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论文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77125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论文精选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探究中国古代文学优秀论文【第一篇】

摘 要:《庄子》一书,以它浓郁的浪漫色彩、富于幽默讽刺的寓言故事、汪洋恣肆的文笔、奇特丰富的想象,给人以超凡脱俗、玄妙莫测的感受,《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而《逍遥游》更是其中的代表作,《逍遥游》是《庄子》首篇,表达了庄子要超越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制约与影响,完全做到物我两忘,在宇宙中尽情遨游的人生理想,全篇洋溢着自然、洒脱之美,代表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和审美理想。

关键词: 庄子; 逍遥游; 自然; 洒脱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极力宣扬人要摆脱一切不必要的束缚与影响,自由自在地生存于天地之间。

这实际上表达出了庄子要求绝对自由、超越一切、摆脱一切禁锢和藩篱,进而实现逍遥、自然的人生理想。

《逍遥游》不仅代表了庄子的哲学观点,而且也代表了庄子散文的最高文学成就。

一、起始大笔挥洒,描写事物洒脱奔放

文章一开始即势如破竹,从“北冥有鱼”开始,庄子就大笔挥洒,来描写畅游于大海的鲲和翱翔于太空的鹏,一开始就向我们展现出一幅壮美无比的画面: 北方广阔无垠而又苍茫的大海中,有一条硕大无比的鲲。

文中用“不知几千里”来形容鲲的巨大,已让人惊奇,而它又幻化为一只大鹏,这确实让人感到神奇万分。

其实这样的鱼和鸟在世上是不可能有的,也是凡人难以见到的,但庄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却让读者相信世间也许真有如此神奇无比的鱼和鸟,而且对鲲和鹏进行了极尽夸张、形象的铺陈描写。

写大鹏: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接着,又用《齐谐》上的话来证明他对鹏的描写不是虚构的。

《齐谐》云: “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那么,九万里高空又是什么奇异的景象,究竟有多高? 有多远? 庄子先以“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来形象描绘,后又用“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来分辨其色。

这样自由挥洒的形容和描写充分调动起读者的视觉神经,不仅有力表达出了庄子心中的哲学理想,而且又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二、兴中有比,为“逍遥游”蓄势

庄子在文中把“有所待”与“无所待”、小与大,以及小、大之间辩证思想写得深刻而厚实,而且用到了比兴手法。

先写水和舟,得出“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之结论。

其实是为了说明: 大鹏的高飞万里,是“有所待”,靠的是高空的大风,仍然是外力作用使然,没有做到真正的“逍遥游”,也就是没有达到作者所极力追求的自由自在的生活。

后文中,庄子又以生动形象的笔触叙述了蜩和学鸠的不知天高地厚,它们嘲笑鹏。

蜩、学鸠从来没有认识到自己思想的狭隘和形体的渺小,还洋洋自得,它们不知天高地厚地嘲笑鹏,恰恰反衬出蜩和学鸠的可怜和可笑,揭示了“小知不及大知”的深刻道理。

文中的“朝菌”、“蛄”、“冥灵”、“椿”等的比喻,则揭示了“小年不及大年”的哲理。

运用比兴手法,意在表明———“有所待”与“无所待”、小与大,均没有实现真正的“逍遥游”。

文中从“汤之问棘也是已”至“此小大之辩也”,假借古人之语,又一次形象描绘了鲲和鹏的神奇莫测与变幻无穷,以及大鹏展翅高飞的雄奇壮观之画面,也描写了蜩和学鸠对鹏的嘲笑。

这段描写,字面上与上文有明显重复之处,这恰恰是庄子的看似无意之有意之笔。

三、巧用卮言,随意变化

《逍遥游》中用到很多的卮言,卮言,简言之———随意变化之语。

文中卮言随处可见,这很符合庄子的自然随意之文风、逍遥自然之人生哲学。

文章第三段在提出: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后,笔锋一转,即展开了对“朝菌不知晦朔,惠姑不知春秋”的论说,亦即对小年的评论;

接下来,又很随意地形容描写南冥和大椿,文中以“五百岁和“八千岁”为春秋之轮回交替,借以形容南冥和大椿的大年。

段末又很自然地写到“彭祖”,得出本段之结论。

四、形散神聚,卒章显志,飘逸洒脱

从“故夫知效一官”一句 开始,在上文一系列生动、形象又奇特的比喻和描述后,层层深入地展开了对不同精神层面的几类人的描述与论说。

庄子这样告诉人们: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於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作者以道德、行为、智慧、自我感觉不错的人和宋荣子的嘲笑作比,说明了他们仍没有达到应有的境界,庄子接着又告诉我们: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作者用列子御的驾风轻飞和“游无穷者”作反衬,得出最后结论: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至此,全文主旨水到渠成,自然显现,读者一下子豁然开朗。

原来,在庄子的心目中,蜩与学鸠对鹏的嘲笑以及“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的人,其实是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它们均达不到“逍遥游”的境界,鹏虽然“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列子虽“御风而行”,但说到底鹏和列子都是有所依靠、借助外力使然也,并非真正的逍遥游,当然不是庄子心中的绝对自由了。

庄子认为只有“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于无穷”,最后达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精神境界,才称得上是“无依无靠”的绝对自由。

庄子主张采取一种逍遥自然的生活态度,庄子追求的“逍遥游”的境界,是不可能有的美好理想。

但文章风格却洒脱、飘逸、如入仙境一般,美伦美奂。

庄子用大量寓言来形象说明深刻的人生哲理,所用寓言形象生动、新颖别致。

不仅如此,文笔纵横驰骋,真可谓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有人评价庄子其人其文“先秦诸子莫能先也”并不为过也。

《逍遥游》这篇千载妙文,没有一般文章的严谨结构,抛开先秦散文语言的娓娓道来,极尽作者挥洒自如、自由随意的文风和性格。

清代人林云铭曾这样评价《逍遥游》: “篇中忽而叙事,忽而引证,忽而譬喻,忽而议论,以为断而未断,以为续而非续,以为复而非复,只见云气空,往反纸上,顷刻之间,顿成异观。”[1]《逍遥游》当之无愧算得上是古代散文中一道奇异的风景。

五、审美心胸的旷达自然,物我两忘

庄子把他心中的“自然之道”作为人存在于自然的最高法则加以推崇,并把它作为人生最大的快乐。

庄子认为: 要达到一种“至美至乐”的境界,只有抛弃了生死、功名、得失、贫富、毁誉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做到,因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无己、无功、无名这三个不同层次的精神状态,是达到“至乐至美”的先决条件,然后才能达到“隳肢体、黜聪明”的状态。

这也即庄子所追求的“物我两忘”。

在《逍遥游》中,从鲲、鹏到蜩和学鸠,从大知至小知,都是有所依靠和凭借,也就是说主体无法抵制对物的依赖性,那也就无法进入绝对自由的“逍遥游”的精神境界。

只有那些能够从内心深处彻底摈弃功利观念,从人的各种患得患失的羁绊中解脱出来,进入“无己、无功、无名”精神层面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进入绝对自由的“逍遥游”的境界。

《逍遥游》中的“圣人”许由,藐姑射山上的“神人”,以及《达生》篇中的“至人”,《田子方》篇中的“真人”,都是“无所待”的非凡人物。

他们为了达到“逍遥游”,就必然先要进入“无己、无功、无名”的三无境界,当然,仅仅摈弃人与物的世界以至人的生死都是不彻底的,庄子还剔除否定了人的思想意识,即他所说的“隳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的境界,这就是庄子所说的“虚而待物”物我两忘。

人们要从七情六欲的羁绊中解脱出来,从对利害和功名的患得患失中超脱出来,从对生与死的迷茫中摆脱出来,这样死生的界限没有了,也就最终实现了庄子心目中的“自然之道”,从而真正进入“逍遥游”的境界。

六、审美理想的简单质朴,自然之美

《逍遥游》中庄子的“小大之辨”的思想,也在向我们展示出一种“自然之美”的审美理想,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树立起一种非同一般的审美观和审美哲学。

在《逍遥游》一文中,那种“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的自由、潇洒的状态,其实就是自然之美的真正体现,环境是自然的,遨游于其中的人更有一种自然之美。

自然之美蕴含着内在生命、生气之生机,它孕育着万物,承载着万灵,它欣欣向荣,有着勃勃的生机和无限的生命力。

庄子曾这样说过:“天地有大美而言,四时有明法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在庄子的内心一直有这样的观点: 最美的境界就是不受任何拘束,既包括物质世界又涵盖精神世界的无拘无束,也即纯自然的境界———自然之美。

庄子一直主张自然之美,主张素淡自然、清静无为。

一切人为的、违背自然本性的事物,都是对“天地之美”亦即“自然之美”的颠覆和破坏。

因此,庄子认为,就自然界而言,《逍遥游》中的鲲和鹏,有待于风,缺乏自然之美。

就人文世界而论,《逍遥游》中小到蜩与学鸠,大到鲲和鹏,从朝菌、惠姑到南冥、大椿,再到“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他们都为物质所依,为名利所绊,达不到自然美的状态。

即使宋荣子和列子这样的大智和大彻大悟之人,庄子仍然认为他们有所待,没有自然之美。

就艺术世界来说,“文采”、“六律”、“牺尊”、“珪璋”,都带有人工的斧凿之痕,无法呈现自然之美。

艺术创作中不为人为的天籁之音、天乐之享,才最终符合自然质朴之美。

甚至《逍遥游》中的鲲、鹏所向之处,无非是“南冥者,天池也。”这也有力说明了贯穿《逍遥游》其中的是“自然之美”的审美理想。

庄子的此种审美主张表面上看来否定一切艺术,因为艺术品的诞生与存在定然会受到各种物质世界的制约与影响,纯自然的艺术作品以及审美理想是不存在、不现实的,庄子的审美理想没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即便如此,他的“自然之美”的观点作为一种审美追求和审美理想,仍然对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勰的《文心雕龙》提出了“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自然之恒姿”、“自然之趣”。

钟嵘的《诗品》也提出“自然英旨”的美学主张。

唐代大诗人李白也高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审美理想[2]。

因此,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形成了追求“自然之美”审美理想。

庄子正是这种审美理想的倡导者。

七、结语

以上,我们透过《逍遥游》,窥见到庄子思想中蕴含的审美心胸、审美境界以及审美理想。

《逍遥游》开启了中国古典美学关于人的审美关照、审美潜质和审美自由的审美哲学观,庄子的审美哲学观对后世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闻一多曾说过: “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郭沫若也这样评价庄子: “秦汉以来的一部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 庄子) 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庄子美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已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 林云铭。 庄子因[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李白。 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亿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全唐诗[M]. 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

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论文【第二篇】

1、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存在的人文教育现状

人体解剖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医学基础课,但是在授课过程很多还是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要的教学形式,教师尤为注重培养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因而一味对其灌输,在教学考核标准上还是沿用以往的方式,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虽然部分学校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上的进行探索性的尝试,改进传统灌输式或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适当对应试教育给予淡化等,然而依旧忽视了授课过程中融入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生步入医学殿堂来接触到的第一门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因而于解剖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提升个人人文素养,体现人文关怀,形成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进而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2、人体解剖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探索

针对现代解剖学实际教学的具体特点,结合医学人文精神,我们正在尝试着进行以下的探索,希望与同道共同研究。

在解剖学教学中培养人文素质

解剖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医学史医学史是研究社会政治、经济、哲学、科学、文化和医学的相互关系来揭示其发展过程和规律的科学,是医学与人文的一门交叉学科,在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人体解剖学课堂教学中,适当融入医学史的讲授,用医学发展历史和解剖学科的发展有密切相关的一些经典的内容。例如西班牙医学家、神学家米凯尔塞尔维特,通过解剖观察,提出了肺循环学说,为血液循环学说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却因为违反了教义,还没有来得及完成这项工作,就被反动教会活活烧死。在解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生动的医学史的讲授,来培养医学生追求真理、不断创新的人文情怀。

解剖学实践教学中强化人文精神在解剖学实践教学中,密切融合人文精神、伦理观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死者为大”,尸体虽然不存在物质生命,但我们在教学中适当的融入医学伦理观,爱惜尸体,杜绝任何不尊重甚至亵渎尸体的行为,教育学生不能把尸体看成仅供解剖操作的“物”,深刻认识“尸体”同“教具”间的区别,明白尊重尸体就是尊重人性[4],进而更加热爱生命、敬畏生命,从中深切感悟自己将来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的责任所在,在将来岗位上才能关心患者、尊重患者。因此,解剖学不仅是一门医学课程,更是一门人文课程,通过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医学人文精神的点滴浸润,培养形成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良好医德医风。

注重教学人文建设,改善教学条件

注重教学环境的人文建设在办公楼楼道、校园展示栏、教室墙壁上悬挂医学名家名言名句和解剖学大事记,使学生耳濡目染,发挥人文景观的育人作用,加强历史文化沉淀。

改善解剖实验室环境在实验室内完善排气系统,减少甲醛的刺激气味;在实验室周围种植花草植被,吸附甲醛,净化空气,以减轻有害气体损害师生的健康[4],改善解剖实验室教学环境,体现人文关怀。

建立数字化及网络人体解剖教学平台建立“虚拟数字人体解剖馆”和人体解剖学网络课程,在解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虚拟数字化解剖学教学系统、现代多媒体互动影像技术和网络教学平台等高新技术教学辅助手段,化繁为简,改变“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结构,以逼真、直观且形象方便的方式,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并有效掌握,也调动学生学习解剖学的兴趣,克服厌恶恐惧情绪,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

发扬红十字的奉献精神、建立红十字人道与生命教育基地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大体老师”―――尸体的帮助,如今尸体的重要来源是遗体捐献者的无私奉献。因此,我校建立红十字人道与生命教育基地(包括人体生命科学馆、医学伦理教育馆和遗体捐献站等),树立“红十字运动之父―――让亨利杜南”的雕像,弘扬红十字的“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用捐献者“逝而不已、留爱人间”的献身精神,来培养学生敬爱生命、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通过教学环境的建设、教学环境的改善,使人体解剖学教学和医学人文精神相互融合统一,陶冶学生心灵。

举办人文教育活动,歌颂遗体捐献者奉献精神

现代解剖学的发展和遗体捐献者伟大的贡献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把自己的身体奉献给素未谋面的医学生,他们就是对学生进行医学人文教育的最好的老师。我们在解剖学课程开课初期,举办人文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校内的红十字人道与生命教育基地,向学生讲解众多遗体捐献者的感人事迹,如一位遗体捐献的革命红军老干部在遗嘱这样写到:“我是唯物主义者,我是共产党人。自入伍以来,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一生的宗旨;尤其是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我就把我的一生包括生命交给了党的事业;活着一生是为了党和人民服务的一生,死后也属于人民!在我生命结束后,不搞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当心脏停止跳动后,穿上军服,盖上党旗,即把遗体交给人民,由医务系统进行医学病理学研究。”还有位遗体捐献的老党员留下一句话“活着为党做标兵,死后给党做标本!”我们用每位遗体捐献者的生前点滴的记忆来作为陶冶学生心灵的教材,这个时候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不再是空中楼阁,一具具“大体老师”用他们崇高道德精神和对医学所作的无私的奉献来教育学生,让学生理解、敬畏生命的真谛,营造浓郁向上的人文氛围。

加强解剖学教师人文素养的建设

在解剖学教学中要充分融入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培养一支经验丰富、素质高、兼备人文与科学素养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必不可少。当前医学高等院校解剖学教学都是由解剖学教研室教师担任,局限于医学专业背景,大多数的教师对人文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是比较缺乏的,在授课过程中要融入人文教育有时候是有心无力。首先,学校应加大解剖学师资的建设,应充分培养并提高其人文素养,调动人文教育中教师的积极性,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塑造树立榜样。其次,学校有计划组织解剖学教师与人文学科教师交叉性进行业务知识交流,促进解剖学教师人文知识的更新、储备;还有,学校定期聘请专业人士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既讲解解剖学学科前沿知识,又讲为人处世,踏实做人,进一步对加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其使命感与责任感,也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以身作则,对待学生以全心的感情投入,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调动师生之间互动性与交往性。因此,在整个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人文精神教育,通过人性化的教学态度提高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理解与认识。

3、结语

人体解剖学中蕴含丰富的自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人体解剖学中融入医学人文精神,有利于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铸造人文精神,帮助学生形成高尚人格与优秀的医学职业道德品质,培养综合素质强的现代医学人才。

优秀论文【第三篇】

浅谈青年应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摘要:理想,是指引我们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指路明灯,身为青年,我们应有朝气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无论在工作、学习、生活、思想上,还是身处逆境和顺境之中,

我们都要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恒心,并且要敢于解剖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努力在做人与做事上真正做到真诚、简单,并用无悔的经历书写我们精彩人生。

关键词:青年 坚定 理想 信念

人是万物之灵,生命都是宝贵的,然而,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要得到幸福、美好的人生是非常不易的,需经历重重磨难。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每个人都要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因此,身为青年一代的我们自然而然地也就离不开坚定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作引路了,我们一旦有了理想,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也才会在日常工作中奋勇当先,并且在逆境中学会生存,顺境中学会生活,做到有志者事竟成。

那么,作为普通、平凡的我们,该如何树立坚定理想的信念呢?

首先,树立理想,坚定生活的信念。

理想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指路明灯,也是我们工作、学习、生活、思想上的根本动力,是我们人生事业和生活的精神支柱;理想是我们对自己知识的进一步融合与贯通,它能给我们明确地指出自己的选择与追求,它能使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对幸福的夙愿充满期待。

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为确定美好的方向和奋斗目标,要甘愿为实现理想尽最大努力而奋斗;

当然,如果我们没有理想,人生就会失去方向,做起事来就会一塌糊涂,不得心应手,因为我们的人生就好比无边无际的海,水手就是我们自己,而理想就是舵,舵稳了,急流、浪潮、漩涡与暗礁在我们的面前就显得微不足道,挡不住我们坚定的信念;

舵如果不稳,我们就会失去方向,随波逐流,随时都有被风浪打沉的危险。

优秀论文【第四篇】

“事业发展靠科研”,档案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特点,档案管理实践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档案科研创新的辅佐与支持。因此,要正确教育引导档案科研人员树立牢固的科学理念,并创造条件,鼓励档案科研人员依托档案工作实践,从实际需要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形成既关注档案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又重视档案管理的应用与实证研究的档案科研机制,使档案科研人员能够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心态、充足的干劲,开展多形式、多领域的档案科研工作活动。

完善选题机制 倡导协作攻关

选择研究题目是开展档案科研活动的首要前提。档案科研活动所选择的题目是否具有实践意义、是否具有应用价值,将直接影响到研究成果的作用实效的发挥。在以往的实践中,我们虽然也强调在档案管理实践中发现问题、选择档案科研题目、解决实际问题,但在档案科研活动中的实际做法却往往差强人意:档案科研的实际承担者大多根据个人的兴趣、甚至根据个人好恶而确定档案科研题目的取舍,缺少统筹协调机制的规范制约,以至形成三五人甚至是“单枪匹马”的档案科研人员结构模式。造成档案科研成果层次偏低、研究周期漫长、涉及领域狭窄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档案科研长期处于重复研究、低水平徘徊境地的主要原因,严重地桎梏了档案科研工作的发展。鉴于此,建议国家、各省及有条件的地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担负起协调、规划档案科研工作的责任。在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普遍开展群众性档案科研活动的同时,注意引导档案科研的实际承担者从档案科研选题的现实性、战略性、预见性、计划性和新颖性等方面入手开展档案科研工作活动;并注意对关系到档案工作全局的一些热点、重点、难点等战略性问题,引进并实行“课题负责人制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集体智慧,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协作攻关。形成“人自为战”与“协同作战”两种模式并存、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局面,使档案科研工作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促进档案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

注意积蓄人才 提高队伍素质

档案学作为具有明显“边缘性”特点的应用学科,包含内容复杂、涉及领域广泛。尤其是在当今各学科间知识互相融合渗透、学科界限日趋淡化的现实下,档案学的边缘性特点愈加突出。这就要求档案科研的实际承担者破除学科与知识分割的传统思维方式,从档案学的学科特点出发,大胆引进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牢固树立“大科学”的科研观念:既要拥有丰富扎实的知识素养,又要具备不断更新、完善知识结构的创新能力。目前档案科研人才队伍的整体状况却令人堪忧,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经验丰富的档案科研专业人才已面临离岗年龄,后续力量尚显薄弱,人才断层现象严重;尤其是随着“大科学”档案科研观念的形成,对档案科研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更高——既要掌握档案工作的管理规律、又要具备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机能。而档案科研的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匮乏状况更是令人堪忧。要改变上述不利状况,必须在加速档案科研人才培养、注意档案科研人才积蓄方面加倍努力,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培养、提高人才;通过合理流动渠道发现、选拔人才;通过政策舆论导向吸收、存蓄人才。使大批充满活力、热心钻研、勇于创新、德才兼备的档案科研“精英”能够脱颖而出,形成档案科研人才数量不断增加、队伍逐步壮大、素质日渐优化的良性发展态势。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17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