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大纲精编4篇
【导言】此例“论文大纲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论文大纲范文1
一、紧扣申论大纲,划分两类试卷
正如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所明确指出的“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在本次申论考试中,两类申论试卷无论材料本身还是题目设置都有所不同。根据职位的不同测查了考生不同的能力,从而深刻体现了公务员考试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二、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紧扣社会热点
《申论》科目的考题历年来都是社会的热点话题。“海洋保护与开发问题”,也是当前热议的话题。而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本次申论考试正是考察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发和保护海洋”。而且虽然这次是两类题目,但却是同一个主题,这个主题从材料的内容上来讲,它是关于海洋污染的,但是我们可以对这个题目做出一个多层次的划分,微观上来讲是海洋污染,但是中观层面考的是生态文明的概念。也就是海洋这样的一种资源对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这样的一种协调发展的文明道路之间的一种关系问题。
三、两类试卷测查不同能力
根据申论考试大纲,“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不难看出,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的申论试卷侧重考察考生综合分析能力,而市(地)行政执法类的申论则侧重与考察考生贯彻执行能力。具体而言,此次综合管理类申论考试有两道题目都侧重考察了考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分别是第二题:“请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对‘海洋的污染将毁灭鱼儿的家园,但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绝非仅此而已!’这句话的理解”和第三题:“依据给定资料,谈谈你从下面一段文字中得到哪些启示。”行政执法类申论则侧重考生“贯彻执行”能力的考察,反映到题目上则是第三题:“A市市政府准备大力宣传推进对近海水域的污染整治工作,请你结合给定资料,以市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草拟一份宣传纲要”
四、引入公文写作
在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无论是报考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试卷还是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试卷都测查了考生公文写作能力。例如综合管理类考试第三题要求考生明确报告这种上行文的写作特征,具体要求是“假设你是沿海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报告》的内容要点”。对于行政执法类考试,则需要了解“宣传纲要”这种公文的写作方式。
论文大纲2
标题:论中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不适应性及应对策略
ХХХ
(xxxx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西xx 3430xx)
指导老师:
[摘要]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缘起于社会发展与课程功能滞后、素质教育与课程运作流弊、价值转型与课程旨趣单向等方面的矛盾动因。
在这种背景下的新课程改革,给中小学教师带来了很大的不适,主要有教师的角色转换、教师的视角转换、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所引起的心里不适,针对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这些心理不适, 给出教师的自身努力、学校的策略和社会支持等三种应对策略。
[关键词]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教师;心里不适;应对策略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也有很多的专家、教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对它展开了研究。
但由于传统教育它的真的是根深蒂固,要想一下子改变是非常难,研究也没有太深入的进行。
因为课程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教师只有去适应它的变化,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让自己更好的发展。
那么,跟着这个趋势,我们的研究将会越来越来剥出真相,更能掌握住新课程改革的真是目的,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和水平。
本文主要就对教师的这些心理不适应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应对策略,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此给一些处在这种状况下的教师做些参考。
[正文]
一 引 言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时代背景
社会发展与课程功能滞后
素质教育与课程运作流弊
价值转型与课程旨趣单向
二 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不适应性
教师对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的角色转变的心里不适
教师对视角的转换的不适应
教师对新的教学方式的心里不适
教师对学生的新学习方式的心里不适应
教师对自我的心里不适
三 应对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心理不适的策略
教师的自身努力层面
教师要关注自身在新课改中的教师转换
提高教学监控能力
正视自己,提高自信,完善自我
学校策略层面
学校管理策略
学校的培训策略
学校的交流策略
社会支持层面
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
要理解和尊重教师
四 结束语
论文大纲范文样本3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 主体性 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245-02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两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它对于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敏感性[1],增加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学生对于政治课的积极性不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使形势与政策课达到教学效果,就要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激发与引导。
一、调查的目的与概况
本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调研北京师范大学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建设情况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情况,结合课程自身特点及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以北京师范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的既有实践为例,探索激发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渠道与方法,使“形势课”不成为流于表面的“形式课”。
二、调查统计数据
(一)被调查学生的基本信息
1.性别。在接受调查的学生里,男生223人,约占总人数的。
2.专业。在抽取的807个样本中,文科学生、理科学生、工科学生和农科学生分别占总人数的、、和。
3.年级。在抽取的807个样本中,大一学生约占总人数的。北京师范大学的形势与政策课主要针对一年级学生开设。
4.政治面貌。在抽取的807个样本中,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员和群众分别占总人数的、、、和。
(二)学生日常对待“形势与政策”的态度
1.学生经常关注的事情
样本中的学生经常关注社会热点,的学生经常关注个人发展,的学生经常关注父母亲人的事,的学生经常关注朋友的事,的学生经常关注国际国内大事。
2.学生对于时事政治的态度
对于时政的态度,偶尔碰上就看看的样本数占总样本的45%;认为有必要了解,对政策有自己的见解,会对某些事件作分析和预测的样本数占总样本的;挺想了解的,但不知道如何了解占;没兴趣,不了解也不打算向政治方向发展的占。
3.了解形势与政策知识的渠道
4.关心国内外形势的频率
偶尔、没规律关注国内外形势的样本数占总样本的,一星期2-3次的样本数占总样本的,每天都关注的占。
(三)《形势与政策》课程现状
1.课程设置合理性
认为形势与政策课设置合理的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的有效百分比为。
2.课程对学生是否有意义
认为在大学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很有用的样本数占总样本的有效百分比是,认为较有用的样本数占总样本的。
3.课程带给学生的收获
认为形势与政策课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占总样本的,认为能开阔视野、拓展思维的占,认为能获得更多有用信息的占。
4.课程教学目标
认为教学目标能够坚持正确的指导方向,并体现与时俱进的样本数占总样本的,认为应该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占,认为能够联系学生实际的占,而认为能够系统有效传授理论的占。
5.课程教学内容
认为应当参照教学大纲要求,通过问卷或访谈学生需求来确定内容的占总样本的,认为应当参考教学大纲要求,自己酌情进行选择的占总样本的,认为完全根据学生需求来设计主题的有,而认为完全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来设计主题的只与。
6.《形势与政策》课的课堂形式
希望第一课堂采取“引发思考”形式的样本占总样本的,希望第一课堂采取“案例教学”形式的占,希望第一课堂采取“老师多讲”和“学生讨论”形式的分别占和。
(四)《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学生主体性发挥
1.对课堂展示和讨论的态度
调查显示,选择值得提倡和乐于倾听的分别占总样本的和。感兴趣但无法参与的占,不感兴趣无所谓的占,完全反感的占4%。
2.乐于课堂展示的内容
最希望展示的内容为国内社会热点,占总样本数的,其次为国际政治中最近发生的大事,占总样本数的。民生问题占。校园热点话题占。
3.完成作业的主要途径
4.形势政策小组学生主体性发挥
选择说不清楚的样本数占总样本的,而认为主体性发挥很好的占。
5. 课堂参与情况
有的样本认为课堂参与情况一般,有的样本认为课堂参与比较积极。的人不怎么积极,的人非常积极,的人视情况而定,的人完全不参与。
6.解决课堂问题的途径
三、讨论分析
(一)大学生关注时事,关心社会
(二)大学生对课程整体评价较高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评价较高。大家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设置合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清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通过参与课程能够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了解国情,获得更多有用信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三)大学生认为与自身需求密切的内容更容易引起共鸣
从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希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与自身有强相关性。课程的内容直接决定了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有的学生认为应当在参考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需求和选择来确定教学内容。在访谈中当问及一些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同学们对于不同的主题的参与度和兴趣时,相比“经济”、“党的历史”和“住房”等几个主题,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当谈论到“教育”这个主题时,课堂气氛最活跃。因为“教育”这个主题离学生最近。可见在课程内容与学生自身具有强相关性时,他们的主动性最容易被激发。
(四)大学生比较认可课堂展示和小组讨论的形式
从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比较喜欢课堂展示和小组讨论等课堂形式。有的人表示认可这种课堂形式。有超过70%的人愿意在课堂展示中向展示有关国内外热点问题。这说明了如下三个问题。第一,大学生具有主人翁责任感。他们关心社会,具有主人翁的意识,他们是青年中的一个优秀群体。第二,大学生思维活跃,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生活在一个改革发展的时代,对待社会现象和时事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第三,大学生愿意将思考结果与同学分享讨论。形势与政策课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观点并与大家交流的平台,通过课堂展示和小组讨论的形式激发了大学生的主体性。
但是有一部分人不能完全融入课堂,30%的人课堂参与比较积极,的人课堂参与情况一般。也就是说有近一半的人虽然认可这种课堂形式,但自身处于“倾听”状态较多,不能完全参与。课堂有其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这也迫切需要我们采取措施调动这一部分人的积极性。
四、对策建议
(一)关注新媒体特点,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加强信息处理能力是在形势政策课中激发大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手段。新媒体的特点是信息量大、信息种类多,信息更新快。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处理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包括信息的搜索、提取、过滤、存储、释放和更新能力,具备这种能力是能够关注时事、关心社会的基本条件。信息素养是大学生适应新媒体时代所必需的基本素质,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走入社会必备的能力,只有系统全面地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才能使他们在纷繁的信息中排除干扰,从容地获取需要的信息;才能使他们拥有掌握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为他们的创造性活动提供不竭的源泉;才能使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判断力,拥有防腐拒变的能力;才能使他们具有约束自身的责任感,遵纪守法,不走弯路。信息素养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了支持,信息素养教育是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必须接受的教育之一。
在形势与政策课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安排相关《新媒体背景下社会的变革》、《大数据时代》、《微博问政》等专题,透过当前热门的话题,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可以专门设定一个关系国际形势、经济、教育、住房等专题来进行信息的搜索、提取、过滤和释放的训练并进行适当引导。可以通过一个阶段对某一个专题的学习,训练他们的信息更新能力等。
(二)将教学大纲与学生需求融合,提高课堂感染力
人的动机由需要产生,目标来源于需要,行为来自于根据需要确立了的目标。只有将学生需求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的课堂,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主动学习。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了解学生关心什么、关注什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思想需求,决定如何组织与呈现教育内容,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2]形势与政策课程每个学期有其完整的教学大纲,在不偏离大纲的情况下,任课教师要将教学大纲上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来安排教学内容。
(三)提供展示机会,大范围调动学生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平。形势政策课中任务驱动学习模式初探[J].科技信息,2009,(3):548-549.
[2]许青。关于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138-141.
杨学玉(1980-),女,辽宁沈阳人,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
论文大纲范文4
1、论文大纲一样是算抄袭的。
2、选择课题:有些大学会给学生布置论文课题,也有很多大学要求学生自己选择课题。
3、查找资料:课题选好后,去图书馆查找资料,或者向老师、同学请教该课题相关知识。构思论文框架:通过查看的资料以及自己的思考。
4、现在在论文评审过程中对论文把关不严,应该说能写出来就能通过。但各高校已经引进了论文抽查制度,如果在将来一不小心抽到了你的论文发现是抄袭,按规定将取消你的学位资格,所以论文还是有必要好好写的。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