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最新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22514

【导言】此例“有理数的乘法教案(最新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第一篇】

关键词:猜想;探究;规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涉及乘法运算和加法运算的混合,理论算术中称之为乘法对加法的分配性质。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

2.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

3.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索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发现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二、案例描述

(一)观察猜想,切入探究点

课件:小丽去买衣服,售货员告诉她裤子45元,夹克衫65元。小丽买了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应付多少钱?

学生列式计算:

方法一:先算买夹克衫和裤子用多少元

65×5+45×5

=325+225

=550(元)

方法二:先算买一套衣服用多少元

(65+45)×5

=110×5

=550(元)

教师引导:这两道题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可以互相转化,用一个等式表示。(65+45)×5=65×5+45×5

(二)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规律

教师提示学生观察猜想:指导学生结合所观察算式的特点。

1.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算式的数学意义及运算顺序,并比较两个算式。

2.让学生体会两式的关系:(65+45)×5和65×5+45×5中“5”的特殊性,并进行描述。

(三)探索练习,让新知在运用中内化

举例验证:根据算式特征,练习课后1~5题。

讨论交流:

1.学生举例是否符合要求:两数和与一个数相乘;两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

2.不同算式的共同特点:两数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两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

3.有什么发现?

总结:两数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两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之积的和。

教师: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你的发现吗?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教师板书:(a+b)×c=a×c+b×c。

课中小结:使用乘法分配率目的是为了凑整,简化计算。通过对实例的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切实理解乘法分配率的算理,并应用于实际问题。

(四)拓展延伸,让能力在训练中发展

师:很高兴你们能从中发现规律。但这个规律普遍存在吗?如果一个因数对于两个加数能进行分配,那么对于三个加数能进行分配吗?完成(a+b+c)×d形式。

教师进一步推广:

1.一个因数对于两数差的推广:(a-b)×c。

2.一个因数对于三个数连减的推广:(a-b-c)×d。

3.一个因数对于加减混合的推广:(a+b-c)×d。

4.辨析:能否一个因数对于乘法或者除法进行分配?让学生尝试运算。

明确:一个因数只能对加减法进行推广。

(五)自我反馈,让全课在总结中回味

从课题和课本知识出发,又不拘泥于教材和常规教学模式,既加强了课本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训练,又引导学生拓展了思维,全面认识和掌握了数学规律,培养了学生推广、抽象、概括等数学思维能力。

三、案例分析

叶澜教授提出:教学成功的前提之一是“激活”书本知识,使知识恢复“鲜活的状态”,在“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凸显知识的活性。由此想到了三个问题:

(一)将“死”的教材变“活”

要摒弃“照本宣科”的方法,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依据大纲、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认识规律进行探索,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建立模型,建立良好的学习空间。

(二)激发探究欲望,不断生成与解决问题

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只有主动参与、探索数学知识,才能转化为自己的。在探究发现过程中,不能采用简单的问答方式,只展示知识规律,而应适时指导学生:从算式中发现规律,举例验证,并抛出问题进一步拓展;让学生亲历观察、归纳、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究发现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三)激活辩证思维,拓宽思维空间

以前教学模式是学生死记规律,辩证思维没有激活,思维空间没有打开。本案例中教师潜心挖掘教材内涵,深刻体会新课程标准理念,摒弃旧教学观念,接受辩证教学观,使得学生思维变“活”,更有创造性。

本案例有成功之处,也有缺陷,比如课堂上学生沉浸在规律探究中,对新规律的实践应用少。课堂上没有完成必要的对比、深化、加深练习。教师还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超越、创新,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2000.

[2]潘小明。乘法分配律案例。黑龙江教育,2004(3).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第二篇】

教材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依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基础。教材中的习题安排对对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丰富数学活动经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中的练习设计不仅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更是凝聚了教材编写者的智慧,但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却发现有的教师对教材习题设计的意图把握不准,练习的形式简单,没有充分发挥习题的作用,达不到应有的练习效果。下面仅从本人平时听课中收集的三个案例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案例一:教学《积的变化规律》

(学生独立计算,填写每组里各题的得数。)

师:谁来说说得数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交流得数,教师呈现结果,指出几题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反思:这里教师对习题的处理不够深入,学生的学习活动比较简单,没有发掘题组的习题意图,即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说一说每组算式中,哪一个乘数没有变,哪一个乘数变化了,分别是怎样变化的,积应该怎样变化。

改进:

(学生独立计算,填写每组里各题的得数并交流得数,呈现结果。)

师:每组题你是怎样算的?也可以怎样算?

生1:先算30×2=60,再算30×20,因为30不变,2×10=20,直接用60×10=600,所以30×20=600。

生2:因为30×2=60,2×100=200,直接用60×100=6000,所以30×200=6000。

……

生:计算30×400,先算3×4=12,再在12后面添3个0。

师:每组题里都是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而且每组都是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按上面第一个乘数乘几在变化,所以应用积的变化规律,可以按第一道的积,看乘数每次乘的几,把原来的积乘几得出结果,也可以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一共有几个0,在乘得的数末尾添上几个0。

案例二: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反馈。)

师:32+50等于多少?怎么想的?

生:32+50=82,先算30+50=80,再算80+2=82。

师:82+7等于多少?怎么想的?

生:82+7=89,先算2+7=9,80+9=89。

师:32+57等于多少?

生:32+57=89

师:做得全对的同学举手。

……

反思:教师对习题的处理停留在简单的练习、反馈、对得数,忽视了题目本身蕴含的数学思考价值。即通过对每组三道算式的比较,认识到口算第三题时,要按前两道题的顺序进行思考,同时结合第二、三组中对口算过程的分解,引导学生体会口算过程中进位的处理方法。

改进: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反馈。)

师:比较每组的前两题和第三题,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同桌之间交流一下你的发现。

生1:我发现口算32+57就是先算32+50=82,再算82+7=89.

生2:我发现口算每组第三题时就是按前两题的顺序进行计算。

生3:我发现每组的前两题就是第三题的计算过程。

……

师:同学们真厉害,其实每组的前两题的口算就是第三题的口算过程,也就是说口算第三题时,可以按前两题计算过程来算。

案例三:教学《两步混合运算》

(学生独立计算,并指名板演)

师:17×4+20,先算什么,再算什么?17+4×20呢?

生:17×4+20,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师:31+5×30,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1+5)×30呢?

生:31+5×30,先算乘法,再算加法;(31+5)×30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乘法。

师:大家做的全对的举手,有谁错了,错在什么地方?还有什么问题?

反思:习题的编写意图是让学生结合计算,回顾在混合运算中所遇到的各种情况,说说计算时各应遵循哪些运算顺序,即算式里全有括号的,应先算括号里面的;算式里没有括号时,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既有乘法或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应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而案例三中教师在处理习题时,只是让学生就各组题目分别说说运算顺序,缺少引导学生总结两步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教学的思维层面仍然比较浅,同时也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改进:

(学生独立练习,板演,集体评析)

师:为什么每组中两题的得数不一样?

(学生讨论、交流 ,说说每组题的异同点,重点是运算顺序的不同。)

师:谁能结合这三组题完整地说一说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试试看?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学生尝试回顾总结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不含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既有乘法或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师:谁来说说计算两步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第三篇】

一、利用探究,强化认知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之一。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

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学生在探究尝试计算“÷”过程中两种不同的转化方法:一种是将÷转化为÷7,一种是将÷转化为854÷70。在汇报交流时,请两位不同算法的学生上台板演,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大家达成共识,一致认为将÷转化为÷7来进行计算更简单。此时,可以进一步引导,遇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运用商不变的规律,应该以哪一个数为标准来进行转化·通过上面的尝试探究、对比讨论,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先将除数转化成整数,同时为后面的计算做好了铺垫。

二、利用质疑,启迪思维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有思想、有个性的生命体。在很多时候,尤其是当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时,课堂会出现一些始料未及的情况。这种意外和新鲜往往给学生带来探究的冲动,鼓励学生质疑能引发精彩的非预设生成,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个内容时,从复习乘法分配律的归纳到得出结论都进行得很顺畅。可就在全班学生都在埋头做笔记时,有一个的学生说:“老师,这个算式就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笔者快步走到他身边,看了一眼,心想:这不正是本堂课要解决的一个学习难点吗·本想等会儿重点强调。笔者抓住这个教育的时机,立即让他说出了算式,且一边板书(2+7)×2=7×2+7×2,一边解释:“左边算式的计算结果是18,而右边算式的计算结果却是28,它们不相等。谁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学生们的一番激烈讨论交流,加深了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为此,笔者表扬肯定了这名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应在努力促进预设生成的同时,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和胆略,鼓励学生质疑,并不失时机地捕捉非预设生成的智慧火花,使学生将更多的个人经验融入学习中,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三、利用练习,调整教学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必要手段,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教师要利用学生练习,从反馈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获取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适时调整。

教学完小数乘法后,在一次练习中,偶然发现有个别学生在进行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时,居然按照小数乘法的对位方法进行计算,结果可想而知。这个案例引起了笔者的重视,立即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增设了一个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对比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对比,强化了对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避免了知识的混淆。

四、利用错误,促进思考

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往往是典型的。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并能独具慧眼,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使错误巧妙地服务于教学活动。

在教学完小数乘法之后,设计这样一道练习题: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65平方米,用边长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100块够吗·结果在全班学生中出现了三种解答方案:

一是×100=80﹥65,答:够。

二是×4=,×100=320﹥65,答:够。

三是×=,×100=64<65,答:不够。

在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时,将这三种解答方案一一板书了出来,但没有马上给予评价,启发学生思考赞成哪一种,说明理由。学生们开始展开激烈的争论。

“我认为第一种解答方案不对,因为表示的是边长,不能直接和100相乘。”

“我认为第二种解答方案也不对,因为×4求的是地砖的周长,这道题应该先求出地砖的面积。”

“我赞成第三种方案,因为问100块砖够吗,就要先求出一块地砖的面积,这里只告诉了地砖的边长是,要求它的面积就应该用×。”

通过学生之间的辩论,使全班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该题的题意,并且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更有趣味。

当学生知道了正确的解答方案之后,笔者又追加了一个问题:“如果想要第一种解答方案×100=80成立,这道题该怎么改一改·”一只小手举了起来:“‘把用边长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改为‘用平方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学生已经理清了这道题的数量关系。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第四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追问 技巧

加德纳指出:盼望教师能够有“引人入胜的切入点”。“追问教学”正是利用一个个“有意义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参与新的学习活动中去。

一、 精心设计练习,及时追问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案例一、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的意义及乘法口诀之后,学生理解了乘法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知道求几个相同的加数可以用乘法计算。在本单元的复习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题:

1. 4+4+4=( )×( )

2. 1+2+3=( )×( )

3. 2+4+6=( )×( )

4. 3+4+5+6+7+( )×( )

5. 6+6+6+9=( )×( )

学生第一题都能达到要求,第二题有的填( 6 )×( 1 ),有的填( 2 )×( 3 ),在教学中我并没有否定谁的对,谁的错,而是马上追问,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甲说,我把3里面拿一个给1,这样三个加数相同的,就可以用乘法计算,所以 1+2+3=( 2 )×( 3),学生乙说,我是这样想的,1+2+3这三个数不一样,不能用乘法计算,我就想他们的和是6,那一共就是6个1,所以 1+2+3=( 6 )×( 1 );学生丙说、 1+2+3=6,我就想乘法口诀中积等于的6的口诀是一六得六,所以我就写 1+2+3=( 1 )×( 6 );尽管学生的想法不一样,但都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我二次追问,你们认为谁的想法好?学生的意见大多数支持前两种答案,那为什么丙的答案支持的人这么少呢?第三题中我让学生说说想法,大多数同学都把要求加数必须相同这个重点讲的很到位,我再次追问,这一次用丙的方法,你们看可行吗?学生纷纷计算起来, 2+4+6=12,积是12 的乘法口诀有哪些呢?学生有的说( 2 )×( 6 )=12;有的说( 3 )×( 4 )=12;有一个学生说( 1 )×( 12 )=12;根据学生回答,我继续追问,( 2 )×( 6 )=12表示什么意思,生:表示2个6,或者6个2相加,这道题中有2个6吗?有6个2吗?有3个4吗?有4个3吗?有12个1吗?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这些答案都是可以的。接下来的几题,学生的答案就多了起来,思维也活跃起来,通过精心设计练习,有效追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增强学生对一些变式运用乘法计算的技能;抓住数学本质,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把握追问契机培养学生严密性思维

在学生学习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知识之后,学生知道了真分数和假分数中分子和分母的特点,也知道了假分数的组成。教师提问:“如果将今天学过的真分数和假分数、带分数进行分类,你是如何分类的?学生的班级中绝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三类,即真分数一类、假分数一类、带分数一类,教师接着提问:“请说说你分类的标准时什么?促使学生必须进一步思考真分数和假分数、带分数这三个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他们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他们与整数、小数又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学生的思考,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掀起思维高潮,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三、跳出常规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思维方法又称辐射思维法,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一个目标或思维起点出发,沿着不同方向,顺应各个角度,提出各种设想,寻找各种途径,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方法。发散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多端性、灵活性、新颖性和精细性等特点。然而,教学中,学生往往受他人影响,容易出现“思维定势”,造成算法单一、不能举一反三。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发散性追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思考。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52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