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德育教育论文汇总4篇

网友发表时间 460923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德育教育论文汇总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德育教育论文【第一篇】

一个人的一生最重要的部分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在这里他们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做人,因为思想品德教育时刻陪伴着他们成长,所以德育教育无处不在。体育课是学生喜欢的科目之一,一节生动有趣的体育课不仅使学生得到的身体上的锻炼,而且心理上也得到了快感。丰富的课堂内容,愉悦的教学方式会给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一节身体锻炼的课程中怎样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教育呢?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与学生溶于一体,以情感人,才能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做游戏时需要对失败者进行一点象征性的惩罚,但往往有的学生爱于面子,特别是女同学,他们输了又不认罚,羞羞答答,影响了游戏效果也耽误了教学时间。有一次,我在参加游戏时,碰巧输了,从学生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他们心里暗暗在想“这下就看老师是否愿意受罚了”。当时我意识到老师以身作则的重要性,马上认真地受罚,在学生面前做了十个俯卧撑,在同学们的掌声和欢笑声中游戏又开始了,而且在以后的游戏教学中效果始终很好。因为学生意识到老师都能以身作则,他们便会认认真真,他们会理解做事情是人人平等的,做错了事情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二、根据学生家庭条件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教育。

由于我校处于经济发达地区,而且是私立学校,学生家庭条件非常好,很多学生存在浪费现象,于是教学中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例如,在体操前滚翻教学中,学生滚翻过程中双腿不能并拢,我找来报废的排球或者是乒乓球拍,让学生夹在膝关节处,在教的时候告诉学生废物利用的好处和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又如,在羽毛球教学中有许多球会很容易被打坏,羽毛折断,我让学生把坏的球收集起来,然后利用第二课堂时间教学生如何修理坏球,经过手把手的教,学生学会了再利用,一个个新球又活跃在课堂上。学生玩着自己翻新后的器材,懂得了珍惜,懂得了保护和爱惜器材。

另外,学生上完体育课后会买饮料喝,然后就把瓶子扔掉,我于是让学生把饮料瓶收集起来并装满沙子,这些沙瓶又变成了教具,教学中可以用做标志物或者游戏道具。这些,教具时刻都会对学生的行为起到警示作用,告诉他们不要乱花钱,不要乱扔垃圾,要学会废物利用。

三、及时有效,因势利导,做到力竿见影。

女同学在体育教学中是弱势群体,她们胆量小、害羞,特别是在一些力量性练习中很明显的突出这些弱点。但是,如果能及时加以调整,树立她们的信心,往往就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在支撑跳跃项目练习,女同学会很害怕,表现出畏惧的心理,这时教师应该及时加强保护措施,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加以教育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做动作,一旦出现转机,应及时加以表扬,并让他们重复练习。特别是树立示范榜样作用,找到几个动作比较好的学生做标兵、树榜样,让她们带领学生反复练习,用标兵的实际行动鼓励其她学生,培养她们勇敢、果断、不怕苦难的精神,消除她们的恐惧心理,增强学习信心,同时也树立了学生的榜样形象,从而使榜样学生练习积极性会更高,其她学生也能逐渐模仿,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又可增进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美德。

四、根据时代背景、教材特点、学生年龄段进行德育教育。

例如,在中长跑教学中,针对学生不愿意跑的思想,以王军霞为榜样,一个农村女孩子怎样刻苦锻炼而站在世界第一的领奖台上;在短距离跑教学中,有的学生偷懒,以刘翔为榜样,他是怎样为国争光,打破跨栏世界记录的;篮球教学中,有的学生对基本功不重视,以姚明为榜样,他在NBA是怎样逐步提高,受世人瞩目的。通过这些例子,鼓励学生重视基础,循序渐进,从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

学生是未来建设的栋梁,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是终生体育锻炼意识的继承者。他们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他们就会得到什么样的发展,德育教育是主宰,德育教育是终生教育,德育教育无处不在,体育课也是德育教育的一块主阵地。

德育教育论文【第二篇】

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一切活动中,培养他们成为品德良好的一代新人,当放置于首要地位。这一点已成为共识,但什么是良好品德的标准,则各有不同的认识。我以为品德良好的首要前提是圆满的人格,而人格教育则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和基础组成部分。

从我国教育史来看,人格教育古已有之。作为启蒙教育的《三字经》中这样叙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就说明人类通过学习才能“知义”——即对封建人格的教育,而“近朱赤,近墨黑”中的“赤”和“墨”则是封建社会传统的人格标准的两个极端象征。以后的《训蒙文》更为弟子们明确制定了一整套人格标准,它听倡导的“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时,“勿富,勿骄贫”,“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至今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在启蒙以后的进一步教育中,作为课本的《四书》《五经》里,固然有很多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理论,但也不乏以历史上优秀人物为榜样的人格教育内容,这些优秀人物成为历代读书人的楷模,这样的教育造就了我国历史上一代又一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格高尚的中流砥柱,成为千古流芳的俊杰。

从世界教育史来看,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不同情统,文化观念形成的人格标准来进行人格培养工作。而通过人格教育扭转人的不良倾向,转变人的道德观念,从而成功地完成对人的培养任务的典型,则是前苏联的马卡连柯创办高尔基工学团,马卡连柯以自己高尚的人格、真诚的爱心,无私的奉献,严格的要求、从人格培养入手,使那些流浪儿懂得自尊、自爱、自律,从而按社会要求去安排自己的行为。

那么,人格到底该怎样表达呢?人格应是思想、品德、情感的统一表现,丰子恺先生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足就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这三者和谐的统一,就是圆满健全的人格,而对真、善、美的追求,缺一不可。否则,这只人格之鼎就站立不稳,显示的人格就缺损,就低下。这就是说,所谓人格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以自己的言、行、情、态体现的对真、善、美追求和达到的程度,并且被别人感知,受到社会准则的定位。例如,当某人遇险,有人挺身而出营救、相助,人们称之为高尚;有人则扬长而去,人们斥之卑下。为集体为国家勤勉工作,分毫必争,社会评价为优秀;为个人和小家无孔不入,无利不图,社会评价为自私。这是当今社会的人格内容之一。

作为人格教育主渠道的学校,有责任开展多方面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圆满人格,决不只限于笼统的提出思想教育,而应该在提高学生人格素质的基础上,去谈思想进步,政治信仰,爱国主义等等。而入格素质的基本构成是这样的一个特征:适应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忠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风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社会的人。而这一类人物在我国历史文化沉淀中大有人在,都靠教育者在创造性为学生树立榜样,但最有说服力的教育方式,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去发现发掘每一个学生人格上的闪光点,去鼓励实践者去继续实践,去鞭策未实践者紧紧跟上,大力表扬,广为倡导,激励大家竞相学习。这样在校园里就刨建了一种追求真善美的环境氛围。

另外在对人格有正确的认识之后,还必须培养学生对人格的评价能力,用优秀范例和低劣人格表现进行比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对比感,反差感,在心理上产生震撼,从而形成评价能力,判断能力。这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鼓励青少年实践自己对人格的认识,并自我评价,使他们把自己对人格的理论认识和行为行动统一起来,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而老师、家长自身的人格行为也无时不对被教育者产生强烈的影响。社会风尚是社会成员总体人格的展示,不仅表现在国家危亡之际,更表现在日常生活的责任和义务。人与人关系中,与其坐叹世风日下,不如从检查自己的人格行为开始认真、负责地教育,培养自己的子女、学生,使他们都成为追求真善美、具有圆满人格的,那么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文明!

德育教育经验论文【第三篇】

我是创星学校的一名教师,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于19xx年参加工作,20xx年任学校政教主任,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基层教育教学工作,能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开拓进取,坚韧不拨,知难而进,勇挑重担的精神风貌投入到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中,特别是在担任学校政教主任以来,能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校长的助手,我的责任和担子都是很重的,德育(教育)工作是我的核心工作,我努力地和各位行政领导一起、和各位教职工一起来重抓德育工作。下面做些简要的汇报:

1、抓住契机,开拓思路,努力开创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局面。我认为,学生的成长,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学校教育工作应把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有用人材。在工作中,我善于开动脑筋,用敏锐的政治眼光,寻找教育的突破口,思考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使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更加直观、有效,起到真正的作用。针对我校留守儿童较多,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的空缺。我提出了以开展“文明习惯伴我行”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德育教育整体思路,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格局。根据本校实际,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制订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系列教育活动计划,积极配合派出所聘请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法制教育活动,坚持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学校为主阵地,坚持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环保教育与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成绩卓著,效果明显。

2、我大力宣传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团结和调动教职工们来一起抓好德育工作。我在学校教职工当中,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当中,时时强调育人首位,教学生做人最重要,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当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来开展,围绕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来开展。对于青少年学生,我们说“德育不好,可能是危险品;智育不好,可能是次品;体育不好,可能是废品。”最关键的就是我们要抓好德育,努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青少年良好品行。因为“危险品”是最不好的,将来可能会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要让老师们牢固树立“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观念,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切实认真实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全体教职工形成共识是首要的,都来高度重视德育工作,齐抓共管,亲密配合,这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前提。

3、加强学校、家庭、社会联系,形成主体,互动的教育网络。我认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工作,学生不仅仅生活于学校这个小的系统之中,社会家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学校、社会、家庭的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我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潜力的挖掘,充分利用“家长学校”作用,要求各班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实行规范的家长培训会,定期对家长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训,通过家长交流会,给家长提供育子经验交流平台,提高家庭教育技巧。采取家校联系册、家长信箱等方式,建起沟通学校的桥梁。与此同时,还在校园内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学生用实际行动去感染家长。这样,不仅仅为学生成长创造了一个洁净的天空。同时,也提高了家长的思想道德水平,达到了整体提高的目的。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大环境,我重视社会教育的作用。在当地党委政府、教育局的指导下,与各班、少先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传承优良传统”、“争当‘三好学生’开学主题日”、“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等教育活动,不仅使学生受到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为其他学校树立榜样,营造出一种和谐、文明的文化氛围。

4、德育工作成效显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校多次被评为“嘉鱼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工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领导的关怀和支持,校领导多次对我的工作进行肯定,鼓励我大胆的改革创新。在以后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德育途径实现对话式教育【第四篇】

(一)建立平等的主体间关系

师生之间的交往是德育过程的最基本的交往,“孩子们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避免从他们的老师那儿‘获得’道德态度、信仰和习惯”。但长期以来,教育者被看作是道德知识的传播者,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不利于对话式教育的进行。然而,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已具有明确的主体意识、较强的主体能力和一定的主体地位,并在思维和行为上力显主体性特征,他们希望得到尊重与肯定,喜欢平等的进行交流。因此,在高校德育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必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学生是教师平等的伙伴,而不是灌输的对象。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爱护学生的生命,关心学生的成长。力求为学生创造民主、宽松的氛围,让每个人都成为平等的谈话主体,可以自由地公开发表他们的意见,理性的进行对话和协商,民主的讨论各种感兴趣的话题。教师也只能是作为平等中的“首席者”引导对话的进行,并不能控制对话。

(二)对话要尊重师生间的差异

对话不同于独白,也并不是任何的语言交流都是对话。对话,本身就意味着差异、对立和冲突,意味着多元、多样,意味着“求同”而“存异”,对异的尊重乃是求同的前提和基础。况且,教师与学生在知识、生命体验和角色等方面的确存在差异。同时,大学生由于其未成熟性和发展性,他们对生活、对学习会有他们自己的看法,并且常常与教师的标准不一样,甚至有时会犯道德上的错误。因此,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宽容意识、理解意识,教师不能苛求学生与自己有相同的生命体验,而应允许学生在对话中有独立的感悟、体验和发现。通过对话鼓励受教育者的自我表达,通过对话告诉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其他许多选择,鼓励他们通过比较,通过自己已有的道德理性来决定如何选择,选择哪个是最佳的。这样,才能真正展现受教育者自身生活世界的伦理状况,拓展受教育者的道德视野,增加受教育者的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能力,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觉悟。

(三)师生间要有共同的话语背景和规则

师生间有共同的话语背景和思想素材也是其对话进行的基本要求之一。对话式教育的进行需要创造共同的话语背景,只有在共同的话语背景中,对话双方才具有彼此都被领会的可能性。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乐于观察生活,爱好广泛,教师应抓住大学生的需求心理,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人手,进行师生双方间的沟通和理解,通过沟通,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内在情感、意志与个性,通过理解,倾听学生的心声,从而达到心灵的契合,找到共同的话语。除此之外,他们要遵守一定的语言规则,运用这些语言规则和逻辑规则去组织自己的语言,使对方有可能理解自己的话语。这些规则是主体双方共同拥有的,利用它们理解对方的含义,从而形成相互理解的桥梁,促使对话持续进行。

(四)全面对话的应然性

由于道德本身的复杂性、师生人格的完整性以及道德的生活本性决定了师生间的道德对话决不能只局限在哪一方面的单维度的沟通。否则,对话将是片面的、残缺不全的。因此,对话必须是全面的。首先,从内容上讲师生间的对话不能仅仅局限于道德知识,应涉及到道德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道德生活的众多内容,他们才会将道德认知合理的转化为道德实践,形成自己的道德习惯。其次,从形式上讲师生间的对话是全方位的。其中有对应当如何的道德规范的理解、理性的碰撞,同时更有情感的交融、心灵的相遇;第三,从对话的领域上讲,对话也不能仅局限于课堂,要走向生活,使道德教育存在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46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