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德育教育的论文热选优秀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1479216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德育教育的论文热选优秀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德育教育的论文【第一篇】

中国自古以来注重教育中的品德教育。古代有以教育家孔子为代表先贤倡议的“仁义礼智信”,现代有新中国教育的“德智体美劳”全部归纳展开教育请求。中国教育也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德高望重、忧国奉公的优异人才。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展开规划大纲(-)》指出: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着力前进学生效劳国家公民的社会职责感。但随着社会的前进,科技的展开,大学生的品德素养却在渐渐的降低。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不时会呈现以下种种景象。学生看到老师低头假装看不见的不断增加,自动和老师打招呼的越来越少;给灾区捐款自觉的越来越少,抱怨声不断增加;努力学习活跃向上的越来越少,不思进取、虚度光阴、支持“上学无用论”的不断增加;做错工作面对老师的批判从本身找因素、勇于承认错误的越来越少,推卸职责找客观因素跟老师顶嘴乃至是咒骂老师的不断增加;拿到奖学金用到学习上的越来越少,请同学们胡吃海喝的不断增加。

看到上面的罗列,想必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共识吧?透过景象看本质,从上面的展开态势来看,现在的大学生缺少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自觉性,存在实用主义、本位主义和急功近利的思维,根底文明本质差,心理健康疑问杰出等,可以说大学生深层次的思维疑问、品德疑问比较严重,存在的疑问还许多。

1大学生德育疑问发生的因素。

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家教走入重智轻德的误区。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遭到家长的溺爱,使得孩子构成“唯我”的观念。此外,孩子上学后家长眼里只要分,别的比如意志品质、思维涵养等品德层面疑问均不予注重,造就了一批分高德低的疑问孩子。

学校德育实习误差,名利化日趋严重。长期以来,学校德育通常被涂上名利主义的颜色,德育工作的起点完全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求,而忽略青少年的身心展开规律;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唆使青少年参与政治学习和许多的社会政治活动,忽略了对青少年的国民根底文明教育、行为习惯练习和品德情操的培育,使德育无法获得相对独立的品质与位置,无法完成真实品德育人功用。德育既不是“思维政治教育的同义语”,更不是“品德教育的简称”。在理论上,对德育的内涵缺少完好的了解,在德育实习中就会呈现误差,乃至影响人才培育的质量,遭到前史的赏罚。

社会文明供应良莠不齐,学生生长环境较差。现在网络飞速展开普及率极高,各种信息漫山遍野,而且良莠不齐。大学生定力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行老练,所以很简单被网络上充满的暴力、色情、迷信等不良信息以及不法分子的反抗言辞所冲击和腐蚀,在价值判别和价值挑选上发生苍茫,然后构成了利己主义、名利主义、金钱万能论等歪曲变形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此一起,有些出版社为了投合商场,为了高额赢利,推出了许多富含初级、暴力、色情、魔幻等颜色的图书。而这些图书多半是网络图书的印刷版。当然,也并不是说这些图书都是糟粕。可是对于心理和生理都不是十分老练的学生来说,他们去伪存真、弃糟粕取精华的才能还不高,很简单遭到不良思维的污染和腐蚀。“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做好这一形势下的大学生德育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以理服人、以文明人、以情动听、以行树人四位一体的全方位德育理念,着力构建理论德育、文明德育、情感德育、实习德育四举偏重的全范畴德育系统,推动构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社会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德育教育的论文【第二篇】

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化和素质教育思想的全面贯彻落实对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院校也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社会背景下,技校在探索改革创新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其能够对学生思想教育产生的积极影响,因此尝试将德育教育引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希望能够为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优化提供良好的支持,切实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德育本身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进行培养的重要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德育是思想意识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的总称,德育教育包含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思想教育,能够从多渠道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引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是结合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对受教育者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的思想活动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思想素质的教育。在技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加强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使学生自身思想认识水平、道德判断能力能够有所提升,并且会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新时期技校在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不断丰富德育教育内容、增强德育教育影响力,充分发挥出德育教育对技校学生的思想引导作用,促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现阶段,尽管技校已经开始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尝试将德育教育思想融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但是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和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技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限制了学生素质水平的提升,不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稳定发展。具体分析,我国各地区技校中的学生以农村学生为主,并且这部分学生在进入到技校学习前一般没有接受系统的教育,在学生进入到技校求学后,尽管学校已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偏低,在学校中经常做出打架、骂人、抽烟、赌博等不良行为,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自觉性相对较差,对技校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了一定的阻力。所以针对当前技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差的具体情况,技校在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重新认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措施,促进德育教育作用的发挥,对技校学生实施较为全面的德育指导,让学生能够真正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在学习和生活中严格约束自身行为,争取获得良好的发展。

针对技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高的现状,技校教师十分有必要对学生实施更为科学的教育和指导,真正发挥出德育教育功用,让学生对相关事物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唯有如此,技校学生在接受技校教育指导后,才能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好的发展。1.教师应该积极树立榜样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能够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组织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积极树立榜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自觉的学习榜样,以榜样为标准,严格约束自身行为,长此以往,学生受到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身思想认识、行为规范水平必然会有所提升,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对技校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自觉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生活中严格约束自身行为,对学生实施人性化关怀,以积极、崇高、自信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增强学生的可模仿性和可借鉴性,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进而真正借助德育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教育水平,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出正确的指引。2.将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在对技校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想促使德育教育的功用得到全面发挥,就应该积极探索德育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将德育教育思想融入到技校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思想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接受思想教育指导,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唯有如此,德育教育的作用才能够得到全面发挥,学生也能够接受更为全面的思想引导。如针对化验专业的学生,教师在培养学生化验专业技能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能够完全按照操作规程工作,降低安全风险。在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实施技能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应该借助德育教育引导学生自觉辨别网络上的不良思想,增强学生抵御不良思想侵蚀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对学生实施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工作中能够严格约束自身行为,不做出有损客户权益的行为,维护信息安全。这样将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德育教育的作用就能够得到全面发挥。3.借助校园文化活动深化德育教育。对于技校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工作,不仅应该将德育教育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环节,技校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为了进一步突出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切实提升德育教育质量,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将其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融合,借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能够自觉树立自尊自爱的思想,形成坚韧顽强的意志,为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样借助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学生也能够接受相应的德育思想引导,有助于促进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深化。基于此,技校教师应该明确校园文化活动对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相应的措施,为德育教育工作的全面优化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进而充分发挥德育教育作用,有效促进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强化,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在技校中是极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新时期一定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对技校学生实施较为完善的德育指导,进而充分发挥出德育教育功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具备专业素质,也具有较强职业道德素质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贡献一定的力量。本文以技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作为研究对象,对如何开展德育教育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能够为技校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对学生实施全面的思想引导提供相应的参照,在促进技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佟杰罗淑芬单位:广东城建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德育教育的论文【第三篇】

教学中必须坚持既教书又育人,德育当先的教育理念。语言代表着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而承载文化的语言课堂教学在育人中更是责无旁贷。因此,英语教学中注重德育教育尤为重要。

我国教育的现状要求重视德育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领域提出了“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全面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开始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中小学,广大任课教师总是自觉地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角色,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教师不可避免地偏重教学。轻视德育教育。在大学,由于有专职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广大任课教师在意识中似乎只有教学一项任务。事实上,仅仅靠几个教学管理人员从事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德育教育工作必须得到与学生接触最亲密的广大任课教师的合作。而英语的课程特征决定了从事教学的教师在德育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小学,英语是一门主干课;而在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公共课,是所有在校生的必修课。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接触的全是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和思想,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译等基本的英语应用能力,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完美的道德品质。

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依据,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仅要紧密联系教材,更要把它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和利用教材中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因素,结合教学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以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奋发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把真理、经验、知识、思想、价值、意义、情感、态度都显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和理解去辨析和接受。而当今的大学教材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多篇课文涉及亲情,友情,爱情的人性之美。现在的英语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教育素材,从起始阶段的文明礼貌、尊师爱生、团结友爱、助人为乐、遵守纪律等思想品德题材到富有时代气息的人口教育、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航天技术等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只要教师善于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就能自然而然地融思想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

严格要求,是指在政治、思想、学业上严格要求学生。而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人才。具体到英语教学而言,首先教师要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人手,从每一次听课到每一次作业,小到一个字母的发音大到对整个英语语言的掌握都要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严谨治学的作风和认真严肃的态度。其次还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全面要求。全面培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书本上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的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诸如用英语实现交际,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等:不仅让学生学会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和技巧:不仅让学生掌握与英语语言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还要了解国内国际的发展趋势等。最后,教师还要敢于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良倾向进行批评教育。当然这种批评教育应当是实事求是的,应当是善意的和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是应当讲究分寸和场合的,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学生心服口服。尊重爱护学生一方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的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要高高在上,只有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才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还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教学中的差错,及时地向学生道歉或对学生的哪怕是丁点的进步进行表扬,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受尊重的。而且自己的努力是得到了老师的承认的,这样不但不会使教师的面子受损,反而能使课堂气氛更加融洽,师生关系更加密切。另外,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英语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然而在具体的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自尊心很强,非常害怕犯错误,认为这样是丢了面子,因而不愿尝试一些较难的问题和活动。那么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以适时的鼓励,及时对正确回答问题、出色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进行表扬。尊重爱护学生另一方面还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课外接触中。这不仅是班主任老师应该履行的职责,也是我们每一位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决不只能是“上课来,下课走”,而是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心理接触,更加充分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

要对学生实施英语德育教育,教师应具有很高的素质和修养,正像《礼记》中所说的那样:“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在授课时''展现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教师的整体形象。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言行举止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形象会对学生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师教书育人,离不开言传身教。言传身教是教书育人的最基本要求。言传身教相结合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综合效果。所谓言传就是教师通过有声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影响。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在课外进行辅导,都是不同形式的言传。那么所谓身教,则是教师以自己的形象和行为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和感染作用。曾经有人这样形容言传和身教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的语言是有声的行动,而教师的行动则是无声的语言。”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结合,言传晓之以理,身教导之以行。我们学校的学生多是青少年学生,他们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他们对真假是非、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还不是很强,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正面引导教育。为此,教师一方面要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另一方面要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成为学生的表率。

教师在英语课上要结合课文给学生讲授相应的背景材料,指导学生在课外读些与此有关的简易英语读本,以扩大学生对英语国家风土人情和文化习惯的了解。同时,还要让学生多了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由于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尤其是我国加入了wto,北京申奥、上海申博的成功。英语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流的重要工具。教师要不断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增进学生对国际事务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竞争是无情的。教师要使学生明白:必须努力学习。优化自我。发展科技。壮我国威。在课堂教学时。应不失时机地为学生营造“竞争”的氛围,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使学生在旧常学习中形成一种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未来的社会化、专业化的趋势越来越强。团队协作成为人们完成工作必不可少的精神。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可要求学生进行一些groupwork或pairwork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在群体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协调与他人的关系,为日后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内涵丰富,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抓准时机,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使他们在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中,发展智力,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塑造现代人格,迎接新的挑战,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这些又是紧密联系的,本质上统一的,互为依存的。只有全面认识,充分发挥它们之问的相互作用才能有效地、高质量地完成英语教学中教书育人的任务。

德育教育的论文【第四篇】

古人有言:“有才无德,行不远。”可见,品德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通行证。齐抓共管如果缺少了德育,我们的孩子也许会知书,但却很难做到达理;如果缺少了德育,我们的孩子必定会长大,但或许不会“成人”;如果缺少了德育的引领,我们的孩子将不会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绝不能做。近年来,未成年犯罪人数不断攀升。看看那些犯罪分子,他们中有多少人因为是非不分而误入歧途,他们中有多少人因不懂谦和礼让而对他人大打出手以至酿成惨祸,他们中又有多少人因怙恶不悛而悔恨终生。因此,一个人德育教育的好坏,关系到他的成长及未来。一个有道德没知识的人,他还可以在不同岗位为家庭为国家做贡献,但一个有知识没道德的人,他的本事越大,他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

所以说,为了塑造一个个人格健全的孩子,为了塑造一个个品行兼优的孩子,为了塑造一个个人见人爱的孩子,我们的家庭必须和学校携起手来,齐抓共管,共同努力。在今天的中国,要真正的抓好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为了我们民族的发展,为了我们所有家庭的幸福,为了我们所有孩子的未来,请重视孩子的德育教育吧。

德育教育的论文【第五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对新世纪人才要求和素质的不断提高,教育的内容已经不再局限于传课授业,更大的责任在于育人。由此可见,德育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作为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所以,班主任自然而然地成了德育教育的重要实施者。对此,从班主任角度上出发,浅析如何开展班级德育工作,并提出相关见解。

随着新的教育理念的出现,几乎每所学校都把德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全校、全员抓德育。其中,班主任作为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引导者,也承担起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工作繁多,任务艰巨,可谓任重而道远。德育的关键,不仅在于对学生的思想、信念进行宏观的导向,而且又在微观上培养学生文明、守纪的行为习惯。所以,如何做好班级德育工作,成为众多班主任所要研究的主要课题。

青少年处于青春期,有较强的自尊心,需要老师、家长给予一定的'关心和尊重。教师不能把他们当作小孩子看待。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当中,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某个同学成绩优异就给予过分的关注和尊重,对于成绩较差的同学就特殊对待。而要一视同仁地对待两者,这样他们才能感受到被尊重、关心。学生感受你尊重了他们,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听从于老师的指导,对于班主任顺利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班级的管理也是如此。很多时候,学生不遵守班规校规,这就要求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量化的管理。对于犯错的学生适度批评。可以对其进行单独批评、单独谈心,让学生在和善的言语中认识错误,进行反省。同时,避免在全班同学面前对其批评或标签为反面教材,这样容易造成学生自卑、自负心理。

教育是一项系统且长远的工程,单单依靠老师和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与老师之间的配合。班主任如何处理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将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

班主任在教育目标上与家长的目的也一致的,都是把孩子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的可用之才。而班主任按照职业和道德要求义不容辞地对学生教育负责,从这个概念上讲,班主任的心与家长的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是实现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合作的基础。班主任可以在课外时间对个别学生进行家访,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给家长,以及班主任可向家长了解学生课余的状态。这样,对于了解学生,引导学生有着重要作用。

杜威说过:“学校是一种特别的环境,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室作为学习和教育的区域,环境的优劣都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班风、学风、班貌,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群策群力,合力创造一个温馨的班级环境。然而,班级环境的布置不仅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还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要利用好每一个空间,精心布置,使其既温馨舒适,又催人奋进。学生之间形成相互激励、相互竞争的良好局面,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德育素质也是一大帮助。

班主任适当地激励学生。有研究表明,恰当的时机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也要把握激励的时机,及时地表扬表现出色的学生,使他们能够亲身体验情感,树立自信,在愉悦的体验过程中,亲身感受到被赞扬的成功和快乐。此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班主任要帮助孩子及时消除不良的情绪,教导学生以恰当的方式和学习态度对待生活,排除焦虑带来的痛苦,尽量帮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如,学生在考试当中取得不及格成绩,班主任可以在学生沮丧时给予一定的激励:“今次不及格,下次努力点你一定可以的!要好好加油!”这样的激励语,看似一般,但是在学生心情最为低落时,班主任一句鼓励性语言足以燃起学生低落的斗志。所以,班主任对学生要进行合适的激励。

班主任与其他学科教师有所不同,除了传授学生知识以外,还担任起学生生活、做人的导师。所以,必须强化班主任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课余时间要时刻提升自身文化素质,对课堂重点、难点要把握得当,对课外知识更要见识广泛。时刻要求自己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方面加强修养,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以自身行动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典范。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中充满着机遇和挑战,对班主任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是一项艰巨且长远的工作,可谓任重而道远。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当中要多作努力,多思考、多总结。还要有能抓住教育机会的能力,在工作当中能够学会用科学的、合理的教育方法艺术性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能从理论的高度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出一个教育的春天,进而使他们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德育教育的论文【第六篇】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外教学是课堂的延伸和扩展。教学的大部分时间虽然集中在课堂中,但是课外活动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作为德育教育实施的主要渠道,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利用地理知识来渗透德育,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互动,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将学科中的德育内容加以展示。然而,为了更加有效的进行德育教育,通过结合地理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课外活动更好的接受德育教育。比如,可通过让学生体验地方的风土人情,体验社会建设的情况,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德育,这样还可以因避免空洞的说教而无法起到教育的作用。因而,高中地理教师在实施德育教育时要切实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

体验生活实践。

在地理教育中,有这样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2]。地理学习本身就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很多的同地理相联系的案例。我们以首都北京为例,这个城市的水资源问题、旅游问题以及农业发展、交通等等社会问题都同地理学科息息相关,可以作为实际的案例进行地理教学。再将范围扩大,地球上所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和现象只要同地理相关都可以作为地理学习和德育教育实施的案例,而且这些实实在在的案列对于德育教育的实施更具有说服力。另外,情感价值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形成的。在高中地理教学当中,德育的渗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通过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结合地理教材。

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贯穿德育教育要在不冲淡地理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点出德育素质,而这个过程不是几堂课就可以实现的[3]。地理教材中的不同部分都有不同的德育内容。例如,中国地理突出了国情教育,世界地理突出了国际主义教育,等等。高中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途径创新的`必要性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模式主要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高校理中国情教育的体现在:我国的资源尽管在世界中列于前位,但是人均占有量却很少,让学生认识作为公民应该有保护资源的思想。

榜样示范。

在教学中,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凡是要求学生要做到的,首先教师自身就要做到。例如,在中国自然、社会等学习中,体现教师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感。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学中包含了各种德育的因素,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通过组织学生亲身实践体验,以自身的榜样示范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的论文【第七篇】

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的。这四个要素在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又彼此密切联系。而“行”是德育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由此可见,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行为训练是十分重要的,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持久化,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对学生的行为训练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行为训练应该做到:训练要求具体化,训练要求规范化,训练形式多样化,训练内容系列化,教学要求立体化。

一、训练要求具体化。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要注意整体性、层次性。整体性即体现课程标准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总内容的要求(学科目标)。层次性则体现在把总目标分解成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各个年级的教学目标上(年段目标、课时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把握好“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要求。

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行为训练,要求要具体明确,不能笼统抽象,这样学生才记得牢,学得会,做得到,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接触到学校这个大家庭不久,他们所掌握的道德行为都是机械的和被动的,问题往往是片面的、表面的和不稳定的,他们不善于把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联系起来,容易出现言行脱节、道德行为不稳定等现象,他们的感知和思维活动都依赖于具体形象。

例如: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值日劳动的行为训练,不应该对他们一位单纯地讲劳动的意义,而是应该对扫地、擦窗、洒水等值日劳动中一系列的常见活动,提出具体的要求,教给他们正确的操作程序,明确每项劳动所要达到的最终要求,并以此来检验自己的劳动成果。

二、训练要求规范化。

道德习惯是道德行为通过反复实践而形成的一种动力定型,是自动化的行为。形成了习惯,能使道德行为由偶然性变为必然性。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许多要求学生形成规范行为习惯的内容,如:对人有礼貌,遵守课堂纪律,升国旗时要肃立等,对这些规范点必须以规范化的动作反复训练学生,使之形成习惯,成为不由自主的行动。例如:我在教学《和外国朋友在一起》这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我让学生排演了“外宾来到我学校”、“外宾和我们一起上课”、“外宾和我们拍照留念”等几个小品,让学生参与到课文中去,在和“外宾”的待人接物中,懂得对外国客人要热情大方,有礼貌,要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道理,掌握礼貌用语和礼貌待人的具体做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平时的生活实践加以巩固,使学生的礼貌行为慢慢形成习惯,成为自觉的行动。

三、训练形式多样化。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告诉我们,他们的感知觉中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容易被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如果行为训练的形成单一,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容易产生厌倦感。

为此,可以这样做: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现身说法”,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自我教育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为了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进行的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学生只有具备了自我教育能力,才能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督促自己,加强道德修养和自觉调控自己的言行。少年儿童追求上进,向往英雄,好模仿。通过让学生收集榜样人物的故事,把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使学生在形象性和现实性的范例中获得难忘的印象,用榜样示范法对学生起导向作用和促进作用。如:以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为榜样,学习老一辈革命家高尚的精神,激励学生奋进;以当代少年英雄赖宁为榜样,关键时刻冲得上;以学生接触最多、最亲切的教师、家长为榜样,以身边的同学为榜样。让榜样精神深深地烙印在学生心上,给以极大的影响,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根据教材内容、目的和任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环境、条件等,灵活地选择和运用形式多样的行为训练,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理想的效果。

四、训练内容系列化。

学生的认识总是从未知到已知,从肤浅到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也是一个由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长期过程。荀子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因此,衡量一个学生的道德水平主要看他能否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能否身体力行,对学生的行为训练的内容也必须形成一个合乎逻辑的系列。

级着重对学生进行集体生活行为准则的训练;高年级着重指导他们进行意志、品格的训练。训练的内容要有层次,有针对性,切合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养成教育来说,它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根据一年级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征,第一学期对学生着重进行最基础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按时上学,遵守课堂纪律,对老师要有礼貌,和同学友爱互助,讲究个人卫生等。第二学期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如学会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对人要有礼貌,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不打扰别人,保持环境卫生,爱护花草树木;不说谎话,做个勇敢的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做家务活,当好值日生等。这样有条理、有坡度地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不仅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适应了他们道德行为的发展基础,并为中、高年级继续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五、教育要求立体化。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需要正确的指导和反复的训练,还需要注意课内外、校内外延伸活动的开展,导好学生社会行为表现。引导学生用道德尺码去检验社会上的千姿百态,辨别美与丑,善与恶,增强抗腐能力,把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社会要求挂上钩,增强道德信念,升华精神境界。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带鼓动性的问题:“你学的道德,你家中人也懂吗?请你向他们讲讲,并做给他们看看。”例如:在教学《助人为乐的好少年》一课时,课前我要求学生收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动人事迹,课中组织学生学习课文中**、**等同学助人为乐的事例,并以我校几年如一日照顾邻居孤老的“学雷锋标兵”潘峰为榜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做个助人为乐的好少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每周五主动去给幼儿园的小朋友打扫卫生。又如在《人口的警钟》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强化由于我国人口过多,虽然有些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却在世界平均水平的后面的观念,增强人满为患的忧患意识。课前我要求学生采访自己的父母和祖辈,让学生家长用录音形式现身说法,来体会党和政府所制定的计划生育的国策好。从正反两方面(独生子女好和多子女劣)来初步认识只生一个好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要为控制人口的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作贡献的责任感。课后组织学生打着“只生一个好”,“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等标语的横幅上街宣传。使教育的社会职能蕴含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之中,使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结合形成立体化的教育网络。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影响,转化消极因素,优化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化。

德育教育的论文【第八篇】

中学阶段,学生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从感性向理性初步转变,此时,他们会感觉自己忽然之间成熟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觉。他们的人生观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缺乏实践和感受。学生的世界观尚处在一知半解的阶段,无法利用自己的知识去感知和判断周围的世界,对价值观的理解大多数也来源于只言片语的文字。这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的一个特定必经阶段,教师要做的事是引领,启发,激励他们行走在正确的成长道路上。

(二)责任意识差。

如果一个人缺乏责任意识,他就会没有奋斗的目标,没有前进的方向,生活对他来说就会百无聊赖,毫无生机。试想如果我们培养出的人才都不懂得承担责任,那么我们的社会将如何发展。因而进行责任教育势在必行,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长期的任务。

(三)日常行为不规范。

尽管学校三令五申地要求学生要讲文明、讲礼貌,按照《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但在校内外仍然会有学生不守纪律,这些行为对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十分不利。

(四)禁止中学生在校带手机成为难题。

当前中学生带手机似乎成了一种时尚,手机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手机对于学生来说不只是一种通讯工具,而且上网聊天、打游戏等现象更为普遍,学生上网已从网吧转到课堂,严重干扰了课堂教学秩序。

在应试教育下,有些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基于这个原因,从根本上提高德育的.地位实在很难。另外,在实施德育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缺乏沟通与信任。加之尊重自我、尊重个性、执意表现“自我”已成为青年一代新价值思潮的代言人,并由此形成了不良的价值观,使青年陷入迷茫。

温家宝总理说过:“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对于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德育工作更是要求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相互配合,教师在实施过程要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上述情形,我觉得,当代学校德育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以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培养健康的心理。

人的健康不仅是指身体健康还有心理健康,二者都不可忽视。对于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中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他们的必修课。他们性格尚未定型,而且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各方面加强培养。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关键是要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适合他们的心理实施方案,然后对症下药,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特征。

(三)更新德育观念。

德育工作者应该更新观念,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德育教育,用贴近中学生的生活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和文明行为,培养学生的上进心、良好的竞争意识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良好心理素质。

(四)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方面要形成合力。

目前存在的德育现状提出的一些浅薄之见,希望学校、家庭以及社会能够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抓好德育教育,真正实现全民素质教育。

德育教育的论文【第九篇】

前进家庭教育水平,充沛表现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效果。家长要从小给孩子灌输做人的道理,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想教育出好孩子,首要做家长的要严格请求自个,不时处处给孩子做典范。还应充沛认识到溺爱孩子所带来的损害,不要一味的护着孩子,让他们予取予求。其次,从孩子的儿童时期就必须加强家、校的双向和谐。学校要在教育活动中与家长们树立信息沟通的途径,使用家长座谈会向家长介绍全部实施本质教育的意义,使家长充沛认识到实施本质教育与学生健康生长的亲近关系。一起也使家长清晰学校德育工作的要点,使家长在思维上真实与学校获得共知,活跃配合学校展开工作。

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大力建造学校文明。学校文明具有主要的`育人功用,大力加强大学生品德本质教育,展开五光十色、活跃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文娱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联络起来,寓教育于文明活动当中。要长于联络传统节庆日、重大事情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展开特征明显、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和学校出版社的建造,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办理,绝不给错误观点和言辞供给传达途径。坚决抵抗各种有害文明和迂腐日子方式对大学生的腐蚀和影响。制止在学校传达宗教。一起,要全部加强学校网的建造,使网络变成宏扬主旋律、展开德育的主要手法。要使用学校网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德育的途径和空间。要建造好融思维性、知识性、趣味性、效劳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和页面,活跃展开生动活泼的网络德育活动,构成网上网下德育的合力。要亲近注重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维情况,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沟通,及时答复和处理大学生提出的疑问。要运用技能、行政和法律手法,加强学校网的办理,谨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达。

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联络,品德教育与社会实习相联络。要充沛表现学校老师、党团安排的教育引导效果,培育组成一批坚持准确的政治方向,思维品德涵养高,社会职责感强的德育师资队伍,变成大学生健康生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吸纳优异大学生到党的队伍中来,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党员领先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请求自个,前进党性涵养,充沛表现在大学生思维政治教育中的主干带头效果和先锋模范效果。团安排要把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摆在杰出位置,充沛表现在教育、联合和联络大学生方面的优势,诚挚为大学生的生长成才效劳,在大学生德育中更好地表现桥梁和纽带效果,充沛调动大学生的活跃性和自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办理、自我效劳。社会实习是大学生德育的主要环节,对于推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加才干、贡献社会,训练毅力、培育品质,增强社会职责感具有不行替代的效果。要树立大学生社会实习保障系统,探究实习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底层去,到工农大众中去,培育大学生的劳作观念和职业品德。活跃安排大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生产劳作、自愿效劳、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习活动。注重社会实习基地建造,不断丰富社会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前进社会实习的质量和效果,使大学生在社会实习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职责感。

全社会要关怀大学生的健康生长,支持大学生德育工作,为大学生德育发明杰出的社会环境。各级政府要充沛表现主导效果,营建杰出的社会文明空气。宣扬、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宏扬主旋律,为大学生德育营建杰出的社会舆论空气,为大学生供给丰富的精神食粮。要大力展开文明事业和文明产业,为学生供给更多更好的文明产品和文明效劳。持之以恒地展开“扫黄”“打非”,依法加强对各类网站的办理,净化文明商场和网络环境。要依法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明、文娱、商业经营活动的办理,坚决撤销搅扰学校正常教育、日子次序的经营性文娱活动场所,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及时处理损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情和影响学校、社会安稳的事端。各类社会团体要活跃参与大学生德育建造工作。文明部分和艺术团体要进一步推进典雅文明进学校活动,丰富学校文明日子,前进学生艺术涵养。各类网站要牢牢掌握准确导向,自动承当社会职责,活跃开发教育资源,展开形式多样的网络德育活动。要点新闻网站要不断改进创新,切实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大学生德育活动中表现导向效果。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过这样一段话“品德是做人的底子。底子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识和身手,也无甚用途。而且,没有品德的人,学识和身手愈大,也许就会为非作恶愈大”。大学是大部分学生走向社会的最终一个期间,是给社会运送人才的当地。怎么培育出德才兼备的好学生是高校必需要研讨的主要课题。而德育又应当作为这个课题的重中之重。加强大学生的德育建造,势在必行!

德育教育的论文【第十篇】

在初中德育教育中,励志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极易使教师陷入对学生的盲目说教模式当中,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只有把励志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出发,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全面、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自身素养。

中学阶段学生面临着诸多变化,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影响自身健康成长。励志教育作为全校师生接受科学教育思想以及提高水平的机会,这一环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人文关怀以及心理疏导的重要所在[1]。因此,励志教育的广泛宣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建设良好的宿舍文化及校园文化,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及个人情怀。

(一)创造励志教育学习环境。

进行鼓励。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励志教育应该注重其差异性,注重主体的发展以及进步。根据不同主体,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励志教育的时效性,引导学生不断发展、进步。在学校中应该开展励志教育主题活动,在每月实施以“励志成长”“明德励志”“文明礼仪”“自我发展”“提升自我”“自强不息”等为主题的励志德育活动,促进学生思想的提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2]。培养学生求知、健体以及做人等良好品质,提高学生对理想的感知度。同时,开展励志主题班会,举办专场励志报告会,鼓励学生唱励志歌、讲励志故事等,并在校园内的宣传栏、广播台上宣传励志事迹,树立典范,弘扬励志文化等。

(二)建设全员励志教育导师制。

记录进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培养计划。导师应该与班主任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对学生的基本状况全面掌握。这种制度的实施,必须应用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主要可以从导师过程材料、班主任评价、学生进步情况、家长满意度等多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同时根据考核结果建立起奖惩措施,提高导师的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导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促进工作的有效性提高。

(三)开发励志教育课程。

励志德育教育课程可以从社会实践、问题研究、政治信念、学科深化、自主管理、利益安全等六个方面来进行具体实施。课程设置必须要始终遵循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之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必须要将课程落实,促进德育课堂的有效发展,将励志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实施励志教育可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及质量,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励志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同时在教育实施中应该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树立良好的校风,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构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全面发展的德育机制,将学生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促进其健康成长。励志教育的有效实施与发展,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479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