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品读《我的空中楼阁》精彩4篇

网友发表时间 362478

【导言】此例“品读《我的空中楼阁》精彩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我的空中楼阁【第一篇】

管 帅 中 学 教 学 案

第 章(课) 节 课时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我的空中楼阁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双基分析)一、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了解本文语言清新、优美,描绘景物运用多种修辞方法的特点。

三、难点是领会文中的优美意境,理解作者寄寓于小屋的生活理想。

教学目的(知识能力、德育的目标要求)1、悟托物言志的手法,把握思想感情。

2、感受语言的优美和深厚。

3、提高散文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唤起学生对积极而坚实、乐观而执著的人生的追求。

教具小黑板教学方法讨论指导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明确目标,导入  新课

(一)明确目标:

教师语:我们在上节课作了“展开想象和联想”的欣赏实践,今天我们还结合《我的空中楼阁》这课,来进行“明确意象,构建意境”的欣赏实践。

(利用电脑屏幕显示下面文字)

明确意象,构建意境

指在把握语言的基础上,将语言符号所代表的内容转换成具体可感的物象,融入作者和读者的双重感受后,明确清晰的意象,然后找出意象构成的各要素间的关系和意象群之间的内存关系,结合诗人情感、创作背景、读者的真切体验,构建起符合文章主旨又体现读者个性的意境来,使读者与作者在一定层面上达到情感的共鸣。

(教师可以适当解说)    ,  、

(二)导人新课。

教师语:《我的空中楼阁》作为1篇辞意双美的散文佳作,它凭借着作家特有的艺术感觉和从容婉转的情思,借助于清新俊朗的笔调和优美流畅的语言,为读者构筑了一个美妙超俗的艺术世界——山上一所家居小屋。稍样于这个美妙超俗的艺术世界,既可以得到舒心腹意的美的享受,美的启迪,还会做一次灵魂和精神力量的心灵巡礼。

上节课我们一起品味欣赏了其优美的画面和飞扬的神采,今天我们就随着清新、隽永而具有音韵美的语言,去走进文中的意境,做一次心灵旅游。

教师板书课题:我的空中楼阁,明确目标:明确意象,构建意境

二、在理解的基础上,再通过“读”来重现山中小屋的优美意境,建构起学生心中的“小屋”的意境美。

正确的朗读是视觉、听觉与情感、思维的全方位投入。它容易使学生从优美的韵味和流动的气脉中产生妙不可言的感觉。

利用多媒体电脑,一边在电视屏幕中播放风光图片,一边选择适当的背景音乐随机播放,来烘托氛围,使学生受到轻松、欢快氛围的感染。

曲目:(可任选一首或随机几首选用)

钢琴曲:《蓝色多瑙河》、《献给爱丽丝》、《秋日的私语》、《小夜曲》,长笛名曲:《云河》。

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文章来读感受,教师要结合文中的情与景来指导,使学生朗读起来既有节奏感,又富有情感,以致于达到与作者在情感上的共鸣。

具体指导如下:

第l—3段,这是山中小屋的全景、远景图,要求以轻松舒缓的语调进入。其目的是通过读,力求达到这样境界:学生走进“山中小屋”的幽静所在,产生同作者一起欣赏小屋的愿望。对“痣一点”、“十分清新,十分自然”、“一片风帆”、“一只飞雁”、“一点灵动的色彩”、“一点生气,一点情调”,读时要语气逐渐加强,节奏明快,为全文定下欢快活泼的主旋律。

第4—8段,是作者把镜头拉近,描绘了树对小屋的烘托景象。这一节朗读中要有轻重缓急,有一定的波澜。开端“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语调要从上段的舒缓变得急促,变高,变重,读出一种“发现新大陆”——“树”的感觉。接着的“……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的语调要稳中加重,读出肯定、欣慰的心情,第6、7两段语调要变为轻快的节奏中逐渐舒缓直到“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这句要在舒缓中饱含亲切之情,就像在欣赏一位很有风度的绅士,对其进行亲切地品头论足。接着第8段,语调就要转为轻快,尤其是“一片蓝,那是墙3一片白,那是窗”、“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这样的对偶句,要读出整齐的节奏感,对加点词要语调加重,为“轻灵而自由”蓄势,读到这句语调快而重,情绪是欢快的。

第9—11段,这是作者站在小屋里欣赏自己的“领土”和“领空”,读到“有形的围墙”中的小花园,情绪是欢快中带有满足感的,而读到其“领空”时,情绪是欢快中带有激动感的,要读出作者的。神采飞扬”、“心花怒放”的心情。像“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绿野阡陌”要读出明快的节奏,而。这个无限大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我们叫它云或霞”这两个句子语调要加重,加高,到第11段“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要注意前后句子头尾蝉联的“清新”一词,语气注重上递下接,•而

且要顺势而“上”,最后把畅快的心情落到“香”字上,仿佛从“清新的空气”中真的闻到香味,读出作者的主观情感。

第12—13段,是一幅静美、清丽、充满柔情的画面,重点理解小屋在“破院或入暮”时显现出的“柔静”和“宁温”的意境。语速要舒缓,情绪要轻松平和,对“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这句要读出作者在这安静、独立的环境中充满了陶醉之情。

第14段,是作者直抒胸臆,抒发他的快乐和幸福的情感,读者要重在品味富有节奏的,成双作对的,音节和谐的诗化的句子,语调要轻快而有亲切感。“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这段,作者先用对偶句抒写小屋给我的快乐和幸福,再用一个反问句强调这种感情,接着是两个并列的整句,抒发作者深切的感受和欢快的情怀,最后颇有情趣地给山坡和小路起名,用一个主动句和一个被动句。语调的节奏要注意激荡起伏,要富有炽热的情绪。

第15段,这是作者意犹未尽地为我们展示的一幅小屋夜景图。朗读时一方面要注意语言的整散变化,舒卷自如、错落有致的艺术效果。另一方面还要走进如烟似雾、朦胧缥渺的意境,朗读时语调要舒缓而满怀深情,如同欣赏一曲旋律轻盈的《小夜曲》。

第16—18段,这三段是一首乐曲的尾声。虽然单句成段,但句子长短整散,错落有致。虽然不是妙语如珠,却淡雅自然,字字饱含情致,句句富有风韵。其中的“鸟语盈耳”、“巨画”、“名叫自然”等词语都充满着惊喜之倩,情感是充沛而炽热的,语气是欢快的肯定的、要读出作者自由的心灵、开阔的襟怀。犹如一首轻音乐以一欢快的音符结束全章,’使人感到余音袅袅,回味无穷。

三、师生在共同研讨、品渎的基础上,在优美的背景音乐的伴奏下,共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共同走进文章的意境之中。

四、能力迁移训练。

通过师生共同的欣赏实践,学生对文中的主旨和情趣、意境都有了一定的理解。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印发散文《湘西吊脚楼》一文供学生做比较欣赏。思考:两文在景情交融的意境创设上、在语言技巧的

板书设计

我的空中楼阁

一、语言美

二、画面美     托物言志   追求自由生活、独立人格

三、情趣

教后记

[1]

我的空中楼阁【第二篇】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诗化语言,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

2.学习托物言志的方法,领悟如诗如画的意境。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独立自由的情感和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诗化语言的赏析和结构的疏通鉴赏意境之美。

教学重点

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散文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即具有诗一般的语言,画一般的意境,还有深蕴的人生哲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李乐薇先生写的就是1篇融诗情、画意和哲理为一炉的绝妙好文。

二、感知课文

1.创设美好情境,进行配乐朗读。

2.分析写小屋的观察角度,理清文章脉络,感知课文。

观察角度:远望一近观一远眺一仰视一俯瞰。

理清“文脉:

开头描写小屋“立于山脊的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容易让人产生凌空之感;其次“近看改为过观”,树遮掩了小屋,只看到建筑的线条、屋檐、窗等,很有凌空而起之势;再次,它有无限大的“领空”作“开放性院子”,而山路则被叫做“空中走廊”;最后点明,夜景中的小屋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抓住文章的脉络,文章的基本内容就迎刃而解。

3.本文表现技巧方面的独到之处

(1)诗化的语言(学生找出并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①对称的句式,轻快的节奏

本文在写景时多用对称句式,读来节奏感很强,富有韵律美。如“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等等。

②奇妙的修辞

比喻新奇,有朝气与活力。

如:a.“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非常独特、自然,而且富有美的韵致,不仅点染了小屋的醒目、清新、玲珑,而且两处配合自然、融合,浑然天成,令人浮想联翩,美味无穷。

b“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新奇,传神,细腻地描绘了静态之物的动态感,从而产生极好的艺术效果。

排比、比喻结合

如“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以动写静,美景连动,令人浮想联翩,使景物有了活力,有了灵气。

(2)画的笔法

①工笔细描

如关于小屋傍晚到早晨光线的变化,像一幅幅美妙的图画,让人感受真切而留恋不已。

②写意渲染

如远观小屋,全是写意画法,求神似。

(3)动静的糅合

动静景物的组合艺术往往会产生奇妙的表现效果,互相映衬,相得益彰是糅合的艺术要求,文章正是把盎然生机糅进静态景物之中的。如“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这一节,动静糅合,产生了意料不到的美感。

三、总结、扩展

鉴赏一些语言优美的散文,重在体味语言,这是把握意境的一把钥匙。本文语言优美,通过对语言的具体分析,使学生感知作者的美好的情怀。课后再找一些美文来体会。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中优美的语段。

2.完成课后练习二。

五、板书设计

14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分析

1.引导学生找出能体现作者生活情况的语句,理解其含义。

如:写自己小花园时说 “开放性的院子”、“有形的围墙”侧重表现“无形的围墙”,目的是说小屋环境“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在这种环境里生活是何等心情舒畅,自由自在。描写破晓和入暮美景时,可以看出作者在观察过程中有难以言传的享受,作者还点到,小屋是“快乐的起点”和“幸福的终点”,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小屋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讨论

(1)文章反复写山、树和屋,原因是什么?

明确:山、树、屋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前两者是自然景观,后者则是人文景观,人与自然不可分离,表明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2)文章写“无形的围墙”和破晓、入暮时光线的变化,有什么深意?

明确:大自然的美是无与伦比的,人生活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是自由而幸福的。

(3)托物言志的手法

①小屋及周围环境与尘世有什么不同?

明确:宁静、优美,让人心情舒畅,感到自由、幸福。

②写小屋在山上有什么意图?

明确:小屋脱离尘世,自由,表现作者对自由和生活的热爱和对独立人格的向任。

③作者与小屋外在环境之间关系怎样?作者为什么把景物写得那么美丽动人?

明确:作者与小屋外在环境之间是融为一体的,写外在景物,实际上写内心愿望,绿树,鲜花等都带上了作者情趣和志向的色彩,正因为作者对这些美景深爱情笃,才写得如此动人,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4)有关“空中楼阁”的含义

含义是双重的:①指山上的空中小屋;②喻指作者美好生活理想的心灵追求:自由。安静、独立的生活。

(5)疑点讨论

小屋究竟是真是虚?

此处自由交流,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没有标准答案。

二、总结、扩展

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手法,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明月丽日、白云彩霞、瑞雪苍松等等往往承载着作者的无限情思和理想,鉴赏时不能拘泥于景物本身,而要通过景物的特点,领悟作者寄托的深意,由表象到思想,由有限到无穷,由具体到空灵,由物态到人情,这样才能真正品散文之美。

三、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写法,写1篇托物言志的散文,题目自拟。

四、板书设计

教案示例二

教学目的:

1. 学习本文定景换点,从不同侧面描写景物,使景物特征毕现的写法。

2.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用词以及多种修辞的作用。

3. 理解作者寄情于景表达的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课:

我们在初中时学过刘禹锡的《陋室铭》(可让学生集体背诵)。今天我们来欣赏中国台湾现代作家李乐薇的1篇散文,也写的是自己的居室,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表现理想生活和追求的。

二、 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1. 诵读:散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是统一的,而诵读是鉴赏这种美的重要手段,可指定个别学生有感情的朗诵全文,创造审美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意境。

2. 引导学生找出“文脉”,弄清全文的基本内容。

3. 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思考问题:你从哪些方面体会出本文笔调清新、语言优美的艺术特色?

明确:①诗化的语言和错落有致的对称句式。例如:

写小屋若隐若现的语句:“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似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写小屋带给自己美好感受的语句:“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的后退;归来 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作空中走廊。”

描绘小屋迷人夜景的语句:“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夜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②异彩纷呈的比喻。本文的比喻有两个特点:一是喻体新颖奇特、形象传神。二是比喻形式变化多样,文中既有明喻、暗喻、借喻等基本形式,又有博喻、倒喻等特殊形式,极大的增强了美的感染力。可让学生依次指出文中的比喻句,引导学生鉴赏这些比喻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例如: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的花蕊绽开了一些,好象层山后退了一些。”

三、分析领会本文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1.作者对小屋外在景观与内在精神的描写,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在全文对小屋的描写中,字里行间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的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因为小屋处在大自然的美好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人是自由的、幸福的。热爱小屋,就是热爱自由独立的、美好的生活。作者对这种远离喧嚣的、恬静安宁的生活的向往,实际上隐含了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向往,是本文写作的根本意旨。但作者没有明写,而是贯穿于全文对小屋与环境的描写、赞美中。作者写外在景物,实际上是写自身精神,山、树、屋、花、山坡等景物无不带上了作者志向、情趣的主观色彩,虽不明言情志,却处处写情志。这就是本文“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2.讨论课后练习一:本文标题 有几层含义?

明确:第13段点出作者向往“独立的”、“安静的”生活,能够在自己的小屋中享受着“美梦”,这似乎是人世间最完美的生活;在小山上的小屋与自然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无须挂画,门外有幅画──名叫自然”,这应该是作者心里最完美的境界。然而,这种摒弃世间物质享受,追求内心清静,远离尘嚣的生活真的可以存在吗?作者的清梦真的可以做下去吗?文章在13、15自然段中明确地暗示了这种理想状态的生活就像文章的题目那样是个“空中楼阁”。“空中楼阁”本身就是一语双关,既指我心爱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烟雾迷朦中犹如耸入云天的楼阁,又指心爱的小屋犹如虚无缥缈的梦境那般美好,暗示这梦一般的境界,正是作者理想中远离尘嚣、恬静安宁的生活环境,是作者幻想中超然物外的理想王国。所以在文章结束时,作者用极优美的语言描绘出“雾失楼台”的情景,小屋太完美了,所以在世间是不可求的。作者巧妙地把实景与虚景,自然景观与人生理想有机交融在一起,有实有虚,虚实相生,开拓了深邃的意境,给人以哲理的启迪。

四、比较《陋室铭》和本文的异同:

相同点:(1)都是写作者的居室 (2)都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不同点:(1)体裁不同

(2)表现的精神追求不同

(3)《陋室铭》以写室内生活为主,本文以写四周环境为主

(4)《陋室铭》批判官场的生活,本文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含而不露。

五、布置作业 :

1.熟读全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

2.完成课后练习三。

品读《我的空中楼阁》【第三篇】

◆设计意图

1、1篇好的散文,是一首诗、一幅画,具有诗情画意。而诗情画意又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教学本文就是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析文明理,了解托物抒情散文的文体特点,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要具有新颖性、启发性和包容性。要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环环相扣,举一反三地去研读探求,在控求的过程中发现、分析、概括,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本设计力求在这方面做一些探讨。

◆设计提要

本设计由两个问题组成:1、“我的空中楼阁”在哪里?引导学生体味诗情、理解主题思想。2、文字的“画”与绘画有何区别?引导学生理解“意”鉴赏语言技巧。两个问题以点带面,以少总多,言在此而意在彼,形成教学过程 的两大板块,又互相补充、有机联系,构成教学过程 的整体框架。

◆ 设计实施

1、“我的空中楼阁”在哪里?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学生都能答出“在山上”。但具体一点,在什么地方的什么山上?学生就会无踪可寻。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开阔思路,转换思维角度,从下面四个方面去细寻深思。

(1)明含义:“我的空中楼阁”语意双关,既指我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烟雾迷蒙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又指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表明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

(2)寻文脉:文章把小屋和周围环境做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写山、写树、写领空、写围墙、写空气、写光线、写通道、写夜景,虽然有时也点出远看、近看,介从整体上并不是崐按一定的时空顺序来写,而是按照抒情的需要安排材料,形成一种逻辑结构。

(3)究虚实:文章前部分侧重写山、树、屋的形势、情态,属写实;后部分侧重写自己对自然景观融进迷离朦胧的诗一般的意境,耐人寻味。

(4)辨文体:本文虽然也写自然景物,但与一般的山水游记不同,文中的自然景物不一定是现实的实在的景物,而是作者的一种理想,一种情趣的寄托物,也就是说,作者不是由景而生情,而是因情而设景,托物以言志,因而本文文体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抒情散文。

结论:“我的空中楼阁”在作者自己的心中。作者借对小屋及周围环境的描写,寄托了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表达了热爱自己的情怀。

点拨:这一问题的设计,重在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实施过程中应善于引导,由浅入深,达到“体味诗情,理解主题思想”的目的。

2、文字的“画”与绘画有何区别?

本文描写小屋及周围环境,笔调清新,语言优美,如诗如画。但这幅“画”是用语言文字描绘出来的,它与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来的画有何区别呢?

明确:(1)它不受空间限制。绘画只能从一个角度表现一定的空间景物。而本文却采用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有远看,有近看,有平视,有俯视,有仰视,有限与无限,有形与无形,构成一个立体的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2)它不受时间的限制。绘画是“凝固的瞬间”,本文却采用对比、衬托手法,有不同的时间景物的形态变化呈现在眼前,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3)它不受绘画材料的限制。绘画总要借助有形的材料构成直观的画面,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借助于语言文字,作用于人的第二信号系统,引发人的联想和想象,因而文学欣赏又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故能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愉悦。

点拨:这一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鉴赏语言技巧崐,培养鉴赏能力,而鉴赏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指导朗读,引导联想与想象,身临其境地去体味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我的空中楼阁【第四篇】

李乐薇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

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和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象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论“领土”,只有限的一点。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大道。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这个无限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

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

光线以明亮为好,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小,窗很多。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象群山的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小屋的光线既高于科学的时间性,也高于浪漫的文学性。

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身在笑屋享受着人间的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

出入的环境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站。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

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每个夜幕深重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的装饰。 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36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