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能力建设精编4篇
【导言】此例“科研能力建设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科研能力建设【第一篇】
为提高军队院校科研条件建设实验室的运行效能,将建设成果切实转化成实验室能力,应积极探索相适应的管理运行机制。本文主要从实验室的定位、加大开放力度、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组建科研团队和营造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科研条件建设;定位;科研团队
先进的科研条件是进行军内科研活动的物质基础和核心要素,不仅能有效提高军队参与科技创新竞争的能力和试验验证能力,而且对军队院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军内科研条件建设力度和规模的不断加强,探讨军队院校科研条件建设实验室的管理运行措施,充分发挥科研资源的使用效能,将建设成果切实转化成科研实验室能力,对于推进实验室的持续、良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科研建设实验室的准确定位
依托军队院校建设的科研实验室,作为军队科研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整合军队院校已有的科技资源,发挥自身学科特色,为部队的战斗力生成服务。由于各军队院校的办学模式和学科特点不同,实验室在管理运行模式上也不尽相同。但无论采取何种管理运行模式,要使实验室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明确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和功能定位为基础,因为这将决定实验室未来的发展方向[1]。科技创新是实验室的基本功能和首要任务,科研条件建设实验室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完善科研条件,加强军队科技创新能力。离开科技创新,其建设意义就不复存在了。而相对稳定而富有特色的学科专业与研究方向是实验室创新能力建设的基础,只有特色明显、方向稳定,实验室的原始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提高[2]。因此,实验室应依托自身的学科和专业特色与优势,以部队的需求为己任,将科研工作的重点定位于本学科发展的前沿,加强具有军事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外,还应加强开发性技术研究,力争在战斗力取得主导地位,有效形成自身独特优势和权威。同时,实验室还应担负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以实验室现骨干科研课题为依托,根据科研需要吸收院校内相关专业的青年教员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工作,使他们在科研实践工作中得到锻炼和培养,这既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提高科研素质,又能有效提高实验室的资源利用率。此外,实验室作为军队院校培养学员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平台,对于科研条件建设的高科技综合性实验室,更应成为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场所。建立和完善以培养学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开放性实验室管理体系,利用现有的师资、仪器设备、设施等良好条件,立足专业岗位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学员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提倡和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军内外和学院组织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以科技创新活动为着力点,为学员提供实践学习和科技创新所必须的指导、场所、资源和经费。这样既为学员的创新实践提供了物质条件,创造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又利于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服务部队是军队院校实验室的基本职能,只有在服务部队中才能很好地体现自身的价值。实验室应积极主动参与部队重大演习演练,以技术战术专长指导部队,为部队深入掌握主战装备的作战使用规律,提高作战能力发挥作用[3];应深入研究未来战争对战法、装备、保障等方面的需求,积极参与现有武器装备技术改造,解决装备技术难题,此外,还应积极参与到新型武器的研制、开发和使用过程,推进科技成果向战斗力转化。
二、完善的管理运行模式
1.建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定期考核制度。
目前,科研条件建设中购置的仪器设备普遍存在使用效益较低的现象,严重制约了科研能力的提高。仪器设备的效益评价考核和激励奖惩措施对于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参照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和《高等学校贵重仪器设备年度效益评价表》制定以仪器设备的效益评价为基础的考核指标体系,每年度从机时利用、人才培养、承担项目、产生的成果、功能利用与安全等方面对仪器设备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予以公布并作为个人职称晋升、业务考核等方面的重要依据。通过考核评价和奖罚措施,即可以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责任感,提升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也是判断仪器设备投资效益、明确学科建设方向、解决教学科研硬件建设和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方法[4]。
2.建立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军队院校依的科研条件建设实验室应在严格执行军队各级保密制度的前提下,依托实验室的专业特色优势,加强与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军内其他单位、武器设备研发单位之间的密切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与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军内其他单位共同承担相关的科研项目、进行课题合作,直接参与关于装(设)备、高新技术仪器的设计、论证和定型,使其在科研单位发展中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更好地服务于部队和促进学科建设。
3.提升实验管理人员水平。
先进的仪器设备必须有高水平、高素质的技术人员管理。采用严引进与重培养的措施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素质好、技术水平高,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仪器设备管理队伍。一方面完善实验室管理人员引进模式,对新进的实验管理人员需进行严格把关,引进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实验人员,严格控制非专业类人员的引进;另一方面对现有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统筹,明确专业方向,开展多方面的培训,鼓励其参加相关资格证书的考核和课题的测试研究。
4.设立专项基金,做好后勤保障。
大型仪器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成本非常高,且主要用于基础科学和应用基础科学的研究。因此,军队院校应在条件建设项目完成后,针对大型仪器设备设立维修专项经费和科研支助基金,维修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大型设备仪器的维护、维修、配套改造、功能拓展、技术升级以及配件的购买,做到专款专用,以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运行;还应建立专项的科研资助基金,用于资助教员进行学术交流和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从而使大型设备更好地服务于科研和学科建设。
三、打造协同创新的科研团队
在科研条件建设的实验室是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和积聚优秀人才的重要科研平台,建立一支高效、稳定、和谐、结构合理、勇于进取的科研创新团队是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发挥科研条件实验室使用效能的基础和保障。第一,以领军人物为核心,建立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领军人物作为科研团队的核心,必须是学科中的带头人,能准确把握学科发展法相,制定学科和专业研究内容和中长期的发展战略,凝炼出重大课题并围绕其开展研究工作,此外,还应具备相应的管理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科研团队应按照“老、中、青”相互搭配的形式建立,充分兼顾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结构、科研学术能力和年龄等差异。第二,以项目为目标,凝聚有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科研项目是集聚科研人才的重要纽带,共同的研究目标和方向,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提升整体科研创新能力。科研项目的确定应以军队需求为己任,积极参与现有武器装备技术的改造,新武器装备的预研,注重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开发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第三,建立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机制。为青年教员合理配备导师,积极引导、鼓励青年教员参与和承担重大研究课题等任务,同时,鼓励青年教员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和交流活动,拓宽青年骨干人才的视野。设立青年教员科研基金,鼓励青年人员自主选题,利用实验设备开展科学研究,做好知识和技术储备。
四、营造良好的实验文化氛围
实验室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性的行为和学习方式的综合体,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4个层次[5],是实验室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是实验室价值和品牌的体现。创新是实验室建设永恒的主题,实验室的文化建设应以创新文化为主导,强化专业特色,以制度文化为保障,营造一种鼓励创新、竞争向上、宽容失败、团结协作和差异化发展的文化氛围,大力提倡理性怀疑和学术批评,积极构建活跃的学术氛围和尊重创新的良好风气,从而使实验室的各类人员形成共同的信念,围绕共同的科学目标,加强团队协作,摘取科技创新成果。
五、结束语
科研条件项目建成后的实验室运行管理模式需要立足自身优势和专业特色,找准功能定位,加大开放力度以适应创新教育发展需要,提高大设备的使用效率,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切实将科研条件建设成果转换成科研实验室能力,充分发挥科研资源的使用效能,促进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杨海涛 曹俊彬 单位:空军第一航空学院
参考文献:
[1]孔详金,李贞玉。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功能定位与内涵建设体系[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学术版,2006,(12).107-108.
[2]马强,朱爱红,韩海涛。军队院校部级重点实验室培育机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34):138-141.
[3]程广利,胡金华,姜可宇,等,水声电子工程军队重点实验室文化建设构成及其作用发挥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9):57-59.
科研能力建设【第二篇】
关键词 教师 科研能力 个人 学校 社会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QQ、微博、微信等现代新媒体信息传播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教师接受信息技术的途径与传播知识的路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使得教师科研能力的建设更为迫切。下面从个人、学校与社会三个层面提出教师科研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个人层面
1.明确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只有明确可行的目标,才会产生奋斗的动力。作为个体的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一定要立足于自身发展、学校使命与社会责任,明确自己的科研奋斗目标,并制定适合自己的科研发展目标与策略,这种目标可以是远期目标,比如五到十年的目标,也可以是中期目标,三到五年的目标,还可以是年度科研奋斗目标。当然目标的确立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科研能力、团队的科研实力与学校的科研环境来制定,要从科研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各个要素着眼,制定切实可行、可操作的具体目标。在制定个人科研目标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破除功利性目的,作为个体的科研只有破除了功利的目的才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视野中找到好的选题和好的方法,也才能真正产出好的、有用的、学校和社会急需的成果,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的科研都是在为职称、为完成任务、为获得奖励这样的目的而进行,如此科研实践难免敷衍了事,其科研的功效也就可想而知。二是要有持久战的思想准备,目前我们的科研成果经验总结的多,真正进行深入的调研或者是实证研究的成果又太少,许多成果只是低水平重复别人的东西。要取得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一定要在思想上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在行动上采取“沉下去”的办法,那些“速成”的成果大多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三是要“抓小放大”。即在具体的选题方法与选题实践中紧密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以问题导向为策略,从小处着手,深入挖掘。
2.加强学习
学习是目标实现的途径,也是教师提高科研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学习应该是全方位多形式的,具体来说:一要加强科研理论的学习。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具体的课题研究实践是科研成果更具科学性的前提与基础,作为学校的教师,要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与创新水平,离不开各种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科研理论的学习,其理论的厚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课题研究的深度与课题运用的广度。学习科研理论的过程还要能够学以致用,结合所研究的课题内容,将各种科学的理论运用到具体的科研实践之中。二要加强科研方法的学习。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科研方法的欠缺是目前教师科研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渴望得到科研方法的指导与培训也是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目前最为迫切的诉求。比如,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合理运用现代化的文献检索工具进行信息检索、如何运用最新的数据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科研数据的分析与描述、如何通过问卷的科学设计进行课题的量化分析与统计归纳等微观层面的科研方法是大家在科研实践中最希望得到加强的地方,也是作为个体的科研工作者最需要学习的技能。三要加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学习。作为一名教师,一切科研实践的目的都是为了创新,这种创新既可以是科研方法上的创新,也可以是科研观点上的创新,还可以是科研成果与科研效果上的创新,无论何种形式的创新,都离不开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而提高的最佳形式就是学习,要向身边的前辈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创新与创造能力。
3.勤于实践
实践是科研的具体行动与最终目的,一切科研成果都应该是来源于实践而最后用于指导具体的实践活动。作为一名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与科研能力,最主要还是多实践,也就是多参与具体的科研实践活动。而从学校的现状出发,一般应该从两个层面去努力,一是开展更多的对于教育教学和日常工作的反思。过去大家在具体的科研实践中存在明显的误区,认为只有承担了那些部级、省级等等所谓“高大上”的科研项目才能称之为科研实践,而恰恰对自己非常熟悉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缺乏必要而深刻的反思,而这种反思就是一种离我们最近、最现实也最有可能产出创新成果的科研实践行为。
二、学校层面
作为教师的科研能力建设,除了主要依靠教师自身的积极努力之外,从学校层面来说也应该从多方面为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创优环境,给予支持。
1.转变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全面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与科研水平,作为学校层面来说,首先,要转变本校教师不需要科研的观念。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整个学校从上到下很多人甚至很多领导都认为教师根本不需要做科研,也没有为教师开展科研创设良好环境,在此观念支配下整个系统的科研基本上处于一个量少质低的状态,学校在做具体的工作安排时,往往招生是头等大事,考试其次,接下来才是教学,而科研往往成为学校诸多工作的点缀,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以至于不知不觉之中,许多社会中人特别是教育管理部门也有意无意地认为这类学校的教师没有科研,甚至不需要做科研,殊不知正是系统上下这种对于科研工作观念上的漠视,使得学校历经30多年发展都形不成自己的优势学科、优势专业、优秀团队,也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战略转型。其次,要转变学校不重视科研的观念。有了观念上的转变才会有行动上的实践,教师要提升科研水平与能力,学校一定要切实将科研和教学一样作为学校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两翼,学校领导必须对“科研兴校”的战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根据课题组的前期调研可以看出,凡是重视科研的学校,学术积淀深厚的学校,有科研能力较强的学校领导,学校建设与发展就会有强大的智力支撑。目前要实现整个系统的战略转型,就一定要从学校层面上改变过去不重视科研的观念。
2.创设环境
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是教师进行科研创新的基础,好的环境,不是管出来的,而是靠科学的制度创设出来的。作为学校一定要为教师进行科研活动千方百计地创设好的环境与氛围。一是提供教师学习进修的机会。根据课题组的调研大部分教师最希望的是学校能够提供给他们到更高一级学校的学习与进修的机会与条件,以此不断提升他们的学术水平与科研创新能力。二是创设学术交流的平台与机会。学校应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传帮带等形式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平台与机会,鼓励与支持教师尽可能多地参加相应学科的国际、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在这种学术的交流与切磋中不断开阔学术视野,提升科研水平与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邀请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进学校“传经送宝”,另外,通过组建学科团队的形式,让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带着年轻而经验欠缺的教师一起进行科研合作,发挥高水平学者“传帮带”的作用。三是制定科研激励措施。制度上的奖励与惩罚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引导作用,应该通过制定科研激励措施来提高大家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要对教师规定一定的科研工作量,完不成的在评优、评奖中给予限制,对于取得重大优秀科研成果的给予重奖,只有通过奖励与惩罚并重的举措,才能发挥科研的导向作用。
3.加大投入
作为学校来说,要在科研上实现突破与创新,必须增加投入,这种投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项目经费上的投入,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大每一项科研项目的经费投入,保证科研项目能够顺利完成;二是硬件设施上的投入,即要为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工作提供一定的硬件设施,比如必要的移动办公设施、实验设施、网络设施等等;三是人力资源上的投入,也即时间上的投入,要使教师有一定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可通过科研量的折算来抵销或者减免一定的教学工作量,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师从事科研创新实践活动。
三、社会层面
教师作为社会大环境中的一员,其科研能力的建设离不开社会层面的影响与制约,从社会层面上来说,目前的大环境是一个鼓励创新、创造与创业的时代,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给包括各级各类教师在内的全体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创业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相信在此大的政策引领之下,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也将迎来一个大的跨越式发展。
1.政策引导
2014年6月9日,在出席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开幕式时,提出:“创新”决定民族前途命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他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国务院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致开幕辞时,提出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新浪潮,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新局面。2015年3月15日,总理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一个改革。与总理在近一两年内于不同的场合多次将科技创新提到了一个决定国家民族命运的高度,这为包括各级各类教师在内的科研人员的创新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同时,2015年3月13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更是明确提出:“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对用于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例,可以从现行不低于20%提高到不低于50%。”以上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广大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使得多年来困扰广大教师的许多科研政策桎梏得到了化解,也有了具体明确又细化的解释,相信以此为契机,各级教师的科研创新热情也将会迎来一个新高潮。
2.制度保障
《意见》同时指出,“加快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尽快将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不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全部下放给符合条件的项目承担单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所得收入全部留归单位,纳入单位预算,实行统一管理,处置收入不上缴国库。”这些规定的出台,是从根本上破解科研创新难的制度障碍,为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具体的科研创新实践铺平了道路,将极大地鼓舞与激励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与创造积极性。
3.机制激励
《意见》指出,“建立健全科研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改进科研人员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科研人员在事业单位和企业间合理流动。”这一系列政策可以破解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机制障碍和具体操作过程中的难点,相信随着各个单位具体落实制度的出台,今后各级各类教师无论是成果的转化、人才的流动,还是经费的使用等目前制约科研创新的问题都可以得到国家政策上、体制机制上明确而大力的支持,那些一度困扰教师及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壁垒将一一消除,从而为广大教师科研能力的全面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缙。文献信息与科技创新――论文献信息工作在科技创新中的应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
[2] 田新强。科研能力与素质教育[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0(4).
[3] 李小林。基层电大远教科研工作的几个问题[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2).
[4] 黄忠仕。生物化学科研式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探究[J].右江医学,2004(5).
[5] 高希言,张五洲。对中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河南中医药学刊,2000(6).
[6] 田秀华,李国金,赵景馥。试论大学教师的素质结构[J].技术经济,2004(3).
[7] 孟繁华。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育的对策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
[8] 陈艳,林瑛。云南电大教师科研意识与能力分析[J].云南电大学报,2008(4).
[9] 周素萍。开放大学教师角色定位与能力建设研究[J].教学学术月刊,2012(10).
科研能力建设【第三篇】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课题,又是今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研究的主题。中央将要召开全会,集中研究这个问题,可见这个问题的份量之重。对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我们应当如何认识呢在这里,首先要有一个基本估计。我们党已经走过了83年的光辉历程,在全国范围内执政55年,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也已经26年了。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经受了许多重大考验,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共产党领导,中国才有希望,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历史和现实也充分证明,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是合格的。这是一个总体判断。同时,我们又应当清醒地看到,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对着重大的挑战。我们党所面临的新挑战,简要地说,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党所担负的繁重任务;二是党所面对的时代要求和复杂的国际环境:三是党自身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这三个方面的挑战,归根结底,是因为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即从夺取政权到长期执政的转变,从受外部封锁、实行计划经济到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我们党要经受“国情”、“世情”、“党情”变化引起的新考验,最重要、最根本的建设应当是执政能力建设。为什么这样讲呢曾庆红同志今年6月在福建省委党校所作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这是由我们党是执政党并长期执政的客观实际所决定的,是由我们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历史地位所决定的,也是由我们党所担负的繁重任务和面临的国际国内的挑战所决定的。
党的执政能力是指执政党综合运用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等手段,领导、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所具有的本领和能力,是执政党理论水平、领导水平和自身建设的综合体现。因此,执政能力建设包含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它在党的各方面建设中,起着牵头管总的作用,它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点。据我领会,党的执政能力主要是指党的总体合力,它包括党中央总揽、驾驭全局的核心力,包括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包括每个党员干部个体的影响力和作用力,同时还应包括优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所形成的系统集合力。列宁曾指出:党之所以要组织起来,就是因为,组织的总体力量大于组织内部个体力量的简单相加。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主要是看党的总体合力。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增强“五种能力”,即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这是从大局出发的总体要求。对各级党的领导机构和领导干部以及党员个人来说,它既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的层次进行研究,又可以从总体、群体各级领导班子和个体进行分析。
至于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面很广。千头万绪抓什么一是抓前提。其中的前提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贯彻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以此作为增强能力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二是抓关键。其中的关键是建设一支德能兼备的领导干部队伍,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这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性因素。提高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主要靠在实践中自觉磨炼,也要靠学习培训,还要看本身的“素材”如何。其中涉及到领导干部的成长机制、培训机制和选拔机制。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让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这是抓好关键的重点所在。三是抓根本。其中的根本问题是体制和机制问题,比如,党政关系如何进一步理顺,党内外关系如何进一步协调,条条与块块的关系如何进一步理顺,在领导活动中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如何一致起来,这些都涉及领导体制和执政机制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有的并不直接是执政能力问题,但却和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相关。现行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中的障碍如果不能消除,它将直接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的发挥程度和实现程度。因此,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努力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执政机制,抓好制度建设。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领导科学研究提出了新要求
领导科学是研究领导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学科。之所以说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对领导科学研究提出了新要求,是基于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领导和执政的涵义虽然有些差别,领导的内涵比执政要宽广―些,领导是针对全部国家和社会生活而言的,而执政则是针对国家政权而言的。但是,领导和执政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领导能力是执政能力的前提,而执政能力则是领导能力的集中表现。因此,研究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是领导科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科研能力建设【第四篇】
1里下河所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成效
科技项目经费大幅提升科技项目是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支撑。“十一五”以来,里下河所承担的科技项目数进一步增加,项目经费大幅提升。“十五”期间,里下河所共承担科技项目210项,到账经费3652万元,“十一五”期间,科技项目数达到335项,到账经费达8857万元,2011-2014年,立项项目数已达到327项,到账经费超过亿元。通过对立项项目梳理,有以下三点显著变化:一是项目来源明显丰富。“十一五”以来,新开辟了国家发改委专项、国家及省引智项目、省标准化项目、市环保课题等申报渠道,获得的项目经费已占到经费总数的18%以上;二是基础研究实力增长。里下河所是以应用型研究为主的科研单位,基础研究向来是薄弱环节,“十一五”以来,共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省基金22项,基础研究项目数位居全省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前列,有效地开拓了前瞻性研究思路;三是青年科技人员主持项目增多。45岁以下科技人员主持的项目占所有项目数的比例从2006年的%升至2014年%,青年科技人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人才团队建设成效显著人才团队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4]。里下河所始终坚持“人才兴所”的战略,将人才引进和培养作为全所工作的重点。一方面,为科技人员构建良好的后勤保障制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为科技人员营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鼓励科技人员申报课题和荣誉。里下河所还特别关注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鼓励青年人提升学历、增长见闻,进一步完善“传帮带”制度,返聘一批老专家,对青年人给予指导,同时设立年投入达100万的所基金,定向资助青年科技人员,为其快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里下河所拥有科技人员164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高级职称人员53人,博士20人,硕士41人,人才数量与层次在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中位居前列。
科研产出量质并举科研产出是衡量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实施成效的重要指标。“十一五”以来,里下河所共获得各级科技奖励64项,育成农作物新品种43个,获得品种权24项,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较以往均有显著提升。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品种创新方面,小麦品种扬麦16成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年推广面积最高达60多万hm2,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列入全国主导品种和江苏省主推品种。扬麦20替代扬麦158成为国家区试对照品种,扬辐麦4号连续3年创江苏省小麦单产最高纪录。2014年,里下河所还与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签订关于小麦赤霉病穿梭育种的合作协议;水稻品种扬两优6号连续多年位列全国两系杂交稻推广面积前5位,扬粳4038、扬粳4227被农业部列为超级稻品种,被誉为“赛泰米”的丰优香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油菜品种扬油9号列入江苏省主推品种。生态农业研究方面,研发的麦秸全量机械化还田轻简稻作技术连续多年被列为江苏省主推技术,年推广面积超过134万hm2;研发的克氏原螯虾工厂化繁育及标准化养殖技术及双链型生态农业模式均通过省级成果鉴定,分别获得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核技术研究方面,辐射诱变育种团队2014年获得联合国植物突变育种杰出成就奖和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特别贡献奖。
科企合作助推成果转化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里下河所以组建的三家科技型企业作为平台,极大地推动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成立的江苏金土地种业公司在扬州湾头、江都小纪、高邮司徒等加工基地建立了年产超万吨的种子生产线、烘干线,现拥有厂房、仓库等近1000hm2,明显增强了公司稻麦良种生产和加工能力,满足了市场对优质良种的需求,扩大了新品种在生产上的覆盖率,成为全国首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已连续4年销售额超1亿元,纯利润超过1000万元;成立的扬州绿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从事生物农药研究的企业之一,目前正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产品销售到以色列等国,年创汇200多万元;成立的扬州辐照中心,主营的热缩套管产品已在全国30个省、市推广,年销售额近2000万元,是全国最大的母排用热收缩管生产厂。
2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存在问题
科研投入偏低,科技创新动力不足近年来各级政府每年都在加大对农业科研的经费投入,但由于农业科研具有公益性、周期长等特点,研究问题增多、难度增大,人工成本提升,仪器设备更新加快,导致投入与需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5]。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由于平台较低,影响力不够,各类农业科研项目申报指标有限,渠道狭窄,更是很难获得国家或省重大科研项目的落地,空有科研亮点却不能获得稳定持续的项目支持。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重大成果难以突破目前科研与生产相分离的问题并未得到很好解决,农业生产中急需的有效科技成果不足,成果转化率低。其原因一方面是转化渠道不畅,科研、生产、推广和应用是成果转化的一条链,但各步骤却是由不同机构来完成,中间的联动机制并没有完善;另外,部分农业科研人员重成果数量不重质量,没有真正从农民需求着手,成果不能适应生产,与市场脱节,无法形成可以大面积推广的重大成果;同时,成果转化需要的政策、金融及税收等支持体系不完善、成果转化的投入偏低等也制约了重大成果的产生[6]。
科技基础平台利用率不高一是统筹规划缺乏。申请建设平台时,缺少顶层规划设计,造成整体衔接、功能互补不够,不能建立起布局合理的创新能力建设体系[7]。二是后续投入不足。各级平台的建设投入一般都是前期投入大,建成后没有稳定的经费支持日常维护与运转,制约了功能的发挥。三是管理不科学,运行机制有待完善。平台建成后,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无法建立开放的共享机制,造成仪器设备闲置[8],平台利用率降低。
学科间协同创新不够目前的农业科研工作学科间交叉和融合更为深刻和广泛,多项重大成果都是从多学科的角度出发,运用多种理论和方法产生的。但部分农业科研人员习惯于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研究,各研究室、学科间缺乏交流与合作,各自为政,研究力量难以整合[9]。同时,与外单位联合攻关,共同破解重大技术难题决心不强,协同创新严重不足。
青年领军人才培养亟待加强领军人才是科技工作的核心,杰出的领军人物能带动一项重大技术的突破。里下河所就是因为有一批科技领军人才的带动,才能取得当前的成就。但大多数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青年领军人才的培养进度缓慢。究其原因,一是青年科技人员影响力和知名度不高,很难获得相应的科技资源,主动性发挥不够;二是待遇不高,特别是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没有高福利稳定人、吸引人;三是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的长效管理体系[11],对科技创新成果没有稳定的奖励机制,无法激发青年科技人员创新热情。
3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对策研究
面向产业发展需要,助推创新成果培育目前,以追求高产、高效、营养健康、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体系正在形成之中[13]。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目的就是研发能适应市场需求、明显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农业成果,创新成果的应用不仅可以显著提升科研单位的影响力,还可以更好地创造效益反哺科研,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应该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以研发实用型创新成果为导向,强化成果配套关键技术的研究,使成果能加速适应市场,快速成为有竞争力的产业。
提高科技平台利用效率,夯实创新基础一是完善科技平台管理制度,合理整合资源。进一步明确管理主体,划清管理责任[14],寻求各平台内部联系[3],合理规划,整合有限的资源,突出建设重点,细化建设目标,提升建设水平。二是充分发挥科技平台公共服务功能。根据各科技平台专业方向,提供各类技术服务,将已建成科技平台的科学仪器、图书资料等实行共享,部分面向社会开放,稳定科技平台的日常运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利用科技平台的影响力和激励手段吸引创新人才、申报各类科技项目,提高竞争力。
完善培养机制,构建合理的创新人才梯队一是促进青年领军人才的培养,在项目、成果分配上对表现突出的青年人才给予扶植,提升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二是完善考核与评价体系,在业绩考核和表彰奖励上向一线实干的科技人员倾向,以出成果的质量和对社会的贡献论功行赏,形成良好氛围和导向;三是加强学科间的人才交流,增强跨学科交流和学科间人才的流动,鼓励不同学科间人才联合申报项目;四是建立青年科技人才下基层锻炼的制度,促进青年直接面向基层一线,了解实际生产中农民最迫切的需求,掌握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