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给女儿的信【优推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乐嘉给女儿的信【优推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乐嘉给女儿的信【第一篇】
我会永远记得第一次将你抱在臂弯的那一刻,一种新鲜激动的感觉瞬间触动了我的心,那是一种永远让我陶醉的感觉,就是那种将我们的一生都联结在一起的“父女情结”。我也常常想起我唱着催眠曲轻摇你入睡,当我把你放下的时候,常常觉得既解脱又惋惜,一方面我想,她终于睡着了!另一方面,我又多么希望自己可以多抱你一会儿。
@韩寒:作家,赛车手,生下女儿后,原本的浪子变成了温馨护女的好爸爸。
我一辈子供养我的女儿,让她衣食无忧,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什么独立、女权、出人头地、理想抱负,都是空的。她想要什么,我给她什么,老师体罚她,我就揍老师。就算哪天赚不到钱了,我给李彦宏开车也要让她过得好。
@乐嘉:四色性格色彩创始人,培训师,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发现女儿早恋后写下此信。
我知道你恋爱后的第一反应,是问我自己是什么时候恋爱的。积极的健康的恋爱绝对可以让人进步,不过怕就怕你不知道怎么恋,有很多四十多岁的博士还是恋爱白痴,爹不希望你成为那样的人。为什么大人对孩子的早恋视如洪水猛兽,一是怕影响学习,二是怕偷尝禁果,明白了这两点,你当理解大人的苦心。顺便说一句,你的电话费实在太高了,今后的电话费自己打零工去挣,不能总是讨零花钱谈恋爱,很没本事。
@施晓亮:山东游学爸爸,跟休学弃考的女儿200天周游全国,访遍56个民族。
我不是“官二代”、“富二代”,我可以留给女儿什么样的东西?唯有阅历是人生的真正财富。所以,万卷书咱先不读啦,跟爸爸走万里路吧。
@奥巴马:美国总统,两个女儿的父亲,在第一次总统竞选前写给女儿们的一封公开信。
我为你们感到骄傲,我对你们的爱超过你们的想象,你们是那么文静、清秀、富有耐心和幽默感。当我的世界里有了你们,生活中那些庞大的计划也显得不再那么重要了。如果不能让你们感到高兴和满足,我生命的价值也就降低了。
@老林:专栏作者,女儿在老林40岁生日时,送上祝福短信。
老爹,40岁了啊!没关系,你在我心中永远18岁!其实对于你的过去,抱歉,16岁的我不能体会到那种岁月的蹉跎与改变,但我同样可以说,过去的一切,不论好坏都是为将来的成功而沉淀;我也只知道,无论是40岁前还是今天的以后,我们是家人,相守相爱。我永远都记得你曾经说,你是第一个送我巧克力的男人,当然今天我也会说,你是我第一个我说爱你的男人。最后,生日快乐,老汉儿!
乐嘉写给女儿的一封信【第二篇】
《暗店街》是诺贝尔文学奖“新科状元”莫迪亚诺的代表作之一,出版当年就荣获法国最高文学奖龚古尔奖。
小说通过一个失忆者寻找自己的过去,展现了有关记忆的方方面面:记忆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集体记忆和个人记忆,记忆空白和记忆漏洞,选择性记忆,想像性记忆,对记忆的回避,保存记忆的各种手段等。
小说主人公居伊,多年前突然失忆。他感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即感觉不到自己的真实存在。而他的老板于特也因为“记忆漏洞”,以致他曾是“网球好手、长着金黄色头发的英俊男爵”那一事实,都好像已经不复存在。
“不存在”不仅和自己的记忆空白或记忆漏洞有关,也和他人的记忆有关。于特曾向居伊描述过一个“海滩人”:那人在海滩上和游泳池边度过了40年,和那些避暑者以及无所事事的富人们愉快聊天。在成千张假日照片的角落或背景上,总可以看到他穿着泳服混在欢乐的人群中。但是,没人能说出他叫什么名字,也没人知道他为何呆在那儿。因而,当他某天从这类照片上消失时,谁也没有注意到。于特对“海滩人”的另一个解释是:沙子只能把我们的脚印保留几秒钟。居伊认为自己就是“海滩人”。总体上,所谓“海滩人”,就是在自己和他人的记忆中都没留下多少痕迹,几乎不存在的人。
居伊寻找自己过去的整个过程,都让读者强烈感受到记忆缺失所带来的恐慌、沮丧和失落。居伊沿着一个又一个线索追踪下去。他要重建自己的过去,取决于线索中那些人的记忆。可是,在那些人的记忆中,有关他和他朋友的情况都少得可怜。居伊甚至觉得自己圈子里的那些人很奇怪:“他们在经过的地方,所留下的只是一些水蒸汽,很快就消散了。”
居伊最先访问的,是一个据说在很久以前曾多次和他出入某酒吧的俄国老者。在这位俄国人提供的相片中,居伊发现,其中一张里有个身材高大的青年像是自己。可老者不认识那个青年,只知道青年身边的金发美女叫嘉・奥尔罗夫,而且已经死了。居伊追踪到嘉的第一个丈夫,可那前夫只知道她长得漂亮,后来又结了婚,再后来自杀了。前夫提供了嘉的第二个丈夫的姓――奥瓦尔・德・吕兹。居伊找到这个家族的一个成员,后者只说出照片上那青年的名字是弗雷迪。
居伊查到弗雷迪家老宅的地址后,他碰到曾给弗雷迪祖母开过车的园丁。园丁很喜欢弗雷迪,他那充满感情的回忆,在居伊追查自己过去的整个过程中,是惟一的亮点。他还认出相片上另一位棕发青年是弗雷迪的好友彼得罗,并说后者有一个法国女友。园丁把弗雷迪留下的一个盒子交给居伊,里面有弗雷迪、彼得罗、嘉以及那个法国女子的几张合影。居伊确认自己就是彼得罗,根据保存在盒子中的彼得罗的电话号码,查出了自己当年曾住过的地方。幸亏当年的房东还在,说出了他的全名和他女友的名字――“德尼兹”,并交给他一个德尼兹的笔记簿。可是,笔记簿里只字皆无,只有一张结婚证明。在居伊向德尼兹的房东打听弗雷迪时,后者说从来没见过他。居伊不禁感到遗憾:这些人过着互相隔绝的生活,他们的朋友也互不相识。房东对德尼兹的回忆,仅限于她在服装工厂工作,老板莱昂以前是搞舞蹈的。后来,居伊追查到曾为德尼兹拍过模特照片的摄影师。后者对德尼兹也毫无印象,只是一个劲儿回忆她的某个邻居被暗杀的情景。
之后,居伊找到了他的中学,可那学校已被烧毁,档案也都不存在了。他打听到弗雷迪在澳洲的一个岛上,可等他抵达该岛时,弗雷迪已经失踪了。他相信自己一定会找到弗雷迪,接下去要尝试最后一次奔走,到他以前在罗马的旧居――暗店街2号去一趟。到此,小说就结束了。
小说穿插了他因误会自己是某人而产生的想像性回忆,确认自己是彼得罗后看上去颇为真实的回忆,以及用第三人称叙述的他人对彼得罗和德尼兹的回忆,都充满细节。这让读者意识到,只有在那些具体的细节回忆中,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两个人物的存在。
居伊最初以为自己曾是嘉的第二任丈夫。他找到了她自杀前所住的地方,在那儿想像,在他们谈恋爱的那些夜晚,自己是如何激动地跑上楼去。而她正在等他,他们一起从窗口眺望跑马场。之后,居伊去寻找弗雷迪家老宅时,当地的火车站真的让他回想起了某些事情。一个场景是祖母领着他,到站台去等从巴黎来的祖父。在老宅的大花园漫步时,他想像自己在孩提时,常在这里同祖父及小朋友们玩捉迷藏游戏。他猜想,在这座散发着松树香味的花园迷宫里,自己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但是,他很快就知道了自己并不是弗雷迪。而他的老板于特,在退休回到故乡后,却回忆起小时候对打网球产生爱好的情景。那里的每条大街小巷,都使他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他非常认同居伊曾说的“在生活中,重要的不是未来,而是过去”。
居伊在出发去澳洲寻找弗雷迪前,给于特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居伊怀疑,他正追踪的彼得罗的一生,是自己的一生,还是另一个人的,他却误以为是自己的了。由此看来,居伊,尚未脱离“海滩人”。小说以这样一句话做结束语:而我们的生命不也正是像孩子的这种忧伤一样,会很快地在暮色中消失的吗?
新书架
《进攻日本――日军暴行及美军投掷原子弹的真相》
(美)雷蒙德・戴维斯 (美)丹・温 著
定价:元
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
《进攻日本:日军暴行及美军投掷原子弹的真相》是美国控诉日本二战期间暴行的备忘录。该书以充分、翔实、可信的资料、图片和数据,切实陈述了二战期间日本在中国、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大屠杀以及对待盟军战俘的种种暴行;美国为何决定投掷原子弹,为何美国对投掷原子弹“决不后悔”;日本战犯是如何在麦克阿瑟的操纵下逃过法庭审判的……在战后,日本政府一边扮演着受害者的角色进行控诉,一边悄悄用各种手段掩盖自己犯下的滔天罪行。作为该书作者同时也是二战亲历者的雷蒙德・戴维斯将军和丹・温法官,无法忍受修正主义者的诋毁,将二战中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这段历史的原貌呈现给当今和后世之人,不让那些偏失之见充斥于当今的出版物,也不让日本任意地歪曲或掩埋事实的真相。
《伍尔夫》
(英)奈杰尔・尼科尔森 著
定价:元
出版社:三联书店出版社
作为先锋团体布卢姆斯伯里的一员,20世纪最著名的意识流小说家、女权运动先驱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生曾令无数人着迷。在日记和信件还原事实外,作者更敏锐地探究了伍尔夫对于女性问题和战争本质的态度。
尼科尔森的母亲维塔・萨克维尔-韦斯特是弗吉尼亚・伍尔夫曾经的恋人与最亲密的朋友。在这本书里,作者回忆了儿时与弗吉尼亚相处的点滴,为这位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性描绘了一幅真切而传神的肖像。
《优雅的福音:20世纪初的在华美国女传教士》
(美)简・亨特 著
定价:元
出版社:三联书店出版社
19世纪,尤其是20世纪之初,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处在一种历史转折期。针对增长的工业产能与有限的美国疆域之间的矛盾,美国积极推行帝国扩张策略。在扩大世界影响的竞争中,传教士被西方各国视为臂助,得到了政府高层前所未有的热情支持。而中国特殊的文化环境最终导致了女性传教士在中国的独特地位。女性传教士在中国的生活和传教活动,不仅浸润了美国女性主义萌芽,也契合了中国内部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改变中国女性地位方面功不可没。本书从女性视角出发,梳理了美国女传教士群体兴起的历史背景、维多利亚时期的美国的女性文化、女传教士在中国的生活及其影响,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20世纪初期中国普通人生活的片段以及中国女性的处境。读来生动有趣,是一本严谨而有趣的通俗学术读物。
《吴宓与陈寅恪》
吴学昭 著
定价:元
出版社:三联书店出版社
著名学者吴宓与陈寅恪的学术活动及友谊,为二十世纪学术史上最重要的篇章之一。吴宓的女儿吴学昭先生撰写的《吴宓与陈寅恪》,依据父亲的日记、书信、遗稿,参考大量档案文献,忠实记述了吴宓与陈寅恪长达半个世纪的深情厚谊。这一对旷世知交,哈佛同窗缔交,清华共事,联大流亡,燕京授业,直到分飞,山水远隔,粤蜀相望,鱼雁寄情。书中细致入微地叙述了吴宓与陈寅恪的学术思想和社会活动,真切反映了他们对世局及知识分子命运的种种思考,特别是对中华文化、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终身坚守。
《梦在青春在――俞敏洪写给在路上追梦的你》
俞敏洪 著
元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乐嘉给女儿的信【第三篇】
歌唱家姜嘉锵和夫人金家勤走在外面总是手牵着手。金家勤说:“姜老师色盲,过马路时,拉着他过红绿灯,我才放心。”姜嘉锵却说,“没办法,我的夫人总是不记得路。”其实,谁更需要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彼此牵手。对于他们的这个习惯,好友关牧村曾非常羡慕地说:“你们真幸福,像恋爱中的情侣一样。”
夫妻是彼此生命的另一半,并在一起才构成完美圆满的人生。姜嘉锵轻度色盲,爱人有些近视,外出买东西时,两人一个看价格,一个挑颜色,默契无比。为了照顾姜老师,日常生活中,他们说:“你给我拿那个胖暖壶来”,或“拿一双高个儿筷子”――他家物品只蜕高矮胖瘦,不说颜色。
过耳能唱的“国宝级歌唱家”
出生在温州的姜嘉锵,童年时就痴迷乐曲,常常跟随在歌者身后,忘了回家吃饭。温州童谣、山歌、鼓词,里弄叫卖声此起彼落,民间音乐开启了他少年的情怀。姜嘉锵对于乐曲“过耳不忘”、“过耳能唱”,上小学时就学会了《松花江上》等许多革命歌曲。1956年国庆过后,他从报纸上看到中央歌舞团招收歌唱演员的消息,决定放弃当时从事的化工专业而参加这个考试。于捧录取通知书那天,他激动得彻夜难眠。
1957年,进入中央歌舞团的民歌合唱队仅半年,姜嘉锵就作为领唱参加了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紧接着,这个化工专业改行的歌唱家又有了人生第二个跨越――去莫斯科演出获金质奖章。
若干年后,在一次全国青年诗词知识竞赛上,参赛的俄罗斯留学生小伙萨沙回答央视记者提问时说,
“上世纪50年代,有位中国歌唱家到前苏联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我的妈妈成为这位歌唱家的崇拜者。”萨沙从小就听这位中国歌唱家传统诗词吟唱,他英俊的眼眸中闪着泪光:“那位中国歌唱家使我爱上了中国诗词,甚至影响了我的一生。我永远都会记得他的名字――姜嘉锵。”
异国的知音让姜嘉锵感到欣慰,他在国内更是拥有众多听众。为唱出中国古代诗词的味道和古韵,姜嘉锵研究诗词、国画、戏曲,他演唱了大量的古典诗词歌曲,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枫桥夜泊》、《钗头凤》、《水调歌头》等,被称为“国宝级演唱家”。美好师生恋
幸福“纯裸婚”
1960年初,在中央歌舞团民歌合唱队的基础上,中央民族乐团成立了。作为“元老”之一,姜嘉锵除了完成演出任务,还作为授课老师,负责培养音乐人才。就在这时,美丽清纯的女孩金家勤闯入他的视线。17岁的金家勤是姜嘉锵的学生,她知书达理、聪明勤奋,对同学和朋友充满爱心;她的歌喉清亮圆润,更令姜嘉锵和同学们另眼相看。1961年,金家勤毕业走出校门那天,这对师生之间突然充满了眷恋,他们这才发现,那份从未道破的纯真爱意早已在心中生长。半年后,金家勤调到中央民族乐团工作,他们成为同事,缘定今生,牵手相爱。
姜嘉锵后来才知道,金家勤出生名门,本是晚清皇族后裔,按以前的身份来说,她应是位小格格,她是著名书法大师启功先生的侄女,民国著名文人吴幻荪是她的舅舅,她的父亲金宗鼐教授是京剧研究大师。她曾经显赫、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特讲究”的大家族,能接受他做女婿吗?
金家勤把自己的恋爱动向向父母如实汇报之后,果然,她的母亲找了个日子由她带路,亲自来到准女婿姜嘉锵的宿舍“视察”。为了考察结果真实可靠,那是一次在年轻歌唱家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直接来敲门的“突然袭击”。一进门,金家勤和母亲都忍不住笑了,姜嘉锵的软底金丝绒元宝鞋前面开了个天窗,这位色盲歌唱家正在一双黑鞋上认认真真地缝红线呢。十几分钟的谈话后,妈妈带着金家勤回家了,路上,她板着脸对女儿说:“以后,这种缝补的手工活儿,就别辛苦他了,你来帮他做吧。”金家勤欣喜无比!腹有诗书气自华,温文尔雅又兼备诚实质朴好品性的姜嘉锵得到了未来岳母的认可!
可是,由于双方演出都繁忙,结婚登记后,他们一直没时间举行婚礼。1963年,结束了三个月的巡演,在最后一站杭州的东坡剧场后台的一间宿舍,团领导和金家勤的女友靳玉竹为他们主婚了简单的婚礼仪式,团员们凑钱买了糖果,大家捐出自己喜爱的红丝巾、水杯,同事干净漂亮的床单做窗帘,他们完成了幸福的“纯裸婚”。
两地情书 生死牵挂
1964年“北部湾事件”爆发后,艺术团体选派优秀的艺术家组成文化工作队,到战火纷飞的抗美援越前线锻炼。1965年底,乐团领导找到了姜嘉锵。第一句话就是:“嘉锵,组织交给你一个任务,你要做好牺牲准备!”作为受党教育多年的青年艺术家,姜嘉锵欣然领命参加波澜壮阔的抗美援越战斗。
回到家中,姜嘉锵却有些为难,妻子正怀着宝宝,距离预产期还有十天。妻子的眼神幸福安详,她就要当妈妈了,而将为人父的他要到前线,艰险重重生死未卜。晚上,姜嘉锵尽可能轻描淡写地说:前线真的没事。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金家勤理解丈夫的选择,可是惜别的担忧挥之不去,她不停地落泪。姜嘉锵提前为孩子取名“姜越”,告诉妻子,无论自己发生什么不测,愿孩子都叫这个名字,以作永久纪念。那天,他说了一句“我走了”,就头也不回地出了家门……很多年以后,他说,作为丈夫,一个即将出生的小生命的父亲,同时他又是位文艺战士,他不敢再回头,不敢再看爱妻流泪的双眼……
姜嘉锵告别妻子乘火车开赴前线,在生死疆场,异常艰苦,睡在简易帐篷里,蚊子、蚂蝗、蜈蚣和毒蛇纷纷滋扰……文艺兵的工作不仅是演出和创作,还要帮着扛战地物品,跟着搬石铲土构筑工事,帮着擦拭武器。援越部队文艺小分队给寂寥、艰苦的战争生活带来精彩和欢乐,经常一天演七八场,姜嘉锵每场至少要出五个节目,快板、对口词、弹唱哪样也不能少。
姜嘉锵去往援越战场一周后,大女儿姜越就出生了,由于信件来往不畅,金家勤抱着襁褓中的女儿心急如焚,唯一能得到有关援越前线消息的途径就是每天看报纸。看到战争升级、美国飞机大规模轰炸的消息时,金家勤流着泪默默为丈夫祈祷平安。一直到能与前线互通家书,她悬着的心才略有慰藉,两个月才到一封的家书成为她执着的期待。多年来,因演出繁忙不能相聚时,他们以书信倾诉思念,丈夫上战场后,书信又成了他们唯一精神依偎的途径。到“文革”前,他们的书
信已经近千封。一来的女儿姜越小脸上陌生的表情、妻子憔悴的容颜,令他内心无比疼痛,大妻俩相拥泪流。
幸福依赖症:永远牵着手
姜嘉锵和金家勤是演唱艺术圈内公认的恩爱夫妻,而今年过古稀仍爱意浓浓。2013年6月,他们将迎来金婚纪念日,两个女儿一直在研讨策划老爸老妈的金婚甜蜜计划。美丽的女儿一个像爸爸,一个像妈妈,让他们这个家看上去就无比和谐幸福。50年前,老爸老妈互赠的定情信物依然珍藏着:带有上世纪60年代记忆的一个红色笔记本,一块洁白的手绢。共同的事业追求使他们一辈子情投意合,金家勤也是一位优秀的歌唱演员,伉俪之间经常切磋演唱技艺,互相促进,几乎形影不离,在许多晚会中表演夫妻对年多以后,援越归来的姜嘉锵突然走进家门,看着蹒跚跑唱。偶尔姜嘉锵独自出差,便会至少“每日一电”和夫人通话,保持心灵依偎五十年如一日。
姜嘉锵说,夫妻是彼此生命的另一半,并在一起才构成完美圆满的人生。姜嘉锵轻度色盲,爱人有些近视,去商场买东西的时候,两个人一个看价格,一个挑选颜色,默契无比、天衣无缝。为了照顾姜老师的习惯,日常生活中,他们说“你给我拿那个胖暖壶来”,或“拿一双高个儿筷子”,他家物品只说高矮胖瘦,却不说红的、绿的。金家勤说,当年初见这位色盲歌唱家时,他的穿着非常“艳丽”,粉色裤子、黄色上衣,被公认“最时髦”,其实是他难辨颜色,就如他有次把黑色化妆颜料当作粉色涂满脸一样……
说到姜嘉锵和夫人走在外面总是牵着手的习惯,朋友关牧村曾经非常羡慕。金家勤说,“姜老师色盲,过马路时,要拉着他过红绿灯。”姜家锵却解释说夫人不认路,所以要牵着她的手。原来,几年前,有次金家勤去王府井好几个小时没回来,差点找不到家,急得姜嘉锵几乎给所有的亲人朋友打遍了电话“十万火急找老伴儿”。此后,他索性拉着夫人的手出门,遇到非要她单独去的时候,他就提前给她画好路线图,妻子拿一份,他自己手里一份,她出门不久就会收到他的“电话导航”,老北京的“小格格”要温州帅哥帮着找家记路?听上去令人惊讶,金家勤说,小时候记路特别清楚,这些年北京变化大,一直是爱人帮我记着,一来二去,就患上了“幸福依赖症”。姜嘉锵说,这个还传染,我也患上了“幸福依赖症”,依赖凡事为她着想,依赖拉着她的手,我心里才踏实幸福。
每年外出度假两次,每天相携参加演出,或在楼下散步、购物,是他们简单的甜蜜生活。
歌唱家还是位美食家,偶尔空闲时,他会下厨烹制绝活儿,和爱人一起享受糖醋排骨、红烧黄花鱼等美味。
当年结婚后,他虽然不习惯北方面食,但为了爱人学会了包饺子,“姜味制饺技术”在家中无人能敌。金家勤对一位请教“爱情密码”的小粉丝说:“爱需要彼此忠诚,为对方付出。他在音乐事业上、生活上都是我的老师,我一辈子都被他兄长般的爱包围着……”
TIPS:唱歌健身法
姜嘉锵说,长期唱歌使人健康长寿,唱歌应作为终身爱好、健身运动。
1 唱歌是对内脏的按摩。高歌时,由于共振,五脏六腑轮番交替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加强肌体功能,长期坚持则体质增强,免疫力提高,祛病延年促健康。
2 唱歌有美容作用。唱歌时,面部肌肉得到充分运动和锻炼,保持肌肉弹性,所以很多歌唱家年过七旬,脸上也少有皱纹。
3 唱歌要气沉丹田,气息的调整如练气功一样,当然有健身作用了。
4 唱歌可以锻炼肺活量。美声和民族唱法,对气息的要求更高,若能长期坚持游泳配合唱歌,益处更大。
乐嘉给女儿的信【第四篇】
你争我斗,有谁理会女儿受伤的心
2004年3月的一天,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承建部分土木工程的港商高学仁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是他在香港的朋友李兴嘉打来的。李兴嘉在电话中说:“高老板,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已经发现你老婆红杏出墙的事实,并且搞到了证据。”高学仁一听,高兴地说:“太好了!我马上回香港处理这件事!”老婆红杏出墙,高学仁怎么还高兴?
今年41岁的高学仁早在10多年前就到内地从事房地产开发事业,2000年8月,他承接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部分土木工程。高学仁的妻子肖丽珊在一家加拿大公司任驻港,也是一个事业型的女性。由于两人都忙于事业,相聚的日子越来越少,夫妻关系渐渐有了裂痕。
高学仁来广州创业不久,便结识了刚从财会学校毕业前来求职的19岁女孩张汝珍,两人很快发展为情人关系。张汝珍家住花都区新华镇,她找了一个港商“男友”的事很快便在村里传开了,村里不仅无人谴责她,甚至不少人还表示羡慕,家人也觉得脸上有光。1996年7月1日,张汝珍为高学仁生下一个女儿,取名高思菲。高学仁怕此事传到在香港的妻子耳朵里,便将女儿寄放在张汝珍的母亲处抚养,对外一直宣称是张汝珍的养女。
张汝珍当然不甘心长期扮演“二奶”的角色,自从为高学仁生下孩子后,她开始向高学仁施压,希望他早日给自己名分。高学仁也考虑过离婚的问题,张汝珍不仅年轻貌美,还是自己事业上的好帮手,而且因为她是本地人,可以帮高学仁公关承接一些工程。特别是张汝珍表示一定要给他生个儿子,这让他对张汝珍欲罢不能。但高学仁并不敢贸然提出离婚,因为他知道,性格要强的妻子如果得知自己背叛了她,绝不会让他好过的,要是闹起来,不仅财产将被妻子分割殆尽,甚至有可能吃官司,他决定谨慎行事。
高学仁当初进军内地时,有一个叫李兴嘉的香港合作伙伴,后来因为李兴嘉舍不下香港的投资撤股了。高学仁生意做大之后,并没有忘记李兴嘉当初助自己的一臂之力,主动提出要给他两成干股。为此,李兴嘉十分感激,承诺高学仁若在香港有事就交给他办。于是高学仁请李兴嘉主动接触自己的妻子肖丽珊,务必拿到她背叛自己的证据,以便在办离婚时掌握主动权。李兴嘉对这个“任务”十分犹豫,当高学仁表示要将干股提到三成时,他心动了。
2004年初,就在高学仁广州国际机场的工程即将完工之际,李兴嘉终于发现,高学仁的妻子肖丽珊忍不住寂寞红杏出墙,并拿到了可靠证据。高学仁接到电话后,连忙返回香港,他不顾妻子的哀求和忏悔,坚决要求离婚。肖丽珊作为过错方,高学仁要求其放弃大部分财产。肖丽珊却提出自己需抚养13岁的女儿高圆圆,要求获得一半财产权。高学仁说:“你这样的女人,还配当母亲吗?女儿由我抚养!再说,你一个女人,今后开始新的生活,没有女儿拖累也是好事。”肖丽珊羞愧难当,只好放弃了女儿的抚养权,怅然移民去了加拿大。
2005年3月,由于高圆圆没人照顾,高学仁便将她接到广州读书。高学仁和肖丽珊以前都忙于工作,女儿高圆圆出生后一直放在外婆家,由于聚少离多,父女俩关系并不亲密。面临家庭变故,特别是母亲被证实背叛家庭,还抛弃了她,高圆圆份心之余倍感无奈,从此变得沉默寡言。
离婚后,高学仁当年就于国庆节与张汝珍结婚,并在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购买了一套商品房。为了讨大女儿高圆圆欢心,他特意为她隔了一个小套间,并把她原先在香港买的洋娃娃和其他玩具全部运了过来。已经29岁的张汝珍对高圆圆也很亲热。然而对于这个后妈,高圆圆却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她不顾父亲的反对,只叫她“珍姨”。
高圆圆在广州人生地不熟,父亲和“珍姨”出双入对,天天去工程处,家里虽然请了保姆,但除了照顾她的衣食之外,根本和她搭不上腔。时间一长,高圆圆显得郁郁寡欢。老师说高圆圆太自闭,要求高学仁配合学校改变女儿的这种状况。于是张汝珍趁机提出,不如把高思菲接来一起生活,也好给高圆圆做个伴。高学仁也考虑要把小女儿接回来,但因为怕高圆圆知道真相后会告诉前妻,他决定把这件事做得“漂亮”一点。
一天,他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说女儿高圆圆一个人在家太孤独了,不如把“珍姨”领养的女儿接来一起生活,好给高圆圆做个伴儿。于是年仅9岁、模样清纯可爱的高思菲来到了高家。
刚开始,高圆圆对高思菲的到来并不开心,因为高思菲不仅和自己一样称高学仁为爸爸,还亲热地叫张汝珍为妈妈,这让她有些吃醋。但很快,她就不再计较这些小节了,因为她发现妹妹和自己十分投缘。高思菲很崇拜姐姐,特别喜欢听她说起在香港的经历,甚至刻意模仿她那香港口音的粤语,而且她们都爱听陈奕迅的歌曲。
就在这时,高学仁的前妻肖丽珊想办法得到了他家的电话,她打电话告诉女儿:“我至今未能从失去你和你爸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我真后悔啊!”得知高学仁已经再婚,她咬牙切齿地对女儿说:“一定是那个‘北妹’事先插足,否则就是我有过错,以你爸的性格,不可能做得这么绝情,让我们母女分离。”妈妈的话使高圆圆的心里很难受,小小年纪的她想了很多很多……
异母亲妹,情难自控硝烟四起
经过半年多的相处,高圆圆跟高思菲一直关系甚好。高学仁因为出过一次车祸,颈部留下了旧伤,遇到天寒时经常疼痛难忍。2006年春节前夕,姐妹俩经过商量之后,笨手笨脚地为他织了一条黄色的围巾。高学仁收到这份特殊礼物时,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高思菲喜欢去外婆家,高圆圆在周末的时候也跟着去过几次,发现思菲外婆是一个特别爱唠叨的老人。时间一长,高圆圆就不想再去乡下了,也不让思菲去。当她发现思菲还偷偷地去时,就会骂思菲,两姐妹开始有了矛盾。
张汝珍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开始愤愤不平:思菲是自己和高学仁的亲生女儿啊,凭什么要比丈夫和前妻生的女儿矮一截?渐渐地,张汝珍对高圆圆失去了耐心,她还跟丈夫哭闹着让他对圆圆和思菲一视同仁。日子一久,高学仁感到很烦恼,难免会责怪大女儿几句。父亲的态度让敏感的高圆圆联想到安徒生童话里那些狠毒的后妈:原来有了后妈真的会连爸爸都一起失去啊!高圆圆既自卑又伤感。
2006年暑假,高圆圆接到妈妈的电话,肖丽珊说希望她能去加拿大读书,并且说那边的教学环境更好一些。当她把妈妈的想法告诉父亲时,高学仁勃然大怒,他(阿拉文库★)痛斥女儿:“是她当初背叛了我们,以后不许你再和那个坏女人来往!”然后他告诉女儿,她的妈妈无非是想先争夺女儿的抚养权,再和他打抚养费的官司。直到这时,高圆圆才明白,原来自己是父母争夺财产的一个筹码!
那个暑假,就在高圆圆埋头补习功课时,张汝珍却悄悄带高思菲去北京旅游了。蒙在鼓里的高圆圆几日不见妹妹,有些想她,以为她又去外婆家了,便打电话去找妹妹。结果思菲的外婆在电话里说:“思菲没来。是不是你又欺负妹妹了?你是姐姐,不能欺负她。”高圆圆不屑地说:“她又不是我亲妹妹,不知从哪里捡来的野丫头,欺负她又怎么了?”思菲的外婆听了大怒:“谁说她是野丫头?你们虽不同母,却是一个父亲啊!”
外婆的话让高圆圆一下子怔住了:妹妹怎么可能是爸爸的亲生女儿呢?如果是的话,那岂不是在自己5岁时,爸爸就和张汝珍生了妹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那天下午,高圆圆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想了半天,她知道这件事不可能从父亲和“珍姨”那里得到答案,但憋在心里又确实难受。她几次拿起电话想告诉在加拿大的妈妈,又觉得在真相未能大白之前,只能令妈妈徒增伤悲,只好放了下来。但她在心里却有了防备。
一个星期后,高思菲回到家。高圆圆故作无心地问:“妹妹,这几天你去哪里了?”思菲按照妈妈的吩咐,垂手低眉地答道:“去外婆家了。”对这个明显的谎言,高圆圆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反应激烈揭穿假话,反而走过去搂住思菲的肩膀说:“我们几天没见了,今晚一起睡。”
那天晚上,高圆圆向思菲说起了自己的童年:爸爸长期不在家,母亲也经常忙到很晚才回来,她一个人在家时很孤独很害怕,在学校时,她甚至被一些调皮的同学嘲笑是没有爸爸的私生女。然后她转头问思菲:“你呢,是个孤儿吗?”思菲立马反驳道:“才不是呢,外婆告诉我,我就是爸爸妈妈亲生的,不是领养的!”高思菲的反驳,印证了高圆圆心中的猜测,她又问道:“那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呢?”“妈妈不让说,她说我说出来你会欺负我。”
原来他们真的是联合起来隐瞒这个秘密!此刻,高圆圆欲哭无泪,她万万没有想到,真正背叛这个家庭的人,竟然是自己的父亲!她在为母亲感到屈辱的同时,更为爸爸和“珍姨”联合起来欺骗自己而感到深恶痛绝。
一个年仅15岁的女孩哪能藏得下如此惊天的秘密,她很决便把这件事告诉了远在加拿大的妈妈。肖丽珊得知后,立即给高学仁打去电话,义正词严地说:“除非你答应我的条件,否则我将揭穿你这个伪君子的真实面目,看你如何在商界立足!”高学仁当然明白前妻的“条件”绝非夺回女儿这么简单,他在抱怨家人口风不紧的同时,恶毒地骂高圆圆:“你这个吃里爬外的东西,谁让你把事情告诉你妈的?”
没等高学仁想好怎么应对,肖丽珊已经采取行动了。她在内地聘请了律师,着手准备打官司,要求重新分割家产。
高圆圆被爸爸骂得痛彻心扉,再也无心向学,成绩一落千丈。她多次向父亲提出回香港,高学仁总是一口回绝:“想跟那个坏女人一块对付我?没良心的东西!”高圆圆不敢与父亲作对,却不会轻饶“珍姨”,她对着张汝珍吼道:“都是你这个不要脸的‘二奶’,破坏了我的家庭,赶走了我妈妈,你这个下贱的女人!”张汝珍哪里受得了,也开始针锋相对。而此时,高学仁往往站在张汝珍一边,大骂高圆圆不懂事。在接下来整整一个学期里,全家一直是在这种争吵和哭闹声中度过的。姐姐的变化让年纪尚小的高思菲不知所措,她再也不敢走近姐姐,生怕她那尖尖的指甲会从自己娇嫩的脸上划过。
张汝珍的泪水和思菲惊恐的眼神终于让高学仁作出决定:让高圆圆从这个家中搬出去。2006。年寒假,他在离家不远的福宁路商房巷为女儿租了一套房,除了吃饭时间,一家人很少能看见高圆圆的身影。
高圆圆想着迟早要跟妈妈去加拿大生活,所以对一个人搬出来住并不在意,一开始她甚至还感到了难得的自由和轻松。然而,已经回到香港的母亲却迟迟没来看她,母亲解释说正在与律师商量如何“营救”她。可此时,高圆圆越来越感到失望和伤心,她甚至觉得,在母亲的眼里,争夺家产远比女儿重要,她只是在不知不觉中做了一颗卧底的棋子而已。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妹妹开始成为家里的新宠,高圆圆偶尔回去,发现父亲与“珍姨”总是围着思菲转,自己成了一个“多余”的人。于是,有时她宁愿在出租屋里饿肚子,或者到街上随便买点零食吃,也不愿意回去看家人的脸色。实际上,高圆圆对父亲还是十分依恋的,她相信父亲是爱自己的,她之所以违背父亲的意愿挑起这么多事,目的只是希望爸爸妈妈能够重新团圆,她想回到香港,重新过以前无忧无虑的生活。她不相信父亲会真的抛弃自己,他只不过是一时气愤而已。
恶念陡生,上代仇恨搅起血雨腥风
但很快,高圆圆就发现事情并非像她想的那样简单。2007年1月23日是高圆圆的生日,她相信爸爸一定不会忘记这个重要的日子,因为去年她过生日时,爸爸为她订了一个三层的蛋糕,还邀请了一帮下属来庆贺,她收到的红包最少的也有1000港元。当时爸爸搂着她说:“圆圆,以后每年的今天你都会这么幸福的……”然而,她失望了,今年这个生日,她一直没有见到父亲。
2007年春节,高圆圆接到妈妈的电话,她以为妈妈是让自己回香港过年的,谁知妈妈却交代她去办一件事:“你想办法帮我拿到你爸与张汝珍的结婚证,我要用。”高圆圆在电话里哭着说:“妈咪,你快点过来接我回香港吧,我在这里待不下去了……”妈妈安慰她说:“快了,拿到结婚证我就可以起诉了,等官司赢了之后,你就会回到我身边。”
妈妈的话让高圆圆重新看到了希望。2007年2月20日是大年初三,晚上7点多钟,高圆圆悄悄溜回了家中,准备按妈妈的吩咐去偷爸爸和后妈的结婚证,因为她知道这个时候爸爸和“珍姨”他们不会在家里,一定带着妹妹出去拜年了,他们通常在晚上10点之后才回家。
家里果然静悄悄的。她鬼使神差地决定先回自己的房间看看。谁知推开门,她发现思菲正坐在自己的床上,拥着被子看电视。妹妹显然是感冒了,不停地用纸巾擦拭鼻涕。再看床上的被褥:全部都是妹妹的,而自己从香港带来的那些公仔扔得满地都是。高圆圆顿时忘记了自己此行的使命,厉声问道:“你怎么把东西搬到我房间来了?”思菲怯怯地说:“是爸妈让我搬的,他们说你要回香港了。”
高圆圆尖叫道:“我就知道你们想早点把我赶走,你别做梦了,我就是走,也要和爸爸一起回去,让你和你那个‘二奶’妈妈没有好下场。”这时,一向懦弱的思菲突然顶撞了起来,‘说:“我妈不是‘二奶’,她和爸爸是结了婚的。”高圆圆冷笑着说:“她不是‘二奶’,那你是从哪里来的?你就是‘二奶’的私生女,是个野种。”
两姐妹争吵起来,思菲因为感冒不能出去玩心情已经很糟,面对姐姐的挑衅毫不示弱。圆圆想着自己过得如此狼狈,全都是因为后妈和恩菲这个“野种”的介入,思菲的顶撞更是激怒了她,她猛地冲上前去,把这些年来对后妈的怨恨全都集中到两只手上,用力将思菲脖子上的围巾向两边拉扯。不一会儿,思菲便没了呼吸……这时,高圆圆才发现妹妹脖子上的黄围巾是她俩织给爸爸的那条围巾!
直到确定妹妹再也醒不过来,高圆圆才觉得后背泛起阵阵凉意。但她顾不得恐惧,费力地将妹妹的尸体从床上拖下地,塞进床下,再把床单特意向下拉了拉。做完这一切,她又去父亲的卧室翻找一通,因为惊恐,她没有找到结婚证便匆匆离去。
高学仁夫妇回来后没有见到思菲,以为她到同学家玩去了,没有在意。第二天还没看到女儿回家,两个人这才慌了,找遍了思菲同学家和外婆家,都没有思菲的踪影。高学仁意识到可能出事了,这才想到差点被自己遗忘的大女儿高圆圆,连忙给她打电话,高圆圆的语气很慌乱,表示没有见过妹妹。这引起了高学仁夫妇的怀疑,于是2月23日凌晨,夫妇俩带着高圆圆向花都区城东派出所报了案。
在警方询问下,高圆圆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了,她交代了自己将妹妹高思菲勒死并藏尸于床底下的犯罪事实。
噩耗传来,高学仁惊呆了,他没有想到因为自己的自私和处理不当害了两个女儿。张汝珍更是当场昏倒在地,精神几近崩溃。她喃喃地说:“报应啊,报应啊!”在香港的肖丽姗听说后痛哭失声,她说,如果自己不是想着和前夫打争夺财产的官司,只是要回女儿的话,高学仁一定会同意的,那么就不至于酿成今天的悲剧。
2007年7月10日,本刊特约记者在看守所里见到了16岁的高圆圆。身材不高的高圆圆脸上挂着与年龄不符的沧桑,她说:“大人都是自私的,他们只顾你争我夺,对我们却不闻不问。我真的不明白他们这么不负责任为什么还要生下我?其实我一点也不恨妹妹,她对我真的很好,我答应带她去迪斯尼乐园玩的,还答应请她吃饭的,我并没想要杀死她,当时是被气昏了头。”可惜高圆圆的忏悔,无辜的妹妹再也听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