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论文实用3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产业经济学论文实用3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产业经济学论文1
产业经济学课程论文范文1:资源型城市发展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资源型城市;新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对策
论文摘要:煤炭工业城市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城市类型,在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等新的经济形态和经济现象的出现,煤炭工业城市由于其自身发展的特征正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分析煤炭工业城市的发展特征、新经济时代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上,以邯郸峰峰新市区为案例,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0前言
煤炭工业城市是因当地的煤炭资源开发而形成、发展,并且煤炭资源型产业在当地经济结构中占重要地位的城市,这些城市在我国分布面广,数量多,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使过去曾经辉煌一时的煤炭工业城市,现在面临如何持续发展的困扰。
峰峰新市区位于冀南平原、太行山东麓的邯郸市西南部,是一座因煤炭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地跨一区两县,面积1260kni。峰峰境内煤炭资源丰富,不仅储量大,而且埋藏浅、品位高、宜开采,这些优势条件为峰峰的煤炭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市区主要企业峰峰集团有限公司下设45个子公司,在册职工万人。现已发展成为集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煤化工、电力、机械制造、基建施工、建材、现代物流等以煤为基础,多产业综合发展的国有特大型煤炭企业。和全国许多资源型工矿区一样,峰峰矿区在为支援国家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积淀了许多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受煤炭资源日益枯竭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资源型工矿区所特有的产业结构单一与综合经济的矛盾、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恶化与城市人居环境的矛盾使峰峰的发展面临举步维艰的局面,如何使城市持续发展、保持城市的持久活力成为相关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分析
经济可持续问题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立市之本是煤炭资源,城市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对煤炭的开采和初加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取决于其资源的品种、质量和储量。因此峰峰的城市的发展表现出对资源的高度依赖性。于是城市会因矿业开发的周期性而表现出明显的成长周期性。表现为在资源开发初期,城市发展较慢;到了发展、繁荣期,城市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到了资源衰退期,煤炭煤炭资源必然会随着开采规模的扩大和开采时间的延长而逐渐走向枯竭,仅峰峰集团17家国有大矿中就有8个矿井资源枯竭,注销了生产能力。这样下去,如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将逐渐失去依托,必将出现矿竭城衰的局面。
在城市开发的不同阶段,经济发展对资源型产品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性。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煤炭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等有形资源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小,而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无形资源成为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日益重要。资源型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趋于下降。因而市场对资源型产品需求的周期性也使得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相应的波动性。峰峰在工业经济时代的那种靠大量出售本地煤炭资源,以获得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峰峰开发历史较早,带有工业经济时期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单一、偏重,产业结构效益低下等特点,使得这一危机更为严重。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一种新型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资源型城市现在的资源耗竭型的发展模式,是以牺牲后代人获取资源的权利为基础的发展,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模式。
生态可持续问题
1)煤炭工业城市在煤炭开采、加工、储运和燃烧使用的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煤炭开采过程中,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生态景观受到极大破坏,生态系统失衡;由于对地下矿产的过度不合理开发,产生大面积的塌陷,大量良田和土地丧失;开采过程中来自矿井排风、煤层瓦斯抽放和煤矿矸石山的自燃都严重危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峰峰镇袁洼村、大社镇南岗村等煤矿资源枯竭塌陷区情况严重急需治理。
2)在选矿和资源的初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泥水、洗矸、煤尘和有害气体。在过去几十年中峰峰矿区都是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使这种污染尤为严重。
3)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尾矿,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用于堆放,而且其内部的重金属等污染物随着雨水的冲刷和渗透对周边地区的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
4)在煤炭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煤尘飞扬对矿区及运输线路两侧生态环境的污染。峰峰矿区是一个老矿区,地处低山丘陵地带,干旱少雨,区内工矿企业集中,城乡交错,人口密集,空气污染较重,绿色稀少,生态不良,林业、绿色植被先天不足等因素使矿区的生态问题更加严重。
由此可见,在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许多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生态效益为代价的。
社会可持续问题
目前,很多资源型城市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在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矿产开采企业和资源初加工企业职工的下岗,造成结构性失业。
由于开发较早、工业发达、企业众多,计划经济时期,峰峰一度是周边吸纳劳动力较多,就业比较充分的地区。20世纪中期以来,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受枯竭、体制束缚和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一大批煤矿关闭破产,许多企业关停并转,导致大量职工下岗失业,高峰时驻区企业有千名职工下岗,区属企业也有大量职工失去工作,这两方面的下岗职工一起涌上社会,都要在峰峰这个有限的市场中找工作谋生活,给再就业和社会稳定造成巨大压力。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是紧紧围绕其所在区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的,其产业结构以资源的开采和初加工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偏重。资源型开采和初加工产业的前后关联度低,对其它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带动力或推动力不足。不能给下岗职工提供足够的再就业机会,并且下岗职工缺乏其他行业的就业技能,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就业的转化。在一些资源枯竭的矿区,呈现出一派衰败景象,人们的文化、生活设施处于瘫痪状态,下岗职工由于收入水平降低,生活困难,出现影响社会安全的事件,社会治安状况较差。并且随着矿区的多年开采,矿业企业的职工也逐渐出现了老龄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矿区发展。
2可持续发展对策
针对资源型城市自身的弱点,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加以调控,使其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以迎接新经济时代的挑战。
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城市与区域联系,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与区域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依矿而建,地处偏远,地理环境相对闭塞,往往是区域的生产中心而非社会经济中心,城乡割裂突出。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就是要加强资源型城市对周围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城市与农村的一体化发展。同时,资源型城市必须加强与周围区域的交流、合作,把自身的发展纳入区域共同发展的轨道,在比较优势原则和劳动地域分工的基础上与区外要素相结合,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
邯郸把峰峰问题放到全局考虑,保持由主城区、峰峰城区、马头镇构成的组团式城市结构,发挥主城区的辐射作用。实施大园区战略,实现产业园区化,不仅便于生产要素的集中使用,而且还能节约投资成本和商务成本。邯郸规划建设了中心城市经济开发区、马头生态工业城、标准件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峰峰煤化工工业园等重点园区,不仅使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大大提高,还形成了优势板块经济,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峰峰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把握矿业生命周期特征,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具有本地优势的陶瓷、旅游等替代产业,降低对资源的依赖度,提高城市经济的稳定性。
高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循环经济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邯郸市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以高新技术加强对资源型产业的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延伸产业链,逐步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峰峰集团的煤炭可采储量为5亿t,目前已有4亿余吨被开采出来,余量日见减少;而煤矸石在已积存54oo万t的基础上,每年还要新增万t。面对煤炭日减、废物日增、企业日衰的现实,峰峰集团及时制定了一、二、三发展战略,即: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电力、焦化两个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建材、机械制造和煤化工三个支持产业,确保集团公司在循环经济道路上稳步发展。目前,集团公司已投产和在建综合利用煤矸石电厂6个,装机容量127MW;焦化厂4个,年生产能力135万t。电厂、焦化厂在用活煤矸石用精煤炭资源的同时也会以每年15万t粉煤灰、万t炉渣的速度排出大量新的废物,造成新的环境污染。为此,峰峰集团又建起了两座矸石(粉煤灰)砖厂,一年就可利用煤矸石或粉煤灰26万余吨;还新上了一条每天就可吞掉2500t工业废渣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针对因长年开采造成的公司范围内4000余万平方米的地表塌陷,集团也搞起了煤矸石回填复垦,迄今,全公司已复垦土地200多万平方米。
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面临的巨大压力之一是大量的结构性失业人员。由于目前我国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矿业企业失业人员的生活困难,并且就业门路狭窄,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再就业,可能引起一系列的不稳定因素。因此,要解决结构性失业带来的社会不稳定问题,首先必须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解决矿业企业职工的短期困难。其次,要实施系统性的再就业工程,包括就业机会的创造和下岗职工职业技能的培训。资源型城市的一个重要缺陷是产业结构单一、偏重,产业链短,所能提供的非矿业劳动就业机会少,对劳动力吸纳力不强。在实施科学发展观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再就业计划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新的就业机会的创造。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应适当考虑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职工的再就业技能培训时,国家和企业应当支付培训的费用。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在新经济时代,资源型城市应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理念,以现代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等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做好城市与区域的生态恢复和重建规划,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环境工程技术搞好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加强政策法规的配套、土地的复垦、三废的治理、矿区的绿化几方面的工作,要将生态恢复与生态重建工作纳入到城市发展计划中,拨出专款用于生态恢复与重建的规划编制和具体实施。通过一系列的环境保护与管理、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的实施,逐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3结语
煤炭工业城市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城市类型,由于其自身发展的特征正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高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必将使煤炭工业城市走上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营造良好的经济、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产业经济学课程论文范文2:消费者需求发展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经济消费需求感性消费绿色消费
论文摘要:新经济时代消费者所面临的消费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与之相适应,现代消费者的需求也呈现六大发展趋势,只有及时分析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动态和趋势,从整体上把握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基本脉络。才能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营销战略,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消费需求在经济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消费需求是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愿望和要求,或者说是指消费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些什么,从而想获得它们的状态。在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营销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消费者需求,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中,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市场营销活动的实质是企业将各种营销手段或诱因作用于消费者,以刺激消费需求,激发购买欲望,促进购买行为的实现。因此,企业要使营销活动取得最佳效果。必须加强对消费者需求的研究,了解和掌握消费者需求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并根据消费者需求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制定和调整企业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最终实现自己进行营销活动的目的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消费者需求研究是企业界和营销理论界的重要课题之一。
新经济时代是指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新技术革命为标志的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特别是Intemet技术在市场营销领域的应用,将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跨越了多个渠道:他们把人类从古至今的需求和行为与新兴网络行为结合在一起。用高科技武装起来。这种消费者的行为混合了传统的和数字的、理性的和感性的、虚拟的和现实的因素。与之相适应。现代消费者面临的消费环境也发生了一系列极其深刻的变化。
一、现代消费环境变迁对消费的影响
1.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新产品和各种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推动了消费内容与方式的不断更新。
2.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急剧增长,现代消费者面临的已不仅仅是本国市场和本国商品,还有国际市场和国外产品,由此使消费者选择商品的范围得到极大的扩展。
3.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传统的商品贸易方式带来了强烈冲击,从而为消费者实现购物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提供了可能。
4.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日益发达。迅速缩小了时空距离。促进了国际交往的增加,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得以广泛交流、融汇,各种新的交叉文化、消费意识、消费潮流不断涌现,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扩散、传播。
这些变化,给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带来了多方面的深层次影响,并使消费需求的结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二、现代消费者需求的发展趋势
纵观世界历史。每一次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重大飞跃与发展。都必然引起消费领域的深刻变革。同样。现阶段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也将给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带来多方面的深层影响,并使消费者需求的结构、内容和形式发生显著变化。结合我国消费者现阶段的需求动态以及当今世界的消费发展潮流。可以将这一变化归纳为以下趋势:
1.消费需求结构趋向高级化
随着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将逐步趋于高级化。这一趋势在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以我国为例,以商品房、私人轿车、电子信息产品逐步进入城市家庭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消费被启动,消费品将由万元级向十万元级升级。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两位数的高水平上。据国务院发展中心预测,从2005年至2010年,经济的增长率将在%一%之间。与我国经济高速度增长相适应,我国的消费基金在总量上也将持续地较快增长。在整体消费水平持续增长的基础上,我国广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不断升级,消费内容更加丰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将逐步趋于高级化。近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与此相对应,城乡居民已开始具有了较强的购买潜力。今后一段时间,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将从小康走向更宽裕的过渡时期,人们的消费观念、方式、内容及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都将发生重大变化。衣食等一般性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住、行以及通信、电脑、教育、旅游等享受类消费将大幅度增加。而且,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增加和各国文化的相互渗透,国内消费的国际化趋势也开始显现。
2.消费心理引导消费需求日趋成熟化
买方市场格局形成以后,特别是随着我国银行储蓄利率的改革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成熟,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与短缺经济时期相比日趋稳定、成熟,呈现出求实、求新、求稳、求廉的趋势。与此相适应,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与行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理智型购买增多,情绪型购买减少;计划型购买增多,随机型购买减少;常规型购买者的购买动机受单一因素驱动减少,受复合因素驱动增加;受削价优惠刺激购买减少,受实际使用刺激购买增加,过去那种盲目、轻率的消费行为已经越来越少。
3.高情感需求与感性消费趋向广泛化
感性消费需求,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并非出于生存、安全等基本需要,而是希望买到一种能与心理需求产生共鸣的感性商品,满足其内心深处的感性要求。现代社会,随着经济活动的高度市场化和高科技浪潮的迅猛发展,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剧烈变化。快节奏、高竞争、高紧张度取代了平缓、稳定、闲散的工作方式;食物处理机、洗碗机、个人电脑、移动通信工具、现代化办公设备等高科技产品大量涌入家庭和工作场所,使得人们越来越多地以机器作为交流对象;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人们的时空距离,地球村的味道越来越浓厚。与全新的生活方式相对应,人的情感需求也日趋强烈。正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所说:每当一种新技术被引进社会,人类必然产生一种要加以平衡的反应,也就是说产生一种高情感,否则新技术就会遭到排斥。技术越高,情感反应也就越强烈。作为与高技术相抗衡的高情感需求,在消费领域中直接表现为消费者的感性消费趋向。
西方营销理论认为,消费者的需求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量的消费时代,第二是质的消费时代,第三是感性消费时代。在感性消费阶段,消费者所看重的已不是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而是该产品与自己关系的密切程度。他们购买商品是为了满足一种心理上的渴求,或是追求某种特定商品与理想的自我价值的吻合。在感性消费需要的驱动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并不是非买不可的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能与其心理需求共鸣的感性商品。这种购买决策往往采用的是心理上的感性标准,以喜欢就买作为行动导向。如美国有关机构的市场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女性选购服装时重点考虑穿着的感觉,追求所谓最新流行款式者不到43%。在日本市场上,感性商品正成为新的流行时尚。因此,感性消费趋向,实质是高科技社会中人类高情感需要的体现,是现代消费者更加注重精神的愉悦、个性的实现和情感的满足等高层次需要的突出反映。在我国,消费者需要的感性化趋向也逐渐增强,以情感需求为核心的鲜花产业的迅速发展就是有力的证明。
4.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趋向统一化
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生活方式,是指人们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全部活动的总体模式和基本特征。由于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活动是十分复杂的,社会联系和关系也是多方面的,因此,人们的生活方式必然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包括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生活方式、文化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宗教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等等。上述不同方面、层次的生活方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生活方式的整体系统。从生活方式的系统构成中可以看出,消费生活方式不仅是生活方式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其他生活方式分系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现代社会,人们在充分享受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所带来高层次物质享受的同时,逐渐意识到高消费并不意味着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需求是社会性的,其快乐源于多个方面,仅靠物质享受难以使人得到真正的满足。因此,消费和人的幸福之间并不直接相关。决定生活快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对家庭生活的满足,其次是有满意的工作,即能自由自在地发挥才干和建立融洽的友谊关系的工作。基于上述认识,现代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把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其他方面统一、协调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评价生活方式,注重提高生活方式的整体质量。
5.提倡绿色消费,注重消费与环保一体化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着自然资源日益匮乏和环境过度破坏的严重困扰。在环境问题的压力下,现代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日趋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认识到,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过度消费留下的不仅是成堆的垃圾和对环境的破坏,还将导致人类生存状况的不断恶化。因此,许多消费者提出做一个绿色消费者的口号,要求尽可能地节约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对所消费商品尽可能做到节约使用、循环利用。绿色消费需求趋势是指消费者要求自身的消费活动要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减少和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与消费,实现持续消费。
在可持续发展观越来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绿色消费、精神感受更为强烈。所谓绿色消费,有两个内涵,即消费无污染、有利于健康的产品,消费行为要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随着消费渐趋理性化,绿色消费作为一种新的消费需求产生了。绿色消费曾经在食品生产领域风靡一时,而今几乎已经成为所有消费领域的一个流行的提法。如很多从移动GSM转而使用CDMA的消费者,很大程度上是看重CDMA低辐射的绿色消费功能。绿色消费是文明、科学的消费。各国消费者开始认识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责无旁贷的事情,开始将消费与全球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自觉地把个人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纳入环境保护的规范之中。在我国绿色消费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人们已经意识到节约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是现代社会条件下提高消费水平及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把绿色消费作为消费需求的重要内容,需要购买无公害、无污染、不含添加剂、使用易处理包装的绿色商品,并自动发起和支持抵制吸烟、禁止放射性污染等保护消费运动。由此,保护环境已成为现代消费者的基本共识和全球性的消费发展趋势。
6.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
在感性消费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文化的日益多元化,给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的选择空间,各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群体层出不穷,如新新人类即是当代最具个性的新型消费群体。被称为新新人类的年轻人想方设法丰富和展现自己的个性,尽情展示自身的存在价值,在消费活动中遵循自己独有的生活方式,标新立异、张扬个性、追求与众不同成为他们选择消费品的首要标准,他们的消费方式在注重现代化的基础上又极具个性化。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产业经济学论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产业经济学论文范文2
[摘要]:在当今新媒体发展的探索中,由于缺失产业经济学的审视,对新媒体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和错位。本文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运用产业价值链理论对新媒体的构成进行分析,同时借助“蓝海战略”指向新媒体产业形成的路径,力图为新媒体产业的核心价值创新和商业模式选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当今新闻传播界,新媒体成为一个最热门的话题。业界,忙于圈地烧钱,抢道起跑;而在学界,则忙于发表文章,抄抄拼拼。然而,在这一片熙熙攘攘之下,我们对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媒介形态、运营模式等到底了解多少呢?学界能为新媒体发展提供什么样的理论支持呢?本文试图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来审视新媒体,探讨新媒体产业的构成与形成,期望为新媒体产业化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一、新媒体的经济学观照
2006年10月24日,据信息产业部的最新统计显示,到9月底,全国手机用户超过亿户,平均约每3人拥有1部手机。我国手机拥有量位居世界第一。2006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表明,目前中国网民总人数为12300万人,位居世界第二。由此可见,中国拥有新媒体发展的巨大的潜在市场。
先拿网络来说吧,在经历前些年的网络泡沫之后,在去年,网络媒体似乎又掀起了新一轮风险投资热:
2005年8月5日,百度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并创下2000年互联网泡沫以来五年间纳斯达克IPO首发上市日涨幅最高的纪录。
2005年8月11日,雅虎宣布以10亿美元以及雅虎中国的全部资产换取阿里巴巴40%的股份及35%的投票权,开创了国际互联网巨头的中国业务交由中国本地公司主导经营的先例。
2005年11月7日,北京奥组委宣布,搜狐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这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互联网内容赞助类别。
然而,中国互联网的盈利情况其实并不喜人,我们不禁担心这些新媒体是否“虚火”上升。从国内外网站的发展来看,美国是技术驱动最明显的市场之一,但许多最成型网站的结局都是被互联网巨头和大财团收购。因此,有人不客气地指出:“并不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太多人耕耘就成了沙漠。创业的浪潮太高就会有泡沫,破灭恐怕也是迟早的事情。”[1]笔者认为,新媒体的“钱途”取决于其盈利空间和商业模式,而这又是建立在人们对新媒体的清醒认识和基本判断之上。
新媒体(newmedia)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近40年前。1967年,美国CBS技术研究所所长发表了一份开发EVR(电视录像)商品的计划,第一次提到了新媒体这个词语。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罗斯托在向尼克松提交的报告中,也多处使用“新媒体”,从此,“新媒体”开始在美国社会流行并扩展到全世界。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新媒体”极具弹性,随着数字技术的急速发展,几乎每隔几天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媒介产品,并在没有经过精确确定之前被归结到“新媒体”中间。例如,以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定义:新媒体是网络媒体。直到今天,人们对新媒体的定义也是五花八门:
“新媒体是音/视频技术与因特网的结合。”[2]
“新媒体,是新兴的数字媒体、网络媒体,它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各种媒介的总和。”[3]
“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旧”而言。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出现,是指以前没有出现的;一个是影响,所谓影响就是受计算机信息技术影响而产生变化的,这两种媒体形态是我们现在说的新媒体。”[4]
“新媒体是一种既超越了电视媒体的广度,又超越了印刷媒体的深度的媒体,而且由于其高度的互动性、个人性和感知方式的多样性,它具备了以前任何媒体都不具备的高度。新媒体是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5]
“新媒体的内涵是:20世纪后期,在世界科学技术发生巨大进步的背景下,在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新媒体的外延是:光缆电信通信网、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电视系统、高清晰度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多媒体的互动平台、多媒体技术以及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等。”[6]
从这些新媒体概念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从媒介技术的层面上来定义,从传播学的视角来审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对新媒体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和盲点。笔者认为新媒体的成长须经历三个阶段:新的媒介技术——新的媒介形态——新的传媒产业。媒介和媒体是有区别的。媒介更多的首先是指传播的介质,它带有更多的技术特征,比如说印刷媒介用的技术手段是纸、印刷机器等,而电子媒介用的技术手段是无线电波、有线电缆等。而媒体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产业经济学意义上的媒体,是指可以进行产业经营的传媒经济实体。在这个视域里,我们对新媒体的不少认识是模糊的。
误区之一:传播渠道等于传播媒体。新的媒介技术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新的传播渠道,但如果没有内容,那它就不能成为新的传播媒体。例如数字技术用于电视,它在电视传播中把模拟信号变成了数字信号,从而推出数字电视。但如果它只是让传播的图像更清晰,并没有增加新的传播功能,那它也不能算是新的传播媒体。这也是导致了当前的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不顺的原因之一。
误区之二:媒介产品等于传播媒体。新的媒介产品可以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例如博客,这种网络个人日记已成为一种新的传播载体。但它能否成为真正的传媒呢?其实,博客在欧美并不盛行,外国人不喜欢通过写网络日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政治抱负,所以博客近10年来一直处于互联网的边缘地带。或许中国人表达自己思想的途径太闭塞,以至于在互联网上也必须去访问量最大的新浪开博客。自2005年博客网获得千万美元风险投资之后,国内一下子涌现出19家博客服务提供商(简称BSP),但到2006年数百万博客人群分拨站队,新浪名人博客、搜狐IT博客、和讯财经博客以及MSN日志各就其位。“写的写,看的看,广告商却并不认可。”网友的一句调侃正中中国博客网站的“七寸”。
近年来,以博客为代表的概念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概念的出现标志互联网新媒体发展进入新阶段。在其被广泛使用的同时,也催生出了一系列新的媒介形态事物,比如Blog,RSS,WIKI,SNS交友网络等。对于这些新出现的媒介产品或媒介形态,能否成为新媒体的“明日之星”?我们可以放在产业经济学视域下进行扫描,从而作出新媒体产业现状的基本判断。下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媒体产业。
二、新媒体的产业构成
通常认为媒体有两大构成:渠道(管道)和内容。其实作为一个产业,还应加上媒体运营的商业模式,没有这个媒体是无法在市场经济中存活的,更谈不上产业发展了。对于媒体产业,渠道、内容和商业模式三者缺一不可,那么这三者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传播渠道是由媒介技术所支撑的。麦克卢汉认为,媒体可以指任何一种能延长人的能力的技术。这种技术决定论至今仍然让媒介技术的发明者们兴奋不已。比如说数字电视,如果只是视频图像清晰度的提高和传输节目套数的增加,那么它就是一种新的媒介技术而已。如果基于数字技术这一平台,开发出互动电视、手机电视等,那就是不同于传统电视的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和传播载体了。“只要媒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别于传统媒体,才能称得上是新媒体。否则,最多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的变形或改进提高。”[7]就目前推出的数字电视和数字广播还只是模拟广播电视的升级换代产品而已。
传播渠道与传播媒体的界限有时是比较模糊的。“分众传媒”开创了新的传播渠道——楼宇电视,一下子吸引了众多广告商的目光,似乎创造了一个新媒体的“分众神话”。江南春也携此赴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但是,“如果仅仅是依靠注意力空缺时间的强制性来为其提供存在的合理性,那么它所提供的资讯将有可能沦为污染环境的‘噪音’,成为人们躲不开的媒体。”[8]在这个渠道相对过剩,内容相对稀缺的时代,没有内容的媒介仅仅是一个传播载体而已。因此,这种设置在商务楼宇、飞机列车、医院学校里的液晶电视播放屏,这些缺乏自身内容的大小“分众”的发展必然会很快碰到天花板。内容是划分传播渠道与传播载体的重要标志。
新的媒介技术决定新的媒介形态,而新的媒介形态又决定新的传播内容。例如车载移动电视,它播出的节目乍一看与传统电视节目差不多,都是一种视听传播。其实不然,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在公交汽车上嘈杂的环境里,谁又能听清楚电视荧屏里的声音呢?视听传播其实上已变成了以视觉传播,因此它的内容定制也应有所改变。新的媒介形态必定对应新的受众群体、新的接收行为和新的媒介环境。
目前,许多传统媒体纷纷开设了自己的网站,进军新媒体领域。但是,这些新媒体网站大多是依托传统媒体的内容供应,看起来是节省了运营成本,但由于没有根据新媒体特性开发的内容产品,没有形成新的受众市场需求,增值空间也就十分有限。例如,时下谈论最多的手机电视、手机电影和手机报纸,都是一种基于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技术基础上开发的移动媒体。其实,3G手机早在多年前已进入实验阶段,但为什么还迟迟未能投入商业运营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包括与之相应的内容服务。
仓促上阵的新媒体投资者和运营者往往忽略了影响新媒体发展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它能够为市场和用户提供什么样的内容产品。换句话说,就是什么样的媒介产品是市场和用户所需要的?这就要从媒体特性、传播方式、接收方式、盈利模式等各方面来综合考察,遗憾的是人们大多还是沿用传统媒体的思路:手机+电视=新的传播渠道+传统电视节目,那么谁愿意在窄小的手机屏幕上观赏一集45分钟的电视剧或一部90分钟的电影呢?对此,上海移动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文广集团2005年2月4日联手推出中国第一部短剧《新年星事》,每集3分钟,共13集。为了庆祝中国电影100周年,由传媒公司拍摄的系列电影短片《聚焦这一刻》,由8部独立的影片组成,每部影片长3分钟。然而,这些内容仍然是由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制作的。新媒体的内容制作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体。例如,手机的短信和彩铃,相对传统媒体就是一种全新的文本。故此,他们的创作者基本上不是传统新闻媒体从业人员。
2005年4月底,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下属上海电视台正式获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开办以电视机、手持设备为接收终端的视听节目传播业务。这是广电总局在国内发放的首张IPTV业务经营牌照。最近国家广电总局正式颁布了自主研发的手机电视标准(CMMB)。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产业司表示:一定要按照对国际奥委会的承诺,在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的城市提供3G服务。新媒体不仅需要新的技术新的渠道,更需要新的内容和新的商业模式。
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副总裁张惠建认为在未来三年里,他们的新媒体付费收入将超过广告收入。清华大学陆地教授对此并不认同,他认为;“只要是传统电视众多公共频道的运营模式不变,不管是什么视频,除非有突出的差异化内容,否则,新媒体视频会被迫走广播运营模式的路子。也就是说,必须依靠广告来维生。”[9]
媒体还有大众媒体和个人媒体、新闻媒体和娱乐媒体之分。按照过去美国的标准,受众人口达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才能算是大众传媒。在传媒高度分众化的今天,这样的标准显然已不现实。现在有人把手机、博客称之为个人媒体,但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受众,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就是没有足够的市场宽度,那就很难形成规模效益,成为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媒体产业。2005年,我国网络广告达到31亿元,仍不及被视为弱势媒体的广播广告市场(34亿元)。在网络出版中网络游戏占一半以上,2004年是36亿,预测2006年将达亿元人民币。虽说手机电视和手机报纸的资费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目前还没有成为事实。因此,目前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与3000多亿的中国传媒产业相比,所占市场份额还是很小,还没有形成与传统媒体抗衡的新媒体产业。那么,新媒体产业成长的路径在哪里呢?
三、开创新媒体的“蓝海”
在市场经济中,一个媒体就是一个企业,传媒业就是一个产业。按照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波特的理论,产业是由相关的产业集群所组成,而这些产业集群是形成一个链式结构,我们把它叫做产业链。“无论是何种形态产业链,还是哪个层面的产业链,其本质是以价值为纽带将能够决定和影响节点产业产品主要价值部分连接所构成的链。”[10]因此,产业链就是价值链。新媒体能否形成产业,关键看它的产业价值链有没有形成,或者说打造出新媒体的产业价值链?
如何打造产业链?周新生教授认为“产业链打造最主要的内容是产业链伸展的方向和范围,即考虑是横向同业伸展,还是向上下游纵向伸展,还是按相关业务作延伸。”[11]这是一种传统产业经济学理论。目前,我国新媒体产业链的打造基本上是按此思路,它的内容供应和商业模式大多还是建立在传统媒体产业价值链的延伸上。例如网络媒体的商业模式,目前还是以传统媒体的广告盈利模式为主。其实,网络媒体的广告效果并不明显,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网民最反感的,第一位是网络病毒(29.2%),第二位是网络广告(20.9%)。为于网络广告,网民们还会使用拦截工具来对付。由此可见,经营广告并不一定就是网络媒体最好的盈利手段和商业模式。那么,它的商业模式又有什么呢?许多网络媒体都在不断地探索。过去几个,新浪在旅游、网络游戏、即时通讯和搜索等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但大部分都失败了。新浪CEO曹国伟无奈地表示,除了内容和广告,新浪不擅长别的。难道新媒体不能找到新的商业模式吗?
喻国明教授认为:“所谓产业价值链指的是以某项核心价值或技术为基础,以提供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要的效用系统为目的、具有相互衔接关系的资源优化配置与组合。”[12]就是说新媒体产业的构建或者说其产业价值链的形成,是由其核心价值所决定的。目前,许多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产业链上延伸,也就是说这些新媒体还是建立在传统媒体的核心价值上。如许多传统媒体的网站和增值业务是作为传统媒体的衍生产品,这种附属关系必然制约了它的发展。
有什么办法摆脱传统产业的桎梏呢?这是一个产业发展的战略问题。金教授和莫博涅教授为此写出了一部颠覆传统的战略思维新著《蓝海战略》,他们把已知产业称之为“红海”,把未知产业称之为“蓝海”,并如何开创蓝海提出了一整套系统方法。“蓝海战略”给我们开创新媒体产业以启示。
“蓝海”是怎样开创出来的呢?两位教授指出,价值创新是蓝海战略的基石。论及传媒业,就是说决定新媒体产业的商业模式不是建立在传统媒体的核心价值上,而是建立可以建立在自己的核心价值上,从而形成属于自已的价值链。那么,如何做到价值创新呢?蓝海战略有两个重要的原则:重建市场边界,超越现有需求是实现价值创新的关键一步。“要做到这一点,企业需要挑战两种常规战略做法:一种是只关注现有顾客;另一种是追求市场细分,满足顾客间的细微差异。”[13]对于媒体,受众就是顾客。目前,无论是楼宇电视还是移动电视,都是在原有受众市场细分上做文章,也就是说在原有的传媒广告市场蛋糕里切下一小块。这样做的话,一来竞争加剧成本提高,二来细分的市场份额也不会很大。江南春宣称开创了“蓝海”,分众传媒只做广告,不做内容。其实他们开创的只是广告业的蓝海,而不是传媒业的蓝海。
新媒体要甩脱与传统媒体的竞争,开创属于自己的全新市场,就要寻找新的受众并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对于新媒体,“它们不应只把视线集中在顾客身上,还需要关注非顾客;它们不应着眼于顾客的差别,而应基于顾客强烈关注的共同点来建立自己的业务项目。”[14]比如,对于传统媒体,不看新闻只玩游戏的年轻人是非受众,但在网络媒体里,他们却可以成为的受众,成为新媒体市场的宠儿。
还是说回手机电视的内容供应。不论是乐视传媒拍摄的手机电视剧《约定》,还是拍摄的电影短片集“聚焦这一刻”,都采用胶片拍摄的方式。其中乐视还租用了拍摄美国大片的设备,制作成本达到300万。电影人由此乐观地认为,电影短片市场的出路就在新媒体。这一价值实现还是基于传者的单向传播,核心价值还是建立在传统媒体之上。实际上,价格不菲的胶片拍摄效果在手机屏幕上根本上无法得到体现。无论是“聚焦这一刻”,还是“未来移动影像发展计划”,都还局限于专业电影人在手机媒体上的表达。传者与受众的分立是传统媒体的价值观。新媒体的商业模式可以有很多种,但都应建立在与传统媒体迥然不同的核心价值之上。超级秘书网
全民参与、互动效应才是新媒体发展的最大驱动力。WSFF是由洛杉矶一家移动技术公司发起的手机电影节,现在全世界每年数以万计的手机用户自己拍摄手机电影参加这一比赛。由于WSFF的巨大成功,这家公司专门建立了频道用于播放手机电影。WSFF的目标是像戛纳电影节一样,成为最大的手机视频节目交易市场。喻国明教授认为,网络媒体第三代盈利模式是基于网络全新的内容生产DIY(DoItYourself),就是自己动手制作,没有专业资质的限制,想做就做,每个人都可以利用DIY做出一份表达自我的产品来。DIY就是全民出版,全民传播。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的保罗.莱文森提出两个观点:一个是媒介的使用者是内容,另一个是“处处皆中心,无处是边缘”[15]。受众同时也是内容的创造者,传播的双向互动成为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就成为新媒体超越现有需求的核心价值。
当然,新媒体产业的发展还受政治历史、人文环境和传媒制度等诸多非市场因素的影响。新闻集团在进军中国传统媒体市场受阻之后转身新媒体。2006年9月,默多克将其在凤凰卫视19.9%的股权出售给中移动。同时,新闻集团与中移动签定战略合作协议,准备推出无线原创音乐平台。2006年10月,默多克宣布他的中国妻子邓文迪正在帮助将旗下的社交网站MySpace带入中国。MySpace是默多克去年耗资5.8亿美元收购的美国著名交友网站。这个被形容为“一场豪赌”的事件,能否就此开创出新媒体产业的蓝海呢?我们拭目以待。
但是,“蓝海战略”中有一点是要质疑的,就是是否存在泾渭分明的“红海”和“蓝海”吗?“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时空’、‘差异化内容’、‘服务模式’三个方面都应形成互补,以形成‘跨平台(CrossMedia)’传播。”[16]“三网合一”、新旧媒体的融合,使得新旧产业之间的界线在模糊,这对于新媒体产业核心价值的重构到底意义何在?这是需要我们考虑的。
[注释]
[1]朱泉峰:《生死劫:Blog东方洗礼视频同门相残》,《计算机世界》,2006年10月25日
[2][美]J.R.Dominick等,[中]张海鹰:《电子媒介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2006年4月版,第123页
[3]卢涵:《后媒体时代的传媒竞合》——“广电集团进军新媒体的机遇与挑战”,新世纪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页
[4]熊澄宇:新媒体与文化产业(上),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05cjr/system/2005/02/04/
[5]吴征:《媒体业发展趋势与新媒体的文化使命》,/it/t/
[6]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14页
[7]周进:《新媒体之我见》,《广播电视研究》,2005年第3~4期
[8]:《“分众模仿秀”:创意的盛宴,还是概念泡沫?》,《新营销》,2006年10月号,第50页;
[9]郭春:《“粤家军”潜入新媒体》,《中国广播影视》,2006年9月下半月,第31页
[10]周新生:《产业链与产业链打造》,《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30页;
[11]周新生:《产业链与产业链打造》,《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31页;
[12]支英珉:《新传媒帝国竞争格局下的品牌、资本和产业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8月版
[13][韩]W.钱.金[美]勒妮.莫博涅著吉宓译《蓝海战略》,商务印书馆,2005年5月版,第115页;
[14][韩]W.钱.金[美]勒妮.莫博涅著吉宓译《蓝海战略》,商务印书馆,2005年5月版,第116页;
产业经济学论文3
时间维度下的生产要素流动是指生产要素在三次产业之间的流动。W.ArthurLewis(1954)最早发现劳动力报酬是劳动力要素在产业间转移的源动力,非农产业相对于农业具有较高的工资报酬,吸引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中的工业转移。刘鹤(1991)发现,劳动力并非必须遵循从农业向工业,再向服务业的流动方向,农业劳动力直接流向服务业,可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张保法(1997)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对三次产业的影响。认为劳动力转移带动了要素投入结构的变动,提高了三次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美国学者钱纳里研究了同一产业中,生产要素从低生产率部门流向高生产率部门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在其《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提到,如果生产要素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会形成要素流动的产业结构变化,进而促进经济增长(Peneder,2002)。罗润东(2006)从技术升级角度分析了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产业间流动受阻的原因。认为技术进步在加快产业升级的同时,还会导致出现短暂性的失业现象,劳动者失业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技术进步水平和劳动力技能升级水平之间的时滞。技术进步带动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劳动力技能提高反作用力于技术的提高,经济增长是技术、劳动力和资本相互作用的结果。吕冰洋(2008)分析了要素中的资本流动和技术升级对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认为资本要素的投入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提高了资本要素的产出效率。谢露露(2013)认为,产业聚集效应的发挥必须有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作为基础,技术进步会提高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但是迄今为止的所有相关的研究都是采用静态或者静态比较的研究方法,然而无论是以时间维度,还是以空间维度,生产要素的流动都具有动态特征。为弥补现有研究方法的不足,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我国改革开放后生产要素流动驱动产业结构变化的轨迹进行分析,为诠释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新的视角。
二、空间维度下我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演变轨迹
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一般是同产业结构的演变相伴在一起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不可避免地对其他区域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国家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各地区之间存在着要素禀赋的差异,在封闭条件下,对于当地的劳动力和资本要素而言,并不能形成两者之间的最佳配比,劳动力和资本要素分别追寻工资和利息的最大化,形成了驱动其在区域间的流动,影响各区域的产业结构变化。
(一)要素的空间移动推动产业结构变化的理论分析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模型规定,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按照边际产品价值得到报酬,劳动者追求工资最大化,资本提供者要求利息最大化,经济主体对收益的最大化要求注定了要素必定会在区域间流动,我们假定区域间生产要素是完全流动的,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可用图1表示。由图1可见,假如存在两个区域(A区域和B区域),起初,A区域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资本的投入量超过B区域,而B区域以第一产业为主,劳动力投入占主导,根据边际递减规律,A区域高资本投入使得资本的边际产量低于B区域,劳动报酬高于B区域,劳动力和资本的收益最大化特点引致生产要素在区间内的转移,A区域的资本向B区域转移,B区域的劳动力向A区域转移,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导致AB两个区域内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比例发生变化。按照新古典理论,劳动和资本之间存在固定比例的规模收益,且生产要素边际产量为正,随着投入的增加其边际产出会下降。在生产要素初始流动过程中,要素之间的比例尚未达到最佳配比,资本由A区域向第一产业为主导的B区域转移。同时,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导的A区域流动,三个产业的生产要素投入均朝着最佳配比接近,三个产业的产值均有较大提高。待劳动力和资本达到最佳配比之后,要素流动若依然进行,则造成三个产业的产值下降。
(二)我国1978-2012年产业结构变动的空间转移分析中国东、西部产业结构差异较大,体现在经济地理学上表现为产业重心转移的不一致性。本文依据物理学中的重力模型探讨产业结构在区域间的差异性。根据物理学常识可知,总力矩最小的点为重心所在点,可以通过(1)式和(2)式的叠代,推算重心的坐标。本文按照地理坐标把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分别进行研究,其中东部包括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上海,中部包括广东、海南、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西部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重庆、青海、、宁夏、新疆、陕西、甘肃和内蒙古。1.第一产业动态轨迹特征我国第一产业主要由农业部门构成,目前农业发展整体水平较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导致农业重心分布的随机性很大。在我国东部地区,热、水、土条件配合较好,劳动力充足,我国大部分耕地、农作物和林业、畜牧业、和渔业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气候比较干旱,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且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交通不便,农业发展历史较晚,人口稀少,农耕地小而分散,大部分地区以放牧业为主。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我国第一产业重心移动并不具有规律性。第一产业产值重心变动的动态轨迹,见图2。根据图2,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产值重心的移动并无规律可寻,东西方向的差异大于南北方向。总体来看,由于农业的地域性限制和土地要素的非流动性,农业重心的迁移较小,尤其是在南北方向上。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集约农业的出现,农业重心有了较大的转移,主要表现在东西部的差异较大。2.第二产业动态轨迹特征受资源禀赋的限制,以及国家政策的倾斜,我国第二产业在全国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我国第二产业产值重心在全国区域内的动态移动轨可迹用图3表示。由图3可见,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二产业重心基本是向着西南方向转移。从年份看,1981-1991年总趋势向西南方向转移,1991-1994年向东南方向回流,1994年-2000年基本没有大的变化,2000年之后第二产业重心总体上是向西部移动。2000年之前,第二产业生产总值重心的移动主要是南北方向,第二产业在南北方向上的不均衡布局和我国东北、华北一些老工业基地的衰落有直接关系。改革开放前,东北地区在国家“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重点支持下,凭借能源、矿产资源的优势,形成全国的重工业基地。到1978年,东北三省的产值占全国的13.5%,工业产值占16.9%,机械、石油、化学、冶金等工业的产值约占全国的60%。1994年,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模式基本确定,东北地区对市场化改革难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相对缓慢,经济增长乏力,第二产业增长缓慢。而在此阶段,南方沿海和沿江地区利用国外资源发展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发展较快,第二产业重心逐渐向南方移动,我国产业布局形成“南轻北重”的局面。1994年之后,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长时期以资源消耗为代价的重工业发展,加剧了铁矿、石油等资源紧缺,北方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轻工业,第二产业重心停止向南部移动。1994-2000年,我国第二产业重心基本保持不变。在此期间,我国南部地区加快发展以加工业为特征的轻工业,北部地区调整重工业和轻工业结构也取得成效,南方和北方第二产业增长势力处于动态均衡中,经济重心在全国范围内保持不变。2000年以来,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引下,第二产业重心向西部移动。2000年,西部第二产业产值比全国平均值低4.42个百分点,在工业结构上,西部地区采掘工业和原料工业比重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采掘业和原料工业占总产值的36.5%,高出全国平均值7.6个百分点,高出东部地区10.8个百分点,属于典型的资源性工业结构。经济总量低于东部地区,为缩小东西部的经济差距,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带动了第二产业重心向西部地区移动。3.第三产业动态轨迹特征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并且第三产业服务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其发展程度依赖于第二产业。图4描述了我国1978-2012年第三产业产值重心的动态变动轨迹。由图4可见,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三产业重心总体上呈现“Z”形动态转移轨迹,1978年出现短暂的向西部转移现象,1979-1988年向东部转移,1988年-1991年向西南方向移动,1992-2010年向东部和南部移动,2011年和2012年向西北方向移动。其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结构日趋完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国民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第三产业相应发展较慢,在国民经济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小,导致第三产业重心向东南移动。
(三)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性带动经济重心的阶段性转移根据现代区域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者收入等经济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产业结构的演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与区域产业结构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的,而且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某个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将不可避免地对其他区域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整个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间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影响到经济总体重心在区域间的转移,图5为我国1978-2012年经济重心在全国范围内的动态转移轨迹。由图5可见,受第三产业重心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重心转移轨迹明显,具体可分为五个阶段:1978-1982年、1982-1987年、1987-1991年、1991-2004年和2004-2012年。其中,1978-1982年、1987-1991年和2004-2012年为我国经济重心向西部转移阶段,1982-1987年和1991-2004年为我国经济重心向东部转移,见表1。由表1可见,1978-1982年、1987-1991年和2004-2012年,我国经济重心移动与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方向一致;1978-1982年,第一、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方向与我国经济重心移动方向相反;1987-1991年,三次产业重心移动方向均与我国经济重心移动方向一致,而在2004-2012年,第一、第二产业重心移动与我国经济重心移动方向一致,而第三产业重心移动与我国经济重心移动方向相反。比较特殊的是1991-2004年,我国经济重心移动方向与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方向相反,而与第一、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方向一致。可见,改革开放以来,除1991-2004年,第二产业重心与我国经济重心移动方向相反外,其余年份第二产业重心移动都与我国经济重心移动方向一致。
(四)基于要素空间流动视角的产业重心和经济重心动态转移解释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增长是各生产要素达成最佳比例组合后所能实现的最大生产规模。对于生产要素的配比未达到最佳比例的区域,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的流入会提高流入地区的生产能力,同时使技术知识得到扩散。对于存在过多劳动力或者过多资本的地区,潜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受到抑制。通过对我国三次产业和经济总量在空间维度的移动特征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在各区域的比重均存在动态演变,下面我们从新古典生产要素流动视角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重心移动进行诠释。按照发展模式的差异,中国经济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之前,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生产要素由国家统一进行行政性配置,通过国有企业进行要素的组合和生产,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均未进入市场,企业也没有对国外技术进行模仿和改进,技术进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有限;第二阶段是1978-1992年等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开始向市场化方向转变。在这个阶段,市场机制处于摸索阶段,并没有达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要求。对于农村劳动力而言,此阶段主要是“离土不离乡”的转移模式,以这种方式转移的劳动力大约占全国劳动力转移数量的82.4%,户籍、福利等体制改革滞后,导致农村劳动力并不容易向城市或者其他地区转移,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存在大规模转移的局面。第三阶段是1992年之后,1992年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体改革目标和共同富裕理想模式的确定,使劳动力和资本逐渐具有市场化特征(黄家骅,1999),经济增长驱动要素之间的市场化结合方式基本形成。但是在此阶段,市场化进程是渐进性的。具体见图6、图7、图8和图9。本文以1992年为分界点,考察市场化成分的经济增长生产要素,对区域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见,在1992-2004年,我国经济重心与第一、三产业移动方向一致,劳动力和R&D投资与第一、三产业移动方向一致,只有资本要素重心移动方向与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方向一致;2004-2012年,我国经济重心与第一、二产业产值重心移动方向一致,且与资本要素移动方向一致。
三、时间维度下我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演变轨迹
(一)时间维度下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的变动度分析我国按照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流动性强弱将我国1978-2012年的时间跨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92年,即开始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体目标确定的阶段,在此阶段,生产要素在产业间的流动受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配方式影响较大,生产要素并不具备受市场化的流动方式;第二阶段为1992年-2000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整和发展阶段,在此阶段,生产要素的流动具备市场化特征,即生产要素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在产业间流动的阶段;第三阶段为2000年-2012年,即我国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政策引导下生产要素可以自由地在区域间流动,经济总量增长较快,为调整产业结构并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为目标的阶段。干春晖(2009)使用平均结构变动度对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的构成进行分析,我们借鉴其方法,从新古典经济学视角出发,对我国生产要素结构变动和产业结构变动进行动态分析。由表3可见,我国三次产业在1978-2012年期间,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由1978年的28.2%,下降到2012年的9%;第二产业比重保持在50%左右,经济增长长期以工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逐年增加,由1978年的23.9%增加到41%。从生产要素的动态变化角度看,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数量下降较快,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数量逐年增加,且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增长率速度快于第二产业;资本要素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比重逐年增大,且增大的幅度较大,而第二产业中的资本要素比重降低,但降低幅度较小。改革开放后,资本要素在三次产业中的总量增大,但增长幅度是不成比例的。从平均结构变动度上看,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978-1992年、1992-2001年和2001-2012年。1978-1992年,一、二产业产值平均结构变动度均下降,且第一产业下降快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上升速度较快;第一产业劳动力平均结构变动为负值,且以较快的速度下降,第二、三产业上升为正,且第三产业快于第二产业,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流动,且流向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速度快于第二产业;第一、第二产业的资本平均结构变动度为负,第三产业为正,说明在此阶段资本要素向第三产业流动,且资本要素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三产业的速度快于第二产业。即,劳动力主要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流动;资本由农业和工业向服务业流动。结果是,第三产业产值增长较快,由于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通过市场化方式自由结合趋向于最佳配比,两个要素共同驱动了产值的较快增长。1992-2001年,产值平均结构变动度第一产业下降,且第一产业劳动力平均结构变动度下降较快,三次产业的资本平均结构变动度均上升,第三产业平均结构变动最大,同时劳动力和资本要素均向第三产业流动,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流动,资本要素流向第三产业的速度快于流向第二产业的速度。劳动力向服务业流动,资本要素流向工业和服务业。2001-2012年,第一产业产值平均结构变动度为负,第二、三产业为正,且第二产业大于第三产业,在此阶段经济总产值中以第二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为主;劳动力平均结构变动度第一产业为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大小相当,且均为正,劳动力要素由农业分别向工业和服务业流动;第三资本要素平均结构变动度产业为负,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为正,第二产业远大于第一产业,资本要素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产业产值平均结构变动度为负,第二、三产业为正,且第二产业平均产值结构变动度为0.06,远小于第三产业的0.49;对于劳动力平均结构变动度,第一产业为负,二、三产业为正,且第三产业为0.68大于第二产业的0.37;资本要素平均结构变动度,三次产业均为正,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值相当。1978-2012年,劳动力要素由第一产业主要流向第三产业,资本要素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但第一产业投资呈现稳步回升的迹象,有利于农业向高级化发展。
(二)时间维度下我国产业结构变动驱动要素的贡献度分析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经济增长驱动要素理论,产值增加由是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三个要素共同贡献的,鉴于技术因素在短期内的不可控性,我们假定技术要素为固定参数,然后对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作对数处理。鉴于数据单位的不统一,为防止回归结果失真,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数据的ADF单位根检验发现为非平稳数据,但进行一阶差分后趋于平稳,可以进行多远回归,结果如下。其中n=1、2、3,分别表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在(6)、(7)和(8)式中,各产业的劳动力分别用L1、L2和L3表示,使用各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资本要素的替代变量,分别用K1、K2和K3表示,并且假定技术要素为定值,数据来源于CEIC数据库。括号内为t值,(6)式中L1和K1对应的概率值分别为0.0156和0.0193,调整后的R2=0.6326,DW=2.6480,F值为11.1912,F值对应的概率值为0.0015;(7)式中L2和K2对应的概率值分别为0.0091和0.0023,调整后的R2=0.6801,DW=2.3600,F值为16.9465,F值对应的概率值为0.0002;(8)式中L3和K3对应的概率值分别为0.0345和0.0000,调整后的R2=0.8062,DW=1.9097,F值为27.0344,F值对应的概率值为0.0000。回归结果表明:就劳动力要素而言,第一和第三产业劳动力要素的弹性系数均为负值,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弹性大于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中的农业是劳动力密集行业,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超过4600万,表明我国过剩的劳动力对第一产业造成负担,而根据时间维度上,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流动方向分析,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流动,对第三产业形成压力,降低了劳动效率。而对于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1978-1988年,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为5%。其中,1987年和1988年的增速均超过10%,全国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较新中国建国初期来提高了5倍,第二产业劳动者生产效率较高。可见,对于劳动力,第一产业劳动力尽管向第三产业流动,但依然处于劳动力过剩状态,而第三产业吸纳了过多的劳动力,主要原因是第一产业的劳动者并不具有第三产业所需的劳动技能。劳动者劳动技能的提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一致,造成第三产业劳动力效率降低。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效率明显高于第一、三产业。但在我国第二产业中,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要素还未达到最佳配比。就资本要素而言,三次产业中资本要素的效率系数均为正,且第三产业大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资本要素的效率最低。根据时间维度上资本要素在产业间的流动方向可知,资本要素主要集中于第二、三产业,第二产业资本要素的效率低于第三产业。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