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904012

【导言】此例“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精选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图书馆 院系资料室 网络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407—02

一、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网络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

1、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最初是学校的文献中心,是为教学和研究服务的。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图书馆包含了科学、政治、经济等各种各佯的科学资料,是学校的重要的文献和资料中心,不仅仅只是供研究教学使用,渐渐对全校师生开放,甚至是一些取得资格的社会人士。

2、院系资料室的作用

院系资料室是高校文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学校图书馆的指导。所存放的文献资料是“专”而“精”的专业性非常强的资料,因此主要面向本院系的师生,供他们教学和或者科研使用。

3、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网络一体化的必要性

首先,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网络一体化建设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资源和成本。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网络一体化建设可以让双方的文献资料互通使用,避免文献资料重复购买。使得节约出来的资金用来购买更多有用的文献资料,同时节约的资金还可以用来更加有效的管理宝贵的文献资料,从而避免管理不善和管理不到位,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其次,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网络一体化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势互补。学校图书馆和各院资料室的使用资金是不同的,且都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需要对有限的资金进行合理的利用,才能使得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发挥更大的作用。高校图书馆是对不同的人群开发的,应该根据学校的特色,合理布局文献资料,尽可能多的丰富图书馆的文献资料;而院系资料室因该收藏一些专业性强的学术性、科研成果、专家言论等文献,这样使得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更具特色。与此同时,将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网络一体化,形成一个完善的统一的文献体系,便于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文献统一管理,且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全校师生。

最后,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网络一体化建设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人才。因此,高校师生对知识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而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没有一体化,仅仅图书馆的文献资料不能完全满足其他院系学生的对知识的需求,切图书馆是面向全校师生的,使用率高,有可能出现图书馆提供的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因此,我们也常常看看学校图书馆占位置的现象普遍存在。而院系资料室仅仅供本院系师生使用,文献资料有时还会出现闲置状态,使得资源白白浪费了。而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网络一体化产正好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

二、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网络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管理不统一,文献重复建设。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图书馆与院系料室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所以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很多时候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协调,图书馆和各院系资料室只知道根据自身的需求,而随意购买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料,这样很难避免图书馆和各院系资料室重复购买文献资料,使得大量的资金被浪费。而图书馆和各院系资料室的资金状况不一,能够使用的资金也是有限的,所以很多时候由于一些不必要的浪费,使得一些使用价值较大的宝贵的文献资料却因资金不足而无法购买,这真是得不偿失。

2、各院系之间文献资源建设参差不齐。由于每个学校都有着各自的特色,所以对各院系投入的人财物力是不同的,因此各院系资料室的使用资金也不尽相同。所以那些资金充裕的院系可以大量购买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料,使得本院系的文献丰富,同时使得本院系的师生收益。然而那些资金不足的院系就无法随心所欲的购买自己所需了,使得本院系文献资料不能满足本院系师生的需求,这样会进一步加大各院系之间的差距。并且各院系资料室文献资料建设度不统一,会阻碍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网络一体化发展进程。

3、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各自为政,使得文献资料利用率不高。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没能形成一体化管理,从而使得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资料互通性降低。各院系资料室大多都只供本院系师生使用,而单独一个院系的人员毕竟有限,因此会造成一些文献资料很多时候出现闲置,然后其他院系有这方面需求的师生却无法借阅到这些闲置的文献资料,这样就形成了极大的浪费。

4、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的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不一,不利于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网络一体化建设。院系资料室与图书馆相比,院系资料室起步相对晚一些,起点没有图书馆的高,院系资料室管理人员的知识理论和管理水平也是不能够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相比的。因此,在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网络一体化进程中,院系资料室工作人员所提供的服务水平不能满足一体化建设的需求,这样不利于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网络一体化进程。

5、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管理技术和软硬件设施不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文献资料也越来越多,传统的管理手段已经满足不了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管理的需求,从而使得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文献资料在“借借还还”中遗失,或者是造成这些文献资料的序号和收藏混乱,从而使得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网络检索系统不能有效的检索到所需的文献资料,这些都是图书涫与院系资料室的网络没能一体化所造成的。

三、如何加强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网络一体化建设

1、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文献资料建立一个统一的完善的管理体系。院系资料室应当作为图书馆的延伸和补充,受图书馆的统一指挥。高校领导应该对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网络一体化达成共识。因此,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的文献资料能够在图书馆的统一指导下进行管理和协调。院系资料室所需要购买的文献资料在图书馆的指导下,使之与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形成互补,并且可以互通有无。这样有利于个院系资料室和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形成各自特色,拥有各自独特的文献资料,同时双方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体系,将所有文献资料共享,这样更加有利于服务全校师生,使得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的文献资料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2、图书馆和各院系资料的采购统一有图书馆进行购买,进行合理优化配置。这样可以避免图书馆和各院系资料室各自为政,而盲目采购所需资料,使得一些文献资料重复购买,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同时还可以将节约出来的资金拿来采购更加珍贵的文献资料,而不会出现因资金不足,无法购买自己所需文献资料的情况。文献资料统一由图书馆采购,这样图书馆管理者就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特色,采购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自身特色的文献资料,从而使得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都能够有着各自的独特性和专业性。

3、学校应该加大对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人财物力的投入,从而使得图书馆和各院系资料室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顺利实现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的网络一体化建设的需要。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各种文献资料层出不穷,信息量成几何倍数增长。为了对各种文献资料的有效管理,需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因此,学校为了 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网络一体化建设,必要的投入是必须的,这样才能改善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软硬件设施,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4、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网络一体化建设,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与专业技能。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的各种软硬件设施的使用,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的人才才能正确使用这些设备,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时,也要引进一批优秀的具有丰富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管理经验的人才,才能进一步加强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网络一体化建设。

5、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和各院系资料室的文献资料共享,使得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文献资料能够更加有效的服务于全校师生。这需要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文献资料的使用与借阅。从而形成所有的文献资料有图书馆统一借阅分配,各院系资料室的资料也可以通过图书馆进行对外借阅,但是各院系的师生可以优先享用本院系的文献资料。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本院系优先获得本院系资料室的文献资料的使用权,从而保持各院系的一个资源优势。同时又可以让各院系的文献资料能够扩大服务范围,使之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最终满足全校师生的需求。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种科学技术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往往解决一个问题,需要用到多种科学知识,所以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以复合型人才为主的。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尽可能多的了解和学习知识,这样才能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上生存下来。

总结

高校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网络一体化建设是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学校图书馆和各院系资料室为了适应高校的快速发展,与国际化的专业化的学校接轨,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的网络走向一体化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集中人财物力,用于学校文献资料的建设和管理,使得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真正成为学校的文献资料中心,从而更加有效的服务于全校师生,为全校的教学与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裴玉香孙继亮高校系资料室与图书馆走向一体化的改革开端——关于申请硕士点、博士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有关书刊资料评估规定的几点建议[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年05期

[2]刘德城福建省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学术研讨会总结[A]论新时期的图书馆服务——福建省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3]侯心如面向21世纪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教育[A]论新时期的图书馆服务——福建省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第二篇】

1.1现代图书馆是高校的“心脏”

图书馆是文献资料藏阅中心,它既包括现实馆藏,也包括虚拟馆藏,馆藏资源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图书馆是数字化信息汇集中心,大学图书馆是教学、科研的中心,汇集了各种电子图书、中外文数据库及各种网络信息资源,是数字化信息中心。图书馆是信息、文化、学术交流中心,利用学术报告厅进行各种学术研讨会或学术报告会,利用不同规模的讨论室进行文化、教学、科研的交流和论证,利用多功能厅、视频会议室、音频阅览室、展览厅等学习和交流新知识。图书馆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学习和交流,掌握新知识,进行科研活动,利用图书馆的文化氛围组织各种学习经验交流会、各种演讲、朗诵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在外部环境上,馆外环境中的山水、树林、道路、草坪、花卉、石桌、雕塑等艺术化装饰无疑会起到调节身心的作用,以宁静、自然、优美、幽雅、恬静的学术环境,富有文化艺术的神韵吸引读者的到来,引人入馆,引人入学,引导读者进入深邃广博的知识天地。

1.2图书馆是引领校园文化活动中心

大学校园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但高校主要的任务是培养人才,校园文化不是简单的娱乐,要充分体现知识的高雅性、学术活动的生动性。图书馆是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作为图书馆应树立自己的特色文化品牌,起到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吸引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图书馆的文化活动,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达到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

1.3馆员素质及业务水平促进图书馆发展

图书馆工作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馆员是图书馆的主人,图书馆强调“以人为本”,不仅要“以读者为本”,重视读者的服务工作,而且还要“以馆员为本”,充分调动馆员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文化传播作用和教育作用。现代图书馆中,科研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图书馆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图书馆应为馆员营造专业理论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的工作环境,引导馆员多动脑、勤思考,在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用理论指导实践,把科研工作作为提高馆员素质、业务水平的重要措施。

二、现代图书馆的建筑理念

2.1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

一要重视图书馆位置选择。图书馆位置的选择,既要考虑校园的整体规划,又要考虑读者来去方便。选择环境幽静的位置,在校园内读者比较集中的教学区与生活区的中心位置,便于读者来往图书馆,以体现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二要实现一门式管理。除特藏阅览室和密集书库外,各阅览区采用大开放式管理模式,无隔断,不设大门。只在图书馆大门口设一个大门。一门式管理使读者只需进图书馆大门,方便读者在图书馆各楼层、各阅览区阅读和学习,只需刷卡走门禁进入,出门时走图书防盗门,真正体现方便读者的人性化服务;三要采取一站式服务。将文献资源(书刊合一)、计算机设施、人员全部依据学科来分配集中,以便读者在同一学科阅览区,即可获取计算机查询、阅览、参考咨询服务,实现藏、阅、检索、参考咨询四位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同时在各个阅览区内配备文献检索机;四要设置总服务台。借还图书馆都在一楼完成,方便读者,一楼图书馆借还工作机应设双面显示器,利于读者清楚自己的借还信息,避免图书及读者的借还信息丢失;五要设置公共检索区。方便读者了解文献资源的位置,设置方便读者阅览的书架,在阅览桌安装电源及网络插孔,供读者查阅文献信息,使用可以放书包的双层阅览座椅等,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彰显人性化服务理念。

2.2实现实体空间信息共享

图书馆在建筑设计上要考虑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特点,设计上要大开间,无间隔;统一层高,统一柱网,统一荷载,实现图书馆每一层都为通透、扩展的大平面;图书、期刊的摆放也应是大开间,无隔断,全开架的阅览模式,实现藏、阅、借一体化,馆内实体空间既是藏书场所,又是阅览室,也是借书处。实现人在书中,书在人旁,人居书林,书在心中的意境。

2.3虚拟空间信息共享

电子阅览室的设计尽量占用最小的实体空间,局域网接点实现无线覆盖,在各楼层、各阅览区都能无线上网,在图书馆内何时何地都能上网查询,真正体现数字图书馆不受时空的限制的特点,设置阅报器及移动图书馆。移动图书馆通过设置个人空间与图书馆OPAC系统对接,使用手机或移动设备登录实现了馆藏查询、续借、预约、挂失、到期提醒、热门书排行榜、咨询等自助式移动服务。可以自由选择咨询文档、新闻、公共(通知)、新书推荐、借书到期提醒、热门书推荐、预约取书通知等信息交流功能。

2.4动静结合

为了使图书馆成为信息、学术交流和学习讨论的重要场所,馆内还要配备先进信息技术设备的报告厅、电影厅、多功能培训室、不同层次的研讨室、同步视频会议室、音频室、视频室和展览厅等。这些场所给教学科研提供了一个协作、研究的讨论空间,成为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图书馆员与读者互动的讨论交流场所。同时,也是读者开展读书会、创作交流会、英语沙龙、音乐会、社团活动等活动的最佳场所。

2.5舒适阅读

舒适的阅读环境可以是读者舒缓身心,消除疲劳,宁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图书馆内外环境的美化、装饰、装修,可以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陶冶情操,激励人们不断进取和开拓。

2.6智能化管理

医学图书馆作为一个主要的信息资源服务场所,图书馆智能化管理势在必行。图书馆智能化管理主要体现在:①办公智能化:图书管理系统自动化,通过RFID系统读者可定位每一本书的具置,图书管理员可进行快速高效的流通处理、库存管理、盘点图书、电子阅览室座位查询、阅览室座位查询等。可提供自助服务并进行智能化管理,如自主办证、智能复印机、图书收纳箱、24小时自动还书机等。②楼宇管理智能化:设立电监测、空调系统监控、给排水系统监控、电梯监控、门禁系统等。③消防智能化:图书馆是消防重地,建立火灾报警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避免火灾发生。④安保智能化:建立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安装防盗报警系统、健全门禁系统、发挥图书监测仪系统的作用。

三、结语

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创新;基本思路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302-01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简单地以物质文化建设为目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目前社会公众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普遍提高。2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时代。科技创新与知识创新对于社会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日益重要。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在社会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新是学习型社会的标志性特征,是推动我国人力资源建设、为实现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的保证。因此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是势在必行的。

一 图书馆管理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图书馆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县级以上城市约有2770家图书馆。无论在图书馆总数、馆藏书籍数量以及馆员人数上,我国都排在世界的前列。这是我国对图书馆事业的重视程度的体现。不仅如此,我国在图书馆的管理方面也在不断改进,与过往相比,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图书馆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得到了普遍重视。目前关于图书馆员培训、职业继续教育以及馆员职业生涯规划等许多体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人性化的措施已经逐步纳入了图书馆的议事日程,并且不少图书馆在该方面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2.关于图书馆内部管理的意识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除此之外,随着社会公众的意识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组织机构对图书馆事业的关注与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从整体上看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从当前世界图书馆管理现代化的整体趋势来看,我国图书馆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以及不足。首先,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力水平偏低,这是由于许多图书馆多聘用退休工作人员,而并非按需引进专业化、高层次的人才造成的。这也导致图书馆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完全达到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其次,图书馆内部管理方面对人文方面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者将较多的精力集中在技术层面的改进,使得管理与发展存在不协调。再次,图书馆行业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明显不足。

二 影响图书馆科学管理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我国图书馆现状的调研分析发现,影响我国图书馆科学管理、创新管理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传统管理思想对改革创新的束缚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思想比较偏重书本,工作人员将工作重心主要放在馆藏内容的管理上。例如传统的图书馆管理规定主要是针对读者设定,主要作用是预防图书馆书籍的损坏,很少考虑对图书馆社会信息需求的变化,对于图书的利用率也缺乏有效管理。

2.体制与机制对图书馆管理的束缚

我国目前现行的图书馆管理基本上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未能从全国的宏观层面对图书馆进行统筹规划和分工协调。行政指令对图书馆的干预较多,如图书馆馆长的任命直接由上级部门进行任命,部分馆长在出任前甚至没有图书馆从业经验。而国外比较发达的图书馆基本上都采用分权分散管理型,图书馆的馆长任命采用公开招聘和直接任命两种方式,要求比较严格。

3.对图书馆地位与作用的认识的欠缺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书馆建设得到了国内外相关组织的普遍重视,具体表现在扩建新建图书馆、增加图书馆经费、注重图书馆建筑设计等。但是依然存在如下问题:在国内,由于图书馆非盈利、社会公益性等特点,图书馆业务一直被置于行政边缘,政府部门对图书馆的管理采用行政管理的方式,导致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问题比较突出。另外,图书馆知识导航以及社会教育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相关组织和部门对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存在着严重的认识不足。

三 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基本思路

1.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指导思想

在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是走极端路线。例如在对待西方管理理论方面,或者是抱着传统守旧的思想拒不接受,或者是对西方的管理理论趋之若鹜,全盘接受。尽可能立足我国的现实情况,充分吸收两者的优点长处,使之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为我国图书馆管理量身定制的管理理论。总之,我国图书馆管理的创斯必须以中国特色理论为指导,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在现有的条件下,利用各种资源及理论经验,统筹安排,保证图书馆的协调运转,实现效益最大化。

2.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

图书馆的创新管理是时下图书馆管理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是必须遵循以下4个原则才能保证图书馆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第一是系统性原则。第二是人本性原则。第三是可行性原则。

3.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科学管理体系

图书馆的管理体系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图书馆外部管理系统,二是图书馆内部管理系统。外部管理系统通过服务与宣传,赢得外界的理解与支持。内部管理系统主要是理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得图书馆整体功能得到最优化配置。

(1)图书馆外部管理系统。影响图书馆管理的外部环境主要指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这些都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支柱,图书馆必须不断协调内部资源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2)图书馆内部管理系统。图书馆内部管理系统是图书馆管理的核心,是图书馆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基础。因此在图书馆管理创新过程中,必须时刻以打造良好的内部管理系统为目标,切实使图书馆的各项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

四 结语

本文在分析图书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先对图书馆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其次指出了传统管理思想对改革创新的束缚、体制与机制对图书馆管理的束缚、对图书馆地位与作用的认识的欠缺等对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影响;最后,从图书馆管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科学管理体系等方面对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基本思路进行了探究。

参考文献

[1] 白海龙,赵胥炯。图书馆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分析[J].晋图学刊。2007(3):63-65;69

[2] 胡昌标。如何用统计软件SPSS分析试卷信度[J].科技资讯,2006(17):146

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图书馆学专业;现状;生存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206-02

一、图书馆学专业的生存现状分析

1.图书馆学教育的过程改革加重了自身的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图书馆教育的发展迅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上世纪90年代后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使传统的图书馆学教育步履艰难。于是图书馆教育界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摆脱这个专业所面临的困境。如专业目录的调整、教学方案的改进、教学课程的重新设置等。

在1993年7月,国家教委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图书馆信息档案学类属于历史学,下设“图书馆学”、“信息学”、“档案学”等三级学科。但四年以后,1997年4月开始,教育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全面组织进行了对1993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工作,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列为一级学科。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本科专业目录,图书馆学专业与原情报学(信息学)专业分离,信息学隶属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属于管理科学门类。图书馆学教育专业的频繁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实践都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更加造成了该专业在几年的时间里就业困难的局面,使得学生和用人单位都降低了对该专业的认同感,图书馆专业的就业前景令人担忧。

2.相关专业人才正在主动进军图书馆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国内的图书馆事业发展很快,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当时,北京大学、武汉大学都开设有正规的本科教育,同时各种图书馆学的承认教育与短期培训也掀起了一个浪潮。后来这个良性的发展趋势受到了“”的阻挠。1977年高考恢复以后,各个高校的图书馆专业继续开课招生,图书馆专业也对该专业方向的学院有了大量的需求。90年代,图书馆专业进入了变革调整期。由于市场经济、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专业的招生出现了一定的困难,图书馆、情报、档案等工作共同承担知识信息保存的使命,许多相关专业的人才到图书馆工作。不难看出,从图书馆专业中分离的情报专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图书馆专业本身,而服务性质相似的图书馆SDI服务却变得门庭冷落,尽管有虚拟咨询出现缓解了无人问津的状况。图书馆学专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首先保住图书馆这个根据地,必须通过自身的改革去保住和扩大自己在图书馆就业市场中的份额。

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信息时代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图书馆专业的发展方向与图书馆专业的学生的培养模式。图书馆本身的社会地位是不容忽视的,贮藏着传统的社会信息,为大家提供传统的咨询的服务。随着IT行业的迅猛发展,信息的传递比以往更加的方便快捷,人们可以足不出户,通过信息的直接供应平台如Google、百度、搜狐等,查询到世界各地的新闻与信息。此外国内外各大科研机构,企业团体在互联网上都开设有自身的信息咨询平台,能够满足客户各方面的咨询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图书馆专业的发展应该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对图书馆专业的学生进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专业教育与培训,是图书馆内部的信息管理者或者是图书馆馆员能自如运用计算机技术。如果单纯的为公益性的图书馆培养文献管理人才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其他学科掌握的广度与深度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当然由于各个学科的不断分化与结合,作为图书馆馆员来说,单方面的专业知识是完全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图书馆的信息管理者对图书馆的管理技能与技术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更应该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专业的计算机技术手段,为图书馆的发展与图书馆的使用者提供全面与快捷的服务。所以在这样的社会,图书馆学专业需要解决好生存的外延问题,建立相对合理健全的图书馆教育教学体制。

二、影响专业生存的积极因素

1.图书馆的实用性很强

在1876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成立,这是历史上最悠久的图书馆。其宗旨在为发展、促进及改善图书馆服务与图书馆专业提供领导方向,保证全民的信息需求。其目标在于宣传图书馆与图书馆专业的价值与意义。在实际的工作中,特别是高校的科研是离不开图书馆的帮助的。现在有些人滥用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走功利性的道路,科研中利用图书馆弄虚作假,但不可否认图书馆只是人们进行交流获取知识的手段,他在现实生活,教学,研究的应用性事不可否认的,这便是图书馆学专业赖以生存的基础。虽然在图书馆工作者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使其信息的处理更加方便,但是图书馆的文献信息管理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是不尽相同的,如分类、主题、编目、馆际分工协作、资源共建共享、文献检索等等。现在的数字图书馆也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工作的操作流程,例如“开放存取”(openaccess)技术,从其操作系统里的框架分类目录、文件分类目录、文件以及数据库结构、搜索引擎和网络资源整合等技术身上同样可以看到我们图书馆学的专业技术,正是它们使得图书馆学专业生命之树常青。

2.图书馆专业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学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互联网中出现了许多的数字图书馆,图书馆的资源建设需要更多的能够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人才与图书馆专业的人才相互配合,使其为教学与科研服务。图书馆学也与其他的相关学科共同的发展壮大,如与情报学、档案学等重组。在1984年,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的成立,之后很多高校在图书馆学专业中分设情报学、档案学、出版学、信息管理学等专业。这样图书馆、情报、档案、出版等工作,共同担负者知识信息的保存、传播和利用的使命,在文化传承与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这些学科的相同点将它们组合起来发展,不仅有利于图书馆学的发展,也有利于其他相关学科的顺利发展。

三、新形势下图书馆学专业发展的对策

1.继承与发展图书馆的原有特色

传统的图书官学是从图书馆的实践活动中逐步产生的一门科学知识。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传统的图书馆学建立了一整套有关图书的校勘、注释、目录、编纂等知识体系。1807年开始,德国图书馆学家施雷廷格使用了图书馆学,更加系统地阐述了图书馆学的今本知识,讲授的课程包括了印刷史、古文书学、图书馆经营等科目。在过去的几年里,曾经出现了对传统图书馆学的完全否定,认为它是虚无主义,使得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对图书馆专业的发展失去了原有的信心。虽然这一时期的图书馆学主要侧重于经验性与知识性的培养,知识的深度与理论含量有所欠缺,但是这样传统的图书馆学并不是毫无优势的,非常有利于学生丰富专业知识,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新的形势下图书馆要寻求自身的建设与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并不是盲目的,需要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的发展。上述所知,现在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较之以往更加紧密,图书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也不例外。传统的图书馆学的教学内容有利于现代网络资源的合理有效的组织与完善,可以肯定地说图书馆学中对信息的组织、加工、处理等一系列的理论体系在科学技术到来的时代越来越显示它不可忽视的作用。图书馆学教育体制虽然有所改变,当时不等脱离原有的教学模式,否则单纯的“追求科学技术论”的图书馆学会在今后发展的道路上频繁受阻,更加会落后于西方的图书馆教育。

2.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的技术发展相融合

图书馆学的传统优势固然非常重要,本专业的学生是必须要认清这一点的,但是在图书馆学发展的过程中,又不能故步自封,不求进步。图书馆学的学科内容本身也是在与技术、与社会发生着联系与变化的,所以在教学内容上也要不断变化。就笔者所在院校陕西理工学院而言,图书馆学科本科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备系统的知识信息管理基础理论和技能,能在图书情报部门或政府、事业、企业、教育等单位从事知识信息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图书馆学基础、信息管理学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多媒体技术等,主干学科包括图书情报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样的学科设置有利于在你发挥传统图书管理学科的基础上,同时培养技术型人才。现在中国的各大高校的目标基本上是成为一所具有竞争性的综合性大学,所以随着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改革,各大高校也利用自身的优势,文理结合,改变传统的理论培养模式,注入计算机技术实践的操作流程,是学生成为专业性与技术性结合的人才。

当前,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学的领域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人们都普遍注意到了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科技的影响力。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抛开传统的图书馆教育模式,把图书馆专业全部开设成技术课程,所以处理好传统的图书馆教育与现代技术之间的关系对于该专业的发展,特别是对培养该专业的学生适应当今的社会需求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3.与社会、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相一致

图书馆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它总是要与社会改革与教育改革的进程而同步前进的。现在各高等院校在建立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在教育思想上正在进行“淡化专业,宽口径培养”的变革,图书馆学教育改革也要顺应这种形势,但现在在管理体制方面却面临着一种无奈的局面。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是不可分裂的学科,一个重视社会的信息系统的组织与建设,另一个重视技术的信息系统组织与建设。两个同根生、不可分割的学科要建立独立的学院因其规模比较小而很难行得通。但整体并入某个学院又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学院,分开来入院又会割裂这两个学科之间“一衣带水”的关系。按照目前大学教育体制的发展,不建立大的学院又会限制学科的发展,所以图书馆学教学单位体制的改革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在教学内容上,图书馆学也要按照“淡化专业,宽口径培养”的现代教育思想组织教学内容、建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韩冬梅,敬卿。论图书馆发展与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改革[J].图书馆论丛,2002,(2).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90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