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中国化论文(最新5篇)
【导言】此例“马克思中国化论文(最新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第一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性;大众性;本土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纵观学界相关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原因和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等问题上,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发展规律的研究却缺乏必要的热情,或者说关注度不够。实际上,回顾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提出和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呈现出不同的历史面貌与特征,至今已取得了两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成果,即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经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在这一历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出了一定的历史规律性。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规律,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有中国特性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按中国特点、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马克思主义。这一命题是在1938年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由第一次向全党明确提出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理解为“马克思主义是在明确提出‘中国化’后才开始中国化的”,这正如曾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1471,我们不能因此把它理解为“马克思主义是在十月革命后开始传入中国的”一样。其实,马克思主义早在提出“中国化”之前就在中国传播了,中国早就有了马克思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中国化,是因为中国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土壤、条件和背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其实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是一致的,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的真实写照。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救亡图存、拯救中国、改造中国、建设中国、复兴中国的过程中不断形成与发展的。因此,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我们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
该阶段主要指从1919年爆发到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前这一时期。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革命迈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虽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改变,中国革命的任务也未改变,但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则出现一定转变;虽然无产阶级尚未获取全国政权,无产阶级政党尚未成为执政党,但是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政党已经在中国革命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马克思主义已然成为中国思想领域的一大主流。在这一重要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呈现出萌芽状态,并不断发展,表现出该阶段特有的一些发展特征:部分地区特殊发展被全国普遍发展所取代,纯粹的思想理论和学术研讨被思想理论与革命实践相结合所取代,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代,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理论被以农村为中心的发展理论所取代[2]。总体而言,这一阶段,中国革命由逐渐自觉取代不自觉,由相对成熟取代不成熟。与此相适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表现出由逐渐自觉取代不自觉,由相对成熟取代不成熟的发展特征。
(二)迈向成熟与成熟阶段
该阶段主要指从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到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这一时期。之所以将这一阶段称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迈向成熟与成熟阶段,主要原因在于这一阶段是在全党领导地位确立及思想迈向成熟与成熟的阶段。在此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特征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自觉,不断趋于成熟,并最终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思想。该阶段可做如下具体划分:(1)1935年遵义会议至1938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35年遵义会议顺利召开,会议初步确立了以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不成熟走向成熟,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逐渐实现了对中国革命的独立领导。这一次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独立领导,有别于大革命失败后脱离对依附的那次独立领导,是指脱离了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制约、束缚而对中国革命的独立领导。经由两次对中国革命的独立领导,不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中国共产党都变得越来越成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越来越成熟。(2)从1938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至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1938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被提出后,这一理论不仅得到充分实践,而且得到进一步发展成熟[3],不断推动着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在运动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为完善。党的七大召开,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然全面成熟,而该成熟理论便是为世人所熟悉的思想。思想的形成,标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的飞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的一大理论成果。
(三)有序发展与曲折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1945年党的七大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这一时期。将该阶段称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与曲折阶段的主要原因在于,在党的七大会议上,以思想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方针得到充分确立。自此之后,基于思想引领,中国革命逐渐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并不断对社会主义建设开展了艰辛探索,收获了可观的发展成效,也经历了不少曲折。该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均表现出有序发展与曲折发展、独创性和教条性的发展特征,其中有序发展表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取得胜利以及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等方面,曲折发展表现在开展“”“”等运动方面。该阶段又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1)从1945年党的七大至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该阶段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均收获了丰富的发展成果。理论方面,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诸如有关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的思想、有关人民民主的理论、有关党的工作理论等。实践方面,获得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较为顺利地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等。(2)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至1976年逝世。“三大改造”后,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展开了艰辛探索。•3•理论方面收获了相应显著成果,诸如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有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有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有关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等。实践方面同样收获了一定发展成果,以经济发展为例,构建了相对独立健全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体系,在政治、文化、国防、医疗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受一系列复杂原因影响,我国在探索过程中也走了一些弯路,产生了相应的失误,甚至引发了“”这种严重的错误。由此可见,该阶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获得了发展,也经历了坎坷。(3)从1976年逝世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这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表现出两方面状况,一是僵化发展,二是反僵化发展,也就是思想解放。其中僵化发展是错误的中国化,反僵化发展则是科学的中国化。伴随时代的进步,科学的中国化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十分可靠的保障。
(四)新阶段
此阶段主要指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这一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伴随全国、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我国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焕然一新,逐渐迈向新时期。在此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出时代化、大众化、世界化等发展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发展特征在过去各个阶段也相应存在过,然而伴随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这些发展特征不管是在实践方面还是在理论方面均表现得更为鲜明、突出[4]。该阶段又可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时期:(1)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92年党的十四大。在这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走向新生。理论方面,产生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方面,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社会经济得以飞速发展。(2)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至2012年党的十。在这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获得新发展。理论方面,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系列科学理论;实践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初步构建、完善,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开展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等。(3)2012年党的十以后。在这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入发展。理论方面,汇集全党智慧,充分深化了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制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实践方面,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一步深入展开,党的建设特别是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中国目前以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目标是实现“中国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未来的发展必将始终围绕“中国梦”这一目标而前进。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时代性。无论何种科学的理论均具备时代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如此。时代的发展进步,使社会表现出各式各样的时代性,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全新的矛盾和问题。理论都是在解决时代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的,不伴随时展而发展的理论,不能称得上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就是因为它总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实践的丰富而丰富。伴随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马克思主义必然要不断发展创新,从而为我国进一步改革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现时中国发展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寻求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在解决问题、弥补不足的同时,对时展规律予以不断总结,进一步健全自身的理论体系。(2)大众性。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的传播、推广、应用,充分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具备的大众性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问题的有效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切实转化成人民群众具体的生产、生活方法。长期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一特点,与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唯有贴近人民群众,走大众化发展道路,方可有效凸显其建设性、指导性的作用。(3)本土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我国社会发展不可或缺,通过强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发展理论的有效结合,可积极促进我国社会的有序健康发展。十特别提到,要始终秉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全党全民进行武装,逐步实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时代特征的科学理论相融,积极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序健康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
1.与中国革命、中国建设、中国改革发展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就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传入中国后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为中国革命指引方向,对中国共产党赢得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又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向和平富裕方向迈进。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中国走向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确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道路上的进一步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中国建设、中国改革发展的紧密结合,具体表现为:(1)理论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对革命的性质、规律予以了充分揭示,该基本理论对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起到了科学指导作用。然而,对于中国革命进一步发展以及新中国改革发展而言,需要确保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切实相融,建立具备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一个由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向特殊理论发展,再由特殊理论向基本理论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2)内容客观化。不论何种理论,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其可从理论层面回归至实际生产和现实生活中,为人民群众所了解、认识。马克思主义指出,单凭理论难以实现任何价值、目标,要想实现思想、理论的具体化,就务必具备实践的力量和实践的群体,经由实践,人民群众才能将理论转化成实际的物质、力量。(3)结果实践化。无论是何种理论对应产生的结果、社会实践,均离不开检验的方法和标准,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实践而言,它是以具体结果开展检验的。倘若具体结果与理论相符,则表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应产生的中国特色理论是科学正确的,是具备建设性和指导性的;倘若具体结果与理论相违背,则表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与完善。2.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这具体表现为:(1)内容本土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引入中国后,在传播、发展过程中,注重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由此便形成了一定的中国特色,其内容便伴有相应的中国特征,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具有中国本土化的特征。(2)表达本土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具备一定的欧洲特征,为了使中国人民实现对其的有效掌握,就务必要在表达方式上实现中国本土化,确保在语境、语言层面贴近中国人民的理解特征。由此要求翻译人员,必须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再将这一认识通过准确的中国语言文化表达出来。(3)传播本土化。某种意义上而言,在理论本土化的最后阶段,即为实现理论推广方式方法的本土化,要将晦涩难懂的、乏味的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以便于中国老百姓能够更为有效地认识、掌握。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经了一个漫长且曲折的过程。如今,中国已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进行探讨,可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及中国发展经验的理论化。有鉴于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事业的重要意义,自觉地开展理论研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使之中国化,最大限度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林祖华,吴钧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研究进展及建议[J].理论月刊,2011(6).
[3]李远,李荣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意义和规律性特征——兼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理论自省[J].求实,2016(8).
[4]蔡瑞艳.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进程及其规律[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5(2).
作者:王恒兵 单位: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篇】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动人民群众,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所决定的。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好的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他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简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理论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一些具体问题,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具体来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去,使马克思主义适应中国国情,在中国具体化和民族化,指导中国的具体行动,以更好地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广大人民群众实践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总结中国的实践经验,并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是我党奋斗的一个重要内容,指出:“中国共产党85年的历史,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这85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85年。”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中国事业不断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包括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又不断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进程,正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前进。列宁曾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盲目,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完全失败。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凝聚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内在动力。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凝聚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今天,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大趋势,我们有很多困难,同时也面临极大的挑战,更需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
经过多年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国内外的情况和我们面对的问题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动人民群众,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
1.认清当前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的国情是历史造成的客观存在,人们只有适应它,洞察它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正确地开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问题,首要的也是必须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国情,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用马克思主义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并上升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发动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动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要由群众掌握。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分界线就是是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群众一旦掌握马克思主义,就可以更加自觉地发挥自己的历史创造力,并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理论,在与中国实践的结合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让人民群众运用它,必将极大推动中国发展。
3.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那与时俱进的品格。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邓小平说:“要向前看,就是要及时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否则我们就不能胜利前进。”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既是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生命线。新时代,我们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新的思想高度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文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658~659页。
[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 2006年。
[3]《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
[5]《邓小平文选》,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年。
作者简介:黄杰,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1级党政班 。
马克思中国化论文范文【第三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主导趋向,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卓越贡献。从整体上探索这一进程的特点与规律,对于新世纪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特征溯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整体性。
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分析,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东方,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基本上囿于唯物主义、剩余价值和阶级斗争的定式,长期以此替代马克思主义的全部诠释。这样做的结果,极大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其优点是:突出马克思主义对以往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的主要贡献,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适时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痼疾和主要矛盾,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一定胜利的历史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正确的道路;及时适应当时阶级斗争激化的形势需要,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彰显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时代特点。其局限性在于:过度集中阶级斗争的理解,片面强调斗争,忽视了建设与和谐等宝贵思想,没有从整体发展上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更广泛的内容,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尤其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大量表现的是人民内部矛盾与社会建设和谐问题。这就拉大了传统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的距离。再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看,科学进步导致生产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其自身的痼疾,也使许多人误以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迫切需要寻求新的理论替代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实践。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狭隘的理解。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是构成广泛、内容丰富的理论整体。首先,其形成与发展涉及诸多领域。马克思早年攻读法学,后来发现单纯法理研究不能完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事实不平等的渊源,于是转向研究哲学和经济学,撰写出《资本论》,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秘密,开创并领导了无产阶级旨在谋求自身和全人类解放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其次,马克思的著作也涉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领域,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经济、法律、心理、教育等众多学科,几乎在每个领域与学科都有所建树。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称:“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1](P776—777)再次,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看,既是革命的、批判的理论,也是实践的理论。所谓实践的理论,指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理论都是与实践相脱节,只有马克思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出发,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所以能够成为认识与改造社会的指导思想。人的社会是实践的总体,实践的积聚形成历史。在历史上,人的实践涵盖社会各个方面,有丰富的研究内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从人类的基本实践即经济实践活动出发探索社会发展规律,指出公有制必然代替私有制、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正确方向。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应该是零碎的、分裂的,而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正确掌握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也不应该用一套包罗万象的固定“因式”替代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而应该对其具体理论进行源流、内涵、特点、影响以及概念的提出、假设前提和论证逻辑作严密的整体分析。所以,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也就是不可分割的理论体系,探明其创立科学世界观的过程,必须清楚这一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马克思已经掌握了什么,以及他如何转到新的思想领域。[2](P7)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分析,同样具有相互联系的整体特征。马克思主义作为诞生于西方社会的政治文化传播到中国,必须与中国实际各方面相结合。这就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独立存在的逻辑体系,即从“隔着纱窗看晓雾”到成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主流;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到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其实践历经艰难曲折,内容极为丰富。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诞生了独立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即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贯穿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内涵极其深刻。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个环节,无论宏观与微观方面都是与中国实际相对应的有机运用与发展,同样具有相对独立与系统同归的属性,体现出整体特色。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20世纪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主导,直接影响了近代以来中国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已经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凝结为不可分割的整体。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一直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种政治现象进行研究,前几年甚至出现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两者关系孰大孰小的争论。各方面学术上的争论都是必要的,但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仅仅理解为简单的政治现象,就势必过于偏窄了。我们应当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20世纪中国政治思潮发展的主流,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重要贡献,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发展。这一研究直接涉及如何看待20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与建设的全部历史,也涉及当前改革开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评价。而其研究的深入将有待于整体开发,即从多方面、全方位进行综合研究,探索其起源、内涵、发展、特点与作用,并将其置入更广阔的领域,充分运用跨学科等先进手段,实事求是地揭示其规律,展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决不可自我封闭,以偏概全。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开展多领域的整体研究,才真正符合当前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建设的需要,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牢牢把握研究的正确方向,有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也显现出复杂性与多重性的整体特征。
其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非典型社会形态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的。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形态。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炮舰轰开了清王朝封闭的国门,震醒了沉睡的东方巨狮。伴随资本主义的入侵,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发生了新变化,表现得更加错综复杂。在政治方面,封建法统和统治秩序制度长期存在,封建思想受到一定冲击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西方列强是太上皇,是真正的主宰,封建统治者是儿皇帝,甘愿“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对广大民众而言,仍然暴戾无度,肆意摧残。在经济方面,西方资本主义曾闪现一丝光亮,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但是,民族资本主义是微弱的,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经济即地主对农民的剥削,而且矛盾日益激化。在社会方面,新经济形态的出现以及多种政治经济成分的汇聚,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阶级和阶层,如买办、资本家、工人,即使游民也与以前不同。资本家又分为两部分,各自代表的利益迥然不同。显然,这种阶级关系复杂、矛盾激烈多变的社会,不是马克思所论述的典型社会形态,只是一个畸形产物。而诞生于典型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必然受到多方面不和谐因素的阻滞与干扰,其中国化的进程尤其艰难。
其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与中国传统文化激烈碰撞融合的过程中进行的。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深厚。传统文化是经过不同时代改造积累的民族文化。中国封建历史很长,传统文化的封建化影响也很深。封建化与资本主义化势同水火,与马克思主义更格格不入。中国传统文化实质属于农业文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文化相比,落后了一个时代,与马克思主义开拓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3](P11)马克思主义是超越中国社会时代的先进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也需要适应中国国情。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必然遭遇旧传统文化不和谐方面的抵制与撞击。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旺盛的生命力。它不是封闭的系统,却在长期文化融合中一直居于主流地位,即使异族入侵或统治中原,也被华夏文化折服与同化。近代以来,西学东渐。西方文明以不可小觑的超越封建文化的先进性被介绍到中国,同样遭到传统文化的强烈抵制。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糟粕,为先进文化的传播打开了一个缺口。随后,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如果说中国古代的中外文化融合,传统文化是一枝独秀,近代以来则明显形成并行不悖的特征,即两者始终在激烈的相互碰撞中融合、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融合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战胜并抛弃其封建糟粕,才能主导时代潮流,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指导思想。
其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时间相对比较短的情况下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发端于19世纪中叶,19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马克思领导第一国际、恩格斯领导第二国际的斗争,欧洲共产主义运动轰轰烈烈。中国人始终不了解这一切。中国人讲到马克思,最早是梁启超。他于1902年在《新民丛报》曾谈到马克思是日耳曼社会主义的泰斗。1906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朱执信也简略介绍马克思的生平。总之,“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4](P1470—147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是在以后,各种社会主义思潮蜂起,经过激烈的论战,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从时间上看,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经过长期传播和斗争实践,才被了解和认同,而在中国仅仅经历了三四年光景。由于传播时间相对短暂,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基本以列宁的东方革命理论为蓝本,没有经过更系统深入的学习与研究。于是,造成党的理论长期匮乏的局面,不了解马克思主义怎样指导具体实践,多次出现“左”和右的错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历经曲折。直到1938年9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强调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才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正确方向。以后,经过,思想被广大党员所认同,终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诞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种政治思想的演进,按照系统论分析也体现出多重发展的整体特征。它集中表现为一种政治文化现象,并通过政治文化反映到经济、军事、外交和社会各个领域,使近代中国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文化运动以前,中国人简单介绍马克思及其生平是作为一般文化现象,是十月革命与突出了其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性。经过五四时期的三大论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先进知识分子的拥护。但是,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只是政治性标志,其正确实施更需要社会文化的广泛认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就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长期封建制形成的等级观念及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思想,造成对党的指导思想的权威理论照抄照搬,并由此产生教条主义“左”的倾向;另一方面,偏重实践的传统经世致用思想加上当时对马克思主义缺乏全面理解,很容易出现忽视党的指导思想、片面强调经验的右倾错误。对教条主义的破除,发端于遵义会议在完全断绝与共产国际联系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军事与组织问题,取得长征的胜利;消除右倾根源,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深入学习,则是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任务后展开的。而“左”和右倾错误的清算,是经历运动统一全党思想,最终将思想写入中共七大新,指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新中国诞生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继续面临从中国国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课题。建国初的三大改造,我国没有照搬苏联建设集体农庄和立即消灭资产阶级的经验,而是采取平分土地,保留民族工商业的方法,引导农民、手工业者和民族资产阶级逐步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不仅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适应了广大群众的文化认同,即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实现大同社会的畅想,并由此创造出从个体到集体、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过渡的改造途径,取得显著成就。后来,却未能实事求是对待社会主义建设的课题,急于推动对理想化社会主义的认同,错误发动“”,走偏了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认真审视中国所处的实际状况,正确处理革命与建设的关系,引导人民走出对社会主义狭隘理解的误区,实现了思想文化层面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解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进一步强调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是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不是孤立的政治现象,而是政治与文化、经济乃至社会的有机结合,是一项综合发展的系统工程。这一工程表现为政治的发展,必须得到文化认同,才能正确指导实践,实现政治、经济与社会实际的有机结合。同样,实践的过程又强化了文化对政治的认同,不断推动政治发展与社会进步。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整体进程,只有开展整体研究,才能探悉其真髓。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特征的研究,为我们展示出一个绚丽多彩的崭新视界。
我国理论界以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点的研究,基本以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为标志。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5](P534)不久,他又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强调“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为纠正和克服党内“左”右倾错误指出正确的方向。运用整体性的方法研究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应该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绝不会产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如果有人觉得前提只是条件,起码党的二大根据列宁的殖民地革命理论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适应中国国情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即使我们将其仍然归结为照办共产国际的指示,另一些事实也值得注意:一是1919年8月,在与胡适的问题与主义的论战中曾明确提出:“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面理想适用到实际的政治上去,那就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有些不同。社会主义,亦复如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论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环境。”[6](P3)二是1927年9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的蔡和森及时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写出《党的机会主义史》,认真分析陈独秀右倾错误的表现与思想根源,提出需要对全党进行“整个全盘的改造”,必须总结“八年以来中国革命之丰富经验与教训,建立中国无产阶级列宁党的自己的理论,成为真正布尔什维克的组织,来完成中国工农革命的任务”。[7](P583)这里强调的中国无产阶级列宁党的自己的理论,实际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适应中国革命需要的指导思想。它的提出比六届六中全会早了整整11年。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研究,学术界一致赞同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思想的科学定义,认为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在具体研究方面依然存在按照个人的著述作为划分思想发展标志的现象。如思想的萌芽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形成的标志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他人对于思想发展的贡献。对于邓小平理论更难以发现集体智慧的具体记载。按照整体性的方法研究能够发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很快就遇到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的困惑。许多先进知识分子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同时,都努力以此分析中国的实际情况。如党的四大前后,曾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的工人、农民与民族解放等问题,撰写出《中国内战与中国农民》、《中国内战与工人阶级》、《民众势力发展中的国内战局》、《土地与农民》等文章,明确提出帝国主义、封建军阀是中国革命的敌人,工人阶级“应当紧密地组织起来,并且成为革命的中心”[8](P34)。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其他早期领导人也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国情,许多文章早于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再如“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中国革命新道路的重要内容,一直被认为是的独创。实际上这一时期,瞿秋白也在积极探索。1928年初,他提出“农民割据”的思想,同样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与根据地建设三项内容,而且时间上要早于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9]所以,仅仅以的著述划分思想发展的阶段,显然过于狭隘,至少也应该将其他人的探索涵盖其中。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阶段的研究,党的十五大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曾产生两次历史性飞跃,诞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近年来,一些学者又提出三次飞跃甚至四次飞跃的主张。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新的飞跃,突出了新的中央集体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卓越贡献。但从整体发展方面研究,两次飞跃客观体现20世纪迥然不同社会状况下革命与建设之间不同方面的历史性飞跃。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进入新世纪提出的,与邓小平理论同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以,党的十七大没有继续沿用历史性飞跃的提法,而是按照历史发展阶段分别肯定了、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十六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杰出贡献。大会从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建立新中国并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指引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发展并成功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向21世纪,“继续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10](P7-8);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11]。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进程规律的科学论述。
另外,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作用和影响分析,这一进程已经与近现代中国历史和社会文化发展紧密联结为一个整体。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大人民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中国人找到寻求解放的正确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新的革命前途与领导方法,并领导广大人民彻底改变了被奴役、受压迫的地位,成为新中国的主人。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同样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至于曾出现探索的曲折,正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缺乏全面理解造成的。所以,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没有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就没有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我国五四以来的革命与建设模式,基本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的,整个社会发展、政治进步、经济腾飞、文化繁荣、民族崛起,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就。从整体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发展具有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正是中国社会各方面都带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才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国家社会主义的不同特色,展现出中国革命与建设对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杰出贡献。按照逻辑分析总体优于部分的原则,任何社会科学研究都离不开其整体性。同样,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不仅需要从中国革命和建设方面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进程,也需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还需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纳入中国和世界发展更广阔的整体格局。这种整体宏观与具体微观的综合研究,必然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的深入发展,对新时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实现国家与民族发展进步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中国研究会。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人民出版社。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8]中国研究会。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王同起。瞿秋白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贡献[J].理论与现代化,1992(4).
马克思中国化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在长期实践中,党不断探索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继承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业干不成。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必须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要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们内部矛盾,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党的十六大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任务,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所谓中国实际,是指处在一定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中的中国基本国情、社会实践和历史文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条件,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实践中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通过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概括、总结和提炼,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并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使其结果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本身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从而具有了“中国作风”、“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并且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国历史文化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而推进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现代化。
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是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一般的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首先,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质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其次,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第三,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这是对多年来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建立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第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我们党提出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其着眼点就是要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第五,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第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没有和谐稳定的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认真总结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出现的经验教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和全面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好条件;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也能更好促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顺应了人类历史潮流,是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与中国实际结合,逐步将其变成社会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
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促进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现代化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拓展深化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格局,进一步充实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为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和处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新的更完整、更科学的坐标系。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也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只有认真研究和掌握执政规律,不断完善执政方略,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有效地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的本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实现党执政的任务,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文件汇编》.党建读物出版社,
[2]黄海东。《构建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第五篇】
马克思主义是最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实践性。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这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是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曾说过:“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在我们党内,第一次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而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也证明了这一点,什么时候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符合了中国实际,什么时候我们的事业就发展顺利;如工农武装割据、土地革命,从农村到城市的革命道路等等。什么时候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陷入僵化的教条,什么时候我们的事业就出现挫折;如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建国后的等等。同时细心的人们注意到,在十七大通篇报告中,有六处提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字眼:过去五年最大的成绩归根结底就是“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而体现在思想上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根本路径,而科学发展观就是这一路径指导下的最新成果。那么,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呢?
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创立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工人没有祖国”,但是工人“本身还是民族的”。这就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辨证统一性,由此我们就可以自然地推导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一旦走出书斋,落脚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和行动纲领,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实际问题。反过来说,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及其政治上的先锋队――共产党,要想成功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一定要将这一原理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用新的实践、新的内容、新的语言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互为依托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力量源泉。
其次,这也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郑重结论。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怎样学习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上,大体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教条主义态度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当作语录,当作《圣经》,开口闭口“拿本本来”。只注意他们的具体结论,而忽视了引出结论的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观点,是根据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而来的,生搬硬套地将它用到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社会,一定会犯“水土不服”的毛病。这样做,看起来取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经”,但实际上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活的灵魂;看起来思想无比革命,实际上思维十分保守。一旦采用这种思想来指导实践,很容易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的损失。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用的话讲就是用马列主义这根“矢”,去射中国革命实践这个“的”,理论科学,目标明确,这才叫做“有的放矢”,用中国化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中国的实践,就会做到无往而不胜。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回顾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本国化的原则,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一帆风顺;反之,什么时候我们违背了这一原则,形而上学地、僵化地、保守地、片面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到严重的挫败。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所决定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