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可持续发展论文实用3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论文实用3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旅游可持续发展论文1
摘要:近年来,有关我国旅游景区经营权出让的争论十分激烈。景区主管部门、经营权受让者以及各界学者都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至今仍未达成共识。本文结合旅游景区的性质、经营权出让的涵义及我国景区经营权出让的目前状况,预见了景区经营权出让需要面对的新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办法。
根据萨缪尔森给出的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公共产品具有使用上的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这两个本质特征。在这两种极端之间的物品被称为“准公共产品”[1。我国景区的旅游资源为全民所有,景区资源对于任何景区都是有一定空间范畴、时间范畴和生态容量的,当游客数量达到某种临界点,每增加一个游客将降低所有游客的旅游效用,因此景区旅游资源既不属于公共产品也不属于私有产品,而是准公共产品。对于旅游景区的准公共产品的这种属性,为旅游景区采取多种经营方式提供了更多了理论依据。
旅游探究学者一般将景区经营权理解为“旅游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对旅游资源的占有、使用和享有收益的权利”(杨广虎,2003)。其他学者都没有下过明确的定义,对经营权的理解也无甚异议。景区经营权出让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为目的的,以保证资源所有权人的权益为前提,通过有偿转让的方式将旅游景区经营权在一定年限内转让给资本所有者、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行为。景区经营权出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景区资源更好的实现其价值高效率运作的一种有效方式。
一、我国景区经营权出让目前状况
1997年中国大通实业有限公司(北京)和马来西亚一家公司全国首次分别以委托经营和租赁经营的方式获得了张家界黄龙洞和宝峰湖的投资经营权。1998年初,万贯集团以协议开发方式获得了四川碧霞峰等景区50年的独家垄断经营权,并创造了“碧霞峰模式”。自此之后,景区经营权出让在全国迅速扩展。先后有国家级景区井冈山的龙潭景区向国内外招商引资,以拍卖合作的方式分20年、30年出让经营权;宋城集团和万象集团以协议方式分别开发浙江龙泉山国家公园、千岛湖。到2005年4月底,云南省已将33个旅游区经营权出让给国内外大企业,出让资金达30亿元。
由于这些景区资源品味较高,经营利润较其他产业要高得多,企业都积极支持。但建设部指出任何地区和部门都没有转让景区给企业经营的权利。然而国家在这方面尚未出台相应法规政策,景区经营权出让事件愈来愈多了。最终由于2002年新希望集团欲买断桂林遇龙河景区因国家主管部门直接干预未果一事,使景区经营权出让有所趋缓。但截止2005年底,全国已经出让或鼓励出让景区经营权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有20多个,已有超过300多个景区(点)以不同的形式出让了经营权。下表是景区经营权出让的情况粗略统计摘要:
部分出让经营权的旅游景区
(资料来源摘要:本资料通过相关网站收集并归纳而得)
由上表可知摘要:获得景区经营权的大多使旅游业发展较好的省市,每年都有很多景区出让经营权,景区经营权出让成为一种景区发展趋向。以上所列的景区不包括决定出让经营权的景区。目前,全国大多数省份都有意向出让景区经营权。要出让经营权的景区将会越来越多。
二、景区经营权出让需要面对的新问题
景区经营权出让无疑是景区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改革,改革就不免出现差错,面临阻力。由于目前还没有明确规范景区经营权出让的法律,经营者资质也良莠不齐,新旧经营管理体制交错混乱等原因,因此目前需要考虑以下新问题摘要:
1.国有资产流失
有些景区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急于出让景区以改善接待条件、扩大游客量,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摘要:其一,在招商引资中对资源价值过于低估导致廉价出让经营权;其二,景区经营权出让的付款方式,考虑到经营权转让初期投入大,资金回收慢,不少景区采取了初期付款较少,以后逐年增加的付款方式。如张家界某景区,当时以6000万标的出让40年经营权,而受让企业当年的门票收入就达4000多万[2。以此推算,一年半回收成本,此后长达30多年的收入为企业纯收益。其三,出让方式大都未公开招标,缺乏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的机制,出让的透明度令人置疑,轻易出现“寻租”行为[3。但其并不真正投资开发,而是将其转手,不断地从倒卖资源中获益。还有一部分受让者获得景区经营权后,借旅游开发之名在景区开发房地产或从事其他经济活动。这些都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2.惟利是图,破坏资源环境
投资主体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考虑得更多的是经济效益,难免会出现一些短期行为,如仅做小额投资,简单作些建设,忽视景区环境承受能力,在景区内增设过多的接待设施,超负荷接待游客而不对资源采取任何保护办法。对生态环境的威胁还可能来自于企业自身的熟悉水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在开发中对资源造成了破坏。如旅游公司用水冲洗孔庙建筑,给古建筑的油漆彩绘及其他文物造成了很大损失;张家界因建设滑索破坏了风景而遭遇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亮黄牌。有些企业对旅游人力资源过度开发,若完成不了经营指标就扣工资奖金,影响了景区的人文环境和愉快的旅游氛围。
3.出让者管理过死或过松
景区经营权出让在我国旅游发展史上是一次新的。尝试,没有先例可循。在转让过程中轻易出现两种偏差摘要:一种情况是出让者虽和受让企业签订了经营权转让合同,但由于传统观念和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出让者仍不断插手景区经营,使景区经营权转让名不副实。另一种情况是政府部门和受让者签订了转让合同后,产生了“甩掉了包袱”的心理。以为经营权和盘托出,可以不再过问了。事实上,经营权出让后,其责任更大了,政府要将代表全民行使其管理职能,监督经营行为,确保景区资源的有效永续利用。
三、解决景区经营权出让新问题的办法
第一,科学评估资源的价值,通过各种途径防治治国资流失。确定景区资源的价值,客观上要综合景区的资源属性和级别、资源的市场需求、景区现有收入、前期已投入的资产价值及经营权出让年限等;主观上要组织专门的资产评估小组,其成员须包括和旅游领域专家、各相关行政管理机构、当地社区代表等共同来科学评估景区资源的价值及经营权出让的额度。不能认为无形资产很难做出科学客观的估计,就任意作价出让。防治国资流失,方法如下摘要:在转让合同的撰写上要做到尽可能的具体、细致;尽量避免错误、笼统和粗糙;受让方要交纳保证金,对无形资产和不可再生资源要有抵押或担保,责令受让者对景区重要资源投保,在合同上明确其一旦违约的高额赔偿经费。
第二,尽快出台针对性的法律法规[4,规范景区经营权出让程序及方式。目前景区经营权出让处于无法可依、监管混乱的状态,出台针对性的法律十分迫切。对于规范经营权出让的程序及方式摘要:首先要成立专门的景区经营权转让的机构,负责收集和发布消息、组织景区资源评估、组织拍卖会、监督企业的经营行为;其次要认真评定受让企业的资质。在确定经营者的资格时,要通过旅游有关的各界专业人士、银行、当地居民等综合评审,确认其经济实力、资信情况、管理水平、建设和维护景区原有生态和文化环境的能力,进行慎重而有条件的转让。再次,考虑景区的生命周期、企业的生命周期及管理的延续性的前提下,适度延长出让年限。签约期较长无形中促使企业考虑短期收益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只注重眼前利益,破坏景区环境的潜在后果也将由其承担,因此民营企业必然考虑资源的承载力及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长期影响。另外,要尽快统一出让的标准,严格采取公开招标等公平竞争性手段出让,严禁暗箱操作,果断杜绝“寻租行为”。
第三,强化规划管理,定期对环境进行评估。将有资格的规划单位存档,审核部门须严把审批关,经审批的规划方案要严格执行,若确须变动,须将改动后的规划申报审批后实施。对出让经营权的景区要定期组织专家对景区环境进行评价,强化经营者的环保意识,督促其采取办法,尽力减少开发经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增加保护资源的资金投入,对不合格的受让者采取警告、罚款、收回经营权等各种方式严厉处理。
第四,强化行政部门监管职能。首先要建立政府对经营者的约束和监管机制,使各方不能私自扩大利益范围或规避责任。其次政府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和角色摘要:
(1)完善规章制度。景区的工作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必须具体规定景区经营各事宜,这就需要政府强化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功能。对任何违反规定的企业给予相应的处罚。
(2)负责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景区的道路、水电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和当地的发展规划一致,政府要出面协调和规划。
(3)发布旅游市场信息[5。旅游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存在经营者损害旅游者利益和违法行为。政府要加强旅游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工作,协调社会各界创造有利于景区发展的宏观环境。
以上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提供的3篇《旅游可持续发展论文》,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旅游可持续发展论文2
森林旅游是一种以森林景观作为主要景点、景区的观赏活动。通过体验自然森林旅游环境,人们可以调节精神,获得更为开阔的视野。由于林业是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而且还能改善生态系统,绿化环境,从根本上促进生态平衡。所以,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经济增长
的客观要求,它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谐共处,而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更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后盾。本文通过对眉县国有营头林场森林旅游资源的分析,探讨了森林旅游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相互关系。
1 我国森林旅游业的目前现状
目前,森林旅游业已成为我国林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特别是建设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等措施,有效保护了生态平衡与自然自源。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各个地方的国有森林旅游基地已经呈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
眉县国有营头林场森林旅游
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政策后,林场按照“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发展思路,大胆探索林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积极利用林场得天独厚的森林景观资源,创建了陕西省红河谷森林公园。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红河谷森林公园一跃成为陕西森林旅游的佼佼者,红河谷更是成为“人文陕西,山水秦岭”主题中一个绝佳的休闲、避暑、度假胜地。先后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峡谷、省级水利风景区、西安人避暑纳凉好去处。旅游业综合收入和入园人数连年稳步上升,第三产业已成为林场最主要的经济支撑,使眉县国有营头林场走出了一条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森林旅游业发展的具体现状
森林旅游场所不断增加,大部分已经成为著名旅游胜地;森林旅游活动丰富多样,大部分已经成为知名品牌;.森林旅游。已使林区农区摆脱了贫困;森林旅游已经解决了我国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就业的主要渠道;森林旅游设施不断完善,管理措施也得到进一步规范。
2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分析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定义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主要是指人类为了满足当前需要,同时也要满足后代需要的能力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具体表现为:发展经济要保护能源资源,生态自然保护,促进生态平衡。所以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执行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原则,保证林业生态系统平衡,从根上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基本和谐。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意义
首先,林业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推进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森林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又能保证生物种类多样性,促进整个环境系统的完整性。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够规范对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缓解生态破坏压力,让森林资源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功能,为林业建设增加收益。此外,林业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同时能促进我国绿色林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从而减少环境污染而有助于我国经济增长。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1)可持货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创建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进林业经营、科学化,加快林业现代化;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科研和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不断创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
2)优化林业经济结构:对于第三产业,要加快森林旅游业和花卉业的发展,采取“以二促带三”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进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3 森林旅游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森林旅游产业是典型的形象产业,只要优化林业建设,森林旅游业就会不断兴旺。相反,当一个地区的森林旅游业非常发达时,这里的林业建设将会更加繁荣,最终坚持走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森林旅游与林业可持续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时的关系。毫无疑问,为加业林业现代化建设,必须通过法制观念、道德观念教育等宣传形式来提高全民族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前提下,最终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通过对眉县国有营头林场森林旅游资源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相互关系的讨论,不难看出,森林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使用有利于林业建设的不断发展,因为森林旅游资源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保护森林旅游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加快森林旅游业发展的步伐,将森林旅游业发展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这样才能使我国林业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文专。小议森林旅游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民营科技。2008,(1).
[2]祝列克。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促进林业产业发展[J].中国林业产业。2007,(10).
[3]孙新平。发展森林旅游 建设生态文明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J].生物技术世界。2012,(2).
[4]曹伟,康凯。浅谈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J].中国一东盟博览。2012,(6).
[5]李长龙。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6).
旅游可持续发展论文3
摘 要承德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文化名城,但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乡村休闲旅游已成为承德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承德市从自然资源、农副产品到民俗文化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把承德市现有的乡土文化优势壮大转化成乡村旅游胜势,并得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要研究的主要课题。
关键词乡土文化;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而广大农村则是滋生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源和基石。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其中,包含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传统技艺等诸多方面。
一、承德乡土文化保护现状
1.承德现在乡土文化项目
承德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历史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根据考古发现,在河北省承德早在中原龙山文化时期人类活动遗迹便就出现了,悠久的历史酝酿了当地独有的乡土文化。
丰宁剪纸、宽城背杆、二贵摔跤、燕山大板、热河二人转、契丹始祖传说、二龙山庙会、何三屋庙会、山庄古建彩绘技艺、板城烧锅酒老五甑技艺等等,这些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构成承德非物质文化的样貌和形态,记录了承德的发展历史。
2.乡土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
(1)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处于无人继承的颓废状态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渐改变,大部分乡村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没有年轻人愿意继承和发展原有的乡村文化,使得部分乡土文化失传,无人继承的状态。
(2)认识不足、保护乏力,造成村落文化资源自然性毁损
大部分地区的村民们对传统的村落文化的资源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没有统一的认识,为了些许的经济利益,许多传统村落的风貌已经有了很大的破坏,一些民间民俗文化已经到了来亡的关口,很多的传统技能和民间发展起来的艺术没有接班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二、乡土文化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关系
1.乡土文化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人们对乡村旅游消费方式从心理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不仅仅只追求农家饭、农家乐这种简单的乡村旅游方式,传统文化已经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旅游需求,文化已成为旅游的灵魂。要想在日趋激烈的乡村旅游发展中显露出来,就必须把当地乡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那部分元素挖掘出来,才能脱离单纯的旅游传统形式,从而使乡村旅游显露出自已的魅力。
2.乡村旅游发展为乡土文化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很多乡村通过开发乡村旅游逐渐走出贫穷,走向富裕。乡土文化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但乡土文化也受到了乡村旅游带来的冲击。好在大部分乡村旅游开发者们意识到了乡土文化的保护可以更好地带动当地的乡村旅游。因此,很多乡村旅游开发者把乡村旅游的收入再次投入到乡土文化的保护中去,使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变得可持续性更强。
三、乡土文化保护的改进策略
1.建立正确的“乡土文化观”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人们心中已有了较深的基础,但也经历着发展的缺失。承德是一个有着农耕文明传统的地区,乡土文化早已浸入了当地人民的内心。然而,当年风貌在如今的乡村很难再看见。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乡土文化也正在加速消失。
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乡土文化都是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利用乡土文化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要对现有的乡土文化进行科学保护的思想。在保护乡土文化时既要本着对传统文化很好地继承的原则,也要对乡土文化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进行一定的创新;既要保护好原生态乡土文化,又要创造新生态乡土文化。
2.加强对已有乡土文化进行保护的意识
乡土文化保护不仅仅是从事乡土文化保护的专业部门、专家、规划工作者等的主要工作,更要把乡土文化保护作为一项全民素质教育内容,常抓不懈。只有全民有了乡土文化保护意识,当地的历史风貌,历史文化才能得以传承。特别是要加强村民们的乡土文化保护意识。
3.乡土文化传承纳入乡村发展策略
把传统的乡土文化与现在的城市与农村发展设计相融合,制定发展统一的整体规划。将历史遗留下的乡土文化纳入城镇乡村的规划与建设中去,为传统乡土文化发展留出空间。要保护能够体现乡村历史文化的有内涵的、本来的、历史方物和历史文化,保留它们所蕴含的保存完整的信息,尽量用历史保留下的原有的工艺、原式样进行修补,保存其原有的历史面目。
4.健全法律法规,加强乡土文化保护
为了更好地加强乡土文化保护,应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文件。各地应根据本地传统文化的实际情况,抓紧针对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乡村文化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确保在城镇化进程中不脱离实际,使传统文化特色和美丽自然景观得到根本性的保护,在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珠联璧合中铸造充满文化智慧的城镇之魂。
参考文献:
[1]张琳 乡土文化传承与现代乡村旅游发展耦合机制研究[J].南方建筑,2016(4).
[2]张建宏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路径选择 [J].农业经济,2012(4).
[3]刘洪彪 刘玉婷 新时期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