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多媒体教学利弊论文【4篇】

网友发表时间 616999

【导言】此例“多媒体教学利弊论文【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论文【第一篇】

1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水平以及知识接受能力都存在差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行教学。如设计教学软件时,可以针对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题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这样可以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同等的锻炼机会。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运用计算机网络教学,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需求自主选择学习课程,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人机互动,也可以有效改变教师单一的讲解、枯燥的练习这种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为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学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2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

数学学科的逻辑性、严密性和精确性很强,而且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因此,如何使数学教学过程生动形象是每一位数学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数学知识一般通过画图、板书、语言和动作等手段,有时也会利用挂图、模型、实物或实验等手段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增强教学效果。但这些教学手段有很大的局限性,即只能静态地演示,不能动态地表达,比如不能展示立体图形的内部结构。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可以直观地演示物体的运动轨迹和变化过程,如立体图形圆台、圆柱、圆锥分别是由直角梯形、矩形、直角三角形绕其直角边旋转形成,这样学生通过观看动态的演示过程,很多难以理解的抽象数学知识就变得生动形象、直观易懂了。

3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教学经常有画图、板书、操作演示等环节,这都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有时还因此完不成教学任务。而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资源丰富等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前把需要的图形、板书和要演示的内容预先制成课件,在教学时再逐步地展示给学生,这样可以大大缩短上述教学环节所占用的课堂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利用多媒体技术作图,再配以文字说明,可以使学生直观地看到作图过程,更快地掌握作图方法和技巧,并且也便于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4运用多媒体要适度

虽然多媒体技术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它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设计,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而不能用其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有把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和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要适可而止,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教学。总之,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可以节省课堂时间,使抽象的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利弊分析的论文【第二篇】

关于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利弊分析的论文

一、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积极意义:

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重在改革人才的培养模式。这场革新具体涉和到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多方面的改革。而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以其保守教学无以比拟的优越性正逐步渗透与社会的各项教育活动中,无疑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同样发挥着巨大的潜力。

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是同学学习的动力源,是智能和心理发展的催化剂。同学一旦对学习发生强烈的兴趣,就会激发内在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动机,就会聚精会神,努力追源,并感到乐在其中。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定格、慢放、加速、重复、图像的变化、色彩以和声音配合等效果,充沛发挥其直观、形象、新奇、促思等优势,引起同学的好奇心,激发同学求知欲,活跃同学的思维。

例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中,一上课老师就说:“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边说一边简单地操作鼠标,与计算机连接的电视机显示器上出现了画面,同学一下子被屏幕上的有趣的画面吸引了,随着萤屏的演示,老师继续讲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那些又香又甜的大饼,一天猴王做的大饼刚出炉,它的三个小朋友吵着说 “我要吃饼 ,我要吃饼 。”于是猴王把三块大饼分给三只小猴子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老一一块,老二嫌小吵着说“一块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便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老二两块;老三更贪了吵着说 “两块太少了,我要三块”,于是猴王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老三三块。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到的饼多吗?因为有形象的故事情节,有多媒体计算机生动有趣的图象动态显示,使笼统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激发同学以极大兴趣投入学习。

又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运用计算机的画画板辅助教学,协助同学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教师在屏幕上画出下面图形:

让同学选择喜欢的颜色给图形涂色,同学们十分感兴趣地挑选喜欢的颜色给图形涂色,每涂一个,老师就让同学回答这个图形的面积是什么?当涂到第五个图形时,颜料一下子都跑到外面充溢整个莹屏,同学被愣住了,为什么呢?这时教师抓紧时机问:“这个图形的面积又是什么呢?”同学们惊喜地发现:这个图形不是封闭图形,它没有面积。这种无声的、动态的形象显示,不只一下子激发小朋友们的好奇心,引起他们对学习新知识的高度兴奋,并且在教师有声的语言引导下进入学习过程,达到启迪思维,激发兴趣的目的。

2、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突破探究难点。

形象生动的图是获取知识的跳板。在小学教学中,大量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局部,但插图是静止的插图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笼统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

“相遇问题”历来就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相当难度的一类应用题,在教材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类应用题既要同学掌握相遇、同时、相向的特点,又要理解路程、相遇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会应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题。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这局部内容时,运用多媒体动态的例题教学,为同学创设视听情境,发生一种化静为动的效果。其做法是:开机,屏幕上出现了张华和李诚分别在两地(指示灯在两地连闪两下,强调两地),接着显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强调同时相向而行),最后通过一分钟一分钟或一小时一小时行程的演示,一直走到两人碰到一起(强调相遇)。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图像准确科学、简洁明了、真实可信,使同学正确、科学地理解了“两人两地同时动身”、“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的含义,协助同学正确地掌握了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让同学顺利完成由自我形成到自我完善的认知过程,大大降低了保守手段靠单一讲解带来的理解上的难度,防止了因实物扮演、模具演示不准确、不科学而造成的负面影响。

3、运用多媒体,自主探究、发展同学思维。

思维的发明性程度是衡量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依赖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一个人的思维素质所受的思维训练密切相关。根据数学具有高度的笼统性、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教师要为同学开拓思维空间,协助同学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增加思维的自由度,鼓励同学探索,启发同学发现问题,互相讨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可以为巩固分数的意义,设计了这样一个CAI课件: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果红草绿,苹果树上结了10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有6只辛勤的蜜蜂正一桶一桶的在采蜜,它们一起去采了12桶蜜……这活泼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延长了同学有意注意的时间,全班同学围绕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1)你可以把图中的什么看作单位“1”?(2)可以把它平均分为几份?(3)可以表示这样的几份?(4)用分数表示是谁的几分之几?在同学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情况下,充沛挖掘画面中所提供的素材,说出:可以分别把10个苹果、12桶蜜、6只蜜蜂看作单位“1”,并能把每个“1”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用不同分数表示的过程中自由选择自身喜爱的东西,充沛展开思维的翅膀,独立考虑问题。这样做不只较顺利地将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成笼统的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同学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发明力,从而调动了同学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运用多媒体,巧设练习、完善知识结构。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和良好的学风的养成,必需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干实现。所以,练习是同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计算机容量大,信息的检索、提供、显示和信息类型的转换方便迅速,信息传达放率高的功能优势,巧妙设计练习,激发同学“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应广泛借助多媒体为同学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练习和表示自身能力与成绩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和时获得同学准确、真实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和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角的认识》,同学最容易犯“角的大小与构成角的两边长短有关”的概念性错误。为了克服同学这一错误的认识,我们运用多媒体自制一个CAI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做法是:在讲完《角的认识》新课后,反馈练习时,依次出示一组练习(1)根据屏幕上提供的各种图形(图中有的是角,有的是两条没有相交的射线,摆放的形式多种多样)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结果98%的同学能准确判断;(2)接着出示一组两个大小相等而边的长短不相等的角和两个边的长短相等而大小不等的角的画面,要求同学判断每对角的大小。结果有些同学得到边长的角大这一错误的判断。这说明同学没有真正抓住事物的实质;(3)为了直观验证他们判断的错误,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以黑色为背景的高亮度的角。此时教师提醒同学注意两条边长短变化时这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同学通过观察屏幕演示自身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的结论。这种非常直观的演示,为同学积极思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其它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同学根据观察,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了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

综合上述可见,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应用是一件一举几得的有意义的事情应该大力提倡。但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个方面,多媒体课件也是这样,它有诸多好处,也有它的一些缺乏之处。

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占统治地位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主要靠老师讲、同学听的班级授课制。其优点虽然可以方便老师组织教学,缺点却更为突出,表示在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作为认知主体的同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自终处于受浇灌的被动地位,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因此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培养出发明性人才。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模式弥补了这一缺乏,为同学的自主发展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可是,作为教育界的新生事物,它的发展举足艰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潜力。

1 、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外衣包裹下进行的保守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能积极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令同学发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计算机自身的特点使其不只成为了教学工具,而且成为改变保守教学模式乃至教学思想的重要因素。

然而,教学手段的更新并不意味着教学理念的更新。许多课件单纯追求直观和美观,忘了作为主体存在的同学主体性的发挥。计算机无非就是一个容量更大,表示力更丰富的黑板,全部优秀教案都是围绕“教”来展开,同学的主动性没有得到提高,反而陷入“人灌+机灌”的教学误区。曾有这么一堂数学公开课,老师在台上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快速播放下去。减少了许多常规的老师示范和同学消化考虑的时间,于是在一阵走马观花的视觉冲击后,同学最后练习漏洞百出,不知所云,奠定了一堂"流水课"的败笔。究其根源,机械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师生更加被动,这股“换汤不换药”之风在频繁的计算机使用中依旧盛行。

2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作用被过度地抬高,削弱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一方面有的老师错误地误解了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简单地将课改的特色等同于多媒体辅助教学,忽略了自身的主导作用,完全围绕课件讲课,把“课件辅助教师”变为了“教师辅助课件”,违背了课改的初衷。也有的老师忽视了课堂生成性、动态性,不顾个体差别,试图一劳永逸,在水平不同的班级授课却使用同一个课件,大大削弱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许多学校之间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恶性局面,而其所用的所谓的多媒体课件,也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有的用黑板或投影完全能够实现的,硬要制作成课件。这样大材小用,浪费了教学资源。

另一方面,计算机教学系统的反馈功能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有待加强。虽然如今计算机的反馈功能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离一名真正的老师反应能力还相差甚远。比方数学中许多问题的解答千变万化,是同学发散思维的有利体现,然而假如同学的解答不在计算机的既定程序内,再功能强大的计算机也只能束手无策。特别是遇到模棱两可的解答或是正误兼有的解答,计算机无法象老师一样立即给予正确分析和灵活指导,反馈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强调的是探究问题的过程而不是为了得到最终结果。假如将所有的评价结果借助计算机来判定的,无非扼杀了同学天马行空的想象,这将是教育的倒退。

3、滥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冲淡了教学主题,使师生关系更加僵化

现代多媒体赋予了课堂教学形式的新的活力,而课堂教学也完全因为多媒体辅助而变得多姿多彩。但是,眼花缭乱的课件演示,借助持续对同学进行强烈的多感官冲击来吸引注意力,往往让同学感觉概念不明,无所适从。不可否认,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多样性比以往枯燥笼统的讲解有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现在的许多课件制作也相当精湛,在某些课上,甚至看到一些教师选用的插图过于精美生动,常引起同学的阵阵惊呼,引发了不少骚动,起了反效果。因此,教师在使用课件时要求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要能够充沛体现课堂教学内容,切不可由于过多使用,使课件变得杂乱无章,误导同学。同时,课件作为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流程”,异于真正的教学过程,即使是再有经验的老师制作的课件也很难预测课堂出现的新问题。于是,教师在授课中总是情不自禁地想方设法将同学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让师生之间的互动显得拘谨和僵化。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过程终究有别于生产流程,没有固定的模式,尤其是在大力倡议素质教育的今天,假如缺乏了教师的个性发挥,缺少了同学的自主学习,那么,就失去了教学的特色。

分析了多媒体课件的利弊之后,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扬长避短,充沛展现多媒体课件的优点,设法弥补它的缺乏之处:

三、正确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几点考虑:

1、更新观念,明确计算机的地位和作用

计算机技术在数学教育中迅速兴起,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否如一些人所说的要淡化教师职能甚至让计算机来取代老师呢?这种观点明显是错误的。我们必需看到保守教学模式的弊端并不在于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而在于教师作用的主导作用的任意夸大和绝对化。

教育家历来重视教育过程中的人格培养,即教师自身人格对同学的影响,这是机器所没有的。未来的社会要求人才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一起生活和一起生存”,同学的这些能力都要与周围的人特别是老师的接触中学习和逐步形成。教师永远是人类灵魂的导师,与同学接触时间长,自然成为社会行为规范的体现者。这种言传身教的影响对同学一生都起着巨大作用,这种作用是任何高智能机器所不能取代的。

2、根据不同教学要求把多媒体与保守教学方法交互使用

多媒体技术论文【第三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多媒体应用的认知和技术手段进行梳理和总结,对现代影像技术、影像投影技术、三维动画技术、结合影像技术、灯光技术、数控机电一体装置等技术手段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总计和归纳多媒体在会展空间中对人的心理及行为的影响方式和手段,以及对信息传播方式的发展及品牌的影响。

关键词:交互体验;品牌权威;信息传播;社会及市场效应

多媒体技术应用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是新一代电子技术发展和竞争的焦点。多媒体技术融计算机、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和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交互式多媒体(interactivemultimedia)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加入了交互功能,通过交互行为并以多种感官来呈现信息,受众不仅可以看得到、听得到还可以触摸到、感觉到、闻到而且还可以与之相互作用,它带给人们全新的体验是一种崭新的媒介形式。展示设计与信息媒体的发展相辅相成,展示的根本宗旨是信息传递,会展活动既是服务性产业,又是信息性产业,商业展示的核心理念是突出和提升品牌形象,品牌的内涵和产品的内容又决定了展示设计的形式。随着材料科学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展示设计的理念也在不断转变,服务对象由“以物为主”转向“以人为先”,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声光控制等,都优先在展示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互动式多媒体技术,在“以人为先”的展示设计领域得到了最大的扩展和应用。这种新的视觉传播模式使得视觉传播的形式呈现多元化,信息量也得到极大的释放,把有限的空间形态变成无限的虚拟时空。而展示设计正是运用了这样的信息技术把各种信息资料进行重构,也就是把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声音、光影等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再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处理重组,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设计,使多种信息资源经过设计处理后互动传递。从历年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举办的大型国际车展,到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从游戏产业、电子行业到家电产品展览会,这些体现着新型技术和优化品牌的展会里,互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交互多媒体设计理念已经深深的影响到了博物馆展示、专卖店商业空间展示以及会展空间设计等主要的展示空间设计,南京博物院根据文物藏品的特点,在原有历史馆、艺术馆基础上,增加特展馆、数字馆、民国馆和非遗馆。其中数字馆的展示内容多数以多媒体展示为主;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以“城市、人、环境、发展”的展示主题,综合运用图片、模型、触摸屏、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展示手段,充分展示了上海城市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20世博会上,中国馆的动画版清明上河图、德国馆的“动力之源”展览大厅、沙特阿拉伯馆中世界上最大的3DIMAX影院、西班牙馆的巨大婴儿等等,每个国家都在以高新科技设备为依托,从新奇创新的角度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力。多媒体对会展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展空间造型及内容的革新

1会展空间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在会展设计中的运用不断增多,会展空间的表达方式及表达内容都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建筑与新科技是每个时代尖端技术的代表,因此会展主体的空间形态跟随着每个时期建筑风格与建筑技术的变革而展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商业会展的前身――世界博览会,从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伦敦举办,陈列大厅是用预制铸铁梁柱装配结构、外覆大面积玻璃建成的,以当时的新建筑、新材料为着眼点,被称为“水晶宫”,主要展示内容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其展品的展示形式仍然是以单纯的商品陈列出现;但二战以后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有了自己的主题:“科学、文明和人性”,200座不同建筑也从不同的角度印证这其主题在各个方面的体现,尤其突出的是飞利浦馆,当时的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将它的造型设计表达成一架冲天的飞机,展示内容主要是音乐和画作等艺术作品,但在展示形式上,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通过四百多个扬声器播放音乐,并且放映一系列的图像,图像与音乐是不同步的。但却让约一万五六千参观者获得了深刻的且完全不同的感受。在这次博览会中,建筑技术和建筑哲学仍然是展会形态的主体表达语言,但声音与图像的结合却成为日后展览会中常见的表现形式,之后的1962年美国西雅图博览会、1970年日本大坂博览会、1985年日本筑波世界博览会中,充气式建筑技术、网架结构、悬索结构、张拉膜结构、生态建筑等新的建筑形式与技术支撑着许多形态奇异、材质新颖的展示空间形态。并出现了以电影手法展示信息的表现形式,直到今天,大大小小的博览会中,由于信息科技的发展,会展空间的表达不仅限于建筑风格与技术的展现,而是更多的突出品牌的树立、企业理念的表达、信息视觉传达的最大化等针对不同内容及主题的表现方式。这种空间形态的变化实际上承载着设计理念的转变,多媒体的介入让受众从被动的看和听转变为主动的观察、思考甚至身临其境的体验。

2树立市场尖端品牌

多媒体的介入让更多的尖端产品得到会展品牌表达的艺术化形式,国际车展、国际电子产品展览、医疗及建筑材料等产品的展示通过多媒体的辅助,达到更加生动、准确且高效的信息传达。18,第一〈WWW.〉次国际车展在巴黎的一个公园举行,大约14万名游客前来参观,232辆汽车往返在巴黎与凡尔赛之间,汽车成为了公众瞩目的焦点。从那以后,汽车车展在各地蓬勃发展。目前,德国法兰克福车展、美国底特律车展、瑞士日内瓦车展、法国巴黎车展和日本东京车展被誉为当今五大国际车展。从传统车展的以新车型展示为主,到今天概念车与光电显示技术、交互技术、多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图形以及多媒体展现技术的结合,从而产生的全息投影展示技术,让车以360°立体式的呈现在大家面前,通过电子翻书系统性的介绍该车的性能与属性,辅助一台电子签名的互动设备,可以让人们表达参观后的观点和看法,甚至直接进入现场订购渠道。这无疑让具有雄厚经济实力及强大科技背景的品牌通过这种震撼的展示方式拉开与市场其它等级品牌的差距,树立起自己的市场权威。

二、商品展示形式的变化

1信息展示与体验化服务相结合

展品信息的接受方式不仅可以通过看和听,即展台、展架、展板、动画及影片等展示载体去体验,还可以通过感觉、操作、甚至通过个体行为所产生的反馈等方式进行体验,人机互动技术让受众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接受到展品的信息,并通过试用体验加深对展品的后续应用有所了解,这种仿真技术尤其体现在如车展及三维科技产品等产品类别上,早在20世纪30年代,飞行模拟器就出现了,尝试使乘坐者获得飞行的的感觉体验,计算机及成像技术推动了这项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通过计算机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的虚拟空间,让体验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角度感受到真实的使用状态,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原本这项技术在航空航天和军事领域广泛使用于培训宇航员及军事环节的演练,尖端品牌的车展、房展、材料展示中,这项技术让观众感受深刻。

2对空间平面的运用更为灵活

传统的展品信息传播着眼于对展板的编排,而多媒体技术的推进让现代会展设计中,对电子屏幕的运用变得普遍,将整个空间界面看成一个可以灵活穿插电子显示屏界面的版式界面,让展会的平面展示内容变得灵活而生动,大量的文字及图片信息不仅可以通过静态的版面体现,也可以通过动画、视频等方式流动表现。

三、对信息传播的深远影响

在会展中借助多媒体的互动形式为信息传播带来更为深远的社会及市场效应,很多大型企业及展会的主办方着眼于世界范围,将全球关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动物及物种保护问题、可持续能源应用问题、碳排放问题等等作为展示及展览的主题,通过互动的方式强化人们的全球意识,在宣传品牌及知识的同时,让受众群得到更深层次的思考,不断的尝试去影响或引导大众对这些全球问题的关注频率及关注力度。年世博会上,冰岛馆的展示主题为“纯能源-健康生活”,主要体现冰岛在工业和旅游业方面进行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展馆内大面积运用投影技术,共装有8个投影仪,全方位展现冰岛的美丽景色与城市生活。反映了冰岛人与孕育冰岛的大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同时也反映了冰岛人利用水利、地热等天然无污染能源的智慧。也警示着参观者对于环境和能源问题的关注。

四、结语

今天的展示设计已从一个边缘设计学科发展成一个综合设计学科,数字化技术发展使展示空间的表现力日益丰富。这些以推动文化传播、构建展览与观众间的互动关系为目的展示空间设计,围绕展示主题运用各种媒介技术设计的情境,激励观众身心参与展览,将观众的参观过程变成了一个在体验中探索、发现和思考的双向互动传播模式。

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论文【第四篇】

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论文

1计算机网路与多媒体提供的语言环境优势

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环境提供了大学生建构语用知识与能力的客观条件,语用能力培养完全可以建立在此科学化理念与系统之上。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强调师生之间、大学生之间的充分交互:师生可以共建共享网络资源;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对大学生个人实行档案式跟踪管理和反馈,体现个性化的教学理念;教学评价上,重视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可开展系统化的教师评价、大学生互评、自评等。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大学生语用能力发展所需的语境。

2结合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优势来设计合理有效的语用能力培养模式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各类的国际会展不断增加,对大学生的语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优势来设计合理有效的语用能力培养模式,对大学生语用能力提高以适应社会需要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多媒体网络资源库的建设、课堂环节的语用知识输入、模拟教学设计及实践教学结合的语用教学模式,能描述大学生语用能力的形成过程、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1)多媒体网络资源库提供的丰富跨文化知识与语用真实资料供大学生参考、自学。由于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和语用原则的差异是造成大学生语用失误的重要因素。语用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形成文化意识、具有文化能力,足够量的文化信息的输入是前提条件。在网络资源库中,社会文化,价值观介绍,生活场景中的习俗介绍等,便于大学生广泛地了解文化中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文化知识。能被学生理解的文化信息输入与学生所学的内容相关,与未来的实践有联系。让大学生通过典型的活动、交流等来观察语用策略的运用,可增加大学生文化知识的输入,提高其对文化差别的意识。其次,语用相关材料应该尽可能使用真实材料,这样才能减小课堂与真实情境之间的距离,做到学以致用。语用真实语料的选择要突出规律和特点,涵盖各类社会关系、行为等。同时,可在多媒体网络资源库存入大量例如能够交流的会展类相关的视频材料,介绍赛事历史,会议沿革、展业概况及发展前景、国内外重要会展场所等。国际会展专业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作为主办方的筹划过程,如策划、介绍、宣传推广的途径与办法;会展服务者的接待过程、接待礼仪及沟通技巧。语言基础方面,多媒体网络资源库应涵盖会展相关的语用常用术语、一般表达法及情景表达法、基本技巧、及写作文体等。

(2)课堂教学中语用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为提高语用能力打下基础。在语言环境中,有必要通过教学干预来帮助大学生习得语用能力。大学生应该学习一些语用规范,特别是因文化不同而差异明显的言语行为规范。课堂组织过程突出语用知识的显性教学,即,提供元语用信息→提供真情语境→提供交际机会→提供纠正性反馈使用。语用教学的内容可以有序安排请求、拒绝、道歉、赞扬与应答、抱怨等言语行为并分析会话含义、隐含意义,语境等。上述教学可结合视听说教材中的真实视频材料设计。在教学活动的开始阶段,教师应向大学生输入必要的元语用信息,从语用语言学知识和社交语用学知识角度解释不同文化、不同语境的对语用特征、语用策略等的影响。针对赞扬言语行为,教师可介绍美国文化中用赞扬及应答言语行为的广泛应用。从课本中选择合适的内容为例,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赞扬及应答的语用特点。然后从电影或其他的视听材料中选择典型的案例让大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从而更真实地了解赞扬的普遍性,及应答的方式。接下来,设计口头交际活动,让大学生根据语境进行赞扬言语行为的应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分析,对不恰当的赞扬内容及应答方式进行纠正。语用的显性教学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语言使用的恰当性上。同时,在进行语料分析过程中,大学生也会注意到社会关系对赞扬言语行为及应答方式的影响,教师可在会话含义,语境分析方面进行指导,引导大学生注意交际者的年龄、性别、性格、信仰、职业、职位以及双方的熟悉程度等因素在对语言的影响。此外,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语言文化中赞扬话题及应答方式的不同,来加深学生对此类言语行为的理解,也是显性语用教学的必要环节。

(3)模拟教学环节主要是利用已经有网络资源库,设计模拟场景,将课堂中语用教学内容与实践中交际语境衔接起来。比如有带队参加会展经历的老师及有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可参与模拟教学的设计,能够最大化地使模拟环节中的任务设计贴近真实的会展交际语境。模拟会话设计应涉及若干语境及言语行为。如交际任务语境可心是接待、咨询、会务介绍、功能及设施介绍、简单会展材料的语言表达、致参会方的信件的撰写等,相关言语行为可以是赞扬,应答、道歉、请求等。大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运用所学的言语行为及语境的相关知识,进行会话组织、角色扮演等练习。教师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提供反馈,评价所运用的表达是否恰当,进而分析不当言语行为产生的原因,如,文化因素,对社会关系理解的偏差等。在模拟实践中,大学生体验了不同语用策略的。不同效果,有助于提高自身在语言交际中的敏感性和灵活性。模拟教学环节的录像可作为有价值的学习资料加入多媒体网络资源库,供其他大学生学习、评价。

(4)实践教学环节,推荐优秀的大学生在国际性的会展中做志愿者,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语用知识,提高社交语用能力。由教师带队,提供及时必要的指导。工作后,大学生一起讨论各自的实践,写个人日志。日志应主要记录语言运用的细节,如对方的语言特点、自己对会话的理解及回答,对方的身份,当时的情况等。志愿者的互评可以让他们共享不同的经历。大学生的总结材料及所有获得的会展的相关材料放在网络上共享。

(5)运用形成性评估能对大学生的语用能力形成过程进行评价与记录。教师应指导大学生制作学习档案袋,网络保存的大学生口语练习录音、模拟课堂的录像、大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反馈学习日志及反思等。针对教学环节的材料可以包括大学生在语用能力评估中的成绩、教师对大学生的评价。针对模拟教学材料可以是大学生完成任务过程的记录,模拟教学的录像;大学生其对任务的看法与感受;教师的观察及评价等。总之,学校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方式培养大学生语用能力是改革的新视角和发展方向。语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要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符合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容易被接受的蕴涵在语言中对交际产生直接影响的文化信息有助力于培养大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通过讲授、观察、讨论等活动让大学生体会语言形式、语用功能、社会环境和文化内涵之间联系,有效积累发展语用能力相关信息。贴近社会需要的模拟任务设计将学习与工作联系起来,可锻炼学习的语用能力,增加自信心,便于其适应实际社会工作。实践活动可检验语言大学生的语用知识及能力主,通过实验、修正、补充等环节提高大学生语用能力的灵活性及恰当性。在实践多媒体网络资源库的建设、课堂环节的语用知识输入、模拟教学设计及实践教学结合的语用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各环节间的关联,使之发挥系统化效应。

3结语

高效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环境,创建并完善社交语用知识资源库、通过英语课堂教学输入社交语用的知识并进行训练、设计贴近真实的模拟教学、及实践环节的紧密结合来提高大学生语用能力,语用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交际能力的突破口。在语言环境下,语用引导与语用信息输入是语用教学的核心问题,教学模式中的组成部分及环节的合理设计是使其效果最大化的关键。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616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