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论文范例实用5篇
【导言】此例“生态农业论文范例实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农业生态学论文1
关键词 农业生态学 研究性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Research-teaching Model of Agroecology
HUANG Lifen, ZHUANG Hengyang, SHEN Xinping, LIU Shiping, LU Jianfei
(College of Agriculture,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009)
Abstract "Agroecology" is for agriculture-related undergraduate and professional discipline-based courses, offered to develop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cro agro-ecosystems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capability.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teaching "agroecology" teaching, to explore the research-teaching practice in the teaching model to expla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to achieve good results and problems in thinking.
Key words agroecology; research-teaching; teaching model
1 农业生态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时代背景
农业生态学的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定位
半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引起全球生态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了解和掌握生态学知识有助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类对未来全球变化的预测能力,为全球范围的资源管理和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社会的“生态热”推动了生态学的发展,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发展中的一个应用性分支,它的出现从生态系统的层次弥补了传统农业学科的不足。目前,农业生态学是面向农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而开设的学科基础课。该课程针对当今农业的发展所面临的种种生态环境问题,从宏观的、系统的、整体的角度出发来组织和管理农业,为使农业的发展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这一基本状况而设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农业生态系统的角度宏观管理农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使学生基本了解和掌握:(1)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功能、基本关系及调控机制;(2)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分析方法;(3)国内外宏观农业的发展与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农业生态学教学中推行的必要行与可行性
长期以来,高校教学方法偏死、偏旧,基本上采取教师传授的方式,很少师生互动,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为了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性教学作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正被逐步推进。研究性教学的特点有: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学生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实践性、独立性和探索性。它强调科学原理的认知和探索过程,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动机,其关键是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调动学生自身参与知识构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的目的。
为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对创新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以往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十多年本课程主讲教师的教学经历,以先进的研究性教学理念为引导,初步探索了农业生态学研究性教学模式。
2 农业生态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
教学内容前沿化
研究性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授现有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因此,教师本身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研究性教学方法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生态学知识领域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生态学的研究热点集中在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且学科最突出的科研成果都发表在外文期刊上。为了及时更新本课程的知识体系,作为主讲教师必须站在知识的前沿,用自身的发现和科研成果不断丰富和补充教学内容。为了紧跟学科的前沿,同时由于教学和科研的双重需要,笔者围绕教学大纲这个主线,不断更新教学体系,将教学内容前沿化,养成了随时关注农业生态学领域最新发展动向的习惯,将权威杂志中与本学科相关的新概念、新发现、新知识和新方法的文献与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已成为教学惯例。这些在农业生态学学科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教学内容不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多样化
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教师主动灌输地“教”,学生被动灌输地“学”,而本课程在推进研究性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教学录相观看、生态案例讲解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喜爱本门课程的学习。在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中,每堂课都会设立一些与教学知识点相关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问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兴趣的同时,师生互动频繁,学生逐步成为课堂的主体。
考核方式多元化
在农业生态学课程考核中,我们引入研究性教学理念,在考核方式上实行了多元化方式。第一种考核方式是增加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由原来的20%提高到30%,对课堂上分析问题、回答问题较好的学生进行加分奖励。第二种考核方式是增加课程论文考核方式。在2010年1月学期末,要求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点,递交生态农业调研报告,选择代表性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设设想。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很多同学写得非常精彩,对自己感兴趣的区域充分调研,因地制宜地设计特色生态农业模式。第三种考核方式是在闭卷考试中加大论述题和综合运用题的比重,这两类试题重点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概念。
3 农业生态学研究性教学的成效与思考
农业生态学研究性教学的成效
在农业生态学课程中运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后,从各方面反馈的情况看,获得了良好的成效。首先是营造主动学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对于本课程的教学评分一直处于学校同类课程前列,教学督导老师也对课程教学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学生到课率一直保持在100%,即使在课间休息时间,仍有学生主动复习知识点,主动提出问题。其次是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农业生态学已成为本专业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另外,研究性教学模式也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科研素质与教学素质。针对学生课堂的提问与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教师必须要更充分地紧跟学科的前沿,用实际的案例和充分的数据来佐证一些学术观点,才能够实现教学相长。
农业生态学研究性教学的思考
在农业生态学研究性教学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在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方面,应增加教学经费的投入,在相应章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讲解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章节时,应带学生到田间参观农田生态系统的物种结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在生态农业章节,可考虑带领学生参观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使学生对现代生态农业模式的理解不是停留在理论上,而是有一个实体轮廓的印象。农业生态学需要学生较为宽泛的知识背景,因此,必须将研究性教学模式延伸至相关课程知识体系,如增强学生的土壤学、作物栽培学、气象学、地理学等知识背景,才能在相应章节的教学中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扬州大学教学改革课题基金;2008年度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
参考文献
[1] 李衍达。对推行研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思索[J].中国高等教育,:19-20.
[2] 刘伟。以“问题”为着眼点积极推行研究性教学[J].中国高等教育,:48-49.
[3] 骆世明。中美《农业生态学》教材的比较分析[J].生态学杂志,(7):1458-1462.
[4] 王松良。农业生态学: 学科的角色[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48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面的5篇生态农业论文范文是由山草香精心整理的生态农业论文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生态农业论文2
基础条件薄弱
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境内沟壑纵横,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长期以来投入不足,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基础设施不足,且布局不均匀,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严重制约了生产发展;坡地多,耕作条件差,且多数未开发整理,土地生产能力较弱。
劳动者素质低
由于受地理、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制约,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加之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增多,留守人员年龄偏大,粗放生产管理的传统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
扶持政策资金不足
一方面由于受县级财力所限,地方财政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无法安排,对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也无法兑现;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的农业产业化贷款贴息资金,对于规模小的企业很难享受这些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按照有关规定,申请项目贷款可以享受贴息政策,但企业反映办理手续非常繁杂,关口多、门槛高,无法争取。
技术力量薄弱
专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人才总体结构不合理,农技专业人员少,素质不高;没有一套有效的科技投入机制,科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产品缺乏科技含量,在品质上缺少比较优势。
2对策和建议
优化立体产业区域布局
要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按照“高海拔地区抓林果、中海拔地区抓粮烟、低海拔地区抓热作、科学发展畜牧业”的立体空间布局,优化种植养殖结构调整。要在特色上做文章,用好特色、用足特色、开发好特色。
建优势特色产业基地
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基地”的原则,把基地建设与特色产业培育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以大庄、法〇、妥甸等乡镇为主发展优质粮食、蚕桑、早青蚕豆、优质油菜生产基地;以大麦地、安龙堡、爱尼山等乡镇为主发展冬早蔬菜生产基地;以法〇、鄂嘉等乡镇为主发展茶叶生产基地;以独田、爱尼山等乡镇为主发展生态猪牛羊生产基地。加快绿汁江流域综合开发,以蔬菜、鲜食葡萄、农作物繁种、热区水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为重点,大力发展热作经济。
激发发展活力
鼓励农村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外出务工经商回乡创业者等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结合双柏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建立生产基地,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对受让面积较大、流转期限较长的经营主体,各级财政应给予适当奖励,金融机构应把其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并优先安排农田基本建设、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特色农产品基地等建设项目和农机补贴项目。
培育发展主体
要着力提升壮大一批、培育发展一批、引进嫁接一批,实现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形成良性互动。大力支持城乡民营企业当龙头,鼓励城市工商企业带着资金、信息、技术参与农业开发,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系列加工。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新型利益分配机制,逐步由契约联结、服务联结向资产、资本联结方向发展,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提升人员素质
强化县乡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种养殖业重点示范户培育,采取派出去、引进来的办法,聘请有专业特长的人员指导特色农业开发和生产。有针对性地搞好科技培训,要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以重点村、重点产业为主导,对农民进行种养加工业生产操作技能培训,力争培训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打造绿色品牌
品牌是产业的名片,也是产业的生命线,更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把打造绿色品牌纳入整个产业发展规划,把产业资源开发与培育产业品牌有机经合起来,按照绿色生态的标准规划建设,打生态牌、走绿色路,打响立体生态农业品牌。
农业生态学论文3
高等农业院校教育虽有长足的发展,但由于投入相对较少、基础差等原因,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华南农业大学于2003年新开设了生态学本科专业,2003~2006年,生态学专业的实验教学基本上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课均从属于相应的理论课程,作为理论课程教学的一部分,将实验教学看作是验证课堂理论的方法和辅助手段。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体制和内容重在培养学生的基础实验技能,并通过实验验证,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在这些方面无疑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①实验室硬件建设跟不上。相对理论课而言,部分领导、老师和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实验课教学常被认为是从属教学,经费投入相对不足,设备老化,教具损耗严重,实验设施不齐备,从而影响了教学积极性和教学效果。②实验内容重复。由于实验课隶属于不同的生态学专业课程,再加上生态学的交叉学科发展较快,各门课程通常均被制定了相应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内容,结果造成了各课程的实验内容与操作方法的过多重复,以及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如在《普通生态学》、《气象学》和《地学基础》等课程中都设置了生态因子的测定实验。③实验以验证性实验居多,并多停留在对一些简单指标的测定上。而与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衔接较少,缺乏新意,不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④实验课教学方法单一、落后。教学方法基本是以灌输、模拟、验证为主,实验讲义虽然写得很详细,学生只需按规定好的实验步骤与方法“照方抓药”,所以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难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单一、落后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⑤实验内容分散,系统性不强。由于生态学分支实验课隶属于不同课程,每门课程的实验学时数一般只有10学时左右,实验课所占比重较小,且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学实验教学体系。学生在做完实验后,往往只停留在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表面观察,缺乏深入地比较、分析研究和整体的把握。同时由于近年来缺乏专任的实验教师,院校每年又不断地扩招,学生人数剧增,特别是实验课考核方式欠严谨,使得生态学实验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对生态学实验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生态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在教学中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不是主从关系,而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我国高等教育因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使得实验教学水平普遍较低。要想改变这一现状,缩短实验与理论的差距,必须改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为解决生态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华南农业大学尝试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在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课程体系上打破传统的教学体系,从2005级开始将实验课程从理论课程体系中脱离出来,独立开设了一门统一的生态学实验课程,并制定相应的学时与学分。将实验教学由原来的从属地位提升到与理论课并重的地位,提高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进行实验教学体制改革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训练实践动手能力为基础、以培养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线,不断转变实验教学观念,完善实验条件,更新、重组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实验教学考核,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逐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具体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积极完善实验条件,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政府和学校对教学和科研投入力度的加大,本科实验室空间日益拓展,实验教学用房面积逐步达到1000m2左右。近年来新购进仪器设备价值423万元,仪器设备总值达到了800多万元,基本可以满足生态学各方向实验的要求。如重金属的测定、农药残留的检测、挥发性气体的测定、各种微量有机物的测定、定性和定量PCR、光合作用测定、微生物培养、细胞观察和计数、动物的生态毒理实验、营养元素(如N、P、K等)的测定,GIS和GPS实验、大气采样、农业气象监测、以及光、温度、水、气、土壤等环境因子各项指标的测定。实验设备基本上能够保证不同功能实验内容(如农业生态学实验、土壤生态学实验、环境生态学实验、森林生态学实验、动物生态学实验、化学生态学实验、分子生态学实验、景观生态学实验等)的开设,使实验教学条件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生态学系已经完成校级生态学公共实验教学平台的筹建,并向全校主修、选修生态学专业实验课程以及生态学相关实验课程的学生开放,同时也对学生自己组建的实验创新团队开放。实验硬件条件的完善和实验室的开放不仅为学生进行生态学创新实验提供了更加优越的实验条件和机会,也是对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封闭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生态学公共实验教学平台建成以后,陆续有本科学生组建的创新团队来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项目,并发表了相应的科技论文。
全面整合实验内容,反映学校教学特色由于生态学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和交叉性,在实验内容上可选择的空间很大[5]。因此,在生态学实验内容的选择上,既要反映生态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学科前沿研究领域,同时也要体现生态学系自身的特色。为了避免生态学各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重复,内容分散等问题,华南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从2005级本科生开始,将有关专业实验整合为一门独立的新实验课程即《生态学实验研究方法和技术》(实验学时56学时,学分)。在该课程的整合过程中,按照生态学学科的特点,设置系列生态学专题实验。同时,根据学校生态学的科研优势和特色,设置专业方向实验,如农业生态学实验、环境生态学实验、土壤生态学实验、化学生态学实验和分子生态学实验等。同时,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比重。设置综合性实验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置设计性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意识。在对05、06、07年级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听取学生的意见、逐步优化实验内容,形成了一个基本能反映华南农业大学特色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深得学生喜爱。通过对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逐步由过去以教师讲授和演示操作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动手实践与创新为中心,增加了学生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训练的时间和机会,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经过4年的改革实践,逐步形成了体现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特色的生态学实验教学内容,并出版了相关的实验教材。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往的实验教学都是教师在授课前为学生准备好实验内容、实验材料,在授课中给学生演示、指导,学生只需按规定好的实验步骤与方法“照方抓药”,课后提交一份实验报告就完成了。这种被动的实验教学方式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也需要进行改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让学生参与实验课的准备工作,如配制试剂、准备材料、野外采样等。②结合学校的各种创新活动,让学生成立科研兴趣小组,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申报学校和学院的科研创新基金。例如,2006级生态学专业有13个科研小组申请得到了学校、学院“金穗”科技创新项目,学生通过参加这些科研活动,使实验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从而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③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做实验,或结合毕业论文研究,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扩大知识面,培养独立科研能力。此外,还可以安排一定的实践课,组织学生进行野外实习和调研,这样对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兴趣、开阔眼界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实践表明,采取“多形式”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建立科学的实验课考评体系,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往的实验教学考核主要以实验报告为主,结果易使学生养成抄袭报告的不良习惯,难以全面、客观、公正的反映出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生态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为目的。因此,在实验教学的考核上也必须进行改革,使生态学实验考核体系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考核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大部分构成如表1所示,平时成绩占80%,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①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原始记录和随堂操作考察,占55%。②创新型实验的创新意识、实验完成情况和结果讨论分析,占15%。③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科研素质等,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20%,主要是考察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结果的的可靠性。考核的形式采用实验小组考核和个人考核相结合。实验小组要对整个实验开展情况作出总结和汇报,个人对自己所承担的实验工作做出小结。最后,根据上述2方面的情况给出综合考评成绩。通过建立这种科学的实验课考评体系,能较全面、客观、公正的反映出学生对实验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生态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应以教助研,以研促教,要特别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华南农业大学建立了各类校级创新研究基金,设立了创新学分和创新课题,鼓励学生自主申报。在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中,学校充分发挥教师在生态学方面的科研优势,利用承担部级、部省级等科研课题的条件,结合毕业论文研究,让学生以科研小组的形式参与其感兴趣的科研项目。由于华南农业大学很多科研项目都是有关农业领域的,学生自主参与这类课题的研究后,也能更深入地去学农和爱农。通过不同形式使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将科研课题研究融入实验教学,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科学实践活动以及学生自主申报科研课题,不但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还促进了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他们尽早地融入社会实践当中,成为满足社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实践证明,教学和科研的紧密结合,有助于形成“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
3结语
农业生态学论文4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 农业院校 教学内容优化 教学方法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034-02
环境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境问题的逐渐发展而兴起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它运用生态学的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类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目前我国《环境生态学》的教材有10余部,其主要内容介绍生态学基本理论,而联系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实际内容很少,并且教材之间及教材与其它相关课程存在大量的重复。过去对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环境生态学课程,而与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的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本人结合多年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及学生的反馈意见,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1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措施
选择适宜教材,自已编写教学大纲
通过比较国内外多部环境生态学教材发现,国内教材比较简单,但对环境生态问题阐述的不够深入;而国外教材对环境生态阐述比较深入,但知识点太多,知识面太广,条理不够清楚。结合本院生态学专业的自身特点,选择盛连喜主编的《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二版为主要教材,以卢升高主编的《环境生态学》为辅,从生态系统的破坏与恢复―― 区域环境污染―― 生物入侵生态学―― 全球性环境生态问题―― 环境质量的生态评价为主线,重新编写教学大纲,作为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见表1)。
精简压缩或删减与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
根据本院生态学专业培养方案大纲,二年级开设一门专业基础课普通生态学,然而该课程与环境生态学课程教材前四章内容完全相同,必须删减这些重复内容。三年级开设了一门专业核心课“生态环境监测”,然而该课程与环境生态学课程教材中的第六章的部分内容完全相同,这部分内容也必须删除。三年级还开设了一门专业选修课“景观生态学”,与本教材的第六章也有部分内容相同,也同样精简压缩,以避免教学时间和资源的让费(见表1)。因此,根据本院生态学专业的特点性,生态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重点应放在生态环境的实际应用性方面,再穿插一些普通生态学重要的理论展开讲授。
结合专业特点,合理增加教学内容
生物入侵是我国当前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特别是烟粉虱和紫茎泽兰等的生物入侵,已成为我国目前重点攻关的科研项目之一。根据本院生态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重点是农业生态学方向。因此,在讲授“环境生态学”课程时必须增加一些与农业生态类相关内容(见表1),而且又必须当前生态学方向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更能体现出教学的时代性和前瞻性。这样使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的本科生对生物入侵渠道、危害和控制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也能体现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学生的特殊性。
对生态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整合优化
环境生态学课程内容优化必须建立在对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培养方案深刻了解的基础上,制订详细的教学大纲和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要有良好的延续性和关联性。所以,建议在大学二年级阶段设置普通生态学专业基础课;在大学三年级开设环境生态学、生态监测污染和农业生态工程等专业核心课;而在大学四年级阶段开设“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等多门生态类的专业选修课程。而且必须根据专业特点确定每门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实现生态学系列课程的无缝衔接,避免重复,提高教学资源的整体效益。
2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堂讨论与课堂讲授相结合
环境生态学课程的知识面广和多,大多是生态学理论原理。如果教师的知识面不广,而又不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整个课堂会枯燥无味和沉闷。因此,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授课时要不断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启发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们快乐和轻松得学,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讲解一些枯燥无味和难懂的基本概念或理论时,可针对性的采用讨论式、互动式、启发式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鼓励师生之间相互提问、相互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与科研有的效结合
教学是基础,科研是主导,只有将教学与科研效结合在一起,才能使讲课的内容理加具有前沿性、独创性和启发性。教师自身的科研工作对教学也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素材。在讲授“全球性环境问题及生态对策”这一章内容时,其中有一节内容是“温室效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内容明确指出产生温室效应的是主要温室气体是CO2。而本人就将自已获得一个基金资助的课题(高CO2升高下褐飞虱抗逆性变化的分子机制研究)的设计,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案等融入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认识。根据课题需要,让部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作为助手参与实验,老师可适当的给学生发放一些科研补助,同时,也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有一个好的促进。通过鼓励学生生申请和参与大学生科学创新项目等,提高其科研素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也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团队精神和自信心。
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在讲授“环境污染的生态对策”这一章中“区域污染中的水污染”内容时,先通过实例介绍世界十大污染事件,引入水污污的危害。再由此提出问题,然后布置水污染会造成怎样的危害?有怎样的防治措施?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相关教学内容。教师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组,安排每组学生在课前分别收集相关资料和制成PPT,然后每组派个学生代表在课堂上讲解,讲完后每组相互进行讨论,最后老师进行总结与评价。采用这种研究性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本来枯燥无味的理论课变的生动有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为改善教学效果与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改变传统课堂中的教学模式,应采用传统式和多媒体手段相结合方式。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通过多媒体手段把抽象的内容变成合适的文字、图形、图像等多媒体信息,将抽象内容转变为生动形象的感性素材,再结合传统式教学方法(板书形式)的讲解,降低了教学难度。通过增强和丰富教学过程的外部刺激的方法,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思维和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国际上生态理论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各种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得“环境生态学”课程体系必须紧跟当前形式的发展需求,需要不断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和动态性。作为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该课程更应突出实际应用性和时代性。通过教、学、研的全方位结合,全面提高环境生态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持。生态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2-168.
[2] 卢升高,吕军。环境生态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214-243
[3] 盛连喜。环境生态学导讨[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92-302.
[4] 雷泽湘,谢勇。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08(2):44-45.
[5] 杨桂英,廖周瑜,曹子林,等。高等林业院校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2(12):632-633.
[6] 周兵,闫小红,王新香。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环境生态学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0):159-160.
农业生态学论文5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的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明确指出了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即确保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和合理利用保护资源。
针对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应选择什么样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在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和农业地理学三大学科领域形成了大量的研究观点。
(一)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以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马世骏院士为首的生态学家,就开始倡导中国应该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80年代中期,马世骏曾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参与了著名的Brundtland宣言——《我们共同的未来》筹备工作。认为应以生态控制方法诱导非机械控制手段去堵截污染,以天人合一的观点去发展而不是以回归自然的方式去保护环境,从而促成了宣言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并提出中国应实现以生态经济原则为指导的农业经济持续发展。自此,关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问题的研究,便层出不穷,形成了流派纷呈、见解各异的多种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
1.“生态农业论”。生态农业是中国最早触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发展战略,且至今仍将其作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方向。
该战略是在总结吸取传统农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结合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循环、持续、高效”反映了持续发展的宗旨。
2.“效益型农业论”。该战略认为中国持续农业的核心是发展效益型农业,保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既是解决“民以食为天”的需要,也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需要。
这一战略就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遵循经济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优化生产力要素组合;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充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人文资源。其最终目的是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及经济效益,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
3.“农牧结合论”。这一战略认为:为确保中国21世纪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建立一个以畜牧业为突破口,实行农牧结合,以农促牧、以牧促农、以农牧产品促加工的“种、养、加”和“产、供、销”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
4.“现代可持续集约农业论”。(注:程序认为中国应该走“可持续集约农业”之路,那种“集约化持续农业”的提法,强调把“可持续的”约束条件作为根本特征,显然是不足取的。)该战略认为中国人多耕地少、自然资源相对紧缺,农村欠发达、多数地区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不断增长的人口和消费趋势,要求农业在有相应投入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选择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道路。
上述生态农业战略、效益型农业战略、农牧结合战略、现代集约持续战略等,其核心实质都是要试图解决、回答如何协调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问题,这显然是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密切相关。
(二)农业经济学家的观点农业经济学家虽然不像农业生态学家那样,能够直接敏锐地指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路选择,但是却尤为关注农业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更能从深层次揭示把握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目前,其关注的主要战略问题有:
1.粮食问题。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Brown在《WhowillfeedChina——wake-upcallforasmallplanet》一书中,认为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而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农业灌溉用水也将大量移向非农产业部门,且化肥使用量已达报酬递减点,到2030年中国粮食将较目前水平减少20%,中国届时将进口亿吨粮食,这将远超过国际粮食市场拥有的粮食资源,从而提出了“谁来养活中国”的命题。
Brown的这一观点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由此,关于21世纪中国应采取怎样的粮食发展战略问题,目前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悲观论与乐观论。
悲观论认为中国真正解决吃饭问题,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要维持一定的粮食安全水平是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这意味着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则会增加财政对粮食生产的补贴,从而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尤其是对像中国这样一个农业资源紧缺且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已经丧失的国家来说,追求100%的粮食自给,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应适度地部分进口粮食,利用人类共有资源最经济地实现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应采取“立足国内、基本自给、适度进口、促进交换”的战略方针。
乐观论认为中国粮食需求的增长不但不会给中国粮食安全带来威胁,更不会给缺粮的第三世界国家粮食造成威胁,技术进步是中国过去粮食增长的原动力,也是中国现在粮食生产增长的原动力,还将是中国未来粮食生产增长的第一推动力,粮食问题的关键在于科技,而科技发展又取决于国家的科技投资政策。
2.制度问题。中国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国家总体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对农业的发展状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由传统战略转变为比较优势战略,作为产业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发展政策是否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决定着农业经济体制的性质或演变方向。只有依据农业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结构变革,提高中国农业整体效率,才有可能使农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为此,应实施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观念创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战略。
3.技术问题。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经历了绿色革命前时期、绿色革命时期、后绿色革命时期(Ⅰ)、后绿色革命时期(Ⅱ),应实施21世纪农业技术创新战略,即改革现有农业科技投资体制,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制度,建设强有力的创造发展体系和研究方法,确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研究领域,并建立新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构造可持续农业生产政策支持系统,加强农业科研、推广与教育体系建设,是今后持续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
4.农村问题。关于农村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即“一元化论”与“三元化论”。
一元化论认为中国农业的根本问题是农民过剩,过剩的农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在于农村工业化,应以农村工业化为重心,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进一步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迅速推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三元论认为中国农村产业结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失衡加剧,失衡主要表现在时间顺序上的差异、变动速度上的差异、产业部门之间的差异,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取向应是“三化齐动”,即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其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就是要以农民为本,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为目的,寻找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对策,并以是否对农民有利作为评价有关农业与农村政策的准则。
由此可见,农业经济学家主要是围绕“粮食——制度——技术——农村”等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影响因素,探讨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内部运行机理问题。
(三)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如果说农业生态学家关注农业生态问题,农业经济学家关注的是农业内部运行机制问题。那么,农业地理学家则更为注重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1.“粮食主导论”。这一战略认为粮食问题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将主导中国农业发展的走势和农业政策取向。粮食问题不仅表现为总量不足,也表现为区域供需不平衡;粮食供需的区域差异将继续导致区域农业政策的差异,粮食供需的区域差异与农业政策的区域差异将构成中国农业发展区域差异的主流,也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考虑的关键方面。
该战略认为实现粮食安全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成功实施的第一性条件。
2.“国土开发论”。这一战略认为中国农业发展战略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使丰富的劳动力同极为有限的人均自然资源和人均工业资源得到优化组合,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全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该战略认为虽然中国的资源形势严峻,但是资源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中国不仅必须,而且经过努力也能依靠自己的资源解决或基本解决食物与农产品的供给。应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国土大开发战略,这是中国人民永远能够养活和养好自己的根本性战略,必须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发尚未开发或未充分开发的国土,着重在山区、草原和海洋,实行全面规划,分区治理开发,纳入国家计划。
3.“发展危机论”。该战略认为中国空前庞大的人口基数是土地资源供应的危机所在,中国持续农业正面临着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挑战。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物质基础薄弱,地区差异悬殊,这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为此,考虑农业发展战略必须强调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组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实行集约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地区资源优势和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力求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4.“生存发展论”。该战略认为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人口膨胀与迅速老化,农业资源日益紧张,环境污染蔓延,生态日益恶化,粮食需求量迅速增加而增长又很困难,加之工业化起步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历史负重等原因,今后中国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在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最大问题在于是否使粮食增产赶上或接近人口的增长,最大难点在于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农村体制改革只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改革只是为创造、提高和优化新的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与配置机制提供制度的保证,既不能代替生产力诸要素本身,又不能使农业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升。因此,应实施“保证生存与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增加农业投入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条件,也是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途径。
总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无论是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还是农业经济学家、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其从不同视角所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概括起来看主要试图集中研究解决困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最基本问题,即食物安全、农业现代化及农村发展问题,它们构成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
然而,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仍主要侧重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还未真正将其转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从而也反映出当前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是“重经济,轻生态”、“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忽视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等社会发展”,这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理论源流
回顾历史,中国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大致经历了一个由“工业化偏斜绿色革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其理论支撑同样也基本上沿袭的是“工业化推进战略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沿着这一主线追踪溯源,中国农业发展战略形成确立的主要理论源流有:
(一)前苏联的发展理论中国改革开放以前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源于50年代初采取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一经济建设方针是完全照搬或承袭前苏联模式。适应于这种工业化战略,就要求“农民除了向国家缴纳普通税即直接税和间接税以外,还要缴纳一种超额税,即在购买工业品时多付一些钱,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少得一些钱,以便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
中国所选择的这种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战略,或称之为是以牺牲农业发展支援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以工挤农”战略,确立的根本目标是“强国”,选择的基本战略是超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采取的主要策略就是“社会主义原始积累”,建立的主要制度之一就是和统购统销制度,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国家主导的计划经济。这一发展模式的选择深受前苏联发展理论的影响,其主要理论背景有:
1.协调发展论。该理论十分强调农民问题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指出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商品率是工业积累和发展的基础。牺牲农民利益不仅不能加快工业化步伐,而且还可能危及国家统治,主张工业化资金应依靠自我积累,以及吸收存款、征收公税等正常积累方式取得;强调国民经济计划不能脱离市场机制,对于农村经济应通过与之建立市场联系,将其引导到社会主义轨道上来;通过发展农业,扩大对轻工业产品的需求,从而促进轻工业的发展,增加消费品的供应,而轻工业的发展又扩大了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这样,农业发展就为工业化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和动力,从而使工农业经济得以协调发展。这一理论虽未能坚持执行,但却是后来绝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理论依据。
2.超工业化论。该理论认为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存在着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和市场价值规律两个对立的调节者,两者各有自己的调节范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计划与市场是对立的,主张由国家利用垄断地位,运用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对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征收高额赋税和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等方法进行强制性工业化积累,为此就不能允许市场机制发生作用,农业只是被动地为工业增长提供资金和劳动力。
这一理论对后来社会主义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尤其是为保证农业剩余产品能够由国家掌握,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并适时地实现了农业集体化等理论观点,对中国传统农业经济体制的形成建立具有极为深刻的作用影响。
3.地理分工论。该理论把社会劳动地域分工问题提到首位,研究与社会历史联系到一起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特点、变化和结果,认为应把苏联经济区当作更为复杂的国内和国际体系中的复杂体系进行研究,在社会劳动分工过程中产生各部门经济的专门化并促进这些部门的形成和发展,而在国家之间、国家的各个区域之间、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之间的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过程中,应促进各类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在对部门进行空间分析时,应阐明各部门内部劳动地域分工形成的部门区和枢纽,而在对区域系统和个别的区域进行分析时,也必须对区域的部门结构、主要的辅助经济部门布局和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总之,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传统农业经济体制的三个基本因素:从一个落后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迅速过渡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战争年代惯用的供给制组织形式和动员方式以及农业布局、地域类型划分及区域规划等均是上述发展理论运用的具体表现。
(二)西方世界的发展理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前苏联式传统农业经济体制从历史舞台的退出,以及新型社会主义市场农村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建立,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的选择确立,不仅深受国际环境背景的作用影响,而且还受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制约,更深受来自西方世界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作用影响,其作用影响最为深刻的主要理论有:
1.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可获得“比较利益”,故这一学说亦被称为“比较利益”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每个国家应该出口能够利用其充裕要素的那些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比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在开放条件下如果一国根据它当前的比较优势确立产业结构,而根据它的比较优势变化调整产业结构,就可宏观长期、快速、稳定地获得经济增长。这就是著名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已由传统的工业化赶超战略,转变为通过培育一个相对价格能够反映产品的供求和要素相对稀缺性的市场竞争机制,由特定资源结构选择确定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比较优势战略,以及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比较利益原理牵动下所形成的农业区域专业化和地区间分工协作的不断加强等,均是比较优势理论客观作用的结果。
2.诱导创新理论。认为历史上有多种农业增长道路,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国家应该有不同的农业增长道路。那些劳动力丰富而土地资源贫乏的国家应该走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那些劳动力稀缺而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该走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认识到了把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直接移植到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导致高度无效率的增长。
相反,强调市场需求的诱导创新理论,则认为市场需求决定创新努力的有效配置,不同产业产品的发明数量与产出销售额密切相关,由此引申出三个命题:技术发明是一种经济活动,与其他经济行为一样,追求预期收益;预期收益取决于该项发明产品的预期销售额;而采用发明后的预期销售额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产品目前的市场销售额,认为农业技术推广和使用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是市场盈利性,技术创新的收益是与农业研究的外部效应——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有关,而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率又受到经济利益的支配。
近年来一些学者运用上述两种理论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认为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目前仍然是诱导性的。从要素稀缺性来看,虽然中国农村和劳动力市场很不完备,要素价格无法正确体现要素相对缺乏程度,但是作为生产者的农民仍然为追求产出最大化而寻求相应的技术发明。从市场需求来看,尽管中国的主要农产品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还受到遗留下来的统购统销价格体制和行政命令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农产品价格和需求数量在政府政策的限制之下不能正确体现市场需求的强度,但由于农民是利益最大化的主体,农产品生产规模仍然能较好地反映市场需求规模,因而农业科研单位依然可根据实际需求规模选择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技术创新。
通过综合应用该理论对中国粮食作物育种优先序列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现阶段的粮食增产政策应该从资源和产品控制,转向以提高单产及开发新的粮食增产来源为中心,认为实现这一新型粮食增产政策的关键是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只有通过增加农业科研资源投入、改善科研资源分配,才能够促进推动该政策目标的实现。
3.二元经济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弱小资本部门与相对强大的传统部门并存形成为二元经济结构,即高工资经济部门如矿业、大农场、工业、大型运输业等部门和低收入部门如家庭农场、手工业、家庭佣工、小商业、临时工等部门并存。高工资经济部门资本相对充足,实行竞争,可产生利润,工人可得到自己的边际产品;低收入部门资本相对稀缺,没有竞争,不产生利润,人们要维持生计,必须要消费多于边际产出的产品,且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低收入部门劳动者将转向高收入部门,其宗旨就是要寻求发展中国家经济一元化道路,即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国因其特殊的国情,不仅客观决定了全国范围及不同地区存在着二元化现象,而且同一地区的不同区域或产业也存在着二元现象,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基本格局。但是,对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认识却形成了4种不同的观点,即三元结构论、双重二元结构论、二极经济论和环二元经济结构论。
三元结构论认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主要应从社区的角度来认识,因而可称之为城乡二元结构,其原因在于现代工业一般集中于城市,传统农业部门分散于农村,但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近年来这一结构却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城乡二元结构已演化成了城市现代工业——城镇乡镇企业——农村传统农业的三元结构。
双重二元结构论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农村经济向非农化方面的发展,农村工业在农村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国民经济结构已由典型二元经济结构演变成了双重二元结构,即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农村内部农业与农村工业并存的双重二元结构关系。
二极经济论认为建国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过程表明,中国存在的并非是完全的二元经济,而是严重的二极经济,即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之间基本不发生劳动及其人口流动,两个部门因而也不发生整体关联,传统部门的一级劳动力淀积越来越多因而趋于停滞,而现代部门一级则由于发展迅速而越来越重型化因而劳动力也必然趋于停滞。
环二元经济结构论认为虽然中国的工业化及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没有注意农业及农村发展问题,导致出现了二元经济结构并进一步演化成了环二元经济结构。所谓环二元经济结构就是中国经济不但从总体上看存在着具有一定优势的城市及工业和比较落后的农村及农业这样两个互相区别的“经济元”,而且各个“经济元”内也存在着优势与落后并存的现象,这些大小不等的“经济元”便构成了环二元经济。
总之,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业发展战略的形成演变,并非仅仅局限于上述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作用影响,而且还吸收了诸如新经济增长理论、制度结构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低水平均衡陷井理论、小农有限理性理论、落后经济理论以及从宏观角度研究粮食政策、粮食保障和农业持续增长等问题的多种农业宏观经济理论。
(三)中国自己的发展理论中国目前最大的生态问题莫过于人口与耕地的矛盾问题,由此而带来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农田污染、水资源紧缺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农业既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常规道路,也不可能走低投入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只能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伴随着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中国科学家在继承和发扬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具体实际,提出了一些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见解观点。如马世骏的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李澄与郭玮的工农业关系理论、王宏广的要素组合论、冯海发的农业效益评估理论、郭书田的农村经济发展理论、康晓光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吴天然的农村工业化理论、赵昌文的农业宏观调控论及牛文元的农业持续发展理论等。其中,影响较大的农业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主要有:
1.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该理论认为当代若干重大社会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关系到社会体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自然是三个不同性质的系统,但各自的生存和发展都受其他系统结构、功能的制约,必须当成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来考虑,衡量该复合系统的三个指标是:自然系统的合理性、经济系统的利润、社会系统的效益,且其研究是一个多目标决策过程,应在生态经济原则的指导下拟定具体的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使系统的综合效益最高、风险最小、存活机会最大,即就是要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找出生态问题的症结,在外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技术、行政和行为诱导手段去调节系统内部各种不合理的生态关系,提高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实现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普遍开展的生态农业建设,就是运用这一理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的一种有益尝试。
2.要素组合理论。该理论认为农业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中,总是在一定的生长环境中有顺序、按比例地吸收和同化各种生活要素并最终形成一定的生物量,农业生物运动和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就叫要素组合规律。
根据这一理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高产高效、避免资源及人工投入要素浪费的基础。运用要素组合理论实证分析研究中国农业发展问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农业发展的过程,是农作物生活要素数量不断提高、不断组合优化的过程。
3.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农业生物群体,在土地资源、水资源、光热资源、矿物元素资源等的共同支撑下完成其生物学的转换,又在人的参与下完成其经济学的转换,其最终所形成的生物物质体增长,既有每年扩大耕作面积所获得的产品,又有发挥单位面积生产能力的贡献。这里依据支持人类生存基础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与人口粮食增长趋势的匹配程度,分析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将粮食产品增长作为它自身以及所在区域自然资源的生产函数。
根据推理,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口增长规律与粮食增长规律之间有惊人的相似性,这种“狭义”的可持续发展规定了粮食增长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同步性,它意味着年人均粮食数量保持常量的状态下,粮食与人口的规模总量增长必须保持严格的对应可比,且服从于“不超出区域承载力阈值”,才能被认为是在“狭义”可持续发展的范围。
依照“狭义”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国人口众多,只有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具备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只有保证当人口达到零增长时的总规模约有16~17亿,确保按每年人均400kg计算应达到~亿吨的粮食基本需求,并能够稳定地保持下去,才具备进一步实现广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门槛”,这也是中国农业在目前条件下必须要实现的首要目标。
虽然无论是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还是要素组合论、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其理论方法及其实际可操作性等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但它们毕竟是中国人自己探索开拓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三、几点启示
通过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及其理论渊源的简单回顾,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综合研究世纪之交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无论是农业生态学家、农业经济学家还是农业地理学家,越来越多的学者已不再把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简单地看成是粮食问题或生态问题,而是从更为宏观综合的角度去分析考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为此,中国亟待形成一个全面综合而又能够切实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宏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体系或分析框架。这一理论不仅能客观地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特点和实际需求,而且还必需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改变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大多是个案性、经验性或实证性的空泛论述,很少能够将其研究提高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二)理论借鉴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难免带有“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因而运用其理论并不能“全面系统地解释或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问题,尤其是西方学者很少有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直接研究,更缺乏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律的认识,这就客观决定了吸收、借鉴和运用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成果或发展经验时,必须十分慎重,绝不能完全照搬或全盘移植。
几十年来中国绿色革命推广种植的几种高产作物,虽然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却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生态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重视。因此,历史不应再继续重演,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只能是在对中国国情有一个明确认识和正确判断的基础之上,有选择地借鉴和运用来自外部世界的理论和方法,在理论构筑上有所创新、研究手段上有所突破,从而才有可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三)新型战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无论是生态农业、现代化集约可持续农业战略,还是农村“三化齐动”、生存发展战略等,均或多或少地依旧带有浓厚的行政干涉和政府行为色彩,这在实践中必然会导致政府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度干预。因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只能是在正确体现“适度原则”的宏观调控这一前提之下,制定一个能够真正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要求和客观规律,以促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新型战略。这一战略既要着眼于未来21世纪中国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又能促进中国农业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调整,更能充分体现《中国21世纪议程》所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政策取向。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这样一个极为复杂的重要命题,绝不可能单纯从一两个学科视角或运用某一原理及理论透视剖析便能够解决,只有综合考察其影响作用的各方面因素,全方位、多视角、多学科地加以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型战略。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未来的呼唤。参考文献
[1]Brown,——wake—&company,NewYork:96~97
[2]Gersovitz,,NewYork:149~170
[3]Griliches,:anexplorationintheecono(10):94~96
[4]Hichs,"TheTheoryofWage".Macmillan,London
[5]Lin,:atestofinducedtechnolo(1):31~46
[6]Lin,(4):321~348
[7]Ohlin,,Cambridge:89~92
[8]Ricardo,:straffa,,Cambridge:27~38
[9]Schmookler,,Cambridge:62~74
[10]贲克平。对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探讨[J].农村发展论丛,1997,(1):14~16。
[11]蔡昉。区域比较优势与农业持续增长的源泉[J].中国农村经济,1992,(11):40~45。
[12]蔡昉,十字路口的抉择——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27-137。
[13]蔡运龙。持续农业及其中国态势[J].地理学报,1995,(2):97~105。
[14]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农学会编,常平生。农牧结合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246~248。
[15]陈百明。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概要)[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
[16]陈成斌,中国农学会编。试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A].北京: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997,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53~55。
[17]陈飞翔。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和现实演变[J].经济学动态,1994,(4):61~66。
[18]陈会英。中国农村产业结构演化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1,(2):20~26。
[19]陈武。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经济国际化[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62~163。
[20]陈锡康。中国粮食生产发展预测及其保证程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1996,(3):197~202。
[21]陈锡康。农业发展—21世纪中国粮食与农业发展战略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61。
[22]成升魁。生态系统与持续农业[J].自然资源,1995,(6):1~7。
[23]程序。中国应走“可持续集约农业”之路[J].科技导报,1995,(11):88~90。
[24]程序。可持续农业导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5]冯海发。中国农业的效率评估——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
[26]甘师俊。可持续发展创新: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48~52。
[27]高波。我国农业向持续农业转化的政策选择[J].学术研究,1992,(6):80~84,79。
[28]郭焕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9。
[29]郭书田。变革中的农村与农业[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
[30]郭玮。中国工农关系研究[J].经济学家,1993,(1):53~65。
[31]郭熙保。发展经济学中农业发展思想的演变[J].经济学动态,1992,(9):57~60。
[32]郭熙保。农业发展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6~7。
[33]何焕炎。我国农村经济迈入历史发展的新阶段[A].张新民。中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研究(农村篇)[C].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45~55。
[34]胡鞍钢。生存与发展——中国长期发展问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1~12,88~91。
[35]胡伟。中国发展的比较优势何在——超越纯经济观点的分析[J].战略与管理,1995,(5):69~78。
[36]胡希宁。西方发展经济学近十年来的发展及理论思考[J].理论前沿,1996,(14):10~12。
[37]黄季焜等。迈向21世纪的中国粮食经济[Z].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68。
[38]黄季焜等。农业科技革命:过去和未来[J].农业技术经济,1998,(3):1~10,49。
[39]黄青禾。资源约束下的食物系统[J].科技导报,1991,(5):28~31,62。
[40]将建平等。中国的“绿色革命”与持续农业[J].科技导报,1993,(10):54~55,24。
[41]靳光华。新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启示[J].农业技术经济,1998,(4):1~5。
[42]康晓光。中国农业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战略与管理,1998,(3):62~68。
[43]康晓光。我国农业波动的政治与经济分析[J].战略与管理,1998,(5):71~75。
[44]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Z].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45]康晓光。2000~2050: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及其全球影响[J].战略管理,1996,(4):37~48。
[46]康晓光。地球村时代的粮食供给策略——中国的粮食国际贸易与粮食安全[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1~9。
[47]康晓光等。农业与发展——中国农业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88。
[48]李伯溪。经济发展改革与政策第一卷(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126~127。
[49]李澄等。工业化的成长阶段与我国农业发展政策的调整[J].学习与探索,1991,(6):56~62。
[50]李翔。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转变的时间顺序及其内在联系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7,(3):28~37。
[51]李享章。论双重二元结构与农业[J].中国农村经济,1989,(2):3~8。
[52]李应中等。中国农业区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114~116。
[53]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6~43,76~98。
[54]林毅夫。中国粮食供给能力的过去与未来[J].战略与管理,1998,(4):82~90。
[55]林毅夫等。对赶超战略的反思[J].战略与管理,1994,(6):62~83。
[56]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20~27。
[57]林毅夫等。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416~419。
[58]林毅夫等。资源结构升级:赶超战略的误区——对“比较优势战略”批评意见的几点回应[J].战略与管理,1996,(3):35~45
[59]刘葆金等。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问题,1997,(11):26~30。
[60]刘巽浩。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5,(2):80~84。
[61]刘巽浩等。集约持续农业——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抉择[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3,(5):263~267。
[62]刘则渊等。持续发展观与产业生态化[N].人民日报,1996-01-02。
[63]刘中一等。中国粮食的生产与流通[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38。
[64]卢良恕。持续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前景[J].农业技术经济,1992,(2):1~4。
[65]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22。
[66]罗必良。从贫困走向富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369~389。
[67]马世骏。经济生态学原则在工农业建设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1983,(1):6~11。
[68]马世骏。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1):1~9。
[69]马世骏等。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A].胡涛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2~8。
[70]木生。“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观点介绍[J].经济体制改革,1998,(4):125~130。
[71]牛文元。中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1996,(4):293~299。
[72]牛文元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系统解析[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0~101。
[73]牛文元等。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79~382。
[74]萨乌什金著,毛汉英等译。经济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00 ̄101。
[75]施琳。论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从西方发展经济学到中国民族经济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104~108。
[76]石玉林。依靠本国资源养活16亿人口[A].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C].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13~17。
[77]斯大林。斯大林全集[C].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45~46。
[78]孙桂兰等。生态农业技术导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1~2。
[79]孙颔等。中国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5~147。
[80]孙鸿良。论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原理及其主要技术[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3):3~8。
[81]孙鸿烈。充分利用我国各类国土资源,保障人民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M].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126~130。
[82]田淑慧。生态农业与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J].人文杂志,1997,(5):44~47。
[83]佟屏亚。中国的高产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J].作物杂志,1997,(4):12~15。
[84]汪卫民。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J].环境导报,1998,(2):5~8。
[85]王贵宸等。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2,(3):1~8。
[86]王宏广。论要素组合理论指导农业现代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1,(1):1~6。
[87]王宏广。“生态农业”是不是未来农业的模式[J].农经理论研究,1992,(1):5~8。
[88]王宏广。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障碍、规律、对策与困惑[Z].全国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参考资料,1992,(17):1~13。
[89]王宏广。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胡涛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148~160。
[90]王建武等。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生态农业[J].开发研究,1995,(6):39~40。
[91]王建武等。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生态农业(续)[J].开发研究,1996,(1):46~48。
[92]王如松等。现代生态学的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0~31。
[93]王正平等。持续农业的核心是发展效益型农业[J].科技导报,1993,(9):46~48。
[94]吴天然。中国农村工业化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10~112,449~450。
[95]武丽石等。试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1997,(10):14~16。
[96]夏英。贫困与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9~104。
[97]辛德惠。对我国粮食问题与农业——农村发展战略的思考。王先进主编。中国权威人士论中国怎样养活好中国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54~60。
[98]邢廷铣。农牧结合种植模式及其发展战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1):46~49。
[99]熊贤良。比较优势战略与大国的经济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1995,(4):46~50,60
[100]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81。
[101]杨吾扬。区位论原理——产业、城市和区域的区位经济分析[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250~252。
[102]杨永华。论中国发展经济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2):7~12。
[103]叶谦吉。生态农业——农业的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49。
[104]于建国。二元经济与资源配置[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9(4):17~27。
[105]于秀波。中国可持续食物安全研究[D].中国科学院博士论文,1999,17~18。
[1*]俞忠英。论中国的二极经济及其影响——兼论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与中国的经济发展[J].复旦学报(社科版),1994,(2):21~26。
[107]袁从等。持续农业是生态农业的继续与发展[J].生态学杂志,1993,(2):13~15。
[108]张法瑞等。关于可持续农业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J].1997(7):33~37。
[109]张建民。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取向[J].经济学家,1998,(2):105~111。
[110]张克俊。可持续农业探讨[J].经济问题,1995,(11):18~19。
[111]张陆彪等。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主题[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1,(5):18~21。
[112]张壬午。论具有中国特点的生态农业——我国生态农业与国外替代农业的比较[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0,(5):37~39。
[113]张卫建等。农牧结合在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中的作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7,(4):9~13。
[114]赵文昌。农业宏观调控论[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11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等主编。马世骏文集[C].北京:中国科学院出版社,1995,2,290,296。
[116]周立三等。中国农业地理和土地利用的近期研究[J].地理学报,1990,(2):146~153。
[117]朱丕荣。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J].改革与理论,1996,(12):27~30。
[118]朱泽。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J].战略与管理,1996,(4):28~36。
[119]朱泽。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我国农业政策的对应[J].战略与管理,1998,(1):26~34。
[120]邹农俭。城镇乡三元结构及其协调发展。何康等主编。中国农村改革十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305。
内容提要世纪之交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亟待尽快形成一个全面综合而又能够切实解决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体系或分析框架;吸收、借鉴和运用西方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研究成果和发展经验时,必须十分慎重,绝不能完全照搬或全盘移植;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必须真正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要求和客观规律,以能够最终形成促进、推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新型战略。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