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知行合一论文【精选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415142

【导言】此例“知行合一论文【精选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知行合一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知行合一 陶行知 生活教育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创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部主任、全国教师用书发行协作会理事长张圣华先生在为《陶行知教育名篇》写序时说:“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1]然而遗憾的是,今天中国的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只知道陶行知先生其人,而不知道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在他们看来,传统的教育方式要显得更容易一些。而“知行合一”就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钥匙,认识了“知行合一”就可以进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世界。

一、“知行合一”由王阳明首次提出

大凡讨论知行关系,想要建立知行观的人必有一个动机,那便是“行”。“行”是“知”的归宿。陶行知先生研究“知行合一”,创立生活教育理论,他是想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朱熹提倡的“知先行后”,其也强调“行”。只可惜,朱熹所推崇的认知方式——“格物”,禁锢了人们的手脚,使人不能行动。按照此法去实践的人终日只在书本上遨游,以至于终身不能行动。

明代中叶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先生说,“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能行,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亦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2] 。王阳明先生认为造成知而不行的原因是知行分离的认知方式。 “知行合一之说,专为近世学者分知行为两事,必欲先用知之功而后行,遂致终身不行,故而又牵制缠绕于言语之间,愈失而愈远矣。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足下但以此细思之,当自见,无徒为此纷纷也”[3] 。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其实就是一种知行互动的认知方式,是致良知的手段。其目的是获得真知去指导行动而后又获得真知,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先生对中国思想理论的独特贡献,然而它始终只在致良知的阶段,他所说的“知”、“行”统一于人的内心活动,这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也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还不够彻底。

二、“知行合一”指引陶行知走上教育之路

陶行知先生原名陶文浚,1891年出生于安徽歙县近郊的小村庄, 1910年,陶行知先生考入南京的金陵大学,在校期间,他开始研究王阳明的《传习录》,信奉“知行合一”。他还将自己的笔名取为“陶知行”,目的就是为了发愤求知。陶行知先生在他的大学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中写到,“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4] 。这其实就是陶行知先生用他所信奉的“知行合一”在教育上的表达。因此说,正是由于陶行知先生认识了“知行合一”,认识了教育的功能,才使得他走上教育之路。

1914年秋,陶行知先生自费赴美留学。在此期间,他师从美国伟大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杜威先生。杜威先生教育思想的基础是实用主义哲学。范金豹先生在《陶行知先生的多次易名》中写到:“实用主义哲学属于‘行动的哲学’,重视‘行’。王阳明的哲学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同中有异”[5] 。王阳明先生讲:“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杜威先生对知行关系论述之后讲:“从做中学”。“从做中学”强调的是做是学的起点,即“先行后知”,这点是王学与杜威之学的不同之处,可他们都注重“知行合一”。由于曾师从杜威先生,所以此时的陶行知先生对“知行合一”又多了一层认识。1917年,陶行知先生留美归国之后正式改名为“陶行知”,并积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至此,陶行知先生真正的走上了教育之路。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创立

随着陶行知先生对“知行合一”认识的深入,其教育思想也在逐渐的成熟。1917年,陶行知先生回国之后,提倡实用主义。但真正实行起来却是到处碰壁,使得他认识到了杜威先生的洋教育理论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必须要有符合自己国情的教育。于是陶行知先生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创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在《什么是生活教育》里说:“‘学校社会化’、‘教育生活化’、‘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杜威先生的“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绝不是真正的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还曾给生活教育下过定义,“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是教育法。 ‘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解放出来。‘即知即传’这一原则要把学问从私人的荷包里解放出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教人从源头上去追求真理。工学团或集体主义之自我教育是在团体生活里争取自觉之进步。 ‘教育是民族解放、大众解放、人类解放之武器’,这种教育观是把教育从游戏场、陈列室解放出来输送到战场上去。”[6]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非常丰富,“活”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点,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对中国教育的独特贡献,我们应该把它继承发扬开来 。

四、生活教育理论是对“知行合一”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先生针对知行分离的认知情况而提出的一种知行互动的认知方式。杨国荣先生说其过程是通过本然之“知”指导“行”而获得明觉之“知”。明觉之“知”即王阳明先生所说的“真知”。王阳明先生认为“本然之知”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理。因此,他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点。”。所以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里虽然有行动的因素,但它只停留在致良知的阶段。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在对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深刻的认识之后而形成的。起初,陶行知先生也认可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点。直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实践碰壁之后,他开始对知识的源头进行新的思考,并在《行是知之始》一文中对王阳明先生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进行了批判,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这正是他对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的理论关于知识源头的观点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而得来的。

生活教育的教育方法之“教学做合一”的中心是“做”。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里写到:“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他在《在劳力上劳心》中又说:“昨天我讲的时候,曾经提及‘做’是学之中心。那末我们必须明白‘做’是什么,才能明白教学做合一。盲行盲动是做吗?不是。胡思乱想是做吗?不是。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 “教学做合一”不是停留在“知行合一”致良知的阶段,它是在“行动”的阶段。“教学做合一”是从“知行合一”中继承和发展而来的。因此,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在对“知行合一”的批判、继承中发展而来的,“知行合一”奠定了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陶行知先生通过对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的认识,使得他走上了教育之路,并通过对“知行合一”的 批判、继承和发展,进而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为中国教育之改革事业奋斗终身。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也必须认识“知行合一”,认识“生活教育理论”,学习陶行知先生那种求真、务实的精神,以便日后为中国教育尽自己之精力。

参考文献:

[1]方明。 陶行知教育名篇[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王阳明著、王学典编译。 传习录[M].蓝天出版社,2007.

[3]王守仁著、吴光、钱明、董平等编译。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陆建非。 陶行知教育名著(大学生读本)[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5]范金豹。 陶行知先生的多次易名[N].中国教育报,2004-10-14.

[6]陶行知。行知教育论文选集[C]. 原载于1943年4月。

知行合一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知行合一;护士素质;最高境界

在目前医疗环境中,多因素使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医护人员要从一天天、一件件的周而复始的琐事和医疗行为中积累起患者对医院安全的认知和信任感,是通过医护人员的知行合一表达出来的:患者住院后,感受到在医院处处有人关心,事事有人负责。能感受到好像医护人员一双双眼睛都注视着自己。感受到了时时被关怀、被重视、被保护,护患关系密切,从而能大大化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在整体的医疗系统工程中,医护人员是一个主体。其中,护理工作有句俗语"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可见其重要性,而这种作用的发挥与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有很大关系。因此,如何提高护士素质?我以一个从事护理管理工作的护士长角度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下面加以论证。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护理人员数98人,女性,学历:本科1人、大专92人、中专5人;护理人员分层[1]:N0级8人、N1级40人、N2级34人、N3级16人、N4及0人。

2014年护理人员数148人,女性,学历:本科20人、大专125人、中专3人;护理人员分层[1]:N0级11人、N1级77人、N2级39人、N3级18人、N4及3人。

方法 新近护士(工龄

护理人员在职"知行合一"模式培训实际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程,是护理专业技术人员不断进行知识技能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的一种追加教育,"知"即对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评价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知识、社会化知识、沟通知识的学习;"行"即对理论知识的执行程度包括基础护理技术、专科护理技术、应急能力、沟通能力与技巧的练习,责任心、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人文修养培养的体现程度。在护理部的总体计划部署下,科室根据自身专科临床护理特点,制定不同层级(N0、N1、 N2、 N3、N4)护理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原则、目标、计划及方法以及考评方法并遵照执行。

"三基三严"培训原则 系统性原则:护理人员培训是一个全员性、全方位、贯穿职业生涯始终的系统工程。护理人员的素质包括知识、技能、能力等多方面形成一个统一整体,科室带教老师、护士长、护理部在设计培训内容时不能有偏颇,要"知行合一"。

动态性原则:培训要根据医院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内外环境变化以及个人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进行相应培训体系的调整,促进护理人员快速适应"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的岗位需求,发掘潜能,提高绩效,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的双赢。

层次性原则:要考虑个人发展阶段和岗位的差异性,制定相匹配的培训计划。

实效性原则:要从医院工作的实际出发,紧密结合个人的职业发展需求及岗位胜任要求开展培训。注重培训质量和效果,避免培训工作流于形式。

"三基三严"培训目标 不同层级护士培训要达到的目标中基本素质一致,而知识(知)和能力(行)是阶梯式递进的[2]。

培训方法 强化"知行合一"考核标准,自觉以"知行合一"要求作为行为准则,制定"知行合一"奖惩条例,执行中采用以下方法。

以临床实践传、帮、带为主,要求参加由医院及科室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

短期、集中培训 ①护理部每季度组织护理操作培训1次,1年内全院护理人员培训率95%以上;②组织全院性学术讲座每年至少5次;③每季度组织护理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1次;④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学习、护理查房、护理操作培训各1次。

"请进来、走出去" 邀请护理界权威人士到院内讲授国内外护理新动态、新技术、新理论。也"走出去",护理部根据需要选派护士外出参加研讨会、观摩会、专题调研和考察活动,并根据不同科室的专科需要,有计划选送护士外出进修学习,借鉴先进的工作经验和获取最新的专科知识。

开展远程网络教育 工作之余护理人员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教育,迅速了解国内外护理教学、管理、科研现状,还能与其他护理机构广泛交流,了解国际护理进展。

开展护理教学和科研 高年资、高学历的护理人员承担医院及学院的教学任务,理论联系实践,把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传授给下级护士和护理学生,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鼓励参与护理科研课题申报、撰写护理论文及编写护理教材。

自学 依据个人兴趣,学习外语、法律、经营管理、人际沟通等专业,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知行合一"高素质护士的评价方法

在工作中,着装规范、仪表端庄、态度和蔼、服务热情主动、语言文明,人文关怀,用"爱心、耐心、热心、细心、诚心、真心"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严格落实岗位职责、医院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知识丰富,技术操作娴熟。

应急处置能力强,沟通通畅,患者安全目标落实。

继续教育学分达到医院标准要求。

科室、护理部组织的各项理论、技术操作考试达到标准要求。

满意度高(包括医院满意、医生满意、护士长满意、护士满意、患者及家属满意)。

2 讨论

临床护理活动是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在当今社会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形式下,对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医院、护理部严格按照《护士准入制度》接纳新护士,新、老护士按照上述的培训模式,一步步成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践,"学海无涯",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等等,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循证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3]。"每天每人每事,尽心尽力尽责",为患者服务的过程,让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水平一步步提高,知识结构日趋完善,职称由护士到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越来越高,知行合一,成为高素质的护士,达到慎独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2]温贤秀,张义辉。优质护理临床实践[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65-273.

知行合一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知行合一; 诚信教育; 大学生

DOI:/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3-0115-05

“知行合一”是我国伟大哲学家王阳明所提出的一种哲学思想,探讨在做人、为学的过程中主体能动性可以达到的一种境界高度,这种主体性高度表现为认知与行为的并行不悖,即认知对行为的全面引导,行为对认知的完整表现,阳明先生认为,知而不行,不是真正的知“道”,而是浅表的知,行而不知,不是真正行“为”,而是盲目的行。“知行合一”是中国哲学在认识与实践关系问题上的理论突破,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道统对人提出的道德实践要求。

一、“知行合一”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诚信意蕴

1.“真知”是“知行合一”的基础

在知行合一的话语体系里,知是明白了事情的道理,行是在日常活动中运用这个道理,两者有一个前后的关系,也就有一个距离的存在。“知行合一”则是指在认知道理和实践道理之间达到极尽可能的短距离。王阳明所提出的 “一念之动即是行”体现出一种知与行的瞬时性,然而,瞬时距离其实是理想状态,这种瞬时性意味着人对道理的“知”是非常通透的,可以完全“行”于当下所面对的现实情境中。要达到这种通透和深刻,阳明先生认为需要人的心摒弃私欲,排除杂念,以一颗真诚的心去求理,继而达到所谓的“心即理”状态。阳明弟子徐爱向老师提出自己对“知行合一”的困惑时说到,世人都明知对父母应该孝顺,对兄长应该尊敬但往往不能孝,不能敬,可见知与行分明是两码事,先生则回答,“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1]。可见在这里说到的“知”,即代表“真心”所求到的“真知”,即知道了真正的义理,真正地知道了义理就不是止于普通意义上的听说、知晓、了解了。只有知道了真正的义理,才能非常自然地将义理运用于行为活动中。同时,真理的获得也并非一蹴而就,在探寻的道路上一定充满了求知的艰辛,要付出巨大的劳动,可见“知行合一”不仅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过程,真知则是贯穿于“知行合一”过程和结果的基础。

2.“诚意”是知行合一的功夫

无论是真知灼见还是浅见陋识,都还是停留于脑中的意识状态,意识与行动之间还有比较明显的边界,意识不能说成是行动,行动更不可能是意识,人用“知”指导“行”还需要有动机和决心,动机的强与弱,决心的大与小,都涉及到一个情绪问题,即“意”的范畴,“当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他所要表达的也非常接近于‘意是行之始’,而不是通常所说的‘行动以知识作为基础’那样的意思。”[2]尽管在对如何致知即获得真知的问题上,古代大儒们存有分歧,以朱熹为代表的主张通过大量的阅读经典并刻苦钻研才能收获真知之理,即“因其所知之理,推而究之,以各到乎其极,则吾之知识”;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则注重对心性的修炼,认为心若达到至纯至善境界方可直达真知之境,但双方在“诚意”上似乎都达成了共识,倡导“知行合一”思想的王阳明认为:“性、道、教,皆从本原上说。率性是诚者事,所谓‘自诚明谓之性’也”,说明心性的功夫即是诚意,要达到‘知行合一’的功夫也在于诚意了”[3]。“朱熹认为:意念诚实为人的修身之首。人之所以不能修身的首因是意念不诚实而造成自欺欺人,以至于生活常常陷入惶惑忐忑、心神不宁的困境。”[4]而意念不诚而产生的情绪则很难让人收获真正的知,实践正确的行,也就谈不上“知行合一”了。

3.“诚信”是“知行合一”的结果

诚信是一种为人的品格和处世的原则,表现在人的心口如一,表里如一,说到做到,信守承诺,诚信是“知行合一”的表现和结果。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也就具备了诚信的人格特质。在生活中讲诚信的人,就是把他所认知的诚信道理和规范运用到行为中,做到知行不悖。有的人在口头上、文本上都非常鲜明地表明自己诚信做人的价值立场,而一旦涉及到事实层面、行为层面,其表现却是反其说而行,这种“伪诚信”、“文本诚信”的人在当今社会并不在少数,因此,稳定的诚信人格塑造需要建立在反复的知行过程中。从浅知到深知再到真知,从感性到理性再到德性,都是认知和行动在同一个层面上完成的一个个互动和深化的过程。

二、在“知行合一”的审视中直面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

1.“隐失信”问题:缺乏对“真知”求取精神

“知行合一”要求大学生寻求真知,以真知作为笃行的前提,获得了真知也就自然流露于其行为之中了,或者说以真知指导的行为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知行合一”。“求真知”是大学生对自身角色的诚意态度,也是大学生诚信人格塑造过程中的应有之义,因为诚信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德育的范畴,大学生的主要功课仍是以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升为主,以真心诚意求真知,本身就是一个诚信行为过程。然而,功利化的环境造成了大学生对自身角色和知识价值认识的片面化和工具化。受功利主义环境的影响,不得不承认,当代大学生相比较80年代或90年代初期的大学生群体,对“学”的本质,对“学生”的本分在理解上存在着缺位或错位,普遍缺乏一种对知识、对真理的价值追求,甚或有一种“知识无用论”充斥坊间,对知的价值判断一定会影响到其对行的价值选择。在不少大学生的价值观里,来到大学的唯一目的就是找到一份好工作,为此,他们可以不出勤那些看起来“无用”的课程,为了获得荣誉而大搞形式工程,这些都违背了其作为学生这一角色的真与善。

2.“显失信”问题:未能坚守诚信的道德准则

“知行合一”要求大学生做诚实守信的人,首先,要真实,知道多少就表现多少,认知结构与行为层次要达到一致,如果明明处于一个较低的认知结构上却偏偏要去欲求一个较高的行为层次上,这种知行上的不一致是对自己的不诚信,也会造成对他人的某种欺骗,如一些大学生在找工作做简历时,为了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过分地夸大自己所取得的成绩,甚或会履历造假,这些弄虚作假的行为反映了大学生没有学会做一个真实的人,而是一个不诚信的投机者;其次要信守承诺,说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一些大学生在入校时签订了遵守学校行为守则的约定,对其中的要求也非常清楚,如守则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旷课,但不少学生明知却故犯,甚至会找虚假理由来应对老师的点名,并认为这些都是不足挂齿的小事,然而,人格的养成正是产生于行为的习惯中,而习惯当然是由日积月累的小事所形成。

三、在“知行合一”的观照中反思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局限与偏颇

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种种不诚信行为,虽然与功利化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缺失等原因有关,但学校诚信教育的局限和偏颇是一个根本原因,“知行合一”中蕴含的丰富诚信思想应当成为诚信教育的重要源泉,要将注重 “知”的智育、理念、说教与注重“行”的德育、现实、实践之间形成平衡和配合态势。然而,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局限性恰恰体现在“知”的领域与“行”的领域之间所产生的明显边界甚或是鸿沟,致使受教育者所受到的诚信教育是偏颇的,是达不到“知行合一”的教育效果的。

1.整体的教育理念中缺乏智育与德育的平衡与互补

重视智育使人类不断攀登着物质文明的高峰,重视智育使人类的智能已经达到了一个古人无法想象的高度,但是德育却是支持这种物质文明高峰的精神力量,同样要予以重视。德育引导学生思考知识的价值之美,引导学生对真知的纯粹追求,引导学生如何将知识造福人类而非满足小我的利益需要,令人遗憾地看到,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国教育体系中智育和德育之间的比例是失衡的。专业知识和素质教养之间实际上暗含着一个“知”与“行”的问题,智育教导学生如何获得真知,这一点当然也很重要,但德育则教导学生为何要获得真知,如果学校德育缺位,外部的功利思潮又渗透而入,学生很难会把“求真知”作为纯粹目的而追求,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有不少比例的当代大学生仅仅把知识当做一个实现利益的工具了。轻视德育也使教育者并不重视探索德育的实践路径,仍旧停留在观念的解释、说教的程式、知行的脱离之上。智育和德育的失衡必然会带来“知行不一”的教育结果。

2.诚信的教学理念内容中缺乏理念与现实的整合与衔接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课堂内容构建于一种过于宏大的意识结构和高度抽象的义理要求上,过于宏大和抽象就很难接到地气,也就很难使学生将诚信纳为其日常行为准则,也就是说,学生都知道概念,也知道价值,但由于书本和老师的教学离现实太远,再加上有现实的反照,使他们无法从内心深处获得认同,单纯的说教力度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例如,某些所谓‘成功人士’的学历造假表面是社会诚信危机,其深层折射出‘唯成功论’价值取向对社会诚信的挤压,演变为把成功作为道德诚信的‘遮羞布’,这种消极价值取向可能误导大学生的社会道德信仰取向,而这不是用简单的‘价值取向不同’能够回应的。”[5]

3.诚信的教育模式中缺乏说教与实践的融汇与契合

观念的解读和阐释是重要的,它将会告诉学生诚信是什么,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但如果缺乏对说教观念、道理的情感体验和具体践行,即道德说教与道德实践的分离,就会使学生无法产生深刻的体验感和强烈的认同感。更严重的是有一些并不具备师德的人也加入了传道者的行列,起到了坏榜样的作用,例如一些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做人要讲诚信”,自己却有学术剽窃的不诚信行为,在学生群体中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说教与实践分离的教育模式使诚信教育模式中缺乏道德实践的机制,学生无法通过践行去转化其受到的教育或感染的理念,从而造成其知行的脱离也就是不言自明的结果了。

四、探索“知行合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实路径

“人作为社会的一员,由于受外界社会环境因素和主体内在因素的复杂影响,在很多时候,个人的知、情、意、行诸要素在发展方向上并不完全一致,主要表现为知与行之间的矛盾。”[6]而这一矛盾在年轻的大学生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处于青春期向青年期转变的大学生,主体意识尚不够明晰和坚定,外部刺激也极易影响他们的观念态度,也就是说他们的认知力、感受力和行为力方面相较于成年的社会人都更加不稳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要获得知情意各方面的成长,即对于自我角色、对于专业学习、对于道德义理的真实而深刻的认知,并在认知指导下展开关于角色责任、专业技能、道德实践等方面的行为,当然认知与行为的连接中还需要有情感认同、情绪控制等心性的锤炼。“知行合一”既然本身就已经蕴含着丰富的诚信思想,那么当“知行合一”能有效地贯彻于大学教育体系中时,其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具有基础性广泛性意义的诚信教育了。鉴于从一般意义上将诚信教育作为区别于智育的德育范畴,也敢于扭转教育“应试化”与“功利化”,让学生诚意正心地求真知是一个长久的系统性工程,在这里所探讨的主要是德育意义上的“知行合一”诚信教育路径。

1.“知”的理念:全面化、深入式的理性认识和情感认同

在传统观念中,知与行是相生相成的,王阳明曾指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他认为,没有知而不行的事。知而不行,就是没有真正明白。首先,要在知上做文章,学生只有真正明白理解了诚信对于他个人对于社会的价值,才能从内心认同这种价值观,从认知转化为了德性。知的过程非常重要,孙中山甚至曾提出过“知难行易”的观点。

(1)创新诚信教育课堂的理念、方法:了解诚信道德义理 “知”之一在于认知诚信的义理是什么?诚信教育的主要课堂教学集中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上,从一些调查结果和教师的普遍感受来看,这门课在学生中并不那么受欢迎,究其原因,在于两个方面,学生的功利心,社会的评价标准还主要是专业能力如何,学校的奖学金也无法从诚信上加以考核,再加上学生自己的功利心作祟,把主要精力放在分数、证书、奖学金等方面,从心底上不重视甚至排斥思想道德理论,二是思想道德修养课本身的教学模式仍旧无法脱离说教加应试的传统路径,而从应试角度看这门课,对于大学生来说显然太简单,构不成任何压力。

鉴于诚信问题的严重性,思想道德修养课堂应加强对“诚信”这一主题的教学。同时,课堂教学应当借鉴中国传统诚信教育的历史经验,注重用传统文化的诚信精神来提升学生的诚信素质,从而帮助学子们树立诚信品质。中国自古是一个讲诚信的国度,在传统文化中积累了丰富的诚信资源,自古以来,诚信教育就是社会诚信建设中的关键性内容。“在传统的意义上,诚信是本体论、认识论与实践论相统一的范畴,包含深刻的智慧特质。”[7]我国传统文化中认为,诚信是人的天性,一个人如果不真诚不讲信用,也就失去了作为人之为人的本质意义,但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由于受到内心欲望和外界诱惑的刺激,会把天性中的善端遮蔽起来,需要通过“反求诸己”的反思和“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来解决这个问题,圣人孔子也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这其中“求”之义便是“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孔子正是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才会身体力行去办教育,从而成为了中国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后世对诚信传统的因袭中,各个时期也都十分重视教育,通过家庭、宗法、私塾等载体对个人进行“知行合一”的诚信教育来保存人的诚信本质,促进诚信人格的完善。

(2)研究科学有效的诚信制度规则:认知诚信道德规范 “知”之二是要认知到诚信道德规范有哪些?建立诚信制度在于让学生认知并体会到道德规范的力量,使其加强对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认识,更加清晰地清楚诚信道德规范的底线性。以外部强制力量帮助学生强化诚信意识,约束失信心理,杜绝失信行为。

一是建立诚信奖惩制度,设置诚信奖励制,通过对诚信设立评估标准,并将其与学生的奖学金、入党、荣誉、推荐就业等方面挂钩,营造讲诚信获鼓励的积极氛围,同时对失信的学生通过处罚加以惩戒,加大其失信成本。可以划分失信等级设立相应的惩处等级,如考试作弊、借贷不还、借书不还属于较严重的失信行为,抄袭作业、迟到早退等可以作为情节较轻的失信行为,通过奖惩机制的外部助力,使学生们认识到讲诚信的人会有善的回报,违背诚信的人会有恶的惩戒,促使学生强化诚信意识,从小处的诚信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诚信行为习惯与诚信修养。

二是设置一些具有象征性的诚信规则,使学生在一种庄严的仪式中感受到诚信价值的高贵。如美国高校中的荣誉规则,就是学生对学校的一种承诺,“它的主要精神是学生在学业上必须坚持‘诚实’和‘原创’原则,不得有作弊行为,也不得窃取他人的成果据为己有”[8]。学生通过宣誓、签署声明,学生们感受到自我约束感,这种约束感带来的存在感和荣誉感是学生内在的道德情感的升华。

(3)加强诚信教育的领路人角色责任:感受诚信榜样力量 “知”之三是要从诚信道德的榜样中获取情感的认同。一是身边的榜样力量,辅导员和思政教师是学生诚信教育的中坚力量,是大学生的思想引路人,特别是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师长,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高校德育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加强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修养,用高尚的情操、积极的人生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9]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关心学生成长成才不够,诚信责任意识淡漠,常常也会有失信行为发生,甚至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以手中的权力与学生进行某种资源交易,产生非常负面的道德影响,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失败。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重视起自己担当的领路人角色,通过加强自身的诚信修养,做到为人师表,言必行行必果,为学生树立身边的诚信榜样。同时,学校要密切关注社会的舆论宣传,在校园中配套开展诚信榜样人物的传播和塑造活动,通过榜样的感召力增进学生对诚信价值的情感认同和升华。在诚信危机频发的时代,社会也在不断反思危机产生的原因,并采取多种途径加以拨正,树榜样虽然是一个传统的手段,但若加以充分转化也能产生巨大的正能量,尤其是在相对比较单纯的大学生群体中,如能采用他们认可和接受的方式进行舆论宣传,榜样的力量仍然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如感动中国人物中“信义兄弟”就是非常鲜活的榜样式人物。

2.“行”的路径:价值传播、环境培育和联动机制

在大学阶段,虽然学生们的活动空间还是限于学校,但校园中还有大量社会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机会,把大学称之为“小社会”就反映了学生们在这些活动和实践中能体验到类社会感觉,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带着各自的成长文化和个性特点汇集到一起学习生活,尽管校园的墙将他们与社会隔离,但这种汇聚性已然使校园内部成为一个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公共空间、社会角色的试验场、文化人的培育阵地。

(1)创新符合大学生话语体系的社团活动:诚信价值传播的实践 在诚信教育“行”的育化过程中,必须要立足于大学生的话语体系和行为体系,着眼于广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构建,着眼于他们道德生活的需要。以社团为载体组织诚信主题的各类活动是一个较好的实践路径。大学生对社会生活充满着期待和向往,他们会参与社团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锻炼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学生普遍都会有一种社团情结,从经验的角度来看,很多走入社会后发展得不错的学生大都是有过社团经历的,而大多数具有丰富社团经验的学生在走入工作单位后都能成为骨干,因此,社团可以也能够成为培育学生道德养成、实践道德原则的重要平台。

为此,诚信的“行”可以融入进社团活动中,开展诚信主题的各类社团活动,让同学们在自己喜爱的实践环境中感受诚信的价值力量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认同。如笔者所在高校,有以社会实践为主的志愿者服务团、维权部等、有以学习方面为主的辩论队、调研部等,有以文艺方面为主的话剧社、素拓学校等。社团可以围绕“诚信”这个核心问题,以社团的不同属性寻找不同的角度,开展丰富的诚信教育活动。如维权部、调研部可以组织同学们调查消费领域中不诚信问题,辩论队可以就诚信和利益的关系问题展开辩论,话剧社可以以社会中的诚信或失信案例为原型,编排小品,类型多样的社团活动完全可以作为道德实践的载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塑造,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道德感染。

(2)营造“责任、自律、审美”的校园文化:诚信环境培育的实践 诚信品格的养成也是一个长期的文化熏习过程,大学校园要营造适合诚信品格养成的良好人文氛围。诚信品格作为一种人的良好素质必定不是孤立存在的,有其生发的因素、契机,也有与其共生的其他德性要素。校园的人文氛围培育就是要综合分析诚信品格发生、形成的要素和契机,努力创造这些因素累积、契机发生的环境土壤,让诚信教育中“认知”的种子在肥沃的土壤环境中发芽生长。责任、自律、审美是与诚信共生的德性要素,培育“责任、自律、审美”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也是诚信生发的土壤机制。

责任首先是对自己的正确定位和认识,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承担着方方面面的社会角色,是否对这些角色具有认同感就构成了责任意识,有了责任意识,才会完成相应的角色担当,履行应尽的职责,实践应行的操守。学校可以多创造些社会模拟平台,通过社会角色的模拟,来促进学生的角色认同,继而增进责任意识,一个拥有责任感的人一定会以真诚的心灵和可靠的信用完成诚信做人的价值使命。自律意识的淡薄往往会产生失信的行为,独生子女时代的大学生普遍性的意志力缺乏,当面对外界的诱惑或者压力时,往往会无法抵挡或承受。高校可采用各种方法去磨炼大学生的意志力,如通过组织长跑等体育运动项目,让学生在喜爱的活动中激发出意志品质,提升自律精神,在心灵上竖起抵御外界诱惑的诚信屏障。诚信是真和善,那么势必会与美相连接,审美意识的培养会塑造人的精神品格,净化人的心灵空间,使其能自觉性地抵制虚伪和丑恶。高校可多开展艺术文化活动,除了艺术特长生之外,更应鼓励普通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培育他们的审美意识。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10]良好的诚信文化环境使学生所接收的观念种子能够健康的发芽、成长,是“知行合一”诚信教育必不可少的现实条件。

(3)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机制:诚信教育联动的实践 诚信教育并非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需要长时间转化的、多方面渗透的系统过程,这一过程既需要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也需要客观环境要素的参与。在现代教育模式下,学校虽承担着主要教育责任,但并不意味着社会、家庭教育就可以缺位,以学校为主,开展诚信教育联动实践,逐步构建起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诚信教育联动机制,将诚信认知和观念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才能实现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学校与社会的联动主要在于通过建立学生诚信档案,为社会提供学生的诚信信息。学校借助网络技术,建立诚信数据库,按照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内容进行分类,如学习类有考试、出勤、作业、毕业论文等方面的诚信表现情况。通过查询数据库,用人单位、银行、中介机构等社会组织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所需要的学生在校诚信信息,以便于其招聘、贷款等事项的评估。这种联动一方面对学生起到约束作用,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征信制度的组成部分。

学校与家庭的联动主要在于要通过学校的积极推动,复兴家庭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家庭教育融入了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孩子的习惯养成,是“知行合一”的重要媒介,家庭教育对大学生诚信观念形成和习惯行为养成有着无法替代的核心性优势。通过督促家长垂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推动社会诚信文化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阳明。传习录[M].北京:中国书画出版社,2012:20.

[2] 方旭东。意向与行动-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哲学阐释[J].社会科学,2012(5):131-137.

[3] 梁漱溟等。梁漱溟先生论儒佛道[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6.

[4] 龚保华。“国学大讲堂”阐释“诚意正心”[N].吉林日报,2014-02-27(5).

[5] 周琪。谈谈大学生诚信建设[J].高校理论战线,2011(1):51-53.

[6]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08.

[7] 钱广荣。传统诚信与智慧及其教育问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7-90.

[8] 张t,李庆华。中美高校道德教育实现路径比较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2):102-106.

[9] 张永红。美国高校的荣誉规则集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0(6):80-85.

知行合一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树木树人 知行合一” 办学模式 创建 原理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C-0077-04

一、“树木树人 知行合一”办学模式及其创建经过

“树木树人 知行合一”办学模式,是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对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一项教学成果。其中,“树木树人”首先要求学院师生要明确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学校教育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坚持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统一,坚持能力培养与素质养成的统一。其次要求学生明确来学校既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学生的首要任务。“知行合一”是坚持认知与行动的统一,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坚持传授知识与塑造品行的统一。“知行合一”和“树木树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都以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统一整体,是学院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也是学院人才培养的系统化模式。

“树木树人 知行合一”办学模式所依托的项目基础之一是《广西高等林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组当时调研了学院50年来与广西林业息息相关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学院举办高职教育以来快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形成了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学院的办学理念――“树木树人 知行合一”。同时,学院进行“树木树人 知行合一”系统化模式的探索,边研究、边实践、边应用、边推广,逐步创建“树木树人 知行合一”的办学模式。

(一)开展校训征集活动,展现学院办学理念。上世纪50年代,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林业建设急需大批动手能力强、能解决林业生产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的背景下,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广西柳州林业学校于1956年成立。学校成立时,开设造林、森林经营两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通过开辟教学苗圃和标本园,认真组织实施部颁教学计划,结合实践拟定课程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对学生强调德、智、体、美、技,“五育”一起抓。50年代至70年代,师生响应党的号召,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积极下乡参加广西各地的植树造林等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在总结办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于1988年4月13日,确定了“团结、创新、重教、勤学”的校训,同年9月22日,学校提出了“努力办好具有广西特色的林业学校”目标。所谓“广西特色”,就是根据广西的实际,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在实行以教学为主的原则下,林科教相结合,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适应广西林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继而凝炼形成“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发展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每一位林校人,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发展。

2002年8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升格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以来,学院在积极建设优质专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同时着手征集校训,要求校训既是学校长期办学历史的积淀,又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

经过四年多的酝酿,2006年9月在评建期间,学院选定“树木树人,知行合一”作为校训和学院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模式。“树木树人 知行合一”既是学院贯彻教育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思想,对高职办学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学院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师生结合教学下乡参加广西各地植树造林;80年代后林科教相结合,创办全国重点学校,培养了大批适应广西林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人才的历史传承。

(二)以50周年校庆为契机,宣传校训,凝聚人心,塑造学院形象,建设精神校园。2006年10月10日是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庆50周年,在“宣传校训,凝聚人心,塑造学院形象,建设精神校园”的主题号召下,以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学院结合校庆的各项活动,在学院大门入口左侧耸立镌刻了校训的校训石,对来访的领导来宾介绍校训内涵,与他们在校训石旁合影留念,在学院网站上介绍校训,进行了“树木树人 知行合一”校训的宣传活动,使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丰富了校庆活动的内涵。来自全区各地1000多名毕业的校友们和在校的5000名师生员工通过这一活动接受了校训精神文化的洗礼,荣誉感、责任感倍增,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学院精神以及文化品位得以展示,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的文化校园奠定了基础。

(三)运用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实地考察的平台,初展办学模式,彰显办学特色。根据广西教育厅《关于对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进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实地考察的通知》,教育部专家组一行11人于2006年12月11日至14日对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专家组听取了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院长报告《树木树人 知行合一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和特色报告《产学结合 树木树人》。学院运用人才培养工作实地考察的平台,院长报告和特色报告融入了“树木树人 知行合一”办学模式项目成果,既展现了学院的办学模式,也彰显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得到评估专家组的肯定。

(五)以科研项目和媒体为助推器,推进“树木树人 知行合一”办学模式。2002年以来,学院结合评估工作和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全面推进“树木树人 知行合一”办学模式和基于该模式的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各工作层面的研究与实践,取得显著效果。为了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进一步解决好高职教育中依然存在的教育与行业、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生产、学习与就业相互脱节的问题,真正实现学院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学院向区教育厅申报了“广西林业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项目,被批准立项一般资助项目。“树木树人 知行合一”办学模式和基于该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进入更高层面,有了更宽的视野;教师们撰写了诸多论文介绍了“树人树木 知行合一”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它的推广应用也向更广的领域纵深发展。

二、“树人树木 知行合一”办学模式的特点分析和经验总结

(一)特点分析。“树人树木 知行合一”办学模式是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过50多年历史沉淀而形成的规范化的形式,有着不同于其他类型院校的独特的背景与存续的基础。该办学模式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树木树人,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坚持“立足林业,服务广西,面向全国,走向东盟”的发展方向,坚持以“校行企深层合作,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发展道路,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林业产业发展为需求,进一步加强林业高职学院基础建设,扎实办好传统林业类专业,稳步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努力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有较强竞争力的林业群专业体系。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加强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为服务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林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由于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历了从林业行业办学的体制向林业行业特色办学的转变,因而其“树木树人 知行合一”办学模式的行业性特点鲜明:与林业紧密联系、重点专业具有林业技术特性等。这也决定了林业高职学院办学模式的明确的区域性和较强的应用性特点:行业性、区域性和应用性蕴涵着多样性,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塑造出林业高职学院办学模式的多样性特点。这种多样性,赋予林业高职学院可持续发展以强大的生命力。

(二)经验总结。一是坚持“树木树人,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是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学院将50多年的办学经验凝聚成“树木树人,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党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而且充分体现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十一五”期间,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认识上解决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2006~2010年,学院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良好,深受社会好评。二是坚持“立足林业,服务广西,面向全国,走向东盟”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学院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学院紧紧围绕广西区党委、区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林业强区的总体要求,根据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对人才需求新变化,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加强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条件建设以及生源基地和就业基地建设,不仅实现了办学规模的不断拓展,而且实现了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三是坚持“校行企深层合作,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充分体现学院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学院依托广西林业行业企业,从自身实际出发,全面推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重大教学成果,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技术服务,为社会提供了大批的优质林产品,而且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进一步彰显了学院办学特色。

三、“树人树木 知行合一”办学模式的基本原理、操作路径和功能

“树人树木 知行合一”是优秀的办学理念,也是系统化的办学模式。根据学院“十一五”和“十二五”的办学实践,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其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探索其基本原理与操作路径和功能。

(一)教育管理的系统原理。教育管理的系统原理源于系统理论。它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教育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它是在管理的原理中有代表性的并具基础性的原理。它要求教育管理从教育组织整体的系统性出发,按照教育系统特征的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教育系统运行的规律,对教育管理各方面(要素)的前提做系统的分析,进行系统的优化,并按照教育组织活动的效果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控制教育组织系统的运行,最终实现组织目标。根据这一原理可构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模式系统构成要素及功能示意图(见图1)。

图1 学院办学模式系统构成要素及功能示意图

资料来源:《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

(二)“宏观、中观、微观”三观调控原理。办学模式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赵庆典认为:宏观的办学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学校办学行为的规范,或者是办学的总体思路;中观的办学模式是指学校对办学行为的规范,或者是学校的管理制度、经费制度和管理运行机制等的有机结合;微观的办学模式主要是指学校对教学组织和过程的规范,或者是教学系统、结构及运行机制”。

办学模式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制度创设和执行过程,宏观上事关政府的体制,因此学院宏观层面上的办学的总体思路必须符合职业教育的有关法律和文件,动真格去行政化;中观上事关学院的章程,最关键的就是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适宜的运行机制,真正做到以法治教。微观上事关各层级人员的执行,落实到高校就是要明确学校、校长、教授和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宏观、中观、微观”这“三观”各层面上做到中宏观立意、中观布局、微观落实的谋略,使学院的改革和发展真正走向成功。

图2 办学模式三观攻略示意图

资料来源:《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

(三)互动与耦合原理。“树人树木 知行合一”是以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树木”(寓行业)与“树人”(寓教育) 、“知”与“行”由多个工作层面构成的,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统一整体。“树人树木 知行合一”的实质是“树木”与“树人”、“知”与“行”的互动耦合,其过程是一个循环演进过程,是实现学生职业角色的转变过程,见图3。

图3

上述原理体现在办学模式上,则要求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主动适应广西生态建设的发展;体现在高职人才培养工作中,则要求学院“学中有工”,企业“工中有学”,学生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树人树木 知行合一”系统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化的开放式办学系统和人才培养系统,体现了职业教育新的价值取向,即由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从单一的学校课堂走向实际的职业岗位,从学科学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实践过程为主。通过“树人树木 知行合一”,学院不断扩大校企合作的对象、内容和范围,工学结合的路子越走越宽,工学互动耦合的局面逐步形成。

(四)多层联动原理。“树人树木 知行合一”中的“树木”与“树人”、“知”与“行”的结合都不是相对孤立的,而是具有严密逻辑关系的多种互联要素共存于结合的系统之中(见表1) 。“树人树木 知行合一”系统体现了“树木”与“树人”、“知”与“行”结合的多层联动关系,提供了宏观与微观相统一、整体与局部相协调的制度化模式,进而成为学院的重要办学理念和育人原则。学院从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出发,努力跟进广西生态建设发展进程和人才需求,前瞻性发展又为学院提供了第一手宝贵的专业设置依据。高职教育的发展与企业唇齿相依,学院想拥有蓬勃发展的生机,必须与时俱进,与企业发展同步。企业总是站在先进生产力的最前沿。市场新产品的出现千变万化,一项新技术、新工艺的问世,一种新产品的诞生,往往就孕育着一种新职业、新专业,这就给高职院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创建和应用“树人树木 知行合一”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强化综合职业能力,适应职业岗位要求,使办学方向更加明确,发展思路更加清晰。

表1 “树人树木 知行合一”系统结构一览表

办学模式 结构 层面 要素 问题 性质 定位 理念

树人树木,

知行合一 外 宏观 教育与行业(树人与树木) 发展。林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主动适应广西经济社会和林业发展的需要 定位 主题 发展理念。林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

微观 学院与企业(育人与用人) 办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学院“学中有工”,企业“工中有学” 体制 关键 教育观。教书与育人、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与素质养成的统一

内 宏观 教学与生产(理论与实践) 教学 工作 中心 教学观。认知与行动、理论与实践、传授知识与塑造品行的统一

微观 学习与就业(认知与行动) 育人 任务 根本 人才观。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

在国家、社会、市场和知识四因素中,国家一直是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当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市场也成为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又一种外在的强势力量。而长期作为面向行业办学的林业职业院校,市场通过对行业的影响,进而影响林业行业的变迁必然会对林业职业院校的办学模式的变迁产生重要影响。知识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影响现阶段林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力量是国家、社会、行业和知识四因素,四因素互动分析框架如图4所示。

(五)互利双赢原理。“树人树木 知行合一”系统是由学生、学校、企业、政府等四个行为主体构成的多元主体的复杂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学校、企业成为人才培养的主体,而且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也是教育教学和招生就业的市场主体,政府更是关键的统筹调控主体。四者的利益关系如图5所示,形成供给与需求、教育与培养的关系网和循环链。“树人树木 知行合一”办学系统化模式的重要意义在于揭示了工学结合的多元主体结构,优化了人才培养运行机制,统筹兼顾了各方利益,使学校教育呈现开放式多主体协调互动的良性循环局面。

(六)全程渗透原理。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而“树人树木 知行合一”是学院对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一项成果,必须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具体体现在每个专业每名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每门课程从开始至终结的学习,甚至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以不同的方式体现,渗透到系统、子系统的全过程。这将更有利于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加速他们成长进程。

参考文献

[1]沈振峰。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2]董大奎,刘钢。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模式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7(21)

[3]董泽芳。现代高校办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2 (3)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科研项目(2013LX200);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3JGW017);林业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创新研究与实践(2013JGA360)

作者简介王汉奇(1964-),男,广西贵港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副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与文艺学;庞正轰(1957-),男,广西博白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刘代汉(1956-),男,广西临桂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何新凤(1961-),女,瑶族,广西富川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研究方向:教学评价。

知行合一论文【第五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理论;应用

一、四理论的基本概念

言语听辨轨迹理论是从心理语言学研究中的一大主题――语言理解中而来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先后通过声音记录仪、声音摄谱仪、电子肌动记录仪、电子记波仪、摄影摄像技术等来记录声音的动态变化,从而建立言语听辨的理论模型,以此预测解释更多的言语听辨现象。通俗来讲,就是听者利用言语发音知识来帮助听辨。对外语学习者而言,用自下而上的学习模式更加有效。听者利用感知知识,从音素、词、句子三层次上依次对听力材料进行辨认、理解。而轨迹理论则强调听力理解是大脑长期记忆中的背景知识与听力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即用听力材料来扩大大脑记忆,用不断丰富的大脑记忆来辨别听力材料。

图式是认知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图式是指已知事物或者信息存储在人脑中形成的知识架构,它能使信息有条不紊地存储在长期记忆里,当人们处理新信息时,总会把新信息与脑海中已知的旧信息相连通,从而给认知提供依据。图式理论认为,听者的听力由三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来决定。语言图式指语音、词汇、语法、语用和语篇等方面的语言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内容图式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是指对听力材料主题和内容范畴的了解程度,可以弥补听者在语言图式上的不足,提高话语分析能力;修辞图式指的是材料的体裁和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如果听者能够了解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各类应用文如信函、通知等体裁的语篇结构特点,那么听者可以按照不同体裁的篇章结构去辅助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人们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所建构的一种对于世界的解释,即学习者在丰富的情境之中,通过主动探索和协商合作,从而建构意义、创造知识。师生是平等的参与者和对话者,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与促进下主动建构知识。它的三个主要特征就是: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元认知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在元记忆基础上提出的,是指认知主体对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和调节的过程。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策略两部分,前者是对语言学习过程的认识,后者是对认知过程的思考。其中元认知策略又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是在元认知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元认知策略实现对自我学习的思考和调整。

二、听力理论的有效应用方法

国际上关于听者英语听力的研究理论有许多,但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初中学生的听力提高上呢?笔者认为,我们不能单从听力方法入手,还应该结合这些理论,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论并将其在实际的听力学习中实践起来,最后通过多次训练巩固理论的应用效果和习惯,达到英语听力的有效提高。

首先,师生共同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论,或者进行多项理论的糅合,从中组合成适合自己的听力理论。传统的“听听力―判对错―对照原文”的听力教学方法已经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提高听力也没有太大作用。学生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英语听力水平,不妨先从了解听力理论开始,思考其中适用于自己的理论方法,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法。比如,在学习图式理论中,认识到内容图式相对于语言图式的优越性,那么学生就可以着重丰富自己的内容图式,在平时的阅读中,多多涉猎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丰富自己的见识,保证在面对听力材料时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度,降低听力理解的难度,在此基础上总结各种题材文章的篇章结构,分析哪些需要重点听,哪些只需粗听,在了解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像庖丁解牛般,把握文章脉络,指导文章的行进方向,从而用这种听力技巧渡过听力难关。老师也可以从这些理论中发掘提高听力水平的重要因素,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如通过剖析言语听辨理论,老师从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的相互关系出发,帮助学生实现四者之间迅速转换,即能迅速听音写词、看词辨意,帮助学生系统性训练,克服在语音、词汇方面的听力障碍。

其次,在实践中熟悉理论,感受理论带来的提高。如,师生将言语听辨理论与图式理论结合起来,首先开设英语语音课加强语音教学,要求学生能读准音标,辨别单词中的长短元音、辅音,并学会和辨认出语音中的重读、弱读、爆破和语调等,做好提高听力水平的首要工作。在此基础上,增加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的训练,师生课下多阅读各体裁多行业的文章,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同时分析英语材料中各体裁文章的规律,发挥主体作用,自行总结,加深印象。接下来,教师发挥自己的辅助作用,传递相关听力技巧,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在学生正式进行听力训练时,先听一段相关材料进行热身,唤醒学生脑海中已有的图式知识,降低听力中的焦虑感,提高听力学习的成就感。在实践时,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交流自己结合理论在这次听力练习中听到的部分,互相分享、交流听力练习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并借鉴别人的学习方法,是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听力的学习方法。

最后,老师通过多形式化训练,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巩固学生听力理论应用的习惯和能力。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采取精听、泛听相结合的训练,也可以打乱听、说、读、写四种形式的训练,实现视听训练、听读训练、听说训练和读写训练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听力反应速度和准确率。具体来讲,教师通过让学生看视频片段回答问题、听短文进行个人的口头重复、跟读录音稿、完形填空和项目排序等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对听力考查形式的适应性,提高训练强度,并结合元认知策略,在听前、听中和听后的三个阶段不断反思、总结听力理论应用的情况,并进行自我调整、提升。

总之,国内外关于英语听力的理论很多,我们不可能一一都应用到,教师需要发挥好辅助、指导作用,挑选合适的理论,在学生了解的情况下选择适合个人的理论方法,进行独特化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训练。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41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