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微积分论文【汇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908315

【导言】此例“微积分论文【汇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微积分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数学教学;自信心

1 自信心的含义

《辞海》中对自信的解释是:“自己相信自己”。《中国百科全书大辞典》中对自信心的解释是:“坚信自己能力和行为力量的积极健康的个性品质和心理特征”。国内研究者对自信的定义也很多,如燕国材认为,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与能力去实现所追求的正确目标。黄希庭指出,自信是个体过去获得很多成功经验的结晶。自己相信自己是要有前提的,不可能是盲目的,是通过自己的经历积淀出来的一种力量。要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就要让学习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学习过程中成功的快乐,有信心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从而树立自身的自信心。教育学专家班华先生在研究中表明,自信心在人的创造性潜能关系中是第二重要的心理品质。自信在人格构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个体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面临的问题,相信自己有能力获得所期望的成功,并愿意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自信心是一个人品质的核心,它既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又是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它可以激发个体在遗传、环境、教育的作用下获得能力或是形成能力,是一人启智的动力,成才的基础,成功的保证。

学习自信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能力、目标、价值和潜能的认识,是反映学生对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我价值和自我能力的评估。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数学认知、数学实践等方面的信念,它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任务的选择、接受和学习状态的准备,影响着对数学学习的坚持性和情绪调节。

2 自信的重要性

良好的自信心是一个人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前提和重要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关键因素。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催化剂,它能调动人的潜能,使潜能发挥到极致。法国作家卢梭说:“自信心对于事业简直就是奇迹,有了它,你的才智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无论他有多么大的才能,也不会有成功的机会。”我们的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素质,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知识、能力、品格素质和身心素质。在这四个方面中,又以品格素质和身心素质尤为重要。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素质,它在人才素质要素中具有核心和关键的作用。如果一个学生具有了进取意识、自主精神、高度的责任心、自信心、善于学习、乐于合作,对科学和真理有着执著的热爱,那么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果一个学生相信自己,他的学习欲望就会强烈,敢于大胆探索,不怕失败,即使在失败中也不气馁,能保持积极向上愉快的情绪,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愿意向他人请教并与他人交往,有团队协作精神,在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能发展成为一个乐观、积极向上、勇敢和充满活力的人。相反,一个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往往在做事上因为怀疑自己而犹豫不决,对自己能力估计过低,由于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就会感到处处不如他人,过高的估计他人,贬低自己,认为自己无能,无所作为,悲观失望,甚至对稍做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也轻易放弃,以致于因为不敢表现自己而失去很多锻炼机会。怯于与周围人交往,从而形成胆小、没有主见、缺乏探索与创新的精神,依赖性强。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主宰命运的并不是财富,而是勇气和自信心。”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事情,是对学生的一生负责任。

孔子曾说:“吾心信其成,则无坚不摧,吾心信其不成,则反掌折枝之易亦不能”,这句话已充分说明了自信心的重要作用。自信心是心态的核心,它几乎贯串于心态的各个方面。自信心如同能力的催化剂,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发挥到最佳状态。莎士比亚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重要原因。有了自信心才能充满信心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一个人的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养成的心理品质和心理习惯,尽管它和其它习惯一样是可能后天养成的,但是它却不是凭空养成的习惯,也不是老师或是他人几句激励的话就能起到作用的,他是要学生通过自己成功的体验,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确实解决了一些问题,获得了成功,他才会相信自己的能力与价值,从而获得自信。

3 高职学生对学习数学自信心的状况

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数学认知、数学实践等方面的信念,它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任务的选择、接受和学习状态的准备;影响着对数学学习的坚持性和情绪调节。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新的数学内容与学生已掌握的有关内容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或扩大原有的数学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智力因素也就是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操作能力起着直接的作用,同时数学学习还受到非智力因素也就是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信念、世界观等方面的影响,它们虽不直接参与数学学习的认知活动,却对数学学习起着推动、增强、坚持、调节控制等作用。在非智力因素中,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之一的就是自信心。

考入高职的学生,在初中或高中阶段或多或少经历了一些数学学习方面的不如意或是打击。面对班级的“尖子生”,他们会有一种自叹不如、自惭形秽的感觉,认为自己不论如何努力也达不到“尖子生”的水平,“尖子生”那高不可攀的成绩,无形之中对他们的自信心就是一个打击。在日常的学习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要抓升学率和及格率,没有精力关注他们。在中学有一句话,叫做“抓两头带中间”,他们一般就是那些被带动的中间,足以说明他们在中学阶段被忽略的地位。他们得不到老师的关注,也得不到老师的欣赏与赞扬,而是常常在自己的努力中,感受到一种失败,又没有人对他们及时地加以鞭策与鼓励,加上自身缺乏顽强的意志力,退缩一次就容易形成放弃,渐渐地他们对自己丧失了信心,认为自己根本就不是学数学的材料,在数学面前自信心受到极大伤害。而且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是不聪明的,能力欠佳的,努力是徒劳的,形成“吾心信其不成,则反掌折枝之易亦不能”的心态。这种心态的形成将会增加学生对社会的焦虑情绪,降低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带来不利,降低学生的生活质量。

经过观察笔者发现,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差,成绩尽管不如意但不是最差的。他们有取得好成绩的愿望,但由于能力不足或学习方法不得当,或意志力不够顽强等等,遭遇了种种打击,挫败的感觉比较强烈,自信心不足,自觉不自觉获得的情感基本上都是消极的,这些消极的情感影响了他们,使他们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愿意努力,而不努力就不会会成功的体验,从而自信心也不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中。自信心是学生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构成要素,它对于激发人的意志力、发挥人的智力潜能,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都具有巨大的作用。在高职的学习通常是他们人生的最后一个学习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关注学生心理,让他们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老师对他们关爱、欣赏、肯定,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功的喜悦,都能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这对他们的整个人生都将具有重大的积极影响。因为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要使学生获得多么高的分数,而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获得自信,有“吾心信其成,则无坚不摧”的信心,有顽强的意志力,有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以适应今后的长远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4 提高学生自信心的策略

通过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过去获得很多成功经验的结晶,每一次成功都是获取自信的源泉,成功是自信的积淀。考入高职的学生通常是在高中学习中不太得志的那一部分,看到成绩好的同学升入普通高等院校,他们会有一些沮丧,而他们之所以学习成绩不好,没有考入普通高校,很多同学都是因为数学成绩不好,因而导致其它科目的成绩也不理想了,所以他们对数学有一些无奈也比较厌恶。笔者仔细观察过,我们高职学生的智商丝毫不差,只是在初、高中的学习时期,老师无暇顾及他们,他们自己的意志品质或是自信心、兴趣出现了不同的问题,导致他们现在的状态。笔者希望把数学做为突破口,在他们最没有信心的数学上,树立他们的信心,让他们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难题都会想到,那么难学的数学我都能学会,还有什么我学不会,还有什么难题解决不了,笔者觉得这个心气是让他们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笔者希望学生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重塑信心,笔者不想在数学课上看到学生那游离消极的目光,还有那种不参与不思考不探索不努力的精神状态。在高等数学中,导数是很关键的一章,因为导数学好了可以解决极限的问题,而且积分是导数的逆运算,学好导数有助于积分的学习。导数本身难度不大,笔者常常把导数做为突破口,让学生通过学习导数获得成就感,取得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导数一章刚开始,就做好充分的准备,复习他们忘记了的基本初等函数,讲的时候告知他们这些以前学过的知识忘记了也没关系,你只要记住了他们的形式就可以。然后再讲复合函数,重点关注成绩差、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的同学,对他们提问,不放弃任何一名同学,不断的表扬、鼓励,通过对一个同学的表扬、鼓励,带动其他同学。首先,让他们能顺利地把任意一个函数复合函数拆分成是由哪些基本初等函数复合而成的,然后让他们熟记导数的基本公式,并提前就告诉同学学好导数有什么作用,可以解极限的题,也有助于积分的学习,我们只要记住了导数的公式再会求复合函数的导数,就可以解导数的所有问题。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老师的信心一定要足,困为老师的自信可以感染学生。可即使这样,也有极个别同学依然无动于衷,连公式都不记,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从小学或初中数学就不好,根本学不会。自信心的缺乏,导致他们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也不愿意去做,内心的胆怯,对事物的不确定,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他们害怕即使努力得到的仍是失败,所以老师必须让他们体会到成功,只有成功才会使他们重塑自信。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会用很平和的语气跟他们说,其实大家都考到这里来,差距是不大的,为什么有人能学的好,有的人能差一些,其实就是有没有自信、肯不肯努力的问题。一个人在事情还没做以前,就认定了自己做不了,那他就不会努力了,不努力了事情还能做成吗?然后再进一步同他们商量说,你负责记公式,我负责教你做导数的题,怎么样?而且我能保证你会做很多的导数题,甚至是所有导数的题。然后再进一步开导他说,你可以自己算一笔账啊,只要你努力了,你可以在很多方面有收获,最现实的是期末考试能及格,不用补考,能顺利毕业;其次,你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一份信心,认为自己很棒,将来在工作中不管遇到什么难题,你就想那么难的数学我都能学会,还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而且上课时有事情做时间过得快,有乐趣,不信你试试怎么样?其实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尤其是我们专升本的学生比较懂事,老师跟他这样信心十足的保证,会让他很动心的,而且笔者也真心帮助他们,笔者一定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且不断地让他们体会到成功,让他们在最没有信心的数学上体会成功,从而让他们重塑自信。当学生跟笔者说,老师你不知道我们上数学课都占座时,笔者的内心也有一种成就感,看到更多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了兴趣,对自己学好数学有了信心,笔者也更加坚定教好下一届学生的信心,所以每年随着学生自信心的增加笔者的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加。其实学生在内心里渴望尊重,也渴望成功,老师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与他们沟通,不断地鼓励他们,这样很能打动学生,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他们多关注、多帮助,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学习数学所获得的成就感,这个成就感会让他们获得自信,也可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他就会有积极性,把学习变成一件积极主动的事情,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如果学生能在自己认为学不好的数学上获得成功的体验,把数学做为一个突破口,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的超越自己,不断的产生自信心,一段时间后,必能超越与自己同等实力的其他人。超越他人后,学生的自信心就得到强化,有了自信就会更加努力,就会有自己的见解,就会独立,就会勇往直前,就会克服困难,每一个困难的克服就会使他更加自信,从而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通过数学史的渗透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数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数学家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当把自己的成果公布于众时,要做好受到质疑的思想准备,如果没有充分的自信极有可能半途而废。在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中有一个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大家都比较纳闷为什么这个公式由两个人的名字命名,这个牛顿是物理学中的牛顿吗?在学习的过程给学生介绍这个公式的来历,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自信心的重要性。牛顿不仅是一名物理学家,同时也是数学家与化学家,在研究物理问题的同时也推进了数学的发展。牛顿在1671年就已经完成了《流数术与无穷级数》一书,但是这份手稿一直没有发表,到他去世之后于1736年才得以发表。莱布尼茨15岁进入莱比锡大学,从1684年起发表微积分论文。关于微积分创立的优先权,在数学史上曾掀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后来人们公认牛顿和莱布尼茨是各自独立地创建微积分的。牛顿主要从力学的概念出发,而莱布尼茨侧重于几何。微积分的诞生,虽然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但由于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而遭到了一些人的猛烈攻击,甚至有人说微积分是荒谬的理论,代表人物就是微积分创立者之一,牛顿的同胞英国大主教贝克莱。贝克莱指责一些数学家对自己的每一步计算推理既没有给出逻辑,也没有说明理由。当时的大主教是一个很有权威的人物,但是牛顿与莱布尼兹坚信自己的研究是正确的,正是这份自信的存在,不管遇到多大的质疑,他们都不放弃自己的研究。那么贝克莱的质疑是毫无道理的吗?在牛顿的理论中,无穷小量究竟是否为0呢?牛顿需要它什么时候是0,它什么时候就是0,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就逻辑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矛盾。贝克莱的批评真正抓住了牛顿理论中的缺陷,是切中要害的。因此,数学史上也把贝克莱关于无穷小量是否为零0的问题称之为贝克莱悖论,引发了第二次数学危机。即使这样,牛顿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仍然坚信微积分的正确性,直到一个半世纪以后,柯西把无穷小定义为一个以0为极限的变量才基本解决,微积分的理论才得到完善。柯西知难而进,这需要勇气、顽强的意志品质,也需要自信,要知道这一个半世纪,有多少数学家为之努力,无获而返。做为老师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教育学生学习数学家们的精神。我们可能不会做出那么大的贡献,但是我们要有这种精神与这种意志品质,尽自己的能力为国家的富强做贡献。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曾宣称:“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移动地球。”正是这种超越常人的自信,燃起了他无比的智慧,使阿基米德做出了光照科学史册的巨大贡献。2000多年前的埃拉托色尼,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计算出地球的周长,这简直是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如果没有充分的自信,怎么敢去尝试测量地球的周长。当然,做为老师我们要把握好尺度,要鼓励学生自信,但不能让学生成为一个自狂的人,我们学习数学就是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客观、理性地认识事物、认识自己。

通过真诚的赞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高职的学生在初、高中的学习生涯中,不是最差的但也不是最好的,所以他们很少遭到批评也很少受到表扬,他们往往是被老师忽略的一部分。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姆曾这样说过:“人性最深刻的需求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他人的赞美或积极的自我评价,可以提高他们的抱负水平与自信心,促进成绩的提高,成绩越好,期望的动力越强烈,抱负水平也随之越高,对人生就会有一个积极的态度,更加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反之,失败后的消极情绪和行为影响会降低以后的抱负水平,挫折感越严重,抱负水平也降得越低,对自己没有信心,会使人产生自卑的心理、压抑的情绪,性格难以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要想使每一个学生在令人头痛的数学课上取得成功、体验成功,就要注意平时的鼓励与真诚的赞美。要彻底改变传统教育中不轻易表扬,却强化批评的做法,只要学生有出色的地方就要给予真诚的表扬和赞美。英国著名前首相丘吉尔有一句名言:“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这样地去赞美他。”赞美可以让学生为了不辜负教师的期待而全力以赴。对他人真诚的赞美,可以使受赞美者从内心激发出一股自信与冲动,从压抑中走出来,扫除自卑的心理。自觉地克服缺点,增强信心,不断攻取成功的信念与毅力,有一个积极参与向上的心态。数学基础差的同学更加渴求老师的肯定与赞美,关注他们的学习,有一点进步就及时的赞美,会让他们感到温暖,觉得老师没有放弃他们。老师每一次赞美都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能行,自己不是破罐子不能破摔,自己并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样学不会数学,他们会感觉自己是有潜力的,无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

通过成败的归因分析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韦纳的归因理论又称成功与失败的归因理论,该理论指出,学生对成败的归因会引起一系列的情绪反应和期望的改变。成败的归因有两种模式:即积极的归因与消极的归因。积极的归因就是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奋斗,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会使学生产生自信、自豪等积极的情绪。有助于学生形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能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做为老师要避免学生将失败归因于能力,引导他们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尤其是对数学基础差的同学,不要简单的批评、指责他们不听课,其实他们的内心更加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也渴求成功的体验。只是担心自己的努力是徒劳的,对自己没有信心,不愿意再次品尝失败的苦果。如果这时老师能给予他们真诚的关爱、鼓励、帮助,私下里跟他们沟通交流,让他知道自己并不是比别人笨,只是方法不得当,或是努力的不够,即使是学习比他好的同学,也不是什么题都会做,只是你跟他的态度不同、信心不同、努力程度不同而已,避免他们把失败归因到自己能力不足,这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极为不利。数学课上固然是要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但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是要爱护学生的心理,相信自己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有能力解决各种问题,有信心应对各类问题比掌握数学知识重要。

给学生关爱,改变批评、指责的方式,多鼓励、多表扬,少一份苛求,多一份宽容,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持续的成功体验就能形成一个稳定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就愿意付出努力,坚忍不拔地就实现自己的目标,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但是我们也要明白持之顽强的自信心,是需要失败与挫折陪伴的,成功与失败有时只是一线之差,这中间需要坚持,需要顽强的意志力。做为老师也应该适当地让学生品尝失败,在失败之中培养他们学会坚持不懈的品质,让他们体会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坚定自己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董进波,刘廷忠。高职高专学生自信心培养的实验研究[J].青少年研究,2005:20-21.

[2]李善良。论数学学习中自信心的形成[J].数学教育学报,2008,8.

[3]彭移风。大学生心理训练及其效果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74-76.

[4]李艳萍。培养中专生数学学习自信心的探索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

[5]段润芳。自信心训练对高职生社交焦虑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

微积分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金融衍生品;文献评析;研究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4-0076-03

引言

近来,关于我国要推出股指期货金融衍生品的呼声日高,尤其是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的学术理论界也显示了极大的热情――这几年关于“金融衍生品”研究的文献也日益增多,主要对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监管、金融衍生品市场等方面给予了不同的关注,进行了多方面研究。目前,还没有关于金融衍生品研究综述的文章,笔者搜集整理了1995―2007年关于“金融衍生品研究”的大部分文献,从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定价、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以为加强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建设提供借鉴。本文的结构是:一、文献回顾,二、文献评析,三、加强金融衍生品研究的建议。

一、文献回顾

目前,我国关于金融衍生品的文献不是很多,共搜集到五十几篇,其中包括11篇学位论文。根据查到的文献,目前研究的角度、范围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金融衍生品风险及风险管理的研究

这类文献侧重于研究金融衍生品的风险产生的原因、风险分类、风险管理,少数文献研究的了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控制与度量。相比之下,刘静(2002)的学位论文观点有代表性,下面进行简单介绍。

关于金融衍生品风险成因:由金融基础产品和金融衍生品的市场相关性所带来的风险;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方式引发的风险;金融衍生品的产品性质决定了风险的存在。

关于金融衍生品的分类,目前普遍认为根据巴塞尔委员会与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共同的《衍生产品风险管理准则》(1994年)作出的界定,衍生产品的基本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五种。有的文献分析了各类风险之间的关系,具体参见刘静(2002,5-16页)。

关于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刘静(2002)系统论述了金融衍生品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的管理,主要包括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的程序、技术、措施,并且对风险管理理论与技术的最新发展做了评述,具体参见刘静(2002,45-66页)。

另外,邓超(2005)的学位论文里关于金融衍生品风险度量方法、金融衍生品风险预警和风险评价进行详细的论述,值得借鉴。

(二)关于金融衍生品定价的研究

我国关于金融衍生品定价的文献极少,并且散存在学位论文的某些章节里,期刊文献几乎没有涉及到衍生品定价的文章。李楠(2004)的学位论文涉及金融衍生品的定价。下面简单介绍其主要内容:

期货定价理论,分析了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关系、持有成本模型、预期未来价格模型、指数期货定价。

金融远期定价,分析了金融远期和金融期货价格的关系、无收益资产远期合约的定价、支付已知现金收益资产远期合约的定价。

金融期权定价,分析了期权价格及其影响因素、期权定价的理论基础、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方法、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

金融互换定价,分析了利率互换定价和货币互换定价。

(三)关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研究

学位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分析了金融衍生品市场主要历史梗概、金融衍生品在美国、欧洲、亚洲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现状,分析了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现状、不同金融衍生品结构下的市场现状。

期刊文献分析了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分类及对中国的启示,主要文献有徐建炜(2005)、安毅(2003)、钱瑞梅(2007)、李畅(2007)等。

(四)其他研究

目前,关于我国关于金融衍生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上述三个方面,有少数文献还进行了其他方面的研究:如“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品业务的现状分析”和“我国开展金融衍生品的思考”以及“中国衍生品《》前瞻、发展路径选择”等。主要文献有:鲍建平(2005)、张光平(2006)、都红雯等(2006)、王帆等(2005)、唐立尧(2005)、张美华(2005)、巴曙松(2006)等。

二、文献评析

笔者查到的我国关于金融衍生品研究的文献最早的1篇是1995年,十几年来,国内关于金融衍生品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文章数量逐年递增,研究的角度、范围逐渐深入。其成就主要表现在:

第一,充分论证了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金融衍生品的产生原意是要减少、规避和转移金融活动中的各种风险,但由于衍生品本身的杠杆作用和定价的困难,往往在实际操作中成为金融风险的来源。中国的金融衍生品已经呼之欲出,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既是一个增加投资品种的机会,同时也面临着更多层次的风险。因此,现有文献尤其是学位论文对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在众多文献里,其中,邓超(2000)的学位论文与刘静(2002)的学位论文较有代表性,尤其是刘静(2002)的学位论文,非常系统论述了金融衍生品风险的分类、特征、度量、管理、监管。特别指出的是,刘的论文里大胆地使用了VaR参数方法中的组合正态模型对我国股价指数十年大规模历史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突破性结论,VaR组合正态模型对我国股价指数的风险度量及管理有很好的效果,填补了VaR模型在我国应用的实证研究的空白”(刘静,2002,103页)。

第二,对于如何借鉴外国经验进行了有益探索。事实上,当前很多观点是在外国经验总结基础上提出来的。例如,巴曙松(2006)通过总结分析发达国家的金融衍生产品路径选择、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金融衍生品路径选择,结合中国金融衍生品试点状况总结,提出了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品种选择:股指期货有望成为突破口,恢复国债期货交易时机成熟,货币类衍生产品发展的必要性日趋强烈。

第三,与期刊文献相比,学位论文尤其是博士学位论文更有深度,主要体现在论述的深度、广度上,例如,关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介绍中”,期刊文献可能是由于篇幅所限,介绍的很简单,没有分析;而博士学位论文内容详尽且论述充分。再如,关于金融衍生品风险的研究,期刊文献基本上都是文字描述风险的成因、分类,几乎没有涉及到风险控制、度量、预警等内容,模型也较少提及;而学位论文要花几十页的篇幅详细论述风险控制的模型,并进行比较。目前多数学位论文虽没有公开发表,在中国期刊网、图书馆等处搜索、下载,我认为比期刊杂志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但是,也有不尽如意之处:

第一,关于金融衍生品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国内对金融衍生品的研究只有短短的十年时间,尚未形成权威的、系统的研究体系。

第二,实证研究很少,对策研究偏多。在查到的文献里,虽然有的文章中有大量模型,多数是解释一下,用数据进行验证的可能只有刘静(2002)使用了VaR参数方法中的组合正态模型对我国股价指数十年大规模历史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

第三,研究的深度、广度有欠缺。现有文献研究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较多,但多数是文字描述,文中涉及到的模型也大多是介绍性的。

第四,对于金融衍生品定价的研究极少。金融衍生品的定价问题一直是金融衍生品理论研究的重点,也是其中最复杂、最艰深、最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也有金融衍生品业务,但缺乏自主定价能力。金融衍生品定价方面的研究亟待加强。

第五,没有把握国际前沿研究动态。目前最多的文献就是介绍外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及对我国的启示。还没有“国外金融衍生品研究综述”之类的文献来系统介绍国外研究动态。

三、关于开展金融衍生品研究的建议

我国加入WTO之后,开设金融衍生品市场已提到议事日程,因此,对于金融衍生品的概念、定价、市场、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笔者关于开展金融衍生品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一)在大学开设金融衍生品课程,尤其要要开设跨学科的相关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

金融期货业之父、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名誉主席利奥-梅拉梅德提出,中国应该在大学和高校开设有关金融衍生品的课程。梅拉梅德表示,中国国内已经有了一些衍生品的专家或者是从事衍生品交易的机构,但是这个专家的群体规模现在还太小了,不能服务于政府和私人部门来满足衍生品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衍生品市场需要不断有新人的加入,新鲜血液的加入,中国必须要培养那些有机会在复杂和一些尖端的金融期货方面成为专家的学生。

关于金融衍生品定价、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涉及到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数学知识,从代数到微积分、线性代数、微分方程、运筹学和优化技术,乃至模糊数学、博弈论(包括微分对策),等等,统计学中的概率论、随机过程、随机微分方程等。还通常应用数值计算和模拟仿真,其中各种人工智能技术,如知识工程和专家系统、模糊逻辑、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拟退火、定性推理、基于案例推理、混沌理论、小波理论,等等,以及它们之间的杂和。因此,高校要开设跨学科的相关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引导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金融衍生品方面的选题,高校联系相关部门最好设立专项基金资助

笔者搜集的1995―2007年的文献中,相比之下,学位论文尤其是博士学位论文论述得全面、系统、有创新。1篇博士论文的完成要经过选题、开题、写作、预答辩、盲审、答辩等“工序”,并且博士论文要求必须有创新。可以说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某一学科的某一研究方向的前沿,因此,建议相关部门设立专项基金资助,扶持博士生开展金融衍生品定价、风险控制等尖端课题的研究。

(三)充分借鉴国外研究经验、结论

1972年5月16日,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属下的国际货币市场(IMM)率先开办了外汇期货业务,并获得很大成功。经过30多年的迅猛发展,金融衍生品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其对应的基础市场规模。全球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主要分布在美国、欧洲和亚太地区,而新加坡、中国香港、日本等尽管在亚洲是发达的市场,但以全球视角观之,其地位还很不突出。相应地,金融衍生品的研究前沿也集中在美国、欧洲,1997年,两位美国金融学教授默顿(Robert Merton)和斯克尔斯(Myron Scholes)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其研究成果与金融市场的实际操作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并对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因此,全面、系统地研究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的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定价、市场等,充分借鉴国外经验,这不但是金融衍生品理论研究的需要,更是我国推出金融衍生品实践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静。金融衍生品风险及风险管理研究[D].保存于国家图书馆,2002.

[2]邓超。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度量与预警研究[D].保存于国家图书馆,2000.

[3]李楠。金融衍生品的经济学分析[D].保存于国家图书馆,2004.

[4]王石。中国金融衍生品研究与中国期货市场实践[D].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并下载,2006.

[5]徐建炜、杨光。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分析[J].济南金融,2005,(5):64-65.

[6]安毅、梁建国。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最新发展及国内相关研究述评[J].经济界,2003,(6):71-76.

[7]钱瑞梅、极星。能源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及其价格风险特征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2):58-59.

[8]李畅、徐苏红。结构性金融衍生品市场上的发展及启示[J].新金融,2007,(3):56-59.

[9]鲍建平。论金融衍生品交易在商业银行改革中的作用[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1):35-38.

[10]张光平。中国银行业金融衍生品发展的现状及未来[J].中国外汇,2006,(9):10-11.

[11]都红雯、杨晓敏。商业银行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浙江金融,2006,(11):10-11.

[12]王帆、王洪会。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金融衍生品业务的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5,(15):76-77.

[13]张美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业务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辽宁高等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5,(2).

[14]唐立尧。中国工商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结构研究[D].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并下载,2005.

[15]巴曙松。中国金融衍生品发展路径:从国际经验看中国选择[J].金融监管与研究,2006,(5:8-13.

[16]巴曙松。中国金融衍生品前瞻[J].大众理财顾问,2006,(4):16-17.

Summary and Suggestions of the Research on Finance Derive in our Country

ZHENG Xiu-jun 1, LIU Jian-qiang 2

( Manangement College, Shanghai Industry University, Shanghai 201206;

Aaministration Department, China Foreign Exchange Center, Shanghai 201203, China)

Abstract: The finance derive the article is a financial creative core,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ircles and industrial circleses nevered are to it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s to pay with the angle our country set up the finance derive the article market after join WTO to have already spoken of the argument matter the characteristics to 1995-2007 year ends of our country carry on the critique in big and parts of cultural heritages of" the finance develops the article research", tallying up the finance derive the article research, and put forward to open the suggestion that the exhibition finance develops the article research, taking expect as the scholar who the thorough research finance derive the article to provide the foundation and references.

微积分论文【第三篇】

虽然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是以牛顿和莱布尼茨二人之名命名的,但是它并不是两人通力合作的成果,相反,是他们一前一后分别独立发现了微积分。然而,莱布尼茨的一次访英行动,使微积分的原创权陷入了长久的纠纷。

莱布尼茨(1646-1716)比牛顿(1642-1727)小4岁,是当时德国最著名的科学家,20岁出头便名满天下。和许多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一样,莱布尼茨也想到处挑战一下数学界的“高手”,看看自己的水平到底如何。1673年,他来到科学重镇英国,英国皇家学会派出迎战的代表,正巧是牛顿的好友科林斯。

科林斯本来并没把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放在眼里,然而在一番唇枪舌战中,莱布尼茨却妙语连珠,说得科林斯哑口无言。看着对方傲慢自大的样子,科林斯的气便不打一处来,于是他拿出了牛顿锁在柜子中的手稿——上面写着牛顿关于流数术(即微积分)的一些经典推理——打算灭灭莱布尼茨的威风。莱布尼茨接过手稿,一看不禁大惊失色。他为牛顿的奇思妙想而折服,一声不吭地回到了德国。

这件事本来应该到此为止了,然而1684年10月,莱布尼茨发表了第1篇关于微积分的论文。在这篇论文里,莱布尼茨采用了比牛顿原稿中简洁得多的微积分符号,而其表达的本质内容却与当年牛顿手稿中的流数术有异曲同工之妙。莱布尼茨的微积分很快传遍欧洲,而此时牛顿还没有发表他的微积分手稿。直到1704年,牛顿才首次完整发表了他的微积分论文。

牛顿一直怀疑莱布尼茨抄袭了自己的手稿,他凭借其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的地位,以学会的名义起草了一份《调查报告》,矛头直指莱布尼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方抄袭自己的研究成果。

事实上,后人在研究二人的手稿时发现,牛顿是为解决物质运动问题而引入微积分的,因此在他的手稿中明显是先有导数概念,后有积分概念;而莱布尼茨则恰恰相反,受其哲学思想的影响,在他的手稿中却是先有积分概念,随后才有导数概念。如果说牛顿仅仅是把微积分当做物理研究的数学工具,那么莱布尼茨则意识到了微积分将会给数学带来一场革命。

由于涉及到民族荣誉,一场科学家之间的战争逐渐扩展成英国与欧洲大陆国家科学界的战争,英国数学家此后开始抵制欧洲的数学成果,并坚持在教学中使用牛顿创造的符号,这使得英国的数学几乎停滞了一个多世纪!

微积分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概率论;微积分;应用

[中图分类号]O1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36-0182-02

概率论主要是在高等数学教学后开设的数学课程之一,不属于高等数学的后續,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微积分思想的一种延伸,这也进一步形成了新数学研究项目与内容。概率论知识在发展过程中与微积分有较大差距,概率论主要是对数学中随机变量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并逐渐成为随机数学知识的主要体现与代表,与微积分知识有相同的重要位置与作用,较好地提高了数学研究的生命力,促进数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根据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得知机械设备在t0时间段正常进行工作,进一步可知其相应的初始条件为P(0)=1,在将相应的条件进行带出,可得知c=1,解得P(t)=e-at,因此该机械设备在t0至t0+t时间段中,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概率为e-at。

这一问题主要属于概率论中对概率求解的问题,在求解过程中,对微积分理论中极限思维知识进行了充分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证明了概率论知识与微积分知识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在对概率论中期望值与方差进行充分计算期间,也对微分方法进行了科学与灵活的使用。

综上所述,对概率论中微积分思想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期间,主要对概率论中微增量知识的使用、概率论中数量级的使用、概率论中Γ(α)函数指数的运用等概率论问题进行了充分分析,证明了微积分思想与概率论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微积分思想在概率论中的应用还有较大的空间范围,对概率空间的创建也有较大的作用。其中,微积分知识也属于概率论形成的主要基础,对概率论知识的使用也可将微积分思想进行丰富。

参考文献:

[1]宋殿霞。基于概率论与微积分的知识关联的教学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34):368-369.

微积分论文【第五篇】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他的一生中,他的一位贵族出身的情人对他影响巨大,尤其在当时的前沿科学知识方面。除此之外,这位情人还对伏尔泰的生活有巨大帮助。

这位情人本身还是一位了不起的女科学家,改进了当时数学最前沿的微积分,把牛顿的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翻译成法文,在300多年前,一个女性能有如此成就,几乎是不可能的,可这位伏尔泰的情人做到了。

这样一个曾经在法国的思想激荡年代风云人物、了不起的女科学院,大思想家的人生伴侣,竟然被历史悄悄遗忘了。

她的名字叫埃米莉・德・沙特莱。

才女与文豪的平行线

1706年,埃米莉出生于法国巴黎,父亲是宫廷的礼宾司长。埃米莉不仅早慧甚至勇敢地怂恿哥哥的家庭老师转而教她,还积极参加父亲每周举办的沙龙,置身于思想家和科学家之间,深受陶冶。12岁时,她便通晓德语、希腊语、意大利语和拉丁文。后来,还师从法国科学院院士贝尔纳多学习数学和天文学。可惜那时的女性是不允许进入大学深造的,埃米莉只得中断学业,在19岁时嫁给军人沙特莱侯爵,成为沙特莱侯爵夫人,并很快就有了三个孩子。作为一位军官,沙特莱常年在外驻守,这为埃米莉日后成为伏尔泰的情人埋下了伏笔。

伏尔泰出生于1694年,比埃米莉大8岁,在1720年代,他已经是个非常有名的戏剧文学家了,他因喜欢影射讽刺法国政治,被一个贵族诬告而流亡英国。

在英国,伏尔泰受到了牛顿的巨大影响,那时牛顿本人已经80多岁了,但他与牛顿的几个主要弟子进行了深入交流,尤其是牛顿的朋友兼弟子、经验主义哲学家约翰・洛克,感受到了最新的物理学成果以及经验主义哲学流派的价值。

在这期间,伏尔泰写了一系列关于英国的散文:君主立宪制、相对包容的宗教、理性的牛顿科学和经验主义哲学家的新观点,这些书在英国出版后,流传到法国,在法国造成了巨大影响。

那时,法国科学界还是由17世纪笛卡尔的“以太旋涡”理论在主导着,他们无法相信太阳的引力能穿过太空,到达并影响亿千米之外的地球,他们认为牛顿理论就像是占星术和炼金术一般的伪科学。

数学对牛顿理论至关重要,牛顿理论的优越性在于顶尖的数学,这不是伏尔泰所擅长的,因此他需要帮助,才能说服法国科学院的老顽固们。

共同引介牛顿理论

1729年,因得到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默许,伏尔泰回到法国。1734年,40岁的伏尔泰遇到了26岁的埃米莉,他立刻被智慧、贵气又热诚的埃米莉迷住了,三个月后,他们便确定了情人关系,伏尔泰称赞埃米莉“想像力像百花盛开,是罕见的天才。”

在当时的法国,贵族婚姻主要考虑的是家族联盟,而非爱情因素。作为婚姻的补充,婚外情对夫妻双方都是可以接受的。贵族社会的共识是,找一个高素质的、谨慎而又周到的情人,能提高妻子的素质,并利于家庭的稳定。因此,埃米莉的丈夫沙特莱侯爵容纳了她的激情――与伏尔泰的情人关系。

在埃米莉的帮助下,伏尔泰更深地理解了牛顿,他的科学文章变得更有说服力。这时埃米莉和伏尔泰一样,已经被牛顿的逻辑吸引,他们意识到牛顿创立了现代物理学理论的蓝图。因此,埃米莉开始着手翻译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包括了一个相对容易的读者指南,以及牛顿引力理论中行星运动的主要参数,附录中还描述了她杰出的数学朋友兼导师亚历克西斯・克莱罗和彼埃尔路易斯・莫罗・德・莫佩提对牛顿理论的应用,以及瑞士数学家丹尼尔・伯努利更新的牛顿潮汐引力理论。

其中,也包括她对一些微积分原理的改进。牛顿和德国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发明了微积分,这是一种数学知识,来描述和预测事物如何变化,比如苹果落地或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

但显然,牛顿认为微积分是太新颖,不能有效说服别人接纳他“激进的”引力理论。取而代之的是,他建立的大部分论点,都是用巧妙而独特的几何证明,这种具有逻辑又严谨的方法,来自于古希腊人。埃米莉使用了莱布尼茨发明的微积分符号,重写了其中一些几何证明。书中,她勇敢地试图整合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工作。

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任务,需要翻译者拥有最前沿的知识和最聪慧的大脑。到了1740年代中期,埃米莉翻译牛顿理论的工作,已经到了关键时候,她翻译了500页拉丁文和错综复杂的几何知识,还检查、再检查微积分的演算。她曾感叹道:“我呆在家,不停地整理这本书。这是一个可怕艰苦的工作,因为需要钢铁构成的头和身体,可我乐在其中,从来没有为这样的牺牲找过理由。”

伏尔泰的好助手

埃米莉与伏尔泰成为情人后,就一起住在西雷庄园。她在与伏尔泰交往的15年中,对伏尔泰的文学创作有巨大的影响。伏尔泰的很多史诗、悲剧及历史、哲学著作,都是这段西雷庄园的隐居生活里写下的,比如哲学和科学著作《形而上学》、《牛顿哲学原理》,戏剧《凯撒之死》、《穆罕默德》,哲理小说《查第格》等,这些作品的发表使得伏尔泰获得了巨大声誉。

1738年,巴黎科学院提出了年度征文比赛的主题《关于火的性质》,伏尔泰打算参加,他认为,热是由有微小质量的粒子组成,并打算用实验来证明。他和埃米莉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实验室,里面有大型反射望远镜:高质量的棱镜,透镜和精确的测量尺度。在埃米莉的帮助下,伏尔泰在西雷庄园里加热了大量的金属,测定金属在加热前后的重量,看看是否能发现额外增加的热粒子质量。几个月后,他没有得到统一的结果,埃米莉开始相信热没有重量,否定了伏尔泰的观点。

她对光和热,还有其它创新性的想法,例如,不同颜色的光线会有不同的能量和温度,这个猜想,在半个世纪后才被确认。埃米莉没有用实验证明她对光和热的想法,但她在巴黎科学院的年度征文比赛的文章中表达了这一看法,埃米莉的文章《论火的性质和传播》发表了,而她也成为在享有盛名的杂志上发表科学论文的第一位女性。

1749年,埃米莉不幸意外去世,经历了只有女人才能死亡的方式――难产,那时她是个42岁的高龄产妇(孩子的父亲是她的新情人,德・圣朗・拉贝尔侯爵)。伏尔泰也一直陪着她到最后。

埃米莉死后,她的科学名声也渐渐消失。伏尔泰也对科学失去了兴趣,她所翻译的牛顿理论被冷落在抽屉里,直到她的朋友数学家克莱罗将它们打印出来。克莱罗检查了她的演算证明,并改进了牛顿和哈雷的计算,1759年哈雷彗星回归证实了牛顿预测的准确性。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908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