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优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28446

【导言】此例“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优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范文【第一篇】

关键词:比拟 巴掌大 估大量 估小量 估实量

一、引言

汉语中,“巴掌大、巴掌小、米粒大、拳头大、绿豆大、黄豆大、豆大、芝麻大、碗大、碗口粗、筷子长、瓶口宽、烟筒、豆腐块儿厚、膝盖深”等短语是通过“比拟”和“估摸”的方式来表达一种模糊性的语义量,我们称之为“拟估式模糊量短语”。这类短语由“名词+形容词”构成,董晓敏(2005)称之为“估量短语”,并且对该短语的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进行了研究。

董晓敏(2005)指出,该短语中的形容词具有[+量度]语义特征,多是往大里说的积极量度形容词(例如“大、粗、长、宽、高、厚、深”等),也有一些是往小里说的消极量度形容词(例如“小、细、薄”等)。该短语中的名词具有[+熟知性][+典型性][+无指性]这三个语义特征。所谓熟知性的名词,一般是指家具类、生活日用品类、食品类和人的身体器官类名词。所谓典型性的名词,一般是指那些占据了一定空间位置、能凸显事物某方面形体特征的具体事物名词。例如“芝麻、纽扣、乒乓球”凸显了颗粒状形体特征,“筷子、面条、钓竿儿”凸显了长条状形体特征等,这些名词都是典型性的名词。抽象概念的名词和集合概念的名词一般不能进入此类短语,因为它们没有典型性特征。所谓无指性的名词,一般是指该名词的表现对象不是话语中的某个实体,否则就是有指名词(陈平,1987)。例如“天大的事”中的“天”就是无指名词。无指名词一般表示一种类名,着眼点是名词的抽象属性,而不是语境中具有这种属性的某个具体事物。总之,拟估式模糊短语的整体语义特征是它们都表示一定的程度量值,这种量值不是明确的定量表达,它或是一种估量,或是一种模糊量,其中该短语中的名词性成分(如“核桃”)是“拿实物比较”(丁声树等,1961),或者是“以名词的所指作为量度的标准”(熙,1982),是用比拟手法来表示一种估摸的量度。拟估式模糊短语在句法功能上,不仅可以充当定语、宾语、谓语中心语等,还可以用来回答“多+量度形容词”的提问,说明某事物的量度特征。比如问:多大?回答是:核桃大。

从相关研究文献来看,学界对拟估式模糊短语的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句法和语义两个平面,对语用平面的特征关注不够,而语用功能恰恰是此类短语最重要的特征。本文以“巴掌大”为拟估式模糊量短语的代表,在对此类短语的语义平面进行补充考察的同时,详细考察其语用功能,主要解决三个问题:1.拟估式模糊量短语表达的语用性量度义是否有差异;2.拟估式模糊量短语在语义平面具有模糊性的客观原因;3.在会话含义(语用倾向或言外之意)上,拟估式模糊量短语的语用义是否模糊不清。这三个问题实质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但是为了论述方便,本文还是分开阐释。

二、基于语料库的拟估式模糊量短语的语用义差异

本文以“巴掌大”为关键词,检索了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以下简称CCL语料库),得到247条相关语料。从“巴掌大”的语用性量度义出发,这些语例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中,“巴掌大”的语用性量度义侧重于表示“大”,该类短语是往大里估量,是“夸大估、估大量”的意思;第二类中,“巴掌大”的语用性量度义侧重于表示“小”,该类短语是往小里估量,是“缩小估、估小量”的意思;第三类中,“巴掌大”的语用性量度义侧重于表示“实际大小”,该类短语是往实里估量,是“据实估、估实量”的意思。举例分析如下(文中语例全部来自CCL语料库):

(一)“夸大估”

(1)如今女儿甜甜已长到15岁,她常常对镜子望着脖子上巴掌大的疤痕伤心落泪。

(2)李白的情形更好,背囊里满是巴掌大的银锭。

(3)地主老爷叫长工从几里路外挑水浇庄稼时,特别叫剩点水浇蕺耳根,好让他们在巴掌大的肥肉吃腻之后,把蕺耳根用精制的佐料拌着吃,消消饱胀。

例(1)~(3)中,“巴掌大”在语用倾向上侧重于表达“大量(量度大)”。根据日常认知经验,例(1)中,一个15岁的小姑娘,她的脖子的总面积也不会太大,况且这伤疤是15岁之前就已经落下的,那时候脖子的面积应该更小一些,说话者用“巴掌大”来描述伤疤的大小(或者严重程度),即使是小孩的巴掌,也已经让受话人感觉到伤疤的面积其实很大了。再加之后文的“伤心落泪”,更加反衬出伤疤的“面积大、程度重”。因此,例(1)中的“巴掌大”有“夸大估、估大量”的语用义。例(2)中的“巴掌大”明显有往大里估即“夸大估、估大量”的语用义,因为前文已说明了李白的经济情况很好,很有钱,而且银锭的大小一般是可以用手握持的,如果和巴掌一样大,无法握持,则充分说明“巴掌大”的银锭在语用义上是往大里估,具有“夸大估、估大量”的语用倾向性。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可以知道例(3)中“巴掌大的肥肉”也是夸大的说法,具有“夸大估、估大量”的语用倾向性。“肥肉”切成“巴掌大”一般是不合情理的,况且该句的上下文还有“吃腻”、用蕺耳根“消消饱胀”等提示“肥肉大”的语境语。这些都说明例(3)中的“巴掌大”在语用倾向上具有夸大的语气,呈现出“夸大估、估大量”的语用义。

(二)“缩小估”

(4)丁玲的家乡临澧,是个开车不用10分钟就可以转一圈的小镇,在这个巴掌大的地方,四处晃动着丁玲的影子。

(5)青石岭村连块巴掌大的平地都没有,是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河的死胡同。

(6)所以居民们更加珍惜这儿的每一寸土地,即使半山坡巴掌大一小块热土,也要种上蔬菜,种上树苗。

例(4)~(6)中,“巴掌大”在语用倾向上侧重于表达“小量(量度小)”。根据日常认知经验,例(4)中,一个小镇再怎么小,也不会像一个巴掌那么大,说临澧小镇是一个“巴掌大”的地方,显然是侧重(或者极言)其小,而不是说这个小镇真的如巴掌大。同样的道理,例(5)中的“青石岭村”再怎么小,也能找到一块“巴掌大”的平地,绝不会连一块“巴掌大”的平地都没有。例句中的说法主要是利用“缩小估”的语用义来达到极言其小的语用目的。例(6)中,能够种菜和种树的土地再怎么小,也会超过“巴掌大”。显然,这里的“巴掌大”也是往小里估量的,旨在表达出极言其小的语用义。

(三)“据实估”

(7)他习惯于随身带着自称为“小小的行头”――一个巴掌大的小本儿,一个铅笔头,随时随地用最小的字记下他的所见所闻所感。

(8)在灯光闪烁,人流如织的信息展台上,忽然看见一个巴掌大的电脑,打开后是一块大约4×5英寸的液晶屏。

(9)一张小报般大的纸平铺在路边,用石头压住四角,巴掌大的字写着几行:“家庭装饰,瓷砖,木地板,壁纸,涂料,木工活”。

例(7)~(9)中,“巴掌大”在语用倾向上侧重于表达“实量(实际大小)”。根据日常认知经验,例(7)中,随身携带的小本本,的确有巴掌大小的,这样可以放在口袋里,的确很方便。例(8)中的“巴掌大的电脑”指的是“掌上电脑”,其液晶屏大约4×5英寸,和一个巴掌的大小差不多。例(9)中,根据生活经验,希望找到活儿干的师傅在路边等待雇主的时候,在一张报纸大小的纸张或者板子上写上工种,字号以巴掌大小为宜,以便作为广告招牌。可见,例(7)~(9)中,“巴掌大”的语用义都是以“比拟”和“估摸”的方式来表达“实际的量度义”,具有“据实估、估实量”的语用倾向。

总之,“巴掌大”这类短语所表达的量度义的大小具有语用倾向性。根据具体的语境,可以往大里估、夸大估、估大量,也可以往小里估、缩小估、估小量,还可以往实里估、据实估、估实量。

三、拟估式模糊量短语在语义平面具有模糊性的客观原因

根据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可知,在语义平面,像“巴掌大”这样的拟估式短语具有语义模糊性。其语义模糊性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形容词本身的模糊性。“大、小、长、短、粗、细、厚、薄、宽、窄”等形容词与“一斤、三尺、五米、七个、九次”等数量词相比,形容词表义的模糊性明显较强。这是因为“形容词从整体看缺乏指称性,具有描绘性,因而导致其语义具有模糊性”。(杨希英,2006)

第二,表达手法本身的模糊性。像“比喻、比拟、比照”等修辞手法,本身就具有表义的模糊性特征,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巴掌大”这样的短语在表义上具有模糊性。用“巴掌大”这样的短语来描述的对象,都不是“巴掌”本身,这种用一种事物去描述另一种事物的做法(或者叫修辞手法),其本身就是非精确的语义表达。在“巴掌大”这一短语中,“巴掌”称为喻体,而喻体在语义上表现的是本体的某种性状、特征,往往是说话人自己的主观态度,喻体表达了一种临时状态,不是本体的根本属性。喻体表临时状态的特征与本体概念之间不可能分类型紧密联系,即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存在概念距离(张美兰,2002)。也就是说,本体和喻体之间是有概念距离的,具有一定的语义差异,用喻体来表达本体,难免导致表义的模糊性。当然,这里的语义表达是语义平面的意义表达,而非全指语言意义,因为语言意义除了句法层面的意义,还有语义层面的意义和语用层面的意义。

四、拟估式模糊量短语的语用义在主观上并不模糊

“巴掌大”是一类通过“比拟”和“估摸”的方式来表达模糊性的量度义的短语,这种模糊量其实只是语言形式上的,或者说是语义平面的模糊性量度。在语用平面,“巴掌大”的语用义是清晰的。这种清晰主要体现在会话含义(语用倾向性或者言外之意)上,表明了语言使用者的鲜明态度。表面上尽管是模糊性的、不精确的,但实际上却具有极强的主观性。

在语用的主观倾向上,“巴掌大”是反差性的间接语义表达。在整个短语组合中,以“巴掌”这样的“小物”作比,却以“大”与此“小物”相组配,这种强烈的反差促使受话人积极地对表达者的言外之意进行语义计算。使用者在考虑所言的对象到底是大还是小时,就会出现“夸大估”或者“缩小估”的修辞性的会话含义,具有极强的主观语用倾向。如果整个短语不以“巴掌”这样的“小物”作比,而是以“世界、地球”等“大物”跟“大”匹配组合,构成“世界大、地球大”这样的拟估式短语,那么整个短语的语用修辞特色就丧失殆尽。像“巴掌大”这类由“名词+形容词”构成的拟估式模糊量短语,其中的“名词”和“形容词”在量度义上的反差越大,整个短语表义(主要是语用义)的效果就越好。而“名词”和“形容词”在量度义上的反差越小,整个短语表义的效果就越差,比如“世界大的疤痕、地球大的雨点”等短语的表义效果显然很差。这是因为“世界”是“大物”,与“大”匹配没有形成反差,表义不顺畅。要使“世界大的N”这个结构表义顺畅,语用修辞效果突出,名词“N”就不能是具体的事物名词,而应该是抽象的无法确定大小的名词,比如“心灵、梦想”等,这样就可以与“世界大、地球大”进行完美匹配组合,构成像“世界大的心灵、地球大的梦想”这样具有较强修辞特色的表达式。另外,像“心灵、梦想”等这些无法确定大小的抽象名词,不仅可以跟表示“大物”的“世界”匹配组合,而且还可以跟“巴掌”等“小物”匹配组合,从而构成像“世界大的梦想、巴掌大的梦想,世界大的心灵、巴掌大的心灵”等具有合理的会话含义(语用倾向和言外之意)的短语。

在“名词+形容词”构成的这类拟估式模糊量短语中,名词和形容词在语义上具有极大的反差,整个短语的表达效果才会好。这也部分解释了像“巴掌小”这类短语使用频率不高的原因。笔者在CCL语料库和互联网上都没有检索到“巴掌小”的用例。实际上,“巴掌小”的现实用例也是有的,只不过这样表达的修辞效果较差。因为“巴掌小”这样的组合是直陈式的直接语义表达,具有较弱的语义计算性。以“巴掌”这样的“小物”作比,顺势以“小”与之相配,这就相当于直接告知受话人表达者的真实意义――旨在言其“小”,就不会产生反差性的会话含义(语用倾向或者言外之意),语用效果自然较差。跟“巴掌大”相比,“巴掌小”的含义相对单一,主要是极言其小,而不像“巴掌大”这类短语既可以极言其小(缩小估),又可以极言其大(夸大估),还可以极言其实(据实估)。

五、结语

“巴掌大”是一种拟估式模糊量短语,在语义表达上具有三种主观性的语用义,分别是夸大估(估大量)、缩小估(估小量)和据实估(估实量)。在语义平面,由于形容词本身具有描述性而非指称性的语义特征,再加上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的表义模糊性,使得“巴掌大”这样的短语具有模糊性的语义。在语用平面,由于该类短语中表示“小物”的名词和表示“大”的形容词在语义上具有极大反差,使得该短语在语义表达上具有极强的主观计算性,从而导致该短语整体上呈现出清晰而非模糊的主观语用义,丰富了会话含义,进而产生了较好的语用修辞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平。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J].中国语文,

1987,(2).

[2]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董晓敏。“名词+形容词”估量短语[J].世界汉语教学,2005,

(3).

[4]何洪峰。论“NA的N”结构[J].黄冈师专学报,1997,(17).

[5]李军,任永军。空间维度词“大、小”的隐喻义认知分析[J].青

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6]陆俭明。说量度形容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3).

[7]杨希英。从单音反义形容词看汉语语境明确语义的功能[J].西南

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9).

[8]张菲霏,张黎。“名词+度量形容词”结构研究[J].文教资料,

2009,(18).

[9]张美兰。从汉语比拟句式结构的发展看名词性偏正结构的构成

[J].汉语学习,2002,(1).

[10]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表示时间短的词【第二篇】

刘理花(1989-),女,湖南常德人,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 文章以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含up的英语及物性短语动词进行认知语义分析,发现小品词up既包含空间意义也包含隐喻意义,并且小品词和动词对于短语动词的语义构成都极其重要。研究表明,“V+up” 通常表示一个力作用于一个实体,使之发生位置、数量、状态的改变,因此语义上表现为致使意义。这种语义致使结构可由空间域通过隐喻拓展至心理域和社会域。文章从认知语义的视角对英语及物性短语动词的语义机制进行了全新的阐释。

〔关键词〕 及物性短语动词;意象图式;概念隐喻;致使意义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5)03-0020-06

引 论

短语动词构造比较简单,一般由一个动词加上小品词构成,但意义十分丰富,在日常交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短语动词研究在语言研究领域备受关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早期的研究者大多从结构着手,着重分析短语动词的特点和使用。Quirk et al[1](1151) 指出,短语动词实际上是多词动词,并将小品词分为三类:介词、空间副词、介词或空间副词。此后的研究大多从语义的角度分析短语动词,例如:Bolinger[2]讨论了小品词的语义特征,并指出小品词出现在短语动词中是因为它能够表达说话者的意义。这些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短语动词的理解,然而短语动词作为一个整体的语义意义仍有待进一步探究。认知语言学家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他们从认知的角度分析短语动词及小品词的语义特征。例如,Lindner[3](148-227) 仔细探究了含out和up的“动词-小品词”结构,并分析了小品词对这一结构的语义贡献。认知语义研究虽是短语动词研究的一大飞跃,但是在深度上仍有待提高。

本研究以V+up型短语动词为例,探究英语及物性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具体研究问题包括:1)小品词up的认知语义是什么?2)小品词对及物性短语动词有什么语义贡献?3)“V+up”这一整体结构的认知语义是什么?

为探究以上问题,本研究首先从《朗文英汉双解短语动词词典》[4](以下简称LPVD)和《牛津短语动词词典》[5](以下简称OPVD)中选取含up的及物性短语动词共982条,然后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所选取短语动词的语义异同,并将其根据语义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结合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分析小品词up的认知语义及其对及物性短语的语义贡献,并进一步分析“V+up”这一整体结构的认知语义。

一、理论基础

Ungerer和Schmid[6]认为认知语言学基于我们对世界的经验,存在于我们对世界的感知与概念化的模式之中。意象图式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两大重要理论,将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撑。

(一) 意象图式理论

意象图式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Ungerer和Schmid[6](160)指出,“意象图式源于我们与世界的日常互动,是简单而基础的认知结构”。Lakoff[7](267)认为,“意象图式是出现在我们日常经验中的相对简单的结构”。而Johnson[8]则强调意象图式是一个动态体系,与我们的经验一致。尽管这些定义有差别,但存在相同之处,即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并与世界发生互动,在日常的互动中,形成对于具体事物的意象图式,并把这些图式固定下来,运用到其他抽象事物之中。

意象图式并非抽象的规则而是具体的存在于脑海中的图片。如,对于小品词on的意象图式,人们可能会联想到一本书放于书桌上,衣服放在床上等。见过大量这样的场景之后,人们可能抽象出如下的意象图式:

图1 小品词on的意象图式

此外,意象图式也可以描述动态中的事物,即事物由一种状态运动到另一种状态。这一动态过程通常通过射体、界标和路径来表示。射体是指在一个场景中最显著的事物,通常作为主语呈现在句子中。界标是指除射体外的其他事物。路径则是指射体从一种状态运行到另一种状态所经过的路线。如“一只风筝飞过栅栏”,“风筝”是这个场景中最显著的事物,即射体。“栅栏”则为界标,类似于物理学概念里的“参照物”。从栅栏的一边飞到另一边,所形成的路线即“路径”。这种动态的意象图式可以援引图2 Ungerer和Schmid[6]的“气球飞过房子”来阐释。

图2 “气球飞过房子”的意象图式

(二) 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通常被视为一种修辞方式,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如“爱情是玫瑰”。Ungerer和Schmid [6](115) 指出,“隐喻传统上是基于字面义和比喻义之间的相似和比较”。自Lakoff 和Johnson[9]《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问世以来,研究者开始把隐喻视为一种认知现象,而不仅仅是语言现象。它反映了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并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黄海燕[10]在研究带“up”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时,概述了前人关于隐喻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隐喻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隐喻本质上是认知的;隐喻是系统的;隐喻包含系统的认知映射,从一个具体的经验领域(源域)映射到其他抽象的经验领域(目标域);隐喻映射不是任意的,而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以“爱情是玫瑰”为例,“爱情”本来是抽象的情感,不可触摸。而“玫瑰”却是存在的实实在在的事物,具有形状、颜色和气味。通过隐喻,把对“玫瑰”的具体经验映射到抽象的“爱情”之中,使“爱情”变得可知可感。而这一隐喻不是任意的,“爱情”和“玫瑰”享有共同的认知基础,它们都给人美好舒适的感受。因此,隐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

Lakoff和Johnson [9] 区分了三种概念隐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结构隐喻指用其他抽象的概念来概念化另一个抽象的概念,如“爱情是战争”。方位隐喻是指通过前后、上下等空间位置建立的隐喻,如“多是上”,因此 “The cost can quickly mount up when you buy your own home”(你买了自己的房子以后,费用会直线上升)[4](229)。 实体隐喻是指把事件、情感等比喻成实体,如 “Hate is a dagger”(仇恨是匕首)。这些隐喻不仅仅建立在我们的经验之上,而且影响我们的经验和行动[11]。

意象图式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为本文探究小品词up的认知语义及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意象图式理论不能完全解释小品词up所有的认知语义,如 “She picked up the idea for the novel from a news story” [5](263),因此需要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小品词up的认知隐喻含义。

二、 小品词up的认知语义

选择v+up短语动词为例,一是因为带up的短语动词最为常见,如《牛津短语动词词典》提到:“up是短语动词中最常见的小品词,与本词典中大约15%的动词连用” [5](475)。二是因为小品词up的用法在众多小品词中也最为复杂,其语义成为许多研究者的焦点。例如Lindner[3]对动词―小品词结构中的小品词up做了仔细研究,并从四个角度分析小品词up的语义:垂直(vertical)、目标取向 (goal oriented)、反射(reflexive)和完成(completive)。《牛津短语动词词典》更是归纳了up的13种最常见的语义,如增加、改善、支持、准备等[5]。从某种程度上讲,小品词up用法的灵活性与语义的广泛性使得学习和运用带up的短语动词成为一块难啃的“鸡肋”。然而,细心观察便会发现,这些语义之间其实存在一定的关联,使得我们能从认知的视角出发对其追根溯源。下面我们将从空间意义和隐喻意义两方面来分析小品词up的语义。

(一) 小品词up的空间意义

小品词up空间意义的意象图式有静态和动态之分。静态的意象图式主要是指空间的相对位置,动态的意象图式则是从某一阶段运行到另一阶段所经过的路线。我们可以援引Ungerer和Schimid[6]的例子进行说明。如:

(1) She lived three floors up.

图3 小品词up静态的意象图式[6](166)

在以上意象图式中,界标是三层楼的垂直面,射体是位于三层楼上的she, 这个图式表示“处于较高的位置”这一静止状态。除了静态的意象图式,小品词up还能表示事物运动的过程,可以用一个动态的意象图式来表示。如:

(2) The boy climbed up the wall.

图4 小品词up动态的意象图式[6](163)

例句(2)的意象图式比例句(1)的更为复杂,射体the boy沿着箭头所指的垂直方向作向上运动,形成一条路径,界标则是其他静止的参照物。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关注的并不是墙的厚度,而是“爬”的垂直距离。因此,小品词up还可以表示一种动态的关系,即向上运动。

除了以上提到的静态意义“处于较高位置”和动态意义“向上运动以外”,小品词up的空间意义还有其他引申义。黄海燕[10]总结了up三大引申义:接近观察者、在前方或向前运动及在北方或向北运动。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当一个物体离我们越近,它看起来似乎越大、越高,因此接近观察者为up。例如,He walked right up to his English teacher. 当我们向前走时,我们可以说We are walking up along the street,因此向前运动为up。再如,在学地理的时候,我们都会背口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并以此来辨别地图上的方向。这一模式也用于日常交际,如Why are you going up to Beijing? 因此,向北运动为up。

(二) 小品词up的隐喻意义

尽管小品词up的空间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短语动词,但空间意义并不能解释所有现象,如“I eat up my bananas”中的up就不能用空间意义来解释。因此,我们需要借助认知隐喻理论进行语义研究。隐喻包含从具体领域(源域)到抽象领域(目标域)的认知映射。根据这个理论,小品词up的认知语义可以通过隐喻,从空间意义映射到社会域和心理域,引申出其他隐喻意义。我们将从五个方面分析up的隐喻意义:

(1) 数量增多。小品词up表示数量增多,这源于我们生活中的经验:当我们往一个容器添加物品时,容器中物品的高度随着添加而升高。如我们往一个玻璃瓶内加水,水添加得越多,水位越高。因此up可以表示“数量增多”,如:The number of books printed each year keeps going up。

(2) 地位升高。我们可以将up的空间意义映射到社会域,表示社会地位的提升,即“处在高位”。在古代,社会结构是金字塔结构,国王居于最高位,是权力的象征。虽然现代人们的阶级观念没有那么强烈,但是仍存在无形的社会“金字塔”。在社会域里,up意味着“地位升高”,即权力,例如:His sons up at Oxford。

(3) 事情完成。在日常生活中,达到一定高度可以意味着某件事情的完成。如修筑高楼时,越修越高,修到应有的高度便完成修筑。因此,我们可以说:The building is set up。从个人生长的角度来讲,当一个人长到一定高度,就停止长高,即身高的生长完成。因此,up可以表示事情的完成,如The job ate up most of his time, including weekends and holidays[5](117)。

(4) 事物出现。这一隐喻意义也可以通过修筑高楼类比,当一个高楼竣工,我们可以说这栋高楼“出现”了。此外,我们可以通过隐喻,映射到抽象的心理领域,当以前的事情再次回想起来,宛若出现在眼前,也可以称之为up。因此,up可以表示事物的出现,如: New industries were springing up all over the country[5](355);The sound of their laugh called up memories of his own childhood[5](49)。

(5) 情绪高昂。如果有人问昨天的聚会怎么样,我们可能会说昨晚玩得很high,即玩得很开心。因为high意味着up,因此up也可用来表示情绪激昂。对此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当我们兴奋地时候,我们可能手舞足蹈,“高兴得跳起来”,而“跳起来”是一个上升运动up,因此up可以表示情绪高昂。如:Listening to music always cheers me up a bit [4](57)。

因此小品词up既包含空间意义,又包含隐喻意义。通过意象图式分析,空间意义既可以是静态的“处于高处”,又可以是动态的“向上运动”。在空间意义的基础上,借助认知隐喻理论,我们可以从空间域映射到社会域和心理域,表示“数量增加”、“地位升高”、“事情完成”、“事物出现”及“情绪高昂”。因此,小品词up具有自身的认知语义,并非随意添加到短语动词之中。

三、 V+up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机制

对短语动词的研究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动词为中心展开的研究,一类是以小品词为中心展开研究。前者认为短语动词的核心是动词,因此研究与同一个动词有关的短语动词。如陈芝芳[11]对短语动词come up, come back, come at进行研究。后者一般首先研究小品词的认知语义,然后分析含同一小品词的短语动词的语义,如黄海燕[10]研究了含up的短语动词。尽管这些研究相比以往的研究有较大进步,但是它们并没有就及物性与非及物性短语动词进行区分,亦没有分析及物性短语动词作为一个整体所包含的认知语义。基于此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带up的英语及物性动词的认知语义,分析小品词up对及物性短语动词的语义贡献,以及含up的及物性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

(一) 小品词up对v+up及物性短语动词的语义贡献

上文结合意象图式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了小品词up的空间意义和隐喻意义,下面我们将结合小品词up的认知语义,分析其对含up的及物性短语动词的语义贡献。

(1) up意味着位置的改变,因此含up的短语动词的语义也同样蕴含着位置的改变,这源于up的动态空间意义“由一个低的位置运动到一个高的位置”和隐喻意义“地位升高”。这种位置的改变既可发生在空间域又可发生在抽象的社会域。如: Put your hand up if you want to answer a question[5](291); He has worked up the social ladder[11]。在第一个例句中,位置的改变发生在空间域,即从一个较低的位置运动到一个较高的位置。但put并不能表示这种运动,而是小品词up使这种运动就具有方向性和动态感。在第二个例句中,位置的改变从空间域映射到了社会域,指“运动”到一个更高的社会位置。同样,worked并不能体现这种动态感,小品词up的添加使得短语动词的语义更加生动形象。

(2) up意味着数量的增加,因此含up的短语动词的语义包含“数量增加”,这是up的隐喻义之一,源于我们的日常经验,当我们往瓶子里加水,随着水量的增加,水的高度上升,如:While she was at college she ran up a huge phone bill[4](395),因为up表示数量的增加,因此在此例句中,up暗示电话费用的增长,而ran并不包含这种语义,因此up的添加使得短语动词的语义更具体。

(3) up意味着状态的改变,因此含up的短语动词的语义也包含状态的改变:“从无到有”或“从有到无”,即“出现”或“完成”,例如:Cant you think up a better excuse than that? [5](397);Drink your milk up―its good for you [5](109). 在第一个例句中,think up a better excuse,意味着“从无到有”,即up表示事物出现。而在第二个中,drink your milk up意味着“从有到无”,表示事情的完成。因此,up的添加使得短语动词暗含动作完成之后的状态。

因此小品词up对及物性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有着重大的贡献,是短语动词的意义组成部分,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Hampe[12]曾指出:尽管短语动词的意义不能通过简单相加动词和小品词的意义而预测,但各个部分都对短语动词的意义有着重要影响。

(二) “V+up”及物性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机制分析

行为动词加上小品词up组成的短语动词结构,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致使结构,表示一种力作用于一个实体,使其发生位置、数量和状态的变化。这些变化由空间域通过隐喻映射至社会域和心理域。

这种致使结构可以从“能量传递”(energy transmission)找到认知理据。Langacker[13]首次介绍“能量传递”理论,后来Ungerer 和 Schmid[6]在一个行为链(action chain)中对这一理论做了进一步阐释:最简单的情况存在于两个实体之间的能量传递,拥有能量的实体(能量源)通过接触,把能量传递给另一个实体(能量接受者和消费者),这种互动可以通过以下图式来阐释:

图5 行为链中的能量传递[6](175)

以上的能量行为链描述了Susan和banana之间的能量传递。箭头表示传递的方向,两个圆球表示参与能量传递的双方。以这个意象图式为基础,结合前面up的意象图式,我们可以将v+up的意象图式进一步完善,这一致使结构可以通过以下意象图式表示:

图6 “V+up”及物性短语动词的意象图式

以 “The boy picked the flower up”为例,男孩是能量源,通过接触花朵,把能量传递给花朵,并使花朵发生位置的变化。如果用图式表示,那么在这个场景中,射体是花朵,界标是背景或其他参照物,路径是花朵的初始位置到最后位置的距离。

这种力(能量)作用下的实体的变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分析:首先,变化发生在空间域。这一领域的变化通常是可见的,常体现在位置的变化上:从低处到高处。如:Pick your coat up off the floor[5](263)。其次,变化发生在社会域。这一领域的变化通常是抽象的。而促使这种变化发生的“力”也是“无形的”,既可以是“内在力”,也可以是“外在力”,如:He has climbed up the social ladder[11]。再次,变化发生在心理域,这个领域的实体是抽象的,通常是情感或者情绪,因而促使变化产生的“力”如社会域中的变化一样,可以是无形的内外力,而且这种变化也是无形的,如:Jodys parents have always pumped her up with their enthusiastic support[4](353)。

因此,小品词up对v+up及物性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有着重要贡献,在其空间意义和隐喻意义的基础上,它使得短语动词的语义更形象具体,具有动态感。此外,v+up及物性短语动词作为一个整体,有着自己的认知语义,本质上是一个致使结构,表示一个力作用于一个实体,使其发生位置、数量和状态的改变。

三、 结语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意象图式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小品词up的认知语义,既包括空间意义“在高处”、“向高处运动”,又包括隐喻意义“数量增加”、“地位升高”、“事情完成”、“事物出现”、“情绪高昂”等,并试着阐述了小品词up对整个短语动词的语义贡献,使短语动词的语义更形象、具体、生动。最后,结合“能量传递”理论,提出v+up在语义上表现为致使意义,通常表示一个力作用于一个实体,使之发生位置、数量、状态的改变。而且这种致使意义可由空间域通过隐喻拓展至心理域和社会域。本文以含up的及物性短语动词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小品词和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深化了对短语动词的认识,有助于对及物性短语动词的学习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Quirk, R. et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 London: Longman, 1985.

[2] Bolinger, D. The Phrasal Verb in English [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1971.

[3] Lindner, A Lexico-semantic Analysis of English Verb Particle Constructions with Out and Up [D]. San Dieg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1.

[4] Longman Phrasal Verbs Dictionary (1st edn.) [Z].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7.

[5] Oxford Phrasal Verbs Dictionary (1st edn.) [Z].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6] Ungerer, F. & Schmidt, H.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7] Lakoff, G. Woma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8] Johnson, Body in the Mind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9] Lakoff, G. & Johnson,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10] 黄海燕。 带up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 西华大学, 2009.

[11] 陈芝芳。 英语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范文【第三篇】

论文摘要预制语块是介于语法和词汇之间,是整体习得并储存在记忆中的范例。这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却被经常忽略的语言现象。本文从预制语块的定义和分类出发,归纳并探讨预制语块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探讨该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1. 引言

英语的学习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全面发展的过程,其中写的要求最高,难度最大。根据高考英语统测结果显示,虽然学生的总体水平有了提高,但英语写作能力仍然处于停滞或徘徊状态。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已经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许多专家、学者对影响英语写作水平的诸多因素,如教学模式、写作任务、母语迁移、语篇知识等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马广惠、文秋芳,1999;邵继荣,2003;王初明等,2000;王立非,2002;王文宇等,2002、2004;张在新等,1995),对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促进写作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拟从预制语块的定义和分类入手,分析此类现象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有益启示,以期对高中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2. 预制语块的定义和分类

Becker和Bolinger在20世纪70年代率先提出预制语块概念。预制语块是英语中的一种多词词汇现象,介于传统的语法和词汇之间,通常是固定或半固定、模块化了的块状结构。

就名称来说,英语中有40多种不同的术语表示这一概念。例如:程式语(formulaic sequences ) 、语块 (chunks)、公式语 (formulas) 、词汇短语 (lexical phrase)、词汇化句干 (lexicalized sentences stems)、多词单位 (multiword units)等等。

Lyons (1968)认为,预制语块是作为不可分析的整体习得并应用于特殊场合的惯用语;Ellis(1994)却将它看作类似问候语序列的所有字词,它是固定的、可预测的,因而便于学习者学习和记忆。而Wray 则认为预制语块是“一串预制的连贯或不连贯的词或其他意义单位,它整体存储在记忆中,使用时直接提取,无需语法生成和分析”。(Wray, 2002:9)

目前被国内学者普遍接受的分类法是Nattinger和DeCarrieo(2000)提出的预制语块。他们认为词汇短语是一种介于传统的语法和词汇概念之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组成的一些长度不同的块件。人们使用语言的流利程度不取决于学习者大脑存储了多少生成语法规则,而是取决于存储了多少词汇短语,即预制语块。他们把预制语块分为:

(1)多元词语块:在理解上和书写上都被作为像单词一样的整体形式来看待。如a piece of paper, by the time, at any rate 等。

(2)惯用表达式:主要指说话中可以作为整体存储的语言组块,包括谚语、警句、交际套话等形式,通常用作独立话语。如 no pains, no gains; how are you等。

(3)限制型结构短语:这类词汇短语允许有词及词组范畴的变化,是具有固定结构形式的框架式短语,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替换相应的词,通常是一些可以填空的不太长的词块。如 a/an … of a/an 可以构成 a hell of a day, a cavern of a room 等, as…as 可以构成as long as, as far as ,as much as 等。

(4)句子构造型短语是句级词汇短语,可以为整个句子提供框架结构,并且根据相应的需要填入相应的短语或从句,从而具有较强的可变性。如 I wish X ,这里的X 可以是一个不定式短语 也可以是一个由that 引导的宾语从句,构成两个句子,如 I wish to help you 或者 I wish that I can help you.由此可见,这种语块的可变性很大,可以构成众多意义不同的句子。

3. 预制语块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预制语块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

Nattinger和DeCarrrieo认为预制语块具有社交互动、必要话题、话语技巧三种功能。下面我们来谈谈预制语块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   有助于增加写作的流畅性

英语写作不仅是语言输出的过程,更是语言的书面表达过程。很多高中生在写作时常感到无话可说或有话说不出,造成写作的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不能有效地使用语块造成的。本族语者之所以在即时交流时可以流利表达是因为他们将大量的词块存储在大脑中的长时记忆里,使用时只需到该语言库中去提取相关部分,然后再重组。同时这些语块结构也保证了语言的准确和流畅。然而,很多二语学习者只注重记忆个别单词,在长时记忆里存储的往往是零散的词语而不是多语块,这些单个词语既占用储存空间又在实践在难以有效运用。因此,学生在写作时就要重新组合语言材料,从而浪费了时间,影响了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实验证明,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如果使用语块可以提高二语写作的速度以及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和意义连贯性。

有助于增加语言表达的地道性与得体性

每个预制语块都有一定的语用功能,并且与特定的语境与文化背景相联系,以整体形式存储于学生的记忆中,使得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下选取恰当的语块。如我们表示吃得多时会说eat very much 而本族语者会说eat a horse ,这样的词语比第一种说法更地道。由此可见预制语块在英语写作中的恰当运用能够符合语言文化背景,提高语言表达的得体性、地道性。

有助于提高写作的连贯性

要提高写作的连贯性,就要使用语块组织语篇,语块是用于表示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连接段落和整个语篇的固定结构。如果我们了解预制语块的篇章组织功能,从语篇框架入手,近一步了解不同题材,不同文体的篇章组织模式,掌握文章的开头、段落、过渡和结尾的综合语篇指示语块,在写作时就会加快语篇的组织速度,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严密,表达明了,从而使文章更富逻辑性、条理性和连贯性,更加接近本族语的水平。英语文章中存在一些在语篇中能起到起、承、转、合作用的结构。掌握一些有过渡作用的预制语块,可以实现写作中的起、承、转、合,从而使文章读起来层次清楚,语篇连贯。例如,表示启的:in the whole; generally speaking 等,表示承的:first of all; above all; further more等;表示转的:but;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 表示合的 : sum up; in a word, all in all 等。

预制语块理论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预制语块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语言的准确性,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培养学生恰当地使用预制语块很有必要。

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块意识。语块意识的提高是准确应用的前提。在语篇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刻地意识到预制语块在语言习得中的优势,改变以往对词汇的简单认识,将学习的重点转入对语块的吸收。教师还要向学生讲解语块的理论知识,教给他们分辨语块的能力,尤其是语块的形式和整体意义,区分语块结构中的固定成分和可变成分,进而提高他们对预制语块的敏感性,养成自觉注意、模仿、运用语块的习惯,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新的思维方式,以适应本族语者的语言表达习惯,为英语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 在教学中尽量给学生提供输出语块的机会,提高他们灵活使用语言的能力。另外,还要注意指导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操练,例如:复述课文、归纳大意、改错、写作练习等。以促使学生掌握大量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各类表达,巩固词汇知识,加强文化意识,从而减少和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错误,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4.结语

表示时间短的词【第四篇】

关 键 词V一V 语法意义 宋代

现代汉语“V一V”研究成果颇丰,但近代汉语这一段的研究力度还明显不够,V一V产生于宋代,对宋代V一V的性质及语法意义进行考察具有溯源意义及基础意义。本文对宋代V一V进行定量观察,研究它的性质及语法意义,以求加强对近代汉语V一V的历史认识,同时为现代汉语V一V语法意义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V一V的使用情况

通过考察宋代文献《五灯会元》、《朱子语类》及宋话本(《小孙屠》、《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碾玉观音》、《简帖和尚》、《西湖三塔记》、《合同文字记》、《柳者卿玩江楼记》),我们共发现93例V一V。

《五灯会元》的V一V有56例,V共计14个:画、送、吹、上、嘘、喝、掐、拓、划、槭、唾、拂、撼、卓。《朱子语类》的V一V共计32例,V共有16个,分别为:接、看、审、进、问、断、动、紧、明、操、转、屈、分、挨、推、点。宋话本里V一V有7例,V有5个,分别为:歇、嗳、看、推、探。

二、《五灯会元》里V一V的性质及语法意义

《五灯会元》里的V一V,在性质上是动量结构,我们表示为V一V[动量],数词“一”实指,后一个V是同源动量词。V一V[动量]所表示的量是“定量”[一次],该意义由“一V”产生。说此时的V一V是动量结构,理由如下:

1)V一V里的“一”,可以换成别的数词,可见“一”是实指的。

(1)乃拈一枝柴吹两吹。

(2)及乎我将手向伊面前横两横,到这里却去不得。

2)V一V可和《五灯会元》里典型的动量短语和指量短语对举使用。

(3)又杵地三下,嘘一嘘。

(4)喝一喝,良久曰:若不得这一喝,几乎道着依旧。

3)V一V里的14个动词V,无一例外的均是瞬间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可以明晰地计数。所谓瞬间动词,指动作可反复发生,加“着”表示多次性动作的反复。

4) 宾语均在V一V之中。

(5)师将拄杖画地一画。

(6)今日为伊上堂一上。

《五灯会元》里V一V后面不接宾语,只有中置宾语一种形式。

三、《朱子语类》及宋话本里的V一V

(一)V一V的性质

《朱子语类》及宋话本里的V一V因获得发展而在性质上发生分化,具有三种不同的性质。有的仍是动量结构V一V[动量];有的发展为动词重叠,我们表示为V一V[重叠];还有则介于动量结构及动词重叠之间,我们不妨称之为准动词重叠,表示为V一V[准重叠] 。

1.动量结构

(7)堂上主客列两边,主人一拜,客又答一拜,又拜一拜,又答一拜,却不交拜。

在 “拜一拜”中,数词“一”实指、重读,“拜一拜”是动量结构。

2.动词重叠

(8)大抵学到说时,已是进一进了。《朱子语类》

说这类V一V已发展为动词重叠式,主要依据有二:

1)V一V里的“一”,不可换成别的数词,可见“一”是虚指的。

(9)到这处又更须审一审。《朱子语类》

* 到这处又更须审二/几审。

2)有一部分持续动词如“歇”和抽象动词如“进”等进入V一V,这类动词不可能明确计数,数词“一”开始虚化,轻读。

(10)上又不得,下又不得,且歇一歇了,去坐地。《张协状元》

3.准动词重叠

(11)就此人姓上点一点,就下批四字云:只教他去。《朱子语类》

在“点一点”中,“一”可理解为实指,也可理解为虚指。

(二)V一V的语法意义

1动量结构V一V[动量]的语法意义是“定量”[一次]。

2.动词重叠V一V[重叠] 的语法意义是“不定的少量”。

范方莲[1]、张赪[2]对此都有所论述。本文想做的补充是:一是对动词重叠式V一V[重叠]所表示的“少量”进行论证。词语重叠的量变走向有增量和减量两种,各种语言的重叠式经常负载的最为显著的意义是“量的增加”。然而,V一V[重叠]的量变走向和一般词语重叠不同,不是增量,而是减量。因此,V一V[重叠]是否表示“少量”,我们有论证的必要。二是进一步分解“少量”,看看“少量”的内部是否还有差异,如果我们只停留在动词重叠式V一V所表示的量的意义是“少量”这一认识层面,就不利于观察动词重叠式V一V量的意义在宋元明清的发展情况。

首先,论证V一V[重叠]表示的是“少量”[1]。

1)V一V[重叠]排斥句末语气词“了”。

(12)* 我算一算帐了,少下我茶钱二钱,酒钱二两。《元曲选》

(13)* 把头摸一摸了,只奔僧堂。《水浒传》

为什么V一V[重叠]排斥句末语气词“了”呢?因为语气词“了”强调长时、多次,和V一V[重叠]表示“少量”的意义相冲突。我们不难发现,动词带动量或时量宾语的结构,如果后带句末语气词“了”,就是强调动作重复次数多或延续时间长。如“他已经等了一会儿了”相当于是说“他都已经等了一会儿了”。如果要强调次数少或时间短,不能加语气词“了”。试看:

(14)* 他只等了一会儿了。

(15)* 他只去了几次了。

2)V一V[重叠]可和表时量短小的动量短语“V+一+量”和“V些儿”共现,由此旁证V一V2的语法意义是“少量”。

(16)“有劳再说一声”,“没奈何,再央你过去说一说。” 《元曲选》

(17)“暂睡一睡儿咱”,“孩儿说的是,俺和你睡些儿咱。”《元曲选》

唐韵[3]说“V一V前经常出现表时量短、动量轻的“暂”、“略”,这些标记成分与V一V表“时量短小”的语法意义互为补足”。V一V前确实经常出现“暂”“略”等成分,但V一V前也可出现表时量长、程度深的成分。是不是表时量长、程度深的标记成分就和V一V表“多量”的语法意义相补足呢?由此,唐韵的观点还需斟酌。

(18)这是区区的八字,先生仔细看一看。《元曲选》

(19)奈心坐一坐,我去寻水来你吃。《水浒传》

其次,我们对宋代V一V[重叠]所表示的“少量”,进行进一步的分解。

1)程度量[轻度]

当V一V[重叠]可被“V(了)一下”替换,而不易被“V(了)一会”替换时,我们说V一V[重叠]具有程度量,量值是[轻度]。程度量又可分为“A1力度小”和“A2程度轻”,A1的V一V[重叠]前均可受“轻轻(地)”修饰,A2的V一V[重叠]前则不可添加“轻轻(地)”。

A1力度小

(20)操亦不是着力把持,只是操一操,便在这里。《朱子语类》

(21)是小娘子出去了,门儿拽上不关,那贼略推一推,豁地开了。《错斩崔宁》

动作力度小,用时可长可短,如“操一操”,与前半句的“着力把持”相对而言,自然就表示力度小,但其时长是不确定的,因此不宜被“V(了)一会儿”所替换。又如“推一推”,我们可以感觉得到它比“一会儿”对应的时间要短,故也不宜被“V(了)一会儿”所替换。

A2 程度轻

(22)大抵学到说时,已是进一进了。《朱子语类》

(23)只是明一明了,不能接续得这意思去,又暗了。《朱子语类》

这两例V一V2,V都是抽象动词,不具有时间性,故不易被“V(了)一会”替换,只能说“V了一点/些”。

2.时间量 [短时]

当V一V[重叠]可被“V(了)一下”和“V(了)一会”同时替换时,我们说V一V2所具有的是时间量,量值是[短时]。时间量又可分为“B1动作持续时间短”和“B2状态持续的时间短”,B1的V一V[重叠],V后可加“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B2的V一V[重叠],V后不可加“着”。

B1 动作持续时间短

(24)到众说纷然处,却好定着精神看一看。《朱子语类》

(25)上又不得,下又不得,且歇一歇了,去坐地。《张协状元》

B2 状态持续的时间短

(26)但于这道理之后,略断一断,便接续去。《朱子语类》

“断一断”指的是“停顿一小会”。“断一断”和前面的“看一看”、“歇一歇”不同的是,“断”后不可接时态助词“着”。

他(正)看着 他(正)歇着 * 他(正)断着

3.准动词重叠V一V[准重叠],它所表示的量是两可的。

若将V一V[准重叠]视为动量结构,其量的意义是定量[一次],若视为动词重叠,其量的意义或者是次数量[少次],或者是程度量[轻度],不表示时间量[短时]。

(27)屈一屈便感得那信底,信又感得那屈底,如呼吸、出入、往来皆是。《朱子语类》

若“屈一屈”的“一”是实指的,其量的意义就是定量[一次];若“一”虚指,“屈一屈”可表示A程度量[轻度],此时能被“屈(了)一下”替换,不亦被“屈(了)一会”替换,动词前能自如地添加“轻轻(地)”,因此,更准确的说,“屈一屈”表示的程度量是A1力度小。“屈一屈”也可表示动作的反复发生,即C次数量[少次],或者说“屈一屈”类V一V[准重叠]兼表A1力度小和C次数量[少次]。“屈一屈”表次数量时,能被“屈(了)几下”和“屈(了)一会”同时替换,但此时短时的意义是因动作的反复发生而附带的,与“审一审”、“断一断”所表示的一次性动作的持续不同,为相区分,我们不认为“屈一屈”类准动词重叠V一V[准重叠]也具有时间量[短时]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范方莲。试论所谓动词重叠[J].中国语文,1964(4).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928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