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知行合一论文范例优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559596

【导言】此例“知行合一论文范例优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知行合一论文【第一篇】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局面,在强行灌输的过程中被迫接受枯燥的理论知识。探究式教学理论改变了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它主张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活跃的思维过程中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循循善诱的引导中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感知理论的深度,拓展自己的认知。问题的提出意义重大,不仅可以诱发学生的思考,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内在强烈的求知欲。有了问题才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突破事物的表层与形式。在文学理论教学实际中,因为理论自身深度和难度需要老师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而且,老师不直接给出答案,这个过程需要贯穿整个课堂始终,在积极思考过程中,结合具体文本、具体文学现象、文学思潮等逐步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是什么。通过问题的提出让枯燥的理论知识慢慢内化成学生的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让学生从文学现象的感性认知逐渐过渡到深入的理性思考。问题主导式教学均是从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在文学理论研究中关注热点、关注理论前沿与文学理论教学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中的审美现象不可等同。现实中,文学理论和文学实践之间的关系如何?文学理论未来发展如何?这些问题固然重要,但不是理论教学要解决的问题,而是学术研究和理论发展面临的问题。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文学理论教学如何通过可操作性的实践设计,将貌似枯燥、教条的理论和生活中的文艺现象联系起来,恢复其本有生命力。要求学生把讨论中的理论要点、基本观点形成文字,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论证结构,并学会对自己的论证进行概括和总结。主动思考问题是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寻找和发现知识。相信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逐步扭转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的错误认识,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真正训练学生理论思维、提高学生理论素养的作用,从而使文学理论教学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合作与交流,开放探究环境

探究是一个过程,探究是一种行为,同学之间需要展开交流,这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自己思想和倾听别人意见能力和态度的需要。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既能让学生自主探究,又能促进师生、生生合作互动,以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生存发展的人的阵地,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文学理论教学不单要求学生掌握文学基本概念和文学理论基本知识,更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思考,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的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理论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精神。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逐渐进入到自主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尽力为学生营造深入学习理论的良好氛围,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在合作性学习中,教师的功能在于设计教学方案,并以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身份进入到师生互动中,引导学生体会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之间的依赖关系。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理论分析作品,或者就文学现象对文学的普遍规律进行归纳,如讲授文学活动时,对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之间的具体关系,需要学生在具体作品中认识到文学源于生活,生活是文学产生的源泉,这个认识是在就这个问题具体文本讨论过程中清晰起来的。就作家和作品的关系、作品及读者的关系同样需要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多角度地思考,呈现出思考的多维度,让学生对问题中彼此的关系有明确的认知。就读者和世界的关系,在读者接受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接受者,就这个问题谈自己在阅读中的切身体会,在阐释与批评中理解和诠释读者对作品进行评价反馈的重要性。学生在合作与探究过程中深入理论学习,不仅是对以往文学认识的梳理和修正,更是对理论思维方式的切身感知,与此同时强化学生对文学理论本身的理解。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课下可以组织学生组建各种学习团队,针对文学现象、文学思潮进行相互交流与探讨,在师生互动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理论学习兴趣,不仅对课堂教学起到辅助作用,而且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引导探究,课堂教学可操作性实践环节设计

文学理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需要系统阐述文学的基本知识、规律和理论,但是文学理论也是一门应用性课程。文学理论在理论指向和诠释方面具有多功能性,必须让学生清楚明晓文学理论的理论指向和最为合理、最适合的诠释方法。文学理论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沟通的关系,因而要让学生在理论视域方面认识到其交融互摄、旁通统贯、相浃相洽的思维脉路。文学理论具有广且厚的内容涵盖面和阐释的界域极宽的潜在理论因素。要顺利展开对一个理论问题的“探究”活动,仅靠课堂上三言两语的思考讨论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往往只能停留在问题表面,不能将理论深化。因此,注重课外资料收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延伸思考是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关键环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关注学术前沿,并及时把相关学术观点带给学生,让学生在文学理论应有的语境中审视文学现象,如果不站在当下文学发展语境下,那么学生始终都会把自己当做理论的外人,不能真正理解理论的发展状况。所有在探究理论发展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当下。教师在具体课堂教学中需要针对具体实际调整教学内容,灵活针对学生提出的关于文学理论认知的相关问题进行讲授,层层深入,理解理论精髓所在。大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感知体验和认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概念的接受、学科视角的形成、方法的训练和知识类型的再生产等。这些方面都建立在教学个体之间的感知和互动过程中。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过程是一个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推动学生对文学理论和文学现象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加强逆向体验,增强学生解读文学与理解文学现象的能力。

知行合一论文【第二篇】

读过这样一首诗:贵州的崇山峻岭,似浩瀚的海洋;贵州各民族兄弟像一艘艘战舰,正在破浪远航。他们哟,风尘仆仆,经历几度沧桑;他们哟,昂首巍巍,擎起民族瑰宝的太阳。他们跨岭越谷,笑迎万里风浪;他们飞驰在岁月的长河,目光向着前方……

王阳明曰:“天下之山,萃于云贵。”大山的乳汁滋养了贵州各族人民,锻造了“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山魂,贵州面貌的每次改变,无不镌刻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烙印。

最近,笔者一气读完王华的长篇报告文学《海雀,海雀》,兴奋之情、敬仰之情、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文朝荣这个大山之子,用血与泪、灵与肉、情与感书写了充满生活激情、闪烁时代火花、具有崇高理想追求和生命价值的人生真谛,呼喊出了“苦熬不如苦干”“苦干大路朝阳”的时代强音。这强音是贵州各族人民人与物共流、天与物一统的心声,浓缩了贵州各族人民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的精气神。

近年来,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指挥下,贵州各族人民从贵州人文精神的精髓中汲取思想资源、民间智慧和生活启迪,努力把微观与宏观、历史与现实、纵比与横比、新事物与新观念紧密结合,在1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绘出了一幅幅众志成城、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的壮丽画卷。其功绩为历史所铭记,为世人所公认。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新的进军号角正在奏响!在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征程上〖〗,靠什么进一步凝聚广大民众的心智力?靠共产党的领导,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靠经济建设和改革创新,还要靠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也就是老百姓通常说的山魂。

笔者最近在调查研究中所耳闻目睹的一些人和事,完全能够体现贵州人文精神。最让笔者动心的是三位可亲可佩可敬可爱的老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正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生动写照。

他们是:68岁的研究“时间学”35年的遵义县马蹄镇新坪村柿花村民组农民王世帆;77岁的为推介贵州旅游奉献了毕生心血的著名艺术家金德明;74岁的优秀共产党员、禁毒老兵邱镛怡。他们既秉承贵州人文精神又融入现代气息,文脉与民脉相通,一身朴实、满腔热忱、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请看王世帆:

35年前,受王阳明“龙场悟道”精神的濡染,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王世帆,在全国第一个提出创办“时间学”,并一头扎进“时间学”研究,这一钻研就是35年,其痴迷状态被誉为“贵州学界一怪”。王世帆紧贴着乡亲们的心,围绕农民怎么在有限的时间能有最高的物质产出与精神收获,先后写了近百篇论文,其中《试析农民的社会时间结构》《再析农民的社会时间结构》等,多次在全国获得大奖,他也荣获“贵州改革开放30年30事30人”最具影响力人物称号,并作为唯一的农民代表到首都作关于“时间学”的学术报告,最近他又与研究生毕业的儿子王启乔合作,提出创立新学科――人生设计学,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

请看金德明:

现年77岁的金德明,从70年代开始,就把推进贵州旅游业发展作为毕生专注的事业,克服一切杂念,排除各种干扰,持久地把主要精力和心思集中到贵州旅游资源的发掘、研究、包装、推介上,尤其是他对开发贵州溶洞资源的不凡建树更是有口皆碑。多年来,他先后考察了旅游资源千余处,探查溶洞600余个,拍摄了近万幅图片,在洞穴中生活了4300多个小时,向社会奉献了许多震惊海内外的艺术精品。其在北京举办的“中国贵州溶岩奇观摄影展览”,填补了我国溶岩摄影空白,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其创作的《金德明溶洞白描作品集》,荣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的“溶洞白描作品数量之最”证书,金德明也被誉为名副其实的“洞穴艺术家”;其新近创作的“地下世界――金德明溶洞绘画艺术十米长卷”,经北京荣宝斋艺术中心鉴定,结论为“古今中外唯一描绘溶洞形态十米长卷”,复制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

以探索摄影、绘图、雕塑等技法的表现力来说,金德明大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他拍摄讴歌红军娄山关大捷的图片时,曾七上娄山关,用绳子把自己吊在悬崖上寻找最佳拍摄角度,身上被荆棘、树枝划出几十道血口子也不吭一声,后来干脆在山上的观测站住了一个星期,直到相机里出现理想的画面。他这组反映娄山关神韵的照片引起强烈反响,长时间得到业内公认。党和人民对金德明的卓越贡献充分肯定、多次褒奖,他不但是第六届、第七届贵州省政协委员,还获得省旅游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省政府专家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请看邱镛怡:

贵阳市关工委、综治办等最近编印的《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里,74岁的禁毒老兵邱镛怡题为《在青少年心中构筑防毒反毒的堤坝》一文引起多方震动,许多家长、老师特别是青少年阅读后受到极大的启迪和教益。好几位专家评价这篇文章通过一桩桩内容坚实的生动事例,通过宽阔的视野审视和现状剖析,鞭挞丑恶、揭露卑鄙、引领方向、弘扬正气,是对青少年进行禁毒教育的难得的力作。

邱镛怡退休前是贵阳市公安局副局长、贵阳市政法委副书记、贵阳市禁毒委副主任,由于工作中建树卓著、屡次立功,曾荣膺贵州省十佳公安局长、贵州省劳动模范、全国先进个人等称号,并于2005年2月10日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接见。

14年前,邱镛怡光荣退休。退休后还能为社会做点啥?结合禁毒工作实践,邱镛怡深切地看到:尽管禁毒工作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就,但蔓延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尤其是吸毒人员低龄化的趋势加剧,贩毒、吸毒已经成为诱发各类刑事案件的重要因素。于是他主动请缨,决定用退休后的主要精力为农民朋友、农民工兄弟、青少年、年轻的父母等宣传识毒、防毒、拒毒知识。在省、市禁毒委、关工委和教育工委等的支持下,邱镛怡精心编写出包括“罪恶的”“禁毒形势十分严峻”“贵阳从哪里来,怎样传播?”“的危害”“染上毒瘾怎么办”等五项内容的教材,以志愿者身份,深入农村、学校、社区进行宣讲,有数万人次听过他的报告。

贵州省、贵阳市禁毒委的领导评价邱镛怡,每一次禁毒宣讲都是传递正能量的声音,每一次禁毒宣讲都是对的猛烈冲击,每一次禁毒宣讲都是向犯罪投放集群手雷,每一次禁毒宣讲都是构筑防毒拒毒的堤坝。禁毒工作任重道远,太需要这样的志愿者!

王世帆、金德明、邱镛怡在与笔者交谈中,都介绍到他们学习省委书记陈敏尔关于进一步弘扬贵州人文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示的体会,共同的感受是贵州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实干行动和精神追求,它促进了贵州社会经济的进步,促进了贵州民众文明程度的升华,促进了贵州各民族团结,这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全省人民要在弘扬贵州人文精神上有新突破、新成就,必须与时俱进坚持“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实践。特别是党员、干部要更真切地带头践行贵州人文精神,使更多的人受到激励,让大家对贵州人文精神的理解不仅是从表态上看,从形式上看,而是要更多地从实际中看,从社会生活中看,从经济发展中看,从左邻右舍的关系里看,从下一代的精神风貌上看,从贵州后来居上的具体效果上看,这样才可能“一点雨一点湿”,成风化人。

知行合一论文【第三篇】

实现“内圣外王”的执行力

儒家教人的理想目标就是“内圣外王”。先要做“内圣”,即做好道德修养,如《大学》所说的诚意、正心、修身,然后再做“外王”,即《大学》所说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要在社会活动中建功立业。但从历史上看,能够真正达到“内圣外王”标准的人物寥寥无几,大多数人或是倾向于修养,或是倾向于事项,像南宋的儒家大师、理学家朱熹也只是在“内圣”上下功夫。而使得王阳明得以成为内圣外王人物的关键,正在于他成功认识和践行了“知行合一”。

在王阳明所处的时代,朱熹的理学盛行,朱熹本人也曾多次阐述知行关系,但他没有在本体上把知与行统一起来,而且认为知先行后、知轻行重,实际上是把知与行割裂开来,这也是导致后来空谈务虚、心口不一、虚伪处世等恶劣风气泛滥的重要思想原因。而王阳明在其创立的心学体系中,则明确肯定知与行在本体上就是合一的,彼此相辅相成、相互包含,所谓“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这种关于知行合一的主张,能够真正将儒家主张的人性中的良知良能彰显出来,并扩充到一切行动上,从而建立圣贤之功业。王阳明本人自龙场悟道后事功累累,多次平定匪乱,从无败绩,可说是从实践上对其知行合一做了一个圆满的注释。

近代改革家康有为曾说过:言心学者必能成事,而且是大事。而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秘诀正在于“知行合一”。从执行力的角度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可说是一种以儒家伦理观念为核心为导向的执行力,有着知识层面和价值层面的双层意义,即要求在认识和把握成圣成贤的价值导向、道德教化的基础上,将其贯彻落实到一切日常行为中,这一点不同于现时代一般只是从知识或技术层面着眼的执行力,因而在做事上能够始终遵循内在的道德良知进行决策,确保事业不偏离以人为本、造福天下的价值导向,在执行上则具有不为私心物欲所左右的目标性和高效性,以及真诚务实、着眼高远、善用其心等优良品质。这一点对于现时代人们习惯于以功利为导向,只从知识、技术层面提高执行力的狭隘倾向来说,显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事实上,在商业时代人们的事业往往是以个人利益为导向的,在职业选择上就普遍存在着偏向福利高待遇好职位的倾向,如近年的考公务员热,另如2012年哈尔滨数千大学生争考环卫工岗位,并非动机有多高尚,而是旨在获得事业编制。以此类动机从事的事业实非传统文化所说的事业。如国学大师南怀瑾在2005年孔子诞辰日应邀为全国各地工商界成功人士发表的演讲中所说:“事业”的定义在《易经系传》里很明白地告诉了我们,那就是“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一个人一生里做一件事情,对世界人类永远有功劳,永远有利益给大家,这个才叫事业。像大禹治水,这叫事业,因此他为万世所崇仰,其功永不可没。上面最高到皇帝,下面最倒霉到讨饭的,都不是事业,那是职业。在座的工商界老板生意做得很好,赚钱很多,要讲事业那还差得很远。”

以造福人类社会为导向,这一点也是历史上为人类做出崇高事业的英雄伟人的共同特征,如青年马克思在其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

王阳明也是如此,他能成就后人称作“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业,实可归因于他早早就立下了做圣贤的志向。早在12岁读私塾时,他曾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老师回答:“努力学习,考中进士,然后当官。”王阳明则提出了异议:“我认为读书做圣贤才是第一等事。”此志向成为王阳明一生的指南和引擎,指引他悟出了“致良知”学说,并通过知行合一将道德修炼与人生事功打成一片。其一生历任刑部主事、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但在其做圣贤的志向指引下,这些职业并未沦为其谋生手段,而是成了他开创圣贤事业的一个个平台。这对我们今天在人本理念指导下正确处理事业与职业的关系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启发,即“将职业当成事业来做”。

去私欲、致良知的修养功夫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良知”一词最早出于《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王阳明将良知概念进一步提升为本体范畴,指出:“良知者,心之本体”;“良知是天理之照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在他看来,良知是人人具有、个个自足的内在品质,只是因为人的种种私心物欲才将其染污、蒙蔽,而“致良知”就是要通过去除私欲以恢复人心中本有的良知,同时在事上磨炼,将良知扩充到万事万物,如此自然会成就圣贤之道,而这一过程就体现为知行合一。

《传习录》中记载: 徐爱就知行不一的问题问王阳明:如今有人知道应孝顺父母、尊重兄长,但行动上却不孝、不悌,如此推断知与行分明是两码事。王阳明回答说:那是因为人的私欲把本有的知与行的合一状态给隔断了。在当今社会中,像徐爱提出的这类将知与行分隔看待的问题同样存在,知而不行、难行甚至明知故犯、恶习难改的现象在现实中屡屡出现,例如在反腐高压下一些官员仍在暗地里进行权钱交易;一些商家的经营仍不那么合德合法;一些影视明星仍偷偷吸毒、无视禁忌……王阳明将这类现象明确归结为人的私心物欲蒙蔽了人的良知,因而他们所谓的知并非真知,而是妄想邪念,自然不会有合乎良知的行动,反会迷失自我,导致不讲诚信、言行不一、心口各异等人格分裂、道德败坏的现象。

至于人的私欲为什么会蒙蔽良知,王阳明认为其关键就在于将知与行分开看作两件事,从而使良知与行动脱节,而能否去除私欲的关键则在于能否做到知行合一,这突出体现为能否在一念发动处存善去恶。

“一念发动即是行”,这是王阳明知行合一说最突出最耀眼的一个地方,表面上看似乎难以理解,因为我们头脑中的念头不可能马上变成行动,但实际上它是指人心中产生的善恶念头会潜入到人心中负责行动的决策“部门”中,等于在心性的土壤中埋下了一个种子,一旦外界条件具备,潜藏于心中的善恶种子就会破土而出,引发相应的善行或恶行。现实中一些原本业绩突出、前程似锦的高管高官后来暴露出贪腐丑闻,正在于当时其心中潜伏的贪念恶种子遇到机会爆发了。知行合一,就是要求人们在恶念萌生时马上用善念将其克制,而在善念出现时马上将其留在心中,这种思想上的为善去恶,就是王阳明所谓格物致知的修行功夫。如此在起心动念处去私欲的方法,可令人想到佛教禅宗渐悟派的修法,如神秀的四句偈:“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在移动互联时代,五花八门、吸引眼球的媒体内容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各种恶念较之善念更易于产生且会十倍百倍地增长,因而王阳明提到的这种为善去恶的修养功夫显得尤为重要。

但在现实中真正做到为善去恶还是知易行难的,这来源于人心的劣根性和复杂性。东汉桓谭的《新论》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齐桓公在一次外出时看见一个废墟,一打听知道是郭国皇室的废墟,就问起郭国灭亡的原因,有人回答说“善善而恶恶焉”,即“喜欢好人,憎恶坏人”,齐桓公说:“善善而恶恶”是立身的原则,为什么反会导致亡国呢?那人回答道:“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即喜欢好人却不能任用,憎恶坏人却不能摒弃,结果招致与善人结怨、与恶人成仇,想不灭亡能行吗?若从兼容人和事的广大角度理解善恶,“知善善而不能就,知恶恶而不能去”的现象在现实中显然有着普遍性。

彰显美德、培养定力、提升智慧的妙法

王阳明说“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显然,真正的知行合一,有助于人们彰显明辨善恶是非的道德意识和能力,彰显仁以爱人、诚信敬业、实事求是、自觉自律等美德,这对于当下职场人提高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显然不无裨益。

即便是真下功夫为善去恶的人间精英,也有必要进一步达到无我无为、超越善恶的至高精神境界。如王阳明晚年提出的四句教所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里他进一步把心之本体确定为“无善无恶”,而“良知”则成了本体的初级层次。他曾在与弟子讨论时,指出后两句是初学者的功夫,而前两句则是高层次的修行功夫。

从这四句教可看到禅宗对王阳明心学的深刻影响,如果说“为善去恶是格物”类似于禅宗渐悟派的修法,那么“无善无恶心之体”则类似于禅宗顿悟派的修法,如《六祖坛经》中说到六祖慧能开示惠明时问他:“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其中“不思善不思恶”就是禅宗教人破妄心求真心、超越我执分别的一种方便法门。佛教有真心和妄心之说,妄心是指依因缘而起的对各种心理活动状态的分别心,如见利生贪、见色起意、见冤起憎等,其根源在于我执(佛教认其为第七识);而真心是指超越了善恶、生灭等二元对立的如如不动的本体,也叫空性、如来藏,如慧能在《六祖坛经》中所说:“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也如六祖慧能的四句偈所言:“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在佛家看来,我执及其引发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法,是导致世间轮回痛苦的根本原因,只有超越二元对立的语言和思维,才能证悟空性,拔除痛苦之根,获得真正的解脱。因此从佛教理论看,王阳明的四句教并不完整,它并未给出如禅宗棒喝那样破除我执、直指心性本体的方法,也未触及缘起性空、转识成智等大乘佛教思想;但对于原本缺乏本体论解释的儒家思想来说,四句教可说是为解决历史上儒家的性善论与性恶论之争提供了一个富有新意的方案,也给出了一种站在无我无为的出世境界来解决现实人生问题的视角。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历史上朱熹“援禅入儒”,系统发展了理学,王阳明则借助禅宗及道家思想完善了心学,只要有利于发扬圣贤之道,何乐而不为呢!如王阳明所说:“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

人生来就受内在欲望和外界因素影响,浮躁不安、难有定力,真正能澄心静意、克制欲望从而激发起潜力、灵感的人可谓凤毛麟角,所以儒释道各家都强调通过修行培养定力、增长智慧,如佛家提出“戒定慧”的修法,而儒家《大学》则提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而王阳明倡导的知行合一,可谓是为《大学》提出的修行纲领提供了一个途径。在讲知行合一时,王阳明曾要求其弟子们静坐以静心除欲,但发现有流入枯禅倾向时,他又要求事上练。王阳明本人也正是通过知行合一培养出一种强大的定力,智谋灵感也因此涌现。

事实上,王阳明一生多次奉命平匪平乱,善于出奇制胜,在兵家谋略上达到了“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境界,主要就得力于他通过知行合一培养出的强大的“不动心”。在王阳明接到圣旨出发去江西剿匪时,一位道士对别人说:王阳明此番前去必立大功。别人问其原因,该道士说:“我触之不动。”其意是说,王阳明有不受他人干扰、宠辱不惊的定力。后果如道士所言,王阳明在军事上连续获胜,将多年来朝廷剿而不灭的江西南赣的土匪势力彻底铲除。平匪结束后,王阳明的学生曾问起他用兵的秘诀,他说:“用兵何术,但学问纯笃,养得此心不动,乃术尔,凡人智能相去不甚远,胜负之决,不待卜诸临阵,只在此心动与不动之间。”

知行合一不仅能培养“不动心”的功夫,而且可使人从良知的人性角度来理解人,这在王阳明的军事行动上,则表现为他善于采用“攻心”之术,从人之趋利避害的角度来理解敌人,进而或感化或调动,从而占据优势。他在江西剿匪时散发的《告谕巢贼书》就从人性情感的角度深情劝说土匪,感动了卢珂等土匪武装主动投诚。

知行合一论文【第四篇】

一、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IntegrationTheory)又称概念融合或者交织理论,是认知语言学家福柯尼耶(Faucon-nier)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意义构建理论。心理空间是人们思考、交流时为了达到理解与行动目的而构建的概念包[3]。概念整合是基于心理空间的一种人类基本的、普遍的认知方式,是综合不同认知域框架的一系列的认知活动,也是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时的一种认知过程。其整个过程包括了类推、递归、心智建模、概念范畴以及建构框架等[4]。概念整合理论关注4个基本的心理空间之间的映射。四位空间模式包括两个输入空间(InputSpaces),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Space)和整合空间(BlendingSpace)。两个输入空间的共有结构及其共有的抽象信息被投射到第三个空间类属空间里;而同时,在这两个输入心理空间的基础上,通过跨空间地部分映现、匹配并有选择地投射到第四个空间-整合空间。整合空间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部分结构,形成层创结构(EmergentStructure)。这样,这4个空间通过投射链彼此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5]。概念整合过程可分为3个基本过程:第一是构建过程(Composition),即从输入空间投射到整合空间的过程。第二是完善过程(Completion),即输入空间的投射结构与长期记忆中的信息结构相匹配的过程,它是层创结构内容的来源。第三是扩展过程(Elaboration),即根据它自身的层创逻辑,在整合空间中进行认知运作的过程。合成空间理论是一种在线的、动态的、创造性的认知活动。福柯尼耶认为,“概念整合”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认知操作,是心理空间理论的延续和发展;是人们进行思维和活动,特别是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时的一种认知过程。

二、翻译的概念整合观

福柯尼耶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为意义成因机理的探索做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对语言、符号学、形式和意义、概念的映射与整合、新创机构和新创意义等重大理论问题提出了理据性的阐释。概念整合思维模式引导人们从一个新的视觉去认识世界、认识心智空间、概念空间、意义生成、表现与内涵、外部世界与人的心智世界;概念整合理论跨越了语言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领域。此理论对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也具有理论指导价值和研究意义,其根本原因源于目前我国翻译界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以及概念整合理论对文学翻译过程研究的极大解释力。传统的翻译隐喻观将翻译看成是一个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的过程,即从原文到译文。翻译就是将源语言中的意义和信息投射到译入语中去。传统的翻译观过于局限在两个概念域之间客观意义的单向投射上而忽略了人的因素。概念整合网将翻译带入一个动态运作系统,其同类空间相当于源语言和译入语共享的文化心里图示,因为有了它源语言向译入语的投射才有可能。概念整合之所以能将翻译带入一个动态的运作系统就是因为交织空间中有层创结构存在。翻译的概念整合观改变了人们对翻译的看法,动态交织运作很可能会比较容易地解释传统翻译观中一直难以解决的矛盾,诸如意译和直译、等值与可译性等。翻译过程超越了传统的“编码、传达、解码”,而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中间涉及了广泛的认知运作。原文作者和译者构成一对交际的双方,译者和译文读者又构成了另一对交际者。翻译是译者通过原文文本与原作者及潜在的译文读者进行交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即时进行在线空间合成和概念整合。译文正是经过多次合成、整合后的层创结构,与原文和译者空间都不同的新显形式。整合空间中的层创结构是概念整合之所以能将翻译带入一个动态的运作系统的原因。

三、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运作

翻译的过程是译者将源语空间与译者空间进行创造性整合的过程,译文是源语文本的思想内容与目标语表现形式在第三个概念域内的整合。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翻译时译者通过投射链动态地将源语和目标语两个心理空间连接起来,这种认知运作机制正是翻译整合观的体现。文学作品的概念整合翻译是一个由阅读、体会、沟通、整合到表现的审美创造过程。源语言的符号反映到译者的大脑转化为概念,由概念组合成完整的思想,然后发展成为更复杂的思维活动,如联想、评价、想象等等。英国翻译学家纽马克(New-mark)最早关注了文学作品的隐喻翻译问题。他在Ap-proachestoTranslation(《翻译问题探讨》)一书中辟专节讨论文学翻译大环境下的隐喻翻译方法[6]。我们认为文学作品的翻译认知运作是个复杂的动态创造过程:1.源语文本空间:译者对源语言文本的解读,分析原作者的创造心理空间及与原文相关的信息。源语文本空间主要由源语文本结构及相关的文化心理图式构成。2.译者空间:译者创造过程中将与解读文本相关的百科知识、生活阅历、审美倾向、文化底蕴、社会历史知识等输入此空间。译者空间主要由译者文化心理图式及其语言表现形式构成。3.类属空间:译者和原作者共享的意义和心理图式构成了类属空间。4.整合空间:经过源语文本空间与译者空间之间的相互映射,融合,有选择地投射到最后的整合空间,并产生译文的层创结构,最终创造出翻译作品。以上步骤只是翻译中概念整合的大致构成,具体的翻译操作时译者还须根据具体的情况,通过投射链动态地将源语言和目的语空间连接起来,进行多次整合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译文[7]。下面以红楼梦的不用译文实例来探析概念整合在翻译过程中的运作。例一:(凤姐)又向平儿笑道:“我如今是骑上老虎了……”《(红楼梦》55回)。译文1:She(Xifeng)changedthesubjectthen,contin-uing,I’mridingonatiger’sback…”。(杨宪益译)译文2:XifengpausedforamomentandsmiledatPatienceconfidingly:“Butit’slikeridingatiger…”。(霍克斯译)“骑上老虎”是民间广泛流传的简短的谚语,表达灵活,却常常蕴含丰富的寓意和哲理。显然,这里“骑上老虎”不是描述现实发生的状况,所以必须通过概念整合理论将源语言中的文化情境投射到整合空间才能探明隐藏在源语中的深层含义。而上面的两种译文都是忠于语言形式,追求字面意义的一致。按照福柯尼耶的概念整合理论分析,“骑”激活其内在槽孔(Slots)的默认值(DefaultValues)形成潜在的输入空间,即“骑马”空间。另外一个输入空间是显性的“(骑)虎”空间。“(骑)马”空间中包含了马的普通属性,例如:温顺、迅捷、倔强、食草等,而“(骑)虎”空间包含了虎的普通属性,如:凶猛、飞奔、不驯服、食肉等。

马和虎都是动物,都受到人类行为的制约和影响,这一共性反映至类属空间,成为概念整合的前提基础。两个输入空间中的基本元素“马”和“虎”及其属性成分在认知活动中进行跨空间映射,这些属性被投射到整合空间,当然属性的投射是有选择的,选择性投射通常基于具体的社会文化情境。投射完成后,通过“组合”可以把来自于输入空间的元素(“马”和“虎”)糅合在一起:都是动物,都有难于驯服的一面。然后通过“完善”和“精化”进行整合:骑马有时都很难驯服,更别说是骑老虎了。完善过程需要掌握一定的背景知识,从而发现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似之处:迅捷—飞奔;倔强—不驯服,然后通过“精化”实现真正意义的概念整合,获得“呈现结构(Emergentstructure)”,即:使(某人做什么)很为难,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骑虎难下”。当然,具体背景不同,概念整合的认知结果就不同,翻译出的译语也就不同。如果这话的文化背景是凤姐有靠山,说话时信誓旦旦,底气很足,这时“骑上老虎”应理解为“攀上了权贵”;如果凤姐是利用他人权势压制他人,那么“骑上老虎”应理解为“狐假虎威”了。所以说,认知整合离不开背景空间的作用,充分考虑背景空间参照点和默认值因素的制约,使输入空间的成分在整合空间内正确整合并合理构建“呈现结构”。例二: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钦石自沉音。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诗歌是一种再现人类思想情感的文学艺术,抒情性是诗的本质属性。而意象又是诗歌的灵魂,并具有隐喻思维的特征。隐喻意象在诗歌创作中起着多种衔接作用,将诗歌语篇衔接成一个意义的整体[8]。概念整合理论可以全面的、立体的解读诗歌意象隐喻,将诗歌的意象隐喻和常规隐喻相互映射,叠加,结合而构成一个立体的隐喻的结构或者意义空间,从而表现诗歌的主题思想。所举之例是“大观园”中潇湘妃子(林黛玉)所作“咏菊”。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55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