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林学毕业论文精彩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87368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林学毕业论文精彩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林学毕业论文【第一篇】

论文摘要:以西南林学院在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采取访谈法、选择个案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得出高等林业教育对云南边境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实际成效。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以及毕业生的自我评价中,找准高等林业教育在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高等林业教育当前需要改进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力度;二是要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三是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实践能力。

林业在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有重要的作用与地位,高等林业教育与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密切。高等林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云南边境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有利于维护边境地区稳定,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持。研究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对高等林业教育毕业生质量、人才素质的要求,可以形成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为高等林业院校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完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决策依据。

西南林学院是西部地区惟一一所独立设置的林业高等院校,主旨是立足云南、面向西南,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科技及管理人才。本文以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西南林学院在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采取访谈法、选择个案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得出高等林业教育对云南边境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影响。

1西南林学院毕业生质量调查与分析

2007年7一8月、2008年1一3月、2008年7-9月笔者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文山州、红河州、保山市、大理州、迪庆州、怒江州、丽江市等10个边疆少数民族市县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西南林学院毕业生对云南边境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影响。历时65天,共召开座谈会84场,进行个人问卷调查7%份,并先后对430家单位进行了毕业生质量调查。最后共收回用人单位填写的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表269份,毕业生个人填写的调查问卷673份,根据调查结果和相关的统计数据对毕业生培养情况作了简单的总结和分析。

1. 1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情况

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中突出地反映了西南林学院毕业生能吃苦耐劳,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身体素质、顽强的创新能力、融洽的人事关系、扎实的基础理论、深厚的专业知识,从这些方面也反映出西南林学院农村生源多,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教师治学严谨,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其他诸如政策法规的掌握情况、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处于正常偏上,接近正态分布。而外语水平一般、计算机运用能力简单的弱项也比较突出,这和近年来知识爆炸、外语运用程度提高、计算机运用技术突飞猛进相关,一方面表现出毕业生身处基层与艰苦行业,在获取最新科技和信息方面的条件与能力不足,另一方面表现了西南林学院外语、计算机教学,存在前瞻性不足的问题。

1. 2毕业生的评价

西南林学院毕业生普遍对前景持乐观态度,并对现在的工作基本表示满意。近四分之三被调查的毕业生认为自己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并表示准备继续在现单位踏实工作,有一半以上的毕业生从毕业至今已经在工作中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他们普遍对工作满意,主要是因为:专业对口、和同事关系融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有近70%的毕业生对自己未来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或是较有信心。5成以上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工作勤奋踏实、身体健康、有很强的协作精神和集体观念。

1. 2. 1被调查毕业生在校所受教育及表现

在所有被调查毕业生中,有27. 04%人曾经担任过学生干部,15. 19%是“优秀学生”的获得者,13. 33%是优秀毕业生。曾经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答卷率高于普通毕业生,显示这部分毕业生的亲和力强,对母校也比较关注。毕业生认为在大学期间所受最重要的教育是专业知识(占38. 15% )和基础知识学习(占27. 41 % ),他们觉得在大学期间所受最重要的锻炼是社会调查和实践(占21. 48 % ),而社会工作则占10. 37% , 4项比例接近4:3:2:1。

毕业生对现在的看法及以后打算

从毕业至今,他们在工作中,有47. 41%的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单位)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有28. 0%的人得到了晋升或表彰;仅有7. 3%的人认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了一定的挫折。

对现在的工作普遍认为满意,主要是因为:专业对口(% )、和同事关系融洽(% ) ,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47 % )、受领导重视(%)和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有74. 1%的人表示准备今后继续在现单位工作,仅有少部分(%)准备考研或考博,而准备今后出国留学、另谋高就或是有其他打算的人合计不足10%。

毕业生们对现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 %的表示能够胜任,有两成以上的人认为自己基本胜任(%)或勉强可以(1. 7% ),仅有不足1%的人在工作的过程中力不从心。对于未来的前景普遍看好,认为前景好,有信心者占%,前景较好,较有信心者占%,前景一般者占%,仅有1. 7%的人认为自己前景黯淡,准备另谋高就。

毕业生自我评价

在所有的毕业生中,普遍认为责任感强( % ),有创造力(% ),有实践精神( 29. 3)和创新意识(28. 4%),是人才培养的最重要因素。

自我评价过程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都认为自己思想素质过硬( % ),工作勤奋踏实( % ),身体健康(% ),有很强的集体观念( %n)和协作精神(% )。在工作过程中,他们普遍认为自己较为突出的不足是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公关交往能力。有60. 74%认为自己的外语水平较差或是一般;有53. 9%认为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差或是一般;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的公关交流能力( % )、口头表达能力( %)和组织领导能力(%)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毕业生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

(1)西南林学院实验、实习教学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有60. 8%的毕业生认为实验、实习环节是教学管理中影响毕业生素质的主要因素,师资力量( %)也是影响毕业生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基础理论教学和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也对西南林学院毕业生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2)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社会实践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还不够。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有77. 6%的认为学校应该加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56. 5%的人觉得应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有56. 0%的认为应加强对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

(3)英语、计算机以及人文社科类等基础性教育环节相对薄弱。在毕业生的自我评价中,大多数毕业生都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偏低,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强;也有一部分毕业生认为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

2结论与讨论

一是教学教务部门要按照“宽基础、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原则,进一步加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力度,认真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符合西南林学院特色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为西南林学院毕业生的好就业、就好业提供有力保障;招生部门要与就业部门互通信息,保持联系,根据就业部门提供的社会需求信息作为参考及时调整招生计划,对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适度增加招生计划,对毕业生就业率过低的专业,要果断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止招生。

林学论文【第二篇】

园林工程企业如何做好成本管理 论文论文摘要:当前低价中标愈演愈烈,市场竞争的趋势直接转为价格的竞争,因而凸现出成本管理在提升企业竞标报价中的基础性地位。在无法改变日趋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的背景下,只有通过管理创新,培育成本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企业投标报价的市场竞争力和成本控制力,才能为企业赢得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成本管理报价控制 当前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1.招投标计价概念模糊。 企业除负责招标工作的人员熟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 这一计价方式外,企业管理者及项目经理仍习惯于沿用传统的“量价合一”的计划模式想问题、办事情,缺乏对当前计价管理的“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动态管理的了解。 2.项目管理部责任不明确。 多数企业缺乏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的学习,对“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项目部,项目经理应是成本管理主体的责任人”这一概念的认识不足。 3.企业未能建立起内部定额 由于长期不注重施工过程中实际消耗数据的收集,对于铺一平方米花岗岩,铺一平方米草坪,浇一立方米混凝土,种植一棵树,叠一吨假山等,到底需要消耗多少人工,需要多少材料、几个台班等,一直依赖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定额,导致无法确定准确地实际施工成本。 4.责任成本测算滞后。 由于投标报价仍是依据国家预算定额,还未能通过成本预测直接计算投标价格,因此对完成项目研究需要多少钱,在议标时到底能做多大幅度的让步,很难做到心中有数、不能按照实际所需的人、材、机费来分析测算成本,而只能采用套定额、请分包(供应)商报价的方式。 5.经济与技术严重脱节 由于投标报价采用清单报价,投标时往往不读图纸,不将施工组织方案掺和进来,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对实施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估,从而使成本管理失去了技术优势的支持。 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 1.转变组织构架 由于过去的公司、分公司、工程处、工程队的兵营式管理模式,向直接的公司管理层次、项目操作层次、岗位责任层次的管理模式的转变。 2.分清职责范围 公司管理层次主要负责责任成本的确定,对项目进行过程监督、服务、核算及兑现工作。而项目层按照下达的责任成本,进行施工管理成本的核算和操作,岗位层负责具体工作,对分解的责任目标明确,接受管理层和项目部的管理和监督。 3.控制两个极端 建章立制是管理工作的基础,要严格成本控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方法,分工明确、关系明晰。控制两种极端的现象发生,一是以包代管,即公司管理层对项目成本的管理持放任态度,强调结果而不注重过程;二是越俎代庖,即公司管理层对项目成本管理干预过多,而造成责任不清,互相推诿,影响了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园林工程企业如何做好成本管理 论文论文摘要:当前低价中标愈演愈烈,市场竞争的趋势直接转为价格的竞争,因而凸现出成本管理在提升企业竞标报价中的基础性地位。在无法改变日趋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的背景下,只有通过管理创新,培育成本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企业投标报价的市场竞争力和成本控制力,才能为企业赢得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成本管理报价控制 当前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1.招投标计价概念模糊。 企业除

林学专业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林学专业;产学研合作;培养

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1]。这种教育模式充分利用高等学校与有关企业、科研院所等的不同学术环境和不同资源,充分发挥不同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目的,为社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人才[2-4]。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书本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辩证统一,有利于高校课堂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这种教育模式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相比,突破了在相对固定的校园课堂授课为主的人才培养的单一的模式,是企业参与办学的一种形式,也是社会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开放式教育模式,对于企业和学校都是有利的。

黄山学院林学专业起源于安徽省黄山林业学校,具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培养了一大批林业行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林学专业设置2个培养方向即森林资源培育与经营管理方向和城市林业方向,其中森林资源培育与经营管理方向毕业的学生主要进入林业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森林资源培育、森林资源调查和编制经营管理措施;城市林业方向毕业的学生主要进入苗圃、园林公司,从事园林苗木培育、城市绿化施工和养护。

1 建立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零距离”就业

实训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性教学之一。黄山学院构建相对完善的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把实训教学、生产实践、社会服务贯穿到教育全过程,对林业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我院林业类专业设立以来,非常重视院内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近几年来,根据林业类专业行业的特点,与林业类专业生产单位合作,构建了集教学、职业培训、技术推广、技术示范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同时在校外建立起紧密合作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环境,使学生在毕业前就能感受职业环境,熟悉职业特点,激发学习兴趣,为就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奠定基础。

2 产学结合,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

①参与林区技术服务,为现代林业做出贡献

A、帮助林业部门进行森林资源调查、编制森林经营方案

受绩溪县林业局的委托,林学专业师生分赴绩溪县所辖的林场和自然保护区,完成全县森林资源调查任务。

歙县坑口乡人民政府委托林学专业师生对枇杷品种改良进行研究,为该地枇杷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B、参与全省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我院林学专业师生完成了休宁县林权发证的前期工作,为林权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②积极融入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受歙县建设局和小川乡小川村村委会委托,生环学院多次组织林学专业学生深入小川村,在实地调查、测绘、广泛征求村民及当地党政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小川村的实际情况、村两委和村民代表的建设基本思路,对小川村的村居建设和山地综合开发进行详细规划。

3 学研结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高低,关键在教师。因此,林业类专业通过吸收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承担一部分力所能及的科研任务,锻炼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通过完善学生成长导师制,加强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指导和管理,将学生的毕业论文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结合起来,使教师对学生论文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确保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质量;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黄山学院林学专业学生结合林学专业老师主持和参与的“微生物防治黄山松红蜘蛛关键技术研究”,“基于废水利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引进”,“安徽省山核桃遗传资源调查编目”,“阔叶箬叶无性繁殖生产技术标准”等课题进行技术研发,完成力所能及的外业调查、数据资料整理、调查报告撰写等工作,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林学专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红豆杉种子育苗、扦插繁殖等技术实践,培育的红豆杉形成了5000株的规模,后续将进行盆景制作等进一步学习。林学专业学生还在部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黄山绿源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参与进行香榧嫁接快繁,油茶苗木繁育等技术研究,现已可进行规模化生产。

黄山学院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有效提升了林学专业教师和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培养了创新人才,增强了学生创业能力,为实现“零距离就业”创造了条件。林学专业学生,在参与森林资源清查及其它大量的专业技能实践、林业类行业技术研发、社会技术服务,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林学专业学生无论是就业还是考研,都得到了广泛的好评。经过几年建设黄山学院林学专业成为部级特色专业,同时也成为教育部、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批准的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也是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点专业。

参考文献

[1]左健民,张丽娟。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比较研究[J].江苏高教,2002(5):115-117.

[2]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25.

[3]马延奇。产学研合作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1(6):44-46.

林学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途径

A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of

Olympic Humanistic Spirit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ZHI Hongyu1, XU Jiang2

(1.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nan Engineering College, Zhengzhou 451191, Henan,

2.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Abstract 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 of Olympic humanistic spirit in institutions of general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ligh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ultimate objective of education and explores a way to foster socialist builders who develop all-round through education of Olympic humanistic spirit.

Keywords institutions of general higher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education of Olympic humanistic spirit, education approach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为人类体育史写下了无限华彩的一章。它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商业价值上,重要的是留下了太多值得学习和发扬的奥林匹克人文精神。自创办以来,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人类最为盛大的体育活动,一直都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教育价值。

前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给《奥林匹克运动》一书所作的序言中说:“1894年,当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之际,讨论的主题即为教育的价值。时至今日,历届奥林匹克代表大会在体育运动的教育方面也都倾注了大量的时间。……离开了教育,奥林匹克主义就不可能达到其崇高的目标。”〔1〕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认为,“奥林匹克运动独特的力量在于它具有激发一代代青年的梦想的能力,国际奥委会的责任就是使他们的梦想永葆青春,参与奥运会,完善这一教育工具”〔2〕

而普通高校大学生对体育的关注,更多的是停留在欣赏的角度,比如NBA的转播,国家队的比赛等等,很少能上升到更高的层面;在体育课上,参与运动的同学积极性不够,怕吃苦,竞争意识不强,对于分数过分注重的功利心等等,都是由于体育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所至。而在普通高校中培养学生这种精神恰恰是体育教育很重要的任务之一,他远比培养学生固定的运动能力和技巧更有价值。

1 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

体育活动中充满了大量的二元关系,存在着胜负、荣辱、得失、甚至生死的选择,于是人文精神就成为对人在体育活动上实施控制的重要手段。研究体育的人文精神,归根到底,首先是要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人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从而对于提高人们的生产劳动能力以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就是人文精神教育。 〔3〕 “人文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弘扬就是坚持奥林匹克运动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无论是古希腊时代还是当今时代,人文精神教育都是奥林匹克运动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古代奥林匹克运动来说, 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思想分为三个方面:1?郾公平竞争意识的培养;2?郾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内涵;3?郾包含丰富的和平观念。 沿袭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的悠久传统,现代奥林匹克教育思想同样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理念。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我国提出了”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三大理念,其中核心部分,就是“人文奥运”,这更加突显出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2 加强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

在广泛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在传统体育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素质教育,从其实施途径来说,就是要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加强人文教育,使学生成为有良好品德、有学识、有进取心和意志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将人文精神渗透和融合在教育过程中,内化为学生的基本素质,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品质的目的。

2?郾1 有助于推动学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即适应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等,就必须大力发展智育。当然,以智育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教育并不排挤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体育仍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给智育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把一个更为复杂和艰巨的任务摆在体育面前。体育不仅仅可以维护身体、锻炼身体、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还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和博爱、勤劳、民主、自由等人道主义精神。正是由于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和人文精神价值观对体育在教育中地位的肯定,对学校体育地位的肯定,才使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思想基础,也为学校体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上的保障。〔4〕

2?郾2 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化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点,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党性,可以说培养出再高水平的人才都不一定能造福社会,甚至会危害社会。而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正是包含了丰富的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等可贵品质。我国奥运健儿太多可歌可泣的为国争光的故事和历史都为高校人文精神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例如我国体育健儿在长期体育训练和竞赛中,总结和提炼出了“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人生能有几回搏”、“胜了从零开始”、“输球不输人”等一系列倡导先进文化的警句、格言及由此演绎出的动人故事,形成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内容,都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帮助。

2?郾3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习惯于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学生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相反,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精神参加锻炼。进行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对大学生提高体育学习的兴趣也是有很大帮助的。通过各种形式,比如讲座,视频,奥运故事,精彩言论等教育形式来学习,这本身就比单一的教授学生一些基本运动技能有意思得多。再进一步说,如果能让学生从中领悟到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些精神,无疑会提高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品质,这样学生训练的热情和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2?郾4 有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和视野

除了进行基本的身体技能训练,最具有价值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绝大部分运动员,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能在人类运动的最高舞台――奥运会上有所表现。所以围绕奥运会的奋斗目标,会有很多勇于拼搏、排除万难的感人事迹,学生们能了解这些真实的资料,对于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由于奥林匹克运动有非常高的关注度,相关的趣闻和富有哲理的故事能够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3 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的现状

3?郾1 体育教育观念与人文精神相背离

高校体育教学不是为了每学期一次的达标测验而教,而是为了使学生实现人的主体价值。学校所有的教学大纲、教材、政策、规定都应该以学生为本,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发扬人文精神,让人文精神深入到每一个教育者的心中,体现在行动中,打破沉闷死板的形式,摒除功利意识,真正让学生快乐在体育课上,受益于一生。但目前我们在教学目标上,常常把学生当做满足社会某些短视需求的工具来培养,忽视人的主体性;在教育对象上,我们只是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来看待,不重视人的能动性;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偏重于把学生当做同一型号的产品来加工,无视人的创造性。而这些都是与以人为本的精神格格不入的,偏离了体育教育本质。

3?郾2 对体育教育理念的理解有偏差

很多人对体育工作者存在偏见,常常出现不够重视的情况,甚至有些体育教师自己都会自卑。很多高校体育工作者认为,体育的教育目的就是教会学生体育知识、技术,忽视学生智慧、思想、灵魂的教育。在对体育教育过程的理解上,重视认知过程,误以为只有讲“道”才是教育,忽视情感体验、意志锻炼和行为训练,而被忽视的恰恰是体育教育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3?郾3 体育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匮乏

高校体育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体育教师首先自己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严谨治学,要教育学生开拓创新,自己就必须有创新的精神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因为教书与育人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必然渗透着对学生思想、灵魂的影响,教师没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是不行的。而目前有些高校体育教师在这几方面还做得不够。另一方面,体育教师知识面狭窄也是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问题,没有生动的讲解和渊博的知识,很难对学生产生较大影响。

4 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的途径

4?郾1 制订政策,转变思路

高校教育的方向,取决于有关领导的办学思路。决策者首先要对体育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有足够的认识。应认识到,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加强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素质人才的一条正确途径。传统体育教学中,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技术动作的掌握,身体能力的发展等等,但作为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这样的教育方式既不实用,也丝毫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导致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不管是决策者还是广大体育工作者都应及时转变思路,注重对学生进行精神层面的培养,这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同样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态度,甚至会对学生整个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产生积极影响。

4?郾2 培养教师,完善队伍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教学计划的重要实施者,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要首先加强自身文化素质修养,完善自我,教学中力求精神饱满、情感丰富,讲解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示范优美,在学生中塑造一个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形象,以优秀的品质、丰富的情感、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及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是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必要前提,与教师的经历和学识融为一体。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是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关键。教师要从各个方面充实自己,特别是奥林匹克精神所包含的各种品质,比如健康积极,努力拼搏,目标坚定等等。应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善于引用相关人物事迹,经典语录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如果体育教师上课就是教动作和知识,而不重视学生学习兴趣、态度和意识的培养,甚至一味地纵容学生不虚心、怕吃苦的表现,则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教师应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多媒体辅助教学,定期进行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运用记录片、访谈等视频手段来进行教学。

4?郾3 丰富必修课,增设选修课

普通高校体育必修课有限,这就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内容,改变原来单一的教学形式。把原来只注重实践技能课的教学,改为更加注重对学生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的培养。安排各种有一定专业基础的教师开设选修课,完善体育教育体制。从整体课程设置来看,应安排一定量的室内课,采用多媒体教学等形式,增加教学内容,如体育史学,近代奥运会相关的故事等等,以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受到良好的人文精神的熏陶,拓展人文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实现人文教育与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统一。

4?郾4 全力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运动为手段,以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主要是指师生的体育意识、体育作风、体育道德以及由此产生的工作热情、协作精神、进取意识等。〔5〕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陶冶师生的情操,塑造人们美好的心灵。而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环境,能为奥林匹克人文教育提供最好的支持,能使人们在形象、生动和切实的体育实践中,受到现代奥林匹克精神文化的熏陶。创设宽松、民主、活泼的体育教育环境能形成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学习的教育机制,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以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体育校园文化,主要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加强校园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建设,提高举办体育活动的质量;〔6〕组织并日渐丰富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形成比较完善的比赛机制,每年定期举办,形成一定的传统,并培养一定水平的比赛组织者和裁判员;由专业性较强的教师组织并训练水平层次较高的运动队,代表学校参加比赛。通过体育比赛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反过来也会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把奥林匹克精神的宣传标语和海报遍布于校园各个角落,包括校园广播;加强对校园体育社团的组织和管理。只有成熟的社团才能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故应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奥林匹克精神的培养等。

5 结语

百年奥运为我们留下了无价的精神瑰宝,这些珍贵的遗产,传承数千年人类生存、发展的优秀品质。它受用于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各个领域,不只是体育。高校作为人类知识和精神最重要的传承者,有责任有义务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我们应抓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巨大成功的契机,对学生进行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的教育。奥运不只是几块金牌,它代表了人类和谐的发展;奥运也不只是为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和成为炫耀国力的舞台,它体现了人类和平共处,公平竞赛的崇高思想和初衷。我们应以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契机,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大奥林匹克人文精神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奥林匹克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2〕任海。奥林匹克教育的价值〔J〕.教育科学研究,

2006(12):15?鄄18.

〔3〕刘媛媛,牛文英。人文精神的回归?鄄论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J〕.体育与科学,2007(9):34?鄄39.

〔4〕金萍等。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7(5):149?鄄150.

〔5〕罗立。高校体育文化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影响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58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