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教案大全 >

《我爱这土地》教案【优秀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24342

【导言】此例“《我爱这土地》教案【优秀5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我爱这土地》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体味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结构美等特点,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

2、过程、方法:

以读为本,通过朗读吟诵,感悟诗歌的意蕴美,通过美读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通过品读回味,欣赏诗歌的语言。

3、态度、情感、价值观:

学习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2、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的主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板书设计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喉咙嘶哑的鸟(“我”)

歌唱:   土地

河流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黎明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一起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

二、资料助读

1、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2、写作背景:

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东北、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识。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歌。

三、朗读,整体感知

1、听录音磁带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停顿、重音)

3、指定学生诵读全诗。

教师作简要点评。

4、齐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

其余学生听读,准备点评。

四、研读诗歌

1、诗歌是按怎样的思路抒写的?

2、学生合作研讨:

⑴ 诗中“用嘶哑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⑵ 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

⑶ 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⑷ 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⑸ 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2、学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

组合作讨论。

五、背诵课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自由背诵。

3、指名背诵。

自由背诵课文。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土地”是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之一,它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读《我爱这片土地》,我们感受着哪个苦难年代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心声,是历久不衰的主旋律,更是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七、课堂反馈练习

阅读艾青的《向太阳》一诗,写1篇评述性的短文。

八、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预习《乡愁》。

《我爱这土地》教案【第二篇】

一、教学目的

1、引起同学对新诗的兴趣

2、增加对新诗的了解

3、体会本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教学目的1、3

2、难点:教学目的1

三、教学设想

由同学分小组自主备课,选出优胜组所推荐出的一名小老师上台授课(说明:在我校课改年段每班都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四、教学过程 (以下内容为授课同学的教案)

(一)、导入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在这悠久的历史过程中,蕴育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唐诗、宋词、元曲,这些都是我国古代文明的精华。宋词是唐诗的进化,他们的不同在于宋词的每个句子长短不一,而且不那么讲究押韵。而元曲是宋词的进化,为了适应老百姓的需要,变成了唱的,为普通百姓所接受,那么新诗是怎样诞生的呢?今天我们就要为《我爱这土地》找找妈妈。

(二)、新诗

1、提问:同学们都有备课,你们能说说吗?(由同学各显身手)

总结:关于新诗的产生也即现代诗的产生主要有三点:(1)、“五四运动”的“阿拉文库运动”使规律的古诗变成了文学圣地的LKK,放进了“博物馆”;(2)喝了洋墨水的文人把现代主义移植了过来;(3)“五四运动”时期,胡适的《尝试集》出现了新诗花园的第一只玫瑰。

2、提问:那么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新诗呢?

明确:现代诗有几个特点:(1)自由,不押韵,不必对仗,不论平仄;(2)抒情,“以我手写我口”,着重个人的直觉;(3)新的手法----要颠覆,要新颖,要不俗,不肤浅;(4)要能向人的心灵进军----感动人心。来让我们看看这首诗:

心弦

丢失了阳光海浪的沙滩

残留着的是蚀人的黑暗

就好像是

丢失了的心灵

残留着迷茫的无知

终于

在那一天

发烫的泪水就那样夺眶而出

像落了一地的透明的玻璃珠

碎了

却留下了动人的旋律

它说:“我是不是早该走了”?

无语 沉默 静寂

那旋律终被微风遏止

它是真的走了

同学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她就是我们班的叶燕雪。下面我们再来看一首胡适先生《尝试集》中的一首诗:

蝴蝶

两只黄蝴蝶

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

一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

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

天上怪孤单

同学们我相信我们也能开出更美的诗园牧瑰的

3、讲授新课(以下内容随处可见,恕不烦叙)

背景介绍

作者介绍

重点内容分析

小结

《我爱这土地》教案【第三篇】

设计

美读。

创意说明

朗读是含英咀华,把经典“化”入个人身心的过程。课堂上教师示范朗读,把自己对作品精华处的理解和感受“读”给学生听,同时指导学生读,这是“美读”,更是“读美”。

教学步骤

一、围绕课题“我爱这土地”引导学生提问

从题目中,你会产生什么问题?

二、介绍作者的创作情况以及创作背景

三、教读,学习朗读技巧

1、第一遍朗读,教朗读节奏、重音。

2、第二遍朗读,教连读,即朗读时句断而气流不断,读得流畅起伏。

3、第三遍朗读,确定诗句的感情基调,做到以情带声。

4、第四遍朗读,读出情感的层次。第一层,诗的一、二句,男领:第二层,诗的三、四、五、六句,男女合读;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最高音,男领一遍,全班齐读一遍。

四、品读,体会诗的意蕴

1、探究诗中意象的含义。

2、教师先做提示,联系历史背景。

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写照。

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土地上的河流,像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一般汹涌奔流。

无止息地吹刮的激怒的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无比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⑴ 评说诗中“鸟”的形象。

⑵ 用“这是一只___________的鸟”句式说话。

⑶ 这是一只歌唱得喉咙嘶哑的鸟。

⑷ 这是一只在炮火连天的危机时刻仍奋发歌唱的鸟。

⑸ 这是一只和祖国生死相依、对祖国忠贞不渝的鸟。

小结:“鸟”的形象正是诗人自己的形象,“鸟”的歌唱是诗人也是全民族那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的表白。

五、听读,聆听名家朗诵

六、演读,歌唱爱的赤诚

七、诵读,当堂背诵全诗

《我爱这土地》教案【第四篇】

蚌埠教育学院中文系 姚国建

在中国诗人当中,艾青是一位扎根土地而又向往太阳的诗人。土地和太阳是支撑他生命和精神的脊梁,也是贯穿于他全部诗歌的核心意象。如果说太阳意象寄寓了诗人对理想和光明的追求和向往,那么土地意象则寄寓了诗人对大地母亲、对祖国、对人民最朴素、最忠贞、最深沉的爱。这首《我爱这土地》就是诗人献给土地最真挚的恋歌。它以简练传神的笔法、精巧的构思,生动形象地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土地最忠诚的歌者形象,一个始终环绕和守护着土地母亲的诗魂,一个给人以信念、信心和希望的使者。

要想深刻地感受和理解这首诗,我们首先就要了解艾青诗歌中的土地情结以及土地在艾青诗歌中的多重象征意义。艾青生于乡村的土地,长于乡村的土地,吸吮着农妇大叶荷(大堰河)的乳汁长大,从乡村的土地走向城市,再走向法国留学。回国后,他以满腔的热情想在祖国的土地上播种梦想和希望。可是,呈现在他眼前的,却是贫穷、落后、愚昧,战乱的风暴不断地袭击着祖国的大地,特别是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意地践踏、蹂躏着祖国的大地。诗人的心时刻牵连着苦难的大地和人民。抗战爆发不久,1938年12月28日的夜晚,他写下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全诗分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以中心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贯穿其中,间隔反复,多角度地透视了战争给中国大地带来的灾难:“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土地的垦植者/失却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诗人由此发出辛酸而悲愤的慨叹:“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中国的苦痛和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而在《手推车》一诗中,诗人站在北方的黄土地上,看到深深的如鞭痕一样纵横交错的车辙,听到手推车发出病人挣扎一般的尖厉的啸响,他的心灵为这苦难的大地以及大地上艰难挣扎的人民感到揪心的疼痛,觉得那灰黄色的土地,那刻在土地上的深深的辙迹是“交织/北国人民的悲哀”。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到诗人对大地母亲、对民族、对人民的骨肉深情。而当抗日的烽火逼近了黄河,民族危亡的警钟不断在诗人心头轰鸣的时刻,艾青身伫古老的潼关,举目四望悲哀的北方,眼含热泪写下了《在北方》这首忧郁沉思、苍凉悲壮的歌。诗不仅如实地描写了日本侵略战争给北方带来的深重灾难,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深深忧虑,对战乱中人民遭遇的深切同情,更表达了诗人对这片贫瘠的土地的忠贞与挚爱:“我爱这悲哀的国土,/一片无垠的荒漠/也引起了我的崇敬”“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带给我们以纯朴的语言/与宽阔的姿态,/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永远不会灭亡;/我爱这悲哀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民族”。在这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诗人这样讴歌土地,无疑在鼓舞人们树立坚定的信念、不屈的意志。这是诗人对土地的信念,对土地的忠贞,对土地的挚爱。由此可见,土地意象已融入了诗人的生命和灵魂,它是生命之母的象征、祖国母亲的象征、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祖国命运的象征、华夏历史的象征、民族凝聚力的象征、人民意志和力量的象征。总之,在土地意象上凝聚了诗人异常复杂的情感信息和思想信息。

正因为如此土地在诗人笔下,已成了永恒的情结。土地是诗人永远依恋的对象,永远倾诉的对象,永远忠诚的对象,永远歌颂的对象。这种种复杂的情感汇聚在一起,终于使诗人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要做一个土地最忠诚的歌者,于是便催生出这首著名的诗篇《我爱这土地》。

这首诗写于抗战初期,它集中展现了艾青对土地的一片赤诚之爱。在个体生命的渺小、短暂与大地生命的博大、永恒之间,诗人为了表达自己对土地最真挚深沉的爱,把自己想像成是“一只鸟”,永远不知疲倦地围绕着祖国大地飞翔,永远不停歇地为祖国大地而歌唱,既唱出大地的苦难与悲愤,也唱出大地的欢乐与希望;即使死了,也要将整个身躯融进祖国的土地中,以表示自己对土地的深沉之爱。全诗的感情是强烈而内在的,基调是深沉而忧郁的。可以说,时代的投影与真实的感受相结合,使得这首诗的感情显得极为真诚,更有感染力,更能拨动读者的心弦。

从写作艺术上看,这首诗的显著特点是篇幅短小,构思精巧。土地是个博大的意象,诗人选择它作为寄情的对象、倾诉的对象,其境界极其广阔,意象极其丰富,诗人的情思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诗人的想像和诗思的回旋天地也是无限自由、广阔的。但他没有把诗的篇幅拉长,不让诗的情思散漫开去,而只把诗人对土地广阔而深厚的爱浓缩在10行诗中,并且取得了最佳的艺术效果。

诗人不是从实处落笔,而是从虚处落笔,通过想像把自己虚拟为“一只鸟”,借鸟儿与土地的关系来展开全诗的艺术境界,使诗的整体构架显得巧妙自然,使人浑然不觉。诗以“假如”开头,显得新奇,富有独创性,便于化人为鸟,把诗境推向虚拟的艺术境界。当然,诗中的“鸟”,仅是泛指,具有象征性,不像古诗词中那些实指(如杜鹃、鹤鸽等)。“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是一句引人注目、令人心动、值得品味和沉思的诗句,也是全诗中深化诗人对土地感情的一个奇异的亮点。这是当时悲壮的时代氛围(抗战初期)、诗人特殊的个性与气质(艾青自称是“悲哀的诗人”)以及诗人特殊的表达需要等等,共同作用于鸟儿形象而产生的审美意象。它大大提升和强化了形象的审美表现力—从中我们不仅能感到时代的氛围、诗人的个性和气质,更能感到诗人对土地的爱是如此的执著、坚贞和顽强。

接下来,诗人便向我们叙述他要歌唱的对象。从句式上看,用的是排比句;从方法上看,用的是类似电影蒙太奇式的特写镜头,向我们依次推出他要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这些都是博大的自然或宇宙意象,但诗人选择了这几种典型的形象,极其简洁、鲜明,却又能让我们产生丰富的想像和联想,引起深刻的沉思。值得指出的是,诗人在“土地、河流、风、黎明”前都特意加上了带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或修饰语,使它们一个个都转化成了富有象征意味和暗示力的画面,既暗示了祖国多灾多难的命运,也暗示着人民的不屈与抗争,以及大地上仍然在生长着的希望,同时还暗示着诗人要竭尽全力,与其共命运,为他们而歌唱;即使死了,也要埋进这片土地,用自己的身躯去肥沃这片土地。从构思的角度看,到这里,诗人仍然紧扣“鸟儿”这个虚拟的形象(“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让其生前与死后形成强烈的对比,于对比中表现出鸟儿对土地的执著、赤诚之爱,从而也艺术地塑造了一个土地忠诚的歌者形象。

这首诗的第二个特点是巧妙转换,另辟诗境。按理,诗情到达高潮之后,再接下来抒写难度就很大。但诗人却巧妙地宕开一笔,隔开一行,作了必要的间歇和停顿后,开始了巧妙转换,写下了两行形象突出、感情进一步升华的结尾。令人读后怦然心动,过目难忘,吟诵不已。

第一,抒情视角作了转换。诗的第一节是从虚拟的视角,即从鸟儿的视角去想像,去表现鸟儿对土地的忠诚与挚爱,显得形象含蓄;第二节却换成实写的视角,即从诗人自我的视角去实写自己“常含泪水的眼睛”,倾诉自己对土地的“深沉”之爱,是直抒胸臆。这样,虚境和实境的结合与对应,构筑了全诗内在完整的艺术空间;结果与原因的关联与对照,又构成了支撑全诗的内在逻辑结构。

第二,写作手法作了转换。前一节用的是比,是想像的境界;后一节用的是赋,是直抒胸臆的写实。全诗由前面蒙太奇镜头式的画面暗示转到了后面诗人的直接指点,以一个强有力的情感抒发结束了全篇,从而把读者的注意力引进了一个浓郁的情感氛围,再一次感受到诗人对土地的忠贞与挚爱。

《我爱这土地》教案【第五篇】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爱这土地》,位于语文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说一下我的教学设想。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本文是一首诗歌,关于诗歌课标有如下要求

1、课标理念: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教材分析

单元要求: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形象,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课特点:以巧妙的抒情方式和富有深刻含义的语言抒发诗中强烈的爱国情感。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及新课改的理念,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形象,领会其象征含义。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及把握巧妙的抒情方式。

3、通过朗读和比较阅读,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

4、体味诗中强烈的爱国情感。

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到乐学从而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

4、学情分析

(1)学生认知水平

本诗是初中生接触的第一首现代诗歌,对诗歌的文体知识了解不多,对诗歌的欣赏能力还不高。同时本诗的写作年代距今较远,今天的学生很难理解诗人那种特殊情感。

(2)教师课前预判

在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作品,解读作品,边学习边体会现代诗歌的主题,指导现代诗歌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5、说重点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中出现的形象,领会象征含义。

2、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6、说难点

结合本诗写作背景,把握诗歌的形象,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

根据新课标对欣赏文学作品的要求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依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上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二、说教法

关于教法,魏书生老师的一句话对我的启发很大:“读书实际上是一个文化传递、精神传递的过程,要能形成作者—教师—学生三者之间对话交流的互动关系。”所以我认为教师应当选择适当的教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作者的情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于是我选择的教法是:

1、诵读法

2、点拨法

3、比较阅读法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教师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三、说学法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同时新课标也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于是我为学生设计以下学习方法:

1、朗读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3、欣赏感悟法

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各方面的共同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参照教学重、难点,我将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来展开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播放日军侵华的片断。

同学们,谁不爱自己的祖国,谁不爱自己的土地,当日寇的铁蹄践踏我们土地的时候,诗人艾青拿起笔来投身抗战的洪流,写下了《我爱这土地》一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诗歌,感受诗人艾青的拳拳爱国之情。

这里用音像资料,以强烈的视听效果,渲染气氛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形象感受本诗的写作背景。

二、资料助读

我先让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作者和背景资料,这样做是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搜集信息的能力。

在学生交流后,我用多媒体打出了作者和背景的重要资料,让学生加深印象,有助于学生尽快理解诗歌。

本诗是初中生接触的第一首现代诗歌,对诗歌的文体知识了解不多,因此我介绍了现代诗歌的有关知识。

现代诗

又称"新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来产生的新体诗歌。它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歌格律的限制,采用了较为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便于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新诗要求做到精练、押韵,大体整齐。

诗歌阅读方法:一朗读,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二感知,看标题,找主旨句,不忘背景

三品味,析形象,品语言,悟内涵

本堂课我就以这三个步骤指导学生欣赏本诗,让学生学会阅读欣赏诗歌的方法。

第三环节:我首先进行了朗读指导

幻:朗读指导一读,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1、阅读书后《诗歌的节奏》,指导学生把握诗歌节奏的规律。

节奏:有规律的停顿

重读:能鲜明表达诗人情感的词

感情:

2、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重音,试着说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节奏:有规律的停顿

重读:能鲜明表达诗人情感的词

感情:悲怆、深沉

3、学生自荐朗读诗歌,让学生点评。

4、这首诗歌的节奏和重音不易把握,特别是这几句要重点指导:

重读:能鲜明表达诗人情感的词因此,饱含诗人思想感情的意象应重读。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接下来,让学生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本诗。

第四环节整体感知,把握感情

诗歌阅读方法

二感知,看标题,找主旨句,不忘背景

让学生默读诗歌,看标题,勾画出最能表现诗人感情的句子也就是本诗的主旨句,结合背景,说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指导学生方法后学生会很快找到主旨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第五环节:研习诗歌,欣赏品味

三品味,析形象,品语言,悟内涵

结合本诗的特点,我采用了点拨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析形象,品语言,悟内涵。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这首诗是怎样抒发爱国情感的。

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

1、诗中是通过什么形象来表达出这样的爱国激情的?板书;鸟

(引导学生了解本诗的艺术特色;巧妙的抒情方式,即把我比作一只生死眷恋土地的鸟,形象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

2、诗中的鸟儿,歌唱了哪些事物?这些事物有什么深刻含义?板书歌唱土地

(意象就是作者诗中借助抒发情感的形象,我为什么没有直接问意象呢,因为七年级学生很难理解什么叫意象,这时我让一名学生扮演小鸟有有感情朗读,找歌唱的事物,学生会很快地找到这首诗抒发情感的形象即土地、河流、风、黎明,这样下一步分析意象的象征含义就水到渠成了。

我让学生看书后练习一有关象征知识,由于象征是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又初次接触,我先举出生活中有象征意义的实例来点拨学生再举几个类似的例子加深理解。

蜡烛-——奉献精神

莲花——高洁

同学还可以说出蜜蜂老黄牛春蚕松树等有象征意义的事物

这样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去探讨本诗形象蕴含的象征意义。

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本诗中这些事物有什么深刻含义,明确象征意义。这时我板书了土地的象征意义,这也是本诗所抒发的感情。

我用化深奥为浅显的方式,突出了重点也突破了难点,。

幻:意象

象征含义

土地、

河流、

风、

黎明

4、品味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三品味,析形象,品语言,悟内涵

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要品味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本课的语言凝练含蓄富有感情,因此我让学生找出并朗读感受最深的语言,进一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可能会找出嘶哑、悲愤、激怒、深沉等词语

我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背景来品析这些词语是怎样表达作者的的爱国情感的。

如果学生回答不明确,我会以嘶哑为例来点拨,为什么这里用“嘶哑”一词,而不用“清脆”或“嘹亮”。

“嘶哑”表达出“鸟儿”歌唱不已,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的几多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不会停止对祖国的爱的表达。如果用“清脆”或“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

最后请学生小结本诗的写作特点

1、意象内涵丰富

2、抒情方式巧妙

第六环节: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结合书后附文,与课文比较二者抒发感情的异同。

学生朗读,小组讨论交流。

1、用刚学过的欣赏诗歌的方法,进行能力迁移,让学生初步把握《中国的土地》抒发的思想感情,

2、通过多角度比较两篇诗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歌,同样

的意象在不同的背景下可以抒发不同的情感。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提高诗歌阅读能力。

第七环节: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再次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回味本诗蕴含的爱国情感。

最后我在《黄河大合唱》的背景音乐中,(打画面;抗战——抗战——奥运北京喜)

我充满激情地结束本文:同学们,艾青这首诗唤起了我们的民族情感,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力量,让我们感受到了永不屈服的民族精神!也许我们今后再也不会面临诗人所面临的民族苦难了,但那种民族的忧患意识,民族的自豪感,振兴民族的希望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同学们,展现民族精神的奥运会即将举行,假如你是一只鸟,联

系即将举行的奥运会,你会唱些什么呢?仿照课文写一首诗。目的是练习仿写,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

以上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导!

谢谢大家

附1:板书设计

我爱这土地

艾青

象征含义象征意象

祖国大地土地

反抗精神河流

解放区黎明

设计意图:内容简约,布局合理,美观大方,既体现了课文重点内容,又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附2:教后反思:

教授这堂《我爱这土地》,感受颇多。

一是让初涉诗歌的七年级学生,了解并运用了有关诗歌的基本知识。作为工具性的语文课堂,要让学生在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学会阅读名篇佳作的方法。本课就以《我爱这土地》一文为例,让学生了解并运用了阅读诗歌的方法。

(一)朗读,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二)感知,看标题,找主旨句,不忘背景

(三)品味,析形象,品语言,悟内涵

二是让学生感受到了诗歌的独特魅力。

在朗诵环节中,在反复听读、诵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阅读诗歌节奏和重音的方法,更在朗读中,体会到了诗歌字里行间所散发出来浓郁的诗歌氛围,感受以了在短短的几行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一腔浓浓的爱国热忱。这是一般文学体裁所无法比拟的。

三、在课堂教学中参透了《语文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角度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这意味着“人文精神”将会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提升到重要的位置。《标准》在字里行间有意突出了“人文”一词,给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一个信号: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追寻失落的“人文精神”。

何为“人文精神”?通过学习《标准》,我认为语文课中的“人文精神”,是教材中那闪烁着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和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是主体意识、创造思想、责任感、独立人格、权力意识等方面的内容。《我爱这土地》中所洋溢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可以说就是一种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服务人、发展人,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生命。在本节课中尊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合作,这也是语文课堂中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人文”是潜移默化的、长远的、隐性的东西。这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逐步的渗透人文精神,把这作为日常教学的一部分。强调学生的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培养学生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20 124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