化的内化和吸收。

网络平台组织中企业间的交易关系中所发生的上述三种模式中的每一种都能够独立地创造新文化,但最后一种在共性文化创造过程中发挥着枢纽作用。默会文化只有经过外化才能实现其实际价值,明晰文化只有经过内化才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当这三种过程形成一个持续不断的循环时,交易关系中的文化创造就会呈现为一个不断上升的螺旋过程。

(3)核心能力柔性带来的共同价值。由于受企业以往管理的影响,企业的核心能力日趋强化,表现在一系列载体上,形成路径依赖。网络平台的特性,可以让企业提高其自身柔性,从而对变化的环境快速做出反应,从刚性逐渐转化为柔性。

因此,核心能力柔性带来的共同价值,一方面表现在网络平台组织的成本/收益关系上。网络平台组织内的节点企业形成了对共性文化的认可,意识到合作是自己发展的理性选择,“贡献”自己的信息和资源为“成本”去分享、共享更大范围的知识、信息、技术,追求网络经济性的效益。共性文化使得网络平台组织中的节点企业调整了自己的预期,追求长期的合作收益,而不是仅仅基于短期的机会主义行为所得;另一方体现在节点企业的联合创新行动上。共性文化为网络平台组织中每一个企业规范了宏文化,创造了创新环境,提供了创新空间和创新支持系统。从而便于启动创新的复杂、非线性的涌现机制。

3. 节点企业间关系、平台文化共享程度、网络平台价值创造三者关系。平台组织若要变得更大,就要在共同价值的基础上合作共赢,关键的黏合剂就是利益,实现共赢是保证网络平台长久高效运转的关键,确保创造出的价值能够公平合理地传播和转移到每一位价值贡献者,而共性文化是实现共享程度最大化的保障。通过图3可以看出,网络平台上节点企业不断融合,共性文化逐渐形成,并实现了共性文化从共享到共创。随着共性文化共享程度的加强,其创造的价值不断增加,网络平台竞争优势也随之增加。

五、 平台文化在共享到共创过程中的动态风险因素

1. 企业文化与战略实施脱节。是“战略追随文化”还是“文化追随战略”,关键在于改变文化的难度和涉及到的风险。要实施的战略与企业现有文化匹配度较低,但对于战略的实施却非常重要,这种情况下,实施新战略将会与企业现有文化产生冲突和高风险。平台企业的战略管理和平台文化之间的脱节,将会引起震荡,从而冲击和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危害企业的经营绩效,并有可能导致战略实施的失败。

2. 客观环境的不适应影响平台文化移植模式。网络平台文化是由群体共同创造的,是一种主流文化适应环境的变异、企业文化经过群体的浇灌扎根于企业土壤里,最终结出果实。平台文化可移植是由平台企业文化的共性决定的,不可仿制是因为新的土壤和环境不适合移植文化的生存。因此,平台文化移植只能是精神文化的移植。从物质文化到制度文化移植再到精神文化移植的过程是一种从低到高、从慢到快的过程。只有网络中群体自觉自愿地沿着同一目标行动,才能取得良好的移植效果。否则,极易发生“橘化为枳”的情况,使果实枯萎。

3. 人为因素。在平台文化传播及价值创造的整个过程中,来自两个主要方面的人为阻力随时都可能使这个过程面临夭折:消极的思维方式、陈旧的价值观念。其中,消极的思维方式导致的最大的风险就是轻视平台文化的价值,使得很多企业根本看不到表面太平的背后所潜伏的深刻危机。陈旧的价值观念使得员工会产生反抗和失落的心理,平台文化的“内化”过程异常漫长。

六、 小结

网络平台经济衍生出的平台经济模式,成为互联网时代最具创新性的商业模式。在该平台模式下形成的平台组织共性文化,有效地激励平台多方节点企业间的互动,加速了共同价值的创造及增值,实现了文化在互联网生态圈中从共享到共创,形成多边网络效应的市场战略,即平台战略。今后,平台组织应在平台战略的指导下,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协同发展的大局出发,围绕平台文化,鼓励平台企业文化创新、优化文化共享能力输出环境、创造激励微经济发展的文化氛围,持续培育和激发新经济活力。

参考文献:

[1] 王千。互联网企业平台生态圈及其金融生态圈研究--基于共同价值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14,(11):76-86.

[2] 郭劲光。解析网络组织中的网络文化[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12):756-759.

[3] 孟晔。浮现中的新经济形态――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微经济三位一体[J].互联网经济,2016,(3):12-15.

[4] 邹樵,吴丁佳宝,姜杰。共性技术扩散的网络与外溢效应[J].管理世界,2011,(1):35-47.

[5] 魏素宝。从产业链整合角度分析企业的行为[J].赤峰学院学报,2011,(7):23-31.

[6] 姚凯,刘明宇,等。网络状产业链的价值创新协同与平台领导[J].中国工业经济,2009,(12):55-59.

[7] 邹樵。共性技术扩散机理与政府行为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8.

[8] 王冰,顾远飞。簇群的知识共享机制和信任机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24(5):2-7.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大数据对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活动的影响研究”(项目号:2014M561122)。

平台经济研究【第三篇】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 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创新系统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是高等学校实现产学研结合及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平台之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支撑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截至2008年末,科技部,教育部已认定了69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转化高校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技术进步以及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部分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和高等学校对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认识不足、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不到位、国家大学科技园自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等原因,致使其创新环境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为公共创新服务体系不够完备,从而使服务水平低,孵化效率低。

近年来,针对如何完善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与科学发展问题,国内众多学者提出了不少方案和建议,其中,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就是一种创新性方案。因此,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置于大学科技园环境下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其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理论基础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为解决产业集群内的共性技术问题而建立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进行研究,需要以产业集群理论,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国内外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的具体情况来完成。因此,相关的产业集群研究、共性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研究是开展这一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以产业集群为理论基础的研究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其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以及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十分密切,而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变迁有其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出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的产业集聚原理对于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得到了国际上学术界,商界和政界的空前重视。用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对集群现象的分析,首先出现于MichaeI 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产业集群有时简称集群,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产业的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干某一特定地区,形成的一个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集合体,成员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产品的供应商,下游的渠道与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其他产业的企业,还包括提供专业的培训、教育,信息、研究与技术支持的政府或非政府机构。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可以共享公共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劳动力资源,节约生产成本,促进企业之间的分工和生产灵活性。集群的形成使政府愿意投资于包括公共实验室和公共信息服务机构等有形设施以及技术培训等无形的技术服务在内的公共基础设施,这些公共基础设施具有公共物品性质,可以被集群内的企业所共享,而公共物品共享使资源在产业集群内具有更高的使用效率,从而促进了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发展。

由此可见,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降低单个企业一般经常性开支成本,而一般开支的降低又会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能够为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提供共享的创新资源的优势必将成为产业集群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共性技术为理论基础的研究

共性技术(Generic Technology)的概念最初出现在产业技术的合作研究领域。一般认为,基础科学研究属纯公共物品,其供给是政府的责任;产业技术研究是私人物品,政府不必干预和支持。事实上,共性技术是包含私人和公共因素的混合物品,兼有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界面特性,必须准确把握其共性特质。

产业集群对共性技术的跟踪和创新能力决定了其对技术路径的控制能力,而共性技术的创新能力则取决于产业集群合作创新机制的形成和配套服务网络的完善。因此,地方政府和集群的行业协会应该建立相应的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建设具有集群公共产品特性的共享数据库、公共实验室,公共测试平台,以便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充分信息,降低开发成本。产业共性技术是产业集群技术升级和结构升级的基础,产业共性技术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创新需要官产学研之间的合作,官产学研联盟是产业共性技术合作创新的组织载体。

由此可见,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共性技术供给的有效途径,由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为了使其长效运行,需要坚持官产学研合作的原则来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以技术创新为理论基础的研究

最早从技术角度研究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他在1912年出版的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明确将创新视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并且把创新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实行的新的组合。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并未具体对技术创新的概念做出界定,也没有系统研究技术创新的过程及机制,他始终是把技术创新作为一个新的独立变量来考察其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并没有对创新本身进行专门的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开始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推进以技术创新为先导的支撑与服务平台建设,是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的捷径。技术支撑与服务平台建设应分两层进行,一要鼓励和促进区域内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大企业的技术研发力量,加强与中小企业集群的互动与合作,以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推进实现产业层级的提升:二要在产业集群内,以多种方式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依托专门的技术服务机构,也可利用产业集群内的骨干企业的技术力量,解决集群内广大中小企业现实的技术需求,开展实用型技术服务。

国内外的诸多研究成果和相关实践证明,创新必然会产生扩散,从而引起产业空间分布的重大变化。作为建立在技术创新理论基础上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具有技术创新理论概括的一般规律。

2 大学科技园及其创新系统

由于高新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已成为当今整个国际社会竞争的焦点,而大学科技园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并且在当今高科技竞争与产业化中显露出日

趋重要的作用,从而使这一问题的研究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中外学者,尤其是我国学者对大学科技园的研究涉及各个方面。包括:大学科技园的定位与功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战略、大学科技园的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体系等。

大学科技园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50年代,享有”硅谷之父”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雷德里克-特曼(Frederick Terman)教授首先提出将学术界与产业界相结合的创意,造就了神话般的硅谷奇迹,标志着大学科技园这种将教育,科研与工业紧密结合的新的社会经济组织的产生。

自科技园区诞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和探讨,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技术创新理论、增长极理论,苗床理论、网络组织理论、三元参与理论及五元驱动与互动理论。但由于科技园区在各国的发展模式、形态和作用不同,使得研究对象不尽相同,因此,国内外对科技园区及其创新的研究呈现理论多元化和对现实指导作用的薄弱化。

大学科技园创新系统

大学科技园创新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区域创新系统,具有一定的地方性,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创新系统这一概念来自于演化经济学,它强调了企业经理在面临经济问题的社会互动中不断学习和改革而进行的选择,从而形成了企业的发展轨道。这种互动超越了企业自身,它涉及大学、研究所、教育部门,金融部门等,当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了这些机构部门的频繁互动时,就可以认为存在了一个区域创新体系。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内涵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以生产企业、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主要的创新主体,不同创新主体之间通过互动,构成创新系统的组织和空间结构,从而形成一个社会系统,强调制度因素以及治理安排的作用。

3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与大学科技园创新系统的关系

近年来,包括大学科技园在内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对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完善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繁荣经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创业企业一般不具备购置大中型仪器设备和开发工具的能力,缺少公共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制约创业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和创新能力完善的障碍之一,所以要把建立和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纳入孵化器基本建设内容。鼓励和倡导每个孵化器,根据在孵企业技术领域的不同,探索“孵化器+在孵企业+外部机构(对技术平台具有共同需求的社会企业,学校、研究单位)”共同出资及政府资助的方式,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进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是“十一五”期间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战略之一,高校应充分挖掘自身资源,积极利用社会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提供包括孵化场地和通讯网络等在内的,设备齐全的良好硬件环境。

由此可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大学科技园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能够提升大学科技园的孵化环境与创新能力,对企业发展,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是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评价

伴随着对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和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均模糊地提出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这一概念,使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实践有了理论依据。

平台经济研究【第四篇】

1、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的意义和必要性

专利技术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促进成果转化的着力点,体现了政府为企业公共服务的宗旨,联结了政府各相关部门对企业的支持,打开了绿色通道,为促进企业的发展架起一座桥梁。

我国专利成果转化现状

我国专利成果转化工作与国外相比,尚处于起步阶段,资源整合还未完成,有许多问题需探讨解决。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科技资源,提高专利成果转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专利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现状还不尽人意,科技优势、人才优势还没有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目前,我国专利成果转化率平均为15%,实现产业化不足5%,专利技术交易率只有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50%以上水平。我国的技术转移体系机构很少,政策也需完善,据统计,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为54%,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为39%,而美国、日本、芬兰等20多个全球公认的创新型国家,其对外技术依存度低于30%,科技对经济的贡献高于70%。如教育部研究课题报告显示,我国高校每年取得的专利成果在6000-8000项之间,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不到1/lO。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而且国内申请的专利仅有18%是发明专利,而国外企业86%为发明专利。无形资产或者说技术资产的交易处于初级的阶段。我国江浙等沿海发达省份也建立了专利成果转化服务平台,通过完善的信息流通渠道和灵活的运营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相比较而言,各省至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专利成果服务网络,技术服务力度较弱,而作为科技大省,各省无论从人才还是科技实力方面都很强,位于国内前列水平,通过搭建专利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学习国外和其它省份先进经验将各方资源有效整合满足产学研各领域需求是当务之急,时机已成熟。

国外专利成果转化现状

从国外专利成果转化工作情况看,发达国家均有完善有效的专利体系和战略,这些体系与战略在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提升国际竞争能力等方面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美国德国日本在专利技术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有健全的法制保障和成功经验,美国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技术转移法律体系,其不仅是当今世界创新能力最强并且最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其知识产权制度也根据本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企业的发展需要而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德国的科技发展奉行“科学自由、科研自治、国家干预为辅、联邦与各州分权管理”的基本原则,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创造公平合理的创新环境和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促进专利成果向市场转化。

专利技术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研究具有深远现实的意义

专利技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部门的技术创新水平和潜在的产业竞争能力,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科技人员的自身价值,真正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加速各省科技、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专利技术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研究,建立专利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将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开发区以及各部门的优势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与共享互补。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速专利成果转化进程,提高专利成果转化率,降低专利成果转化的成本,实现低消耗、低能耗、低成本和高效益,提高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促进经济与科技的结合。因此,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制定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的规章和制度的同时,创建专利成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迫在眉睫。这一平台的建设,将会对提高我国专利成果转化产生巨大作用并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促进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促进各省经济腾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搭建平台的总体目标是探索一条适用于各省专利成果转化的新模式

建立专利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学习国外和其它省份先进经验,将各省各方资源有效整合满足产学研各领域需求时机已成熟。这一平台的建设,将会对提高各省专利成果转化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并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各省可主要从以下进行工作:

先期调研对比

考察发达省份和地区,查阅国内外专利成果转化情况资料,调研的主要内容分为:关于各省专利成果转化现状的研究:关于各省专利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的研究;专利成果转化案例分析。课题研究的人员、具有研究的经历和完成研究的基础和能力。

提出网络平台建设框架方案

提出专利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模型

专家论证

从各省专利成果转化现状、专利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研究、专利成果转化案例分析三个方面分层叙述,从专利转化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专利技术转化公共服务平台模型建设两个大方向进行论述,可以达到预期研究结果。采用通俗易懂的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方法,借鉴国外和我国发达省份先进经验,结合各省省情,通过分析专利成果转化现状,找出症结所在,探索出一条适合各省专利成果转化服务体系长期发展的平台服务体系模式,选择具有前期工作基础的项目承担单位,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专利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预期结果

形成专题报告,以资借鉴

专题报告可作为政府官员的决策借鉴,也可作为企业与政府、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结的平台。平台建设后将对社会产生广泛的经济、社会效益,为提高成果转化率加速转化进程,早日实现产品的产业化规模生产,产生深远的影响。

完善专利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模型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80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