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策划方案 >

农村综合改革具体实施方案【推荐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43276

【导言】此例“农村综合改革具体实施方案【推荐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第一篇】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为核心,加快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符合国情和发展阶段的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

推动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在农村耕地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多种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以及通过土地经营权入股、托管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把握好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和规模经营的度,不片面追求超大规模经营,不搞,不搞强迫命令,不搞行政瞎指挥,使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相适应。提升农户家庭经营能力和水平,重点发展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从事专业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的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使之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适时提出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相关立法建议。

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鼓励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务,创新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和利益联接机制,构建农户、合作社、企业之间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进一步创新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机制,允许政府项目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完善农民以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

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家庭经营在相当时期内仍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力量,要通过周到便利的社会化服务,把农户经营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充分发挥农业公益机构作用,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组织,健全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政府向农业经营组织购买公益机制创新试点。

培养职业农民队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制定专门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政策,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扶持有技能和经营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办家庭农场、领办农民合作社,创立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健全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保障。对工商资本租赁农户承包地作出明确规定,建立严格的资格审查、项目监管和定期督查机制,禁止以农业为名圈占土地从事非农建设,防止“非粮化”现象蔓延。鼓励和支持工商企业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探索建立工商资本农地租赁风险保障金制度。

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第二篇】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应归档文件及分类保存具体要求

1.各种会议材料、文件、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工作宣传、检查、汇报、总结等材料,由主办单位按文书档案归档保存

2.森林资源调查图表、林权界限图表、各种汇总清册、统计表、林权登记申请表、林木林地权属证明文件、公告材料,现场勘界材料、附图或者地块示意图、登记的核准文件、林权登记台账等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发证原始材料,林权管理信息系统的备份等材料,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承办林权登记发证事宜的林业主管部门归档保存,并将一套原件移交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保存;

3.落实产权中的各村调查表、清册、实施方案、合同、协议、村民代表大会记录、表决票、公示等材料,由镇、村有关单位归档保存;

4.林权争议、来信来访、矛盾纠纷调处等材料,由受理机关或乡镇归档保存。

二、根据工作流程和形成材料的要求,我们把收集整理的档案归档为四类

1.综合类(综合性材料):

林改摸底调查表;

林改基本情况调查表和统计表;

林改方案及方案的请示与批复;

林改会议签到表、林改会议表决情况表;

林权现场勘界图、勘界表、林权边界确认表;

受理林权登记表;

申请林权登记发证现场勘界表及公示回执单;

摸底调查表、林改方案、林权现场勘界图表、申请林权登记发证现场勘界表四榜公示照片。

2.林权类(个人):每户一个档案袋。

林权登记申请表;

身份证明;

林地家庭承包合同、自留山证明。

3.乡镇存档材料:各种会议材料、文件、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工作宣传、检查、汇报、总结等材料

4.村存档材料:

本村基本情况统计表;

林改会议通知存根和林权现场勘界通知存根;

林改会议记录及林改方案表决票;

村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第三篇】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农业产业化生产和发展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转变我国农业的弱势地位,还有利于增强农业规模化效应与竞争力。但应注意的是,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生产仍存在若干问题,本文重点针对这方面进行探讨,并就如何加以解决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生产;问题

农业产业化生产是由于市场经济规律对农业生产活动的作用而产生的结果,也是促进我国由传统农业逐步朝着现代化农业方向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农村改革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新型农业经营及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生产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益,提高农民的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1农业产业化生产中的若干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生产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分散式、小规模生产经营模式仍占主导地位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生产经营模式,虽然该模式曾取得巨大的成功,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种小规模、分散式生产经营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受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农民对农业资本的投入越来越少,极大地限制了农业的产业化生产与发展。

缺乏有利的条件与环境

作为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国家,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只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的1/3,而且耕地资源日趋减少。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但农业生产率却不足西方发达国家的10%,农村出现了严重的劳动力过剩等问题。不仅如此,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情况越来越突出,也为农业产业化生产及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纵观我国农业的发展历程,在建国之后,为了摆脱经济落后的情况,我国政府开始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用于工业资本的原始积累,因而形成了工农业产品价格间的“剪刀差”,这种政策牺牲了农业用以发展工业,虽然促进了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但也导致农业利益低等情况越来越严重,导致农业积累能力越来越差,农业生产条件、环境等均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致使资源大量远离农业生产,加之基础设施的落后,农业产业化无法得到有效地发展。

农业市场体系亟待发展和完善

所谓的“农业市场体系”,指的是以农产品市场为核心,产品、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各要素市场所构成的有机体,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生产及发展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基于市场导向的农村改革促进了农业市场体系的发展,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改革不配套、不完善,农业市场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农业市场发育差,市场亟待规范,市场环境亟待改善等,这不仅导致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等情况发生,也无形中增强了区域之间的矛盾、不均衡,影响了市场的有效运转。

2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生产的若干建议

结合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生产中的问题,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

加强宏观调控

针对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仍处于初级阶段这一情况,为了促进其迅速发展,要求政府部门应加强科学引导与宏观调控。进行科学规划与布局。明确不同地区特色农业及其主导产业,为当地龙头企业制定战略性发展规划与扶持政策,结合地方综合性协调机制,就农业产业化生产及发展进行统筹规划与科学布局;增强资金投入。当前制约我国农业产业化生产及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即资金的短缺,因此,政府应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生产与发展,并将其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方面,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各地区财政、信贷等部门应依据要求切实落实好支农政策,转变财政资金间接支付等传统方法,实现直接支付。

促进农业产业的优化与升级

农业产业化生产涵盖了第一、二、三产业,同时,涉及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属于十分庞大的系统性工程。要求各地区有关部门应不断优化、升级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引入现代化农业技术,优化农业结构,同时,加快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减少劣质农产品的生产,调整农业结构,进一步促进畜牧业发展。

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基地化经营和发展

要求各地区部门应从当地农业实际出发,做好规划和布局工作,就经营主体而言,切忌搞“唯成分论”,不论是国有、集体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只要其能够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就视为龙头企业加以培育。就经营方面,鼓励联产、联营、合股,将初级的农产品生产逐步延伸到加工、流通等多个领域,鼓励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深入农村构建基地,促进农业基地化发展。

3结语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在农村改革逐步深化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需求所发展起来的,应加快解决农业产业化生产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作者:王洪美 单位:山东省诸城市贾悦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张小蓄,王文强。关于湖南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湖湘论坛,2010,17(02):219-221.

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第四篇】

一、会议的主要收获

这次会议是一次内容重要、重点突出、务实高效的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一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通过交流学习,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农村综合改革是一项复杂、长期、艰巨的工作;是农村税费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推进农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方面改革、巩固改革成果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大家必须更加努力工作,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各项工作。二是交流了经验,理清了思路。通过总结前一阶段工作,互通信息,交流学习各地的经验和做法,特别是围绕云南省农村综合改革考核奖励实施办法(试行)、云南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以奖代补实施办法(试行),以及关于上报乡村债务清理核实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等内容,进一步启发、开阔和理清了工作思路。瑞丽市全面推进“一转变、三建立、一改进”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潞西市、陇川县深化“乡财乡用县管”改革,建立财权与事权相结合的县乡财政管理方式;梁河县出台的《梁河县深化农村义务教育专项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方案》,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等改革,都是我*在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中探索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值得认真研究、学习和推广。三是分析了形势,坚定了信心。当前,虽然农村综合改革中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和矛盾还很多,推进和实施改革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但从这次会议反映出来的情况也充分说明,我们的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探索了一些经验,找到了一些破解存在问题和矛盾的有效办法,使大家更加坚定了将农村综合改革引向深入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各级和各部门的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当前改革的进展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认真贯彻落实了全省农村综合改革会议精神

全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后,*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德宏实际,在*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全*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作了全面安排和部署,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把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真抓实干,争取农村综合改革各项工作有新的突破。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对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进行更名和调整,充实成员,从组织上保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将农村综合改革所涉及的各项任务,逐项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做到责任到位;建立完善的协调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指导各县市工作,推进全*的农村综合改革。

(二)深化了乡镇机构改革

(三)深化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年春季学期,中央、省、*各级财政共转移支付下拨全*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2025万元,免学杂费5905万元,公用经费597万元,城市学校农村学生免学杂费经费31万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补助资金777万元,人口较少民族义务育阶段寄宿学生生活补助29万元。二是强化经费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财政局、*教育局制定下发了《德宏*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德宏*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德宏*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德宏*农村中小学预算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德宏*城市低保家庭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工作实施办法》、《德宏*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就读工作实施办法》等6个配套文件,指导学校严格管理和使用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三是加大收费管理和监督力度,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国家和省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我*所有农村中小学已全部按“一费制”规定收取作业本费(代收费)、寄宿学生住宿费和未享受到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学生的书费。未享受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的城市学校,只按政策规定和标准向城市学生收取杂费和教科书费。四是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全面推进“全员聘用制”改革。自2003年起我*中小学全面实施国家教师资格制度,初步建立了教师资格评审制度,严格执行教师资格“一票否决”制。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逐步建立竞争激励机制,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实施“一校一策”的“全员二级聘用制”人事制度改革。即:校长聘用副校长、教导主任;教育主任聘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农村乡镇小学中心校长聘用各村完小校长,村校长聘用教师。全*首批33所农村中小学已于今年9月1日起实行“全员二级聘用制”改革。五是认真贯彻落实“特设岗位教师”制度。*政府成立了特设岗位教师招聘工作小组,按照条件要求招聘“特设岗位”教师。通过上报“特设岗位”教师需求数,省“特岗计划”办今年下达我*特岗教师招聘指标数为112个。其中:潞西市专招本科生岗位为50个、专科岗位为9个;盈江县专招本科生岗位为45个、专科岗位为8个。六是继续调整全*中小学布局。经不断优化调整,2006年全*共有各级各类学校794所。其中:幼儿园91所(含民办幼儿园70所);小学616所,教学点114个;普通初中58所,完全中学8所,民办高级中学1所;职业中学6所;中等专业学校4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含电大)1所;独立建制的农民文化技术学校6所。

(四)深化了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预算共编、账户分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乡财县管乡用”的预算管理方式。一是通过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巩固和完善目前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建立了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运行机制。二是按照财力支出向公共服务倾斜、向基层倾斜的原则,切实增强乡镇政府履行职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增加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做到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三是规范和完善了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了村级组织经费保障、政府补助和自我保障相结合的长效保障机制,确保了基层政权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行。四是认真贯彻落实粮食直补、农机购机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惠农政策,全部实行“一折通”管理发放,上半年共计兑付补贴资金3081万元。

(五)深化了国有农场税费改革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综合改革会议精神,落实取消农业税,免除国有农场农工承担的的土地承包费、类似农村“乡镇五项统筹”的收费。通过广泛宣传政策,制定改革方案,实行场务公开,落实减负对象,兑现补助资金,切实将党和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六)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

全*各级农经部门认真按照“真实、可靠”的要求,全面完成了全*1998年至2005年村组债权债务清理调查任务,为开展化解村级债务试点、探索“防债”、“化债”的长效机制打下了基础。据清查统计:全*村级债权债务清查涉及50个乡镇,363个村(居)委会,3754个村民小组。2005年末,全*集体总收入5576万元;集体总支出4076万元;债权总额3034万元。其中无效债权453万元,占债权总额的%;债务总额8899万元;2005年新增债务总额1213万元,化解债务总额216万元。结合开展化解村组债务试点工作,认真组织潞西和陇川申报省级化解村组债务试点,通过试点示范,探索和完善化解债务的有效途径,防止新的不良债务产生。

(七)同步推进了其他改革

一是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得到较好落实,维护了五保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权益。农村低保对象核定工作基本完成,各级配套资金落实到位,7月份全*6万人1至6月的保障资金按时按标准一次性发放到农村低保对象手中,制定出台了《德宏*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办法》。二是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制定出台了《德宏*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了家庭收入的计算、申请审批程序、保障资金发放与监督管理等内容,逐级建立领导和工作机构,使农村低保工作层层有人抓、层层有落实。三是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村民自治。建立健全了村民自治组织体系,加强了青年、妇女、民兵、文教、禁毒、综治、调解、计生等“”村级组织工作委员会功能,明确村级各类组织之间的关系、职责和工作程序,使村民自治实践活动日趋规范。广泛开展创建“村民自治示范村”和“民主法制示范村”活动,不断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财务管理、“一事一议”制度,发动和依靠村民共同管理村内事务。继续推进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导村民依法行使民利。加大对村组干部的培训,提高村干部的民主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四是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2003年潞西市和2006年瑞丽市开展新型农村合作试点的基础上,*年全*三县两市已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通过运行,总体平稳,基金安全有效,参合群众享受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惠。五是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我*有335个村民委员会,设卫生室332所,规划重点建设287所。2006年已按规划标准完成建设76所,总投资447万元、总建筑面积7320平方米。*年全*安排新建卫生室131所(其中:潞西33所、瑞丽6所、陇川24所、盈江40所、梁河28所),改扩建80所,总投资786万元,总建筑面积12100平方米。目前各县市正在积极组织施工,预计年底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

三、改革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改革已进入到对农村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进行综合改革,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的攻坚阶段。面对改革,有的地方和部门产生了两种不正确的思想倾向:一是对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到位。简单地认为农村税费改革结束了,农民负担减轻了,改革也就完成了。一些干部不适应新的农村形势要求,观念跟不上,行为习惯用老办法,对改革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理解不深,对推进涉及本部门、本单位和本人利益的改革有抵触情绪。二是对农村综合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面对困难、问题、矛盾产生了畏难情绪和消极等待、观望、依赖思想,使一些难度较大的改革:如精简整合乡镇机构、分流安置超编人员;加快教育人事综合改革、统筹城乡教育资源;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整合支农资金、增加对农业农村投入;清理化解乡村债务、严格制止乡村发生新债等方面的工作,在具体做法、工作进度和工作力度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政策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如何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按财权与事权衔接匹配原则界定县乡村的职能责任;整合乡镇事业站所、精简机构分流人员;基层组织运转保障中如何明确、规范财政补助的性质和保障的范围标准等方面的具体配套政策措施制定还较为滞后。怎样进一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综合人事改革、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制定切实有效措施化解乡村债务等方面政策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从各地特别是试点县市政策措施制定情况看,普遍存在着配套政策措施不多、细化不够、分类指导不明显、创新性不突出等问题,与所承担的改革试点任务、责任不相称。如何加强对试点县市的领导和工作指导,使试点地区更加努力探索、勇于突破、敢于创新,更多地出经验、出成效,起好典型示范作用,健全完善符合我*实际的改革政策体系,使改革全面推进,是我们需要加强的一项工作。

(三)改革发展与财力保障矛盾十分突出。在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各项工作中,需要投入一定的改革成本和经费作保障。虽然近年来上级财政按政策加大了县乡财政转移支付补助的力度,加大了对改革的财力支持,但也只是实现了低水平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的推进和实施的效果。进一步加大各级各部门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增加对改革的支持力度,是各级、各部门都要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四)乡村债务和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两大遗留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对农民的税费负担后,乡村债务和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两大遗留问题进一步凸现出来,虽然采取了一定措施,制止化解了一定债务,但因思想认识不到位、县乡财政困难和缺乏有效的上下级、各部门联动政策等诸多因素,化解债务非常困难。沉重的乡村债务已严重影响到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建设、执行能力和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成为当前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和困扰乡村基层政权组织及干部的一大难题。如何调动农民群众自身投入建设的积极性,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也成为各级和广大干部群众非常关注的问题。

四、围绕今年改革目标任务,全力推进各项改革任务的完成

今年只剩下最后两个月时间,按照全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确定的农村综合改革目标任务,各县市要对本地区完成今年改革目标任务存在的差距进行认真分析,及时向党委政府报告情况、提出措施建议,督促各乡镇加快工作开展,确保今年改革目标任务的完成。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落实国有农场取消类似乡镇五项统筹政策,确保农工受益。目前,各级、各部门的改革方案正在落实当中,在工作开展中,一是要尽快将补助资金落实兑现到农工,各地、各农场要坚决消除等待观望思想,克服畏难情绪,确保政策的落实。二是要坚持按省、*改革方案的规定,采取农工愿意接受的方式落实兑现政策,各县市的地方农场和事业三场可参照借鉴,关键是要让职工满意,有利于农场的发展。三是给农工发放的直接补贴,必须用现金兑付,尽可能采取“一折通”的形式直接兑现到农工,严禁代缴代扣农工应缴纳的其他税费,不准抵扣农工税费尾欠和其他欠债,以及采取实物方式兑现。四是采取农场集中使用补助资金方式的资金,必须专项用于解决农工的饮水安全、场内道路建设和危房改造,由农场提出计划和方案,以场员大会或场员代表大会通过,并报同级财政和农场主管部门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一年一报、一年一定。不得用于农场生产经营和其他方面的投入和开支。五是落实政策要处理好“三个平衡”:处理好农场正式场员和其他场员之间受益的平衡,科学合理地确定受益职工的范围和标准,在兼顾大多数农工受益的同时,要向种地农工倾斜;处理好同一县市内各个地方农场之间的平衡,多方考虑原有体制、基础、分配方式不同等多种因素,细化政策方案,加强指导,做好平衡工作;处理好同一区域内华侨农场与农垦农场之间的平衡。华侨农场和农垦农场职工多,且较为集中,所采取的方法、措施要相对统一,防止差异过大,形成新的社会矛盾。

(二)全面完成清理锁定乡村债务的各项工作。2004年以来,各县市对乡村债务都进行了清理统计,但由于思想认识、工作措施存在差距,债务统计口径、报表不规范,导致全*债务总额未能锁定,给各级制定化解债务政策、严格债务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障碍。各县市要充分认识乡村债务清理核实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按照*政府的通知要求,在今年内全面完成截止2005年末乡村债务的清理核实和锁定,逐步建立债务的动态监控机制。各县市清理工作完成以后,综改办要联合财政、农业部门认真做好清理工作的总结,按财政和农业部门统一的报表,将清理锁定的债务逐级上报到*综改办和*财政局、*农业局。

(三)全面推行“乡财县管乡用”改革,为进一步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奠定基础。按照省从今年起全面推行“乡财县管乡用”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的要求,各县市要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特别是目前尚未实行这项改革的县市,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措施,进一步统一思想,克服畏难情绪,尽快开展这项工作,争取在年底以前全面完成改革的推进工作。将乡镇作为县一级预算单位管理,实行预算县编,将公共财政支出改革延伸到乡镇,确保乡镇运转和发展的支出需要,减少乡镇事务负担,促进乡镇职能转变。

(四)全面建立乡镇行政事业编制约束机制。推行乡镇编制实名制管理和按编制内实有人数核拨财政经费,建立稳定、长效的乡镇行政事业编制约束机制,确保乡镇编制5年内只减不增。通过分类核定乡镇编制、整合乡镇事业站所、分流安置超编人员,实现编制只减不增,为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工作开展进展情况看,全*与全面推行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各县市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配合组织、编制、人事部门,督促乡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改革实施的进程,努力尽早完成改革的目标任务。

(五)全面推行“校财局管”,加快和规范教育经费管理。目前,我*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已全面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管理责任由以乡为主向以县为主转变,经费投入责任由以农民为主向以各级政府分级负责转变。为加强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的建立,各地对教育经费的管理逐步实行了“校财局管”的管理方式。根据全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今年要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校财局管”工作,这是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基础性的工作。从改革的情况看,实行“校财局管”,对加强政府教育投入管理、规范农村中小学收费、统筹城乡教育经费管理和资源分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各县市要进一步按照省的要求,加快全面实行“校财局管”的工作步伐,进一步研究建立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根据财力的增长情况,进一步提高保障的范围和标准,为实现“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有学上、都能上得起学”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认真妥善处理好历年农业税的尾欠。省政府已明确,历年农业税尾欠是否清收,按照以县为主、尊重大多数农民意愿、依法实施的原则,由县级人民政府决定。农村税费尾欠,是近几年来农民群众和各级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各级人大、政协会上建议提案较多、要求进行妥善处理的问题之一。各县市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制定农业税尾欠处理政策、开展处理工作,积极妥善地处理好农业税尾欠,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建立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创造条件。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8 1943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