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精编3篇

网友发表时间 916827

【导言】此例“德育论文参考文献精编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1

关键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043-03

21世纪的高等医药学教育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方面,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人才;另一方面,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大学生。一方面是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满足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无论哪一方面而言都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今天,高新科学技术的应用给人类健康带来了福音,但它所引发的社会、伦理、法律、心理、经济、美学等一系列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问题,给医学带来困惑与两难选择。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医学的本质属性,重新认识高等医学教育的内涵与价值,重新确立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方针和教学改革目标,进而在医学院校的各类课程中渗透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凸现医学人文底蕴。

一、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1.医学的本质内涵决定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医学的本质内涵揭示了医学的双重属性。医学科学和医学职业诞生之日起就决定了医学的双重性即科学性和人文性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首先,医学是科学,为人类的生命延续与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形成了完整严密的学科体系,具备严谨的科学性;同时,医学是人学,它以人类的生命与健康为目的,医学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是人。它的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还是人,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本质和价值的体现。医学的人性化决定了医学的人文属性。[1]医学的双重属性揭示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无论是社会还是医学自身都过于强调医学的科学性而忽视了其自身的人文性,忽视了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医疗服务的实际效果,造成医患之间的隔阂,也使医学教育偏离了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价值的轨道。

2.医学的目的要求突出医学的人文精神教育。从医学职业产生之日起,就以救死扶伤、治疗疾病作为医学的目的,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重新审视医学的目的,认为医学不再以单纯治疗疾病、挽救生命为目的,而是扩展到维护健康、治疗疾病、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医学的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于病人,而是扩展到整个社会的全体成员。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这样描述医学的目的:“当我说,与其说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不如说它是一门社会科学的时候,我曾不止一次地使医学听众感到震惊。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的目的不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调整以适应他的环境,做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就是现代关于健康的较为完整的科学概念。医学目的新变化和健康的新定义要求全体医务工作者树立充满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理念,更好地造福人类的健康事业。

3.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唤。长期以来,人们对医学的理解局限于医学单纯以治疗疾病为主要功能,疾病的致病因素和治疗原则是以生物医学标准来体现的,忽视了人是一个整体,在高度社会化的今天,人类的健康与疾病受到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正如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所记载的“有时,去治愈;常常,去救助;总是,去安慰”,[3]医疗服务之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在于治愈疾病、缓解症状、解除痛苦、给予安慰、延缓衰老,提高生命质量,提供人文关怀。这种医学模式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服务理念、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都发生了变化,也向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亟待解决的新命题: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以期将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4.我国医学教育的标准包含医学人文素质教育。2001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医学教育联合会执行委员会通过并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以此为据,2008年我国教育部、卫生部联合批准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

依照《标准》的规定: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一项是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要求。第二项是知识目标,包括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第三项是技能目标,包括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办学标准中提出的教育计划,包括医学院校必须依据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计划,具体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和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满足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以上所涉及的标准直接说明在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要求高等医学院校开设医学人文课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医学院校中开设的医学人文课程仅限于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医学哲学等有限的几门课程,因此,在医学专业课和其他学科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应大力渗透医学人文思想。

医学人文素质主要指医学人文知识积累和医学人文精神修养,具体指人应具备的医学人文知识,及通过医学人文知识积累所体现出来的思想、修养、品格和气质。医学人文素质结构一般分为:品德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审美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审美素质;身心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4]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渗透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应首先厘清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严密的理论性和丰富的综合性与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呈现出相互交融的关系。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提出宏观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及人生价值要求;另一方面,医学人文素质是对医学生思想性、政治性、道德观、价值观要求的具体体现。因此,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在教学指导思想以及教学内容中有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逻辑相关性。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应贯穿教书育人的原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知识,塑造人文精神。

三、整体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体系

下面将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介绍以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为背景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指导思想与宗旨: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相互交融的关系,二者相互渗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与改革中辅以医学人文精神培养,完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实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把人才培养作为主要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达到专业与课程相辅相成的目的。

2.教学内容的整合。在医学科学发展、医学模式更新的今天,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培养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都是围绕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未来的医学工作者这一中心来展开。而目前开设的医学人文课程有限,需要整合现有的课程资源,大力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的必修课,新生入校,正是他们的思想观念形成确立阶段,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医学人文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部分章节,加入国家医改大背景、医学发展前景、中医药在国家医药卫生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医药在世界医学界的重要贡献等内容,增强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自信心。在人生观、价值观部分章节,例举古今中外的著名医家致力于维护人类健康、献身医学事业的感人事迹,增强学生的专业使命感和奉献医学事业的人生价值观。在道德观部分章节,加入医学职业道德内容,讲清人文性是医学的固有属性,有助于学生们从根本上认识医学,认识自己未来职业的特点,树立“医乃仁医”、“医乃仁术”的道德理念。在法律观部分,讲清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助于学生树立依法行医的理念,履行自己执业的义务,捍卫自己执业的权利。

3.教学方法的改革。基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整体建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体系,其主导思想在于把知识学习为重点的教学体系变更为以知识掌握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行为外化为目标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具体说来,是“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改革模式。

在课堂授课环节方面运用近年来国内教育界大力倡导的“启发式、自主式、探究式”学习方法,可以实现师生良好互动,体现教学方法的改革的新思路。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在理想信念、爱国主义这一部分,围绕“我的中国梦”、“我的中医(药)梦”组织学生进行五分钟的课前演讲,把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与所学专业结合起来,把学生个人成长成才与献身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结合起来。

在BB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的背景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着更新的内容、更广的内涵。在BB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的过程中,有限的课堂教学在课下有了延伸,教师借助BB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扩展,从课程简介、课程沿革、教学参考书、拓展阅读到课程教学大纲、思考题、练习题到相关网站链接,这种在线交流有着即时性与延时性相结合、交互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特点,代表着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改革理念和教学新资源的应用,还有待师生进一步开发和应用。

4.社会实践环节的总体设置。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施加影响,使其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内在心理要素发生变化,通过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过程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以便提高该课程的实效性。[5]这是因为实践环节能很充分的体现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教学指导思想。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遵循知识积累、情感融入、意志及信念养成、行为体现这一系列规律,经历了“内化”、“外化”两个重要阶段,而且这两个阶段相互衔接、融为一体。具体说来,基于人文素质培养模式下的思想道德的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在人生观、价值观部分,参观生命意义展室并随后进行树立科学人生观、价值观,尊重病患、珍爱生命为主题的调研与讨论。例如,在参观生命意义展室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被映入眼帘的一份份遗体捐赠者的遗书所打动,再进一步了解捐赠者的事迹,留下了感动的热泪,纷纷表示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造福同胞,献身医学事业。这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教学理念非常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而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绩考核评定体系的构建应与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相衔接。基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核体系应体现全程评价和全面评价这一指导宗旨。全程化考核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不仅仅是课程结束时的结课考核,更应包括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的形成性成绩,不仅仅是知识的考核、记忆性、概念性的文字考核,还应包括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掌握、行为及态度的体现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知识获取能力、人际交流能力等一系列综合素质的评价。经过精心设计,思想政治理论的考评成绩包括平时成绩与期末结课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包括学生在课堂理论讲授及实践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参与度、小测验、课下作业及教学过程中学生小组讨论及演讲成绩。期末结课考试成绩包括期末考试试卷中主观题及客观题成绩。平时成绩体现了日常表现,占主要部分。主观题主要是案例分析题,侧重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客观题着重体现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的掌握程度。期末试卷体现出题型的多样化和科学性的特点,有利于从整体上考核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综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时效性与实践性与医学人文课程的紧密结合,可以通过创新课程改革、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实现知行合一,塑造医学人文精神,养成医学人文素质,使学生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从而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医学人文情怀的医学生。

参考文献:

[1]何伦,王小玲。医学人文概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王一方。医学人文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曹永福。柳叶刀的伦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4]高继成。21世纪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9.

[5]王滨有,贾少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增2).

阅读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时创造。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3篇德育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德育论文参考文献的相关认知。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2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课程标准 教材 课程资源

一、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探讨

课程标准是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以及课程实施、开发和评价的基本依据,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研究,对其课程标准的探讨是研究的起点。在现有研究文献中,关于课标的研究角度主要是集中在新旧课标的对比解读,课程性质,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的新理念,课程的内容标准等多方面的分析,比较有代表的文献如下:

汪骁勇在《探寻品德与社会教学发展新方向――基于新旧课标的对比解读》一文中将新旧版本的课标放在一起对比解读,概况出几点新的变化:1.“新版课标”价值指导的指向性更明确;2.“新版课标”对教学的指导和课程的具体实施要求更明确、清晰,具有很强的指导性;3.“新版课标”在评价方式上更务实。

张茂聪,李成泉在《品德与社会》一文中概况了几点新的课程理念:1.课程倡导融合性、综合性;2.课程倡导生活化;3.课程倡导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宗旨的公民性。

二、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方法策略的探索

对于任何一门课程,课程的设置只是前提,但将课程真正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才是关键。而如何更好的实施《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又是落实课程的保障。因此,课程教学方法策略的研究也是研究的关注点之一。在现有文献中,大多都提出要灵活使用教材,让课程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如下:

刘建效概况了一些实施的策略:1.站在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的立场上考虑问题;2.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3.淡化教育痕迹,追求“润物无声”的意境;4.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5.用好引发学生学习活动的工具――教材。

霍素辉概况了品德与社会课实行开放式教学的几点方法:1.正确地选择教学方式,如换位体验式,情境模拟演练式,公益活动式等;2.真诚地扮演教师角色;3.科学地评价学生;4.精心调控教学秩序。

梁巧华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策略更好的促进课程的实施:1.贴近生活,创设情境多样的学习活动;2.走进社会,组织个性体验的学习活动;3.超越教材,开展学生需要的学习活动。

杨今宁概况了几点策略指导教学实践更好的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1.正确认识和使用教材;2.教学中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3.突出教育的实效性,及时解决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4.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

王达明概括了几个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1.运用实例,深入明理;2.联系社会,引导实践;3.生动活泼,加深理解;4.研究课艺,激发兴趣;5.课外活动,培养习惯。

三、对《品德与社会》教材比较的研究

(一)同地区教不材的对比

对于不同地区教材对比研究,中外的对比主要集中在中美,中日,中韩,而内地教材与台湾、香港教材的对比分析也是研究的一个集中角度。之所以学者们普遍选择这些地区,主要是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高,品德社会科的设置比较成熟,教材的发展相对完善,与这些地区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借鉴他人的经验,促进我国教材的进一步完善。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如下:

陈晔选取日本东京学籍出版社出版的《新社会》教材与我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从教材内容知识点的数量、交往性、深度、广度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方面,教材内容的组织方面教材内容的显现方式方面均作出比较,在充分考虑国情的基础上,借鉴他国有益经验,更好地处理好道德与社会教育的关系;钱扑、辛敏芳以美国《学校与家庭》和中国《品德与社会》为例,对中美两国小学社会科教材,从教材目标、教材内容、编写体例等角度作比较研究,试图通过探索共性与差异,为完善我国同类教材提供改进的思路。徐娜对中美小学科社会科教科书的价值取向、组织结构、呈现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又如程夏就框架结构、内容、呈现方式,对沪教版《品德与社会》与美国的Social Studies迸行了比较。易晓明,韩吟在探讨课程改革共性的基础上,思考教科书设计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二)我国现有教材中不同版本的对比研究

从新课程的改革开始到现在,《品德与社会》的新版本也大量的出现,每个版本的组织构建与内容还有设计理念等方面都有一些类似的特征。所以就出现了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就是各个学校所选择的教材是不是合适自己。经过对不同版本教材的研究分析,可以明确品德与社会可能的发展需要;会对将来教材的修订与编写提供更为完善的参考;将为各地方教材的选用和评价提供一定的标准;将为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依据;将在一定程度上为品德与社会课的设置和实践提供一定价值的理论参考。探讨不同版本教材对比分析有代表性的文献有:

游雁选取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通过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对两种教材进行研究,总结出编写教材的合理经验;而且还从使用情况、内容设置、呈现方式与结构编排等方面对教材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期待教材的编制更符合教育规律与教育实际。

李艳辉选取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至六年级教材,主要采用了比较研究、文本解释和图表分析三种研究方法来对教材文本进行解读的。通过比较与分析,得出两个版本教材编写的一些成功经验,以及两个版本教材编写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两个版本教材编写的不足之处,分别对人教版与鄂教版这两个版本的教材编写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然后是对这门课程的教材编写提出一些建议。

衣艳艳选取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三套教材在教材的特点概况,价值取向,内容结构,呈现方式,达成目标,图文比例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比较与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了教材在编制理念、内容选择、呈现方式等方面的众多启示,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为品德与社会课的设置和实践提供一定价值的理论参考。

(三)针对教材中具体某个内容的分析

教材中具体某个内容的分析也是研究的落脚点之一。详细地分析具体的内容,更细致地对教材的某一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总结现有教材的特色与不足,从而提出改善建议,促进教材的完善。这一研究角度比较有代表的文献如下:

王莉把人教版第一册教科书中的“插图”定位于自己的研究视角。旨在厘清“儿童生活”的内涵及“回归”方式的基础上,通过教科书文本分析,集中讨论两大问题:一是从课程标准及单元教学目标出发,分析本册教科书“插图”在回归儿重生活这一点上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并给子数据上的支持;二是立足“儿童生活世界”的现买及理论分析,同时结合儿重心理学知识及单元、课时目标,针对“插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插图完善建议。

沈晓敏、韩权五铉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为例,考察社会科教科书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特点,并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待研究的课题。

阮青青,刘力探讨小学新课标实验教材中成人的性别角色和形象地位。四套实验教材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社会的变化发展,特别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和浙江教育出版社的两套教材,对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两性形象有所改变,但仍有不少符合传统的性别角色特征的描绘。这个结果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对儿童所灌输的两性的形象地位。

从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探讨,对课程教学方法策略的探索,对教材比较的研究,对教材中具体某个内容的分析等角度对文献进行梳理,对《品德与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现有研究有了更清晰的脉络。同时,在梳理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有待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解决。

在文献梳理过程中,笔者发现相关的文献数量较多,但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现有的文献中,以思辨性的研究以及经验之谈居多,实际案例的支撑的文献比较缺乏。结合实践,分析《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是现有研究中比较欠缺的。如何开设这门课程,选取何种教材,选取的教材与课标的结合如何,教师如何实施教材,如何更有效的促进课程的展开等角度是今后研究的思考点及切入点。

参考文献:

[1]沈晓敏,韩权五铉。中国社会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透析――以人教版和科教版《品德与社会》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0 (12).

[2]陈晔。日本小学社会科教材分析及对我国《品德与社会》教材设计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李艳辉。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和鄂教版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0.

[4]程夏。中美两国小学社会科教科书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5]徐娜。中美小学社会科教科书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和哈特・米福林版Social Studies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0.

[6]张茂聪。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究与实施[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7]张茂聪、李成泉。《倡导新的课程理念―学习(实验稿)的体会》,学科教育,2003(02).

[8]丁道勇。《科的研究热点与盲点》,《教育科学研究》2007(04).

[9]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学科教育,2002.(2).

[10]高峡,赵亚夫。 探索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新思路。中国教育学刊,200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2]李稚勇。中美社会科课程标准比较研究[J].学科教育,2003.

[13]杨今宁。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

[14]阮青青,刘力。 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中的成人性别角色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4(02).

[15]韩吟。 我国台湾地区社会科课程设计对内地公民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09(22).

[16]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7]汪晓勇。 探寻品德与社会教学发展新方向―基于新旧课标的对比解读[J].江苏教育研究。

[18]高峡。《品德与社会》内容标准解读[J].中国教育报,2002.

[19]王莉。 回归儿童生活: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插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0]刘建效。 关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的思考[J]. 教育实践与研究。

[21]衣艳艳。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比较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

[23]霍素辉。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探析[J].科学之友,2010(12).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范文3

[论文关键词]高职德育 孝文化 感恩责任 忠诚奉献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坐落于中华孝文化名城——孝感,有着深厚的孝文化底蕴。我院从2000年开始,利用传统的孝文化资源,探索高职德育新模式,以孝文化为切入点,构建以感恩教育为特色,以思想政治课程为主阵地,职业精神与创业教育和德育综合评价四位一体的德育体系。

一、从孝道到“感恩”,搭建思想教育基础平台

传统孝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有落后于时代的东西,作为民族的文化传统,更多地包含了我们民族的优秀的带着共性的传统和精华。孝文化作为民族的文化传统,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失,而是深深地融入民族的文化和民族意识之中。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孝文化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资源。特别是以孝文化传统明显的孝感,要科学梳理,深入挖掘,充分发挥孝文化的优势。孝文化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来看,包含着对人的整体性和社会性的理解、对人的历史继承关系的肯定;孝文化从情感上包含着人类真挚的亲情,特别是对他人的关爱;孝文化从价值观念上推崇对人的社会价值的理解,强调人的责任,孝文化从道德伦理上,强调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

我院以弘扬传统的孝文化入手,营造感恩和亲情的文化氛围,搭建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平台。进入新世纪以来,针对学生中独生子女比重越来越高,价值评价多元化影响越来越大;学生来校前主要关注考分、升学,到校后,关注感情和就业;在升学教育中,思想教育的内容比较大空泛等情况,通过感恩和亲情,用传统的孝文化来搭建思想教育的基础平台。

1.挖掘孝文化的优秀传统。我院协同湖北省孝文化研究会,先后创作出版了《千古孝子黄香》《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建设与实践》《孟宗的故事》《无敌孝子剑》《中华孝文化研究》《寻根问祖》《苍歌》等作品,为孝德教育增添了新的载体。

2.开展感恩家庭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中,积淀了厚重家庭亲情关系。父母对子女寄予厚望,忘我付出。但是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学校,并不能理解父母的辛劳和付出。我院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以感恩家庭为主题的班级活动和学院社团活动,开展一句话、一封信、一件事生动具体的教育,让学生体验感恩。

3.利用社会资源展开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我院将感恩教育与孝感的红色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开展“走红色革命路,做可靠接班人”活动,每年组织学生赴革命老区大悟县、应城汤池等地参观学习,在驻孝感某部军史馆、孝感市老干所建立德育教学基地,并请现代孝子楷模黄来女、田子君等来学校与学生交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学生对家庭父母的感恩,推衍到对学校、社会的感恩。

4.发现、培养感恩典型。在感恩教育的基础上,发现感恩的典型,总结典型,宣传典型,发挥典型的作用。我院的谭之平带母上学,艰苦创业的事迹感动了社会,成为感恩的典型,被授予孝感市十大孝子、湖北省道德模范、全国十大孝子、全国道德模范等。随后,学校掀起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的活动热潮,将感恩教育引向实践,内化为学生的人格和品质。

二、从“责任”到“忠诚”,启发敬业创业的职业精神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敬业和创业精神,要求学生忠于职责、忠于职守、忠于事业,要培养学生忠诚的职业精神。

传统的孝文化中“孝”和“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孝的本义是孝敬父母,其中包含主动地承担起对亲人、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由孝而忠,善事父母,忠于民族和国家。孝文化包含着很多具体、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叙述的大多数是以顽强的自立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用自己的劳动来回报自己的亲人、国家。

我院通过弘扬孝文化,激发学生对亲人、对事业、对祖国的爱,倡导学生树立责任感,培养学生忠诚,拓展孝文化的现代内涵,将孝文化教育融合到专业教育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职业和国家的责任和忠诚。

1.培养学生感悟责任,明确学习目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国家和学生家长所期盼的是后代能够成家立业、事业有成、回报社会。这与古代的孝文化对后代的要求从根本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现在的学生更要有自立自主的精神。我院从尽孝的责任入手,将孝文化教育与学生入学的认知教育结合起来,与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熟悉和热爱专业,学好本领,立业创业,培养学生的职业感情。

2.树立创业尽孝典型。孝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是行动,历史上的孝道故事都是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承担孝的责任。我院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业尽孝的谭之平,宣传身边的感人事迹,感动学生。动员学生将对亲人、对学校和社会的感情转变成实际行动,组织义工社,组织学生回自己的家乡服务,通过典型的示范和实践体验,树立敬业乐业、劳动创业的精神。

3.学习训练,养成热爱专业、忠诚职业精神。在职业教育中,不少内容对高职学生是枯燥的,也有些技能训练是单调的,这需要学生以意志的力量,以热爱专业的敬业精神来完成。在我院的专业教育中,引述在专业上精益求精的典型和先辈事迹,引导培养学生的感情和意志,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4.通过实践性教学,感受前辈的忠诚敬业精神。孝文化博大精深,不仅表现在丰富的内容上,更多蕴涵于民族的意识里,存在于每一个中华民族成员的潜意识和行为中。在企业中,老一辈的工人、技术人员身上都显示着这种优良的精神和传统。在实践性教学中,将敬业精神和对企业忠诚的品质培养作为重要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对职业的热爱,对事业的忠诚。

三、从“忠诚”到“奉献”,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理论教育

孝文化所包含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传统人文精神和社会整体价值观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种传统的道德人文精神和社会整体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社会主义道德有相通和继承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其核心的是在肯定个人价值基础上,坚持将社会共同利益和人类命运放在首位的价值观念。而孝文化强调社会的整体性、人类社会的历史的继承,强调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强调对民族国家的忠诚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的道德思想,是在肯定个人利益和满足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坚持把回报社会、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孝文化所强调的是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感恩父母、报效国家等基本思想,与社会主义道德思想也存在内在的一致性。社会主义的道德实践,强调加强自身修养,实践“八荣八耻”。孝文化强调修身克己、立身齐家、和谐和睦,并将这些基本的道德修身要求提升到治理国家的境界,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八荣八耻”是对中国传统优秀的道德文化,是孝文化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

社会主义的道德思想强调在彰显个性、肯定个人的价值,肯定他人和社会的价值,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性与社会的共性的辩证统一,并将社会价值放在首位。因此,社会主义道德思想是孝文化中优秀成分的继承和发展。而作为传统的孝文化所包含的道德思想和伦理观念,与人们的亲情相连,融化在人们的社会意识之中。以孝文化为底蕴,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能丰富思想道德教学的素材,增强课程的感染力。

我院坚持以孝文化的思想文化资源,丰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将理想建立在社会利益的基础上,以回报社会,为人类做贡献为最高的追求;在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上,强调忠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做忠诚的爱国者;强调忠诚于事业,敬业奉献;在人生价值追求上,强调以社会进步和有利于社会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在道德伦理上,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培养对社会的仁爱之心。

四、从理论到实践,构建和完善德育评价体系

高职德育是一个体系,健全的德育体系必须要有完善的德育工作机制,其中重要的是德育评价机制。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既是对学生德育成绩的考核评价,也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检验,还是保障德育工作落实的重要措施。我院不仅将感恩教育、专业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孝文化为特色的高职思想教育体系,还将这一教育体系与科学的评价体系结合起来,形成四位一体的德育体系。

1.确立全面的德育目标模式。构建高职德育评价体系,必须明确德育评价标准。我院建立了以思想素质为核心,以学生日常操行、孝行、感恩、实践性教学社会评价为重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内容,以“感恩、责任、忠诚、奉献”为特征的目标模式。在高职学生目标模式的设计中,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的多样化和多元性,并将学生的三下乡、敬老爱幼无偿献血、向希望工程捐款、义工实践等活动纳入考核范围;充分注意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做到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德育为先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的自立自信为宗旨,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信息网络和机制: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的设计中,将德育作为首要的内容,将德育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各种隐形的课程教学纳入教学计划,计算学分。建立多主体评价,包括辅导员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任课教师评价、实践性教学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评价的对象包括对学生个人、班级等团队和教师、辅导员等德育的管理人员的德育工作评价。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91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