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比的意义》教案(优推5篇)
【导言】此例“小学数学《比的意义》教案(优推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比的意义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目标:
1、根据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利用知识的迁移,领悟并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通过自主探究,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化简。
3、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推导化简比的方法正确化简比。
教法:
引导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常要把两个量进行比较。举例说明,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2、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学生按学习指南自学。
学习指南:根据题意可以怎样表示长和宽的关系?
2、汇报自学情况
3、教师指导:
长是宽的3/2倍,我们又可以把他们之间的关系说成长和宽的比是3比2;宽是长的2/3,我们又可以说成宽和长的比是2比3。
4、苹果有4个,梨有5个。
提问:苹果和梨的关系可以怎样说?
尽量找学困生回答。
5、教师总结:刚刚我们比较了两个同类的量,不仅两个同类的量可以用比表示,而且不同的两个量也可以用比来表示。
6、学生举例。
请学生举出一个可以用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例子,尽可能让学生多举例子。
学生互相讨论后,再指名回答。
7、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后,说说比的含义。
板书课题:比的意义
3比2 3:2
2比3 2:3
100比2 100:2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比的各部分名称
15:10=15÷10=3/2
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教师重点指导:
(1)关于“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你怎样理解?
(2)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0?
比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
三.课堂检测:
1、完成教材第44页“做一做”的第1、2题。
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的第1——3题。
四.小结:
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比的意义教案【第二篇】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81页,练习十八的第1题。
教学目的:
1.使同学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以和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同学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具准备:教师把教科书第80页的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画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哪几种数?”(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教师接从上到下的顺序板书数的名称。
教师:“今天我们复习与这些数有关的一些知识。”
一、自然数、整数的意义
教师:“什么样的数是自然数?”(l、2、3……)在“自然数”后面板书。
“自然数可以表示什么?”(表示物体的个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什么?”(l。)用彩色笔把“ 1”上色。
“最大的自然数是什么?”(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自然数的单位是什么?”(自然数的`单位是1。)
“任何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请说出下面几个数各是由多少个1组成的。”教师在黑板上任意写几个自然数,如7、10、25、369、1997……
教师:“一个物体也没有用什么数表示?”(用0表示。)教师板书“0”。
“自然数与0有什么关系?”(自然数都大于0。)教师在“自然数”后面板书“(大于0。)”
“按顺序写数时,0应写在什么位置?”(写在1的前面。)
教师:“我们在小学学的整数都包括什么数?”(自然数和0。)教师板书“整数”并用大括号把自然数和0括起来。
“假如说‘整数就是自然数和0’对不对?”(不对。)“为什么?”(因为整数中还包括比0小的整数。)假如同学说不好,教师可以说明:我们在小学学的整数包括自然数和0,到中学还要继续学习比0小的整数。然后,教师在“0”的下面板书“……(小于0的。)”
综合前面的教学过程,使同学看到如下板书形式。
整数 自然数:1、2、3、4(大于0的。)
……(小于0的。)
比的意义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根据题意列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图,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学生在本子上写。
指名回答,板书:50+50=100
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
二、教学例2
学生自学
要求:1、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2、小组同学交流四道算式,最后达成统一认识:
X+50>100 X+50=100
X+50<100 X+X=100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这4道算式。
3、把这4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
内交流,要说出理由。
学生可能会这样分:
第一种:
X+50>100 X+50=100
X+50<100 X+X=100
第二种:
X+50>100 X+X=100
X+50<100
X+50=100
引导学生理解第一种分法:
你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程,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什么是方程,读一读,不理解的和同桌交流。
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
那X+50>100 、X+50<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
提问: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交流。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三、完成“试一试”、“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围绕“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
四、课堂作业:练习一的1、2、3。
板书: 方程的初步认识
X+50=100
X+X=100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比的意义》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除的意义。使学生知道约数、倍数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使学生知道研究约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自然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加强操作、直观沟通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增加练习来突破难点。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能力,发展抽象思维。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约数和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整数、约数和倍数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师:谁能说说整数的含义?
出示:23÷7=3...26÷5=÷3=524÷2=12
教师:这4个算式中,哪个算式中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为什么前两个算式中的第一个数不能被第二个数整除?
让学生观察算式,说说式中被除数、除数和商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整数,谁能说说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a能被b整除”?
教师:a的约数还可以叫做什么?
让学生用两种说法说说:15÷3=5和24÷2=12
教师:我们在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1)被除数和除数必须是整数,而且除数不等于0。
(2)商必须是整数。
(3)商的后面没有余数。
师: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2、区别“除尽”与“整除”
师:像6÷5=这样的除法,一般说6能被5除尽。
被除数和除数
商
整除
都是整数,除数不等于0
商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
除尽
不一定是整数,除数不等于0
商是有限小数,没有余数
二、新课
1、教学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在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这两个数还有另一种关系(板书:约数和倍数)
让学生看50页关于约数和倍数。
教师:两个数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说有约数和倍数关系?(整除)
能单独说一个数是约数或一个数是倍数吗?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是什么意思?
:在说倍数(或约数0时,必须说某数是某数的倍数(或约数),不能单独说某数是倍数(或约数)。
2、教学例1
(1)教师说明:根据倍数和约数的意义,说出15和3中,哪个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是哪个数的约数。
教师:15能被3整除吗?
15是3的什么数?
3是15的什么数?
教师指出:这里所说的数一般是指自然数,不包括0。
(2)“倍数”与“倍”的区别
1、基本练习P51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的1、2、3题。
2、第四题
教师:要判断哪些数是60的约数,只要看那哪些数能整除60。
要判断哪些数是6的倍数,就要看哪些数能被6整除。
比的意义教案【第五篇】
本课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并会正确地求比值。
2、引导学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启发,揭示课题
师:今天很高兴能在这和大家一起学习,我们班的同学都到齐了,看看男生有几人呢?(29人),女生有几人?(25人)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把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现在你能不能根据我们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提出数学问题,并会用以前学过的什么方法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提问题,解答后教师板书。
比差关系:用减法29-25=4(人)
比倍关系:用除法29÷25=
25÷29=
师:从男生和女生的比较中可以知道,比较数量的意义和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求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多少(比差关系)用减法,另一种是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比倍关系)用除法。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对两个数量用除法比较的基础上,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学比较方法——比。
2、板书课题 (出示教学目标)
二、新知探究
l.教学比的意义。
师问:29÷25是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比较)
师述:用新的一种数学比较方法,求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又可以说成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9比25。(板书: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9比25)
扶放启发:请同学们想一想,仿上例(指29÷25),那么25÷29又可以怎么说呢?
(生说后师板书: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25比29)
小结:从求我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倍比关系知道: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应注意的是: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要弄清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不能颠倒位置,否则,比表示的具体意义就变了。(如29比25是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25比29是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
师:同学们真聪明,很快就学会了用“除法”和“比”的方法对我们班的男生和女生人数进行了比较,请同学们再看下面一个例子。
(投影出示)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00千米。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教师提出如下几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投影出示)
(1)求汽车行驶的。速度应怎样计算?
[用除法计算:100÷2=50(千米/小时)]
(2)题中的100千米是汽车行驶的什么?2小时呢?(路程、时间)
(3)汽车的速度又可以说成哪个量和哪个量的比,是几比几?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00比2。
引导学生总结出比的意义:
师启发: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比较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可以用什么方法?(用除法)又可以用什么方法?(比的方法)那么表示两个数的相除关系又可以怎样说呢?板书: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完善板书:比的意义)
接着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比的意义(提出如下问题启发):
(l)两个数的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什么关系?(相除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相除”两字下面点上着重号,然后让学生齐读两遍。
(2)上面两例,它们的解法有什么共同点?(都用除法,又可以说成几比几)
(3)两个例中的各个比有什么不同点?(第一个例子中的比是同类量的比,第二个例子中的比是不同类量的比。不同类量比,得到的是一种新的量,如路程和时间的比表示的意义是速度。)
2.教学比的读写法、各部分名称、求比值的方法及比同除法的关系。
(一)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比的读、写法2、比的各部分的名称分别叫什么??3、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
4、比值可以怎样表示 ??5、比和比值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二)各小组根据提纲自学。
教师巡回查看,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疑难,以便有目的的开展教学。
(三)逐步汇报并举例。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3、15比10 记作15∶10 10比15 记作10∶15
4、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3 ∶ 2= 3÷2 =
引导学生根据比值的定义,弄清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5、理解比和比值的联系和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