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方案精编4篇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教育改革方案精编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教学改革的方案及措施【第一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护生;专业培养
[DOI]1013939/kizgsc201714300
医学院校护生培养的目标是实现人才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应注意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有效性,从而使得医学院校的护生可以为社会、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医学院校护生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重要性
11对社会的快速发展进行适应
我国人均收入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在对医疗技术水平要求的同时,也相应加强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其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使得医患纠纷的发生概率也在不断地提高。[1]因此,加强医学院校护生的专业的培养,使其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将医患纠纷的发生概率降低意义重大。医学院校作为护生培养的摇篮,应采取合理措施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得护生可以更加适应社会的要求。专业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重点,因此,为护生进行专业培养时,应合理地对相关的教学方案进行改革。
12对高等教育改革的相关要求进行适应
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互联网在医学院校教学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对医学院校的教育改革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包括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教学手段等,从而使得医学院校护生的R蹬嘌方案作相应的改革。
2医学院校护生专业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专业培养方案在制订的过程中,存在不科学、不严谨的情况,使得护生专业培养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能较好地根据既定的方案进行教学活动,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对护生专业培养的方案进行修改,不符合教学方案的稳定性,对护生的专业培养造成一定的影响。
21方案制订不严谨
在方案制订的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使得培养方案仅根据少数人的意见进行制订和修改,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则会出现教学资源缺乏、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从而不能根据教学的方案进行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从而使得教学管理混乱,影响护生专业培养的管理。[2]
22培养方案框架不科学
培养方案的相关框架存在陈旧的特点,其没有随着医学教育的改革以及社会的发展而做相应的创新以及调整。
23课程设置过多
医学院校护生的相关课程设置的数量较多,且不同课程的学时均存在较长的问题,尤其是理论课的课程占据较大的比例,主要注重专业知识的教育,使得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而护生的实习学时、见习学时、实验学时较少,导致护生的实践能力较差,对其自主学习造成影响,难以对其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导致其不能较好地对医学知识进行利用。
3医学院校护生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
31对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措施拟定
医学院校应将护生学科的特点与具体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培养方案改革的措施进行拟定,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主要包括教研室、系以及院校这三个层面,不同层面的工作、责任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改革的思想上应充分引起各个层面的关注,对医学院校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调动,从而可以更好地实施修订的工作。
32对专业负责人进行确定
常规情况下,专业的负责人主要是由相关专业的教研室、系进行负责,在教学管理部分的安排下,相关的负责人进行落实、推进,并对培养的方案进行实施。
33分析和总结专业的培养方案
充分对已经实施过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并与教学经验相结合,合理总结原培养方案的缺点和优点,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优化,避免在新的专业培养方案中出现类似的问题。
34征求各方面的建议
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前,应积极对学生的想法进行了解,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对已经毕业的护生岗位适应情况进行了解,可通过访谈的方式,来了解医疗部门对护生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制订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方案,体现出以护生为中心的宗旨。
35创建科学的培养方案体系
护生专业培养体系应与时代的要求相符合,在传统选修课以及必修课的基础上,可对专业基础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实践创新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进行设立,在相应的平台中,对不同课程的模板进行设立,可设立公共选修课、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等课程模板,护生可与自身的兴趣相结合,自主进行选课和学习,促进其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的提高,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3]
36对专业培养的目标进行明确
设置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对相关的服务进行实现,并对护生学习中的各个专业目标进行明确,以目标为中心来设立课程。首先应对课程体系进行完善,需要护生对其专业以及专业相关的知识进行掌握,否则可导致体系不完整,影响其学习。护生的专业课程较多,其间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应合理安排学习的顺序,减少出现逻辑混乱的情况。[4][5]可充分将互联网应用于现代教学中,尽量将学生的课堂学时减少,减轻其学习的负担,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时间,使得护生可以更加积极地进行学习。
4结论
专业培养在医学院校护生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时代的发展下,应加强护生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属于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医学院校教师、护生之间齐心协力,并结合医学院校的具体资源,合理进行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将护生的专业素质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晓烨,许虹波,赵萍,等不同学历护生专业认同和学业自我效能关系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4,29(1):61-63
[2]王冬华,罗美媛,刘玮,等提升高校护理专业教师人文素养与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培养的相关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2):9-11
[3]张丽,郝玉玲分方向培养模式对专升本护生学习投入及专业态度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9(3):50,83
[4]叶天惠,易永红,陈锦秀,等护生护理专业能力培养情景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9):3750-3752
教育改革方案【第二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合理配置教育人才资源,调整优化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结构,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起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符合中小学、幼儿园管理特点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事管理制度。各学校采取“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办法,全面实施教职工聘用。
二、改革目的、意义
目前,我旗教师队伍整体上能够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学校教师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工作积极性不高,与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为用人体制陈旧,机制不活,干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难以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现状,就必须从改革用人机制入手,激活体制和机制。通过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建立起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和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的转变,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三、改革原则:
1、法人负责原则。各中小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本单位教职工的聘用工作。
2、公开聘用原则。以教代会的形式对聘用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坚持岗位公开、条件公开、程序公开和结果公开的“四公开”原则。
3、择优聘用原则。注重实绩,任人唯贤,秉公办事的原则。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
4、公正聘用原则。学校要把设岗情况、岗位需求条件、教师职责、教学任务、任职条件、工作目标、岗位的工作量等进行公布。
5、亲属回避原则,即校长不能聘用其直系亲属为班子成员或学校财物管理工作人员。
6.依编定岗原则。按编制确定岗位(管理人员、专任教师、教辅人员、工勤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公平竞争,双向选择,择优聘用的原则,聘期一般为2年。(在聘期内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履行所聘工作岗位职责的,经本人申请,提交聘用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
四、改革范围:
全旗各中小学、幼儿园全体教职工。
五、改革办法和程序
1、成立聘用工作领导小组。各学校成立教职工全员聘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本单位教职工全员聘用工作,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为:校长、书记、副校长、工会主席和教师代表(教师代表则教代会选举产生)。
2、制定聘用方案。根据教育教学岗位要求,制定学校岗位说明书和人员聘用方案。方案内容包括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聘用岗位设置、岗位职责、组织实施办法、聘用后考核奖惩办法等。经教代会讨论通过,报教育局审定后执行。
3.公布聘用岗位、岗位职责、聘用条件、聘用方法等事项。不得随意增设内设机构和岗位职数。确需增设内设机构和环节干部数必须报教育局批准。
4.本人申请并提交《应聘意向书》。
5.应聘人员参与学校内部的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竞争上岗的程序是:课堂教学、民主测评、考核、竞职演讲等(专任教师竞聘上述四项均参加,其它岗位只参加后三项;也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可采取上述三种办法以外的其它办法)。课堂教学主要是评委通过对授课者的课堂教学能力进行量化打分;民主测评是全体教职工对被测评对象工作的评价;考核主要是学校对被考核对象一年来的德、勤、能、绩量化打分;竞职演讲是考察演讲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工作态度。
对于一岗多人参加竟聘的可以采取笔试、演讲、答辩或其他形式进行。对于等于或少于竟聘岗位报名人数的可通过考核确定上岗人员。
聘用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竞争上岗的结果,择优选聘教职工,提出拟聘名单。拟聘名单经聘用工作领导小组审查同意后,在学校显著位置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三天。
6.竞聘岗位先后顺序为:管理岗位、环节干部岗位、专任教师岗位、教辅岗位、工勤岗位。
副校长、环节干部兼课由本人提出申请,经聘任工作小组研究后,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课程。
7.聘用教师,男、女享有平等的应聘权利,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女性的工作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聘女性或提高女性聘用标准。
8.颁发聘书。校长与受聘教职工签订《岗位聘用合同书》,聘用合同书要明确规定聘用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和聘用双方协商约定的其他内容。
9.今后凡补充的新教师,在补充当年由聘用领导小组研究后,安排工作岗位,不再参与当年聘用。
六、聘用合同
1.聘用合同是聘用学校法人代表与受聘教师确定受聘关系,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的协议。
2.聘用合同的期限一般定为2年。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双方遵守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订立的聘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和约束力,当事人双方必须严格履行聘用合同条款等内容。
3.建立聘用关系以书面形式订立聘用合同,聘用合同一式四份,当事人双方各执一份,一份存入本人档案,一份存主管部门。
七、逐步推行符合我旗实际的教师激励机制
1、绩效工资中活的部分,在年终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在科学考核的基础上自主分配,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
2、旗政府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重奖在中高考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成绩优秀的教师。
八、强化政策措施,确保改革的稳定和谐
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直接关系到广大教职工的利益,要从实际出发,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依据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措施,确保改革的稳定。
2.本次改革后各单位不得自行互相借用教职工,也不得自行批准长期病休人员。经指定医疗单位确诊患有难以治愈的严重疾病、精神病的,暂缓签订聘用合同、缓签期延续直至前述情况消失,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长期病休人员待遇,申请长期病休者,必须经过医疗部门鉴定,教育局、人事局批准并按相关规定办理工资核减手续。经医疗部门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因公致残、患有绝症、患有精神病等无法坚持正常工作的,可自愿申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退休(退职)手续。
4.未聘人员补聘办法
①系统内补聘:本校落聘人员实行全旗教育系统平衡调配,经本人申请教育局批准到缺编学校(园)应聘。
②待岗:不服从调配,不主动申请到缺编学校应聘视为待岗。待岗期间停发全部绩效工资,在此基础上生活费发放标准。待岗第一年每月按本单位同职务聘任到最低岗位在岗人员工资总额的80%计发;第二年每月按本单位同职务聘任到最低岗位在岗人员工资总额的70%计发;第三年及以后按每月本单位同职务聘用到最低岗位在岗人员工资总额的60%计发。首次聘用的未聘人员在改革前任原职务满5年、距国家规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且具备订立聘用至退休合同条件的,待岗期间可以保留原国家和自治区定的工资待遇。
九、改革工作步骤
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具体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成立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
2、各学校(园)召开人事制度改革动员大会,具体部署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3、宣传动员,公布方案。各学校(园)要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局下发的《***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切实保障教职工对改革政策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同时按教育局下发的《***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制定出符合本学校(园)实际情况的教职工人事制度改革方案。报教育局,经改革领导小组同意后组织实施。
4、各单位在竟聘前要组织具备条件提前离岗退养人员提出申请,并由教育局办理提前离岗退养审批手续。
5、组织竞聘上岗。竞聘上岗是这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各单位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负责、缜密细致地抓好落实。
6、签订聘用合同,并报教育局备案。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
十、加强领导,严肃组织纪律,确保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1、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校(园)领导要高度重视,按教育局改革方案统一部署,把人事制度改革摆在重要议事日程。要按时启动,及时推动,适时跟进,确保完成各项改革任务。教育局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所属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协调。
2、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到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的大事,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方案要由教职工大会或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经旗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审核批复后方可实施。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对出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确保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顺利进行。
3、严肃工作纪律。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要实事求是,遵守各项纪律,对违反岗位设置管理和人员聘用政策规定的,不予确认岗位,并限期纠正。情节严重的,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并按照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4、为确保本次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特成立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
组 长:苏德(旗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政府副旗长)
副组长:郭杰(教育局局长)
刘占武(教育局党委书记)
曹雅琪(教育局副局长)
王永泉(教育局副局长)
成 员:殷文仁(教育局办公室主任)
李新明(教育局督导室主任)
杨忠(教育局师资股股长)
白来来(教育局普教股股长)
王金良(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
教育改革方案【第三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和党的*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改革教育主管部门管理形式和学校教学管理体制、提高课堂效益为突破口,培养一批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建立一支教学和科研骨干队伍。通过3—5年的努力,形成一套适合*教育教学管理的新模式,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二、改革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教学改革全局,激发广大教师的改革热情,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统一思想,结合*教育实际,坚持专家引领、试点先行、分类指导、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全面提高。
三、改革的主要内容
㈠教育主管部门的改革
1.变单一的行政管理为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相结合。
⑴强化学习意识。教育主管部门的机关领导和干部应强化学习意识,加强教育科学、管理科学和教育政策法规等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业务指导能力和服务的质量。
⑵转变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重点。将县教育局的工作重点下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上,把政府的宏观政策具体落实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上。深入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增强服务各级各类学校的意识。让县教育局的干部对口承担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监督、指导和服务工作,将干部的考核与学校的工作绩效挂钩。
⑶教育科研部门和学校参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县教育局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推行管理措施时,邀请教育科研部门和学校的有关领导、专家参与,或建立一支常态的业务专家队伍为教育局的宏观管理出谋划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2.建立以教育科研部门为核心的业务管理机制。
⑴加强县教育科研中心的建设。在管理上,以县教科中心为核心,采取多种形式,配强配齐师训、教研等股室的工作人员,从全县中小学抽调一部分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充实到教育科研部门,保障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逐步改善县教科中心的办公条件。
⑵以县教科中心为基础,从各校遴选优秀教师,成立不同学段的学科专家组,指导学科教学改革,参与教师培训和教育科研,评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㈡学校的改革
1.变独立的责任分包为系统的运行机制。通过县教育局与各学校的密切联系,建立教育局干部深入学校监督管理的常态机制,校长及其他教学管理人员承担教学和教研任务,将班级考核、学科考核与学校领导的考核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管理的效能。
2.变班级管理为主为学科管理为主。以学科为单位,建立常态的学科管理模式,统一进行学校的学科教学及科研的管理,将责任落实到学科,以班级管理来协调年级各学科的教学和学习的分配,校长对学科和班级工作进行统筹。突出管理重专业性的特点,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科课堂教学质量上,使教学与教研相互促进,将集体的力量体现在学科教学与教研上,避免师生重复机械劳动的过重负担,加强校长、学科长对教学的监督,明确学科长的职责和权力,使不同班级的教学出现一个整体发展的态势。
3.变单一学科运行机制为学科联动机制。每门学科任命一名学科长,学科长组织各学科科任教师制定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然后各学科长共同根据学科教学任务来核定各学科的权重,合理调配各科的教学量和学习量。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根据各科的教学量和学习量进行班级管理,形成一个学科联动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4.变统一的教学模式为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在继续保持大班额教学形式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学科管理的模式,协调各学科的教学任务,合理系统地制定统一的学习内容和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以及有选择性的分层次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课内外的学习都得到有效落实。课堂教学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结合,课外学习突出个性的发展,既强调共性又强调个性,以突出个性为主,在共性的基础上甄别个性,在突出个性的同时兼顾共性。有效解决统一的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必要条件。
㈢评价改革
1.建立县政府作裁判,县教育局、县教科中心和学校相互评价的机制,先突出总量、兼顾效益,再逐步发展到保持总量、注重效益。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集体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做到不放弃任何一所学校,不放弃任何一名教师和学生。将县教育局与学校、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捆绑在一起评价。
2.充分发挥以县教科中心为第三方评价的作用,此项评价属纯学术的评价。
3.适当结合学生评价和其他形式的评价,完善评价机制。
四、目标任务
通过3—5年的不懈努力,全县中小学全面完成学校治理整顿工作,并进入科研办学的良性发展阶段。校长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发生转变,课堂教学发生明显变化,教研与教学紧密结合,教学和学习状况根本改变,教师协调工作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学校工作效益和教学成绩明显提高。全县教育总量和质量都得到提高,一定程度上缓解学校教育发展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一年有变化,三年见成效,五年教育总量明显增加的目标。
五、基本原则
㈠以点带面的原则。为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从全县中小学中选择一部分学校作为试点先行改革,做到重点研究、重点指导,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半年后在全县中小学逐步推广。
㈡协调发展的原则。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重点关注不同学校的协调发展,班级管理与教育教学科研的协调发展,同一个班级不同学生的协调发展。通过改革,使全县教育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让不同学校、不同生在教育教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最终使全县的教育教学能够持续、稳步、协调发展。
㈢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治理整顿、科研兴校、人文名校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在每一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同时要关注后续阶段的问题,为后续阶段的发展提前做好准备,做到统筹兼顾。
六、保障措施
㈠加强领导
为确保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县人民政府成立*县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业务指导小组。
领导小组为*县推进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领导、协调机构,主要负责本次改革工作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策,协调组织各有关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教育局,承担改革的日常事务性工作。
业务指导组为推进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业务指导机构,负责改革工作的调研、改革学校的确定、具体方案的制定、改革进展情况的反馈、改革成果的总结、改革评价、改革经验的推广等工作,业务指导组下设办公室于县教育局教育科研中心,承担改革的日常业务工作。
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业务指导小组。
㈡经费保障
县政府将师训经费、教育科研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各乡(镇)人民政府、学校也要从公用经费中安排一定经费用于教育科研和教师培训。
七、方法和步骤
㈠方法
试点学校先行改革:
1.高中根据学生基础分成三个层次进行“配餐”制教学,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
2.初中以推广“洋思模式”教学法为主,倡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重在提高课堂效益。
3.小学以“参与式教学法”为主要改革方向,重在培养兴趣、打牢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㈡步骤
年1月底,选择试点学校,并完成各试点学校改革工作方案。按高中、初中、小学分类确定以下改革试点学校:*县第一中学、*县第二中学、*县民族中学、旧城中学、新城中学、弄璋中学、*县第一小学、*县民族小学、弄璋中心校、支那中心校。
未确定为试点的乡镇和学校也要积极做好学习、宣传、动员和方案制定工作,为全面推开改革工作做好准备。
年3月中旬,在试点学校率先实施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改革方案【第四篇】
关键词计算机;职业教育;改革研究
前言
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计算机职业教育发展较晚,很多方面存在不够完善之处,在计算机教学方面,依旧采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不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也不利于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而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实用性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正确面对当今时展形式,积极进行计算机职业教育改革,强化学生计算机技术,以此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积极适应市场需求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和实用型的社会所需人才。因此,在实际教学阶段,高职院校必须严格秉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不仅仅是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和课程设置方面,同时在教学组织方面,都需要以学生为本。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自觉探索,主动学习,同时能够深刻掌握到计算机技术能力和理论知识,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社会在不断发展变革中,高职院校必须随时关注就业市场动态,对此做好综合性分析,可以组织相关教师到社会企业单位中进行调研,以此了解社会和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进而制定出合理可行、满足企业要求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方案,将提升计算机技术作为培养学生的核心内容,加强全体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整体上对现阶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教育方案改革阶段,高职院校务必同实际教学工作相结合,同时对毕业生就业岗位充分分析,对于传统落后的不利于学生能力提升的教学课程,敢于舍弃,逐渐减小学生同岗位需求之间的距离;改革中需要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理念,加大实践教学的占课比例,比如说增加实践教学的课程时间,上机实践课程设备进行升级等,建立更加全面丰富的计算机知识数据库,更加便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同社会中企业做好沟通合作关系,同样是计算机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的重点内容。通过校企联合办学,使校企融合度得到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以此对学生整体素质进行考虑,对学生做针对性培养训练,加强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以此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二、创新教学方法手段,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相比较而言,高等职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较为复杂,对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现阶段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急需转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在实际教学阶段,高职院校教师需要合理结合专业知识同计算机知识,以培养实用型学生为目的。比如说电子信息专业学生,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着重考虑软件开发课程,保证课程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对于艺术专业学生,课程设计上着重安排网页设计、动画制作等课程;对于管理类学生,可以着重安排文秘处理、数据库管理等课程,保证所有专业的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专业知识与计算机知识充分结合,保证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具有针对性。同时做好实际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教学方法在选择性上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法。在课程开展前要求学生明确具体教学任务,学生在任务的引导下,能够自觉开展自主学习。高职院校还可以组织开展计算机技能大赛,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争强好胜心里的影响下,踊跃参加。比如在文字排版练习课程,可以组织报纸编辑竞赛,以此考察学生文字编辑软件使用情况和掌握程度,同时考察学生录入信息的速度。通过组织竞赛,不仅能够营造出激烈学习的氛围,而且更加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
三、重视优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
高等职业院校办校特色明显,特别是计算机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中更加突出技术性和工程性等内容,坚持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动手能力和应用技术作为教学目标。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职业教育改革阶段,加强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创新,以此使教学更加具有吸引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需要立足于实际发展和办校规模,在安排课程阶段,必须合理控制理论课堂与上机实践课堂的比例。在上机实践课中,教师需要亲身进行指导,对学生整体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随时指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耐心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对于毕业设计环节,能够真实的反应出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掌握水平,同时也是检验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的最好环节,所以毕业设计环节务必要严格抓起,高质量标准,以此保证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能力得到全面展示和锻炼。
四、强化实验室教学,模拟真实工作环境
高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职业教育改革工作时,需要同其他普通高职院校实验教学有效区别,在教学设计中、教学方式方面更加突出计算机教育特色。比如可以进行专题性实验课程设置,对此有兴趣的学生、或者有特长的学生开展针对性训练;也可以进行专项课题研究,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在研究阶段促使学生通过查找文献解决问题,有利于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此外,建设具有高职院校计算机职业教育特色的实验室,同样必不可缺,实践环境可以同学生未来就业工作环境相似,在学生充分得到锻炼时,也逐渐提升能力满足未来岗位所需,及早适应社会。
五、总结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仍未成熟,很多建设依旧处于探索阶段,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很多问题需要重视,急需解决。计算机职业教育工作者,务必要提升自身能力,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开展有效的计算机教学,以此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进而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丽。计算机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的研究[J].赤子,2013(7):108-108
[2]胡静丽。新课程背景下职教计算机教学方法的变革[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4(11):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