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优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904014

【导言】此例“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优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第一篇】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 图书馆管理 创新

论文摘要:近年来知识管理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不仅创新了图书馆的管理内容、管理模式,而且对于改善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完善现代化图书馆的各种职具有积极的作用。图书馆知识管理能够促进图书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使图书馆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信息服务的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作为经济时代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知识管理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对现代管理的重要作用。图书馆知识管理运用了知识管理理论,以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为依据,通过对知识和信息进行系统整合和有序处理,建立合理有效的知识库体系,促进知识的不断更新,充分满足读者对于知识与信息需求,不断改善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能够有效地发挥图书馆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信息服务作用的。下文详细论述了图书馆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具体创新表现。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

图书馆知识管理对传统的图书管理进行了发展和创新,即将知识管理理念与图书馆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运用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对图书馆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满足各层次读者不断变化的知识与信息需求,不断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效率,使各项职能得到有效的发挥。相比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在管理理念上有以下发展和创新。

(一)理论基础的发展。传统图书馆管理是以管理学的理论为基础,而图书馆知识管理则以知识管理理论作为基础,同时综合了管理学知识、信息技术知识等多项社会科学知识,适应了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及现代社会对图书馆管理的要求。(二)管理对象的创新。传统的管理对象是图书馆系统,由建筑、人员、文献信息、经费、设备等要素构成。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管理系统则以信息和知识资源为基础,并且综合了物资资源、人力资源、图书馆文化等多种要素。(三)员工服务理念的创新。传统的图书馆管理虽然也是将“以人为本,读者至上”作为服务理念,但在具体工作中,主要忙于一些琐碎的事务性管理,很难贯彻服务理念。而图书馆知识管理将人力资本管理作为管理的核心内容,将知识服务与知识创新作为图书馆管理的直接目标,能够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贯彻于具体工作中。

二、图书馆组织模式的创新

图书馆知识管理打破了传统的管理组织结构,建立起灵活、高效、凝聚力强的知识型结构组织。知识型组织群体由众多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并以知识的积累、传播及 应用为出发点,新型的知识团队组织主要有四部分组成。(一)管理团队。管理团队负责规划、组织图书馆的宏观发展与建设以及微观的日常工作事宜处理,具体包括创建图书馆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平台,加强馆员间的交流、学习,积极组织本行业的学术交流,协调馆际间以及馆内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做好人事和财务管理。(二)信息建设团队。信息建设团队主要负责馆内信息资源的整理、加工以及数字化转换,并对各种服务工作的设计与维护进行指导。(三)服务团队。服务团队即直接面对读者的图书馆员,主要为读者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包括图书借阅、读者咨询、读者培训等信息服务,并且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能不断的发现工作的不足,积极进行总结和创新。(四)技术研发团队。技术支持与研发团队主要负责图书馆新新技术、新设备、新标准的研发与应用,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与更新,图书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维护与升级等。

三、服务工作的创新

(一)坚持“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取向。传统图书馆管理更多地是关注馆藏和日常事务管理,导致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出现很多弊端,如馆藏结构单一、服务范围小、利用率低,直接影响了图书馆经济效益和继续建设,不利于图书管的长远发展。图书馆知识管理全面落实“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建立明确的读者信息反馈渠道,将读者需求与信息资源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依据读者的知识结构、阅读倾向进行信息的收集,充分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对信息和知识的需求,从而扩大了图书馆的服务面,提升了图书馆信息与知识的服务质量。(二)强化知识服务。当代社会对图书馆提出了很高的知识性要求,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方式不再是简单的文献收集、贮存、推广和应用,而是对于现代知识的开发、创新与应用。在日常图书管理中需要不断扩充服务的知识内涵,不断进行新知识的挖掘与发现,使原有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更加综合化、系统化、深入化,产生针对性和适用性更强的再生知识,实现知识资本的更新、整合和增值。同时,充分利用网上信息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拓宽图书馆知识和信息服务的宽度和广度。

结语:图书馆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理论与图书馆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对于当代图书馆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创新作用。当代图书管理工作应当及时更新传统管理观念,积极吸收现代知识管理理念,为读者提供及时、准确、增值的知识信息,以实现知识的价值和创新知识为目标,以知识增值和读者需要为中心,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盛小平。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J].图书馆杂志。2003(06).

[2]郑彦芬。基于知识管理与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09).

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图书馆系统,缺陷,对策

数字条件下决定图书馆服务模式及发展观念变革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是图书馆所使用的计算机系统,现有图书馆系统在不断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最新成果过程中,逐渐实现了功能的初步集成和版本的不断升级,在满足用户需求、实现管理自动化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相对于用户日益细化和复杂的需求及网络资源的迅猛发展,现有图书馆系统依然存在重大缺陷。

1现有图书馆系统的缺陷

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差距

自动化的实质是将传统分工条件下的图书馆业务内容以计算机替代完成;智能化的实质则是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围绕目标重新进行分工、并在自动化基础上实现主动式搜索、分析、判断,甚至提出处置预案的系统模式。同时,智能化要求在各子系统之间消除沟通障碍,实现无缝联接,即在更高层面上将人与机器纳入统一的管理系统,形成“人机系统”。图书馆目前所使用的系统在部分实现自动化的同时,离智能化的要求有本质性差距。

服务全面化与服务全维化的差距

图书馆服务的全面化理念主要基于用户的需求,即强调为用户提供涉及文献信息保障、文献信息服务、情报研究咨询、信息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全维化服务的“全维”,不仅包括全面的涵义,而且包括空间、时间、物质、方式等内容,强调在统一的“人机系统”管理下,提供超越时间、空间、信息壁垒等障碍的服务。

被动型与主动型的差距

即使在图书馆数字化运动进行若干年后的今天,图书馆服务的本质属性依然是被动型,即使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查新、咨询等业务依然基于用户的需求展开工作。主动型服务则强调图书馆的服务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必须融入每一位用户的发展、国家及社会每一项事业的进步,要求在图书馆系统的科学管理下图书馆服务参与、渗透进入各领域。

汇总型与跟踪型的差距

图书馆是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目前资源中心的性质主要是“汇总型”,即对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对部分内容的分类、总结。跟踪型则基于时代的发展属性、文献信息的增量趋势,强调图书馆不仅具有对“既有”文献信息的汇总功能,更具有对“将有”文献信息的感知和跟踪功能,以此拓展图书馆的延伸服务。

信息单管与信息共管的差距

图书馆是用户(包括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图书馆,现有的图书馆信息管理方式基本是图书馆管理者对信息的单向管制,用户一般只具有参与权,由此造成信息选择不透明、决策不科学、管理效能低下及沟通障碍等问题。图书馆信息共管则强调在分级权限下,用户成为图书馆管理者的组成部分,成为信息终端之一,以此消除传统手段的弊端,并真正实现用户的图书馆的目标。

2图书馆系统的发展要求

系统应突破时间障碍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服务超越时间障碍提供了可能性,快速反应、即时沟通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要求。图书馆系统应在保持现有水平基础上,主动关注、跟踪相关学科信息发展,主动参与、融入相关领域进步,从而在服务时间上实现“提前性”,即不仅追求满足用户需求的最短时差性,更追求服务融入用户发展、甚至引导社会进步的超前性。系统应突破空间障碍

图书馆系统应实现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的合理组合,借助网络和现代化通讯工具建立无所不在的图书馆服务,使用户可以超越空间障碍获取所有需要的信息。同时,系统应消除图书馆资源与网络资源、各类机构资源等的联接缝隙,构建统一的信息服务空间,从而实现泛在图书馆的目标。系统应突破资源整合障碍

图书馆不仅拥有文献信息资源,更拥有其它有形资源:图书馆人力、物力、财力等;无形资源:图书馆影响力、协调力、沟通力等。图书馆系统应实现对诸种资源统一的合理配置、调度,各类要素的科学组合,从而实现微观层面满足用户需求、宏观层面促进社会发展的目标。

系统应突破应用技术指标障碍

图书馆系统应在图书馆内部、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各类机构间实现应用技术指标的统一;同时,实现与网络技术指标的统一,从而实现各单元的无缝联接、信息的无障碍流动,从而使单位图书馆成为总体网络服务的信息节点和信息门户。免费论文参考网。应用技术指标的统一将极大的提高图书馆整合相关资源、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并从根本上为图书馆系统的技术兼容、功能集成创造条件。

系统应突破服务方法障碍

图书馆系统不仅应能够采用多种方法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更应在诸种方法之间实现整合,要求提供既能够满足图书馆常规发展需求,又能够体现各图书馆特色的服务。

3未来图书馆系统构成

未来图书馆系统应以计算机为核心,以网络为平台,将每一个参与图书馆事务的人员、每一件被使用的技术装备、每一种被纳入管理的资源、每一条可控范围内的信息、每一个显性或隐性的目标等要素进行整合,实现图书馆综合管理的目标。系统构成应随科技进步不断调整,但从总体看,应包含以下子系统。

管理系统

要求在分级管理体系中能够围绕图书馆发展目标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共管模式的形成,要求在提高决策科学化程度基础上不断提高时效性;要求能够整合图书馆资源及网络资源,形成决策依据和决策预案,同时能够有效防范非法行为的侵害。

通信系统

要求能够在图书馆内部、图书馆与用户、图书馆与各类机构、图书馆与互联网之间无缝联结的形成。在形式上,必须实现对多种通信方式的集成。

情报系统

要求能够对图书馆资源、各类机构资源、网络资源实现主动跟踪、搜索、分析和预判。免费论文参考网。

服务系统

要求能够在传统服务领域实现任务的自动配置和管理;在数字资源、情报研究、咨询、信息素质教育等领域实现服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图书馆系统的一切改进和发展最终必须体现在服务系统的效果提高之上。

4图书馆系统的发展对策

加强理论研究

必须在理论层面加强对系统重要性的认识和判断,必须认识到:在科技进步的今天,图书馆工作和服务模式改进的根源其实主要源于图书馆系统的发展,其蕴含的核心理念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必须积极展开相关研究,高校图书馆和科研院所图书馆拥有强大的科研力量和信息资源,更应密切关注图书馆系统的发展问题。

加大实践力度

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尝试单位图书馆特定功用系统的开发,并力争集成更多功能。同时,应在更高层面上,由大型图书馆牵头研发相关战略级系统,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建设覆盖全国图书馆的整体系统。在技术应用层面,积极利用现有的成熟技术是展开相关工作的突破口,同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必须加强对其它领域、特别是军事领域系统的借鉴力度。需要注意的是,各级图书馆在展开相关研发工作时,必须使用标准技术规范,同时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和定位。

变革服务制度

图书馆制度变革必须适应科技发展带来的用户需求变化。在数字条件下,用户更加需求超越时间、空间障碍,综合多种资源的即时性服务,为此,图书馆应不断掌握用户需求、发现服务问题,在变革服务制度中为图书馆系统的建设和改进提供依据和方向。

加强人员培训

图书馆系统要求所有参与图书馆事务的人员都能够成为共管模式中的信息终端,因此,人员培训既包括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也包括对用户的培训。在培训手段上,应结合传统方式和现代方式。

运用多种手段

图书馆系统的建设涉及多种领域和技术,许多项目单凭图书馆力量很难完成,因此,必须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建设。在现代分工条件下,完全可以借助市场力量进行项目的分拆建设,图书馆进行总体规划及合成即可。免费论文参考网。

5结语

图书馆发展至今,面临网络服务和网络资源的严峻挑战,面临用户需求不断提高的巨大压力,图书馆必须借助强大的系统才能实现为用户提供满意服务的目标,才有可能在与网络服务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图书馆系统的发展要求综合科技进步中的最先进技术成果,我们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并尽快展开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宝燕。香港公共图书馆系统工作特色及其启示[J].图书馆论坛,2007,(4):171-173.

[2]黄迎燕。华盛顿大学的图书馆系统介绍[J].专利文献研究, 2007,(6):40-41.

[3]徐芳。浅谈高校图书馆系统的管理模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0):3-5.

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第三篇】

论文摘要:简要介绍国外和香港地区大学图书馆专业分馆的概况,剖析了国内3所具有典型意义的重点大学图书馆专业分馆建设的情况,论述了建设大学图书馆专业分馆的必要性,讨论了大学图书馆专业分馆的特征。

1图书馆分布模式概述

高校图书馆一般可以分为两种布局模式:一种是集中式,既全部馆藏集中在一个建筑物内,提供集中服务。这是我国多数高校图书馆普遍实行的一种模式。另一种是分散式布局,即根据院系分布和读者分布情况,将藏书分散在同一校园不同的建筑群落中,或将藏书分散在不同的校区中,进行分散保管和提供服务。我困也有一部分高校图书馆采用这种模式分散式模式又可以分为同一校区分散式和多校区分散式两种模式。

2国内外大学专业分馆建设概述

2.1欧美大学图书馆的专业分馆建设

分馆制在国外发展很早,一些历史悠久的大学尤其如此。如美国哈佛大学拥有怀纳德图书馆等100个分馆,斯坦福大学拥有以格林图书馆为首的24个分馆,再如美国的康奈尔大学,以奥林图书馆为中心馆.共设有尤里斯图书馆(既本科图书馆)、非州研究图书馆、法律图书馆、数学图书馆、昆虫图书馆、安尼克斯图书馆等l6个分馆。英国的牛津大学更有120个分馆。

国外分馆制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是由历史传统决定,即能分权则不集中,二是大学校区大多规模大且很分散,三是文献经费来源渠道的多样性。

2.2香港地区高校的专业分馆建设

香港的高校图书馆普遍实行分馆制度。如香港大学图书馆分为6个专业分馆,冯平山图书馆、吕志和法律图书馆、教育图书馆、音乐图书、牙医图书馆、医药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也分为6个专业分馆,崇基学院牟路思怡图书馆、新亚书院钱穆图书馆、联合书院胡忠多媒体图书馆、李炳医学图书馆、建筑学图书馆、法律图书馆。

2.3国内高校图书馆专业分馆建设概况

我国高校图书馆多数都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是采用的集中式布局模式,即便是后建的高等学校也都延续了原有高校的传统。

据文献记载,厦门大学是实行分馆制改革的先行者.其变革始于1998年.此后则有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南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陆续跟进:由于每一所大学的地域、历史、环境、资源、规模等情况各不相同,其冈书馆的分馆建设也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

①厦门大学:1998年2月,厦门大学以文件形式下发《厦门大学公共服务体系(图书资料系统)管理体制改革试行条例》,条例明确规定“取消院、系、所原有的资料室,按学科门类建立图书专科分馆”,“分馆隶属于校图书总馆,南总馆统一管理,纳入总馆的工资总额动态包干管理体制”,“没分馆的院、系、所一律取消所有的图书资料人员编,有的图书资料人员由总馆考核选用和统一调配”等事项:通过几年的工作.厦门大学陆续成立了5个分馆,即经济与管理分馆、法学分馆、文史分馆、理工资料中心、成教职敦分馆,这些分馆与重点研究所资料室及总馆共同构成厦门大学图书资料服务系统。

②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分馆建设从2001年起步.末要目标是建立全校统一的文献保障体系,分馆建设以院、系、所资料室转型为基础.以网络联合目录数据库为特色一当年有5个院、系、所资料室北大中心馆签署了资源共享协议书.正式成为分馆。在其后的4年时间里,分馆发展至14个:现在以北京大学中心馆为核心的全校文献保障体系已步形成。

③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分馆建设的丰要闷的足形成校文献信息资源及服务的合理布局:主要做法是将蒋下已有一定基础的院系图书资料室逐步发展扩大,建成相应的研究型专业图书馆。月前全校已建有6个专业书馆——经管图书馆、建筑图书馆、法律图书馆、人文图书馆、关术图书馆、医学图书馆,专业馆主要为各自学科的教学科研服务大部分专业馆隶属于所在学院,其馆舍、文献资料、设备.人员以及运行经费等均由所在学院提供。

3大学图书馆实行分馆制度的必要性

3.1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需要

研究型大学需要强有力的公共服务体系支撑,而文献信息系统是高校公共服务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从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基于资源的服务而言,仅仅依靠中心馆本身总有一种力不从心或鞭长莫及的感觉,专业分馆的建立是对此缺憾的有效补偿。

3.2学科建设的需要

现在国家正在实施211工程建设和985工程建设,学科建设是每一所大学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学科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办学实力和水平,决定了一所大学在全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实行分馆制,为重点学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资源保障和高质量的信息服务,通过馆员对信息的搜集、整理、整合,把研究人员所需信息及时传递给他们,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进而促进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

3.3专业评估的需要

目前高校专业评估正在陆续开展,专业文献资源的保障程度是专业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实行专业分馆制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进行专业文献资源的建设,将某一专业的信息资源高度集中。有利于强化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为专业评估做好准备工作。

3.4节约藏书空间的需要

集中式布局的图书馆藏书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受到空间的制约,而学校又不能通过循环往复地翻建新馆舍来解决问题,分馆制则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实行分馆制可以缓解藏书空间紧张的矛盾,可起到藏书于民、藏书于院系的作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存储技术的发展为文献分散存储条件下实现资源的共建、共知和共享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献存放的物理位置不再重要,读者利用网络可以随时跟踪所需文献的去向,按图索骥找到自己所需文献。

3.5节省经费的需要

实行专业分馆制后,可以将原学校下拨的图书经费和各院系用于图书资料的费用统筹使用,减少重复浪费,有利于建设高质量的藏书体系。

3.6方便读者的需要

根据用户利用文献最省力法则,用户总是希望通过最省力的途径获取他需要的文献,专业分馆选址通常在所在院系的建筑物内部或附近,读者利用文献就像利用实验室一样方便,足不出户就可查阅资料。分馆制度的实施可以使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走进学院,走进专业,贴近读者。

4中心馆与专业分馆的特征讨论

中心馆与专业分馆的管理体制

中心馆和专业分馆的管理体制可以采用3种方式:一是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方式,即“统一人事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规章制度、统一组织文献信息资源、统一网络环境等”,就是行政上具有隶属关系;二是高度分散业务指导方式,即中心馆只对分馆进行业务上的指导,比如分类编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行政上无任何隶属关系;三是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即根据分馆的客观条件有的实行统一管理,有的则实行业务指导。一般而言,多分馆管理过程中应尽量采取集中统一的管理方式。“对于一部分分馆来讲,分散式管理更有利于发挥分馆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实行分散式管理,在管理模式的选择上应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中心馆与专业分馆的任务划分

中心馆负责全校公共服务体系中文献信息资源的总体规划和协调,并围绕信息资源的建设、开发、利用制定相关政策,为信息资源的共知、共享搭建公共平台,协调各分馆的关系,为学校师生提供全面、系统的信息咨询与利用服务。

“专业分馆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服务对象,即相关学科的院系、专业的需要,开展与有关院系相关的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并以“专”、“新”、“精”、“全”的特点,全面、系统、深人地为读者服务。”

中心馆和专业分馆的文献资源收藏范围

中心馆和专业分馆的文献资源应各有侧重,“总馆的文献收藏学科范围和学术级别比较广泛和丰富,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和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基础性、通用性、交叉性的文献,特别应成为总馆的收藏重点。对于其他分馆的收藏所不能涵盖的文献资源以及一部分大型的经典参考工具书和具有长期收藏价值的重点文献,自然也应该包括在总馆的收藏范围之内。文献类型应以正式出版物为主。“而专业分馆的文献收藏以本专业设置的学科范围为主,文献学术水平以研究级为主,同时也可适当考虑收藏少量用于学生基础课教学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崎专业分馆文献的收藏原则:“专业用书重点收藏,相关用书(交叉学科)适当收藏,无关用书不人藏,注重学科的学术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收集本学科文献资料时范围要大、种类要多、复本要少。应积极拓宽专业文献的收集范围。不仅要收集专业性的图书、期刊,还要收集专业性的非正式出版物,如内部资料、会议文献、学术报告等。

中心馆与专业分馆的文献资源协调

中心馆与专业分馆应该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进行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协调。“总馆在学校文献资源配置方面应起到总规划设计者的作用,在科学客观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合理进行校园资源布局,提出资源建设总体方案。而专业分馆则应加强与总馆以及与其他分馆的合作协调,从学科领域、学术级别和文献类型等角度进行合理分工,减少重复购置,加强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建设水平和利用的效率。”畸业分馆的文献应该是动态可调整的,可以根据本专业教学和科研的需要随时从总馆补充或返还。

4.5中心馆与专业分馆的文献加工与编目

文献加工与编目标准化是实现全校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条件,因此,统一标准,实行规范化作业是中心馆和专业分馆必须共同遵守的原则。文献加工中涉及到文献标引、分类、编目等都有国家和行业执行标准,或者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的工作细则,这些对中心馆和专业馆都有约束力。“总馆应能提出和促进实施统一的业务标准和数据规范,建立适宜的文献采购和文献编目合作机制,以实现对全校各分馆数据资源的方便交换和对文献资源实行统一报道。专业分馆应根据统一的业务标准规范,积极采用与总馆和其他分馆一致的作业方式,”为文献信息资源的全校共建、共知与共享奠定基础。

4.6中心馆与专业分馆的服务对象

中心馆和专业分馆的服务对象应该按照读者的专业不同或研究领域来划分。“总馆服务对象的主体是全校范嗣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和各类各级学生。而专业分馆的服务主要面对本院系的教师和学生。同时也应适当地为外院系读者的特殊文献需求提供服务。”

4.7中心馆与专业分馆的网络管理平台

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图书馆 管理系统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6-0050-01

现在所保留的古籍是古人智慧和辛勤劳作的象征,对现代文化教育有重要的影响。而图书馆则是这些古籍保存和学习的地方,对信息的传递和文化的传承起重要作用,因此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就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由于旧的管理方式是仅靠人力对图书馆进行管理,所以在管理工作量的增加下,图书馆人工管理的效率明显降低。随着科技的进步,在21世纪,各地的图书馆逐渐实行自动化管理模式,但这种管理方式还有不足之处。因此,图书馆管理系统应该跟随着时代的进步来进行一些改革,以此来实现图书馆新型化、自动化、高效化的管理模式。只有跟随时代改革,才能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并且让读者体会到服务的优质感。

一、图书馆管理系统现状

1.信息孤岛现象

随着图书馆的不断发展,业务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现在的图书管理系统无法满足所有的需求,图书馆存在的独立性业务体系,相互之间没有信息交流,就形成了信息孤岛现象,这种现象使读者不能方便地查找信息资源,造成了图书资源的浪费,服务不到位。例如,大学生在使用个人图书馆进行毕业论文提交操作时,还会出现重复登录的问题,这样耽误读者的时间,影响论文的提交,而读者的论文提交情况图书馆也无法通过图书馆管理系统来获得。

2.集成思路不明显

现在图书馆管理系统把重点放在了对纸质图书和文献的管理上,不关注对数字信息的管理,难以将网络信息服务集中化处理,无法顾及到图书馆的全部业务,集成化思路不明显。例如,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电子文章、资金管理等不能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更加需要对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改善。

3.与其他应用系统的关联性和互操作性小

因为图书馆管理业务的增多,图书馆管理系统满足不了全部的需求,若要体现图书馆的集成思路,图书馆管理系统就需要与其它应用进行完美关联和互操作。例如,现在电子书更符合读者的要求,以高效快捷的优点成为人们的首选。但是,现有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仍注重纸质图书的借阅,没有与其他应用相互关联,没有很好地利用数字图书资源,从而导致了图书馆的各项管理工作效率的降低、资源消耗量增大,不能体现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二、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问题

1.欠缺资源和信息整合

图书馆每日信息量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逐渐增大,数字化图书馆在现代图书馆中尤为重要。数字图书馆和纸质图书馆是图书馆中的两大类别,但图书馆管理系统并未将两个信息进行统一。数字图书馆不能及时、准确地得到纸质图书馆中传达的信息,容易误导读者,降低图书馆操作的效率。因此,图书馆需要将数字图书馆和纸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进行集中,使图书馆的信息得以统一,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2.业务内容局限

现在图书馆管理系统在登记用户信息、还借书等方面的应用更加广泛,并没有发挥数字图书馆的作用。这些功能不能有效的管理图书馆资源,图书馆管理系统应该发展更多的业务,如电子文档、资金管理、人员管理,来满足更多的业务需求。

3.图书馆管理核心不明确

现如今,图书馆管理系统是将图书作为中心。但是,图书馆真正的服务对象应该是读者,应该以读者服务体验为中心,然而现在大部分的图书管理系统做不到这一点。因为多数系统不能综合评价图书馆的运行情况,也无从得到读者体验图书馆之后的满意程度,缺少信息交流,容易阻碍图书馆管理,导致图书馆管理效率降低。有效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对书籍资源进行整理,还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优化图书馆服务,从而使读者更加满意。

三、管理系统发展趋势

1.加强合作理念

现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为了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慢慢走向人性化。但是图书馆管理系统还存在不少的题。首先,图书馆管理系统无法兼容多个方面的信息;其次,设计者设计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也有一定的问题,例如,导致信息孤岛现象仍未改善的主要原因就是图书馆管理系统不能及时、迅速地将各类纸质资源和数字型资源整合起来。因此,图书馆应该与各方面相互合作并达成一致协议,保证各类资源的整合,只有这样才可以迅速开展各类工作,给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完善图书馆管理观念

管理观念对管理服务的深入认识,如果图书馆管理服务缺少管理理念,那也就只是能自动的完成一定的工作程序,难以将管理者有效的管理思路体现出来。当前图书馆管理系统大多不能体现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不清楚谁是真正的服务对象,更加注重图书的管理,而忽视了读者真正的需求。所以为了实现以读者为重心的管理思路,图书馆应该以读者为中心,设计者应该重新设计和完善对读者有利的新型管理系统。其中的重要内容是将资源、服务、管理三者紧紧地连在一起。这样才能使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发展日新月异,保证服务质量。

3.采用数字化新技术

当前,想要进行内部整改和提升的各行各业,都会选择利用数字化新技术。那么数字化新技术在图书馆管理系统改革中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图书馆运转中所产生的数据和信息都仅靠人工操作,那将是一项十分繁琐的工作。但如果利用数字化新技术对图书馆所产生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科学、高效的处理,也许还会挖掘更多的信息。同时可以通过数字化新技术分析各类数据,比如通过读者对各类图书的喜好程度,来对读者做出适当的推荐,使图书馆的服务令人舒适。

4.提高服务评价系统

服务评价系统可以将读者对图书馆管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系统的采集,查看读者反馈回来的信息,在读者与图书馆之间搭建交流的桥梁。若提高服务评价系统,则可以根据读者反馈的信息对管理系统进行调整,给读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四、结语

随着当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图书馆需要满足更多的需求,那么图书馆管理系统就应该跟随着当展脚步与时俱进,始终以读者为中心,解决图书馆管理系统现存的问题。此外,还应利用新技术对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善,更大程度的提高管理效率,更好的传递信息传承文化。

参考文献

[1]李书宁。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发展热点与趋势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1(06).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90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