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实用河南文化底蕴 河南文化小论文实用【范例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17121

河南文化底蕴【第一篇】

河南为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英才辈出。远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里曾孕育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李耳、庄子,政治家商鞅、李斯,科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文学家韩愈,哲学家程颢、程颐,民族英雄岳飞以及吉鸿昌、杨靖宇、彭雪枫、邓颖超等历史名人1000多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中国七大古都河南就占有三个(洛阳、开封、安阳)。

在河南这片土地上,曾上演过一幕幕历史活剧,诸如武王伐纣、周公营洛、春秋诸侯争霸、战国群雄逐鹿、刘邦项羽对峙、光武刘秀兴汉、曹魏中原称雄、隋末瓦岗暴动、赵匡胤陈桥兵变、岳飞抗金鏖兵、李自成中原血战、京汉“二七”风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等。历史的风云变幻,无不在中原大地留下深深的痕迹。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光辉灿烂,是我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从南召县云阳镇发现的古人类臼齿化石,连同渑池、许昌、安阳等地出土的各种旧石器,证明距今四五千万年前这里已有人类居住。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在新郑县境),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渑池县境),四千年前的龙山文化,这些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迄今已发现千处之多。

河南文化底蕴【第二篇】

河南人,过年时的风俗非常传统,处处体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悠久文化。

一般,我们腊月二十三便开始准备去了。

二十三,我们便打扫房子,把各个房子里的东西都搬到院子里来,开始洗洗刷刷,然后把屋子里积了一年的灰尘全都打扫干净,再把洗好的件件东西搬回屋里去。看起来确实有些累人,但那又怎么办呢?谁让我们有一颗质朴的心呢?最后也就是晚上啦,老人都在厨房里贴上灶王爷的画。到了过节那一天,便要把画拿下来,点上香,然后烧掉,意思是让灶王爷上天汇报情况。所以,当过节时,我便知道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届保平安”。

到了二十四,便要把那些需要做的,鱼啊,肉啊,鸡啊,菜类等年货齐全,然后能洗的拿出来洗,活的要宰杀为后面要做的几道食品,做准备,而二十五时,变无事可做,而这天更多的是休息。

腊月二十六到了,这一天可没前一天舒服了,人们又忙活开了。这不,开始发面,和面,蒸馒头。满满的几大盆子面要一个一个的把馒头做的`圆圆的,光溜溜的,很好看。有的时候,还要蒸上两三袋(面粉袋),因为在过年之前,就只做一次馒头,所以要多蒸一些为平常日子做一次补充。

角,然后把肉片放在一起爆炒,做成了一道菜。

腊月二十八,炸家里的鱼,炸了以后再吃。然后,还有什么:炸鸡块,炸虾,炸绿豆丸子,炸大丸子,炸素鸡……太多了。而这些炸食,都让我们这些孩子口水流三尺。爸妈爷奶们忙着做,而我们也忙着吃,吃的时候如果渴了,也不能说出来,不然是要挨骂的,可能是因为风俗的崇尚吧。不知道是啥原因,等炸出来好多好吃的东西时,我们也已经吃饱了。

到了二十九,可以说是“忙上加忙”,毕竟这天过完就要真真正正的过年了,老爸老妈带着我们几个姐妹去别人家道喜串门。

大年三十到了,这天要包饺子,在家里基本是奶奶包的。然后,我们也帮一下小忙。做的饺子,啥馅儿都有。下午,便要开始贴对联,在大门上贴上上、下联还有横批。然后在院子里的每个屋门上贴上喜庆的对联和年画,便差不多大功告成了。然后小孩子们便穿起新衣,先出门“炫耀”,到了晚上吃饺子,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年夜饭,看看春节联欢晚会,而同时,屋外鞭炮声和烟花绽放时的声音同样给这美好的夜晚留下了一个定格,定格住了当时的喜庆、祥和、和温馨。

照我这样讲了,河南的春节似乎要很长,不错,时间确实很长,但这也更加体现了我们河南人对家乡风俗的喜爱之情。而我们也要更加保护这些风俗,使我们不断延续下去,使子孙也能看到这中国文化的一大魅力之一。

河南文化底蕴【第三篇】

作为一位在河南从事文化培训工作的教师,我深切体会到了河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这次文化培训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河南的传统文化知识,还与学生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进一步感受到了河南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我带来了启发和思考。以下是我对河南文化培训的心得体会。

首先,河南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在文化培训过程中,我了解到了河南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河南作为中国的中原区域,自古就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这里留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例如,我在培训中介绍了河南的少林寺、龙门石窟等著名景点。学生们对这些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学习中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河南文化的丰富多彩,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素材,也让我们更加热爱这片土地。

其次,河南文化是独具特色的。河南地处中原地区,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中心地带。这里融汇了中原文化、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的瑰宝。在文化培训中,我向学生们介绍了许多河南的特色文化,例如豫剧、豫菜、豫北民歌等。这些文化独特而又饱含情感,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们。通过了解和体验这些特色文化,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心和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河南文化的独特性,为我们的培训工作增加了许多新的思路和方法。

再次,河南文化是应用广泛的。在河南文化培训中,我不仅传授了学生们河南的历史文化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通过设计各类文化体验活动,学生们能够切身感受到河南文化的魅力。例如,我们组织了一次传统风味美食制作比赛,学生们可以亲自动手制作豫菜、豫式点心等,不仅增加了对河南美食的认识,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种培训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文化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对文化的热爱和创造力的潜能。

最后,河南文化是激发潜能的。在河南文化培训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河南文化有着极强的认同感和情感共鸣。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各种文化活动中,积极探究和了解河南的历史和文化。在河南文化的熏陶下,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得到了巨大的转变。他们逐渐形成了积极向上、勇于创新、乐观向前的心态,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河南文化的影响力和教育力量,是无可估量的。

总之,作为一位在河南从事文化培训工作的教师,我对河南文化培训的心得体会是深刻而丰富的。河南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素材,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我们的培训工作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通过各种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们亲身感受河南文化的魅力。正是河南文化的熏陶,激发了学生们的潜能,促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河南文化培训工作是具有触动人心的使命,也是一项富有意义和价值的事业。

河南文化底蕴【第四篇】

第一段:引言(200字)。

作为一名河南人,我对河南文化一直充满了自豪和热爱。最近,我参加了一次河南文化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了河南的传统文化,受益匪浅。在这次实践中,我与同伴一起游览了许多历史名胜,拜访了当地的老一辈艺人,并学习了许多传统手工艺,感受到了河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这片土地上,我深刻体会到了传承和发扬一代代人的使命和责任,也意识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

第二段:历史名胜的感悟(300字)。

河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名胜。这次实践中,我有幸游览了开封的千年古都遗址、洛阳的龙门石窟和郑州的嵩山少林寺等地。在这些地方,我能够亲眼见到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成就,感受到河南作为文化中心的独特魅力。这些历史遗迹和文化象征向我展示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智慧和艺术美感,让我对河南文化的重要性和深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段:老艺人的传承(300字)。

在实践中,我有机会拜访了一些老一辈艺人,他们是河南传统艺术的宝库。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了解到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传承和发扬河南传统文化的精神。他们将自己的经验和技巧一代代传承下来,不仅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风采,也为后人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资源。他们的执着和奉献精神令人敬佩,也唤起了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责任感。

第四段:手工艺的学习(300字)。

在实践活动中,我还学习了一些河南的传统手工艺。这些手工艺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从绘画、木雕到剪纸、刺绣,每个艺术形式都充满了河南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参加手工艺的学习,我不仅学到了一些具体的技巧和知识,更重要的是领悟到了河南文化中蕴含的美学和哲学思想。这些手工艺作品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也是河南文化的珍贵遗产,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传承这些传统手工艺。

第五段:结语(200字)。

通过这次河南文化实践,我对河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我深深被河南文化丰富的历史、独特的传承与创新所吸引。河南的文化宝藏犹如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根和文化自信。作为一名河南人,我将秉承传承和发扬河南文化的使命,将它传递给更多的人。我相信,只有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才能更好地树立起文化自信,让河南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河南文化底蕴【第五篇】

作为一个文化爱好者,我对河南平顶山的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最近,我在平顶山的旅行中亲身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风貌,让我深感震撼和感动。在这次旅行中,我意识到平顶山的文化是值得我们去发掘、去传承和去发扬的。因此,我想分享一下我对平顶山文化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平顶山的自然风光。

在平顶山旅行中,我不仅感受到了城市繁华的市井气息,更惊叹于它的自然风光。平顶山被誉为是“华夏山水园林之都”,而在这座城市,我们能欣赏到如画般的景色。平顶山以其雄伟的山峦、清澈的山泉和壮观的自然景观而著称。鹤龙林、雨花台、潘安湖等景点都是让人流连忘返的美景,让我不仅欣赏到了自然的美丽,更深刻体悟到了“山清水秀”的人文情怀。

在平顶山,深厚的历史文化财富也是不能忽略的。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平顶山有着许多历史名人和文化遗产,如赵州桥、太行杨家庄、开封府千佛岩和嵩山少林寺等景点都是值得一去的地方。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东方文明的独特魅力,让我更加珍视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

与此同时,平顶山的非遗文化也让我眼前一亮。这座城市有着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如汝州窑、汝窑陶瓷、彩陶、人参鸡等,它们都是平顶山非遗文化的代表。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些非遗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之所在,这也让我深信非遗文化是我们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五段:结语。

通过这次平顶山之旅,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氛围,更加激发了我对文化发展的热爱之情。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而平顶山的文化不仅丰富多彩,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人文底蕴。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平顶山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定能更加壮大。同时,我们也要注重保护和发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永远定格在时间的记忆中,为我们的中华文明增光添彩。

河南文化底蕴【第六篇】

你们好!

欢迎光临古都洛阳。现在向各位介绍一下洛阳市的概况。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南岸,伊洛盆地北缘,因居古代城区洛水之阳而得名。它东扼虎牢,西据崤函,北依邙山,南对伊阙,东南面向嵩、洛、伊、廛、涧四条河流蜿其间,自古就有河山控戴,形胜甲天下,且居天下之中的美誉。

如此险固的地理形势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历代帝王的理想的建都之所。根据历年的考古发掘和大量翔实的历史文献验证先后曾经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朝代在此立国,时间长达1500多年。此外,又有8个朝代将其作为陪都。所以,洛阳是七大古都中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天下名都。由于洛阳长期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所以所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有许多重要人物活动都在这里。因此大历史学家司马光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就是说洛阳是中国历史的缩影,如果你想了解5000年的中国,那你必须来看洛阳。

即使在今天经过历史的冲刷,洛阳依然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名胜古迹。数量之多这里就无法历数了,我们将在随后的游览过程中为大家一一讲解。

洛阳不仅是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而且是举足轻重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和重要的科研基地,其工业与科技实力和外贸出口在河南省首屈一指。有第一拖拉机场,轴承厂等一批全国知名的大型企业和研究所;洛阳还有丰富的煤炭、钼、黄金、铝土等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有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航空交通网络、航空口岸及海关;还有全国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市场----关林商贸城;有享誉中外的历史名酒杜康酒、唐三彩和洛阳水席;有甲天下的国色牡丹。每年四月的牡丹花会,曾吸引无数中外朋前来一睹盛况,大饱眼福。真可谓:花如海,人如潮,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如今,洛阳正借助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实施东引西进战略,加快发展步伐---撤销郊区,调整区划,拉大城市框架;配合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文明城市,大搞基础建设和内外部环境整治;提出大旅游发展战略,对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庙三大景点的周边环境进行治理;做出为龙门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负重加压,背水一战的果断决策,经过不懈努力,获得圆满在功;建设洛浦公园,营造优美环境,再现当年洛浦秋风胜景。

朋友们,洛阳市委、市政府这些举措,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其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明显的表现出来。这是一个良好开端。相信不久的将来,洛阳定会以崭新的姿态让世人刮目相看,洛阳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我的介绍完了,预祝朋友们今后几天的洛阳之旅愉快!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以上就是给大家分享的13篇河南民俗文化河南民俗文化论文3000字,希望能够让您对于河南文化小论文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河南文化底蕴【第七篇】

河南胡辣汤的来源极古,手头可以找到的几份资料来看,大多是民间传闻类,有说周代、有说三国、有说宋代、亦有说明代的。周代恐怕是不太可能,属于附会,怕是往肉羹之类的食物上扯。三国一说,查无实据,托于曹操,可信度就先少了三分,河南糊辣汤的主要调味料是胡椒,按《酉阳杂俎》云:“胡椒,出摩伽陀国,呼为昧履支。其苗蔓生,茎极柔弱,叶长寸半,有细条与叶齐,条上结子,两两相对,其叶晨开暮合,合则裹其子于叶中,子形似汉椒,至辛辣,六月采,今人作胡盘肉食皆用之。”

胡椒是唐代才传入中国的。三国一说估计也只是为了抬高自己而伪作的。宋代一说就颇为可信,糊辣汤因是民间小食,典籍很少有涉及的,据专家考证,糊辣汤的祖宗应该是酸辣汤和肉粥,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宋代流传甚广来看,在食物里加入辛温香燥药物,估计是当时的社会潮流,因此糊辣汤在这两种食物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成的。取酸辣汤的醒酒、消食的功用,加入肉类恐怕是为了适应更多层次人众的口味和补气补虚,再辅以生姜、胡椒、八角、肉桂等调料辛香行气,舒肝醒脾。故此河南糊辣汤的主要口味是酸和辣。待到金元时期,中原动荡,长江以北的河山多沦于狄夷之手(此处为行文,对少数民族同胞没有偏见。)。

金人和蒙古人习于食用牛羊肉,多半胡辣汤在那时为了顺应时势和生存下去,也就跟着做了改进。跟着的流传,估计跟河南多遭天灾,难民迁徙有莫大的关系。做法也颇为简单,用羊肉美味的胡辣汤鲜汤加清水和生姜、茴香等调料,炒制好的面筋、豆腐皮、粉带、黄花菜之类的辅料,用武火熬制,锅大开之后,加入洗面筋水(洗面筋后有面浆沉淀的水)勾芡,调好了稀稠,加胡椒粉、五香粉拌匀。吃的时候加醋和香油,撒香菜,调辣椒油,口味是酸辣为主,鲜香为辅。佐餐的时候,吃油条、油饼、葱油饼等面食。

回民的胡辣汤,必定是受河南胡辣汤启发而开始从回民传统烩菜上开始改进的,在汉民聚集的地方想要从事饮食业又要出众,就只能在调料上下功夫,故此屏弃了酸味,改用西北人更适应的咸味来映衬羊肉汤、牛肉汤的香味。煮牛羊肉那可是回民的传统项目,调料的丰富和火候的掌握自不待言。把重口味的胡椒分量减轻,以便更加能突出肉和菜的口味),用回民更常用更大气的牛肉丸子(牛肉绞碎和面合,下水煮),更有口感和实在。辅料增多,加白菜、土豆块、胡萝卜块、木耳、黄花菜、腐竹、冬瓜等,下辅料的时间次序也不同,务必使每种菜软硬得当,看起来也有卖相、颇有点晶莹剔透的感觉。

等到熬得了,大锅连炉子摆在门口,师傅一手掌勺搅动锅,一手叉腰开始吆喝:肉丸“糊辣汤”。走上前去,要一碗糊辣汤(必是肉丸极多的),浇香油,覆油泼辣子,再拿一个陀陀馍,这陀陀是回民常见的面食,一个面饼怕有20cm的直径,1cm多的厚度,真个扎实。掰开了泡进汤里,比羊肉泡馍要粗疏的多,掰上个拇指第一节大小也就差不多了,按个人喜好而定。大冷天吃一碗下肚,只觉得一股热流从胸腹之内直散到肌肤毛孔之末,出汗也出的畅快淋漓,更有一份西北人的豪气从胸中开始扩展开来。

按照濮阳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说明这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

进入腊月中旬,大街上就陆陆续续出现了卖鞭炮的了。家家户户也陆陆续续的挂起了灯笼。一派喜庆的气氛。这时,孩子们是最高兴的了。学校已经放假了,大人们正忙着预备过年的吃的,穿的,喝的和用的东西,顾不上我们了。小伙伴们就疯玩了起来。有时家长给一些零花钱,就去买糖吃。现在的糖种类真叫那个多,可谓是应有尽有。从形状上说:有方形的,有圆形的,还有各种卡通人物形状的;从味道上讲:有果味的,有奶味的,有巧克力味的;颜色也很多。不管是从哪个方面,都能充分调动我们的味觉,让我们有想买的冲动。在假期里,我们还可以缠着家长给我买各种玩具。如:玩具飞机,玩具枪等等。

过了农历二十三后,年下气就越来越浓了。大街上人来人往,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各家店铺也都是一片繁荣景象。特别是从食品店里飘出肉的香味儿,让人止步。我觉得过年真好!

除夕更加热闹,忙碌了一年的人们终于可以歇歇了。一切该准备的东西都已准备好,只等上桌了。华灯初上,人们就吃过了大年除夕夜的团圆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观看中央电视台为全国人民准备的精神大餐----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乐融融!到半夜十二点钟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好一个热闹的不眠夜!

大年初一,人们都早早的起来了,都穿着新衣服。走上街头,互相拜年,互相说着吉祥的话,祝福的话,一派和谐景象。

过完新年,眨眼又到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人们去大街上看舞龙舞狮表演,去文化广场猜灯谜,晚上去戚城公园看灯展。

过了元宵节,就到正月十七了。假期结束了。学生又回到了学校,家长又开始上班了。一切又进入了新的起点,努力呀!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先后有二十几个朝代在此建都或迁都,历史文化积淀极其丰厚。千百年来,中原人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以自己淳朴的方式生活着,创造着丰富、多元的民俗文化。

说起河南的民俗文化自然让人首先想到少林寺,坐落在河南嵩山脚下的少林寺是中国的武术胜地。少林功夫作为中国功夫的典型代表,但它不是单单以“打打杀杀”为目的,而是偏重于禅宗少林。它的主题是“匡扶正义、除暴安良、追求和谐”,并向大众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以及中原人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的精神。该剧的佛学精神引发了不同社会体验的人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得《少林寺传奇》超出了简单的少林功夫的视觉效果。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走出国门,将在美国进行两年800场巡演。这也决定了河南宗教信仰主要是佛教信仰。佛教信仰地主要以嵩山少林寺为代表。河南民间体育活动还有太极拳,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村,是一种独特的以技击、健身和养生功能为一体的民间体育活动,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深受全世界人民的青睐,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太极拳爱好者前往陈家沟学习太极拳。目前“陈式太极”已经成为河南的一个著名文化品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己的剧团,农闲时在村子的空场地搭起简陋的戏台,全村人过节一样热闹个三五天。主要剧种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四平调、怀梆、宛梆、大弦戏、道情等。这些剧种富有地方色彩,不论是剧情内容、唱词念白、行韵甩腔均显示出鲜明的地方性,泥土的芳香会渗透在每一个细节。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是河南主要剧种之一,以唱功见长,唱腔流畅、节奏鲜明、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淋漓,大开大阖,音乐丰富多彩,表演风格朴实,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观众人数在全国所有剧种中为最多。

除了这些剧种外,河南还有丰富的曲艺形式,河南坠子、大调曲子、河洛大鼓、三弦书等在全国也有较大的影响。河南民间工艺品种类繁多,其中主要有古朴典雅的开封汴绣、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带有豫西风情的稚巧的民间剪纸、带有豫北风情的浚县泥塑和泥猴张,以及李天华剪纸艺术等。开封的汴绣继承了宋绣的题材和工艺特点,借鉴了苏绣、湘绣等姊妹绣艺的长处,吸收了河南民间刺绣的乡土风味,具有色彩古朴典雅、绣工精致细腻等特点。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是全国著名的年画之一。带有豫西风情的民间剪纸粗犷豪放、质朴夸张,具有明显的中原文化风格。浚县的泥塑和泥猴张造型古朴、色彩艳丽、惟妙惟肖。李天华剪纸艺术在中国的剪影艺术上独树一帜,他的剪影风格劲秀、清朗、潇洒。中原地区还有很多庙会,最富盛名的有太昊陵庙会和中岳庙会。中岳庙会源于古代统治者对山岳的祭祀,宋代政道合一,中岳庙会进入鼎盛期,中岳庙会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商品交易场所。中岳庙会会期长达10天,人数最多每天达20万人次。庙会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习俗,如“拴娃娃”、拜干爹、摸铁人等。庙会上还有舞狮子、旱船、高跷、火龙舞等民间艺术舞蹈表演,还可见到具有浓烈信仰色彩的各种纪念品“吉祥物”,如各种长命锁、玉如意、宝剑、葫芦、香袋、避邪剑、生肖石等。我自己村庄就有一个庙,每逢农历三月,来自四面八方的三男信女都会聚集在这里。庙会期间还会唱戏,大多是豫剧。

正月十三河南宝丰还要举行闻名远近的“马街书会”,每逢农历正月十三,来自全国各地的艺人便负鼓携琴云集马街。马街虽小,却是艺人心中的圣地。不论是曲艺名家,还是乡村艺人,到马街说唱,是一种化不开的'情结。艺人们说书亮艺,以书会友,切磋技艺,争当书会状元。无论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溪畔河边,沟坎连着沟坎,戏台连着戏台,书摊挨着书摊。艺人们或脸对脸、或背靠背,打起简板,拉起胡琴,倾刻便陶醉其中了。在这神奇的乡音大舞台上,你唱你的,他唱他的,有人听时神采飞扬,无人听时自得其乐。他们以天为幕,以地为台,风刮不走,雨打不散,千余台书摊汇成一个波澜壮阔的曲艺海洋。他们说古道今,唱者如在梦里,观者如痴如醉。在千把胡琴,万双简板的颤动中,艺人们演奏着世代相传的乡音大律,尽情地释放和宣泄内心的欢悦和悲苦。

河南的小吃可谓是远近闻名。中原以面食为主。面条、馒头、窝头、饺子等,面条就有多种做法,捞面条、汤面条、浆面条、炒面、焖面、蒸面、烩面、拉面、刀削面等。享誉省内外的开封小吃夜市里的风味饮食琳琅满目,味道各异,既有松软味美的灌汤包,也有老年人爱吃的黄闷鱼和油茶,还有年轻人喜欢喝的杏仁茶和冰糖红梨等而地处豫西的九朝古都洛阳的小吃同样有名,有余香满口的浆面条。带有豫东风情的枣山年馍外表精致,味道可口。省会郑州的烩面汤香味美,口感劲道。全国知名品牌有道口烧鸡、开封灌汤包、武陟油茶、鲁山揽锅菜等,这里还要特别提到洛阳水席,相传洛阳水席起始于唐朝,历史悠久,规模较大,一般是逢大事招待宾朋才用。土特产有“芝麻之乡”驻马店的小磨香油享誉海内外。豫西西峡县的猕猴桃纯天然、无污染,清香汁多,被誉为“果中之王”省会郑州的新郑大枣个大、肉厚、汁多、味甜,驰名中外。河南民间舞蹈种类多,具有典型的中原特色。其中包括狮子舞、龙灯舞、旱船舞、小车舞、高跷舞、大头和尚、对花鼓、二鬼扳跌等。这些民间传统舞蹈丰富了民间文化生活,是民俗文化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另外洛阳更是花中之魁——牡丹的故乡。

河南的民俗文化多的说也说不完,欢迎到我的家乡河南来做客!

河南人,过年时的风俗非常传统,处处体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悠久文化。

一般,我们腊月二十三便开始准备去了。

二十三,我们便打扫房子,把各个房子里的东西都搬到院子里来,开始洗洗刷刷,然后把屋子里积了一年的灰尘全都打扫干净,再把洗好的件件东西搬回屋里去。看起来确实有些累人,但那又怎么办呢?谁让我们有一颗质朴的心呢?最后也就是晚上啦,老人都在厨房里贴上灶王爷的画。到了过节那一天,便要把画拿下来,点上香,然后烧掉,意思是让灶王爷上天汇报情况。所以,当过节时,我便知道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届保平安”。

到了二十四,便要把那些需要做的,鱼啊,肉啊,鸡啊,菜类等年货齐全,然后能洗的拿出来洗,活的要宰杀为后面要做的几道食品,做准备,而二十五时,变无事可做,而这天更多的是休息。

腊月二十六到了,这一天可没前一天舒服了,人们又忙活开了。这不,开始发面,和面,蒸馒头。满满的几大盆子面要一个一个的把馒头做的圆圆的,光溜溜的,很好看。有的时候,还要蒸上两三袋(面粉袋),因为在过年之前,就只做一次馒头,所以要多蒸一些为平常日子做一次补充。

角,然后把肉片放在一起爆炒,做成了一道菜。

腊月二十八,炸家里的鱼,炸了以后再吃。然后,还有什么:炸鸡块,炸虾,炸绿豆丸子,炸大丸子,炸素鸡……太多了。而这些炸食,都让我们这些孩子口水流三尺。爸妈爷奶们忙着做,而我们也忙着吃,吃的时候如果渴了,也不能说出来,不然是要挨骂的,可能是因为风俗的崇尚吧。不知道是啥原因,等炸出来好多好吃的东西时,我们也已经吃饱了。

到了二十九,可以说是“忙上加忙”,毕竟这天过完就要真真正正的过年了,老爸老妈带着我们几个姐妹去别人家道喜串门。

大年三十到了,这天要包饺子,在家里基本是奶奶包的。然后,我们也帮一下小忙。做的饺子,啥馅儿都有。下午,便要开始贴对联,在大门上贴上上、下联还有横批。然后在院子里的每个屋门上贴上喜庆的对联和年画,便差不多大功告成了。然后小孩子们便穿起新衣,先出门“炫耀”,到了晚上吃饺子,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年夜饭,看看春节联欢晚会,而同时,屋外鞭炮声和烟花绽放时的声音同样给这美好的夜晚留下了一个定格,定格住了当时的喜庆、祥和、和温馨。

照我这样讲了,河南的春节似乎要很长,不错,时间确实很长,但这也更加体现了我们河南人对家乡风俗的喜爱之情。而我们也要更加保护这些风俗,使我们不断延续下去,使子孙也能看到这中国文化的一大魅力之一。

河南文化底蕴【第八篇】

河南文化实践,是我一生中宝贵的经历。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河南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收获了诸多的心得与体会。下面,我将从河南文化的历史沉淀、地域特色、艺术表现、民俗传统和人文风情等五个方面,展开叙述,分享我在河南文化实践中的所思所感。

首先,河南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沉淀。在实践中,我们走访了多座历史遗迹,如洛阳的龙门石窟、开封的铁塔和郑州的嵩山少林寺等。这些历史遗迹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宗教、艺术等各个方面。同时,通过参观这些历史遗迹,我也感受到了河南文化的深厚底蕴,更加敬佩起了古代先人们的智慧和劳动成果。

其次,河南地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在实践中,我了解到了保持着传统农民生活习惯的河南农村。我参与了农具制作、农田耕作等农事活动,感受到了河南农民的勤劳与智慧。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了河南人热情好客的特点,无论是在农民家中还是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人们都十分友善,乐于助人。这让我对河南人的热情和善良留下了深刻印象。

再次,河南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在实践中我领略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龙门石窟、少林寺和开封的博物馆中,我欣赏到了陈列的古代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河南文化在艺术领域的丰富内涵和独具特色。同时,通过与河南民间艺人的交流,我还了解到了河南国粹“豫剧”的表演形式,深深被其精湛的表演技巧和悠久的历史深深打动。

另外,河南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传统。在我实践的过程中,我参与了河南的一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如清明扫墓、端午节立青、中秋赏月等。这些活动不仅让我了解到了河南的民间传统,还使我亲身参与其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重要影响。在节日庆典中,我见证了河南人传统的团结精神和共同价值观念,也感受到了民俗文化对于人们情感交流和社会凝聚力的重要作用。

最后,河南人文风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我都看到了勤劳、真实、厚道的河南人民。他们朴实而热情,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同时,我还了解到了河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执着追求和对传统的崇尚。这种优秀的人文风情,不仅是河南文化的瑰宝,也是对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的一种贡献。

通过这次河南文化实践,我对河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从中收获了很多。河南的历史沉淀、地域特色、艺术表现、民俗传统和人文风情,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的动力。我将永远珍藏这次宝贵的经历,将河南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并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体验和学习更多有关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9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