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推荐5篇】

网友发表时间 555072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推荐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第一篇】

(一)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合,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需要意大利法学家米拉格利亚曾经说过:“道德与法律乃伦理学的两枝,是实现人类目标或伦理实体的两种方法。”道德强调自律,其实现方式主要依靠舆论督促、内心修养和习惯驱使,道德弘扬“什么是好的”、“做什么能够得到社会的褒扬”,道德是柔性的“约束”。法律规定“你必须怎样做”、“你应该怎样做”、“你不应该怎样做”或者“不许你怎样做”、“什么做了要受惩罚”,法律是硬性的“底线”,主要体现他律。道德要求人们应该为善,法律要求人们不得为恶。实现道德和法制教育的融合,引导大学生按照法律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将法律的外在强制性约束自觉转化为内在道德修养,即由“他律”转化为“自律”。一方面,通过道德教育的说服力和劝导力来引导大学生感受社会关系的脉动,确定自身生存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增强自身的道德责任感,使其在美德指引下,自觉地扬善抑恶、明辨荣辱、选择高尚、弃绝卑下。另一方面,通过法制教育让大学生知法、尊法、守法、用法进而护法,敢于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使“法”成为大学生的行动准则。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注重道德和法律的强制与自觉、有形与无形、自律与他律的相互结合。

(二)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合,是大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需要社会中每个个体要生存、发展、获得幸福,首要的前提是个体具有生活和创造生活的能力。就大学生这一群体来讲,他们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就总体而言,权利意识差,维权意识薄弱,适应社会能力方面不容乐观的。道德教育使大学生道德高尚,明礼诚信;法制教育使大学生遵纪守法,尊重法律。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融合,对于增强大学生成长的动力、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优化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两者的结合,一方面,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辨别力、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引导大学生处理好理想与现实、权利与义务、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关系。另一方面,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大学生塑造新的行为方式,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拥有必要的用法、护法能力,形成自觉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以适应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秩序化的要求。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创业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机遇和广阔空间,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体现着大学生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将会有助于大学生不断拓展个人发展空间,从而更大程度地实现自身价值。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融合的实践把握

(一)以生活为本,实现道德和法制教育的融合个体思想品质的形成并不取决于拥有书本知识的多少,它是在包括课堂生活在内的所有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是在对生活的体验中形成的,是在对生活世界的感悟中形成的。以生活为本,就是以大学生现实生活为参照和源泉。我们知道,道德与法律与人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道德与法律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顺应现代人生命意识的凸现及个性张扬,道德法制教育必须回归生活。因为人的个性是体现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道德法制教育是“人对人的理解”,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彼此心灵撞击、沟通和升华。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会面对诸多压力,如学习压力、生活压力、情感压力、就业压力等,道德和法制教育,要从引导大学生的成人成才高度、从大学生个性需求出发,关心他们的生活以及思想变化,将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他们生活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避免缺乏生活情景性和生动性的空洞的“单向度”灌输式道德法制教育模式。坚持以生活为本,要注意结合大学生的时代特点,用身边的故事感染大学生、以大学校园的案件警示大学生,不断深化大学生对道德和法制教育的理解。引导他们遵德守礼、知法守法、健康向上,帮助他们解决在理想信念、人际关系,以及学习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道德困惑。同时,关注困扰大学生常见的法律问题,帮助大学生释疑解惑,引导他们通过合法途径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难题,引导他们遵德守礼、知法守法、健康向上。一方面,重视道德教育,要“把主体的德行作为利益赏罚的一个重要依据,以选择性激励帮助人们在为自己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付出物质利益代价和成本中学会遵守社会道德”。另一方面,通过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规则意识,帮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思维方式,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不能做”,在遇到法与理、法与情的冲突,遇到合理不合法或合情不合法的情况能够坚持法律之上,维护法律的权威。

大学生德育论文【第二篇】

西方网络文化的冲击

拥有雄厚资金与先进技术的西方发达国家,他们拥有大量的先进信息,他们的信息在对外输出时主要在宣传其自己的政治与文化,而且他们垄断着网络高端技术。我国的网络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网民在线交往时多采用匿名的方式,想要调控舆论导向就遇到很大的困难。目前上网已成为一种时尚,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得许多不健康的思想在网上蔓延,想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需克服重重困难。

传统德育的严重滞后

与快速的时展相比,我们传统的德育观念、教育理念、教育形式显现出了明显滞后。首先,在当今时代,教育者的信息优势和技术优势部分丧失,尤其是一些老教育者处于年轻人学习的处境。其次,网络时代网上信息鱼目混珠,许多有价值的信息被埋没,大量的信息量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德育工作者传达给学生的有益信息受到很大冲击,严重削弱了高校德育对大学生的影响。第三,国际传播网被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着,他们垄断着主要的世界舆论,他们可以随便地对外进行政治渗透。这就使得传统的德育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德育工作者的素质有待提高

网络对高校德育的挑战,追根问底是对从事德育工作的人员素质的挑战。具有共享性的特点的网络信息,使得大学生们足不出户就可知晓天下。对信息量极大的大学生进行教育,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拥有更大的信息量。目前,大多数德育工作者虽然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但是对网络技术真正能做到运用自如的还不多。培养一支理论功底厚,又具备相当的信息化水平的德育工作者队伍是推进德育工作迅速前进的当务之急。

2网络时代的德育对策

发挥网络的积极引导作用

首先,要努力推广互联网。互联网基础的设施建设要加大投入,努力扩大互联网的覆盖空间。要为大学生们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互联网环境,建设高技术的校园网。应进一步完善网络课程的设置,使大学生运用互联网的水平得到快速地提高。把一些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站展现在他们面前,在网络上向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多开设一些有益大学生身心的项目,吸引他们的目光,让互联网为当代大学生们营造出一种崭新的生活模式。其次,大力创建绿色网络,为广大学生营造温馨的新兴网络家园。营造绿色的网络环境,主要工作包括绿色的文化内容、绿色的文化载体、绿色的上网场所等方面,多给大学生推荐一些有利于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的绿色网络内容。最后,努力开展各种网络活动,使大学生有展示才华的平台。在网上开展有意义的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大学生参与活泼、新颖的网络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要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坚持网络与现实相一致的原则,借助网络开展各种活动。比如,借助网络广开论坛,让大学生参加讨论各种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各种现实问题和现象;可借助各种才艺展示、能力大赛等活动,把大学生的注意力从对互联网的好奇心转移到科学地使用互联网方面来。这些多彩的网上文化活动为大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体现自己的价值、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备受大学生们推崇。

克服互联网的弊端

首先,监管力度要加大,网络环境要净化。互联网的安全防范技术及产品的研究开发要大力加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阻止一些有害信息及不健康内容侵蚀大学生的头脑,多角度地为大学生健康的网上遨游保驾护航。其次,立法也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种网络行为,要从法律上严格进行规范。政府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大学生的网上行为进行相应的约束。再次,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规范他们的文明行为。作为开展教育的学校,应培养大学生维护网络文明的道德责任感。建立一支精通互联网技术、知晓大学生心理、擅长做思想工作的德育工作队伍。针对当代大学生特点,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教导他们文明上网。作为他们重要成长场所的家庭,父母对大学生的教育和保护是不容忽视的,家长在为大学生提供上网条件的同时要注意引导、控制他们的上网时间和内容。最后,要努力构建网络道德规范。作为新生事物的互联网,当前,世界上关于互联网道德规范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有待进一步提高相关水平。帮助各种网络机构和广大学生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建网络文明,形成网络道德舆论。各种相关机构要加大对互联网道德的宣传教育力度,使互联网道德观念真正在人们心目中生根发芽。同时对网络道德的舆论监督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上的文明行为要大力表彰,对违反网络道德的做法要进行抨击,逐步形成互联网道德行为的良好氛围。总之,网络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双重的,网络发挥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是同时并存的。我们要遵照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让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预防和克服互联网的消极影响,让互联网为大学生健康和谐的成长起到推动作用。

大学生德育论文【第三篇】

当代大学生进取心较强,积极要求进步,敢于挑战,期望值较高,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是,他们对自己和社会的认识尚不够清晰,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太明确了,甚至存在误区。这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既不利于其良好品德修养的形成,也不利于其专业素质的提高和事业的发展。思想导向的不清晰往往会困扰大学生,阻碍其健康成长发展。在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中,班主任作为一个特殊的角色,能对学生的人生发展起到引导作用。班主任是班级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在学生心中有比一般教师更高的权威,学生对其比较信任。高校班主任经过工作的历练,比学生理智、视野开阔、经历丰富;因此,班主任可以利用其特殊的角色地位,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发展目标和制定科学的人生规划。

二、班主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师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从总体来看是积极向上的,但在他们成长当中也会经常出现一些消极、退缩、不负责任等现象。在学习上,想不劳而获,遇到困难缺乏信心和勇气,心理脆弱易产生消极情绪;在生活中,自制能力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我行我素。有些学生只能被表扬,不能被批评;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导致个别学生因参与活动失败或被拒绝或考试成绩不理想等而走绝路。班主任作为一个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的角色,作为一个与学生联系较多的师长,利用其工作优势,应肩负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是心理咨询的责任,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师。班主任工作的空间广延性和时间连续性,使得他们可以十分便利地、适时地把握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面情况,进而能够为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班主任工作任务之一就是教导学生学会做人,这项德育工作主要是一种以心育人、以人育人,进而提高人基本素质的精神劳动。心理健康教育正是以心育心、培养优良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的教育;所以,班主任应有效地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发展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是一个有心人、细心人,在与大学生接触过程中,要不断细心地、敏感地把握学生内心深处的一些细微的变化,进而及时有效地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学习、消费、交际、择业、危机等方面进行指导,这样既能弥补大学生远离父母、缺乏家庭教育的不足,又能缓解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压力。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离不开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心理训练。虽然已经步入了大学阶段,但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发展状况、情绪体验状态、意志品质特点等有时认识得并不是很清楚,他们有时会感到困惑、迷茫,不知怎么面对现实或走不出困境。作为班主任,可以通过教学活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与他们一起体会、共同感受,加深彼此间的沟通交流,进而相互了解,获得感情上的共鸣、心灵上的共振。在此基础上,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向班主任吐露他们的心声,在把内心的不安与焦灼向老师倾述的同时,也得到了心理宣泄。这不仅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营造一种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种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也来自于班集体,而良好班集体建设的主导者、领头羊是班主任。班集体是大学生入学以后第一个正规的群体,在这个集体中,大家一起活动、学习,互相感知彼此的情感、认知,相互之间影响很大。大学阶段,虽然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较强,但他们仍然需要被集体接纳、认可。良好的班集体能满足学生的这种归宿感和安全感的需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促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同时,学生会从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中获得鼓励、信任、支持和安慰,从而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并在增强集体意识、集体责任感的情况下,产生热爱集体的积极情感体验。这样就避免了因人际关系紧张而导致的心理挫折,也避免了因为孤独与被排斥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三、班主任是大学生良好道德素养提升的督导者

一个人的基本道德素养的形成应从小抓起,到了大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道德教育对于青年一代来说不是最主要的;但从目前大学生成长中表现出来的基本文明礼貌素养来看,其基本道德素养的提升仍值得关注。对此,班主任的作用不可忽视,班主任是大学生基本道德素养提升的督导着。班主任的工作角色特点决定了其应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在学校师生关系中,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更易于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更易于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班主任对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同学关系、家庭状况及其他问题能很好地了解、掌握,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利用各种机会,有计划地针对每个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和帮助。

四、班主任是大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和行为深化的鞭策者

任何一个人都要明了社会规则、遵守社会规范,否则无法生存和发展。对于社会规则规范、法律制度,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学校教育让其有所了解,一方面通过其参与社会实践使其进行感知体验。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社会规则规范、法制法纪教育的途径方法很多,班主任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与学生的接触最多,可以在班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对大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进一步宣传和指导,鞭策学生在不久的将来能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职责、能严格规范行为、塑造应有的人格形象和社会形象。当代大学生虽然知识丰富、思想活跃,但法制意识、观念较淡薄,法律知识缺乏,有的不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行为轻狂不负责任、有的意气用事而缺乏理智;所以,班主任应利用自己的特殊角色地位,随时教育引导。总之,班主任在大学生健康成长中承担着艰巨任务,在他们良好道德素养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班主任在高等教育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色。

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第四篇】

(一)价值目标模糊

在高等教育这一整体系统中,德育居于主导和统帅地位。整体而言,高校“德育为首”的理念还不够全面深入,德育总体目标还不够明确,甚至有些模糊,这也使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颇具模糊性。相对于德育效应,智育效应更具显性、及时性和可测性。因此,在绝大部分高校教学教育质量评估过程中,智育处于中心地位。这一方面使包括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内的德育在高校全盘工作中失去了应有的位置,另一方面使高校德育出现了“过度智育化倾向”,倾向于将德育作为一门专业知识性的课程来传授,过分倚重单向灌输和考试,很难使学生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些高校在确立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时,忽视了外在环境的持续变化,没有统筹兼顾大学生群体特征和个性发展诉求。这种目标过分强调共性,充满了理想化和泛政治化的色彩,缺乏应有的层次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都想管用”的设计初衷变成了“很难管用”的现实尴尬。

(二)制度惯性明显

现行的高校德育制度体系,基于以往的历史背景、历史经验和社会环境,既有正式制度构成的刚性约束要素,又有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的“软约束”。调查显示,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高校德育制度体系总体是比较健全的。相较于其他工作制度,德育工作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容易固化成德育主体的工作习惯和理念,久而久之,难以改变。这其实就是制度的惯性所致。当前,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社交网络方兴未艾,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环境,包括教育的主体、方法、形式和途径等。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实施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制度没有及时修订或废止,已经部分或完全失效。另外,一些教育工作者因为多种原因,不太熟悉新的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按照老制度固化所形成的经验来处理新情况和新问题,常常显得捉襟见肘,遭遇“雾里看花”的迷茫。

(三)德育评价滞后

近年来,高校德育评价日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尤其是高校德育评价中的一些误区。当前,相当一部分高校仍然用试卷来考核德育效果和评价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而第二课堂的德育实践活动、道德品行养成在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权重偏低。整体而言,当前大学生德育评价,既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有缺乏合理的评价方法。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之中。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德育工作者用静止的标准体系去衡量个性不断发展的受教育者,当发现被评估的受教育者德行与评估标准不一致时,往往只会单方面否定被评估者,而不去反思已有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是否科学合理。同时,还有些德育工作者简单的将德育评价等同于政治教育评价,使评估结论失真或以偏概全,甚至造成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对立。

(四)主体角色单一

建国以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全国德育在顶层设计上将德育工作者列为单一的德育主体,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包括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内的高校德育深受这一理念影响,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很多高校一线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偏执认为学生像道德容器,只管从外部灌装,而忽视了容器内是否发生了积极的化学反应。与此同时,很多高校德育工作者,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和职业认识也较为单一。比如,授课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是“教书”,而不是“教人”;一些肩负德育职责的后勤岗位人员,常把自己当成“保姆”,使学生的依赖性进一步加强,不利于其自立能力和独立人格的培养;一些管理岗位的工作者,把自己当成“警察”,很难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在高校普遍推行学生助理制度、校内勤工俭学制度和项目管理制度之后,一些德育工作者甚至把自己当成“老板”,把大学生当成“临时工”和“雇员”。这使得德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角色经常缺位,影响了教育实效。

(五)资源整合乏力

首先,从高校内部来说,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资源缺乏整合。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人才、资金、场地、时间、设备等要素,相对于高校其他教育教学资源有其特殊性,但当前,这些资源在利用程度、利用范围和利用效益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进行有效整合。其次,从大中小学德育资源的衔接角度来看,各层级德育资源相对独立,缺乏有效衔接。整体而言,大中小学德育资源既缺乏整合,又难以共享。再次,从全社会层面来看,高校校内德育资源和校外德育资源没有完全融合。一些高校困于“稳定压倒一切”的思维定势,出于安全等因素的考量,很少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展德育实践,让一些有意为学生德育提供支持的社会组织望而却步。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些企业和社会组织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在社会生活中过分逐利,忽视了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不想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德育开展提供便利和支持。

二、协同学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既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道德教育的一般属性,即社会性、时代性、实践性。协同学作为复杂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许多学科领域密切相关,吸收了很多前沿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转化的共同特征和一般规律,在无生命自然界与有生命自然界之问架起了一道桥梁,具有很强的普适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系统的自组织现象的分析、建模、预测以及决策过程。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是一个具有显著复杂性的开放系统,由人、组织和环境三大基本要素构成,并且每个要素又嵌套多个次级要素,各个层级和各种要素不断从外部接收信息和向外部输出信息,通过自组织推动系统在不断发展。因此,将协同学的相关理论引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的分析和优化,从理论层面考察,有利于进一步创新和丰富高校德育理论,提升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专业化支撑和科学化水平;从实践层面考察,有利于调整和优化高校德育运行机制,切实整合德育资源,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渠道,突破制约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的现实瓶颈。在协同学视域下,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复杂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具备序参量、控制参量、自组织演化和随机涨落的特征。

(一)协同学的基本原理

20世纪60年代末,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物理学家哈肯(Haken)教授从事激光理论研究时发现,激光是一种典型的远离平衡状态时由无序转化为有序的现象。他以此为基础总结了不同现象或系统中有序结构形成的特点与规律。1971年,哈肯与经济学家格雷厄姆(Graham)合作发表“协同学:一门协作的科学”一文,首次提出“协同”的概念,并强调“无论任何对立的双方,只要在同一个系统内,在同一目标下,都存在着协同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都可以实现协同发展”。之后,哈肯相继公开出版《协同学导论》和《高等协同学》,系统阐述相关理论,使协同学成为了一门重要的新兴学科。协同学由一系列严密而复杂的原理组成,吸收了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规律。协同学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其中“控制参量”是影响系统运行状态的内在机制和外部环境因素。随着控制参量的不断变化,系统接近质变“临界点”时,内部各子系统的关联作用不断增强,子系统的无序运动状态会逐渐变弱。当控制参量达到“阀值”时,子系统的关联作用显著增强,并呈现出有序的运动状态,产生了“序参量”。序参量源于所有子系统对系统协同(有序状态)的贡献总和,体现了系统的宏观有序度,是系统发生质变的显著标志。系统处于有序状态,并不意味其子系统及其组成要素“完全受控”。子系统中仍然存在无规则的独立运动,或强或弱,有时还会产生局部耦合,遇上外部环境的变化会使序参量在一定范围内“涨落”。系统在外部环境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其子系统也会向更加有序或无序状态发展,这源于系统的“自组织”特性。如果系统在自组织作用下,趋于更加有序的运行状态,称为“良性涨落”,反之则称为“不良涨落”。

(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协同学特征

1.序参量特征

协同学指出,在系统演化过程中,有序参量起决定性作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是一个由目标、内容、主体、方法、阵地和环境等多个子系统组成且具有复杂性的开放系统,而各个子系统又嵌套多个次级要素。各子系统及其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演化的不同阶段,各种参量和要素的作用完全不同,但会形成以实效性为序参量的有序集合。随着各子系统及其要素的不断竞合,在序参量集合中最终产生了系统的主导序参量,从而主导着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的宏观发展方向,支配着子系统的行为。

2.控制参量特征

协同学认为,系统从无序态转变为有序态,既有内因,又有外因,但内外因皆与控制参量相关。因为控制参量既会影响系统与外部环境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又会影响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协同程度。就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而言,不同子系统在目标诉求、组织文化、价值观念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同时,信息共享机制、激励导向机制、沟通协调机制等尚未建立或健全。这些因素加剧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子系统及其要素间的差异性,导致系统产生远离平衡的“熵”。随着“熵”的累积,系统将开始偏离平衡状态。因此,增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协同增效的动力,必须把握好系统的控制参量,以管控“熵”的快速累积。

3.自组织演化特征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的整体行为和功能并不是子系统行为和功能的简单叠加,在协同机制、激励体系、社会需求、国家政策等外部因素作用下,其子系统和人才、技术、信息、知识、资金等要素不断深度融合,进而形成一定的自组织结构,并不断的进行自我调适,如图3所示。在此基础上,各子系统及要素也将形成全面依赖的关系结构,产生单个系统不具备的新结构和功能,促进系统的高级有序演化,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因此,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要创建协作型、互助型、学习型的平台,并健全激励机制,实现系统要素的有序流动,提升系统协同增效的自组织动力。

4.随机涨落特征

随机涨落是指系统受内外因素共同影响,序参量瞬时值常常偏离平均值的现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及要素具有互补性、共生性,经常处于一个远离平衡的状态,在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作用下,会出现变量涨落的情况。这种涨落分为良性涨落和不良涨落。其中,促进系统宏观有序的涨落称之为良性涨落,否则,则为不良涨落。如宏观政策的调整、重大典型的培育、新媒体技术和新软件的应用等,可导致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放大良性涨落效应。高校应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激活教育主客体活力,放大涨落效应,以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趋于良性涨落。

5.非线性作用特征

协同学强调,系统的演进离不开子系统及其要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恰似哲学意义上的“矛盾”,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演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当前,指导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我国高校德育领导体制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许多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特征,一些矛盾还比较突出。如学生意见表达渠道不畅、师生信息不对称、工作制度不合理等带来的信任危机、管理危机,对金字塔各个部位和层级形成的冲击力完全不一样。与此同时,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及其子系统和要素与环境变量之间存在非线性作用。环境的细微变化,对子系统及其要素的影响力也不一样。

三、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优化路径

近年来,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全社会关注和热议的民生话题;但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和用人单位却招不到或招不满的人才,社会出现“就业难”和“招工难”的双困局面。一些大学生加入“自愿性失业”行列,成为“啃老族”;还有些大学生频繁的跳槽,成为“炒老板鱿鱼专业户”。面对这些现象,社会各界开始全面反思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如前所述,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确面临一系列问题,如价值目标模糊、制度惯性明显、德育评价滞后、主体角色单一、资源整合乏力等,严重制约了其实效性。协同学的普适性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复杂系统性,使二者能有效契合。在大学生职业教育系统的改造和优化过程中,科学引入协同学理论,全面推进目标协同、内容协同、阵地协同、方法协同、主体协同、环境协同,既是大势所趋,又是迫在眉睫。

(一)目标协同

高校要使具有不同利益诉求、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子系统及其要素形成强大合力,前提是构建一个教育主客体都能认同的目标体系。如果被集合起来的诸多单位或个人缺乏必要的目标整合机制,教育主客体价值理念相互冲突,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将事倍功半。对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而言,目标是其“主导序参量”,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突出特点是一元化、理想化、刚性化,重心偏高,片面强调政治性和统一性,缺乏规划性、层次性和差异性,处于一种结构性困境,即子系统结构不完善,大系统基础不稳。同时,在实践中常陷入两个误区:一是把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当作教育起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起点设置不当,过分强调社会价值,以“人民伦理”来塑造学生“无我”的道德境界,对学生道德的个性和自我利益的正当性等进行全面抑制,甚至彻底清除,难以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因而影响教育实效。二是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和教育目标混为一谈。这致使原本不简明的高校德育目标变得更加模糊。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体系由总目标和分目标子组成。对于高校而言,只有将其总目标科学分解成多层次、多类型和有序列的分目标,并构建有力的支撑点,才能组成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系统。因此,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协同重在四个方面。一是个体目标和社会目标协同。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主体意识、自主自立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其良好的社会公德,使学生对社会和集体高度负责。二是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远期目标协同。合理构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发展链,形成目标的有序性和完整性。三是内在目标和外在目标协同。通过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外因对内因的有效刺激,使受教育者内在的知、情、意、信、行等要素相协调。四是理想目标与现实目标协同。实现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超越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二)内容协同

内容体系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运用协同思维来解决。首先,强化“纵向协同”。目前,大、中、小学德育“各自为政”、“各负其责”的状况,造成了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脱节、越位、遗漏、重复等问题。一些高校在工具理性主义观念的影响下,忽视了学科课程的德育功能。因此,全国亟待依据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意趣,按照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衔接的原则,构建一个贯穿大中小学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体系,从而强化其自身的“自组织作用”。其次,强化“横向协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能作茧自缚,应在“中国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国际元素”,以此增强本系统的开放性。尽管欧美高校与我国高校在社会制度、管理体制、教育传统等存在差异,但其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益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生态文明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同,国家意识教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耦合。这些经验正是维护高校德育系统平衡的“负熵”,将强化我国高校德育内容的时代性、世界性,增进学生和社会对德育内容的认同,从而提高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再次,强化“内部协同”。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一些组成要素陈旧、孤立、分散或重复,要素匹配性欠佳的问题有时还比较突出,甚至各要素之间还出现相互悖离的现象。因此,高校要坚持“确保方向性、凸显生活性、强化时代性、把握灵活性”的原则,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思想实际和社会形势,促进显性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显性内容与隐性内容的协同,知识性内容与情意性内容的协同,政治性内容与生活化内容的协同,构成有序、有效、完整的教育内容体系。

(三)阵地协同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阵地是教育主客体相互作用必须依赖的空间。家庭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起点,学校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网络和新媒体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新渠道和各阵地的联系纽带。四个德育阵地的协同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而是在优势互补基础上的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使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成效最大化。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推进,高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衔接更加紧密。在校内,传统“三点一线”(教室、寝室、自习室)德育阵地地位依然牢固。2008年起,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公办机构免费向大众开放,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阵地拓展带来新机遇。但一些高校因为资金、安全、政策和传统观念的制约,校外德育阵地建设相对滞后或停滞不前。同时,还有一些高校陷入“只挂牌,不使用”的尴尬境地。家庭、学校、社区和企业均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践的重要阵地,但四者在协同增效方面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因此,促进第一课堂阵地和第二课堂阵地协同,形成阵地育人功能合力,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阵地协同的重点。相对于传统教育阵地,当前互联网和新媒体正在营造无比宽阔的虚拟阵地。近两年,中国最流行的20个移动应用,在网络上累计下载量超过33亿次,而大学生是其中最主要的用户群体之一。显然,新形势下虚拟阵地的缺失将使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黯淡无光。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德育工作考量,这体现了国家抢占互联网阵地的战略意图。新媒体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地域和时空的限制,成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控制变量的“控制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要结合大数据思维、互联网思维、版权思维和底线思维,促进虚拟阵地与现实阵地协同,使互联网成为现实阵地的有益延伸和补充。

(四)方法协同

方法体系是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一个动态的、蕴涵着科学性、创新性的子系统。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的优劣,只有在与其实施过程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显现。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系统不断完善,但其内各个层次、各种方法和各种要素之间的协调性不够,“十个多于”的特征比较突出:被动说教多于主动引导,单向灌输多于双向交流,集中教育多于分散教育,显性教育多于隐性教育,传统手段多于现代科技手段,认知教育多于实践教育,理性教育多于情感教育,言教多于身教,现实方法多于虚拟方法,解决思想问题多于解决实际问题。在高校,由于多种原因影响,务虚的工作方法仍有很重的份量,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导致形式主义,如“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重在争取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关注,较少考虑受教育者的品德基础和发展需要。形式主义同样存在德育课堂之中,难以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实现寓教于乐。高校德育要取得预期成效,最重要的不是通过某一种方法的选择,而是多种方法的“黄金搭档”,形成科学的方法体系。因此,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组合运用“因材施教法”、“教学相长法”、“情感交流法”、“循序渐进法、“启示引导法”和“环境陶冶法”等德育方法,有效支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的“控制参量”,形成带来协同效应的“序参量”。对于学生而言,也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知荣明耻法”、“自我反省法”、“克己慎独法”、“改过迁善法”、“防微杜渐法”、“躬行践覆法”等德育方法,才会更好促进自我的提升。

(五)主体协同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主体协同旨在实现教育职能、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的有机统一,实践路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协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在强调教育主体客体化的同时,也要发挥客体的主观能动性,即教育客体主体化。高校传统德育专注于教育者的主导和主体作用,片面的将学生视为被教育、被管理的客体,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形成“正反馈回路”,严重制约了德育实效。因此,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尽可能的调动学生自主育德的能动性,使师生双主体相得益彰。二是教育者相互之间协同。近年来,高校德育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全员育人”和“全员育德”理念逐渐普及,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队伍、后勤队伍等主体之间的协同意识日益加强,但“遇责任相互推诿”和“遇利益相互博弈”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此,高校必须建立和完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协同机制,使全体教职员工时时、处处、人人履行育人育德的使命。三是教育机构之间的协同。当前,高校已基本形成自上而下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机构和组织系统,但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一些机构职责交叉导致“政出多门”,一些机构职责不清导致功能弱化,一些机构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重,一些机构纵向衔接不畅。高校应建立一个组织和人员落实、工作强有力的德育领导小组,加强对包括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内的整个德育系统工程运作的统一领导,将把握思想政治方向、加强队伍建设、协调各个德育环节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协作和互补关系、完善德育工作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检查机制作为工作的重点。

(六)环境协同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变化“无时不有”,学生间个体和群体差异“无处不在”。如果不从环境子系统寻找合适的控制变量,系统会演变为无序的耗散结构,从而不利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环境协同需要从内外两个维度考察。一是高校内部环境子系统及其要素的协同。使校园环境子系统及其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校园组织结构要素和谐,校园要素和谐,人际关系和谐。英国剑桥大学分子实验室多年来在学术界声誉斐然,已产生了1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是因为他们营造了一种自由、宽容和相互尊重的文化环境。许多科学家在这种环境下找到了实现了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平台。二是高校德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协同。由于多种原因,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外环境协同机制还不顺畅,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缺乏整合。大学生在学校所受教育有时甚至被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削减、抵消。因此,高校要积极争取地方党政部门、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大力挖掘社区德育资源,主动吸纳家长参与和支持,形成具有层次性、互补性的德育环境系统,使相关资源和要素实现最优组合,让大学生在拟态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丰富对职业道德的认知,体验职业道德的真谛,提高对职业道德重要性认识,促进从“知”到“行”的转化和“知”与“行”的合一,有力提升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德育论文【第五篇】

(一)传统的德育观念和运作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

传统德育教育中,教师具有主动权,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而互联网具有交互性、选择性等特点,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互联网以完善的服务和针对特定的公众群体展开的宣传攻势,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需求,增大了参与者的亲和力,从而使信息传输过程变成了参与者主动的认知过程。

(二)信息的多元化冲击

德育的主导权威性德育教育受到来自互联网的西方文化的冲击。网上流传的个人不同的观点、主张、见解互相混杂,互相冲突,冲击着大学生既有的思想、价值和文化观念。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时空几何级数不断增大,对信息进行选择的自主性不断增强,传统德育的主导性权威地位下降,给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三)大学生的德育学习受网络中的“垃圾”因子误导

网上中各种不良信息充斥其中,例如暴力信息、色情信息、宣扬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生活方式的信息等。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中,很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转向盲目追求享乐、奢侈、刺激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德育创新的迫切性

随着社会环境的开放、社会文化的多样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也变得更加复杂化。面对这种变化了的形势,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的局限性也日趋外显,表现出种种问题。德育材料来源落后,与世界变化不同步。德育信息更新慢,与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状态不吻合。德育内容空洞,不能贴近大学生的情感世界。德育形式陈旧,缺乏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目标,但是,传统的德育管理模式无法真正实现“三个学会”。分析这些问题其主要是违背了情感领域的教育规律。要使德育工作行之有效地发挥巨大的作用,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与老师、社会和学生之间的交往,转化口头说教为精神沟通,增强德育的情感性、情境性。把计算机作为育人和认知的工具,探索信息化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德育创新的可行性

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教育观念、人力资源和德育内容融为一体,共同完成德育任务,这是一种新型学校德育模式。在继承、完善和发扬业已形成的传统德育教育手段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动教育资源和时空,优化德育环境,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德育模式。第一,在德育内容上,开发利用地区的人文地理德育资源、校本德育资源及互联网上的德育资源,进一步充实学校德育内容,使学校德育更加贴近大学生、贴近生活,从封闭的校园扩展到开放的社会生活。通过丰富的图片资料结合文字说明,再配上恰当的音乐,使德育课的内容图文声并茂,满足了大学生的需求,始终保持着很强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了上课的效果。第二,从德育的方法上,利用网络的开放性,拓展学校德育的时间和空间,创建实现德育活动的全员参与的德育环境。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德育途径的探索

(一)建立德育网站,开通新的德育课堂

建立德育网站,把与德育资源相关的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进行知识结构化重组,将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校本德育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德育资源库。

1.设计丰富多彩的栏目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设计家乡巨变、教师频道、校长热线、大学生频道、心灵之约、我的校园、德育动态、时事之窗、学校信箱、知识竞赛、时事追踪等栏目,并与相关资源网站链接,充分运用互联网上的德育资源,体现学校德育的新观念和现代气息。大学生通过访问德育网站,了解国家重大新闻、方针政策,并能根据个人的爱好、需要、兴趣,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学生由原来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习,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丰富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产生了报效祖国的决心,达到了德育工作的目的。

2.开设班级网页,增强学生的集体、竞争意识。

根据班级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开设栏目,如班级展示、德育新闻、德育之窗等。这不但能使访问者耳目一新,更能使制作者在技术上得到很大提高。同时利用班级网页的作用,可以达到一种双向性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多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途径,懂得处理自己和他人、自己和集体的关系。由此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彼此的感情,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开展班级网页评比活动,增强班级同学集体、竞争意识。通过班级网页公布学生个人的量化管理结果,让他们及时自觉地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因此通过班级网页可以发挥学生主人翁的作用,从而培养了班级的民主气氛。

3.指导大学生建立个人网页,培育大学生的自信心。

大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和制作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网页,设立德育档案、生活信条、学习体会等栏目,在网上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通过访问个人网页,在比较学习中形成自己的理想信念。通过开展大学生个人网页的评比活动,提高网页制作技术,丰富网页内容,达到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完美统一,既培养了大学生学习的审美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这种形式,可把空洞的说教变成精彩的画面,把抽象的理论变成可感的材料,从而使大学生从受教育者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成为教育的主体。他们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体验到工作的快乐和幸福。他们在参与中学习,使自己不断成熟,从而增强了参与的热情,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

(二)创设跨时空的交流互动平台,实现心灵的沟通

利用QQ群、飞信、微信等网络通信工具,创设互动交流平台,进行交互对话,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收集大学生德育相关的问题,制定调查问卷,利用网上测试,让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实现行为自律的德育目标。为大学生提供网上心理咨询服务,促进大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学校可以开放一个便于家校联系的电子信箱,家长利用电子邮件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学校能及时掌握在工作和管理上的不足,这对学校的教育改革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会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更上一个台阶。巧用“QQ”“BBS”“家校互动”等网络平台,拉近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和匿名性的特点,放下教师的架子,以网友的身份参与网上交流、网上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学习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大量问题。借助这种活动,充分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了教师职业所赋予的某种权威给学生造成的压抑感。同时在这种聊天交流的活动中,学生们敞开心扉,大胆地各抒己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在平等、生动的交流中,教师更深入地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的人格形成施加影响,促进学生的成长。网上交流有很大的隐蔽性,学生不用露面就可以大胆说出自己的隐私,这样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可以得到尽快治疗。因此,学校可以开设网上心理咨询辅导站,让学生通过网络与老师进行交流谈心,老师能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在校园网上开设“网络咨询”“心理测验”“心理训练”“趣味心理”等栏目,创设了一个立体的、无需面对却可畅所欲言的空间,不仅为学生,也为家长和教师提供心理教育平台。同时还开展心理测试和训练,辅导学生鉴别常见的心理障碍,自我调节,消除困惑。

(三)发挥网络信息资源在思想政治德育教育中的辅助作用

思想政治课在整个德育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一般只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加上教师一张嘴巴,以理论说教为主,教学手段单一,学生讨厌上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互联网的出现为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重大契机,各种信息都能第一时间在网络中反映出来。这样,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可不断补充教材内容、更新知识扩大学生视野,在网络电子教室中通过校园网进行教学,更好地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另外,通过开展德育系列化教育实验,进一步加强德育教育:大一重点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二重点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教育。大三、大四重点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学校改革传统主题教育活动的方式、内容,让主题教育活动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每学期各班举行的主题班会,学生们会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自行上网收集材料并制作PPT,并通过自己制作的课件充分地发表个人见解,这种主题班会的活动形式,有着传统班会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一是学生的角色由传统的被教育者转变成参与者,学生能经过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主体性得到了保证。

五、结语

总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德育工作,是时代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要研究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规律,关注信息技术与德育工作的关系,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环境下德育工作的意义,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把握时代的脉搏,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才能真正使信息技术成为开展德育工作的新载体和新阵地,为德育工作开展开创新局面。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555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