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策划方案 >

教育改革方案【汇集4篇】

网友发表时间 905842

【导言】此例“教育改革方案【汇集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学改革的方案及措施【第一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护生;专业培养

[DOI]1013939/kizgsc201714300

医学院校护生培养的目标是实现人才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应注意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有效性,从而使得医学院校的护生可以为社会、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医学院校护生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重要性

11对社会的快速发展进行适应

我国人均收入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在对医疗技术水平要求的同时,也相应加强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其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使得医患纠纷的发生概率也在不断地提高。[1]因此,加强医学院校护生的专业的培养,使其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将医患纠纷的发生概率降低意义重大。医学院校作为护生培养的摇篮,应采取合理措施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得护生可以更加适应社会的要求。专业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重点,因此,为护生进行专业培养时,应合理地对相关的教学方案进行改革。

12对高等教育改革的相关要求进行适应

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互联网在医学院校教学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对医学院校的教育改革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包括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教学手段等,从而使得医学院校护生的R蹬嘌方案作相应的改革。

2医学院校护生专业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专业培养方案在制订的过程中,存在不科学、不严谨的情况,使得护生专业培养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能较好地根据既定的方案进行教学活动,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对护生专业培养的方案进行修改,不符合教学方案的稳定性,对护生的专业培养造成一定的影响。

21方案制订不严谨

在方案制订的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使得培养方案仅根据少数人的意见进行制订和修改,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则会出现教学资源缺乏、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从而不能根据教学的方案进行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从而使得教学管理混乱,影响护生专业培养的管理。[2]

22培养方案框架不科学

培养方案的相关框架存在陈旧的特点,其没有随着医学教育的改革以及社会的发展而做相应的创新以及调整。

23课程设置过多

医学院校护生的相关课程设置的数量较多,且不同课程的学时均存在较长的问题,尤其是理论课的课程占据较大的比例,主要注重专业知识的教育,使得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而护生的实习学时、见习学时、实验学时较少,导致护生的实践能力较差,对其自主学习造成影响,难以对其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导致其不能较好地对医学知识进行利用。

3医学院校护生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

31对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措施拟定

医学院校应将护生学科的特点与具体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培养方案改革的措施进行拟定,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主要包括教研室、系以及院校这三个层面,不同层面的工作、责任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改革的思想上应充分引起各个层面的关注,对医学院校的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调动,从而可以更好地实施修订的工作。

32对专业负责人进行确定

常规情况下,专业的负责人主要是由相关专业的教研室、系进行负责,在教学管理部分的安排下,相关的负责人进行落实、推进,并对培养的方案进行实施。

33分析和总结专业的培养方案

充分对已经实施过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并与教学经验相结合,合理总结原培养方案的缺点和优点,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优化,避免在新的专业培养方案中出现类似的问题。

34征求各方面的建议

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前,应积极对学生的想法进行了解,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对已经毕业的护生岗位适应情况进行了解,可通过访谈的方式,来了解医疗部门对护生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制订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方案,体现出以护生为中心的宗旨。

35创建科学的培养方案体系

护生专业培养体系应与时代的要求相符合,在传统选修课以及必修课的基础上,可对专业基础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实践创新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进行设立,在相应的平台中,对不同课程的模板进行设立,可设立公共选修课、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等课程模板,护生可与自身的兴趣相结合,自主进行选课和学习,促进其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的提高,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3]

36对专业培养的目标进行明确

设置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对相关的服务进行实现,并对护生学习中的各个专业目标进行明确,以目标为中心来设立课程。首先应对课程体系进行完善,需要护生对其专业以及专业相关的知识进行掌握,否则可导致体系不完整,影响其学习。护生的专业课程较多,其间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应合理安排学习的顺序,减少出现逻辑混乱的情况。[4][5]可充分将互联网应用于现代教学中,尽量将学生的课堂学时减少,减轻其学习的负担,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时间,使得护生可以更加积极地进行学习。

4结论

专业培养在医学院校护生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时代的发展下,应加强护生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属于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医学院校教师、护生之间齐心协力,并结合医学院校的具体资源,合理进行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将护生的专业素质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晓烨,许虹波,赵萍,等不同学历护生专业认同和学业自我效能关系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4,29(1):61-63

[2]王冬华,罗美媛,刘玮,等提升高校护理专业教师人文素养与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培养的相关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2):9-11

[3]张丽,郝玉玲分方向培养模式对专升本护生学习投入及专业态度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9(3):50,83

[4]叶天惠,易永红,陈锦秀,等护生护理专业能力培养情景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9):3750-3752

教育改革方案【第二篇】

[关键词] 导向型;教育改革;语文教育

中职语文教育作为中职公共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语言工具的掌握,同时“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遗憾的是,当前中职语文教育面临着被边缘化的趋势,学生厌学情绪强,学生普遍更注重对专业课的学习特别对热衷于考级、考证,而不予重视作为基础课程的语文课程。这一现象引起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反思,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语文教育被边缘化?本文主要从导向型教育改革思路出发,探讨以人文素养培育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具体方案。

一、中职语文教育导向型改革的基本思路

1、导向型教育改革的内涵

导向型教育改革是指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确定一定的目标,把握一定的方向,以目标是否达到、方向是否偏离作为教育改革成败的衡量标准。导向型教育改革的意义在于,能够明确改革思路与改革方向,使改革方案更具可执行性,而不至于缺乏明确的改革目标。

2、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基本导向

当前大学语文教育亟待改革,这是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识。一般来说,常见的建议有如下几种:第一,教育改革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这一观点,中职语文教育改革也应以就业为导向,满足学生将来的就业需要;第二,以专业化为导向;第三,以培养语文应用能力为导向;教育改革应遵循“以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表达交流等语文应用能力为核心,以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基本路径。

可见,语文教育工作者已经就语文教育改革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方案,且均以导向型教育改革为基础,体现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育改革方法论上的提升。

二、中职语文教育改革以人文素养为导向的必要性

中职语文教育改革应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基本的改革导向,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导向的必要性体现在如下方面:

1、符合中职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

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语文教育应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中的人文性即强调了人文素养的培育。中职语文教育改革是建立在现有机制上的反思与完善,突出人文性并不意味着淡化工具性,而是在人文素养培养与实践能力培养之间寻求平衡,并为中职语文教育探寻到良好的切入点,提高中职语文教育改革的成功几率。

2、符合中职语文教育的需方特点

中职语文教育的接受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逐渐趋于成型。中职学生们存在提升人文素养的主客观需求,做一个有文化的人,而不是做一个仅仅有技术的人,应符合多数中职学生的心理。

3、符合中职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

以人文素养培育为导向的语文教育改革符合中职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片面强调语文教育应服务于中职学生的就业或专业,会导致语文教育承载过多、过度的其他职能,导致语文教育背负过于沉重的压力,强化了学生的厌学情绪。相反,语文教育应建立在对语言文学的审美基础之上,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快乐、心得、体验,而不应使语文教育过于工具化。

三、中职语文教育人文素养导向改革方案的落实

中职语文教育改革应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基本导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围绕人文素养培育,确立基本的改革路径与方案。结合中职语文教育工作实践,笔者对以人文素养培养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育改革之推进突出如下建议:

1、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并拓展阅读面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很多著名作家都有终生阅读的习惯。阅读在中职语文教育中应居于核心地位,一方面,语文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阅读材料的内容,另一方面,阅读不仅仅意味着信息的接受,也包含着信息的过滤、消化、反馈等阶段。

2、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当前中职语文教育依然停留在对语文教科书中相关文学作品和篇章的解析与审美上,忽略了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教育的过程固然需要对一定的数量的美文进行解析与评价,课堂教育中教师所提供的分析范本是有限的,学生必须掌握自主阅读能力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一个有文化品位的人。

3、注重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中职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其目的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内外兼修的文化人。课堂教学任务基本完成后,则应通过角色转换,由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成为倾听者,师生之间可以自由地畅谈有关国家、民族、社会、生命、爱等一切话题,使学生的人文情感被充分激发,使学生从“学”到“说”,从“接受”到“表达”,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人文体验可以得到增强。

总之,导向型教育改革应作为当前中职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能够使中职教育改革目标明确化,更有利于达到改革目标。在此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阅读量的提升、阅读面的拓展,并在课堂教学、课后交流等场合,增强师生互动,教师应倡导、鼓励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交流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人文体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保持终生,真正做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

参考文献:

[1]鲁卫平,陈彦:《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25期,第165页。

[2]李建文:《围绕中职教育的目的改革中职语文教学》,《科技信息》,2011年第22期,第152-155页。

教育改革方案【第三篇】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要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

应用型人才更强调实际动手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上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实习、实训课程所占课程数量的比例,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之外,为学生再搭建一个职业教育的平台,充分体现出自身的教学特点,特别要重视走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同时,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又不同于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培养的人才。普通本科教育一般以培养学生知识应用及创新为核心,可称为知识应用及创新型人才。因此,普通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要强调理论、知识、方法、能力的协调发展,要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有更“宽”、“专”、“交”的知识结构,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不仅具有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知识、技术创新和知识、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具有更高的适应多种岗位的综合素质。这些特点,都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应的课程设置上体现出来[2]。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要突出为地方服务的适应特点

培养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有两个途径。其一是通过适应地方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特点,设置与之相匹配的专业或在专业内部设置特定的专业方向,专门培养地方需要的人才。其二根据地方产业结构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课程体系中加入相应的课程模块,尤其是实践教学课程模块,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注重课程的普适性与地方性、综合化与具体化的衔接和融汇,力求做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与实用性、地方性的有机统一,并形成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3]。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实践举措

(一)管理思想及机制的优化

高校为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一方面,深入研究和了解国内外一流高校的成功经验,加强与先进院校和兄弟院校的交流和往来,学习和借鉴对方所创造的先进理念和宝贵经验,改革自身落后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与模式,建立具备权威性和指导性的审核机制,加强针对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的监管力度,注重培养方案实施的信息反馈,同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另一方面,实行教学思想大讨论,从精神和物质方面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教师投入专业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择优选取对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实践教学等教学情况熟悉的优秀教师,专门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建立起责、权、利明确的专业负责人制度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促使各系(院)注重培养方案的建设过程,从而提高建设效益[4]。

(二)组织结构的职能优化

以肇庆学院为例,建立起以教务处统筹管理、师范学部业务管理、各学院具体教学管理与实施的管理体系。教务处作为学校专门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其作用在于统筹管理全校教学事务,制定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改革方案、教学档案管理,为各二级单位教学服务。师范学部作为师范生培养的业务管理部门,统筹负责全校师范教育涉及到的教师培训、师范课程管理与教学、学生实习实践等,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各二级单位具体负责日常教学业务与学生管理、具体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等。

(三)培养目标的优化

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历来是广大学者与地方高校管理者关注和思考的焦点,同样是地方院校发展的原动力。定位准不准、合不合理、适不适应本校的实际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等直接关系到学校生存与未来发展的潜力。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绝大多数地方院校都认同的培养目标,但培养什么样的应用型人才却又是一个让大家纠结的问题,长期以来,现有高校的模式都走向了两个方面:要么是培养学术综合型应用人才,这与综合大学的培养目标走到了一条道;要么是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这又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极为雷同,这两种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都不太适应地方本科院校的学校定位。作为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如何定位?肇庆学院自2008年起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改革实验,提出了“学术并举,崇术为上”的思想,并设置与之相适应的培养体系。培养目标应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学术化应用型,这种倾向受传统综合大学影响,过于注重学生学术能力与学术水平的提升,表面上看关注了学生学科知识与应用能力两方面,但实际上忽视了学生学术知识与实践运用之间的协调与结合,造成学生只会书本知识或只会对书本知识的照搬应用而缺乏创造性及举一反三的能力,无法灵活运用学科知识延伸的问题。另一种倾向是应用型人才技术化,这种倾向受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影响,过多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忽略了地方院校的综合性,无法保证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导致所培养的人才除了学历层次高于高职外,只是高职的翻版,甚至在应用能力还不如高职毕业生这种尴尬的局面。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在考虑学校的层次基础上突出应用能力是制定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出发点,因此,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分层次、分类别,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要,构建应用型、复合型、学术型人才培养多样化体系。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体是应用型人才,兼顾部分学术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

(四)培养过程的优化

多层次培养目标的实现必然要求从人才培养各环节改变过去单一的模式,建立起一个立体培养体系。在课程方面,针对应用型、复合型、学术型人才培养制定三种相互联系但又有所区别的课程模块,真正能够实现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保证学生专业基础、专业素养、职业品质。以肇庆学院为例,课程设置除了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外,设置通识课程以养成学生的文化品质,设置个性发展课程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设置教师教育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口径,故此,将课程设置为思想政治课、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教师教育课、专业教育课、个性发展课六个大部分,在专业教育课程中再区分为学术模块、应用模块、复合模块三类。在教学方面,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聘请一批双师型教师并鼓励在校专任教师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到校外交流学习实践,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在管理方面,针对肇庆学院以师范为主的实际情况,设立师范学部独立于各教学单位之外,统一负责师范教育的管理、教学和实训。

教育改革方案【第四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合理配置教育人才资源,调整优化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结构,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起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符合中小学、幼儿园管理特点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事管理制度。各学校采取“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办法,全面实施教职工聘用。

二、改革目的、意义

目前,我旗教师队伍整体上能够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学校教师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工作积极性不高,与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为用人体制陈旧,机制不活,干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难以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现状,就必须从改革用人机制入手,激活体制和机制。通过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建立起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和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的转变,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三、改革原则:

1、法人负责原则。各中小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本单位教职工的聘用工作。

2、公开聘用原则。以教代会的形式对聘用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坚持岗位公开、条件公开、程序公开和结果公开的“四公开”原则。

3、择优聘用原则。注重实绩,任人唯贤,秉公办事的原则。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

4、公正聘用原则。学校要把设岗情况、岗位需求条件、教师职责、教学任务、任职条件、工作目标、岗位的工作量等进行公布。

5、亲属回避原则,即校长不能聘用其直系亲属为班子成员或学校财物管理工作人员。

6.依编定岗原则。按编制确定岗位(管理人员、专任教师、教辅人员、工勤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公平竞争,双向选择,择优聘用的原则,聘期一般为2年。(在聘期内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履行所聘工作岗位职责的,经本人申请,提交聘用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

四、改革范围:

全旗各中小学、幼儿园全体教职工。

五、改革办法和程序

1、成立聘用工作领导小组。各学校成立教职工全员聘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本单位教职工全员聘用工作,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为:校长、书记、副校长、工会主席和教师代表(教师代表则教代会选举产生)。

2、制定聘用方案。根据教育教学岗位要求,制定学校岗位说明书和人员聘用方案。方案内容包括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聘用岗位设置、岗位职责、组织实施办法、聘用后考核奖惩办法等。经教代会讨论通过,报教育局审定后执行。

3.公布聘用岗位、岗位职责、聘用条件、聘用方法等事项。不得随意增设内设机构和岗位职数。确需增设内设机构和环节干部数必须报教育局批准。

4.本人申请并提交《应聘意向书》。

5.应聘人员参与学校内部的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竞争上岗的程序是:课堂教学、民主测评、考核、竞职演讲等(专任教师竞聘上述四项均参加,其它岗位只参加后三项;也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可采取上述三种办法以外的其它办法)。课堂教学主要是评委通过对授课者的课堂教学能力进行量化打分;民主测评是全体教职工对被测评对象工作的评价;考核主要是学校对被考核对象一年来的德、勤、能、绩量化打分;竞职演讲是考察演讲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工作态度。

对于一岗多人参加竟聘的可以采取笔试、演讲、答辩或其他形式进行。对于等于或少于竟聘岗位报名人数的可通过考核确定上岗人员。

聘用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竞争上岗的结果,择优选聘教职工,提出拟聘名单。拟聘名单经聘用工作领导小组审查同意后,在学校显著位置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三天。

6.竞聘岗位先后顺序为:管理岗位、环节干部岗位、专任教师岗位、教辅岗位、工勤岗位。

副校长、环节干部兼课由本人提出申请,经聘任工作小组研究后,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课程。

7.聘用教师,男、女享有平等的应聘权利,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女性的工作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聘女性或提高女性聘用标准。

8.颁发聘书。校长与受聘教职工签订《岗位聘用合同书》,聘用合同书要明确规定聘用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和聘用双方协商约定的其他内容。

9.今后凡补充的新教师,在补充当年由聘用领导小组研究后,安排工作岗位,不再参与当年聘用。

六、聘用合同

1.聘用合同是聘用学校法人代表与受聘教师确定受聘关系,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的协议。

2.聘用合同的期限一般定为2年。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双方遵守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订立的聘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和约束力,当事人双方必须严格履行聘用合同条款等内容。

3.建立聘用关系以书面形式订立聘用合同,聘用合同一式四份,当事人双方各执一份,一份存入本人档案,一份存主管部门。

七、逐步推行符合我旗实际的教师激励机制

1、绩效工资中活的部分,在年终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在科学考核的基础上自主分配,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

2、旗政府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重奖在中高考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成绩优秀的教师。

八、强化政策措施,确保改革的稳定和谐

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直接关系到广大教职工的利益,要从实际出发,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依据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措施,确保改革的稳定。

2.本次改革后各单位不得自行互相借用教职工,也不得自行批准长期病休人员。经指定医疗单位确诊患有难以治愈的严重疾病、精神病的,暂缓签订聘用合同、缓签期延续直至前述情况消失,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长期病休人员待遇,申请长期病休者,必须经过医疗部门鉴定,教育局、人事局批准并按相关规定办理工资核减手续。经医疗部门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因公致残、患有绝症、患有精神病等无法坚持正常工作的,可自愿申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退休(退职)手续。

4.未聘人员补聘办法

①系统内补聘:本校落聘人员实行全旗教育系统平衡调配,经本人申请教育局批准到缺编学校(园)应聘。

②待岗:不服从调配,不主动申请到缺编学校应聘视为待岗。待岗期间停发全部绩效工资,在此基础上生活费发放标准。待岗第一年每月按本单位同职务聘任到最低岗位在岗人员工资总额的80%计发;第二年每月按本单位同职务聘任到最低岗位在岗人员工资总额的70%计发;第三年及以后按每月本单位同职务聘用到最低岗位在岗人员工资总额的60%计发。首次聘用的未聘人员在改革前任原职务满5年、距国家规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且具备订立聘用至退休合同条件的,待岗期间可以保留原国家和自治区定的工资待遇。

九、改革工作步骤

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具体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成立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

2、各学校(园)召开人事制度改革动员大会,具体部署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3、宣传动员,公布方案。各学校(园)要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局下发的《***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切实保障教职工对改革政策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同时按教育局下发的《***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制定出符合本学校(园)实际情况的教职工人事制度改革方案。报教育局,经改革领导小组同意后组织实施。

4、各单位在竟聘前要组织具备条件提前离岗退养人员提出申请,并由教育局办理提前离岗退养审批手续。

5、组织竞聘上岗。竞聘上岗是这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各单位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负责、缜密细致地抓好落实。

6、签订聘用合同,并报教育局备案。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

十、加强领导,严肃组织纪律,确保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1、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校(园)领导要高度重视,按教育局改革方案统一部署,把人事制度改革摆在重要议事日程。要按时启动,及时推动,适时跟进,确保完成各项改革任务。教育局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所属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协调。

2、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到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的大事,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方案要由教职工大会或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经旗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审核批复后方可实施。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对出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确保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顺利进行。

3、严肃工作纪律。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要实事求是,遵守各项纪律,对违反岗位设置管理和人员聘用政策规定的,不予确认岗位,并限期纠正。情节严重的,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并按照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4、为确保本次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特成立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

组 长:苏德(旗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政府副旗长)

副组长:郭杰(教育局局长)

刘占武(教育局党委书记)

曹雅琪(教育局副局长)

王永泉(教育局副局长)

成 员:殷文仁(教育局办公室主任)

李新明(教育局督导室主任)

杨忠(教育局师资股股长)

白来来(教育局普教股股长)

王金良(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8 905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