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论文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学年论文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大学生学年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 青年大学生 大学文化建设 生力军 历史使命
0引言
唯物史观认为,对一种文化现象的探究,应该在它所由以萌生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去追根溯源,“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1]。回顾20世纪我国青年大学生和大学文化的生长历程,可以雄辩地证明这一观点。
早在20世纪初的中国大学文化的孕育阶段,青年大学生就和大学及大学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促成了中国近现代大学文化的产生。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用“新陈代谢”的观点,热情洋溢地讴歌了青年在社会历史进步中的作用:“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并明确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2],来一场文化与价值观的革命,自觉接受现代社会的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化,彻底否定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在蔡元培的积极支持下,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思想进步的新派人物先后来到北京大学,以《新青年》、《每周评论》、《国民》、《新潮》等为阵地,向封建专制主义及其意识形态进行了猛烈地抨击和批判。他们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和阿拉文库,反对旧八股,有力地促进了当时人们特别是青年人的思想解放,促进了中国近现代大学文化的生成。
近一个世纪,沿着五四运动开创的这条“青年之路”,中国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使中华民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新时代的青年,成为了整个社会主体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如果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新中国大学和青年大学生的文化历程,就会发现:20世纪50—60年代的大学生是“有着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的拓荒者”,新中国的诞生给了他们“激情燃烧的岁月”,特殊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使他们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奉献和牺牲成为那一代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20世纪70—80年代的大学生是经过改革开放洗礼的“理想中包含着更多现实因素”创业者,艰苦的社会环境和切近现实的生活、劳动,磨练了他们吃苦耐劳、奋发创业的品格,而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又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并赋予他们相当的理想主义成分,奋斗、创业和竞争是这一代青年大学生文化人格的真实写照。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大学生是全球化浪潮和社会剧烈转型背景下,面临种种机遇和严峻挑战的“心灵放逐者”,面对“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他们更多地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复杂多变的环境和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造就了当代大学生早熟、无奈和幽默的整体性格,“他们中不少人不再崇拜神圣和英雄,而愿意在对影星、歌星的的模仿中享受平凡的快乐;他们不再追求圆满和完美,而愿意在残缺中体会生活的真实;他们不再梦想未来的惊人之举,而愿意在当下的平淡中化解心灵的冲突”[3]。这种放逐者的“流浪”文化人格,使得他们真正成了需要社会理解、关爱、信任和引导的一代青年大学生。
然而,无论大学发生如何的演变,也无论青年大学生的文化人格随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发生多么大的裂变、造成多么大的代沟,青年大学生和大学文化及大学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是不可分割的,从最终意义上讲,青年大学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生力军。这是因为:
1青年大学生是大学文化重要的主体
无论是从大学人的结构成分、数量比重还是大学教育的目标取向来看,青年大学生都是大学和大学文化的最重要的主体。大学文化中的绝大部分文化事象,如校训、校风、校歌、校园文化社团等等,都是对青年大学生而言的,都离不开青年大学生付诸自己的实际行动,都必须靠青年大学生来发扬光大。从根本上看,大学文化就是一种青年大学生文化,兼具青年的特征和文化的特性:一方面,大学文化是“青年”的文化,总是为青年大学生所创造、传播、共享和发展,其中主要包括的理想、信念、知识,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社会意识、政治态度和精神追求等等,无不充满了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校园气质,打上了青
编辑整理本文。
年大学生的烙印;另一方面,大学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亚文化,又时时处处渗透着对青年大学生的文化熏陶、思想感染、精神鼓舞、知识教育和价值引导等作用,它与社会主流文化之间保持着精妙的互动关系,体现为大学文化或青年大学生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既反叛又依附的双重特性。
2青年大学生是变革大学文化的鲜活的新生力量
青年大学生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最少保守思想、最富创新精神,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源泉性力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重视青年在社会变革中的力量,早在1845年,恩格斯在给德国一家报社记者的信中指出,德国“将发生光荣的革命”,而“实现这一变革的将是德国的青年”[4]。列宁认为,“青年更乐于跟着革新者走”,当我们“跟腐朽的旧事物进行忘我斗争”的时候,“总是青年首先投身到忘我斗争中去”[5]。正是由于青年所具有的这种革新精神和忘我品格,毛泽东也指出,一切“带着新鲜血液与朝气加入革命队伍的青年们,无论他们是共产党员或非党员,都是可贵的,没有他们,革命队伍就不能发展,革命就不能胜利”[6]。大学固然离不开大师级的人物,但一所大学除了有形资产外,更重要的是其人力资源和文化内涵,而人力资源不仅仅是大师和大学管理人员,更主要的是青年大学生;文化内涵也不仅仅是大师们的文化底蕴和治学品格,更主要的是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学习风气。一所大学若没有优秀的大学生,不能使其加入到大学文化的建设和变革中来,就不会真正有大学文化的发展创新。事实上,历史上不同民族国家的每一次大学文化创新,都离不开青年大学生的参与,我国从五四运动到“一二·九”运动再到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大学文化的嬗变,青年大学生始终是变革大学文化的鲜活的新生力量。
3青年大学生是大学文化建设事业的未来和希望
毛泽东曾满怀深情地告诉青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6]。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你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你们手中实现”[7]。大学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充满了历史底蕴、民族风格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要建设和发展好大学文化,就必须从培养教育青年大学生接受先进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入手,树立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民族自尊,提高文化自觉,不断塑造其符合时代要求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大学文化人格。值得欣慰的是,经受了改革开放和新中国几次大学文化剧变洗礼的青年大学生,展现和正在展现着充满鲜明时代特点的文化品格:一是“富有理想,拥护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二是“热爱祖国,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三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勇于面对压力,勇于参与竞争,努力追求事业成功”;四是能“紧跟科技发展步伐,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创新意识和创造活力不断增强”;五是“面对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意识更加自主,追求更加多样,个性更加鲜明”;六是能“顺应世界的大变革大调整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8]。特别是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过程中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面前,广大青年大学生和海外留学生焕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凝聚力,自觉而坚定地维护国家、人民利益,捍卫民族尊严,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新时代的青春形象和所谱写的青春篇章,更是让我们有理由坚信,青年大学生永远是大学文化建设事业的未来和希望之所在!
4大学文化中的校园文化要靠青年大学生来传承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大学生是大学校园文化最直接的担当者。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天然的凝聚、引导和辐射作用,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始终处在社会文化的前沿。正因此,目前我国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了整个高等教育建设和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一项关系到大学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工程。而这项工程正是通过对一代又一代青年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来完成的。21世纪,关于人自身的发展问题将成为教育思想和大学文化理论的一个聚焦点。在高等教育和大学文化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牢固确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始终把培养人、塑造人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大力推进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把教会学生做人、做事、与人共处以及帮助青年大学生成才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而言,一方面,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正确认识人与文化教育的关系,做到以文“化”人。在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计划和
编辑整理本文。
发展规划时,要充分尊重青年大学生的权益和个性,充分考虑和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提供多样化、特色化和人性化的服务。必须有利于推动大学校园的学术活动、科学研究和思想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改变目前一些青年大学生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而造成的“有教无化”、“有教难化”、“有教不化”的文化弊端,使其自觉地成为大学校园文化传承的一员。另一方面,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还应充分认识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做到潜移默化。大学校园文化既是前人智慧的沉淀,又是当代人的不断创新,包括了与精神财富相关的各种物质标志、文化载体、体育设施、学术社团、文化活动等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通过富有个性的校徽、校训、校歌以及校园环境、校园景观的建设和资源开发,彰显自己的文化特色,营造独特的育人环境,使大学校园文化伴随着青年大学生的成才、成长和潜移默化,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2]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78.
[3]左晓光.当代大学生热点问题哲学思考[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629.
[5]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61.
[6]革命领袖论青年和青年工作[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5,7,8.
[7]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29.
学年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学年论文;培养模式;社会工作
在文献研究时发现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在毕业论文写作方面,且研究颇为深刻,或者只是集中在选题上,对学年论文的探索研究十分少,那对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学年论文研究就更缺乏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解剖了学年论文实施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此在摘要中已简述,并就学年论文选题、文献研读、研究设计、资料收集、论文撰写和实训深入探索,望能给大家寻找一条有效、顺利实施学年论文的道路。
一、学年论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年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学年论文的撰写与指导是依据专业教学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或分组选题,设计社会研究方案,实地开展资料收集,并在整理和分析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完成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从人才培养的要求来说,其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问题调查与研究能力,运用资料与文字表达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深刻认识到这一重要性并开展培养计划。
目前,很多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已经开始了本科生学年论文培养,但是很多部门、师生都没有充分认识到学年论文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部分高校学年论文实施的相关部门布置仓促,未能给师生留余充分的准备时间,只要按期收稿,不计学年论文质量和实施效果。
第二,一些院校老师仅把学年论文写作当成一次课程作业,要求过低,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第三,大部分学生也趁着将其作为一次课外假期作业,出现学年论文写作内容雷同、平泛、松散,如:(1)学生大面积的“百度粘贴”;(2)论文泛泛而谈,没有真正深入主题,论据不足,缺乏说服力;(3)论文结构松散,主题性不明,脉络不正确,没有具体的结论和写作目的等。论文选题更是缺乏深度、创新性和实用性,如某同学学年论文选题“浅谈中国应试教育”,首先,乍一看选题挺大的,细究到底是谈中国应试教育的好还是坏,还是别的什么方面,没说清楚;其次,中国应试教育近几年一直受到批判,显然,这个题目选的毫无新意,更不提创新点了;最后,谈中国应试教育最终将论点落在哪里呢,从题目完全看不出。
(二)学年论文定位不明确,力度把握不当
在实际的论文实施过程中,由于学年论文发展时间短且实践少,部分指导老师对学年论文的概念意义欠缺深虑,导致在指导学生时模糊不清,应付了事。另外,在较短时间的学年论文写作中,学生易出现选题太具体,过于专业,无法继续写下去,如一同学学年论文写“参与式治理在陌生人社区普遍运用的探索研究”,在此说明参与式治理是社区管理的创新之举,目前发展尚不成熟,只在少数地区的少数社区开展,也是很多专业社工师和老师学习的内容,那么一个初学者能将其“研究”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或者选题过于宽泛而夸夸其谈,如某学生写“公务员热与大学生就业”,就简单围绕公务员热的原因和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泛泛而谈等,以上这些都深深影响到学生完成学年论文的质量,与最初的期望背道而驰。
学年论文的正确定位要讲究“中庸”,简单说就是学生要把生活实际与所学专业相互联系,符合自己所处的专业水平,实事求是,既不能将其看作专业的学术性论文,又不能将其看作简单的论文实践作业。当然这个定位不是绝对的,要求老师视教学进展和学生学习情况来定,学生自己也要视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定,最主要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的学年论文实践达到最佳效果。
(三)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的衔接不明
学年论文的设计是为学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论基础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是同一教学环节(论文教学环节)中的相继而又相隔的两部分。要实现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很好的衔接,当前最紧急的任务还是深刻认识到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之间的正确关系,即前者是后者的平时操练与准备,要使两者紧密接轨。其次,师生都严格要求学年论文的撰写,选取具有深入研究意义的题目,使得毕业论文选题可以在学年论文的基础上进行深化,能够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学生的工作量也减轻了。
(四)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培养模式
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本身还处在不断发展完善中,尚未形成完备的学年论文管理制度,如没有建立相应的学年论文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对学年论文写作过程的抄袭问题缺乏应对机制、没有统一的训论文管理规定等。故应形成一整套学年论文管理方法和培养模式。
从2010年开始,社会工作教研室开始进行本科生学年论文培养,已经初步形成一定的管理制度,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社会工作教研室十分重视学生学年论文的写作,形成一系列规定,比如,学年写作时间、指导教师安排、写作规范等。在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方面,教研室把学生学年论文写作当作一次重要的检验理论知识学习的机会。在学年论文写作过程中,强调社会工作专业特色,要求学生注重社会调查和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的实际运用,比如到社区进行调研,参与社工服务机构的日常项目。虽然该教研室已经具备开展学年论文培养的一定经验,但在培养制度建设、培养模式总结和相关理论探讨方面仍然不够。
二、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学年论文培养实践
(一)选题:既量力而行而又尽力而为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首要并且是最重要的环节。一般来说,限于本科学生的研究能力。题目的研究的范畴过于广泛或过于专业,将很难驾驭,故要求选题时要量力而行,选取一个具体适中且具有实践性的论文社会问题进行研究是合适的,更重要的是,具有实践性的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则经常存在,这样选择的实用性就很强,可行性大,在论文写作的初始阶段可保证论文的质量。
同时选题要尽力而为,学生要具有足够的自信和动力,老师也要积极鼓励让学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运用综合知识才能激发潜在的创造力和动力。在论文的选题时运用创造性思维,让论文有新意,有吸引力。尽自己最大可能为论文选择题材。
(二)文献研读:明、甄、敬
学生在开始学年论文写作之前往往并未深度阅读相关资料,另外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有限,有学术价值的新资料较少,学生们也较少关注学术期刊,所以在知识储备和信息支持方面相对薄弱,必须进行大量文献研读,否则在论文正式展开写作阶段会感到资源不足、证据不充分,使自己力不从心,难以推进。
老师应组织或指导学生阅读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论文,尤其重点介绍社会工作文献和社会文摘等检索期刊,让学生甄选出比较好的论文加以参考;进行文献研读不仅可以了解自己所选课题的研究程度也可以更进一步研究将其补充完善,敬重他人研究成果。简而言之,文献研读要做到明了、甄选、敬重。
文献研读可为文献综述做基础,学年论文对学生的学术性要求低于毕业论文,对于一些研究较为深刻、成果突出的课题,学生再拿出来进行研究时,可进行一个完善的文献综述,并指出自己的研究亮点会给论文添色。
(三)研究设计:准备充分,不断修炼
学生在文献研读一周左右要开始下一步的研究设计,此应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出课题的研究目标、方案和方法。其中包括调研材料拟用到的工具等。然后师生一起讨论实施方案,并且根据具体条件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正补充,达到研究设计的目的。
(四)资料收集:全、准、精
学生根据研究设计,利用调研工具,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的调研。做到资料收集,在资料收集全过程中,学生要敏锐捕捉收集大量有用的材料信息,做到随调随录,收集全面;其次,面对复杂的材料,学生要善于归纳处理,与命题关系紧密相关的,需在论文中详细阐述的要保准,关系不大的要舍得去除;最后,资料收集过程中要做到语句精炼、明了,表意清楚无歧义。
(五)论文撰写: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经过上述的准备就到最后且最重要的论文撰写环节了,写出提纲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已得资料数据进行分析、进本逻辑构架进行组织。在建立了论文写作的提纲之后,对整个篇章结构进行谋划,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文献、致谢等重要部分,从而形成初稿。最后是定稿,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论文符合格式规范,这个格式规范是外在的、强制性的,学生要具备应用主要的文字处理、排版编辑的能力。这样下来,1篇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格式规范的高质量学年论文就形成了。
三、做好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学年论文的实训
整个学年实训应分为三阶段:讲座阶段、论文写作阶段、论文反馈阶段。做好三阶段的实训对应对学年论文实施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顺利完成上述实践有指导意义。下面详细表述:
(一)讲座阶段
专业教师就选题、文献研读、研究设计和论文写作等知识点开展讲座,教导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加深学生对学年论文的写作认识,提高学生的学年论文写作能力,为学年论文的实际写作奠定基础。
(二)论文写作阶段
本阶段采用导师负责制,以双向选择方式确定指导教师和写作小组,这要注意合理控制每个导师带领的学生个数,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导师辅导的质量和满足学生的相关写作需求,当然论文写作主要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同时指导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的论文调研、写作任务,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年论文。
(三)论文反馈阶段
本阶段由专业教师挑选出学生学年论文写作中具有普遍性、典型性的现象或问题,以讲座和讨论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反馈,学生也可向老师反映自己在学年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写作困惑,在这个反馈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比较和总结中进一步加深对学年论文的理解,提高认识,为下期写作打好基础,最终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基。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必须加强老师对学生的督导,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增加研究方案设计、调查的实际开展等环节,单独列分,多方评定考核;也可因材施教、可根据社会关注问题的重心的变化进行调整调查研究内容。将整个实训落实到位,扎实推进。
四、结语
学年论文的写作,学生可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与课题,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题目,具体题目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专业要求和人才培养都需要加强学生的论文写作功底,学年论文的实施为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故在此呼吁:重视学年论文写作的培养,建立并完善相关一系列的制度、管理办法,让学年论文实施规范、有效。
参考文献
[1] 刘海啸。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指导探讨[J].教学研究, 2005,28(6):532-534.
[2] 翟云会。浅谈高校学年论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11):543.
[3] 刘正远。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32(3):301-307.
[4] 泰国际,郭义。法学本科专业学年论文写作规范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1):63-65.
[5] 宋瑞娟。与二本院校本科生谈学年论文的书写[J].科教文汇,2012,07(下旬刊):40-41.
基金项目:本文为重庆科技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社会工作专业导师制实施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244)的阶段性成果。
学年论文【第三篇】
[47] 邓思清:《完善我国检察官自由裁量权制约机制之构想》,载《法商研究》2009年第5期。 [48] 陈卫东、刘计划:《2009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载《法学家》2-差异网§ 009年第1期。 [49] 江伟、吴泽勇:《论现代模式诉讼立法的基本理念》,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3期。 [50] 于立深:《程序的多视角》,载《法制于社会发展》2009年第2期。 [51] 粟峥:《模式诉讼基本原则的系统论》,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3期。 [52] 田平安、刘春梅:《试论协同型民事诉讼模式的建立》,载《现代法学》2009年第1期。 [53] 杨钧、秦嬿:《论释明制度》,载《法学》2009年第6期。 [54] 汤维建、刘涛:《2009年民事诉讼法学学术研究回顾》,载《法学家》2009年第1期。 [55] 邵沙平等:《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法的冲突和影响》,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3期。 [56] 余友敏等:《武力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合法性问题》,载《法学研究》2009年第6期。 [57] 刘楠来:《在伊拉克战争与国际法笔谈会上的发言》,载《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夏季号。 [58] 章尚锦:《我国国际私法立法模式探讨》,2009年国际私法年会论文。 [59] 黄进、何其生:《电子商务与冲突法变革》,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1期。 [60] 余劲松:《WTO与国际经济法研究》,载《国际经济法论丛》(第7卷),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61] 顾功耘、李本:《WTO框架下中国的补贴与反补贴制度地位分析》,载《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2期。 [62] 孙国华:《坚定不移地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当代”研讨会上的发言。 [63] 张文显、黄文艺:《理论创新是法学的第一要务》,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1期。 [64] 孙莉:《德治与法治正当性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65] 高鸿钧:《现代法治的困境与出路》,载《法学研究》2009年第2期。 [66] 崔永乐:《张家山汉简中的法律思想》,载《法学研究》2009年第5期。 & nbsp; [67] 叶秋华等:《2009年外国法律史学术研究回顾》,载《法学家》2009年第1期。
学年论文【第四篇】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体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将课程从“文本课程”转变为“体验课程”,因此,“体验”自然也就成为新的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把学生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具有鲜活个性的人,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获取,学生被动学习、缺乏独立学习、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教师过多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习惯于传授现成的结论而不是向学生暴露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学生体验不到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从而对数学的学习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兴趣。另外,学生自学能力不够,缺少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究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烈,往往造成教师唱独角戏,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没有吸引力,较枯燥呆板。
三、创设小学数学体验教学情境策略的体会与思考
(一)创设活动体验情境。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
(二)创设问题体验情境。在教学中教师用简单浅显的提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入预先设置的圈内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及问题的重要性,缺少探究的方向和动力,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只有在适宜的情景中,才能体验到问题的必要性,主动地投入到探究之中。如教学“厘米的认识”一课时,老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感性的探索情境:让学生用牙签、火柴、硬纸条等量一量数学书的一条边。经过实践操作,学生在测量数学书同一条边长时,有的学生量出是5根半火柴的长(有的量出是3根牙签的长,有的量出是2张硬纸条的长。教师提问:“为什么同样的数学书的同一条边量得的结果所表示的数却不同呢?”学生根据测量的经验和通过讨论与观察发现:原来测量数学书边长的材料长短是不一样的。要注意引入时提出的问题应处于多数学生智力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反思体验情境。有反思意识的学生,一旦意识到问题,内心便产生认知冲突,于是会自觉进入反思环节。但,使学生明确意识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往往不是很容易的。因为,这是对他个人的能力、自信心的一种“威胁”。所以,作为学生反思活动的促进者———教师,在此时要创设轻松、信任、合作的气氛,帮助学生看到学习中的问题所在,使反思活动得以开展。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提供适当的问题或实例以促进学生的反思。教学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设疑,并善于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从学生容易忽视的一些重要环节中提炼问题,然后通过环环相扣逐层深入的问题序列来引导学生反思。
(四)创设交流体验情境。由于每个学生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观念不同,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事物理解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他们站在不同思维角度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反映面,可利用这些反映面来引发学生交流,使学生互相促进。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合作探索的情境中体验,所体验到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感知和更新的认识,更是同学之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