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总结报告 >

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精编3篇

网友发表时间 511152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精编3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实验报告格式1

关键词:实验报告自动批阅;系统分析

一、引言

实现实验报告自动批阅可利用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在运用这些技术前,需了解实验报告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整个实验报告自动批阅的工作流程,即实现方案。

二、实验报告提交格式设定

针对实验报告网上评阅的特征,设定报告格式,使批阅过程更简单,化整为零,最后汇总得分。设定报告格式如下:

(1)学生填写:学生学号、姓名,实验课程,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心得体会。

(2)对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心得体会要求学生按照知识点来填写,每个知识点以“句号”结束。

(3)学生填写完每一部分的内容,以文本方式提交保存。

三、自动批阅工作流程

(1)每个实验都有既定的名称,假设每个实验名称不同。该实验记为A,该实验A的所有学生实验报告组成一个集,记为A(S1,S2,S3,S4……)其中Si代表第i份学生实验报告。

(2)对分类出的实验A报告集中的每份实验报告(Si)进行逐步批阅,即按照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心得体会进行单独批阅。分别把学生实验报告中的六部分记为Si1、Si2、Si3、Si4、Si5、Si6,简记为Sij;把标准答案模板中的上述六部分记为Wa1、Wa2、Wa3、Wa4、Wa5、Wa6,简记为Waj。

(3)以“实验目的”为例。首先,从当前批阅的实验报告中提取出“实验目的”部分的内容,再对“实验目的”部分的全部内容按照“句号”进行文本块划分,把划分得到的文本块记为Si1t。

(4)在这里应提取出“实验目的”部分的全部知识点,并把它记录下来以供后面的批阅使用,记为Wa1t。

(5)把3中得到的所有报告“实验目的”文本块Si1t进行文本预处理、句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以及信息抽取,得到报告信息抽取模块。记为pi1t(其中i、t与si1t中的i、t分别相同)。

(6)对于4中得到的答案模板“实验目的”部分的所有知识点Wa1t,只需要进行知识点与权值的切分,把切分出来的知识点部分记为qa1t,相应知识点的权值记为ka1t。

(7)对于6中得到的“实验目的”部分的每个知识点信息抽取模块qa1t与5中得到的所有学生报告实验目的部分的信息抽取模块pi1t进行模块间相似度的计算,把得到的相似度值中最大的一个乘上该知识点的权值,便得到了该知识点的得分,最后把所有知识点的得分用同样的方法得出后相加,得到“实验目的”部分的总分。

(8)重复第3到第7,得出其余五部分的成绩,最后把这六部分的成绩相加就得到该份报告总成绩。

(9)对同一实验的其他学生实验报告重复2到8进行批阅;对其他实验的实验报告的批改重复1到8就可完成批阅。

四、举例分析自动批阅工作流程

(1)以“负反馈放大器实验”为例,把“负反馈放大器实验”记为A,并把搜索到的N份实验报告组成一个集,记为A(S1,S2,S3,S4……Sn)。同时把标准答案模板中“负反馈放大器实验”的标准答案模板记为Wa。

(2)以“实验目的”(记为Si1)为例来说明。首先提取“实验目的”的全部内容,按照“句号”进行文本块划分,把得到的文本块记为Si1t。例如学生报告中“实验目的”内容:

①了解多级阻容耦合放大器组成的一般方法。

②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改善。

划分文本块后得到的内容:

文本块一:①了解多级阻容耦合放大器组成的一般方法。

文本块二:②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改善。

其中把“文本块一”记为Si11,把“文本块二”记为Si12。

(3)提取负反馈放大器答案模板中实验目的(Wa1)部分的全部知识点,并把各个知识点记为Wa1t。得到如下结果:

知识点一:多级阻容偶合 放大器 组成 方法|2#

知识点二:负反馈 对 放大器 性能 改善 |3#

其中把“知识点一”记为Wa11,把“知识点二”记为Wa12。

(4)对2中得到的所有实验目的部分的文本块Si1t进行文本预处理、句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以及信息抽取,生成报告信息抽取模块。记为pi1t(其中i、t与si1t中的i、t分别相同)。以2中得到的结果为例,说明如下:

文本块一:①了解多级阻容耦合放大器组成的一般方法。

文本块二:②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改善。

信息抽取模块:

信息抽取模块一:多级阻容偶合 放大器 组成 方法

信息抽取模块二:负反馈 对 放大器 性能 改善

其中把“信息抽取模块一”记为pi11,把“信息抽取模块二”记为pi12。

(5)对于3中得到的答案模板中实验目的部分的所有知识点进行知识点与权值的切分,把切分出来的知识点部分记为qa1t,相应知识点的权值记为ka1t。实验目的全部知识点:

知识点一:多级阻容偶合 放大器 组成 方法 2。

知识点二:负反馈 对 放大器 性能 改善 3。

进行知识点与权值的切分后的结果:

信息抽取模块: 权值:

知识点一信息抽取模块:多级阻容偶合 放大器 组成 方法 2

知识点二信息抽取模块:负反馈 对 放大器 性能 改善3

其中把“知识点一信息抽取模块”记为qa11,把“知识点二信息抽取模块”记为qa12;对于权值“2、3”相应的记为ka11、ka12。

(6)把5中得到的第一个答案信息抽取模块qa11与4中得到的两个报告信息抽取模块pi11、pi12分别进行模块间相似度的计算,并取最大的相似度值。分别计算出答案信息抽取模块剩余的相似度值,并得到成绩,两个知识点的成绩相加得到学生实验报告中实验目的部分的成绩,本例得到实验目的部分的成绩为5分。

(7)上面是对一份报告中实验目的部分的批阅,对于同一份报告中的其余部分以及不同报告、不同实验的报告都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批阅。最后把同一份报告中六个部分的成绩相加便得到了这份报告的总成绩。

参考文献:

[1]刘其云、李中言。信息抽取的功能和实现方法。情报杂志,2005,5:67-68

[2]李中言、李普跃。信息抽取方法综述。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5,21(3):115-116

作者简介: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实验报告格式2

一、将实验安排在上新课之前,让学生有充分的探究机会和思考空间

在以往的实际教学中,一般是将学生实验安排在章节内容授完之后进行,在分组实验时,大多数实验结果已为学生所知,由于知道了实验结果,学生实验兴趣不浓,也不愿思考,更谈不上探究,只是验证一下实验结果是否和教师讲的一致。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式虽然加强了学生的体验与探究,但可操作性还是有较大局限性,除了实验室安排困难外,班级50多人教学秩序的维持也比较困难。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探究实验的时间、空间有限,来不及对实验的现象和过程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样的教学缺乏开放性、发散性,更缺乏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削弱了体验探究的价值,不能充分体现探究的本质。

针对新课程设计要求和教学实际情况,为保证学生在实验中有充分的探究机会和思考空间,主动实践、思考、发现。我们探索改变化学实验的安排体系,主要采取了两条措施:(1)把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尽可能地安排为学生的分组实验;(2)所有的实验尽可能在新授课之前完成。

案例1:探究海带中含有碘元素

该实验的主要步骤:①将干海带烧成灰;②将海带灰浸入水中,充分搅拌,加热煮沸五分钟,冷却后过滤;③往滤液中加入四氯化碳,振荡萃取,观察四氯化碳层的颜色变化。该实验所需的时间较长,如果以边讲边实验的方式进行探究式教学,不可能在一个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在南京市教研室组织的示范课上,开课教师为节约时间,由几个学生在课前进行海带灰的制备,课堂上只要求学生完成其余步骤,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表面看海带的灼烧不是检验海带中含有碘元素的关键步骤,实际上它是检验实验的第一步,只有让全体学生参与这一步的实验,才是一个完整的探究实验。第一步的操作虽然费时较长,但也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为充分发挥这个探究实验的功效,我们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实验步骤,并要求学生思考各种检验碘的方法。让学生在未知结果的情况下进行新知探究实验。分组实验时,学生制海带灰花了不少时间,当他们用自己想出的方法检验出碘时,异常兴奋,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成功了”。学生实验后的成就感十分强烈,实验中他们观察实验现象很仔细,同时也引发他们的问题意识:“海带为什么不能用水洗,而用酒精润洗?”“海带灼烧中产生的白烟是什么成分?白烟对人有害吗?”“海带灼烧后产生的灰的成分是什么?”等。

该实验由于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机会和思考空间,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好奇心和问题意识。

案例2:探讨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我们让学生预习后到实验室进行一节课的探究实验,实验室准备了多种实验用品:稀硫酸、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等,电极材料有炭棒、各种金属、学生还自带了各种水果。实验过程自主、开放,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实验设计和验证。学生经过充分的实验和观察,自己总结出很多重要的结论。如影响构成电池的电流强度的因素有:金属活动性的差异、电极间距离、电极插入的深浅、不同的水果汁(电解质)等。还有学生发现了异常现象:将电极插入乙醇中也测出了导电性;两个镁条为电极时也测出了电流。参加过竞赛辅导的学生还自制了盐桥,引起了其他学生的兴趣。

实践证明,将探究实验安排在上新课之前,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他们向教师提问勤了,同学间的讨论热烈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变浓了。化学实验只有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下才能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只有在不知道其结果的情况下,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思维活动。通过改变实验安排体系,将实验安排在上新课之前,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探究机会和思考空间。

二、改变实验报告的书写形式,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有一次,学生做中和热测定的实验,我们让学生在白纸上写实验报告,结果全班学生能够合格的不到1/5,书写实验报告的基本格式不规范,对实验原理分析不到位,对定量实验中数据处理以及误差分析没有明确的意识,不进行数据计算,不知道怎么进行误差分析,更不清楚如何进行实验总结。这件事给我们触动很大,实验报告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书写实验报告的基本方法是必备的素质,如果高中生连实验报告都写不好,科学素养的培养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反思写不好实验报告的根源:一是学生对实验不重视,缺乏对实验的思考,必然会造成对实验方方面面理解得不到位,实验报告也就写不好。二是以往学生都是用实验册填写实验报告,一般是机械的填空,不需要多想应该写些什么,改成用白纸写,当然会不知如何下笔。

受到这件事的启示,我们对化学实验报告的书写进行了改革。让学生统一用16开白纸独立设计实验报告。对每次实验报告怎么写,教师除了交代一下基本的要素和要求外,报告格式、实验记录、实验分析,让学生自主发挥。

开始时,学生写的实验报告问题很多,我们及时讲评,展示写得好的实验报告,表扬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原创,引导学生注意实验报告的格式化、规范化和科学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基本掌握了实验报告的书写方法,写出来的报告也各有特点,有的详细,有的简洁,有的注重格式,有的注重内容,有的着重谈感受,有的着重写结论。

改变实验报告的书写方式,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的变化,它的本质是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给学生自主研究创造了机会。学生在完成实验报告的过程中,对实验的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也发展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学生通过实验报告向教师和同学表达自己对实验问题的理解和看法,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种变化是格式化的实验报告无法达到的。比如有的学生在做了铝加热的实验后写道,“我知道了原来氧化膜是这么一回事。”还有学生这样写,“今天的实验由于我们很好的配合,做得既快又好,十分成功。”字里行间流露出实验中的真情实感。

三、以探究实验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现代教学论认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不能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深入思考,没有问题,学习就只能是表层的、形式的。

探究实验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最好环境。我们十分强调在探究实验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体做法是:①及时表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学生,激励引导启发其他学生。②让学生从观察现象入手提出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要取得较好的实验结果可采用怎样的装置?应如何操作?为什么出现异常现象等。③在实验时,教师对学生提出明确的问题要求,必须在实验总结中提出自己的疑问,规定提问题的最小数目。由此引导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学会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如有关钠的实验问题,学生问道:“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是不是说明过氧化钠比氧化钠稳定?钠燃烧后的产物中为什么有黑色物质,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什么比与水反应剧烈?钠的熔点是多少?”他们的提问,把熔点与熔化现象联系了起来,说明他们对钠的有关实验进行了深层的思考。

让学生在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提问题,既给所有学生提出了要求,也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机会,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逐渐增强。

四、开设实验研讨课,集中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发现问题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对学生通过看书、合理推测、相互讨论能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求学生写在实验报告上,通过问答,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和自学能力。对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认识上会有偏差的问题、综合知识强的问题,我们采用开设实验研讨课的方式,进行集中讨论。

对每次实验我们都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确定研讨的内容。

(1)需要教师重点讲解的问题。如: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原理、浓硫酸的作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试剂的添加顺序和用量?为什么要缓慢加热,如何做好这个操作?

(2)对实验的反常现象进行重点分析、讨论。如:为什么加热的试管中颜色加深?变棕黄色?变黑?为什么几乎闻不到香味?为什么滤液是黄色的?

(3)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探究。如:碘的检验中氧化剂的选择、酸的作用与选择等问题。

(4)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自学、查找资料解决。如:海带的成分,海带的营养价值和吃海带要注意的问题,碘的存在、制取、用途。

(5)个性化的问题个别指导。这也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契机。

学习中的问题如果学生能在课前思考,教师的讲解必然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在授新课前做探究实验会引发学生很多的思考,他们提出的许多问题正是教师要在新课中要讲的问题。所不同的是,学生听教师讲解自己提出的问题时,其兴趣和专注力远远大于由教师对学生提出相同的问题。教师在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中,对学生想知道什么,对哪些问题的理解比较困难等更加明确,教学时也自然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把教学要求和解决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由此教和学的面貌都发生了变化,不仅课堂效率提高了,课后反馈的效果也很好,在检测中,有关实验问题的题目,学生很少失分。

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学习愿望的增加,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有些问题课堂上不一定讲,但作为教师有必要弄清楚。有的问题如果不翻大学教材,上网搜索资料,很难解释清楚,查阅资料时还会发现自己对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偏差。有的学生在教师上课讲某个问题时会突发奇想,立即发问。这些都激励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因此,探究实验教学方式的改变,获益的不仅是学生,教师也从中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

五、结束语

将实验安排在上新课之前,改变实验报告的书写形式等实验改革,让我们明显感到,学生实验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应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加强了。学生实验兴趣浓厚,主动思考实验问题,验证知识的正确与否,对实验现象和过程进行深入的思考,形成开放性、发散性的探究实验环境,增强了体验探究的价值,同时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但学生探究实验越自主越开放,对教师的要求也就越高,教师指导的有效性也就越重要。

参考文献

实验报告格式3

例一 定量分析实验报告格式

(以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为例)

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

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10-2,Ka2=×10-5。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计量点pH值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应计量点pH值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实验方法:

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用台式天平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200mL蒸馏水,摇匀。

准确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再加1~2滴%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二、H2C2O4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左右草酸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20mL蒸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0mL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做三次。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一、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实验编号123备注

mKHC8H4O4 /g始读数

终读数

结 果

VNaOH /mL始读数

终读数

结 果

cNaOH /mol·L-1

NaOH /mol·L-1

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

二、H2C2O4含量测定

实验编号123备注

cNaOH /mol·L-1

m样 /g

V样 /

VNaOH /mL始读数

终读数

结 果

ωH2C2O4

H2C2O4

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

实验结果与讨论:

(1)(2)(3)……

结论:

例二 合成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题目:溴乙烷的合成

实验目的:1. 学习从醇制备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

2. 巩固蒸馏的操作技术和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

实验原理:

主要的副反应:

反应装置示意图:

(注:在此画上合成的装置图)

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

实 验 步 骤现 象 记 录

1. 加料:

将水加入100mL圆底烧瓶, 在冷却和不断振荡下,慢慢地加入浓硫酸。冷至室温差异网差异网后,再加入10mL95%乙醇,然后在搅拌下加入研细的溴化钠,再投入2-3粒沸石。

放热,烧瓶烫手。

2. 装配装置,反应:

装配好蒸馏装置。为防止产品挥发损失,在接受器中加入5mL 40%NaHSO3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却,并使接受管(具小咀)的末端刚好浸没在接受器的水溶液中。用小火加热石棉网上的烧瓶,瓶中物质开始冒泡,控制火焰大小,使油状物质逐渐蒸馏出去,约30分钟后慢慢加大火焰,直到无油滴蒸出为止。

加热开始,瓶中出现白雾状HBr。稍后,瓶中白雾状HBr增多。瓶中原来不溶的固体逐渐溶解,因溴的生成,溶液呈橙黄色。

3. 产物粗分:

将接受器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将下层的粗制溴乙烷放入干燥的小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浸于冰水浴中冷却,逐滴往瓶中加入浓硫酸,同时振荡,直到溴乙烷变得澄清透明,而且瓶底有液层分出(约需4mL浓硫酸)。用干燥的分液漏斗仔细地分去下面的硫酸层,将溴乙烷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30mL蒸馏瓶中。

接受器中液体为浑浊液。分离后的溴乙烷层为澄清液。

4. 溴乙烷的精制

配蒸馏装置,加2-3粒沸石,用水浴加热,蒸馏溴乙烷。收集37-40℃的馏分。收集产品的接受器要用冰水浴冷却。无色液体,样品+瓶重=,其中,瓶重,样品重。

5.计算产率。

理论产量:×109=

产 率:/=%

结果与讨论:

(1)溶液中的橙黄色可能为副产物中的溴引起。

(2)最后一步蒸馏溴乙烷时,温度偏高,致使溴乙烷逸失,产量因而偏低,以后实验应严格操作。

例三 性质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题目: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和步骤 现 象 解释和化学反应式

结论:

(1)(2)……

思考题: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5 51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