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育其它 >

社会热点论文范例(精彩5篇)

网友发表时间 536318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社会热点论文范例(精彩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社会热点问题论文【第一篇】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首先要注意掌握基本原理。这里所说的基本原理,指的是解答基本题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技巧,即概括要点、原因、对策、对策有效性分析、论证表述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模式,以及阅读理解的诀窍。这些方面,是申论的基础,只有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才能解答好申论试题。

其次要阅读“热点”资料。这里所说的“热点”资料,指的是重大社会现时“热点”问题的有关资料。这类资料很多,其中最重要、最具参考价值的有:

(1)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点出了重要现实问题的各个方面,如有关“民生”问题、当年面临的主要任务等。“报告”可以视作社会现实问题的总纲,用它来统领各现实问题。

(2)《半月谈》所登载关于社会现实问题的文章,这些文章中有大量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考生可着重了解正式的政论文章的落脚点与写法。

(3)《人民日报》、新华网及各政府网站。

社会热点问题论文【第二篇】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就是在一定时期内被人们广泛关注并且能够引起很大社会影响的事件。社会热点问题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如就业、住房、医改、教改、社会保障等。从涉及成员看,有工人、农民、农民工、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公务员、白领、离退休人员等;从表象看可分成经济、民生、社会、政治、文化问题等。这些问题具有大众性、综合性、复杂性和深刻性,牵动着各领域、各类人群的切身利益,也包括高校的大学生群体。我国现处于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从快速发展阶段进入转型阶段,社会热点问题层出不穷、错综复杂,在网络信息化时代,社会热点的快速广泛传播对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给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

一、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的影响

现时期,大学生普遍生于80、90后,正处于人生认知的活跃期,对于很多新鲜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高度的敏锐力,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较大的影响。

社会热点问题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的方式主要是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主要是大学生通过学校生活、教学途径、社区和家庭、各种新媒体、社会实践、人脉交流等途径,感受和体验着许多社会热点问题,但是这些热点问题在网络信息昌达的时代和网络监管还不完备的情况下,心智发展、社会阅历及认知等方面还不成熟大学生群体正确引导。间接影响主要是指大学生具体感受社会心理气氛特别是社会情绪的途径如人际关系、群体心理气氛、周围人群处理公务或外部事物的态度和活动规则、社会公共活动秩序、网民情绪、民间舆论与牢骚等等。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与社会心理状态基本一致。

二、社会热点问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1.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直以来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难点,其前提就是努力做到“三贴近”,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如今大学生早已不是生活在“象牙塔”中,社会的现实性和多样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选择,社会热点问题更是紧紧牵动着他们的神经,教育者如能清醒认识到社会热点问题对学生思想的影响,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引来大家的广泛关注及讨论,教师就可以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水到渠成、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的鉴别和分辨能力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是个体“钟摆式地寻求自我”的特殊时期。其心理还不成熟,易感情用事,思想观念理想化,在面对一些消极的社会热点问题时,极易产生矛盾、偏激的思想,甚至丧失正确的是非判断力。利用一些典型的社会事件是最好的“现身说法”,通过正反面典型的引导和教育,向学生灌输正确的道德法制观,促使他们重新审视事件,“进得去,出得来”,进一步提高社会分辨能力。

3.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媒体的重要报道内容,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能够很好地反映时代焦点。这些复杂的热点问题能够促使公众通过各种途径表达对社会道德、利益、公平等的意愿和思考。大学生也是公众,社会热点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社会、思考人生,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和进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透过表象看本质、求真务实、弘扬社会正气、激发爱国热情、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帮助其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

4.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来说,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的思想教育,这个阶段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方面的要求。社会热点问题“知名度”很高的,学生乐于探讨,教师可带领学生挖掘其中包含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把枯燥的理论知识浅显化,开展课内外实践活动,提高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他们踏入社会、规划人生、规避风险等做好准备。

三、社会热点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在社会热点问题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有一个正确认识之后,我们考虑如何将二者相互结合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1.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是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教师除了扎实搞好课堂教学之外,也要理论联系实际,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认真设计教学,通过讲座、BBS、演讲、辩论、调研、参观、撰写小论文、问卷调查等探究式活动进行交流、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2.在社会实践中成长成才

结合社会热点,利用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实习及公益类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社会现实问题,在实践中敢于批判,坚持真理,锻炼思维和表达沟通能力,提升胆略和勇气。学校需完善现有的评价考核体系和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不再是成绩优先,而是综合考虑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社会认知能力,从长远来看,思想教育对大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有着更深的指导意义,有助于他们心智的健康成长,增长阅历,增强社会防腐拒变的能力。

总之,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引入,为大学生提供观察社会、了解自身、思考未来的“窗口”,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起着独特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邱柏生。论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倾向的影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

[2]黄金柱,鹿军。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概述[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3]张萌。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对当前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J].学理论,2012,(15).

[4]曹国华,黄俊化,刘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热点事件相结合的有效机制[J].教育学术月刊,2010,(3).

[5]刘树良。社会热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6]高凡茜。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及解决方法探究[J].中国市场,2008,(26):10-11.

社会热点问题论文【第三篇】

1.教学情境和教学组织

探究性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社会热点问题探究性教学的情境来自于当下社会大众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热议与参与,把这种热议与参与作为一个主题,引入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探究。这种情境可以看做是热点问题在教学中的继续,它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能吸引学生的广泛参与。社会热点问题探究性教学由课外和课内相结合、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来完成,教学组织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课外探究活动。对学生进行分组,要尽量根据每个小组的兴趣来确定不同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主题来开展探究。第二是课内探究活动。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式开展进一步的探究,要保证每个小组的探究成果都能与全班分享交流。第三是形成探究成果。要求学生在课后吸收课堂讨论的成果,把探究的成果以书面的形式形成探究报告或论文。

2.实施步骤

(1)精选主题

学生选取恰当的社会热点问题主题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一般来说,主题的选择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针对性。社会热点问题的主题选择要与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典型性。热点问题能够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讨论的内容,应该具有代表性,具有普遍的意义,学生通过主题的讨论分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能有机联系起来,能够从个案当中推及一般的结论。三是及时性。社会热点问题教学的最大魅力就是能与社会大众同步参与热点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在真实地参与中产生共鸣,这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最好选择近期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四是焦点性。社会热点问题是大众关注的焦点,更多的是与群众利益相联系的,而这些问题也是党和国家着力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热点问题主题的选择要体现公众关注的焦点,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坚定改革发展的信心。

(2)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以学生为主体,对确定的社会热点问题主题进行整理、加工、研讨,形成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基本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是探究学习的重要环节。社会热点问题的出现往往呈现较为复杂的现象,尤其在自媒体时代各种不同的声音都会出现,事件的真相往往被表面的现象所掩盖,这就需要对热点问题进行认真探究。对学生探究要提出以下要求:一是突出重点,抓住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和舆情发展的主要走向,剔去一些无关紧要的、无足轻重的细节。这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价值判断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二是形成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基本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措施。这是探究合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参与探究,其目的之一就在于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学会用辩证的思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小组可以围绕问题独立思考,展开充分的讨论,相互取长补短,而后归纳提炼,形成观点。三是理论联系实际。防止学生就事论事,泛泛而谈。因此提出观点和解决问题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在具体问题的分析中加深对教材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3)汇报答疑

汇报是以小组为单位将探究的内容用PPT的形式向全班学生进行展示。PPT的内容要求图文并茂,内容包括热点事件的呈现、主要观点、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汇报以脱稿的形式,要求语言精练,结构清晰,逻辑性强。汇报由一人完成,其他同学进行答疑,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质疑。质疑与答疑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充分展开交流与讨论的过程,既有学生对汇报小组学生的质疑,也有学生之间的质疑与答疑。因此教师要掌控好现场,当好现场主持人,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言,尤其欢迎提出不同的观点;要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对一些偏激的观点,要引导到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立场上来;要注意对学生思路的引导,对一些偏离主题、钻牛角尖的学生,要及时引入正确的轨道。

(4)点评总结

点评和总结是热点问题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点评由教师进行,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汇报小组的学生在整个汇报答疑过程中的个性风格进行评价,如语言表述、逻辑思维能力、临场发挥的经验等,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评价,同时也要指出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二是对答疑的问题进行点评,对在质疑和答疑的过程中提出的正确的观点要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于在质疑和答疑中未形成正确的结论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对于在讨论中出现的错误观点要及时纠正,并且指出错误的原因。总结是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一次评价与反思。既有对教学组织过程的总结,也有对通过热点问题的教学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评价。通过总结反思,汲取有益的经验做法,开展好下一次的探究教学。

二社会热点问题探究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要处理好社会热点问题为教学服务的需要

把社会热点问题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社会热点问题为教学服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二是通过社会热点问题的教学解决学生的思想疑惑,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社会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从而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里,社会热点问题既是引导学生提高认识的目标,又是教学的内容和手段。因此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必须要处理好为教学服务的需要。社会热点问题的出现,会带来学生的思想困惑,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能做到把社会上发生的热点都能解答清楚。因此选择有针对性的社会热点问题为教学服务,是提高社会热点问题探究性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只有选择那些有针对性、典型性、焦点性的事件,通过课堂学生的参与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2.要防止理论与实际脱离

社会热点问题教学看似与理论教学联系最为紧密,但是如果把握不好,实际上是最容易导致理论与实际的脱离。这里要防止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一味地迎合学生对热点问题的好奇心而降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授。一些教师认为理论分析往往冲淡了课堂氛围,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只是就事论事,缺乏对问题的理论性分析和规律性的探讨。这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还会因为学生产生错误的思维方式而对社会热点问题缺乏理性的认识无法达到教学目的。二是说理变成了说教。社会热点问题探究性教学离开了理论分析就变得苍白无力,失去生命力。但如果说理脱离了具体热点问题分析,就会变成说教,学生对这样的理论就会敬而远之。其实学生不喜欢的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而不是理论本身。马克思主义是“有理”的,青年学生也是“懂理”的,而“说理”是沟通“有理”与“懂理”的中介。热点问题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通过具体的热点问题的分析来摆事实,讲道理,把道理讲活、讲透、讲深,以展现以理服人的逻辑力与征服力。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服人。”因此教师不仅要理论联系热点问题的实际,还要有高超的联系实际的教学艺术。

3.要正确处理教学中主体性与主导性的关系

热点问题教学是一种互动、开放式的教学,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这里需要处理好教学中的主体性与主导性的关系。无疑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教师一定要起到主导作用。要防止两种情况的出现:一是追求学生的主体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分析得到的观点是通过充分的讨论、甚至是辩论形成的,如果教师不能发挥主导作用,过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容易形成偏激的意见,无法达到对学生释疑解惑的作用,也无法促进主流价值观的形成。教师的主导性要贯穿在整个探究过程的始终,如主动参与学生对热点主题的选择指导、合作探究过程的指导、质疑答疑的引导等。二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思考、理性判断、自由表达是充分讨论的必要条件。如果只有教师的一家之言,或担心学生说错话,过分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导致学生主体性的丧失,学生就会失去创造性和发展性,就无法实现社会热点问题探究教学的初衷,学生面对现实的热点问题仍旧没有判断、分析和行动能力。因此社会热点问题教学要正确处理主体性与主导性的关系,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有机统一。

4.要正确引导负面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热点论文【第四篇】

1材料与方法

研究方法

知识图谱(KnowledgeGraph/Vault)又称为科学知识图谱,在图书情报界称为知识领域可视化或知识领域映射地图,是显示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系列各种不同的图形,用可视化技术描述知识资源及其载体,挖掘、分析、构建、绘制和显示知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知识图谱作为一种文献计量学工具,能用图形化的方式形象地表示人们不易理解的信息,使人们在快速获取知识及其逻辑关系的同时,把握关键的知识点。知识图谱在国外的研究较为深入,涵盖图书馆学、情报学、哲学、知识工程、知识管理等领域。但在国内科技期刊研究领域尚未涉及。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源来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年至2017年的数据,采用专业检索,检索式为:SU=‘医学期刊’and(SU=‘办刊’ORSU=‘影响’ORSU=‘信息’ORSU=‘标准’ORSU=‘文献计量’ORSU=‘编辑’ORSU=‘网站’ORSU=‘编委’ORSU=‘作者’ORSU=‘国际’ORSU=‘规范’ORSU=‘影响因子’ORSU=‘作者’ORSU=‘被引频次’),后期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知识地图的展示。研究范畴从总体情况、时间分布、研究热点、发表载体及期刊分布、基金论文情况和高频作者及机构分析6个维度可视化探究医学科技期刊领域的研究热点。

2结果

总体情况

检索结果显示,2000年至2017年,有关医学期刊研究的论文共计6857篇,CiteSpace软件抽取出作者12432个,关键词34471个。

时间分布

对某一学科领域的时间分布趋势进行分析,可从某一程度上说明该学科领域的研究热度[1]。2000年至2017年,有关医学期刊研究的时间分布图见图1。总体研究论文的趋势呈上升趋势,2015年最多,高达885篇,2016年、2017年略有减少,分别为806篇和758篇。

研究热点

对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有助于了解该学科领域的研究趋势和前沿方向[2]。本研究通过统计关键词出现的次数分析当前医学科技期刊研究的热点。根据医学科技期刊研究关键词来看,研究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为医学期刊(629次),编辑(169次),Meta分析(148次),系统评价(101次),文献计量学(93次)等。图2为医学科技期刊研究关键词共现网络又称为共现分析,能反映出研究热点间的相关性,经过聚类分析显示,医学科技期刊研究热点分为3大类。

发表载体及期刊分布

对某一学科领域的发表载体和期刊分布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可推测出该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情况和文献的总体质量[3]。新世纪以来,从医学科技期刊相关研究的发表载体分布情况来看,有关医学期刊研究的载体以期刊论文为主,这与期刊论文量大面广、时效性较好有关[4]。期刊分布情况见图3。从发表期刊分布情况来看,分布相对比较均衡,期刊类型主要为:编辑出版类(如编辑学报等)、医药卫生总论类(中国医学论坛报、中国临床新医学、中国医药导报等)及医学信息学类(医学信息、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医学信息学杂志等)。

基金论文情况

基金论文是指某论文受到各级各类基金资助的情况,往往可代表论文的质量和某一领域的新趋势和制高点[5]。基金论文分布见图4。经统计,基金论文为126篇,占所有的%,资助项目普遍质量较高,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7项(占%),其他也多为省部级及以上的项目资助。

高频作者及机构分析

对某一学科领域的作者数量和机构分布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该学科领域研究者整体水平[6]。2000年至2017年,医学科技期刊研究论文作者分布情况见表1、表2。数据显示,作者分布呈现金字塔型,高产作者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占%,作者机构大多分布在期刊社和设有医学专业的大学学报。

3讨论

知识图谱分析

在知识图谱的定义上,有学者从功能角度阐释,认为知识图谱能可视化地描述人类随时间拥有的知识资源及其载体,绘制、挖掘、分析和显示科学技术知识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在组织内创造知识共享的环境以促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合作和深入。也有人从理论和方法层面,将其定义为把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科学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与科学计量学引文分析、共现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结合,用可视化的图谱形象地揭示科学发展进程和结构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属于科学计量学的研究范畴[7]。知识图谱所描绘的对象主要包括[8]:(1)从事科学技术活动和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包括科学家、技术专家、项目组、实践团体或某一知识领域共同体;(2)显性或编码化的知识,如论文、专利、所学课程、数据库等;(3)过程或方法,包括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或方法、组织的业务流程,以及相关的知识投入等。知识图谱主要源于三大领域[9]:(1)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数据、信息、知识与知识域可视化研究;(2)图书情报领域的引文分析可视化、知识地图和知识网络等研究;(3)复杂网络系统和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

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知识图谱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2000年至2017年,关于医学期刊的研究总体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相关论文的数量上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质量上也越来越高。(2)有关医学科技期刊研究载体仍以期刊为主,期刊类型比较分散,既有编辑出版类的期刊,又有医学类的期刊和大学学报,说明研究的平台相对较多。(3)从作者群体来看,该研究领域的作者较多,领军人才呈现金字塔型分布,比例较小;从作者工作岗位上看,从事医学期刊领域研究的多为医学期刊编辑,而作者机构则显示研究者多为核心医学期刊杂志社从业者,说明医学期刊平台越高,影响力越大,对研究亦越重视。(4)从基金论文比例看,整体受资助的研究还较少,但资助项目多为高水平的部级或省部级项目,从某种程度上保证了研究的质量。(5)从研究热点的可视化结果可以看出,医学期刊领域研究的热点主要在编辑、Meta分析、系统评价、文献计量学及中医药等,体现了医学研究和期刊研究的双重性。通过对共现网络的聚类分析,发现医学期刊研究领域主要分布于三个方面:一是期刊研究领域的编辑(如水平提升、规范化、从业心理、审稿等)和文献计量学(如影响因子、被引用频次、办刊指标等);二是医学研究领域的系统评价、荟萃分析等;三是随着近年来中医药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医药方面的期刊研究也逐渐呈现热点。(6)值得关注的是,医学期刊领域研究并没有近年来期刊研究中的新媒体、微博、云传媒等热词,说明医学科技期刊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新媒体化相比于其他领域期刊,走在了后面。

社会热点问题论文【第五篇】

一、社会热点问题的涵义和特点

关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含义,有的学者把它定义为,在一段时间与范围内引起公众舆论高度关注的某一社会现象、新闻人物或事件。社会热点问题通常都具有鲜明的特征。

1.社会热点问题的典型性

社会热点问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特征。社会热点问题通常是广大民众都关注的社会突出问题,它关乎百姓的生活质量。比如,医疗保险问题、住房问题、教育问题以及出行问题等。这些问题每一件都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可以说它们具有社会热点问题的典型性。

2.社会热点问题的复杂性

从所涉及的范围来区分。有些热点问题既涉及民生方面也涉及经济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一个政治问题。社会热点问题是一个矛盾交织的混合体,在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时候,如何平衡各种利益之间的矛盾,是我们必须分析和解决的难点。

3.社会热点问题的广泛性

社会热点问题包括国际和国内的大事件。当代大学生是具有高度的政治热情和社会责任感的群体,他们对国际和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等社会热点问题非常感兴趣。比如,恐怖主义、阿富汗战火、伊拉克战争、朝鲜半岛统一问题与朝鲜核危机、巴以冲突问题等。尤其是钓鱼岛争端问题。钓鱼岛关乎祖国领土的完整,大学生们都保持着持续的关注,并且还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国内的部分涉及全社会都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在大学生中也拥有很高的关注指数。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在温室环境成长起来的,对民生问题并不关心。但随着所学知识不断深入,对社会有了更多的接触,他们逐渐开始关注民生问题。现阶段,大学生们主要关心的有就业问题、买房问题、公积金问题、医疗问题和养老问题。今后,随着他们完成大学的学业,走出校园,这些热点问题都将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人们可以更多的知道这个社会所发生的新闻,其中不乏有很多发人深省的道德故事,这些新闻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同时也给他们或多或少带来迷茫、犹豫和无奈。

二、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1.积极影响

第一,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有助于扩展知识面。多看新闻,能帮助大学生更多地了解当今世界、了解他们现今所处的环境和国家、国际形势。随着他们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持续关注,并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调动了他们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的积极性,加深对外界的了解。

第二,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近年来,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轻易地在网络上看到很多关乎伦理道德的新闻事件。比如,近期大学生非常关注的文章出轨事件。对于此类热点问题,大学生可以在关注的同时进行自我反思,想一想什么才是对家庭、对爱情的正确观念,怎么样做才是真正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在公众人物的事件中得到警示,警示大学生要养成尊重家庭、回归家庭的良好品德。有助于培养他们形成传统的、正确的爱情观和家庭观,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

2.消极影响

事物具有两面性,社会热点问题亦是如此。社会热点问题在给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下消极影响。主要包括:

第一,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所带有的负面性,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当今,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开放化程度的加深,社会上单身男女的数量越来越多,电视和网络上到处充斥着相亲类的综艺节目。虽然此类节目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龄青年的择偶问题,但是节目中常常释放出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念。比如说,拜金主义、贪图享乐、贪慕虚荣、拼爹等,人们都在热衷于表现他们真实的需求。但大学生们还处于一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养成的阶段,明辨是非的能力还不是很完善。当他们看到这些负面信息时候,很容易受到这些错误的价值观念的影响。

第二,媒体常常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发表一些不当的言论,容易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造成一定的冲击。随着现代新闻业不断地发展,大量新闻媒体应运而生,一些小道网络和新闻媒体对于热点问题的报道往往是失实的,并带有一些偏激的和极端的言论和态度。而此时正处于青春年少的大学生,对于社会还没有一个真确的了解。他们理想化的认为,外面的世界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对于现实社会充满着憧憬。如果热点问题中一些偏激的言论在激烈的抨击他们内心的美好时,这些言论打破了他们心中所固有的期许,或多或少会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冲击。使他们会失望和沮丧,同时伴随着年轻气盛的冲动,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指导,他们会有酿成错误的危险。

第三,公众人物的丑闻事件会给大学生造成错误的示范。近年来,媒体不断曝光一些公众人物的丑闻事件,引起广大民众的震惊和哗然。这些热点事件的主角不乏娱乐明星、政界人士和社会上一些有影响力的人。他们曾经是大学生崇拜和敬佩的对象,曾是学生朋友们学习的榜样。此类新闻是最能吸引人眼球,媒体也喜欢对此类事件进行大肆报道和炒作,以博取更多的关注度。无论是几年前的“艳照门”事件,还是最近曝光率极高的“明星吸毒”事件。这类热点事件是需要受到社会公众一致谴责的。但是,由于大学生的批评和审视判断能力不足,造成一部分学生跟风模仿、肆意崇拜的现象的发生,给大学生造成错误的引导,最终影响大学生个人道德的形成。

三、消除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建议和对策

1.发挥教师对学生正确的导向作用

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紧随时代的发展,在教学中了解哪些问题是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专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生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思考、自我反思,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自己,认识和分析所遇到的社会问题。同时,教师还要审时度势、抓住时机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详细的剖析,深入浅出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2.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数量有所增加。例如,大学生投毒事件、谋杀室友事件和我爸是李刚事件等。社会各界应该更多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不是一味的谴责。近年来,大学生的犯罪事件数量增加,主要是各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辅导做得不好或者做得太少造成的。虽然大学生是国家的高素质人群,但是心理健康问题是每个人都应该面对的,应该发动社会各界,呼吁高校多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只有从根源上注意大学生心理健康才能有效控制大学生犯罪的数量。

3.充分发挥大学思想政治课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锻炼他们形成独立思考社会问题的能力。建立并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体系,将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教学素材引入课堂。通过思想政治课,第一时间结合大学生所学内容剖析当下热点问题,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如何面对热点问题,并从中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针对大学生对于“三观”的迷茫和困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心,加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认清国情,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和民族精神,认真学习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意识、职业道德意识和家庭美德意识教育,用先进的道德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3 53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