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数学家阿基米德的故事【范例4篇】

网友发表时间 620480

【导言】此例“数学家阿基米德的故事【范例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阿基米德的故事【第一篇】

除了伟大的牛顿和伟大的爱因斯坦,再没有一个人象他那样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过这样大的贡献。即使牛顿和爱因斯坦也都曾从他身上汲取过智慧和灵感。他是“理论天才与实验天才合于一人的理想化身”,他就是我最钦佩的科学家阿基米德。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阿基米德的故事。

阿基米德,诞生于希腊叙拉古附近的一个小村庄。他出生于贵族,家庭十分富有。阿基米德的父亲是天文学家兼数学家,学识渊博,为人谦逊。阿基米德受家庭的影响,从小就对数学、天文学特别是古希腊的几何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阿基米德自小就聪明过人,再加上勤奋好学,他从小就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有一次,赫农王让金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银子,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后来,国王将它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冥思苦想出很多方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澡堂洗澡,他一边坐进澡盆里,一边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拖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穿就直向王宫奔去原来他想到,如果王冠放入水中后,排出的水量不等于同等重量的金子排出的水量,那肯定是掺了别的金属。这就是有名的浮力定律,既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出液体的重量。后来,该定律就被命名为阿基米德定律。这让我们后人获益匪浅。

除此之外,阿基米德还求得了抛物线弓形、螺线、圆形的面积和体积以及椭球体、抛物面体等复杂几何体的体积、发现了杠杆原理、得出了三次方程的解法。他在科学上作出的成就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阿基米德的故事【第二篇】

阿基米德,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被后人誉为“理论天才与实验天才合于一人的理想化身”。

阿基米德诞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今意大利锡拉库萨)的一个贵族家庭,阿基米德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忽视对儿子的教育。阿基米德的父亲费狄亚学识渊博,为人谦逊,是古希腊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希望能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振兴希腊文明的杰出人物,“阿基米德”,就是“杰出思想家”的意思。

为了使阿基米德早日成才,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开始教他学习语言,对他进行各种知识启蒙;同时,父亲还注重向他传授各种生活知识,一有空,就带他去植物园、动物园,培养他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他的好奇心。阿基米德一天天长大,父亲就有计划地逐步给他传授一些书本知识,亲自教他数学、几何、天文学;给他讲哲学和文学。此外,还教他一些思维方法,比如如何推理、证明问题等等。父亲渊博的知识不仅使阿基米德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营养,而且充分地开发了智力。

在父亲的培养下,阿基米德10岁时,已算得上博古通今了,但父亲觉得儿子需要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吸收知识养料。一天,父亲领着阿基米德去海边散步,海的对岸就是当时古希腊文化贸易的中心之一――亚历山大。父亲指着远方,若有所思地说:“亚历山大城里有雄伟的博物馆、图书馆,而且人才荟萃,有很多著名的学者居住在那儿,人们称它‘智慧之都’。儿子,你愿意到那儿去学习吗?”当时的阿基米德正求知若渴,听父亲这样问,他毫不犹豫地说:“我愿意!”父亲非常高兴,但是还想试探一下儿子的决心有多大,就严肃地对他说:“可是,到那儿要坐船漂过这波涛翻滚的大海,你难道不怕吗?还有,你要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爸爸妈妈不能陪你,你还愿意吗?”阿基米德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来坚定地说:“这些我都不怕!可我有点舍不得爸爸妈妈,不过,等我学到了知识,再回来看望你们!”

阿基米德的果敢和坚定深深打动了父亲,于是,他决定马上替儿子准备求学事宜,整理行装,送儿子到亚历山大学习。

一个阳光醉人的日子,11岁的阿基米德告别了叙拉古,离开了父母,起航远赴亚历山大。离家的那天,父母送了一程又一程,叮嘱了一番又一番,最后,父亲摸着阿基米德的头说:“孩子啊,一定要胸有大志,努力攻读,练就一身本领……”小阿基米德眼含热泪,使劲地点头。

经过一路漂泊,阿基米德来到亚历山大,在那里开始了如饥似渴的攻读生活。尽管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种种困难,但他始终牢记父亲的教诲,从不畏难。当时的书是订在一张张的羊皮上的,也有用莎草茎剖成薄片压平当作纸,订好粘成一大张再卷到圆木棍上的,而且是一字一字抄成的,十分宝贵。阿基米德没有纸笔,就把书本上学到的定理和公式,一条一点地牢记在脑子里。

由于阿基米德孜孜不倦、刻苦钻研,不懈追求,终于成为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发明家,后人将他与牛顿、欧拉、高斯并称为“数坛四杰”、“数学之神”。

和阿基米德的父亲一样,许多父母也对子女寄予厚望,但不同的是,费狄亚能够认认真真地履行父亲的义务,去帮助儿子一步一步实现梦想;无论是亲自向孩子传授知识,还是为孩子选择求学道路,他都做得妥妥帖帖,恰到好处:既不信马由缰、任其自然,又不急功近利、硬压强逼,一切都水到渠成、严谨科学。因此,阿基米德的每一步都走得扎扎实实,轻松自如。这正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家教经验。

阿基米德的故事【第三篇】

年已76岁的余年春不会忘记,24岁那年,他眼睁睁地看着祖辈生息繁衍的古城淳安古城,一夜间沉入了千岛湖水底。城里无处不在的马头粉墙、青灰小瓦、雕花窗棂成为了水底风景。

1992年,余年春不断遇到从外地赶来祭祖探亲、寻访故地的老淳安人,可是千岛湖烟波浩渺,故乡已经遥不可及,连遗留下来的文史记载都不多见,“何不将老城全貌画出来?留给子孙也是个纪念。”余年春心想。从那年起,他开始四处搜集与两座古城相关的材料。穷尽13年的光阴,余年春终于将两座古城完整地在地图上重现出来,他共绘制了3幅装帧细致的手工画:《新安江水库淹没村落图》《淳安老县城(贺城)示意图》和《遂安老县城狮城示意图》,每幅长近2米,宽1米左右。

不少回乡寻根的人都来找他,看地图聊以慰藉。2009年5月11日,回乡寻根的台湾作家龙应台找到余年春,在地图上找到了“应芳苟”这个名字,其旁注有小字“冬英”,这正是龙应台母亲的名字。

余年春是个做事认真的人,为了尽可能真实、完整地重现古城风貌,他在数年间连续走访了600多名当年的原居民,回忆确认两座古城的每一处细节。这3幅地图也并非一朝一夕之间完成,“贺城地图画了24次,狮城地图画了15次,都在2004年完成;村落淹没图画了3次,2005年完成。”尽管是纯手工绘制,图卷却精美、细致到了极点,山川、河流、城墙、村落、街道、庙宇尽收其中。细致处,就连哪里有一口水井,都能在图上找到标注。令人称奇的是,沿着城内的街巷,还密密麻麻标注着当时居住其间的户主名字及其后代姓名。

如今,科学工作者正在想方设法使这消失了半个世纪的古城走出水底,重现风光。但是潜水下去会搅浑淤泥,能见度降低,几乎看不到什么。”也有人提出“水落城出”,用类似围墙的建筑将古城整个围起来,抽取中间的水,让古城露出来。这个方案也很快被否决:一来造价实在太大,二来一般的围墙根本无法承受强大的水压。

2002年年底,时任中科院院长的路甬祥在千岛湖考察时了解到千岛湖发现水下古城。次年7月,在路甬祥的牵线下,中科院力学研究所与淳安县提出了建造阿基米德桥的设想,双方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阿基米德的故事【第四篇】

摘要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胡塞尼的第一部小说,2007年由德国导演马克・福斯特将其搬上了银幕。本文结合电影和小说《追风筝的人》,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剖析了主人公阿米尔在其对哈桑的背叛和寻求心灵救赎过程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激烈的较量与冲突,从而揭示其心理活动的深层次的原动力因素,并深入地揭示小说和电影的主题。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 弗洛伊德 自我 本我 超我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一 作品简介

《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一部小说,也是第一部来自阿富汗作家出版的英文小说。2003年,这部小说刚一出版就占据了各大图书榜单的榜首位置,迎来了无数赞誉,胡塞尼本人也凭借它获得了联合国人道主义奖。2007年,德国导演马克・福斯特将其搬上了银幕。小说由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身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阿米尔在坦然面对自己曾犯下的罪恶之后,以赎罪般的努力,克服本我、自我与超我间的冲突煎熬,最终令人感动地完成了一个男人的成长。电影则以倒叙的方式开篇,并以风筝为意象引出了主人公与哈桑之间的故事,画面朴素深刻,情节含蓄委婉。

电影开篇故事的起源在阿富汗的喀布尔,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在阿米尔受别人欺负的时候总是哈桑站出来保护他,尽管哈桑比他还要瘦弱。天性懦弱的阿米尔因无法成为父亲心目中那样铮铮铁骨的男子汉而被父亲所轻视,但父亲的朋友拉辛汗却不认为阿米尔一无是处,在他的指引下,阿米尔愈加显露出他所具有的写作天才,最终成为一名作家。除了写作之外,阿米尔斗风筝也是个行家里手。同样,哈桑在这方面也毫不逊色于阿米尔,并且哈桑还能向雷达一样准确地追到被斗败的风筝。12岁那年,阿米尔和哈桑参加了阿富汗传统的斗风筝比赛。阿米尔将对手通通打败,然而要赢得最终的胜利,还必须追到被他最后割断线的风筝。哈桑是当地最出色的追风筝高手,他替阿米尔去追,承诺阿米尔一定追到。然而,风筝追到了,哈桑却惨遭恶霸少爷的强暴。阿米尔目睹了一切,性格软弱的他却选择了袖手旁观,并再次错误地选择了陷害哈桑并逼其离开家门。随后,苏联入侵阿富汗,阿米尔和他父亲亡命出逃,离乡背井地到了美国,开始了他的新生活。但是,多年后,一个来自巴基斯坦的电话却把阿米尔从貌似平静的异国生活中拉出来,真相、责任、赎罪,“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冲突较量,让阿米尔重回阔别多年、满目疮痍的阿富汗,寻找哈桑的孩子,最后阿米尔选择了自己独特的赎罪方式。

二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

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他在治疗和研究精神病患者的基础上创建了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心理学又称“深度心理学”,其不仅只是介绍心理现象的表面,而且要分析到心理现象背后隐藏的富有影响的精神根源。1923年,弗洛伊德在《自我和本我》(The Ego and The Id)的序言中提出了人格结构论。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大部分。

“本我”,位于人格的最底层,是本能的我,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本我”是非道德的,是本能和欲望的体现者,为人的整个心理活动提供能量,强烈地要求得到发泄的机会。它无条件地按照“快乐原则”行动,即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没有道德是非和时空限制,无所顾忌地寻求本能需要的最大限度的满足和心理刺激的彻底消除。弗洛伊德说:“我们整个的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追求快乐而避免痛苦,而且自动地受唯乐原则的调节。”“自我”是面对现实的我,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是意识结构的部分,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结构部分的“本我”,不能直接地接触现实世界,为了促进个体与现实世界的交互作用,必须通过“自我”。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学会了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他们逐步考虑后果,考虑现实的作用,这就是“自我”。“自我”遵循“现实原则”的,它根据现实条件和客观环境来调整“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在不造成更大的痛苦的前提下满足“本我”的需要。“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是人格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遵循“道德原则”。它既是社会规范的执行者.又对“自我”进行监督与控制,阻止“自我”执行“本我”的需要。“超我”用自我理想来确立行为目标,用良心来监督行为过程,使“自我”摆脱“本我”的纠缠,以保证行为符合规范,最终使个体拥有完美的个性。

弗洛伊德的这个理论将人格结构分成了三个层次。他认为这三者之间是相互矛盾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彼此协调,人就会处于平衡和谐的状态,反之则会产生人格障碍。

三 阿米尔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

1 “自我”迫使“本我”怯场

尽管阿米尔是富家少爷,能享受到正规的学校教育,且本性又聪慧过人,很会写故事,但他的父亲却并不这么看。阿米尔的父亲是当地的富商,曾单身和熊搏斗过,身材也是魁梧高大,非常勇敢,被人俗称为“飓风先生”。因此父亲在阿米尔身上就存在着很多不满,例如,阿米尔很懦弱。书中曾经讲到别人抢了阿米尔的玩具,阿米尔都不敢做反抗,还是哈桑帮他和别人打斗抢回玩具;阿米尔身体很孱弱,奔跑永远不会像哈桑那样飞快;书中还谈及在用石子打水漂时,阿米尔永远不能像父亲和哈桑那样能跳六七次。当然这其实都是一些小事情,但是以儿童阿米尔的眼光来看,失去母亲之后,父亲的爱就是一切。而这一切的事情似乎都表明父亲更欣赏哈桑。父亲从来都不会忘了哈桑的生日,总是会给哈桑买生日礼物,对待哈桑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甚至还请著名的外科整容医生帮哈桑矫治了兔唇。这一切在少年时的阿米尔看来,似乎都是父爱离去的表征。所以阿米尔的“本我”是嫉妒哈桑的,他从未把哈桑当做是朋友,虽然哈桑总是对他两肋插刀。阿米尔的“本我”认为是因为阿桑,所以父亲才不爱自己,所以“本我”总是嘲笑和戏弄哈桑。然而“自我”却知道哈桑对自己的忠诚,所以在“自我”的迫使下,“本我”一次次怯场。如:

当阿米尔给哈桑讲完自己写的自认为很精彩的故事:一个男人为了得到更多的魔法杯里由眼泪变成的珍珠最后杀死了自己的妻子时,哈桑问到“……为什么他必须感到悲伤时才能掉眼泪呢?他不可以闻洋葱吗?”阿米尔目瞪口呆了,因为哈桑看出了他故事的破绽,这时他的“本我”出现了:“有一个冰冷而阴暗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他懂什么,这个哈扎拉文盲?他一辈子只配在厨房打杂,他也敢批评我?’”。然而“自我”却知道哈桑对我的忠诚,它迫使“本我”怯场,“‘很好……’我开口说,却无法说完那句话”。“自我”如同“本我”一样,也是以自己为中心,不同的是它更合乎现实、能分辨是非,像是心理中的“控制室”。所以最终阿米尔的“自我”压制住了“本我”的冲动。

2 “本我”挣脱“超我”

12岁那年,阿米尔和哈桑参加了一年一度的风筝比赛,阿米尔割断了最后一个风筝,赢得了比赛。但按照阿富汗的习俗,还得捡回那个被割断的风筝,才算是赢得了最高的荣誉,因此,哈桑决心一定帮阿米尔捡到那只风筝。可是在捡到风筝返回时,哈桑却在小巷中碰到了经常欺负他们的恶霸少年。恶霸少年希望哈桑能交出风筝,可哈桑为了保住阿米尔的荣誉,坚决不愿交出风筝,最后被恶霸少年强暴。而与此同时,阿米尔在门板背后目睹了哈桑对自己的忠诚。此时阿米尔的“本我”和“超我”进行着激烈斗争:到底站不站出来帮助哈桑?阿米尔的“超我”认为应该站出来帮助哈桑,哈桑对自己忠心耿耿,就像他的父亲对父亲那样的死心塌地,无论是自己做了什么,他总是一味的信任跟包容。在自己遭受坏孩子欺负的时候,他也是挺身而出。哈桑不只是仆人而是自己的朋友。但阿米尔的“本我”却登场了:一方面,自己会被恶霸揍一顿,身体上会受苦;另一方面,拿不到风筝,也就意味着让父亲失望,也就很可能得不到父亲的宠爱。“本我”和“超我”之间发生激烈的较量:“我仍有最后的机会可以决定,一个决定我将成为何等人物的最后机会。我可以冲出小巷,为哈桑挺身而出――就像他过去无数次为我挺身而出那样――接受一切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的结果。或者我可以跑开。”最终“本我”遵循“趋利避害”原则挣脱了“超我”:“……结果,我跑开了”。这时“自我”协调到:“为了赢回爸爸,也许哈桑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我必须宰割的羔羊。这是公平的代价吗?我还来不及抑制,答案就从意识中冒了出来:他只是个哈扎拉人,不是吗?”

3 “超我”最终战胜“本我”

20年多后,阿米尔在美国成家立业,已经成为了一名作家。可父亲的好友拉辛汗突然一个电话让阿米尔回到了阿富汗。拉辛汗告诉阿米尔,哈桑因为保护他家在喀布尔的故居被塔利班杀害了,妻子也一并被杀死,只留下一个孩子索拉博还遗留在塔利班统治的喀布尔地区。拉辛汗还告诉阿米尔,其实哈桑是自己的父亲的私生子,只是因为害怕影响自己的声誉,所以一直都未公开过。拉辛汗希望阿米尔去喀布尔救出索拉博。知道这个真相之后的阿米尔痛苦万分,此刻他又面临着抉择:到底是救,还是不救索拉博?这时“本我”和“超我”之间又在进行激烈的较量。“超我”认为:救索拉博的话,自己就赎清了一些罪恶,不管是帮父亲还是帮自己,但“本我”却想到了要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因为当时的喀布尔已经是塔利班恐怖分子的统治范围,毫无人身安全可言;如果不救索拉博的话,仍然可以满足自己的私欲,可仍然是以牺牲哈桑的儿子为代价。经过“本我”和“超我”的激烈斗争之后,阿米尔最终选择了不惜一切代价救出索拉博。其实这一次考验也延伸到了在与塔利班成员(曾经的恶霸少年)交锋之时,阿米尔选择了索拉博而不是逃避。阿米尔的“超我”想到了父亲欺骗哈桑与自己所承受的心灵的痛苦,想到了哈桑曾经认真的眼神“为了你千千万万”,想到了父亲对于欺骗的阐释,想到了父亲的众多善行,想到了为了保护自己家的房子被枪杀的哈桑,想到了流落在战火纷飞的喀布尔的索拉博……阿米尔再也无法承受心灵的重担,最终理智的“超我”战胜了软弱的“超我”,阿米尔决定深入喀布尔救出索拉博。这也最终完成了阿米尔心灵的救赎,最终实现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协调统一。进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出人性的本质和救赎。

四 结语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关于人性的恶和人格实现的小说。它在表面上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和细节描写背后,含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在阿米尔的背叛与救赎的过程中,“本我”、“自我”、“超我”三者间不断失衡。失衡就需要平衡,“本我”、“自我”、“超我”都在不断找寻和纠正自身的位置,发挥不同的作用。最终,阿米尔实现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协调统一,完成了人生的救赎,获得了生命的重生。其精神价值的伟大就在于通过主人公的背叛和救赎而实现自我的过程,呼唤自我、呼唤良知、呼唤精神上的平等和自由。因为我们需要内心的安定和力量直面人生的对错,获得人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Hosseini, Kite Runner[M].NewYork:Penguin Group(USA)Inc,2006.

[2] 卡勒德・胡赛尼,李继宏译:《追风筝的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 张国龙、陈晖:《成长的背叛,救赎及其他――〈追风筝的人〉对成长的深度书写》,《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5期。

[4] 林芊芊:《〈追风筝的人〉主人公阿米尔心理解读――从荣格原型理论的角度采分析》,《大众文艺》,2009年第20期。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620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