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学论文题目【优秀4篇】
【引读】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护理管理学论文题目【优秀4篇】”办公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护理管理学论文【第一篇】
[摘要]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用精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术中舒适度和配合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实验组患者术中配合度和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加入细节管理,增强患者在术中的舒适性,可以明显提升手术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细节管理;护理质量;满意度
医院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科室就是手术室,是对患者施行治疗、抢救患者生命的最重要的诊室,也是医院内非常重视技能的诊室[1-3]。而护理手术室不仅工作量大、技术性强,其承担的风险也明显高于其他部门,并且工作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由于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治疗和抢救都有着较高期望值,同时护理手术室的工作将直接对患者的恢复和预后产生影响,因此一定要十分重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基本需求。细节护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通常是补充、完善、分析以及辨认一些相关的细节问题,最大可能地去避免护理中的事故和差错,进而全面提升护理质量[4-6]。细节管理的基本服务宗旨就是以患者为基本中心,为其提供最体贴、细致、周到的服务,提升患者的术中满意度和舒适度。本研究选取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手术室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男36例,女29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岁;骨科手术21例,咽喉科手术24例,鼻科手术20例;手术时间36~325min,平均(±)min。实验组男32例,女33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岁;骨科手术19例,咽喉科手术24例,鼻科手术22例;手术时间41~336min,平均(±)min。排除标准[7-9]:术中出血量>300ml患者;手术前出现严重营养不良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有严重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同意,患者均知晓本研究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进行手术前,应当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简单介绍手术流程,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术中严密监控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术后还应当延续监控重要指标,患者一旦出现不良反应须及时向医生汇报并予以解决。实验组患者采用精细护理措施,主要包括:
①成立手术室细节管理小组。主要成员包括手术室护士和护士长等,展开会议细节的讨论,并且制订出一套具体的细节护理管理方案[10];要定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开展技能培训,以及资深护理讲坛和经验交流会,对手术室护理的技巧和经验展开交流,不断强化小组成员的专业技能,保障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在手术之前护士与护士长要对手术器械和用药进行严格的检查,避免在术中出现差错;定期举办会议,进行工作总结,分析近期出现的错误,吸取经验,并且加以改正,从根本上提升手术护理的安全性。
②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应统一穿着整洁干净的护士服,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要使用温和可亲、礼貌谦逊的方式,问询患者病情时,确保言语清晰、流利。若患者对病情心存疑虑,护理人员要主动进行询问,进而帮助患者缓解压力、解决疑惑,多向患者讲解手术成功案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③术中护理。要严格控制手术设备,确保手术器械与设备为正常状态[11],照顾患者的手术举措,使用同情词安慰并鼓励,了解患者术中的不适,做出及时调整。
④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在对患者术后定期访视的情况下,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和身体状况,对于手术后的恢复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并告知患者,若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进行联系[12]。真正的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树立患者至上的基本原则。
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评价根据参考文献制定,分为四个评价指标[13]:术前护理质量、术中护理质量、术后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形象。每项的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高,四部分的评价之和为护理总质量评分;使用自拟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调查,每项的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9~10分为十分满意,7~8分为基本满意,5~6分为一般,5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合检验,以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患者术中配合度、舒适度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中配合度和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护理人员不仅仅要给予患者相关的医学服务,还要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均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所以加强手术室护理中的细节管理是非常重要的[14]。相关研究表明,细化手术室护理的环节可以提升手术成功的概率,同时促使患者更好地康复。在细节性的管理中,主要是严格落实管理中的各项制度,分析落实中的潜在风险,寻找一些薄弱环节[15]。比如手术室中经常出现人员欠缺,由于女性较多,导致病假、产假、婚假都比较多,外加医院手术较多,使得护理人员的身体都长期处在一个疲劳状态,这也导致护理的质量不断下降,操作不断出错;新老护士出现断层现象[16],一些新护士缺乏责任心、思想不稳定,带教困难;仍有一部分护理人员欠缺防范意识和风险管理,忽视细节,对患者不能做到严格观察,对于操作规范也不能严格执行[17]。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将细节管理加入到手术室护理工作当中,研究结果提示,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实验组患者在术中的配合度和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只有对管理细节不但强化,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护理服务零投诉、护理技术零缺陷、护患关系零距离、护理质量零差错”[18]。因此,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加入细节管理,使得患者在术中更加舒适,可以明显提升手术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大力推广。
浅谈护理安全管理论文【第二篇】
摘要目的分析在体检中心护理岗位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本体检中心从2016年1月开始在护理岗位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比较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情况。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体检各类风险发生率均低于管理前(P<);管理前投诉率和满意度分别为%、%,管理后分别为%、%(P<)。结论在体检中心护理岗位安全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够降低护理风险,保证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体检中心;风险管理;护理岗位;安全管理
医疗风险管理指的是医院系统、组织的减少或消除医疗风险的损失或者危害,经分析医疗风险,探讨防范医疗风险的措施,最大程度避免出现护理风险[1-2]。体检中心应对的受检人群包括各类健康状况、各类文化水平、各类年龄,所以护理的难度较大,风险较高[3]。本研究主要分析在体检中心护理岗位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下文为研究结果。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体检中心共有护理人员8名,均为女性。以2016年1月为时间界限,在前后各一年时间内随机抽取1000名受检者的体检基本资料,全部受检者的基本资料都没有明显差异(P>)。
方法
护理风险识别
组建风险管理小组,通过护士长的领导开展工作,严格按照护理风险管理程序进行,对各个岗位上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分析岗位风险存在的主观以及客观因素。通过头脑风暴法发现护理风险来源于护理人员方面以及体检者方面,护理人员方面主要是由于开单错误或者责任心不强;技术操作层面出现穿刺失败。体检者方面主要包括知识缺乏:项目出现漏检或者非空腹进行体检;另外还有一些特殊体检者体检时出现晕血、晕针情况。
强化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首先必须制定规范的制度章程,比如技能考核、岗位流程、岗位职责等,确保护理风险管理具有科学依据,同时必须在护理人员以及护理科室的学习以及培训中。除此之外,针对已经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必须学会总结教训,及时发现原因制订改进对策,防止不良事件的二次出现。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的制订及实施
具体分为风险预防以及风险处理两个层面。本体检中心制订了非常完善的护理岗位风险防范措施,囊括了围体检期各类宣教工作以及应激方法。在宣教中,护理人员要运用严谨且通俗的语言,保持端正的态度。导诊护理人员应该对每名受检者进行相关注意事项的指导,保证受检者完全明白体检的项目以及应该配合的事项。护理人员必须熟记全部应急预案,对隐患采取预见性的防范措施进行规避,保证受检者安全、舒适的完成体检。
观察指标
比较管理实施前后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包括开单错误、穿刺失败、非空腹体检、晕针晕血、漏检;比较管理前后受检者投诉情况以及受检者对体检服务的满意度。
统计学方法
经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进行卡方x2检验,以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风险
管理前各类护理风险发生率均高于管理后,差异均明显,P<。
投诉及满意度
管理前受检者投诉的有58名,投诉率%,管理后受检者投诉的有8名,投诉率%(P<);管理前1000名受检者对体检表示满意的有802名,满意度为%,管理后1000名受检者对体检表示满意的有992名,满意度为%,差异明显(P<)。
3讨论
风险管理的实质是将原本通过消极态度处理发生后的风险事件,转变成积极预防未发生的风险事件。风险管理要求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高危因素以及薄弱环节,把风险隐患消灭于初始阶段[4]。体检中心在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护理风险,而当护理风险出现后,受检者以及其所在家庭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且体检中心的公信度也会明显下降,长远来看会影响体检中心的发展[5]。所以,对于体检中心,必须做好岗位安全管理,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保证每名受检者都能接受最优质的体检服务,通过从细微之处入手,最大程度减少护理安全隐患,保证体检安全[6]。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风险管理后体检各类风险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管理前(P<);管理前投诉率和满意度分别为%、%,均优于管理后%、%(P<)。综上所述,在体检中心护理岗位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减少体检护理风险,保证体检能够安全顺利进行,提升受检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参考文献
[1]张玉姣。体检中心护理风险管理的因素与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5):2598.
[2]郭晓倩。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4):83-84.
[3]耿晓焕。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8):125-126.
[4]江秀琴,洪清慧。护理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静脉采血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11):44-46.
[5]吴向春,张梓童,韩艳芳,等。护理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的应用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0):1409-1411.
[6]郭晓倩。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4):83-84.
护理管理论文【第三篇】
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护理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护理质量[1]。在平时的护理管理中,护士任何一个细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加强对护士基础知识和护理工作细节的培训,以规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确保护理安全尤为重要。我院坚持以人为本,在规范护理服务上见真情,在内部管理上动真格,注重细节管理,营造温馨氛围,使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1 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和监督考评机制,强化护理人员职责意识
优质服务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制度管理,通过严格的、具体的、便于操作的规章制度,把全体人员和各项护理工作纳入优质服务的轨道,使优质服务由运动性变为持久性,由某些人的自发行为,变为在制度约束下全体人员参与的自觉行为[2]。而健全的规章制度既是护理工作规范化的保证,也是实施有效质控的基础。
修订规章制度
结合我院护理工作实际情况,重新修订了“护理管理手册”、“护理质量标准”、“护理文书书写标准”、“规范化服务流程”等多种护理标准,制定了“护理人员职责”、“聘用人员管理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为护理工作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在日常护理管理中,做到年有计划、月有检查分析通报、日有安排。狠抓重点科室、重点人员的关键质控,确保了护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
实施动态质量监控
质量标准是护理质控与评价护理质量的基础,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为确保护理服务工作各个环节的优质、高效,在质量管理上,护理部实行了宏观控制、树立科室典型,使科室之间相互监控、护士自我管控的护理质量控制途径,形成了质控 网络 ,使护理服务始终处在连续有效的监控之中。
从细节里发现不合理的工作流程,进行改进 如晨间护理扫床整理床铺,以前是交班后进行,可是一来影响医生查房,二来影响患者的 治疗 ,所以将该工作提前到7点半左右,这样患者和医生都满意了,保证了治疗的时间。
2 以提供人性化服务为理念,深挖护理服务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护理实践活动中时刻体现对人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提供人性化的专业服务。
将人性化融入病区的护理过程
我们的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因此我们要尊重、理解、关怀患者。从入院那一刻起,我们就要把患者当作一个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来关注,帮助他们尽快熟悉环境及周围的人;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多与他们沟通交流,给予他们足够的心理支持与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刻苦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娴熟的技术服务患者。
坚持“五主动”和“五及时”
即护士站工作人员主动起立、主动接物、主动问候、主动自我介绍、主动入院介绍;巡视病房及时、发现病情及时、报告医生及时、抢救患者及时、卫生处置及时,做好院规的介绍。
细化服务措施
在住院期间,护士长、责任护士给患者宣传安全措施,为患者增加有防滑、防坠床措施,病房的开水锅炉有安全防护措施与警示标志等更具人性化的服务措施,努力为病员提供便捷、优质、满意的服务。
注重三前服务
护士应走在红灯呼叫之前、想在患者需要之前、做在患者开口之前。在服务上我们要关注病员,为患者进行暴露隐私部位的操作时,应有屏风遮挡患者,充分体现人性化关怀。
营造人性化的环境
医院 和病房应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情味的、尽可能体现家庭式的温馨和舒适的环境,从细节服务上体现出对患者的关爱。工作中要做到“七声”,即患者进科室有迎声,进行治疗有称呼声,操作失误有道歉声,与患者合作有谢声,遇到患者询问有应声,接到电话有问候声,患者出院有送声,一切本着方便患者出发,从细微之处入手。
3 以规范服务行为为先导,加强护士仪表的培养,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护士礼仪能强化护理行为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一个微笑、一句话、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极小的细节,但这每一个细节都会对患者或家属产生不同的影响,可以说医疗活动中的每个细节都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都代表着医院员工的素质和形象,只要稍有疏忽就会使患者产生不满。所以我们对全院护士进行了“规范化护理服务”培训,使医院的每位护理人员更加注重服务细节,养成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更加关心患者,使患者享受更便捷的诊疗流程,享受更人性化的服务。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在全院各科室、各岗位开展梳理小事、注重细节和改变不良习惯的行动,从仪表、站、座、行、沟通技巧的培训,让护士的每一个动作、每一项操作、每一句用语都符合医疗护理质量和 医院 管理标准。使医护人员明确什么是好习惯,并努力养成好习惯;只有养成细致周到的服务习惯,才能赢得医院 发展 更大的空间。
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素质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规章制度、服务流程,并通过进行优质服务动员 教育 ,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分批培训,服务礼仪培训。结合“5·12”护士节,组织进行了护士演讲比赛、护理技术操作比赛等活动,激发了护士的职业自豪感和爱岗敬业精神,并通过表彰优秀护士,评选优质服务标兵等活动树立典型,起到了鼓励先进、以点带面的促进作用。医院护理部要多为护理人员营造各种学习机会,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开阔视野,不断完善和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文化素养,树立赶超的信心。
关心护士的生活和工作
为招聘护士购买保险,在护士过生日时,送上一张贺卡;在护士生病送上真诚的问候;工作取得成绩时,给予祝贺、称赞;排班时,在不影响科室工作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护士的需求,达到时间和精力的合理配置,提高工作效率[3]。
加强护士正确是非观的培养
引导护士正确对待领导和同事的善意批评与指正,营造和谐的同事关系。如是护理工作的共性问题,应在护士例会上提出,强调改正方法;如是个别的问题,采取个别谈话,共同分析;同时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的协作,使整个医疗流程形成一条牢不可破的链,一环扣一环,紧密连接,避免和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切实提高医疗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4 效果
实施细节管理后,避免了科室出现的严重护理差错事故,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在护理质量检查中,降低了医院的感染率,急救物品和急救器材合格率达100%,患者对医院的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96%以上;由于重视了护士管理的人性化,增强了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发挥了护士的聪明才智,实现了自我价值,为患者提供真正的人性化护理服务,使我院护理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细节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启华,王玉玲,郑宜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57.
2 马雪柏。加强 科学 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2):37-38.
3 鲍鹤玫,李艳,郝丽燕。护士长在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中的作用。护理管理杂志,2004,4(1):54-55.
护理管理论文【第四篇】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利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66例ICU患者参与该次探究,就诊时间是2015年8月—2016年8月,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组别是两组,研究组33例患者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23、10例,患者年龄在17~88岁不等,中位年龄为(±)岁,患有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术后心肺复苏治疗、其他疾病的患者例数分别是9、8、6、4、2、4例;参照组中患者例数是33例,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22、11例,患者年龄在18~87岁不等,中位年龄为(±)岁,该组患者中主要包括重症肺炎患者、呼吸衰竭患者、感染性休克患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肺复苏术后并发症患者、其他疾病患者,分别是10、7、5、3、3、5例。该科室中共计40张床位以及80名护士,男女比例是10:70,最大年龄是38岁,最小年龄是21岁,中位年龄是(±)岁,学历是在读研究生、本科、大专的护士分别是1、20、12名。利用统计学分析办法将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组间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方法
给予参照组患者传统护理管理:进行床外分配时,告知每一名护士需要负责的工作是患者相邻床位的管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
在研究组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利用甲乙丙丁分级方式给予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分级,甲级:病危患者,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实施床边专人护理;乙级:病重患者[1],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给予对症护理干预,1名护理人员最多可负责3~4例患者的护理工作;丙级:病情稳定患者,1名护理人员最多可负责5~6例患者的护理工作。②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实施各项风险评估并建立床头风险警示标识,分别以不同颜色以及不同文字给予跌倒标识、压疮标识、过敏标识、禁食禁饮标识以标注区分[2],详细告知患者标识重要性和必要性,各个标志需在风险解除或者患者出院后实施有效清除处理;对利用微量泵输入的药物使用情况设置标识,例如氯化钾以及镇静剂等,利用不同颜色标签给予不同药物加以区分并在注射器、导管末端等部位标好标记;设置耐药菌隔离标识的时机是在接到检验科多重耐药菌报告后,待患者阴转后或者出院后实施标识解除[3],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名护理人员不可同时护理感染患者和需进行保护隔离患者。③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分级情况实施全面有效评估并将护理人力分为:很忙、较忙、中,若同一名护理人员可对2例乙级患者实施护理可判定为很忙,若平均1名护理人员可对3例乙级患者加4例丙级患者实施护理则判定为较忙,若1名护理人员平均给予单纯给予4例乙级患者或者例丙级患者护理,判定结果为中[4]。④对护理人力进行评估,给予各位护士患者床位合理分配时需要遵循轻重搭配原则,一般情况下,1名护理人员搭配3~4例患者,在其余岗位中,护理人员可以给予已经合理搭配的护理人员辅助。完成床位分配后,密切观察是否存在护理人员分配不均衡现象并给予及时纠正和调整[5]。
判定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时利用医院自拟的调查问卷并将统计结果进行组间数据对比分析。统计方法对66例ICU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对比结果时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①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组患者更低,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1。
②将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明显更高,对比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2。3.讨论
据相关性文献报道,给予ICU患者护理分级管理的临床优势很多,不仅仅包括可以促使患者得到整体性护理和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还包括可以促进护理排班的可靠性和科学性进一步增强,给予患者标识管理,对显著增强ICU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质量以及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病区管理质量均存在积极作用[6-7],可以促使护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并显著提升护理文书质量等,对显著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起到极大促进作用。护理分级可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准确且稳定的区分并可对ICU护理工作人员工作量进行有效均衡,需要注意的是,若ICU科患者出现特殊情况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方案的有效调整,例如转出患者、新收患者、患者病情恶化等,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护理方案有效调整对显著提高护理人员资源有效使用率存在积极促进提高作用,可有效预防护理人力不足情况,可促使护理工作顺利完成并显著提升患者护理质量。该次探究中,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是%,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分别是(±)分、(±)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
综上所述,在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促使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护理质量评分较高,值得在临床上作为有效护理管理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熊小玲,黄苑玲,何绍敏,等。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4(4):59-61.
[2]杨中气。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2):162-163.
[3]周丹。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9):285.
[4]江晓君,莫清清。护理标识对提高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45):168.
[5]刘爱婵。颜色标识化管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2):236-237.
[6]邱孝兰。护理标识在ICU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19):4356-4358.
[7]司琴。特殊标识在ICU血液传播疾病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6,23(1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