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多媒体教学论文实用3篇

网友发表时间 865949

【导言】此例“多媒体教学论文实用3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1

综观高校多媒体教学现状,尽管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具有两个共性:多媒体教学投入的过度性和多媒体教学的低效性。当前,多媒体技术充斥着高校课堂教学,各类高校、不同专业,教师几乎人人使用多媒体教学,都试图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多媒体教学投入的过度性不容忽视。多媒体教学投入的过度性造成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些院校不顾自身条件和师资力量等实际情况,为了改善教学硬件条件,盲目投入大量经费,配备最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而后期的管理和培训跟不上,多媒体设备闲置率高,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二是一些教师盲目追求多媒体教学,对多媒体如何促进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认识不清,导致教师在授课备课过程中,投入到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精力远远大于用于教学基本功的苦练和提高的精力,这种现象如得不到重视,就会本末倒置,影响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的低效性也不容忽视。低效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无法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多媒体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超文本功能、人机交互功能以及网络功能,目前高校多媒体教学中,这三大功能远没有实现。多数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过度推崇多媒体技术,却较少思考多媒体技术如何应用于教学,如何促进教学等基本问题。相当多的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知仅停留在通过计算机演示软件,再加上一些图像和声音;多媒体课件制作只是简单机械地把授课内容插上一些图片、图表,用PPT幻灯片呈现出来;在课堂教学中,电脑的作用仅限于“电子翻页器”,只是黑板演示的屏幕化,多媒体强大的功能并没有得到有效应用。其次,多媒体使用的低效性表现在因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认知和使用不当而带来的课堂效果的负效性,即不但无法促进教学,反而还影响教学效果。有的教师长时间站在或坐在多媒体机位后面,或是照本宣科,或是演示幻灯片,忽视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有的教师下了很大功夫,在课堂上呈现了大量的信息,学生忙于抄笔记,忽视了聆听教师思想的精髓和方法的讲授;有的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追求形式的多样化和艺术效果,过度呈现了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图片、音乐,不但没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反而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合理定位

反思高校多媒体教学过度性与低效性问题,需要科学定位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产物,现代教学其本质上是师生之间以对话、交流、合作为基础进行文化知识传承和创新的特殊交往活动。这种活动由教师、学生、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评价等要素组成。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它仅是教学诸多要素之一,并非全部,教师、学生应是教学的主体。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和作用,只有将其有效地融于教学过程中才能实现。高效的多媒体教学,应努力营造一种新型现代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既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一种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通过多媒体教学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促进理论课程教学的最优化,从而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提高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应用中的有效性,还须厘清多媒体教学中师生定位及其关系。针对教师,首先,教师是多媒体信息的把关者。将什么样的信息、多少信息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如何展示,取决于教师多媒体教学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积累,也取决于教师对学科理论及课程教学思想的凝练提升。面对相同的课程和学生,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展现出的多媒体教学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其次,教师是多媒体教学的主导者,在多媒体教学中,课堂如何有效组织,如何创设情景实现教学互动,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最后,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不仅是知识接受的主体,更是课程教学内容的创造者和课堂教学过程的参与者,是多媒体教学的中心。针对学生,毫无争议,学生是多媒体教学中的主体,多媒体的使用应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目标。多媒体教学应该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桥梁,而不是两者之间的屏障,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应努力创造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的现代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间的自主、探究、合作。

三、提高高校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首先,要加强教师基本教学能力的培训。高校教师并非都来自师范院校,现有高校教师的准入制度仅是考取教师资格证书。仅靠教师资格证书考试设定的课程学习和培训,对高校教师胜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基本教学能力的形成应成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开始,包括教学方法、板书设计、教学组织设计等都需要经过专业培训,而这些教学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训对于新教师尤为重要。其次,学科知识理论的学习与学术交流应纳入已有的培训体系中。随着知识社会的发展,高校教师要想站在学术的最前沿,需要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只有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才能避免课堂讲授中知识陈旧、空洞无物。学科知识理论的培训与交流需要学校创造条件、出台制度,为每一位教师公平地提供进一步深造学习或学术交流的机会。最后,多媒体教学能力的培训也应制度化地开展。先要让教师明确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理念。多媒体课件CAI就是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的简称,其中文意思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并不是万能的,只能帮助和代替教师完成一部分教学工作,它只是对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然后才是对教师多媒体技术的培训。在培训中,应避免走入单纯追求技术化的误区,培训的内容不是技术越复杂、难度越大越好。培训也要考虑不同学科教师的差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例如,对人文管理专业的教师,教会其最简单、最常用的多媒体技术即可。

2.建立多媒体教学的准入制度

应尽快建立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资格准入制度。什么样的教师可以申请多媒体教学?除了具备基本的多媒体教学能力外,还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有至少1~2年教学经验,能胜任传统板书教学。第二,有所授课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大纲和教学具体安排,编写完成课程多媒体制作和使用说明。第三,有完整的课程教学多媒体课件,具体到每个章节、知识点,每堂课都应有独立、具体的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第四,必要时也应引入多媒体教学试讲制度,聘请相关专家现场考核,通过后方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准入机制可以有效改善当前多媒体教学一拥而上、管理无序的现状。准入机制可以采用个人申报,资格审查,教研室、系(学院)、教务处三级审批制度。

3.建立多媒体教学质量监控动态管理机制

质量监控动态管理机制能有效保证多媒体教学实施的质量。多媒体教学质量监控动态管理机制包括信息反馈制度、考核制度、评价制度等。建立畅通的多媒体教学信息反馈渠道,制定多媒体教学质量标准,完善学生评教制度、专家听课制度,对在评教、听课和学生听课反馈中争议比较大的课程重新启动多媒体教学考核评估制度。不合格的教师暂停多媒体教学,限期改进,如仍不合格,坚决取消多媒体教学资格。所有相关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教师本人及各系部、教研室,并要求各系部组织专人对其进行帮扶。同时,对在多媒体教学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应建立相应的表彰和奖励制度,这将有利于激发教师改进多媒体教学的热情,大大推动多媒体教学的良性发展。建议高校可每年定期召开一次多媒体教学研讨会,创造条件,提供平台,组织校内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经验交流和学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应成为多媒体教学质量监控动态管理制度设计的最终目标。

4.建立多媒体课前上机调试制度和多媒体教学服务管理制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上面这3篇多媒体教学论文就是山草香为您整理的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2

用图像进行教学信息编码时,应与文字材料高度关联,内涵统一,主题一致。图像元素可以是文字概念的一个特例、相似物、象征物,或联想物,也可以是文字概念所体现的氛围和情调,也可以是文字概念关联情境,等等。图像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符号,其能指与所指之间并不完全对等重叠,图像表意有时以具体代表抽象、以个体代表总体,有时又反过来,以抽象代表具体、以一般代表特殊。无论哪种情形,图像的能指总是携带着大量与所指无关的“冗余物”,这些“冗余物”或对意义表达有促进作用,或对表达意义无关紧要,或对表达意义造成干扰。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图像表达意义时,要采取类似于文学创作过程的典型化原则,根据主题表现的需要,对图像进行解构、提取和重构,对图像画面的冗余信息作必要的淡化或者屏蔽处理,使图像与文字传达一致的信息,服务于教学目标。

二、图文互补性原则

在教学信息视觉化设计过程中,要用文字对图像可能产生的歧义作必要注释,既要发挥图像形象、直观、有吸引力的优点,又要发挥文字表达准确、严密、概括性强的优点,图文互补,共同阐释主题。图像是一种能够《山草香·》承载意义,进行思想、观念、情感传达的符号,具有语言的性质,在描述结构、展示过程、渲染和唤起情绪情感方面优于文字,但是图像的语言性质是复杂多变的。有一些图像符号为能满足特殊的社会交际需要,语言功能得到了强化,具备了鲜明的语言特征,所指确定无歧义,诸如国旗、交通标志、公共场所指示标识、商标等等。而多数图像的意义传播功能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受社会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的影响而被弱化。反观语言文字,作为几千年人类文明史的记录符号,则有着严格的社会约定性,形成了最完整、最精确的表达系统。因此,图像在多媒体教学中一定要遵循图文互补的原则,根据文字与图像的表意特性,合理分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确切含义的表达可以用文字或意义明确的图像来承担,而一些有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感性的、形象的、示例的、艺术的、自由联想的、激感的、营造氛围的信息则由图像承担。

三、创意性原则

多媒体图像的创意性表现在呈现和传递教学信息,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时的新异性、直观性和高效性上。多媒体图像可以直观展现教学内容,对实物进行模拟、放大、缩小,展示结构和空间关系,变静为动或变动为静,把快变慢或把慢变快,把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随意缩短和延长;可以创设仿真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也可以将抽象的概念“翻译”成形象,让人在恍然大悟、强烈震撼或“会心一笑”的幽默感中掌握内容,并留下深刻印象。多媒体教学的实质是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协同加工教学信息,图像设计的创意性是发挥多媒体教学独特优势的关键。多媒体教学图像创意需要吸取绘画艺术、平面设计、影视制作等专业的知识和技法,并进行长期的实践。这是一场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感性与理性、艺术与科学碰撞交战的心智苦旅。

四、审美性原则

图像具有传播信息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多媒体图像应把传播信息作为主要的价值追求,但也不应完全忽略审美性。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图像丰富的审美因素引入课程与教学过程中,以美的形式展现、传递课程真与善的内容,开启学生内在心智与情操,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促进学习,促进审美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从本质意义上看,真善美是相互联系的。在三者之中,美最具魅力,它以愉悦人身心的独特品质揽括了真(合规律性)的一面和善(合目的性)的一面。多媒体图像蕴含着大量真善美的属性,其“真”是指图像与教学活动的合规律性(科学性),其“善”是指图像与教学活动的合目的性(思想性),其“美”不仅是指图像的内容中渗透的大量美的因素,而且指其在外部形态以及与色彩、文字、声音等多媒体要素的组合上的审美性,如单纯齐一、对称均衡、调和对比、节奏韵律、比例、呼应、和谐等的形式美。这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美,并善于创造美。

五、适龄性原则

与词语相比,图像具有直观性的优势,可以丰富学习者的表象,弥补直接经验之不足。但多媒体教学并不要求所有教学内容都必须进行图像化信息编码和呈现,为直观而直观,而是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确定图文的比例,以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不同年龄的学习者所具有的经验、水平、智能状况是不同的,可以根据年龄大小,分为不同等级和层次,每个层次都包含一部分具体成分和抽象成分。这两种成分的比例,随着学生年龄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年龄越小,具体成分应该越多;随着年龄的增长,抽象成分增多。

多媒体教学论文范文3

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很多抽象的描述和文字仅靠教师的语言讲授学生是很难充分理解的,而多媒体可以用形象直观的图像解释抽象难懂的文字,展现图、文的交相呼应,通过视觉化效果,使得教师能够向学生深入浅出地讲授抽象的内容,化难为易,帮助学生解决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等方面的困难,突破教学难点,使教学方便、生动、高效。例如,教师在讲授《争论的故事》一文时,可出示一张两人在争论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从图中你能看出什么?”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说道:“从图中人的穿着可以看出时间是古时候,从表情可以看出他俩都很生气,从山、树木、房子可以看出地点是在小山村。”一张图片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能把时间、地点、人物看出来。根据学生观察的结果,教师开始提问:“你们想知道这两个人是什么关系吗?他们为什么生气?”这样通过图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也引出了教学的重点。教师还可将两人争论的话语设计成课件,把内容进行提炼浓缩,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到“反问句的使用”会让争论更激烈,更具有说服力,这样学生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重点。在进行古诗教学时,经常会碰到一些需要重点分析的字词,但很多小学生无法理解,而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就可以突破教学中遇到的这些难题。例如,“儿童疾走追黄碟”中的“走”字,“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字,可以使用多媒体再现诗中形象,把学生引入古诗的艺术境界中,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就理解了关键的词语。多媒体还可以将说明文中的抽象描述视觉化,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作者的用词。例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时,仅靠课本中的一张图片学生无法理解爬山虎生长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爬山虎生长的环境,它的脚长在什么地方以及如何向上爬的过程。这样,不仅学生对课文本身产生了兴趣,教学的难点也同时被化解了。

二、多媒体激感,实现入“境”解“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有通过入“境”才能解“意”。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拨动学生的“情弦”。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再加上时代背景的差异,有些课文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小学生可能无法理解。借助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进入文本所描写的特定情境,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入“境”生情,从而触发、唤醒和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准确把握和理解文本的意蕴。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具有浓重的感彩,记叙了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送别敬爱的的感人场面。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原因,要想深刻感受还有一定难度。因此,可借助多媒体,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当讲到的灵车缓缓开来,人们悼念总理时,教师可播放人民在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纪录片,让学生在观看中体会人民的悲痛心情,并进而产生对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这样,学生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课文就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了。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受到感染,情感的陶冶也就落到了实处。当然,教师必须意识到多媒体不是万能的,多媒体效用的最佳发挥离不开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教师要不断修炼解读文本的功力,准确地把握“语文味”,采用恰当的方法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文本情境中去。

三、多媒体启发多种感官,培养思考力和想象力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865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