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4篇

网友发表时间 912635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4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解读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第一篇】

问: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计划?

答:这项计划是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确定的12项重大人才工程之一,由中央组织部牵头实施,重点培养支持国内3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人才。

科学的未来在青年。有研究表明,自然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段是25岁至45岁,峰值是37岁。我国要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支持。这项计划就是对那些最具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给予重点培养支持的专门计划。从实际情况看,青年科技人才是最需要稳定经费支持的群体。制定实施这项计划,就是要为他们的脱颖而出开辟一条“绿色通道”,为他们潜心研究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问:计划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这项计划从2011年开始,分期分批组织实施,每年遴选200名左右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人才给予重点培养支持。到2020年,计划培养支持2000名左右的优秀青年人才。这项计划在遴选支持优秀青年人才的同时,致力探索人才遴选、考评、培养等各方面的新机制、新方法,催生一批各专业领域的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形成我国各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计划实施过程中,将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目标任务进行适当调适。

问:计划主要支持哪些领域的人才?

答:计划的支持范围涵盖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等领域,优先支持国家重点学科、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急需紧缺领域的科研人才,以增强国家未来人才竞争力和创新能力。需要说明的是,这项计划侧重于支持从事研究工作的创新人才,技能类、表演类、体育竞技类等应用型人才在其他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中另有支持。

问:申报计划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申报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硬件”条件,申报者应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在国内全职工作1年以上。因为这是专门针对国内青年人才的特色计划,对于超过35周岁的人才、拟从国外引进的青年人才等,均有其他重大人才工程给予支持。对于在国际学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的特殊人才可破格申报。二是“软件”条件,申报者应在同龄人中具有突出的专业水平和发展潜力,但不对论文、职称等条件作出具体规定。主要是遵循科学人才观,不简单以论文、职称等外在条件论“英雄”,而是强调发展潜力。至于具体标准的把握,交由评审专家组去评判。

问:为什么要控制申报名额?

答:由于全国符合申报基本条件的人选非常多,适当控制申报名额,有利于各级单位做好选拔工作,好中选优,确保推荐人选的质量。

申报工作按照人事关系隶属,由各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归口推荐上报。申报名额是按照控制总量、突出重点、兼顾全国的原则,商各地、各部门确定的。这项计划坚持人选质量第一,原则上不考虑平衡照顾。因此,部属高校、央企、科研院所等人才比较密集的单位申报名额相对较多,地方则相对少些。

问:这项计划与其他计划有何关系?

答:这项计划是国内顶尖青年人才支持计划,定位较高,支持力度较大,支持人数相对较少。计划的支持范围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等计划有一定交叉,但不排斥与上述计划的重复支持,关键是看人才质量和培养支持的客观需要。计划以培养支持国内人才为重点,海外人才回国工作一年以上,即可申报计划。已入选“”并且正在支持周期内的青年人才不在本计划的支持范围。

问:如何确保计划实施的公开、公平、公正?

问:这项计划的评委专家是怎么产生的?

答:评委全部从评委专家库中产生。评委专家库是在各地各部门推荐基础上建立的,主要由“”、“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百人计划”等计划的评审专家组成。目前,评委专家库已有数千人的规模,根据需要随时扩充、调整。所有的专家均要求签署保密协议,不能透露评审工作的有关信息。

问:对入选计划的青年拔尖人才将如何培养支持?

答:对入选者主要提供两个方面的支持。一是科研经费支持,中央财政提供为期3年、最高可达240万元的科研经费,并赋予入选者较为充分的自主支配权,以创造一个潜心研究的良好环境。支持经费的具体额度将依据其开展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综合评审专家提出的意见来确定。同时,制定相应的经费管理政策,确保经费使用廉洁高效。二是培养政策支持,制定实施对入选者的后续培养政策,在承担项目、参与课题等方面给予特殊倾斜,利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或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平台培养人才,探索创新青年拔尖人才的培养使用机制。

问:对首批评选工作总体上有何考虑?

答:首批评选工作以遴选支持一批国内顶尖青年人才和探索建立一套科学公正的青年人才遴选机制为目标,本着边实施边完善的原则,认真吸收有益经验,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政策机制,努力把这项计划打造成国家需要、人才满意、地方和各部门欢迎、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人才工程。

(摘自《中国人才》)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第二篇】

关键词 高校 团组织 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 万路路,湖北大学团委书记;郑仲,湖北大学团委副书记;王翠,湖北大学团委干部。

中图分类号D2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103(2013)06-0020-03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校,而高校的人才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托高校团组织进行的。作为党组织联系青年学生的有效保障,团组织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但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人才,我们更需要拔尖创新人才。无论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还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2010-2020年)》,都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作出了一定的要求。所以,高校团组织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1.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务实之举

早在1997年5月24日,邓小平同志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谈话中就提出“要从科技系统中挑选出几千名尖子人才”,“国家要保护好拔尖创新人才”。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要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可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的奋斗目标,也会是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改革方向。但我们必须思考的是,既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提法由来已久,我国各大高校也着力于这一方面的实践,为什么我们仍然缺少拔尖创新人才,这显然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钱学森之问”更是表达了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忧虑。

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人才、创新、制度三项基本元素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推动,仅仅有人才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才能推进经济、科技、文化和综合国力的长远发展。拔尖创新人才决定了核心竞争力,所以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必经之路。

近年来,我国在人才培养上虽然有所创新与进步,但拔尖创新人才的缺乏仍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在数量上还有很大差距。目前,许多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优势地位, 出台了各种措施, 来提升国家原始创新能力,提高竞争能力。我们应该意识到,国家的发展依靠人才,而拔尖创新人才的不足,直接导致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我国必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速度。

3.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在我们国家中,优秀人才是很多的,但是拔尖创新人才却是不可多得。而我国的高素质人才大多集中在高校里,所以高校必然成为输送拔尖创新人才的主力军。这是时展的需要,也是现实的必然要求。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其成长成才,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之所在。而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也无非是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最大限度地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二者结合起来,国家需要拔尖创新人才,学生渴望成为拔尖创新人才。这就需要高校起到桥梁作用,深入探究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结合社会需求来教书育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发挥其创新思维能力,真正将其培养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二、拔尖创新人才与团组织的关系探讨

1. 团组织是人才培养的基地

在高校中,团组织起着异常关键的纽带作用,既充当着一个管理者的角色,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力量,对和谐校园的建设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高校团组织广泛的群众性,使其易深入到学生中去,切实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高校团组织工作对象的固定性,使其与学生始终保持着密切且多样化的联系,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团组织的活动中来,主动向拔尖创新人才靠拢;高校团组织开展活动的多元性,给广大大学生一个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广阔平台,有利于全方位发现不同类型人才的不同特质,开展针对性培养工作;高校团组织的权威性,能够形成良好的辐射力,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良好氛围的形成。

2. 团组织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

在政治上,团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其在政治上必然始终保持着先进性。我国领导人历来强调团组织先锋队的作用。自“”以来,青年就在我国的发展进步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着眼于现在,我国置身于世界竞争的潮流之中,这就更需要青年,尤其是高校学生充分发挥作用,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其应有的贡献。而要想青年学生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团组织在政治上的引领是必不可少的。团组织必须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成长,关心他们的发展,并且能够正确地引导他们,努力让他们真正发展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在组织上,团组织是一个十分严密的组织。在高校中,从学校到各个班级,都设有团组织,层层分级,环环相扣,这样保证了团组织的高效运转。而且对于大学生而言,团组织是一个他们十分熟悉,并且信任的组织,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是团组织的成员。所以,他们乐于参加团组织的活动,并且以此为傲。团组织的严密性不仅表现在其构成上,还表现在与学生联系的严密性和开展活动的严密性。密切联系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展活动,这些都是团组织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也为团组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人才储备上,高校团组织拥有很多青年组织和社会团体所无法比拟的人才优势。首先,是教师人才。高校所拥有的教师人才,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从数量上,都是相当可观的。而这一群体,无论是从思想素养上,还是从能力素质上,都是社会的先行者。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上的改革先驱大多出自于这一队伍之中,他们有着更强的创新意识和更加敏锐的观察能力,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更为渴望。其次,就是大学生人才。高校拥有一大批渴望成长成才,勇于探索的优秀青年学生,这就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先天优势。较之于其他群体而言,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学术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淀。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普遍拥有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头脑灵活,敢于创新,也有着为祖国贡献自己价值的一腔热血。再者,就是团组织的管理人员。高校团组织的管理人员普遍是知识储备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的年青干部,他们与学生联系紧密,熟悉学生情况,了解学生发展动向。

在活动优势上,高校团组织所组织的活动往往与社会发展方向和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方向相一致。团组织所组织的活动贴近大学生生活,与现实热点紧密相连。而且这些活动涉及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加易于发现个体所具有的特质,从而进一步促进其向拔尖创新人才的方向发展。

三、团组织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对策思路

1. 搭建培养平台,优化培养环境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仅靠改革高等教育体制是不够的,还需要从外部进行探索,创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为高校大学生群体学习成才的需要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高校需要的不仅仅是良好的学术环境,还需要一种创先争优、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和谐的校园环境。

首先,强化团组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都是以成绩说话,造成了一种压抑的学术氛围,所以团组织必须以人为本,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联系,对他们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深入调查他们对教育的看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一个自由的环境,提升整个校园的思想、学术和文化氛围,使其更有活力、更积极去进行创新与探索。

其次,团组织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培养方案设立培养基金。不同人才他们的各项能力也不可能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所以团组织应该对学生的正当兴趣和爱好予以必要的引导、关心、爱护和支持,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给予奖励,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同时,促其发挥特长。

最后,团组织还应制定一套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相适应的制约机制。团组织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起着一个引导的作用,把握着整体发展的方向。虽说我们要为广大高校学子创建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但自由并不代表着毫无约束,特别是在思想的拔尖和创新上,团组织要加强引导,保持正确的方向。

2. 整合团组织资源,营造培养氛围

现实社会问题具有复杂性,团组织不可能单独解决所有的问题,现实要求团组织加强资源的整合和相互之间的合作,创造一个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良好氛围。

一是充分协同高校教师队伍,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归根到底还是对其能力的培养,而高校团组织最具优势的也是其教师资源。高校可以形成以校团委牵头,学校相关部门、系部配合,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组织具体运作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组织体系和制度管理体系。这样有利于密切教师与学生的联系,从最基础的学术知识上提高能力,并且根据自身的特点与需求,丰富学习内容,因材施教,从而真正挖掘出拔尖创新人才的内在能力。而且高校教师也比较善于启发青年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其主动学习的能力,形成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

二是充分协同团组织的人才资源,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拔尖创新人才的主力军即为各高校的青年学生。如果团组织能够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将从本源上解决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其实,人才的培养借助外部力量是有必要的,但归根到底还是需要自身的努力,一个有天赋的人,自己不努力,别人再怎么培养也无济于事。所以团组织要把青年学生协同起来,从青年学生出发,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形成一种良好的创新竞争氛围。

3. 丰富活动形式,提升培养效率

只专注于学术,无疑培养的是应试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要让他们参加到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去发现能力,开发潜能,着力增强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首先,在校园活动方面要力求创新。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校园活动,启迪学生对现实的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其次,团组织要大力开展与科技、文化相关联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既可以让大学生紧握时代的脉搏,了解一个更为真实的社会,又可以让大学生切实体会我国目前发展所存在的矛盾,从而去寻求突破口,并着力借此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水平。

4. 注重培养考核,改善培养质量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发人深省。从培养考核着手,对团组织在人才培养上也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建立人才选拔考核机制。虽然我们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我们至少需要一个标准,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有利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建立人才培养考核机制。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有利于促进人才的进步。没有考核,就没有评判的依据。只要这套考核机制科学合理,就有利于完善人才之间的竞争机制,营造良好的竞争范围。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第三篇】

关键词:基础学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文中简称“计划”)是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出台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由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它也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两大纲要文件中的重要计划,是关系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举措。目前全国已有清华、北大、上海交大、复旦、浙大、南大等19所高校入选该计划,率先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5个学科进行试点[1],每年资助1000名学生,力求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所突破。

计划实施两年来,社会反响强烈,各界人士都在为营造拔尖学生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和政策机制出谋划策。刘粤湘等人[2],曾对我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2009-2010年度的推进与实施基本情况作了一个较为详尽的归纳性探讨,本文在此基础上,根据近两年的实施情况,对各高校目前的实施现状和遇到的挑战做一个试探性的分析,做些扶持政策上的探讨。

1、各高校“计划”实施现状

“计划”的目标是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基础学科上探索拔尖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吸引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培养一批未来基础学科学术领军人才和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目前各高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并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理念和模式,在招生、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

高度重视,完善组织管理

各高校高度重视,进行全方位的部署和精心指导,专门设计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部分高校成立学院或学堂进行统一管理: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学堂;北京大学成立元培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成立致远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成立励芸学院;兰州大学成立萃英学院;四川大学成立吴玉章学院;山东大学成立泰山学堂;武汉大学成立弘毅学堂等等。

部分高校即使没有成立专门的学院或者学堂,也都按照计划的目标要求,根据自身学科特点,设立专门试验班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如复旦设立望道计划;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化英才班和实验班人才培养工作;南开大学开设“伯苓班”和“省身班”;浙江大学成立“求是科学班”。

为保证计划的顺利开展,各高校都成立了由校长或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等为负责人的领导小组以及专门的工作委员会等机构,对项目的开展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指导,并定期召开相关单位研讨会,协调处理具体行政事务等。

培养举措与特色

各高校积极在学生遴选、培养模式、教学方式等各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在制度和管理体制上不断创新举措,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和国际交流等侧重向参与“计划”的学生开放,探索拔尖学生最佳培养模式,形成了显著的拔尖人才培养特色。

学生遴选方式多元化

多数高校采用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拔时原则上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潜质,并侧重学生的心理素质、外语应用以及数理基础测试水平等,力争将最优秀的学生选入到培养计划当中。

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采取“高考录取+校内分流”的申请体制;计算机班则施行“奥赛+校内二次测试”的方式选拔;报考数学、物理、化学实验班的学生,在经过相关教授考核后,也可直接就读;而生物班等重点实验班则将统一在本科高段学生中选拔人才。

各大学在培养过程中均实行多次选拔、动态进出机制,进行分流和择优递补,并将不适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分流回普通班级中学习。

师资队伍建设注重高水平

各高校均配备最优秀的师资队伍,聘请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国际国内知名教授进行授课。其中两院院士、“”特聘专家、“长江学者”以及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水平专家学者占相当比例。

除了授课师资外,各高校重视组建导师队伍作为学生个性化指导的后盾。导师们在指导学生规划学业、课外阅读与科学研究、综合能力培养、创新科研训练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大部分高校力争落实“教授治学”的制度与模式,聘请一批国际知名教授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学生培养方案,全面负责学生的培养和项目管理。如,清华大学设立“清华学堂首席教授”和“清华学堂项目主任”岗位,聘请丘成桐、朱邦芬、张希、施一公、姚期智、郑泉水等人担任各班首席教授,负责制订本单位项目培养方案,组织协调项目实施[2];山东大学“泰山学堂”成立“专家委员会”,由由相关学科知名专家组成。负责教学方案制订,师资队伍、课程教学等的规划建设,指导教学安排、建设评估等[3]。

培养模式注重个性化

各高校培养方案强调突出个性化的培养,基本实行小班培养模式,体现精英教育培养理念,让学生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并鼓励学生自主的学习,制定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计划;强调参加科学研究的项目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造就学生优秀的学术素养。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鼓励学生在满足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鼓励学生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发展意向选择不同层次和要求的基础课程,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选课计划;上海交大通过讨论课、专业研讨课、暑期研讨班、大师讲坛和学术会议等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型学习,强调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中山大学鼓励学生个性化、跨学科专业的课程选读,培养学生通过多视角及领域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营造创新氛围

各相关院系积极配合参与“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教学实验中心等等,都向参与“计划”的学生开放。部分高校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支持,诸如经费、条件、空间等各方面的支持。

上海交大致远学院把较大的空间用于师生交流、学生讨论和阅览室等,尽力为学生营造沟通交流、自由思考的创新学习氛围。学生们自发组织了多种课堂外学习形式,如学术讨论班、科普讨论班、经验交流会等,自我激发科研兴趣,锻炼科学思维、演讲及表达能力。相邻的自然科学研究院是致远学院有力的师资来源,研究员全部来自海外一流大学,他们与致远学子朝夕相处,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科学态度。

此外,各高校还通过邀请世界级学术大师以访问、学术报告和学生座谈的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开放的平等交流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的愿望。

深化国际化培养模式

为适应拔尖计划学生培养需要,各高校深入挖掘和利用国外优质资源,注重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多数高校正在积极推进双语或全英文教学模式。如,中国科技大学在2011年夏季和秋季学期启动首批面向基础学科英才班的双语或全英文课程,由“”教授领衔开设。南京大学采用将国际教学资源“请进来”的方式,开设国际化课程,目前已经与芝加哥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分校等多所著名高校开展针对性的国际专项合作。

此外,通过联合培养、交换生项目、暑期学校短期考察等方式,分期、分批将学生送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和交流,鼓励学生利用国外的优越条件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尽快地融入学科领域或者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的群体当中。

2、“计划”实施过程遇到的挑战

选拔优质生源仍有难度

目前,我国很多中学生在高三一年的时间里,基本上不再补充新知识,仅仅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习题强化。在这样“炒冷饭”、枯燥的教育方式下,容易抹杀学生的学习乐趣和创新意识,对培养拔尖人才非常不利。仅仅通过大学培养,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培养知识探究精神,短时间内难以成效。而现行的教育体制,高校只能从高三的学生中选拔学生。

免试直升研究生比例尚需提高

相对于基础学科领域人才的培养,仅仅本科四年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拔尖人才的培养阶段具有连续性,应当尽可能地为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学生建立起本硕博贯通的长周期培养机制。目前,各高校举全校之力推动“计划”实施之时,由于部分政策没有及时配套,免试直升研究生推荐指标非常有限,国家又未出台专门的指标倾向,造成学生的出路陷入瓶颈。

优质师资过度集中

目前,很多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学院管理拔尖学生,为拔尖学生聘请了校内外最好的师资。各高校里基础学科的高水平教师通常过度被集中到“计划”学生的培养工作中。这些教师往往又由于科研任务繁重,无法兼顾普通院系的教学工作,造成普通班教师资源配备缺乏。久而久之,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参与高校里其他相关院系对计划的支持力度。

培养模式还需多元化

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因此,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模式也应是多样化的。结合各高校的宣传资料和部分相关会议上的汇报内容,在组织架构、师资队伍配备、组织保障等宏观层面是较为全面的。值得注意的是,各高校的培养模式类似,如设立专门班级、集中优质师资、邀请国外教授担任课程主讲、举办名家讲坛等。但是多元化体现不足,细节落实层面上来看,尚未真正形成较为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体系。毕竟,各高校都有自身特色,科学人才培养并不雷同商品生成,不是统一模式就能培养出未来科技领袖。不同类型的高校应当主动应对基础学科和社会的发展,在教学内容、方法和师资结构等方面,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

3、讨论和建议

建议教育部能够出台更多相应配套政策

给予高校更多的学生遴选自

学生选拔没有统一的规则,对于参与“计划”的学生,必须要选拔具有科学潜质、对科研具有浓厚兴趣和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而不是单单只看学习成绩高的学生,应该鼓励高校多元化进行学生遴选。

据调查,目前高三一年多进行习题强化,使得学生对知识探究并无太多兴趣,造成学生只为考名牌大学的较强功利性。如何及早发现并制定较为更为优化的选拔方案尚需进一步完善。鼓励高校考虑多与知名中学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积极深入中学名校,加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着手尽早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制定系列课程、丛书及科研见习计划等。同时,希望教育部能够出台一些相关的扶持政策,鼓励大学将人才选拔前移到高中,全面追踪和选拔优秀学生,使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过程不被高考指挥棒截断,允许高校在高中二年级学生中选拔学生。

建立激励机制,相应增加学生面试直升研究生指标

各基础学科的拔尖学生是指望成为未来的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并能够逐步跻身于国际一流科学家的队伍。所以,建议试点专业的免试直升研究生指标能够有相应配套政策,在给高校下放指标时,突出保障试点专业的学生,确保大部分试点专业的本科生可以免试攻读研究生,确保试点专业学生能够优先作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攻读博士学位留学候选人。

制定相关政策引导高校注重教学

在目前的教师职称晋升体制下,高校教师晋升职称,必须提交代表自己学术水平的科研成果,再由同行专家对成果给予学术评价,以教学为主的教师难以得到晋升。所以,往往带来部分负面效应,如部分教师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搞科研、写论文,对教学则敷衍了事;责任心较强的年轻教师迫于晋升压力,难以科研教学两头兼顾,造成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下降,教学任务往往成为青年教师的负担。

国家除了在保证教学经费投入充足的前提下,还必须制定一系列的合理的管理制度或者教师职称晋升指南,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主持或参与教学建设。如果确实需要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可以是教学研究成果,如公开发表的教研论文、公开出版的教材、开发的教学课件,也可以是教学实践成果,如课程建设、教学获奖、教研获奖、荣誉奖励等等。迫使高校能够发展一批以课堂教学、参与教学研究为主的优质教学师资队伍。

不能急于进行高校“计划”实施绩效评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0年后,优秀的学生才可能在社会上成为领军人物。所以短时间内就以成果论英雄,并不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建议国家层面应该鼓励高校注重营造培养拔尖学生的氛围,将人才培养眼光放得长远一点,不能期望在大学阶段培养出国际级学术大师,不能以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数、学科竞赛数获奖量等作为高校“计划”实施好坏的参考指标。更要有以多少院士、长江学者、科研突出的人参与该计划,担任主讲教师,作为一个评判标准。

人才培养质量本身就是一个含糊的概念,没有量化的标准,我们需要考虑社会和家庭对大学的要求,立足大学自身发展,回归大学本质,让大学自身对自己进行质量监控,充分发挥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在构建大学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中的主体作用,鼓励高校内部把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到一个重要位置,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建议各高校结合自身学科特色,落实人才培养工作

课程设置体现高校自身学科特色

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各高校进行多角度分析,全方位调研,深入对比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深入思考拔尖学生的培养目标。

各高校应该立足于自身的学科特色,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发挥自身条件优势,制定科学合理、系统完整、互相衔接,并且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上层次清晰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素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形成一个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注重个性化教学在教学环节中的融入

尊重学生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领域,从而增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和学生的创造性。即使是基础课教学也要注重将个性化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开拓学生视野,切合学生特点,挖掘学生科研潜质,引导学生加入科学研究,从而激发学生知识探究的兴趣,提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研反哺教学,注重研究型教学

重点突出在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研究型学习,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培养学生的直观理解和判断能力。如,在目前学科发展较快的生物学领域中,尽管国外教材厚,国内教材薄,但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推行国外的教材。因为国外生物教材注重讲述过程,能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对未知的领域进行摸索。这种研究型教学方式在我国现行的教学过程中非常缺乏,可以学习国外大学课程,应该注重概念分析,留给学生有足够的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进行“填鸭式”地教授给学生广泛而又复杂的内容。

建议各高校依托科研资源培养师资队伍,促使青年教师在良好的科研环境中提升学术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以教材形式出版,开展面向师生的“学术沙龙”,促进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学生进行探讨、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研究成果及科学前沿信息,以教学案例的方式内化于课堂教学中;将科研的经历和创新的思维传授给学生,从而带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信息化的社会下,如何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启迪学生的学科兴趣和科学钻研精神。

稳定师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集中优质教学资源,各高校需要制定出一套政策激励机制来吸引顶尖学者全身心积极参与教学的队伍中,形成一支稳定的由海外一流大学著名教授、院士、“”国家特聘专家、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等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落实导师制,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交流环境氛围

为了能够让学生在信息量爆炸的时代,尽早获得“名师指路”的机会,产生专业归属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可以和相关学科所在院所积极推行学业导师制度,搭建创新教育平台,形成从学校到院系到实验室完整的、系统的学术研究培养体系。

结合大学生自身发展和高等教育教学规律,低年级学生主要注重基础知识,可以在高年级学生中推崇学业导师制度,为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环境、良好学风和良好的学术交流的氛围,让学生真正热爱基础科学,热爱学术研究。

国际交流与合作常规化、稳定化

在弄清楚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别的前提下,选择性地与国外知名高校共建教育联合体,建立国际化交流和人才培养基地;设立国外访学基金,支持学生海外短期或者长期交流交换、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交流活动;实行课程学分互认,与国外知名高校互派学生到对方学校选修特色课程;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国际交流学习的经历。

结合各年级学生特点,不同的时间段采取不同的派遣方式。如,一二年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假期到国外知名学校进行交流,平时则注重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允许高年级学生的学生到国外知名高校修读课程,甚至参与国外科研实验室的课题,拓宽专业视野。

为孵化新兴学科打下基础

当今科学发展呈现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趋势,知识的交叉渗透发生在广泛的学科领域,交叉科学时代已然来临,如数学和金融、数学和生物、物理和生物、计算机和金融等等多学科的融合。“计划”的实施,激励了众多知名学者走在教育前沿,致力于造就引领未来的科技领袖,为未来社会提供急需人才。由此,可以多方面促进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相互融合、彼此渗透而生成一类新学科,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孵化一门成熟的新兴学科。所以,需要适当打破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的传统单一学科的教育理念,改革指向单一学科的学术资源的分配、教师编制及学术评价等;实现“教授治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形成“大学不在大楼,而在大师”的格局。

联合社会力量,共同推进“计划”

当今科学发展呈现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趋势,知识的交叉渗透发生在广泛的学科领域,交叉科学时代已然来临,如数学和金融、数学和生物、物理和生物、计算机和金融等等多学科的融合。“计划”的实施,激励了众多知名学者走在教育前沿,致力于造就引领未来的科技领袖,为未来社会提供急需人才,服务于社会。希望社会各界里力量能够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氛围帮助国家和高校共同推进“计划”实施。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baike.省略/view/

[2] 刘粤湘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拔尖学生培养,中国地质教育,2011年第2期,P14-21.

[3] 山东大学台上学堂,泰山学堂的管理机制:省略/?id=39.

Analysis of Implementing Status and Exploration of Challenges

for the Test Plan to Cultivate Top Students in Basic Discipline

HONG Wei LI Bing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200240, China)

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第四篇】

第二条人才专项资金主要来源:

1、市政府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

2、国内外各机构、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赞助或捐赠。

第三条人才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

1、人才培养经费:指党政高级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紧缺急需人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和其他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培训(含出国、境培训)、继续教育等相关经费。

2、人才及智力引进经费:指出国、出市招聘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引进国内外智力及引智成果推广示范、与国(境)内外人才机构开展交流合作等经费。

3、专门人才评选经费:指突出贡献人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各类人才的评选费用。

4、引进人才安家补助经费:指人事关系正式迁入我市、签订服务期限为5年以上的引进高级人才,发放安家补助费,发放标准及办法遵照瑞委[2007]1号执行。

5、高级知识分子健康体检经费:指获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的知识分子和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优秀青年专业人才(包括已退休同等职称的知识分子)健康体检经费。

6、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疗养经费:指组织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享受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待遇人员外出疗养所需经费。

7、其他与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相关经费:主要指人才规划编制和贯彻落实,人才工作调研、考核和督查,人才资源统计调查,人才资源开发分析系统建设,高层次人才库和人才信息网络建设,人才区域合作项目实施,欠发达地区智力支持行动计划项目实施,人才工作宣传、奖励等经费,以及市委、市政府领导根据工作需要批准的其他相关经费。

第四条人才专项资金收支计划的编制。每年年初,由市级有关部门根据第三条规定,按照财政部门编制预算要求,提出年度人才工作项目及经费申请意见,并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核,财政部门根据年度财力情况,所需经费列入市财政预算。

第五条人才专项资金的管理。实行“专项申报、逐项核实、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原则。当年如有结余,可结转下年度使用。

第八条人才专项资金实行绩效考核。每年年底,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对当年的项目实施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审批下一年度经费的重要依据。

第九条市财政、审计等部门负责对人才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和监督。对资金使用不当或挪作他用的,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0 91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