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中国化论文(5篇)
【导言】此例“马克思中国化论文(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马克思中国化论文范文【第一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创新理论,它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1]。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品质、哲学内涵及具体层面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一、科学发展观在理论品质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系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其关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具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质。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下根据国情、世界发展趋势总结出的新的理论成果,它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精髓充分贯彻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实践为基础发展而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社会主义事业步入了又一重要关头。在此情况下迫切需要新的理论作指导。科学发展观就是与时俱进产生的指导社会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它以邓小平发展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直接理论基础,深化了对我国社会发展本质、发展阶段、发展任务、发展动力、发展目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在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基础上继续强调改革开放强调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把目光放在了更为全面的社会发展上来。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应对新挑战所提出的党的新指导思想。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面对不同的时代要求曾提出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指导了我国革命、建设事业的前进。随着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我们党面临着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从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再到“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都离不开党的领导。科学发展观是与时展、与实践发展共同前进的党的新的指导理论,它坚持和丰富了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在总结党的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升了党对国家建设、自身建设的认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宝贵品质。
最后,科学发展观顺应了世界发展趋势,以世界眼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步入21世纪以来国际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很多国际性问题有待各国协调解决;世界政治经济合作不断加深,全球化、区域化趋势更加明显;综合国力的竞争仍在加剧;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同时安全问题突出这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科学发展观在正确认识国情的基础上顺应时代要求,积极参与到国际发展中来,以世界性的眼光看待中国发展问题,提出了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理念。科学发展观立足本国、面向世界,将全面推进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趋势,我国将借助世界发展之机促进自身和谐发展,同时也为世界整体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科学发展观在哲学内涵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成果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科学发展观蕴涵丰富的哲学精神,坚持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第一,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认识,提出了“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谛,是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实质性进步[2]。对于人的关注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的一条线。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的生产不断发展的历史,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追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了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把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发展到新的高度。科学发展观以现实中从事生产、生活的每一个个体的人作为其出发点、落脚点,把人民群众的视为发展主体、发展目的、评价发展的尺度,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髓。
第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因此在发展中应该兼顾事物发展的各个方面,实现系统的内部协调。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重点论又马体现了克思主义的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科学发展观更加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与发展。
第三,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生产力的观点,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我国建设的首要任务。马克思主义最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把生产力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决定性力量,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到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人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也是十分重视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曾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3]。科学发展观法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在邓小平理论“发展才是硬道理”思想的基础上继续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放在突出位置,在强调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把目光投向了更加全面的方向。
三、科学发展观在具体层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发展
科学发展观在关于发展的具体问题上坚持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发展了中国社会发展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4]。
在发展认识论上,科学发展观把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在坚持邓小平理论对国情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本质论、初级阶段论为依据强调发展的重要性的同时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发展的问题。它继承了“发展才是硬道理”思想把发展看作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要求,着力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在发展方法论上,科学发展观在保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把协调发展放在了突出位置,强调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5];强调协调发展,提出按照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协调各方面利益,更好的促进生产力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就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问题影响到正常的社会生活、生产,因此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高到发展观的高度有利于保持社会的协调并有利于未来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构建节约型社会,协调了人与资源的关系,是保持发展可持续性的有效办法。
在发展战略上,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规划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步骤,推动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战略仍以发展生产力为任务,将社会的和谐列入富强、文明、民主的战略目标之中形成物质、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发展的局面;在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按照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更加注重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以台阶式发展战略稳步前进,增强方面的联系与协调发展;在通过实现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来带动其他人、其他地区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科学发展观在尊重发展的不平衡性的同时更加关注分配的公平性,为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而努力。
在发展目的上,科学发展观在党内首次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深化了发展为民的思想,更加凸现了党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目的的价值目标。“以人为本”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发展为人民,把人民群众的需要当作发展的最终目的,切实改善人民的生活状态,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发展靠人民,社会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为条件,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来实现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以最为广大的人民群众利益要求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关键所在。
总的来说,科学发展观以对当前国情、党情、世界形势的正确认识为基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直接理论来源,是进一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从不同层次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又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上升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是新形势下发展了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注释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756
[2]许庆朴。马克思恩格斯学说与中国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9
马克思中国化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融合;两面性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010 ― 0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相结合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相融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风格、民族特色和民族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1〕(P4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具体国情,以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性。同样,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的必然性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诸多相通之处
作为西方思想文化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要说存在相异之处是不可否认的,毕竟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来说是一种外来文化。但并不是说没有相通的地方,如大同思想与共产主义、民本思想与党的群众路线、国家本位与爱国主义思想、中庸思想与防左反右思想、易经中的“阴阳学说”与对立统一规律、“天下一气”思想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等等的相通。中国还有一些文言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契合,《韩非子・喻老》中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与量变质变原理相通,《淮南子・难一》中的“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相通等等。这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具有契合点,正是因为存在许多相通之处,在十月革命爆发之后,之时,为中国的先进分子在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新村主义、泛劳动主义等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观点中经过反复的比较、推求,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奠定心理基础;也因为两者相通,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顺利地、迅速地传播开来。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符合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如果不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就会使其悬浮于大众精神生活之外 ,失去理论的生命力 ,因而难以承担起对社会的理性批判和精神导向功能。〔2〕(P117)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是中国人民接受新文化和改造新文化的思想基础。波普尔认为“观察渗透着理论”,没有中国传统文化这个“理论”,就不理解和误解马克思主义,只能照搬和照抄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指导中国实践,导致全盘西化,这样只会走上拿来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道路,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成了一句空话。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地借鉴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扬弃传统文化,吸收传统文化的合理性精髓,在中西这两种文化的冲突、选择、融合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风韵的马克思主义,使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但立足于中国政治舞台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而且获得中国文化的领导权。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是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需要
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主要有两条道路:其一,在传统文化中挖掘现代化的精髓,继承传统并超越传统,继续走民族特色的原创性文化道路,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其二,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批判地借鉴外来文化并吸收其对传统文化有益的成分,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已经透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道路,而且中国的传统文化只能通过吸收外来文化来实现自身现代化的转变。第一,作为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难以挖掘出现代化的内容,更不可能也不能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如果继续走这种小农经济的本土文化,中国必定走不出封建时代和走向社会主义时代,更不要谈实现共产主义了。虽然本土文化从某种角度来看确实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但是这种平衡状态适应不了中国文化现代化要求,给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带来滞后,所以必须吸收合理的外来文化来打破这种平衡和建立新的平衡状态。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兼容性,可以借鉴和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己所用,取长补短,化为自身的现代化转变。因此,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相融合是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迫切需要。
二、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辩证关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的两面性
其一,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内核,儒家文化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品质的中华子孙,这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才基础。对于传统文化来说,马克思主义就是外来文化,接受外来文化必须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我们的本土文化所提供的思维方式、习惯、风俗以及理论观点等来理解和解释马克思主义,逐步为中国人民所接受,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的思想土壤中扎根和成长。其二,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消极影响。资本主义制度是封建主义制度的“刽子手”,因此封建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是相互抵触、相互矛盾的,势必会给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带来障碍,如果不坚持批判的态度,简单地用传统文化的思维来解读马克思主义,就会使得马克思主义失去“原有的味道”,也就阻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负面影响,比如文化的专制主义滞后了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发展;传统文化中的绝对平均主义使得党和人民误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等。这就要求中国各族人民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持有批判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从而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即“实事求是”弘扬了中国“实事求是”的优秀传统文化。《汉书・河间献王传》中描述:“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辞海》解释为:“实事求是是根据实证,求索真相。”实事求是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部分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并且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弘扬了中国“实事求是”的传统文化。第二,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对“大同思想”的传统文化的弘扬。儒家文化中的“大同”的理想没有私有制,人人为社会劳动而不是“为己”;老弱病残受到社会的照顾,儿童由社会教养,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没有特权和世袭制,一切担任公职的人员都由群众推选;社会秩序安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对外“讲信修睦”,邻国友好往来,没有战争和国际阴谋。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私有产权,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国家和政府,并且进行集体生产的社会。共产主义设想未来的所有阶级社会将最终过渡成为共产主义的无阶级社会,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行上,需要每人有高度的集体主义思想。共产主义和“大同社会”所描述的社会状态不谋而合,共产主义思想无疑是对“大同思想”的传统文化的弘扬。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是对“吐故纳新”的传统文化的弘扬。吐故纳新出于先秦庄周的《庄子・刻意》:“吹呼吸,吐故纳新。”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与中国不同阶段和时期的国情相结合都会产生不同的理论成果即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吐故纳新”的过程,既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又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相融合推动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与创建和谐世界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和谐文化的引导下,才能创造出和谐的政治与和谐的经济,只有用和谐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才能自觉地去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是有悠久历史文明的礼仪之邦。如果说传统文化始终是我们无法摆脱的天然纽带,那么,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渊源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源泉,既是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动力,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宝贵资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独特性文化的存在,使世界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态,其合理内核往往是相通的,总能为人类所传承。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马克思主义,都有追求和谐社会境界的内容,都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应该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和吸收。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借鉴和吸收马克思主义,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张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5).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第三篇】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实践活动中得出的伟大结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本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相融的过程,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维度,可以概括为理论与实践、一般与特殊、内容与形式的相结合,也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过程也是丰富和发展自身理论体系的过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
在十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和指导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必然性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宝贵的思想宝藏,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具有普遍性的科学真理,指导着无产阶级的实践活动,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来解决中国的具体实际问题并不是顺理成章的,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从中国革命的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所改造的对象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这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并不一样,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道路必然有所差别;从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活动来看,新中国面临的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怎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等问题,这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又有所不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必然需要马克思主义来作指导,但是中国本身的特殊国情,必然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指导中国实践活动,不仅是因为它具有普遍性,而且因为它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以为它能够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结合起来,产生联系,能够为中国最广大劳动人民所接受,并且运用它来指导社会实践。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理论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完整的科学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能够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使之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不能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特殊国情中,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将会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406端正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坚决否定教条主义的态度,即把马克思主义当做指导一切的不可违背的权威和“真经”,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实际联系起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并不是解决实际问题现成的模式和数据,而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这种方法能够给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指明前进的正确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使之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用全新的实践和内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大众的必然选择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理论武器,那么使用这种武器的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就是共产党人民群众,同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必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在实践中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幼年时期,党和人民由于指导理论欠缺和实践经验不足,对中国的历史、社会状况和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了解不够,使中国革命走了一些弯路,出现了严重的曲折,客观原因也归结为没有妥善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结合起来,遵义会议以后,党的理论和实践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不断完善和推进。党和人民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主体实践之间的不可分割性,即离开了党和人民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最终目标将成为“象牙塔”式的理想;同样党和人民的认识和改造世界如果脱离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主体的活动将会滞留于封闭和盲目的状态。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的“结合论”和“理论创新论”
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由于研究视角和方法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观点,当前主流的观点有种:一种是“结合论”,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实际,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另一种是“理论创新论”,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
(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也是要求人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抵制“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思想侵略。在中国实践的历史过程中,“本本主义”的错误认识存在了较长的历史时期,无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对革命都产生了重大的误导。在“本本主义”那里,完全颠覆了党的思想路线,认为“一切从被断章取义了的马克思主义文本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自主地把理论作为检验中国革命的成败的标准。”其实就是把书本、理论当作教条,完全脱离中国具体实际,照搬硬套马克思主义,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割裂了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教条主义虽然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但是却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思想僵化、因循守旧使他们不去深入分析历史曲折和反思社会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不去试图指出传统社会主义存在的问题。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否定“本本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指导思想、行动指南和科学方法,它来源于实践,摈弃马克思主义是“教条”的思想,这样才会使与实践结合的理论成为现实的物质力量。
(二)一般与特殊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这里的“历史”是指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实践历史。实践是历史中具体的实践,不能脱离历史的范畴,有着时间和空间上的制约,所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也就是与中国历史相结合;而历史中包含了多个不同的具体时代,那么它与中国历史相结合就是与具体的时代相结合;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历史任务,那么马克思主义归根到底就是与不同的历史任务相结合,体现了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结合。解决问题之前,必须先提出问题和认识问题,如果对中国历史不了解,就不会发现中国的近现代史在不同时期分别提出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更谈不上认识和解决问题了,所以在历史提出具体的时代问题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相结合了解历史,就是为了认识问题;在认识问题时,把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历史任务相结合,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离开了与中国历史的结合,实践就失去了时间的维度,“马克思主义不会成为实践的需要”,[2]35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目的也会缺乏历史性的认识。
(三)内容与形式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内容上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形态,在形式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民族特色,使之民族化。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性,是中国国情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风格、民族特色和民族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3]433这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具体国情,以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性。同样,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过程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的过程,如果不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脱离“形式”的“内容”,会使其悬浮于大众精神生活之外,失去理论的生命力,因而难以承担起对社会的理性批判和精神导向功能。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理论品质,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马克思主义是开放和发展的理论,不断地解决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所提出的新问题,同时也丰富和完善了其自身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相结合,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方法和立场对它与三者的结合进行新的理论阐述,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和新的思想,同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立足于中国国情基础上的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质上就是自身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具体体现在理论与实践、一般与特殊、内容与形式的相结合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实事求是;在实践上,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在内容上,要求形成和完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把握规律性和富于创造性;在形式上,基于中国民族形式,必须具有民族特色;在时间上,坚持与时俱进,必须体现时代性;在空间上,立足于中国国情,必须从实际从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刘国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论”辨析[J].专题研讨,2011,(0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渠长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质问题探讨[J].学习论坛,2008,(11).
[6]陈占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J].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01).
马克思中国化论文【第四篇】
(一)对国际国内斗争形势的严峻性估计不足。当时的苏俄政府在西伯利亚地区成立了“缓冲国”远东共和国,是配合俄国新政权实现确保远东边界安全以及取得北京政府外交承认等对外政策目标和国家利益,这使苏俄有了影响中国北京政府对外政策的重要基地。当时苏联的援助重点在,只希望中国建立一个亲俄的政府,全力从事于对北京政府的外交。苏俄先是把注意力放在军阀吴佩孚的身上,但吴佩孚毕竟不是革命民主主义者,而是背靠英美的直系军阀,因而苏俄和共产国际由联合吴佩孚转变到联合孙中山的根本改变。在1925年孙中山先生去世之后,、为首的新、新军阀开始了权利的争夺,特别是左派领袖廖仲凯被谋杀,使权力的争夺逐渐公开和尖锐化。共产党内的不同政治主张、对新军阀的不同看法和态度也渐渐演化为“左”右两种倾向之间的斗争。不过,和整个中国共产党早期状况相一致,瞿秋白这个时期的革命热情高涨固然可贵,但也是有缺陷的,没有想到反革命势力的顽固,没有充分认识到旧社会的根基之深,没有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做好心理准备。
(二)缺乏丰厚的革命实践经验。每个人的成长都与他所经历过的事件有关,每个人的性格也都与他从小的成长环境有关。瞿秋白是个典型的书生,具有浓厚的诗人气质,再加上在当时苏维埃政权初期十分严峻的环境中,受到布尔什维克政党和无产阶级政治的严格训练和熏陶,他的组织性、纪律性则大大加强,这也是他后来始终无条件地追随共产国际和斯大林路线的原因之一。在革命斗争中长期在中央工作,由于不堪在艰苦的斗争第一线磨练,深入工农群众运动的实践经验不多,使他在担负领导工作以后,感到力不从心。作为革命政治领袖,在早期共产党人中,他的理论水平是高的,但相对于中国革命的复杂性来说,仍与形势不适应。
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对思想的形成做出了奠基作用。是艰苦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优秀先行者,关于中国革命的许多问题,如革命的民主主义性质、革命的对象、革命的领导、革命的主要形式等,当时党内许多同志都有正确认识的。从理论上我们党内并不只是一人取得正确的认识,但认识最早最深刻。尽管这时还没有明确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概念,但已开始从时代条件、革命的领导力量、斗争目标、革命前途、武装斗争重要性、土地革命重要性、农民问题重要性等等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上,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同以往的民主革命区别开来。
马克思中国化论文【第五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文艺理论 中国化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1](p11)也正是因此,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阐释成为一个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尤其是进入21世纪,随着国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土化”和“中国化”的自觉追问也越来越强烈,如何在发挥阐释主体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前提下,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转型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成为国内学人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事实上,包括董学文、童庆炳、朱立元、吴元迈、王元骧、冯宪光、畅广元、王杰、季水河、张宝贵、熊元义、宋建林、陈飞龙、马龙潜、郭昭第、赖大仁、张永清、马建辉等在内的一大批国内学者,都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相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阐释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过程中基本问题的阐释。这种阐释既包括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概念的辨析,又包括对马克思主义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途经、方法、原则、价值等方面的学理性思考与研究。例如张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相关问题的研究,王元骧从文化精神层面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进行的研究,彭修银、侯平川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结构、哲学基础、理论特征的研究等,而由朱立元等人合撰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一书,分历史、当下、艺术人类学三个层面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探索和具体实践进行全面研究,是当前国内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问题进行专门论述且涉及问题较为全面的成果。
除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本问题的阐释之外,国内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性阐释经验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这里首先包括对众多革命家、理论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阐释经验的研究,如、、邓小平等革命领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贡献研究,周扬等知识分子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贡献研究,同时也包括对具体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阐释成果的研究与反思,如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多方位研究与反思等。而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的总体把握上,近年来也有不少新著产生,在这些成果中,宋建林、陈飞龙主编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发展史》,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中国化进程做出了全面、系统、综合的考察。童庆炳主编的《20 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一书,总结了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的流变,同时还结合中国实际,勾勒相关理论的中国特色,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问题做出了相应的思考。季水河所著《回顾与前瞻――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及其未来走向》一书,以史论结合的方式,既概括总结了建国50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发展成果,又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多个基础性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解答,该著被评价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体问题研究的标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