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制度精编5篇
【序言】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企业管理制度精编5篇”办公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企业管理制度1
1、注意库房的干燥整洁,保护库内外的`环境卫生。
2、仓库物品要分类存放,摆放整齐,对库存物品要心中有数,了如指掌。
3、物品出库要有领用人签字,入库物品要及时登记入账,对工地急用的物品,直接到工地的要及时办出库手续。
4、存放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品要按规定,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保管,避免发生意外。
5、大宗材料、设备不能入库的,要点清数量,放到安全的地方,要整齐,做好苫盖工作,防止雨淋日晒,避免造成损失。
6、加强防火防盗工作,确保库房安全。
7、临时借用的小型工具,要建立借用物品帐,严格履行借用手续,并及时催收入库,如有丢失、损坏,由保管员按价赔偿。
以上就是一米范文范文为大家带来的5篇《企业管理制度》,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企业管理制度2
一个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可持续良性发展,不仅需要决策者的英明决策,还需要管理者行之有效的管理。而管理的依据除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要求之外,企业内部还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严谨缜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使各种管理活动处于可控、受控、能控状态,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是有人监督的良好局面。制度是企业的内部法律,做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所以。建立并严格执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仅有利于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保护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有利于建立岗位责任制。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而且更能防范和文秘站-中国最强免费!发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违规、违法行为。
一、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制度建设可以使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工作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使企业管理从杂乱无序走向井然有序,从随意管理走向规范管理,从粗放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最终实现企业科学、有序、规范运转。制度建设是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是科学管理的起步,是企业兴衰成败的根本,制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科学实用的制度,可以为企业降低“风险”、减少“成本”、提高“效益”。那么企业如何加强和防范制度建设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下面结合本人工作实践,简单的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二、企业制度建设中存在主要问题与对策
1、制度的策划
一个管理制度的制定,首先需要进行策划。而大多数企业则是在工作中发现有管理真空现象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一个管理制度进行约束和管理。没有对本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掌握,新制定的管理制度和以前使用的管理制度往往存在管理重叠、管理交叉现象。这种随心所欲地制定管理制度,会使企业的管理制度越来越繁锁,这种多头文件化的管理模式往往出现一个管理事项,有多个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的弊端,让人无所适从,不利于企业管理。对策研究:需要企业建立一个管理体系,把本企业所管辖的制度全部纳入管理体系内,把管理体系按类别划分几个管理模块,当发现管理有真空,需要新制定管理制度时,首先要对本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盘点,看是否和新建的管理制度有相近的管理事项,如有就要在原来的管理制度上进行修改,不必重新制定管理制度,也就避免多头制度的弊端了,比如想制定《油库管理办法》,而企业的管理体系中就有《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那么《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里面就包涵了有关油库的管理规定,这时就不需要重新制定《油库管理办法》,在《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上关于对油库管理的章节进行修改补充就可以了,这样就避免了一个管理事项多个文件管理的弊端了。另外,策划每个管理制度时,一定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要求,而且要形成闭环管理。
2、制度的制定
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缺乏可操作性,程序复杂。在许多企业里,有这样一种现象,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不相干,企业在制定制度时生硬套用上级部门的相关文件要求,或者根据自已的凭空臆想,没有对当前的管理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就制定出所谓的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在表面来看,完美无瑕,天衣无缝,但是,当管理制度与实际管理工作相结合的时候,问题就会出现,许多条款都是空头规定,在本企业内部根本无法实施,与企业实际情况完全不符,使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实际管理出现“两层皮”现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对策研究:制定制度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做到内容清晰,含义明确。可操作性强。最好让管理责任人参与编写制度,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不能照抄照搬上级或相关单位的制度,同时编写制度必须合规、合法、合程序。要使制度流程简捷、科学,不要有冗余的过程,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程序设计既不要使工作复杂化,又不要使工作失控,要使每一个制度接口明确,输入、输出关系清楚,形成企业闭环管理。另外制度发布实施前还要经相关专业的相关人员进行评审,评审的内容包括:合法性、公平性、可操作性。然后再试行,让全体员工提意见。向归口部门进行反馈。如确实有不科学的地方经过再次评审研讨后纳入企业管理体系当中。
3、制度的执行
一个企业制定再多、再好的制度,如果执行力不强,就行同虚设,有的企业一把手工程,凡事领导说了算,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比比皆是。对策研究:制度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必要条件,在制度建设中必须坚持这样的要求:“有制度,就要坚决执行制度;制度不合理要先执行再完善;没有制度就要建立制度再执行。”而且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领导不能享有特权。执行制度必须坚持刚性原则,不能有弹性。执行制度时领导要起表率作用,正人先正已。在企业内部营造规章制度必须执行的文化氛围,决不允许以任何借口和理由不执行制度,或者变相变通执行制度,决不允许将企业制度变成摆设。对执行不好的制度一定要分析和查找原因,通过修订和完善制度来确保制度执行有效。如何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呢?首先,建立制度要着眼于执行。好的制度应当是可执行、可操作的制度。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务实、管用上下功夫,把制度“笼子”扎紧、扎密,切实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其次,制度一旦形成就要不折不扣地去执行。企业员工要把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牢固树立按制度办事的观念,高度重视制度,严格遵守制度,自觉维护制度,将制度要求转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时刻不忘按制度行事。再次,违反制度就要严格追责。对于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弹性执行,拿制度不当回事的单位和个人,要照章办事、严肃查处。“制度是块钢,谁碰谁受伤”。执行制度无例外。只有令行禁止,才能让人们对制度心存敬畏,制度也才真正有生命力。古人讲:“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坚决消除“人治”思想、特权思想,带头恪守制度,用制度约束自己、规范行为,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对违反制度的倾向和行为,要注意防范、敢抓敢管,坚持原则、碰硬较真,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确保制度落实到位,不让制度形同虚设、流于形式。
4、制度的修改完善
企业管理制度更新不及时,不能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改变而及时修订,不能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及时完善和改进,使制度建设明显滞后于企业发展步伐。没有对制度的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进行不断评审和修订,将会严重影响制度的权威性,甚至给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对策研究:制度建设必须是动态管理机制,不断修正、持续改进;时刻关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的最新版本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及时修订,保证企业管理制度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
企业管理制度3
一、增值税管理。
(一)增值税管理原则和有关规定。
1、各经营公司应按照国家税法有关规定加强对增值税管理。
2、增值税:国家对在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单位和个人,就应税货物或劳务增值部分征收流转税,实行税款抵扣制。
3、计税原理:对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各环节新增价值或商品附加值进行征税。
4、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分为17%、13%和0三档,本公司适用情况。
(1)销售或进口除资料以外商品或货物,税率为17%。
(2)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税率为17%。
(3)销售或进口图书、报纸、杂志等资料,税率为13%。
(4)出口商品或货物,税率为0,国务院另有规定除外。
5、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征收率为5%。
6、按增值税征管方式不同划分。
(1)一般纳税人有取得使用增值税发票权利,而小规模纳税人仍只能使用普通发票。
(2)一般纳税人是按集团公司商品增值额依17%或13%税率征收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是以销售额依5%征收率计算增值税。
(3)小规模纳税人划分标准。
〈1〉年销售额规模。
〈2〉会计核算是否健全。
7、应纳增值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余额。
8、一般纳税人增值税会计核算方法。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二)增值税一进项税管理。
1、集团各经营公司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者负担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限于增值税扣税凭证注明增值税额。
(1)从销售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增值税额。
(2)从海关取得完税凭证注明增值税额。
(3)运输货物取得运费发票10%部分。
2、未按照规定取得并保存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海关完税凭证,或专用发票和海关完税凭证未按照规定注明增值税额及其他有关事项,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3、各经营公司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项目。
(1)购进固定资产。
(2)用于非应税项目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3)用于免税项目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4)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5)非正常损失购进货物。
(6)非正常损失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4、各经营公司财务部门应严格对进项税额管理,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认真审核,确保进项税额合理、合法抵扣,避免增值税专用发票因不符合规定而不予抵扣使公司遭受损失。
5、税务局规定,公司采购进货需要已付款才能抵扣进项税额,如尚未支付货款,或在进货发票上盖现金收讫章。
6、纳税要有税单,需要增值税进项发票抵扣凭证封面。
(三)增值税一销项税管理。
1、集团各经营公司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规定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增值税额为销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2、各经营公司办理销售业务时,应认真填开销售小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确保税率合理,销售额和增值税额清楚准确,专用发票合法合规。
(四)增值税发票管理和使用。
〈一〉收取增值税专用发票填开要求。
1、各项不允许有空项,如有遗漏、涂改均为废票,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
2、购货单位名称必须与单位注册名称一致,多字少字或其他名称无效。
3、批量进货,开一张专用发票,要在发票货物名称栏注上货物总称,盖详见清单章,并附以注有商品名称、数量、单价的详尽清单两份,清单必须加盖销货单位章。
4、票面税率必须单一,一张发票具有17%、13%两种税率,税务部门不予抵扣。
5、凡收取手工万元、十万元版增值税发票,价款金额必须达到所限面额最高一位。
6、百万元版专用发票,必须是机打发票,否则无效,不得报销和抵扣。收到百万元版专用发票后,必须当月及时报销,由财务部在次月1至10日前将该票及其抵扣联交税务主管部门办理认证手续。经税务部门认证若发现问题,该发票无效。收到原百万元版增值税发票,盖有税务机关戳记改为万元版、千元版,仍然有效。
7、小写金额合计前面必须用 y 封住,大写金额合计前面必须用 o 封住(注:×填在o中)。
8、销货单位名称、地址、电话、纳税人登记号、开户银行及账号必须用蓝色印章填盖(机打发票除外),手工填写或用其他颜色印章无效。
9、必须盖有红色财务专用章或红色发票专用章,使用其他颜色或使用其他印章,一概无效。无论专用发票是什么版本,财务专用章或发票专用章必须盖在销货单位(章)或开票单位(未盖章无效)字样上。
10、在取得专用发票发票联同时,必须取得相应抵扣联,抵扣联填写内容要求与发票联完全一样。
11、货款、运费付给谁,由谁开发票,不能通过第三者代办这些事项,否则不允许抵扣进项税。
12、凡外购商品、低值易耗品、家具、进行修理修配等,必须取得增值税发票,财务部方予办理报销手续。
13、根据国税局精神,收到增值税发票,必须在票面开出日期两个月内报销,否则无论何种原因,均不予抵扣进项税额。各经营公司除执行规定外还要执行地方税务相关规定。
〈二〉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要求。
1、业务人员要求开增值税发票,必须提供准确购货单位名称、地址、电话、税务登记号、开户行、账号。
2、购货单位在购货当月,从小规模纳税人改为一般纳税人,必须提供购货单位税务主管部门提供变更证明。禁止先开普通发票,再更换专用发票。
3、凡因办理欠款销售而暂留财务部增值税专用发票,由于超过两个月期限造成原本票不能抵扣而要求财务重开、补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财务部一律不办理。
4、发生退货业务,销售员办理退货入库手续后,必须提供对方税务主管部门开出退货证明,才能给对方开红发票。
5、发生回扣业务,必须由对方税务主管部门开出回扣证明,才能给对方开红发票。
6、如果开出发票内容有不妥之处,必须把原发票及其抵
扣联一起退回,才能给对方换新发票。
7、发票内容与小票内容保持一致、数量相符、金额相等。
〈三〉增值税发票、普通发票管理和使用。
公司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管理、使用增值税发票和普通发票。
1、财务部门设专人领购、保管发票。
2、各核算公司开票人使用发票向发票管理员领取、登记,每次领取量不得超过一周使用量,再次使用时,以存根换新发票。
3、开票人应按发票顺序号顺序使用,对未使用发票、已开出存根应妥善保管。
4、发票专用章应随开随盖。
5、经管发票人违反国家规定责任自负。
(五)责任会计处理方法。
责任会计按照财务会计处理方法,对增值税金进行相关账务处理,逐月将应缴增值税额上缴公司内部账户。
二、核算营业税及附加。
(一)应税项目及范围。
公司对外劳务服务收入,均应缴纳营业税。属应税范围营业收入,业务部门应提供符合国家政策的协议复印件,由公司按5%或3%税率对外缴纳营业税。
(二)责任会计处理方法:责任会计按照财务会计核算方法,计提应纳营业税额,按月上缴公司内部账户。
三、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管理。
(一)计提与上缴。
财务部门应每月以应纳增值税额和营业税额为计税基数,分别按7%和3%及4%税率计提,向国家缴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及教育专项资金。
(二)责任会计处理方法。
责任会计每月按应缴公司增值税额7%和3%及4%计提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及教育专项资金,逐月上缴公司内部账户。
四、所得税管理。
(一)计提与上缴。
1、财务部门应每月或每季按应税所得计提应缴所得税,按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
2、对超计税标准工资和招待费,以及非公益捐赠和准予扣除范围外公益,救济性捐赠等不得扣除项目,不得从收入总额中扣除,应逐项进行纳税调整,调增应税所得额。
(二)责任会计处理方法:
1、各核算部门每月超计税标准工资应纳所得税,由各责任会计以费用列账中费税形式,计入销售业务部门当期营业费用,抵减当期责任利润。各部门超计税标准招待费应纳所得税,年终一次性进行账务处理,抵减销售业务部门责任利润。
2、各销售业务部门年终实现超额利润,按照公司分配办法应由本部门受益部分应纳所得税,由财务部年终统一操作,以利润列账所得税形式,通知各责任会计进行相关账务处理,将应缴所得税额及时上缴公司内部户。
五、其他他税金管理。
企业税务管理制度2
第1条 为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确保企业合法运营、诚信纳税,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 本制度对企业的税务登记及年审、账证管理、纳税申报等项工作均做了详细说明,财务部相关人员须遵照执行。
第3条 税务登记、税务变更登记、税务换证登记、登记证年审统一由财务部相关人员自行办理,并报财务部主管和总经理备案。
第4条 财政、税务登记应按照下列要求办理相应手续,并提供相关资料。
1.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之日起 日内持工商营业执照和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企业统一代码证书等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或财政部门申请办理税务、财政登记。
2.根据财税部门规定的统一标准,如实填写《税务登记表》。
3.持填写好的《税务登记表》及规定应报送的有关资料、合同等,到财税部门办理登记并领取财税登记证。
第5条 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如发生下列内容的变化,均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财税部门提出申请,办理税务变更登记。
第6条 财政、税务登记换证,办理年审,应提供下列资料及办理相应手续。
1.财务部人员办理财税登记换证时,填写换证登记表(一式三份),备带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原财税登记证正、副本原件,法人代码证、法人身份证、开户银行证明复印件等资料到财税部门办理,并领取登记证。
2.每年4月底前(特殊规定除外)完成财税登记证年审,办理时填写一式三份的年检表,带年度审计报告、营业执照、财税登记证原件及副本到财税部门办理。
第7条 财务人员按照财政部门、税务机关的规定使用财税登记证件;财税登记证件不得转借、涂改、毁损、买卖或者伪造。
第8条 每月必须计提当月应交税款,根据实际缴纳的税款,当月做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出现实交数与计提数不符时,当月税差必须做相应的账务调整。
第9条 为了办理各种税收优惠的需要,相关财务人员应将每月的完税凭证或已交税款的缴款书原件装订成册,妥善保管,严禁丢失;每月根据完税凭证及已交税款的缴款书复印件填写“报销回单”,财务负责人及总经理签字确认后入账。
第10条 相关税收记账凭证、账簿、完税凭证、缴款书及其他有关资料不得伪造、编造或擅自损毁。
第11条 相关税收的记账凭证、账簿、完税凭证、缴款书及其他有关资料应当永久保存(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12条 财务部每月一次定期对发票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其相关发票管理详见《发票管理制度》。
第13条 财务部每月(季)自行到各自所属财、税局(所)申报。
第14条 相关财务人员必须在税局(所)规定申报的申报期限内到所属税局(所)申报,如申报期有变动,以税局(所)公布的信息为主。
第15条 有关财务人员办理纳税申报时,应当如实填写纳税申报表,并根据税务机关的。要求报送下列资料。
第16条 每季度结束后xx日内,财务部根据企业性质填报所属财局、税局要求的报表,并直接到银行交纳税款。
第17条 每年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各分企业应于每年xx月xx日前(税务机关另有规定除外)自行到所属税局申报,多退少补,说明退补原因,及时向地区企业财务部税务组及主管税务领导反映情况,补办有关部门付款审批手续,补交税款。
第18条 财务部门必须每月在纳税申报期间结束后xx日内把当期纳税申报表原件一份(盖有税务机关申报章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各一份,完税凭证或已交税款的缴款书及付款审批表复印件各一份,报送上级主管。
第19条 财务部必须每月xx日前根据企业营业收入情况对当月的税收缴纳情况进行预测,提供预测表给上级主管,以便尽快组织、调度资金,解决企业缴税资金。
第20条 当月如遇到税款较大、资金较紧的情况,财务部门必须在每月xx日前直接向税务机关办理延期纳税申请。
第21条 计划外的特殊税务处理事项必须报总经理审批。
第22条 财务部负责办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及董事会利润分配所需的完税证明;办理后要把相关资料报总经理办公室备案。
第23条 财务部主管每半年至少检查一次纳税事项情况,出具税收检查结果报告及解决建议,检查结果报总经理办公室备案,。
第24条 财务部接受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的税务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不得拒绝、隐瞒。
第25条 接受税务机关检查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财务部上级主管,以便及时协调解决问题;检查结果复印一份送财务部备案存查。
第26条 财务部相关人员必须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逾期未申报致使税务机关罚款、收滞纳金的,其罚款、滞纳金由当事人负责。
第27条 财务部门设专人严格保管好每月的完税凭证和税收缴款书的原件、税收缴款卡、发票专用章,防止丢失,需要时由经办人领用,否则一切后果由当事人负责。
企业的管理制度4
1。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
长期以来,港口企业的安全管理,一般由上级部门或地方政府提出要求和下达指示,从安全技术要求到安全管理体制,无不面面俱到。安全管理模式上也多为“经验型”、“事后型”。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似乎是上级部门、地方政府“要我安全”,这无益于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全民所有制交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施办法》的颁布实施,使港口企业成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法人,它意味着企业将承担更多的责任。企业法人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责,这就给企业的决策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激烈的市场经济,它要求人们更新观念,以新的管理机制和方法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力求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的统一。
2。hse管理体系简介
在人们普遍关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健康、安全与环境质量的今天,由于国际竞争需要、国家政策要求及社会公众的期望等各方面压力,使世界上各种类型的组织,越来越重视自己在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面的形象,并期望一套系统化的方法来推行其管理活动,满足法律和自身方针的要求,以求得生存和发展。而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环境(environment)管理体系(hse—ms)的形成和发展就是在这种条件下,通过有关行业多年工作经验积累而形成的,体现了完整的一体化管理的思维。hse管理体系的形成实际上就是把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原理运用到卫生、安全和环境管理中。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承诺
这是hse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因为如果领导人员没有认识到卫生、安全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没有采取措施组织实施,hse管理体系的其他要素就发挥不了作用。
(2)方针政策和战略规划
方针政策是为实现公司的持续发展而制定的公司宗旨、目标和行为准则。战略规划是方针政策的具体化,是保证公司实现整体目标的重要步骤。hse管理体系的内容必须纳入公司的战略规划中,否则将得不到管理人员应有的重视,难以使管理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3)组织、责任、方法、标准和文件
它要求各级的管理和监督在组织结构、责任定义、应用方法以及确定每项职责所要求的人员资质中体现出来。同时,它还包括hse管理体系的标准和主要要素文件,以便更好地应用和审核。
(4)危害和效应管理
它包括对卫生、安全和环境影响的评估和对人员、环境、财产可能产生的影响的评估。它的管理过程一般包括识别、评估、控制、恢复4个基本步骤。
(5)计划和程序
公司应有实现hse战略目标、性能指标和风险减少措施的实施计划和程序。
(6)实施和监控
实施和监控主要包括:关键环节的分析和程序安排、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识别和评价对健康的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环境问题评估和监控等。若在实施和监控过程中发现与hse管理体系不一致的事件,应立即上报高层领导,以便采取措施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7)考核和评价
在hse计划实施期间定期进行考核,可以对计划的实施情况和有效性作出评价,使得管理部门有可能根据情况对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并向领导和员工提供有关计划执行情况的咨询。
(8)审计和检查
公司应定期对hse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和检查,以确保其适应性和有效性,并便于进行必要的改进。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运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企业最高层领导的支持和参与,同时要求企业的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监察、宣传、教育、计算机和数据库、财务、后勤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各职能部门人员的通力配合,才能使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运行得以顺利进行。
3。在港口企业建立hse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3。1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是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我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20xx年远景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将保护环境、保障人民健康作为基本国策和重要政策。港口企业的生产活动对安全管理的要求比较高,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将可能威胁职工的生命健康甚至导致环境的破坏、污染,如果没有科学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的管理方法,将无法适应日益复杂的。规模化生产和实现企业的良性循环和发展。为了贯彻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我国港口企业向着健康化、清洁化生产发展,就应该建立和实施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有关安全、劳动卫生、环保要求的管理体系,使我国港口企业活动、产品和服务从原料加工、设计、施工、运输、使用到最终废弃物的处理进行全过程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控制,满足安全生产、人员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可促进我国港口企业进人国际市场
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上一些大的石油公司都建立和实施了hse标准,国际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及各种工程建设市场也对石油企业提出了hse管理方面的要求,它要求进入市场的各国企业采用这一标准,将未制定和执行该标准的企业限制在国际市场之外。并且该标准现在已在国内多个行业推广、普及。连云港本地已有连云港碱厂制订并实施了该标准。我国的港口企业制定和执行hse管理体系标准,就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与国际接轨,树立我国港口企业的良好形象,使企业的业务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创造可观经济效益。
3。3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可使企业减少成本,节约能源和资源
hse管理与以往的安全、工业卫生、环境保护标准及技术规范不同,它摒弃了传统的事后管理与处理的做法,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将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纳入企业总的管理体系之中,与生产融合为一体化管理。它的出发点是:污染、安全事故、生产性疾病(职业病)的产生几乎都是由于管理体系、技术运作、工艺设计和生产控制不良造成的。通过实施hse管理体系标准,对公司生产运行实行一体化的整体控制,在企业内部建立一整套管理体系,才能大大减少事故发生率,减少环境污染,节省资源,降低能耗,减少事故处理、环境治理、废物治理和防止职业病的发生等开支,从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4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可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
由于港口企业生产的特殊性,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污染事故对人身、环境及社会影响比较大、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通过分折总结,这些事故大多数是由于管理或操作上的疏漏引起的。企业通过建立和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使企业员工增强安全事故和污染事故的预防意识,这样一方面尽最大努力避免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在事故发生时,通过有组织、有系统的控制和处理,使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5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可以提高企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水平
hse管理体系有一整套在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方面的措施,通过建立和实施hse,可以帮助企业规范管理体系,加强健废、安全与环境方面的培训教育,提高对人身健康、生产安全及周围环境的保护和重视,引进诸如监测(dcs系统)、规划、评价等新的管理技术,再通过审核和评审,使企业在满足工业卫生、生产安全、环境保护等法规要求的同时,在建立管理机制、改进管理质量、提高运营效益等方面建立全新的经营战略和一体化管理体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6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可改善企业形象,改善企业与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关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安全与环境意识也得到增强,对清洁生产、优美环境、人身及财产安全的要求日益增高。一个对自身员工、社会及环境爱护的企业会形成良好的社会形象。如果企业接连发生事故,既造成环境污染,又会给人们造成技术落后、生产水平低劣的影响,更会恶化与当地居民、社区之间的关系,对企业的各种活动造成许多困难。
3。7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可吸引投资者
当今社会谋求合作和共同发展已成为潮流,但在寻求合作伙伴及投资对象时,越来越多的公司看中对方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状况。为了赢得这些投资,就必须有规范完善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和良好的实施运作。
3。8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可帮助企业满足有关法规的要求
我国政府颁布了许多环境保护、安全和工业卫生的法规和标准,均属于强制贯彻执行的标准,违反它们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严厉的处罚。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可以通过系统的一体化、制度化的手段来改善自己的行为,从而避免因违反标准和法规而导致处罚、关闭和被投诉曝光。
3。9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可帮助企业满足业主的要求
在当前港口企业承揽业务的活动中,越来越多的业主对职业安全卫生及环境管理提出要求,许多评标活动不仅加入了相关内容,而且权重越来越大,少数标底中hse的内容权重占到15%。
3。10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的结合
企业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一方面通过提高健康、安全与环境的管理质量,来改善企业形象;另一方面通过减少和预防事故的产生,可以大大减少用于处理事故的开支,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贸易,从而既满足员工、社会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要求,又能取得商业利益和增强市场竞争优势。这样使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得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4。在港口企业建立hse管理体系的可行性
(1)东联公司是已有70年历史的国有中型港务企业,企业原有的各项管理制度较为成熟全面,但在面临国内国际新的情况,以及企业新一轮改制的进行,公司需要导入像hse管理体系这样的现代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内在活力,改善企业原有的不足。并且公司的管理和安全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良好的人才储备和资金储备,完全有能力建立hse管理体系。
(2)hse管理体系的建立推行实施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当前东联公司针对企业文化和现代企业管理正在推行5s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而这些恰恰是hse管理文件程序中的组成部分。因此,这些企业的动作正反应出建立运行hse管理体系是企业当前的迫切希望和内在要求。
(3)hse管理体系与ohsms、iso9000系列、iso14000系列等指标体系是相容的,hse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和条款相当一部分可用于ohsms、iso9000、iso14000等指标体系中。因而公司在建立hse管理体系的同时还可以建立ohsms、iso9000、iso14000等指标体系,并最终通过国家认证,获得可观的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使公司朝着现代港口企业不断向前迈进。
企业管理制度5
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新型企业管理制度被更多人应用,然而,我国企业管理制度管理工作仍缺乏完善性与系统性,在对其的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们的思想观念传统化,另外,由于企业管理制度法制化的特殊性,企业管理制度管理工作就会涉及到很多其它方面的管理内容,如何增强企业管理制度的管理力度,更有效地发挥企业管理制度的应用效果,是我们当前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1、企业管理制度执行力内容及影响因素分析
(1)企业管理制度执行力
制度执行力,是指各管理层次、各部门、各岗位人员把制度规定落实到具体工作行为中,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实现决策者制定的战略方针、计划和预期目标的能力。有效而到位的制度执行力是企业管理制度趋向更加法制化、人性化与合理化的最重要保障,也是制度得以实施的核心因素。随着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制度执行力已经成为了一门科学,唯有强化企业运行系统程序,将理论与知识应用于实践管理与工程开发,控制管理成本,才能综合运用传统工程的原则与方法,提升企业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开发出高质量的产品。
(2)企业管理制度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来讲,当前社会对企业管理制度管理产生的影响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例如:在生产力方面,企业管理制度生产效率无法被提升;在资源利用效率方面,企业管理制度无法被充分的有效利用;在企业法制化管理方面,制度相对落后。只有不断的改进企业管理制度执行力模式,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制度的管理工作,更加谨小慎微的处理企业管理制度中出现的各个问题,这样才能使企业管理制度得以平稳快速的不断向前发展。很多刚刚起步的处于发展初期的软件公司,一般规模较小,他们往往不会十分合理运用管理制度。
(3)企业管理制度管理的内容分析
针对企业管理制度化管理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是确保工作到位的关键点。企业管理制度化管理的有效开展,需要将制度特征、属性和性质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中在人才管理层面,企业开发的终极目标是为用户服务,所以在产品开发管理中要充分考虑用户对其的需求。其次,是组织机构的管理内容以及工作人员的管理内容,其中,组织机构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完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明确人员分工以及做好信息的上传下达;而工作人员因其是企业管理制度的主体的身份,其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项目工作的实施,负责查找资料和编写管理法制化程序等重要的软件工作。
2、企业管理制度的管理措施及应用状况
(1)企业管理制度管理的措施分析
企业管理制度管理实施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增强企业管理制度的风险管理力度。企业管理制度管理不仅与管理者相关,还与企业各部门、开发人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企业管理制度的管理者不仅需要通过与各部门的深入沟通交流进而了解企业需求,还需要保证管理人员拥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并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第二,有效控制软件的开发成本;第三,建立并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管理体制;第四,不断加强企业管理制度管理团队的水平,增强团队的协作力量。如何加强项目开发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如何更加明确的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分工以及如何有效调动整个部门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工作效率,这些都是管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企业管理制度执行力的应用状况
由于企业管理制度执行力具有复杂性与不稳定性,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企业管理制度在社会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从企业管理制度管理应用的情况来看,方便、高效、法制、人性化方向是其能够得到广泛应用的保障。企业管理制度在有效提升实际工作效率的同时,更是通过不断对施行路径进行更新优化,使其能够被不同部门的人接受。与此同时,企业管理制度也被应用到了企业制度法制建设中,它便捷高效的特点帮助提升了企业产品质量,促进了各部门职员沟通交流,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各项工作管理的效率。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制度已经充分渗透到了企业各部门运行中,并且在其间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是社会和时代不断向前发展要求下的必然产物。提高企业管理制度项目的质量水平与管理效率,运用新方法、新手段,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对企业管理制度进一步进行完善,从而保障其在应用上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