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汇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644257

【导言】此例“文言文中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汇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表示时间短的词【第一篇】

表示时间短的词语有很多,不能一一列举。

眨眼间:比喻极短的时刻。一刹那:指十分短促的时间。光阴似剑: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一转瞬间:一转眼间。弹指一挥间:比喻时间极短暂。说时迟那时快:小说中常用套语。意指事情发生的速度不是记叙速度所能跟得上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雷声来得非常快,来不及捂耳朵。比喻来势凶猛,来不及防备。白驹过隙: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只争朝夕: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人生如朝露:比喻人生短促。

(来源:文章屋网 )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第二篇】

岁 一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

是年 这一年。“是年,谢庄办团。”(《冯婉贞》)

经年 一年。“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雨霖铃》)

期年 满一年。“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迩年 近年。“迩年狱讼,情稍重。”(《狱中杂记》)

不终岁 不到一年。“不终岁,薄产累尽。”(《促织》)

不数岁 不到几年。“不数岁,田百顷。”(《促织》)

初阳岁 农历冬至以后立春以前。“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

明年 第二年。“明年复攻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越明年 到了第二年。“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岳阳楼记》)

积年 好几年。“所居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累年 年年。“累年如此,已用九女。”(《李寄》)

暮年 晚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岁暮 一年将尽的时候。“岁暮锄犁傍空屋。”(《野老歌》)

期月 一整月。“期月而诣莫生。”(《柳敬亭传》)(“期”读jī)

居数月 过了几个月。“居数月,漠然无所事。”(《狱中杂记》)

间月 隔月。“骨微伤,病间月。”(《狱中杂记》)

旬日 十天左右。“攻之辄拔,速者功在漏刻,迟不过旬日。”(《阎典史传》)

旬余 十多天。“旬余,杖至百。”(《促织》)

表示时间短的词【第三篇】

关键词: 分词; 逻辑主语; 单词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2-0162-01

分词(短语)是高考语法与词汇部分和单词拼写题中的高频考点。近年来随着题干长度的增加以及突出语境理解的要求,都使教与学的难度增加。做题时,如果遇到对分词(短语)形式的考察,要按照以下步骤解题:

(1)分析句子结构,确定设空在句中的成分(如:状语、定语或宾补)

(2)找准相关动词的逻辑主语,确定该动词与逻辑主语之间是主动还是被动关系

(3)搜索句中相关的时间信息,确定非谓语动词的时态

(4)将自己选定的非谓语动词形式置于句中,看是否符合语境,完成交际任务。

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找准分词(短语)的逻辑主语是解题的关键。

一、分词(短语)作宾补,其逻辑主语为句中的宾语

分词(短语)作宾补,句子的谓语常常是使役类和感官结果类动词。只要牢记三种宾补形式含义的区别,再结合句子中的宾语判断语态(主动和被动),宾补的正确形式是很好判断的。

如:You will see this product made in this factory______wherever you go.

A to be advertised B advertised C advertise D advertising

解析:该句子中有一个wherever引导的状从,在主句中谓语为will see,属于感官结果类动词的形式。宾语this product(后面有made in this factory后置定语),所以设空是对宾补的考察;宾语this product不能发出advertise这个动作,所以应该用被动含义的形式;感官结果类动词宾补的三种正确形式含义有别:B advertised(被动)、 C advertise(主动,全过程)、D advertising(主动,正在进行),所以该题正确选项为B。

如:The spokeswoman said at the news conference that they were considering having the term the Russian group strongly objected to___.

A changing B changed C change D being changed

解析:该句子里有一个that引导的宾从,宾从的谓语为were considering,宾从的宾语为使役类动词having短语,在这个短语中,设空是having的宾补;宾语the term不能发出change这个动作,所以应该用被动含义的形式;使役类动词的三种正确形式含义有别:A changing(主动,持续性)、B changed(被动)、C change(主动,短暂性),所以该题正确选项为B。

二、分词(短语)作定语,其逻辑主语为分词(短语)所修饰的名词或代词

如:(2010.重庆)Many building s in the city need repairing ,but the one____first is the library.

A repaired B being repaired C repairing D to be repaired

解析:考察非谓语动词形式作定语。The one 与 repair 之间是被动关系,可以排除C项的现在分词的形式;A项表示“修缮过的”,时间错误;B项表示“正被修缮的”,时态也错误;D项表示“将要被修缮的”,符合句意。所以选D项。

再如:(2010北京海淀期末练习)The silence of the library is sometimes broken by a sudden cough or the sound of pages ____.

A turning B turned C being turned D having turned

解析:该分词的逻辑主语为pages,与turn之间构成动宾关系;同时,表示“书页正在被翻”用being turned,A和D都是主动结构,所以选C 项。

三、分词(短语)作状语,其逻辑主语与句子的主语一致

如:(2008辽宁 )He was busy writing a story ,only ____once in a while to smoke a cigarette.

A to stop B stopping C to have stopped D having stopped

解析:stop的逻辑主语为he ,此题不涉及语态的考察。A项表示出乎预料的结果;D项表示动作先于谓语动词完成;C项表示将来完成;只有B项表示伴随主要动作was writing所发生发生的次要动作。结合句意“他正忙着写一个故事,只是偶尔停下来抽支烟”,所以答案为B。

再如:____in the car accident , Jason could scarcely move his legs and was sent to the hospital right away.

A Having injured B Being injured C Injured D To be injured

解析:动作injure与其逻辑主语he之间是动宾关系,所以应该用表示被动的分词形式,把A项排除;B、C、D项考察时态的区别,题意指“先被汽车伤害,因为腿部无法移动,后被送往医院” ;B项表示“被伤害的同时”,D项表示“将被伤害”,C项表示“已被伤害”,所以选C。

四、在独立主格结构中,分词(短语)有自己的逻辑主语

有时句子中分词(短语)的逻辑主语和句子的主语不一致,此时应在作状语的分词(短语)前加上它自己的逻辑主语。常见的形式是名词\代词+分词(短语)等以及with(out)+复合宾语。其功能是用一个句子表示两个(以上)不同主语所做的动作或者存在的情况,使语言更加生动,但口语中极少使用。

以下的例句中都用到了独立主格结构:

The boy was crying with the toy broken. ( break 与the toy 之间是动宾关系,broken表示已经被完成的行为)

Without anyone noticing , I stole into the room.(anyone与notice之间是主谓关系,noticing表示正在进行的状态)

More time given, we can finish the work.(=If more time is given …)

表示时间短的词【第四篇】

关键词:for短语动词;隐喻;意象图式;概念合成;认知语义

短语动词是由动词加介词、副词或其它词构成的固定词组[1], 其功能相当于动词,是外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等对其缺乏解释力,从表面上很难看出这些短语各组成部分的意思,学习者多数只能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事倍功半,费时低效,因而这些词的学习也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

幸运的是,认知语言学界通过不懈的努力,为短语动词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在国外,Langacker等人用射体——界标理论详细描写了in、over、under、up、down以及out等介词的认知语义,揭示了介词各义项之间的关系。[2] Brugman首先对over 进行了意象图式分析,Lakoff 对其进行了总结,归纳出了几个主要的意象图式。[3] Lakoff 等还用意象图式理论及隐喻理论分析了over、out、in、up、down小品词的认知语义。[4]在国内,语言教学界也积极展开了相关的研究,所研究的小品词包括under[5]、at-on-in [6]、up & down [7]、beyond。[8]而李瑛[9]则以get off 为例对短语动词进行了开创性的语义研究。

上述研究的对象基本上涉及的都是方位介词,换言之,这些词发展至今其基本意义仍然是表示方位抑或空间概念,其基本意象图式和空间概念相对比较清楚,意象图式和隐喻等理论对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那么这些理论对其它表示目的、表示原因等相对抽象的小品词是否也同样有解释力呢?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试图用意象图式理论、隐喻理论以及概念合成理论等对小品词for以及for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进行研究,以期对短语动词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相关理论介绍

(一) 意象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最早是在18世纪由康德首先提出来的,后经过皮亚杰、巴特莱持等得以发展,图式理论虽然在一段时间内被盛行的行为主义所淹没,但到20世纪70年代,图式理论的发展达到顶峰,在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图式思想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元理论意义的概念。[10]所谓的“图式”就是指人们把经验和信息加工组织成某种常规性的认知结构,可以较长期地储存于记忆之中的;而意象则是指人在某物不在场时但在心智中还能想象得出该物的形象,这是在没有外界具体事物刺激输入的情况下,人在心智中依旧能获得其印象的一种认知能力。[3] Lakoff 和 Johnson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首次把意象和图式这两个概念结合成“意象图式”(image-schema),并将其运用到隐喻分析之中。他们所说的意象图式是指人类在与客观外界进行互动性体验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常规性样式,它既有“意象”的含义,又兼有“图式”的含义。[3]

(二)隐喻和转喻理论

传统理论认为隐喻和转喻仅仅是修辞手段,而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和转喻是“我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2],“隐喻是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果,抽象性的语义主要是以空间概念为基础跨域隐喻而成”。[3] 隐喻的认知基础是“意象图式”,它们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基本经验,在概念域的映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于隐喻,转喻是在同一认知模型中进行的映射,即同一认知模型中的一个范畴被用来代替另一个范畴。

(三)概念合成理论

概念合成(conceptual blends)也叫概念整合(conceptual integration),它是一种重要的类似于类比、递归、心理造型、概念化以及框架化等的一般认知操作。在概念合成中,概念结构从不同的心理输入空间投射到一个独立的合成心理空间,形成新的概念。例如在They are digging their financial grave这句话中,就存在分别来自gravedigging和financial investment 这两个输入的投射, 其暗含的意思则存在于句中合成的概念里。概念整合网络模型如图1所示。

典型的概念整合网络中存在四个心理空间(图1中用圆圈表示):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一个属空间(generic space)和一个合成空间(blend)。这些空间的建构还要借助于其后隐藏的背景框架。在类属空间里,两个输入空间中的成分选择性地形成对应连接(图1中用实线表示),这种连接方式具有多样性,可以是框架或框架功能间的连接,也可以是表征或隐喻之间的连接。进行概念投射时,任何同属于两个输入空间的结构就构成了类属空间,在概念构建过程中,类属空间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两个输入空间中都有相应的一对投射;而在概念合成中,输入空间中的结构又被投射到合成空间中。类属空间与合成空间相互联系,合成空间不仅包含类属空间中所有投射的结构,而且包含一些更加具体的结构,还可能包含一些输入空间无法投射的结构。输入空间向合成空间的投射具有典型的选择性,并非输入空间中的所有结构都会被投射到合成空间。概念合成通常包含三种操作,即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和扩展(elaboration)三个彼此关联的心理认知过程的相互作用产生层创结构(由正方形表示),而层创结构的产生过程就是意义的运演与产生过程。

二、For及其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研究

(一)For 的概念意义与意义延伸机制

介词for现在多用来表示时间、原因、目的、对象、用途等,这些功能与其他方位介词的概念意义相比则比较抽象,王寅[2]认为,抽象性的语义主要是以空间概念为基础跨域隐喻而成,那么介词for是否也有空间概念呢?如果有,它的空间概念又是什么呢?据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11]记载,for 最早的含义: (of place)

a. in front of; =before 2, 2b[of position or direction: in front of, at the beginning of(a writing)]

b. in the presence or sight of;=before 3,4 (in front of so as to be in the sight of; under the actual notice or cognizance of; in presence of; in the (mental) view of; in the opinion, regard, or consideration of.)

c. in asseveration; =before 5 (open to the knowledge of, displayed to or brought under the conscious knowledge or attention of)

d. into the presence of

由以上释义和for的现行意义可以看出,尽管介词for的最基本的空间方位概念已经被before 和 front所代替,它现在所表示的方位概念已经不如其它方位介词那么明显,但该词最初的确是用来指空间方位的,其现行意义是从这一空间概念发展而来。介词for的概念正好也体现了“体验哲学认为人们首先体验的是空间(地点、方向、运动等)”[12]这一观点。人们最初是以自己的面部为前,以背部为后。根据以上表示方位的意义,介词for 的原型意象图式以及各种语义关系和延伸途径可总结如下:

1.原型意义为“前面”、“前方”,原型意象图式为前后图式:(a)距离贴近;(b)位移稳定。

2.保留了b的意象图式“位置稳定”,而a的意象图式则有一定的改变,射体与界标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但仍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人的视力范围之内)。

3. 相对于(2)而言,距离更远,其位移也在发生变化,其运动方式可能是任何一方向另一方的运动,也可能是二者都向对方移动,其目标是进入视野进而触及。

4.从“伸手可及”或“视力所及”到“思维所及”进行延伸。

由此可以看出,For的空间概念演变遵循由近及远、由静态到动态以及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与其它方位介词所表示的空间概念不同,for所涉及到的射体和界标不是固定的。根据Langacker[2]对射体和界标的定义:如果某个客体处在相对于另一个客体的位置,或向后者移动,那么前者就叫“射体”,后者为“界标”。介词for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所涉及到的两个对象中一个是人,另一个是物(或人),在基本空间意义中,无论是作为背景的人还是作为前景的人,都是可以运动的,而作为前景的物可以是静止的,但若受别人操控也是可以运动的。

介词for的这种特殊性为其意义延伸提供了方向。因此,for原型意象图式为前后图式,但根据位移变化情况和距离的远近,该词的空间延伸图式主要是始源——路径——目的地运动意象图式,其主要延伸机制则多属常规性隐喻,如state is location; purposes are destinations; causes are forces; time is a moving object。for的主要延伸意义见表1。

(二) for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

根据概念合成理论,一个复杂概念分别是由选自两个输入空间的意义进行匹配而形成的,那么构成for短语动词合成意义的两个输入空间就是相关动词意义库和小品词for的意义库,这两个意义库均包括其基本意义和通过隐喻扩展形成的延伸意义,它们构成了for短语动词的意义形成的选择源,然后将动词和小品词for的各种意义进行选择、匹配,分别投射到合成空间,然后再经过概念合成的三种操作方式即组合、完善和发展,最终形成for短语动词的各种意义。例如,cry一词本义是“哭”的意思,其引申义包括“喊、叫”等,它与介词for义项中的“得到”的意思相匹配合成,表示“哭喊着要”,然后通过发展和完善,产生新的意思,即“迫切需要”或“恳求”等。由此可以看出,短语动词的概念合成不是动词和小品词的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匹配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而来的。因而,短语动词是概念融合的结果。通过对《牛津英语短语动词词典》[13]中的80个for短语动词的研究发现for短语动词的意义符合上述概念合成原则和过程。

具体地讲,含有搜寻、调查、请求、希望、努力等词义的动词与for的表示得到(to get)的意义相匹配,表示通过动词所体现的动作而得到或接受宾语所包含的内容,这些动词包括ache、yearn、wish、strive、sigh、aim、appeal、apply、ask、beg、hope、cry、long、push、reach、call、run、hunt、seek、fish、grope、look、send、go、feel、care、ring、inquire、wait、press、settle、qualify、name、enter等;含有计划、准备、保留、储存等意义的动词与for表示目的的意义相匹配,表示这些动作的目的,这些动词包括plan、live、prepare、provide、save、supply、preserve、account、reserve、intend、sit、recommend等;含有动身、启动、离开、驾驶等词义的动词与for表示方向(toward)的意义相匹配,表示动作去向,这些词包括leave、head、start、steer、make等;含有道歉、原谅、责备、负责、哭泣等意义的动词与for表示原因的意义相匹配,表示这些动作产生的原因,这些动词有apologize、excuse、blame、pay、answer、cry等;含有交换、补偿、支付、站立、行动、误解等含义的动词与for表示代表和代替的意义相匹配,表示代替执行、交换以得到或错位的意思,这些词包括trade、speak、stand、substitute、act、compensate、pay、compensate、work、 pass、 mistake、take等;含有坚定立场、投票、照顾、产生作用等意义的动词与for表示支持的意义相匹配,表示如何帮助或支持,这些动词包括root(坚定不移)、vote、care、go、make等;含有表示在乎、迎合、感觉等表示情感意义的动词与for表示吸引力的意义相匹配,表示喜欢和同情等,这些词包括care、cater、fall、feel等。

三、结论

人的长时记忆包括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两种类型,情景记忆接受和贮存关于个人的特定时间的情景或事件以及这些事件的时间-空间联系的信息,而语义记忆则是一个人所掌握的有关字词或其他语言符号、其意义和指代物、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有关规则、公式和操纵这些符号、概念和关系的算法的有关组织知识。[14] 小品词for的空间认知语义研究则是对这两种长时记忆类型的完美结合,它把短语动词的语义记忆转化成为包含空间意象图式的情景记忆,借助空间意象图式对通过转喻和隐喻形成的抽象意义进行理解,这将极大的促进短语for短语动词的理解、记忆和运用。

参考文献:

[1]徐广联。 大学英语语法讲座与测试[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372

[2] UNGERER &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156-170.

[3] 王寅。 认知语言学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75-179.

[4] 高远,李福印。 乔治。莱考夫认知语言学十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33-57.

[5] 饶萍。 介词under的意象图式及其投射意义[J].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60-62.

[6] 罗瑞球。 介词AT-ON-IN 的认知语义研究 [J].湖南: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3,13(2):43-45.

[7] 张宜。 论UP和DOWN的方位性隐喻和隐喻拓展 [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7(3):27-30.

[8] 聂亚宁。 Beyond的中心—边缘意象图式和空间概念隐喻意义初探[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36-38

[9] 李 瑛。 英语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研究——以get off为例[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4):93-97.

[10] 卢植。 认知与语言——认知语言学引论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44.

[11]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M].2n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23-27 .

[12] 何自然。 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74.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64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