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长城谣教案【通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77571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长城谣教案【通用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长城谣教案【第一篇】

教育特色建设是打造园所品牌的生命力所在,是园所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就当前形势下教育特色建设的优化幼儿园管理,丰富办园内涵,提高办学效益,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市、县教育局以及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赤城幼儿园在童歌童谣特色教育建设方面已有初步的成效。在特色校教育创建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赤城幼儿园享受着成长的快乐与民间文化的深刻趣味。现将特色校教育创建工作作以回顾。

一、契准童歌童谣特色理念,以实践的方式架构体系

(一)取向

童谣富有简洁明快、幽默风趣,朗朗上口,意趣盎然的独特风格,它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在一代代人的相继传唱之中,童谣成为了孩子们最初快乐的体验,这对幼儿思想品德的培育,美好情感的培养,良好习惯品行的形成,和对民族语言美感的熏陶以及幼儿开朗乐观人格的塑造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赤城幼儿园将童歌童谣教育的价值取向定义为:文化传承与儿童发展的双重实现。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院长陆士祯曾经指出:“用童谣的方式对当代儿童进行教育,符合儿童成长发展的规律,带有中国文化的特色,是对文化和教育传统的继承,同时把富有时代特点的新内容与古老的儿歌创作结合起来,使其符合当代儿童的认知特征,是对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形式,特别是传统教育的发展和创新”。由此可见,童谣进校园意义重大,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是具有极好的创新意义。为此,我们遵循幼儿发展规律的同时,还将童歌童谣作为切入点,寻求最佳的结合点,以此来予以幼儿对美的熏陶和体验,促进幼儿认知和情感方面的良好发展。

童歌童谣是我园的特色教育模式,因此,将民间童谣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之中,融入到游戏活动之中,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以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培养幼儿的多方面能力,使其感受到情感的熏陶,与美感的启迪。我们希望通过我园的童歌童谣特色教学模式,让童谣驻进我们的心田之中,让儿童能够从小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在这里度过一个智慧快乐的童年。

(二)模式

近几年来,赤幼坚持行走在“建特色园所,创品牌教育,以特色带全面,以品牌促其他”的道路上,并在园所的各项工作中都获得了新的突破。童歌童谣特色教育的发展,为园所的成功搭建了一个品牌式的发展平台,开辟出了特色教育的更为广阔的创建空间,也对园所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过多年的积淀和丰富的经验,赤幼围绕主体智慧,着力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三者的关系,为幼儿营造一个优良的育人方式和态度理念。构成了独有的育人模式,那就是:环境的熏陶、活动的渗透以及教学的提升

1、打造优质特色条件,着眼童谣环境的熏陶

民间文化教育环境应保持其“自然性”和“原始性”,从幼儿的视角出发,突出“童趣性”,突显“艺术性”,体现参与性和操作性。为此,我园努力实现园所文化的内涵与理念能渗透到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使园所能够真正拥有教育化、特色化的环境,使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体现出思想内涵,体现出教育性、艺术性、参与性、操作性的相互结合。幼儿园环境是默默奉献的老师,对孩子们富有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他们的注意性和无意性,引起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获得知识,获得美感,就此我园也非常注意营造特色环境的创设,在幼儿所处的环境呈现在浓郁的民间童谣教学氛围中,让幼儿受到启迪,激发能说、会说、想说的兴趣和欲望。我园通过建筑的环境特色建设从室外墙壁的蓬溪名胜古迹、民间游戏、民间工艺等图片、写真、实物墙饰,到楼道内的童谣、谚语、拗口令文字卡片,以及班上的童歌童谣主题墙,促使孩子根据季节、活动、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提问、质疑活动。有前期资料的收集、问题的罗列、答案的整理、家园的互动参与。让幼儿时时处处都能听到、看到、欣赏到民间童谣,置身于民间童谣的氛围中。我园每天都会在幼儿入园、晨间活动、休息活动、户外活动播放音乐时插入一些优美动听的民间童谣,让幼儿从小耳濡目染,得到熏陶。通过这种童歌童谣环境的创设,我园所向家长们、社会各界人士们宣传和推广了我园的特色。无一处不体现出幼儿园内良好的育人环境,为特色校的创建提供了文化保障,铺垫出道路基石。

2、悉心规划特色项目,着眼童谣活动的渗透。赤幼童歌童谣特色教育秉承特优性原则,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独特育人模式,形成个性鲜明的办园模式和教育理念。我园从幼儿园文化建设、教师园本培训、园本课程开发、幼儿童歌童谣特色活动设计等各方面悉心进行规划,拓展特色的外延,丰富特色的内涵,涌现出一系列能彰显园所品牌的实践特色项目,如:开展“童歌童谣串烧”竞赛活动,旨在锻炼并铸造幼儿在语言表达,观察事物、与人交往等方面的能力,为幼儿搭建出一个大胆表述、展现自我的舞台。

开展“赤城幼儿园童歌童谣报”刊物设计活动,旨在通过不同的主题,引导老师、家长和幼儿参与童歌童谣刊物的设计(家长参与率达96%以上),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的同时,激励家长参与园所的品牌活动,加大良好的社会影响了力度。

开展“童歌童谣新韵”合唱节活动,活动建立在赤幼童歌童谣特色教学的基础上,使民族文化接承现代儿童歌曲的演绎,让孩子们在朗朗的歌声之中感受传统童歌童谣文化的精髓……并在亲子活动互动中,实现童歌童谣大家唱。

开展“童歌童谣环境创设”活动,教师通过自由创作、利用废旧材料替代,绘画等多种表现形式进行对童歌童谣方面内容的全新阐释,让幼儿畅游在中国悠悠五千年古代文明中,激发幼儿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特色项目是园所特色教育长期发展的结晶,是园所在特色建设的基础上形成的鲜明的办园风格的一种呈现。赤幼依托丰富的特色活动,不仅使幼儿能学以致用,获得真实的享受,获得愉快的情绪,培养了幼儿活泼愉快、主动开朗的性格,还有效提升了童歌童谣特色教育的内涵,夯实了园所的品牌实质。

3、建构童谣教学的课堂,着眼“玩”出变式

所谓变式,就像是“旧瓶装新酒”,特色建设的变式强化了童真、童趣和色彩,赋予了旧童谣新的内容和时代气息。我园教师研究出的“变式童谣教学模式”。“玩”出丰富的内容。结合现代幼儿的生活常规、礼仪要求等内容,大胆取舍,锐意创编、改编童谣。比如将具有教育价值的幼儿喜爱的故事编写成童谣(小鸭小鸡);将幼儿生活常规按要求编写成有趣、易记、上口的童谣(洗手、如厕、上下楼梯等等);将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以童谣形式表现出来,让幼儿边念童谣边玩游戏(编花篮、下雨了打雷了)。“玩”出童真、童趣。在探求童谣教育方式方法上,特别注重童真、童趣,做到童谣游戏化、童谣情景化、童谣角色化、童谣言语化、童谣生活化。如将童谣“买菜菜”改编成情景游戏,让幼儿在买菜的游戏情境中,互换角色,进行应答式的语言交往。将童谣“胖娃儿胖嘟嘟”编成故事,理解童谣内容,并表演童谣等等。并根据各年龄班不同层次的制定活动目标,使童谣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如小班侧重利用诙谐幽默的传统童谣,让幼儿感受童谣在生活和游戏中带来的快乐,丰富幼儿的语言。中班侧重仿编童谣,并运用于创造性游戏活动,丰富幼儿游戏交往语言。大班侧重在理解童谣意境和情趣的基础上,仿编、改编、创编童谣,体验童谣语言美,韵律美等。

二、注重教育过程管理,审视幼儿、教师发展

(一)幼儿的本真发展

在实践中,我们感到家乡民间童谣深受幼儿喜爱,通过民间童谣的学习,他们的多元智能得到发展,他们的品德得到教育改革的熏陶,许多幼儿的个性品质也较以往更为健康向上。

1、促进了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

民间童谣语言简练、节奏感强,内容和语言及其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理解能力,它具有的童趣性,动作性、游戏性很强,因此,深受幼儿的喜欢。通过我们的组织教学,幼儿的观察模仿、语言表达、抽象逻辑、音乐表演、操作运动、改编创编等智能均得到了提高和发展。有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通过多形式、多途径的欣赏、试听、朗诵、游戏、表演这些朗朗上口,诙谐有趣的系列童谣“张打铁、李打铁”、“红萝卜”、“黄丝蚂蚂”等等,幼儿的口齿更清楚了,发音更正确了。有利于幼儿逻辑智能的发展。我们将数学中比较抽象的知识,融入到童谣中,同游戏活动相结合,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帮助幼儿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如民间游戏“荷花荷花几时开”,这首童谣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不但训练幼儿的反应能力,又使幼儿懂得月份的排列和荷花开放的时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如民间游戏“推小车”中的童谣:“吱吱吱,小车叫,推上小车卖甜糕”,“谁要?谁要?”,(我要我要)“娃娃吃得笑”。此游戏两人一组,通过扮演推车人和扮小车的角色,锻炼幼儿的手臂力量。添入童谣后,幼儿推小车格外轻松,加上周围幼儿配合,一唱一和,使此游戏情趣颇足,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表演能力。

2、促进了幼儿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

情绪是对客观事情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体现,良好的情绪有利于形成幼儿活泼开朗性格。幼儿民间游戏本身就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它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而民间游戏中加入童谣后,幼儿易接受,且随时随地自由结合,在念念有词中常常不用任何道具就玩得很开心,显然童谣活跃了民间游戏的气氛,显现出民间游戏的魅力。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情绪环境,帮助幼儿跨越了情绪障碍。比如在跳橡皮筋的游戏时,我们让幼儿一边跳,一边朗诵童谣:“小汽车,嘀嘀嘀,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孩子们念着朗朗上口的童谣,伴着轻快的节奏,游戏的兴致更高了,语言增多了,气氛更活跃了,孩子们的欢乐得到延续,从而有利于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

3、促进了幼儿良好道德品格的形成

加强幼儿的品德教育和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训练,对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在物质文明不断发展地今天,忽视德育,不但不能为幼儿良好道德品格、行为习惯奠定基础,还会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逐步巩固和提高德育的成果,至此,当今因道德造成的社会问题,决不亚于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造成的恶果。孩子逐渐成长,口头词语也积累增加,正处于“学说话”的时期。不失时机地利用游戏教幼儿念一些蕴意深厚、文质兼美、饶有情趣的童谣,有利于他们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如:“摇摇摇,摇元宵,我的元宵是宝宝。穿红衣,戴红帽,不说话,总爱笑。吃饭不让妈妈喂,走路不让爸爸抱。看见小鸟点点头,看见客人问声好。”

(二)教师的专业成长

特色的创建,课程的研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从最初的懵懂,到现今的发挥自如,教师在成就幼儿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理念,探索出了一套适宜的教育策略,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也应运而生。在收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有了新的感悟和认识,认识到创建这一特色、开发这一课程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教师的教育理念有了较大转变,老师们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感悟,在研究中受益,在研究中成长。提升了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提升了教师的自身素养,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我园所师资力量的建设。

三、初见童歌童谣特色成效,展望未来发展远景

长城谣教案【第二篇】

关键词:网络谣言;大学生;影响;有效模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167-02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微博、QQ、论坛等介质传播的有关突发事件、名人明星等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并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成负面影响。大学生群体是中国网民的主力军,在网络谣言的氛围中容易产生道德价值取向的错位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同时网络谣言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构建防范网络谣言对大学生影响的有效模式,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三位一体,构建防治网络谣言的多元主体结构

学生增强自律意识。大学生传播网络谣言,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学生不明事情真相,同时出于从众心理而信任并转发,致使网络谣言无限传播。因此,治理网络谣言的基本途径就是增强谣言传播主体的道德自律意识,在真相没有明确之前,不信也不传网络谣言,让网络谣言失去传播的市场。一是要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大学生要按照团中央、文化部提出的网络道德要求,自觉增强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念,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成为自觉践行道德规范的积极力量;二是提高大学生对网络谣言的理性鉴别能力,大学生要学会运用自身的知识和独立的价值判断对网络谣言进行冷静分析,避免无意识地传谣;三是要树立法律意识,大学生要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发表言论时要三思而后行,坚守住法律的底线;四是要树立时代使命感、社会责任感、道德正义感,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做到不热衷阴暗负面,不一味八卦猎奇,不参与娱乐恶搞。

学校加强教育宣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学校的教育宣传对于防范网络谣言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在教育方面,一方面学校要树立大德育观念,把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干部全都纳入进来,实行全员育人,同时把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管理服务工作也与德育工作挂钩,实现在整个学校范围内形成有效的校内育人合力,真正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观;另一方面学校要对学生主体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班级主题班会、学校社团组织的报告会等途径帮助大学生分析网络谣言的传播背景、本质,理性辨别网络谣言的社会危害性,从而提升自己的网络道德素质,自觉把网络作为学习工具,而不是作为传播谣言、发泄不满的温床。在宣传方面,学校要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我们要旗帜鲜明地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反驳、揭露其虚伪荒谬的本质;要增强主流网络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不断巩固和加强网络德育的主流阵地。

政府强化防范措施。防范网络谣言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政府只有充分认识网络谣言的危害性,才能在现实行动中采取强有力的防范措施。一是政府信息及时公开。政府必须积极充当“裁判员”角色,及时主动并准确权威信息和事实处置结果。二是要坚持统筹兼顾。政府必须统筹兼顾,树立全局意识,考虑网络谣言事件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及各方面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差别,并深入分析网络谣言涉及的利益和深层次影响。三是加大网络谣言监管力度。一旦发现有危害社会稳定、具有明显恶意行为的谣言时,快速做出反应,把网络谣言消灭在萌芽状态,把危害降到最低。四是充分发挥政府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优势。主流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政府的代言人。因而主流媒体一方面要严格审核新闻的真实性,及时向公众传递信息并引导舆论正向发展,另一方面主流媒体还需积极发挥政府与民众之间沟通的“桥梁”作用。

二、多管齐下,完善网络谣言监控机制

建立网络谣言监控体系。建立有效的网络谣言监控体系是治理网络谣言的主要路径:建立网络谣言监测机制。政府既要对网络谣言进行宏观管理,又要做好网络谣言的信息采集、监测、预警等实务性工作,减少谣言的传播。高校要及时对校内网络谣言进行监测分析和正确引导,保证学生所有网络活动信息能够准确实现“溯前追查”;加强网络技术监控。网络谣言可以通过技术处理达到切断传播途径的目的。如开发屏蔽技术,如果发现恶意谣言,可及时关闭谣言的搜索,屏蔽有关信息。此外,针对网络谣言所衍生的技术问题、网管问题和信息等问题,还需加强立法工作,及时出台相关法律。健全公共信息披露机制。防范网络谣言传播最有效途径就是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健全的公共信息披露机制可以使网民第一时间知道事情的真相而不会去以讹传讹。一是强化信息公开机制。建立透明、快捷、权威的信息机构,及时、透明地公开政务信息,使广大网民能够及时、准确、便捷地获得可靠信息;二是建立多样化的辟谣机制。确保社会公众及时了解事实真相,同时对一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的问题,要做好解释工作,争取网民或公众的理解。制定网络谣言应急预案。面对网络谣言,高效要制定防治网络谣言传播的应急预案。一方面成立由保卫、学工、网络中心等部门牵头的防治网络谣言应急处置中心,当网络谣言在校内学生中传播时,各部门密切配合,迅速响应,迅速消除影响,随时做出相应处置。同时不断创新化解网络谣言方法。面对网络谣言,学校不能简单、粗暴地采取封堵的办法,相反,要举全校之力,德育工作者、教师、学生干部都应纳人进来,创新有利于化解网络谣言的方法。

三、师生共建,营造防治网络谣言的良好网络环境

营造一个健康、安全、有活力、无污染的网络环境不仅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手段,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治理网络谣言的工具。强化校园网络道德教育。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开设网络道德教育有关的课程,增强大学生对网络谣言的识别力和免疫力,培养健康的网络道德人格;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有关网络的知识讲座、辅导报告、征文、辩论、竞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倡导和谐的人文精神,将网络技术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用人文精神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训练他们的情感意志,规范他们的网络行为,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道德规范,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网络道德素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人才保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一方面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自觉维护这种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责任感;另一方面是要充实和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善于对网络谣言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和引导,能积极主动地利用QQ、大学城空间等工具与大学生共同探讨社会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发扬创新精神,不断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文化建设。网络谣言的鱼龙混杂以及西方网络文化的侵略和渗透,决定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政府层面,积极开发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努力建设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网站,从而达到陶冶大学生的高尚网络品德的目的。高校层面,大力加强校园网的建设。特别是近期在各高校推进的世界大学城空间建设,高校可以通过大学城空间开展空间道德教育,针对网络谣言,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空间大讨论、并邀请专家进行专题点评等,使学生在开放、自由、轻松的氛围中明辨谣言的是非善恶及网络道德的基本要求,增强其接受道德教育的自觉性。大学生层面,努力接受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理性精神和道德自律意识,提高他们的心理因素、知识水平和信息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孟鸿,李玉华。我国网络谣言防治对策探讨[J].《理论探索》2012,(04).

[2]陈东冬。网络谣言的治理困境与应对策略[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03).

[3]黄宇弦。网络谣言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及应对策略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6).

[4]白树亮。网络谣言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J].新闻界,2012,(08).

[5]高兵武。政府对网络谣言的防范与治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长城谣教案【第三篇】

舆论对法院工作和法官言行无缝隙监督

最高人民法院5月10日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法院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最高法常务副院长沈德咏认为,舆论对法院工作和法官言行呈现高强度、高密度、高持续度的无缝隙监督;法院和法官的一举一动都被放置在摄像头、显微镜之下,一次开庭、一份裁判、一项执行、一个言行、一个态度,都可能以一个始料未及的新闻点引起大众注意,瞬息之间传遍各地,引发争议;但法院目前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呈现“多头管理”、资源分散、职责分工交叉等问题,亟须建立适格的新闻宣传机构,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给司法公信造成损害;各级人民法院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牢固树立“案情决定舆情”、“司法公开是最有力的舆论引导”的理念,进一步深入推进司法公开。

观察点:现状似乎是“舆情左右案情”、“司法保密是最大的舆论话题”。 民政部

选举竞争有了详细规定

民政部日前印发《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对选举竞争进行了详细规定: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组织候选人与村民见面,由候选人介绍履职设想,回答村民提问;选举竞争材料和选举竞职陈述主要包括候选人的基本情况、竞争职位及理由、治村设想、对待当选与落选的态度等。同时,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中应当有适当的妇女名额;本村1/5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或者1/3以上的村民代表联名,可以提出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的要求,启动罢免程序。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并须经投票的村民过半数通过。

观察点:石头摸多了,总会要过河的。 审计署

国企个别项目因经营决策不当造成重大损失

审计署5月10日了对10家国有企业2011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经审计,挽回损失亿元。审计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会计核算不准确,报表编制不完整;部分企业投资决策和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部分项目存在论证不充分、程序不合规,个别项目因经营决策不当造成重大损失;部分企业对内部管理重视不够,对下属单位的内部管控存在薄弱环节。本次还查出多起个人重大经济案件线索,审计署已移送纪检监察或司法机关立案查处。

观察点:管不清账,管不住人,决策失误,依然盈利,福利优厚,高管高薪—国企特色? 民政部

探索建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

为探索建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民政部近日决定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将在城乡基层建立社区儿童服务中心,开展流浪乞讨、失学辍学、留守流动、监护缺失等困境儿童的排查摸底和定期走访工作,为有需求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临时照料、教育辅导、心理疏导、监护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将建立受伤害未成年人发现、报告和响应机制,配合相关部门打击操纵、教唆、利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协调相关部门对漠视、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等事件进行调查核实,收集保存相关证据,评估未成年人受伤害程度,为未成年人提供及时保护、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服务,落实国家监护责任。

观察点:都出了这么多案件、晚了这么多年了,还在探索,还在试点! 网络谣言是与非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立志挥斩网络谣言。一月内,21万余条谣言被查,42家网站被关,多人被删号或暂时禁言,其中不乏大V、名嘴。必须肯定,清理谣言确实有助于清肃风气,维护互联网的公信力。然而正如犯罪猖獗必能溯源于社会,谣言肆虐亦是仗心理机制。不论有多么痛恨谣言,我们都必须清醒面对“谣言自古存在,难以根除”的现实。心怀不满、自感渺小、受利益诱惑或闲来无事之人,皆可能用谣言惊爆世界。但更值得深思的是,谣言为何比真相有市场?一则是因真相屡屡迟到甚至不到,但谣言从不缺席;二则是真相往往带有权力般的傲慢,以为真理一出必能一呼百应,而生动的谣言却细揣民意,借助“比真相更像真相”的外表狠狠钻进“公信存疑”的空子;三则,是由于……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无疑是个精准的词汇,它能充分解释为什么本该人人喊打的谣言居然在中国拥有一定民意基础。略略一窥,网民心态主要有四,其一,实用主义:你不告诉我真相,我就造谣传谣信谣,直到倒逼出真相,谣言才算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其二,报复心理:民间出产的谣言亦甘之如饴,官方出品的真相皆拒不采信,颇有“两害相权取其轻”之意。其三,心理疏导:用令人恐慌的谣言来抒发不安全感,用深得民意的谣言来抚慰诉求,用抹黑污蔑的谣言来发泄愤怒,用无伤大雅的谣言来填补生活。其四,相信经验:曾经的“谣言”,往往被明日的真相所印证……平心一望,漫山无奈。未受过旷世欺瞒,未有千千郁结,何以懂得一些网民“甘与谣言为伍”的悲戚?

长城谣教案【第四篇】

寒门再难出英雄

教育历来是阶层流动的有效通道,然而,近日公布的“中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我国重点大学的农村学生比例自20世纪90年代起不断滑落,如北京大学的农村学生所占比例就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三成降至如今的一成左右。专家分析,寒门难出贵子多为城乡二元结构所致。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成本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然而在二元经济条件下,城市与农村的财力悬殊造成城乡教育的投资差距过大,从而导致城乡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起点不公平;另外,由于重点高校的学费和相关教育成本较高,更多农村籍大学生只能选择就读普通高校,而严峻的就业形势又将他们淘汰,这又造成高等教育的结果不公平。教育投资主体的不对称,是造成城乡教育不对称的根源所在。

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再生产》一书中写道,“已经形成的阶级结构,会使一代人与另一代人的社会地位的迁升更为困难,于是,教育机构也就成为制造社会不平等并使之合法化的一种重要机制。”在当前中国利益分化的时代环境下,这种论述同样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二元教育背景下农村籍大学生数量变化研究》

山西财经大学 教育经济与管理 金成林

月饼模子暗含生殖崇拜

中秋佳节,少不了要赏月吃饼,但你是否留意过月饼上的图纹呢?实际上,除了象征团圆的玉兔、嫦娥等图案,一些月饼图案还有着“多子多福”的寓意。

中秋正值秋天收获的季节,古代民众在对神灵酬谢的同时,也祈求生殖的力量,妇女们对月祈祷、月夜出游大都与婚嫁子嗣相关。经过观察,人们给自然界中的某些动植物赋予了生命繁殖和人丁兴旺的意义,并将它们以符号的形式雕刻在月饼模子里。

莲花和石榴是比较典型的图案。莲蓬和石榴的多籽,往往被看作是女性生殖的象征。于是,人们在月饼模子中也会创作与之相关的画面,如莲开并蒂、莲蓬高举、榴开百子等。葫芦形的模子也与之类似。相传伏羲女娲两兄妹为躲避洪水侵袭而藏于葫芦之内,继而创造了人类。由此传说衍生,葫芦具有了繁衍子孙、聚宝纳福的象征意义。除了植物外,一些动物也与婚姻生殖相关,比如鲤鱼和青蛙,这些形象被运用到月饼模子的制作中,便形成了双蛙齐鸣、鳃鲤生子等图案。

――《中国民间工艺月饼模子及图案纹样的研究》

长春工业大学 设计艺术学 牛泽耕

消费卡贴,戏谑时代

“就爱眼神放空”、“下午三点就饿”、“我我去相亲”……时下,这种以一句话为内容的新型卡贴在年轻群体中渐趋流行。个性卡贴受热捧,不仅因为它能让年轻人标榜自我,同时也满足了他们对时代调侃的需求。

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在其“消费社会”理论中曾指出,消费者购买商品,实际上是对商品所赋予的意义有所需求。当下,整个社会已逐渐被一种全民娱乐化的精神所覆盖,凡事举重若轻的思想更是随处可见,到处都飘散着“轻”文化。卡贴正是娱乐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无论是语出惊人如“不抽点风我就浑身难受”,还是态度鲜明如“我恨体育课”,卡贴上的文本都以戏谑的口吻呈现,展现的是对于权威、中心、传统根本厌弃的后现代心理。对于年轻的消费者来说,藏在卡贴背后的这种娱乐精神,正是他们需要消费的东西。

在全民娱乐的时代,年轻人选择用调侃式的文字,用一种看上去不那么沉重的方式将自身从苦闷中解放出来,同时以此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个人化“标语”现象研究――从卡贴到青年文化》

复旦大学 文艺学 谢诗辰

谣言止于第一信息

近日,关于民间组织“辟谣联盟”的风波让社会再次关注网络信息的真假问题。网络谣言在微博上肆意滋生且难以消除,除了因为大众的非理性传播外,也与政府缺乏相关防治机制有关。

目前,政府关于网络谣言的治理策略仍较为单一。在网络谣言产生后,政府的应对方式往往只是通过传统媒体进行相关信息的通报。囿于传统媒体通报信息的时间差,政府往往很难在第一时间将真实的信息通报给群众。同时,政府对网络媒体的运用也不到位。网络媒体具有受众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但可信度不高,尽管它能提高政府部门的快速应对能力,可它们更担心新公布的信息会被网络舆论淹没或曲解,因此很少利用网络媒体进行网络谣言治理。

受众在第一时间内接受的信息,要想得到有效清除,至少需要数倍于第一信息的信息量,这说明第一信息的重要性。因此在防治网络谣言的过程中,政府应该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及时权威信息并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从而让真相浮出,让谣言止住。

――《政府对网络谣言的防范与治理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 高兵武

校外

伦敦暴乱,书籍遭“冷待”

历史上,书籍往往成为暴乱的最大受害者。然而在最近的伦敦骚乱中,书籍却被暴徒们无视,成为少数得以幸存的物品之一。

华特史东连锁书店(Waterstones)的一个员工不无戏谑地扬言,书店将会顶着骚乱继续营业。他说道,“偷书的话,他们或许还可能学到点东西。”(这句活在推特上被广为转发)但他似乎注定要失望,因为迄今为止,没有一家华特史东书店成为的目标。即使庞大如史密斯连锁书店(WH Smith),旗下也仅有一家店铺遭袭。伦敦伍德格林大绿书店(the Big Green Bookshop)的合伙人西蒙•基也表示,尽管外面到处都是燃烧的汽车和破碎的玻璃,他的书店却毫发无损。英国媒体分析,对于抢夺者来说,书籍的价值远远比不上高端牛仔裤和苹果公司的小配件。

虽然如此,但关于“伦敦暴乱”的书籍(如《暴力伦敦:二千年的暴动、反叛及革命》)却销量猛增,不少作者也正在撰写新作,以探究本次暴乱的根源事由。

《经济学人》、译言网

体验衰老,关爱长者

对于行动缓慢的老人家,年轻人也许会表现出不耐烦的态度。但如果能让年轻人提前体验衰老感,他们或许会更懂得去体谅和关怀老人。

有感于城市内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公共设施太少,55岁的英国人霍华德•杰弗里斯最近制作了一套“老人服(Mobilistrictor)”,让大众尝试当老人的滋味。“老人服”上的每一个活动关节都粘着魔术贴,以限制穿衣者的各种动作;坚硬的塑料夹板则限制了胳膊的活动范围;重重的颈箍更是让头和脖子难以动弹。霍华德还用一个大耳机和一个满是划痕的黄色眼镜分别模拟耳聋和白内障的情形,并且在袜子里塞满大理石,以减缓穿衣者的步伐。有试验者表示,穿上“老人服”后,日常生活变得十分困难,就连上个洗手间也得花费半个小时。

目前,英国的老年人口呈爆炸性增长态势,6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25岁以下的,而在未来的25年中,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将增加一倍以上。霍华德说,“许多人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变老时是什么样子”,他希望年轻人能够从体验中了解老年人的种种困难,从而学会去关爱长辈。

《每日邮报》、译言网

荷兰人将骑车进行到底

在城市生活,你会选择自行车还是汽车?对大多数人来说,汽车无疑更方便,但对于荷兰人来说,自行车才是不二的选择。

在荷兰,人们对自行车的尊重体现在法律和教育中。荷兰的法律规定,公交车司机在停车前,须伸出右手扳动控制车门的把手。这个规定使得司机每次开门前都得旋转肩膀和头部,以便确认是否有人骑自行车从后面过来。而每一个荷兰孩子都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自行车安全知识考试,才能骑车上路。

不仅如此,骑自行车还改变着当地人的生活习惯。骑着自行车,人们难以一次携带多个购物袋,因此,批量购物在荷兰几乎不存在。人们不是一星期逛一次商场,而是每天光顾市场。这种习惯让那种“买一次面包存放好几天”的行为逐渐消失,结果是对新鲜出炉面包的需求不断上升。

“公司的CEO们骑自行车上班,孩子们则骑自行车上学。”艾恩德霍芬大学的科技史专家露丝•欧登泽尔指出,在荷兰,骑自行车出行已然成为人人认同的生活方式。

《纽约时报》、东西网

炎热天气容易引发暴力

“怒火中烧”、“七窍生烟”、“火遮眼”……这些词语似乎都在说明,炎热对个人的脾气和行为有影响。科学家的新近研究也表示,炎热天气更容易诱发暴力。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埃伦•科恩和詹姆斯•罗顿统计了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两年内的犯罪情况。他们根据一天、一周和一个月中不同的时间段和温度变化,对当地的犯罪攻击行为进行分析,发现暴力行为的次数确实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埃伦说,炎热会唤起人们的攻击性,“当人们还能忍受炎热带来的不适感时,其攻击性就会变强”。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577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