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社会论文论文(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474784

【导言】此例“社会论文论文(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初中社会论文1

为检阅两年来我市中小学科普教育成果,推进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加强与促进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培养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推动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根据《“科普之光”*市中小学第四届科普节活动计划》(*教体普字[*]9号)安排,决定举办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成果展评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作品展评

1、参加对象:中小学生。

2、展评时间:*年11月20—25日。

3、作品选送要求:⑴以直属学校、乡镇(街道)级中小学为单位选送作品。⑵选送作品分创造发明、光电技术、制作创作(科幻绘画[60cm*40cm]、泥雕塑等)、工艺美术四大类。各单位参展作品数量要求,制作创作(其中科幻绘画、泥雕塑各2件)、工艺美术类每类选送10件以上,创造发明、光电技术类每类选送6件以上(小学组光电技术类作品不作要求)。⑶选送作品必须突出原创性、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⑷已参加过以往市级以上综合实践活动展评的作品不得再次选送。

二、*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优秀论文评选

1、论文体裁:调查报告、经验总结、理论文章等。

2、论文主要选题范围:⑴科技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⑵科技教学课程(研究型、拓展型课程)开发、构建的研究。⑶科技活动模式研究。⑷科技教育(活动)的资源开发(社会科普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育活动方案的开发与实施、活动器材的研究开发)。⑸科技教师的素养发展及其培养。⑹科技特长学生的培养研究。⑺科技教育的评价、学生科技素养的评估研究。

三、*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活动成果展评

1、参加对象:全市中小学校。

2、主要内容:围绕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三大线索,以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主要内容,以开展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体,将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放在首位,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创设各种活动情境,使他们在生动鲜活的实践活动中感悟道德内涵,体验成长快乐。

3、有关要求:⑴以直属学校、乡镇(街道)级中小学为单位制成二块展版(90cm*120cm)参评。⑵展版必须主题鲜明、内容鲜活、形成系列。⑶已参加过以往市级以上综合实践活动展评的展版不得再次选送。

四、*年绍兴市青少年航模(*赛区)比赛

1、比赛项目:⑴橡筋动力模型飞机飞行比赛(小学)。⑵橡筋动力模型伞翼机飞行比赛(初中)。⑶“东方号”电动拼装模型拼装、航行比赛(小学)。⑷“极速号”电动遥控快艇航行比赛(初中)。

2、参赛对象:全市各初中、小学在校学生。

3、参赛办法:⑴比赛分初中组和小学组。各赛区各校选派9-10人组队参赛,每队必须有辅导老师1-2人参加。为争取团体优胜,每单项可报3-5人(限报5人)参赛,参赛报名表于11月10日前交*市青少年宫,由*市青少年宫具体组织比赛。⑵为使比赛统一有序,参赛模型由绍兴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绍兴科技馆)统一提供,请各校及早直接联系购买。

4、比赛时间和地点:*年11月22日,地点另行通知。

5、奖励办法:按参赛人数20%的单项优胜成绩于*年11月30日前报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绍兴科技馆),市级组委会将按成绩分别发给市级获奖证书,以资鼓励。二个项目的名次相加为团体总分,*赛区中小学各取最小数值,发给团体优胜奖状。对于普及面广,成绩优胜的学校,本赛区将推荐中、小学各1个申报市级优秀组织奖。

社会类论文2

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以后,逐渐直立行走,双手被解放出来。于是,人类从事大量的劳动,发明和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刀、石钻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征服自然的开始。后来,发明了钻木取火和弓箭,制造并大量使用手工磨刻的石器,用于采摘野果和猎取野兽,以便维持自身的生存与繁衍。此时,原始人群居于洞穴。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耕作、播种和圈养牲畜,从而人类石器化社会过渡到游牧化社会。

2游牧化社会

随着牧群逐水草迁移,原始人走出洞穴,开始居无定所,过着以牧养牲畜为主的游牧生活,并形成游牧部落。在部落之间出现了以牲畜为主的交换。随后,在部落内部发生了牲畜私有和私人交换,公有制逐渐解体。后来耕作、播种技术飞跃发展,人们开始建造草屋,集体开拓耕地,出现了以耕作为主的居住在固定场所的农业部落。由于耕作技术的大发展和私有制的建立,农业部落逐渐转化为村社,形成了种族群体并从牧养牲畜转向发展农业。

3农业化社会

人类社会发展到农业化阶段,是以农业生产(农作物的栽培、育种、耕作、灌溉等)为主。土地是基本的生产资料,劳动对象主要是自然界有生命的植物,人们利用植物的固有功能生产自身所需的产品,后来,由于农业技术的改进,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出现了剩余的农业产品。于是,一些人以剩余的农业产品交换土地和雇佣出卖劳动力的农民或苦力,从而形成了奴隶主和奴隶阶层,以及后来的地主和雇农阶层。这些奴隶主和地主,作为上层统治阶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然而,科学技术的洪流滚滚向前,历法的制定,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的蓬勃发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相继出现,形成了比较发达的知识系统,将经验、技艺、技术知识与直接劳动融为一体。但是,在农业化社会,“范围有限的知识并没有发展成为同劳动相分离的独立力量”。

4工业化社会

人类工业化社会是以机器大工业为主的社会。这个阶段主要有三个特征:———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早在一百年以前,马克思就提出了“科学知识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的著名论断。从16世纪到18世纪中叶,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的伟大成就开创了科学史上的牛顿时代,自然科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产业革命提供了知识储备。1764年纺纱机的发明,点燃了产业革命的火花。1768年,瓦特发明了比较完善的蒸汽机,它很快地应用于采矿、纺织、冶金、机器制造等各个行业,促进了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迅速过渡,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全球进入工业化社会。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自然科学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为电学和磁学的理论奠定了基础。1867年,西门子发明了电机;1881年,爱迪生建造了大型火力发电站;1884年,内燃机应用于汽车,以电力工业为开端,其它工业诸如化学、汽车、飞机、农业机器等技术密集的新兴产业广泛发展起来,标志着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自由资本主义也随之进入垄断资本主义。

工业化社会发展进程表明,科学革命引发技术革命,技术革命导致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引起社会形态的改变。———资本家和产业工人的出现,形成了残酷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在农业化社会末期,小生产者自发产生分化,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产资料被剥夺,沦为“自由”劳动者。而一些生产资料占有者则积累大量货币资本,雇佣“自由”劳动者,开办工厂,经营商店,残酷剥削劳动者,捞取巨额利润,成为资本家。资本家用延长劳动日、提高劳动强度和改进技术等方法强化剥削工人。社会财富愈来愈集中于少数大资本家手中,形成垄断资本家,他们统治和主导社会的进程,加深了资本家和产业工人以及其他社会阶层的矛盾。———社会发展重点从农业转向工业。从石器化社会到农业化社会,人们主要依赖土地,种植作物,采用的农业工具基本上变化不大,镰刀、斧头、刀具等延续使用数千年,只在灌溉和植物品种方面有所改进。但在18世纪工业革命中涌现出大批发明和新技术,这些发明和新技术导致了大量工厂和企业的诞生,人类社会的结构开始从农业模式转变为工业模式。社会发展重点从农业转向工业。

5信息化社会

这是人类目前正处在的一个独特的社会。说它独特是因为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事物的认识逐渐深化,将目光从农业化社会的物质、工业化社会的能量转向信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人们的意识中信息地位的提升是与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的出现分不开的,它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转折。人类的信息活动,自古有之,那时,人们通过眼神、手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来相互传递信息。后来人类创造了语言文字,使信息的传递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印刷术的发明,便于文字和绘画记载和迅速传播。但是,信息用自然语言文字表述、处理和传播速度都不能满足当时人类生产活动的需求,严重制约了信息在提高生产力中的作用和地位。只有到了20世纪中叶,许多重大科技发明才使信息成为生产中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的主导力量。计算机的发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问世,是20世纪划时代的重大事件,表明了计算机时代的到来。那时,计算机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和事务处理。后来,计算机向大容量、超高速运算和微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出现了巨型机、PC机和智能计算机,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大量信息快速处理的问题,为信息化社会奠定了技术基础。二进制的诞生二进制是逢二进位,只采用0和1两个符号,便于物理状态的表述,简化了四则运算,节省了存储空间。

二进制是继人类发明阿拉伯数字之后又一次伟大的创举,世界上任何信息、知识都可以用0和1表述,成功地解决了大量信息表述简化、存储占有空间大幅缩小的问题,为全球实现数字化铺平了道路。信息通信的革命1837年,莫尔斯首次公开试验电报信号,7年后开通了电报业务。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次年开始了电话业务。1895年,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促进了电视广播和手机的普及。1958年,美国将通信与计算机结合起来,首创了数据通信方式,这种新的数据通信方式迅速被推广开来,在预测、预报、市场调查和经济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此,通信直接介入生产,实现了信息通信的革命。这次信息通信的革命的主要特点是:———各类工业实现信息化;———办公室和家庭实现自动化;———信息通信手段多样化。

网络技术的问世在21世纪前夜———20世纪90年代,人类打开了潘多拉(希腊神话中的女神)的魔盒,一个科技怪物———互联网降世了。互联网出现在人类社会舞台,显示了无比的威力。有些科学家认为,互联网的发明比飞机、汽车、原子弹的发明,对人类的冲击更广泛、更深远。目前,已有170多个国家加入国际互联网,全球网民接近20亿,我国网民已达5.58亿(2011年底统计的数据),就在20多年前,我们不敢想象,通过一个小小的电脑,可以漫游全世界。“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梦想实现了,如今,我们可以一边喝咖啡,一边通过网络与朋友聊天,谈生意,互通有无,了解全球动向。INTERNET的出现,的确是一件了不起的大发明,它对人类各个方面的影响,怎么超值估计,也不过分。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它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INTERNET将全世界计算机联合起来,使人类进入网络时代。

信息论的创立1948年,申农和维纳创立了信息论。信息论主要有三种类型:

1)狭义信息论,主要研究信息量的测度、信息量的统计结构、信道容量和信息编码的问题。

2)一般信息论,主要研究信息通信的问题,包括噪声理论、信号滤波、调制和信息处理等问题。

3)广义信息论,主要研究所有与信息有关的问题。

信息论的创立,为信息化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必须指出,信息论只从语法的角度解决了信息测度问题,而如何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测度信息,有待继续探索。今天,信息已与物质、能量并列成为人类社会三大基础资源之一。农业化社会主要以一种物质资源进行手工生产。两次产业革命使人类充分开发、利用物质和能源两种资源,依靠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创造了极其灿烂的物质精神文明的工业化社会。随着以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正沿着信息化社会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进。人们有效地开发、利用物质、能源、信息三种资源,创造出集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为一体的社会技术系统,造就出前所未有的丰富的人类财富。

6知识化社会

知识化社会是主要依靠知识和以知识工作者为主的未来社会。其基本特征为:———知识价值、地位和作用大大提升,它将成为一种重要资源和关键的生产要素。在信息化社会,人们逐渐发现,信息具有两面性,它是一个双刃剑,像水一样,既能灌溉农田,又能泛滥成灾。当前,人们普遍感觉:信息混杂、真假难辨、信息过量、不堪重负,必须对其加以分析、筛选,从中抽取有用的知识,而知识才是真正的基本生产要素,但这并不排斥信息的重要作用,知识和信息都是知识化社会中极其重要的生产要素,而知识则占主导地位。———知识工作者和知识产业工人出现,逐渐成为社会的主体。他们生活在知识社区,经常聚集在一起,讨论和交流科技发展动向,从而萌发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技术,并使之变成生产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知识产业的独立形成,促使社会原有的产业部门转型和重组。高科技产业主要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生物与生命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新能源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和环境科学技术。知识产业主要包括软件产业、教育产业、研究开发产业和情报咨询服务产业。

两者强力互动,构成知识化社会经济基础。———教育和人力资源培训领先,提倡人人终身学习,大力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人是最宝贵的资源,这句话并不准确。应该修正为:有学识、有才干、有技能的人是最宝贵的资源。在知识化社会中,教育和人才的培训不仅是一项消费,而更是一种高效益的投资。人们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确保知识化社会可持续发展。———建立以专利制度和著作版权、商标为主的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知识化社会知识活动有序运行提供法律保证。在知识化社会中,知识的共享性与独占性的矛盾更为突出。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时调整知识创造者和发明者与使用者和推广者之间的关系,适时修改或补充现有的法律条文,确保知识活动有序平稳开展。———现代知识科学理论的产生与完善。频繁的知识活动和知识产业的迅猛发展,促使现代知识科学理论诞生。现代知识科学理论主要内容包括:知识的生产、传播、利用、测度、增值,法律保护,以及知识的产业化和社会化。它的诞生与发展为知识化社会奠定理论基础。

7智能化社会

在知识化社会之后,人类将进入智能化社会。智能化社会是主要依靠人类和人工的智能并以智能产业为核心的未来社会,它是人类社会最高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为:———智能的价值、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它将成为生产中极其重要的因素和关键的不可取代的资源。知识虽然非常重要,但其作用有一定阈值。当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时,知识的弱点将凸显出来,静态的知识呆板、分散,脱离纷繁现实,只有活学活用,变成智能,方可解决具体问题,进行创造活动。因此,知识并不等于智能。智能是指运用信息、知识和经验等解决问题并进行开发、创造、发明的能力。随着生产力高度发展和认知的深入,人们逐渐感觉到,解决大量高层次、高难度的生产难题,需要将信息、知识转换成智能。另一方面,推进社会生产力高度可持续发展,需要大力开展创造发明活动,而创造发明活动更需要将信息、知识转换成智能。智能则成为生产中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和关键的不可替代的资源。———创造发明人员和人工智能科学家、技术专家大量涌现,他们将构成智能化社会的主体,成为推进社会生产力高度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在智能化社会中,人人创造发明,时时创造发明,事事创造发明,处处创造发明。

创造发明活动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创造发明人员不仅指发明家和科学理论家,而且还包括有创见、有新见解、有新观点的人员以及革新家,他们是智能化社会的骨干和精英。此外,人工智能科学家、技术专家备受重视,他们是智能化社会的领头羊,引领全民在各行各业中实现智能化。———智能产业的出现和智能化技术在产业部门、政府机构、学校、医院、家庭生活中普遍应用,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智能产业主要包括:机器人产业、智能系统开发制造产业、头脑产业等。这些新兴产业将取代或改造传统产业,成为智能化社会中的主导产业。———人们普遍追求的目标从高消费-享乐转向高消费-开发-发明-创造。在信息化社会和知识化社会中,物质财富丰盛,基本上满足人们高消费-享乐的需求。而到了智能化社会,物质则极大地丰富,人们除了高消费-享乐生活外,更多地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常常参加智能化园区的创造活动,以革新和发明为乐。———信息、知识、情报的获得者、传播者与生产者之间的界限难以分清,中介商和中介机构将逐渐消失。

在智能化社会,人们一方面从智能化网络获取所需的信息、知识和情报;另一方面,又将自身的创造发明,作为新信息和新知识,通过智能化网络向外传播。一个人既是获得者,又是传播者与生产者,将三者集于一身。故此,中介商和中介机构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代智能科学诞生。现代智能科学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人的智慧与能力,探索人脑的奥秘,阐明人的创造、发明、点子、思路、思想火花、灵感、直觉的生成原理、运行机制与规侓。二是人工智能,探索用超级计算机模拟和实现人类智能的原理、方法和技巧。三是智能化,研究开发机器人、智能系统、专家系统及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现代智能科学的诞生,将为智能化社会奠定理论基础。以上简要地阐明了人类七种社会形态,旨在后文中确定知识经济的涵义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类论文3

对“民族国家”和“国族”问题的理论思考/陈玉屏//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1).25~32

多民族国家建设中民族整合的双重困境及其突破:苏联和澳大利亚民族整合政策的比较分析/王蒙,张亚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6,(2).7~11

多民族社区自治――互嵌式族际关系构建的实践场域:基于云南多民族社区的实证分析/王茂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6,(1).56~60

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的认同困境及其应对思考/陈茂荣//广西民族研究,-2016,(1).15~22

放管结合 优化细则:民族优惠政策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实践考察/王晓云//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6,(1).20~25

关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与国家治理的思考/陈永亮//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6,(1).51~55

关于加快边疆民族地区开放、开发的思考:以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视角/虎有泽,云中//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5~19

基于品德养成视角的民族团结教育研究/赵北扬//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1).22~27

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民族主义的态度/吴孝刚//贵州民族研究,-2016,(2).1~5

论我国民族问题的“变”与“不变”/杨建新//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6,(1).1~7

论和平解放时期党的爱国统战组织建设/徐万发,柳欢//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6,(2).1~6

论中国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阻滞因素与破解思路/曹爱军,杨d飞//云南社会科学,-2016,(2).90~95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维构建/朱碧波//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6,(1).26~32

论中华民族构建过程中的边疆整合/孙保全//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6,(1).61~66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当代意蕴与中国意义/李淑云//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6,(1).115~118

美国国家认同的建构历程、挑战与启示/左岫仙,李元元//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1).28~33

民族学视野下的“新加坡经验”及其启示――以组屋“族群比例”政策为中心/高永久,张金国//广西民族研究,-2016,(1).1~7

我国城市民族工作新常态的形成及对策研究/彭建军,柏贵喜//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2).6~12

新形势下东部城市民族问题及其治理/兰俏梅//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2).13~17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特点及经验启示/邓玉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6,(1).109~114

缘何外出: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原因的理论探讨与具体解析/汤夺先,郭宁//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6,(1).8~14

争取人心: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根本/文进磊//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1).17~21

中国共产党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中的政党认同建设研究/白利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1).33~39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社区自治的现代实践问题/孙跃//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5,(6).66~73

中国特色民族政策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哈正利,雷振扬//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2).1~5

中华民族:从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论述展开/郝时远//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1).1~12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多民族国情认识的深化及意义/李元晖,孙懿//广西民族研究,-2016,(1).8~14

对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的伟大贡献:纪念逝世四十周年/李晓华,金炳镐//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1).13~16

二、理论综述

比较文学究竟是跨国还是跨民族的/韩晓清//西北民族研究,-2016,(1).99~103

从伊斯兰教的“一元性”看其“包容性”:以《玛斯纳维》为考察对象/穆宏燕//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6,(1).7~12

“大一统”与差异化: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社会研究:科大卫教授访谈录/科大卫、张士闪//民俗研究,-2016,(2).21~23

国内外“文化空间”研究的多维视角/伍乐平,张晓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3).7~12

过程意义分析法”:一种新的图腾研究方法/王进//广西民族研究,-2016,(1).59~63

后现论观照下的人类学与文化遗产民族志的理论导向/宋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3).13~17

“经典”与“理性”的平衡:伊斯兰哲学中正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丁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6,(1).1~6

景观意味着什么?――从河合洋尚《景观人类学的课题》谈起/刘正爱//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6,(1).86~91

历史人类学者走向田野要做什么/科大卫著、程美宝译//民俗研究,-2016,(2).24~27

亲属关系是什么?――萨林斯与蔡华的分歧/刘宏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1).10~17

土家族吊脚楼视觉解析:基于莱斯特六种分析视角理论/商世民//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2).61~64

文化人类学的认识论刍议/何星亮//世界民族,-2016,(1).32~41

新教教义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关系(附:《新教教义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关系》整理后记/王铭铭,张瑞)/费孝通//西北民族研究,-2016,(1).-5~29

新石器化――从非洲到欧亚以远/[英]罗兰(Michael Rowlands)著、张力生译、汤芸校//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1).1~9

“燕窝贸易”与“海洋中国”:物的社会生命视野下对“乡土中国”的反思/余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1).18~24

三、社会、文化及其变迁

阿联酋华人穆斯林现状研究/武宇林//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6,(2).74~76

边境跨国婚姻移民治理:挑战与破解之道/陆海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3).48~53

藏传佛教活佛官邸的建筑形制与美学特征:以甘肃拉卜楞寺嘉木样寝宫为例/黄跃昊,杨林平//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6,(2).159~165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模式研究/刘立祥//贵州民族研究,-2016,(2).39~42

传统文化承载者的世纪变迁:李健《的唐卡艺人》序言/马戎//西北民族研究,-2016,(1).73~77

创世史诗中苗族社会秩序构建与地域生态文化:以《亚鲁王》文本分析为例/马静,纳日碧力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2).65~69

从“身体有恙”到“礼物流动”:作为交往话语生产的治疗实践――西汉水流域猫鬼神信仰的人类学研究/台文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2).24~28

从乡村宗族到城市宗族:当代宗族研究的新进展/周大鸣//思想战线,-2016,(2).1~7

滇西北边境地区跨境民族的国家认同历程及其建构:以傈僳族为例/李智环,陈旭//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5,(4).44~49

多神共存与生活诉求:山西安泽县黑虎信仰阐释/毛巧晖//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6,(1).42~51

二十一世纪以来印尼华人“再华化”现象研究/张小倩//世界民族,-2016,(1).82~91

发展的人文性及西北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岳天明//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5,(4).25~32

干栏建筑的“低技术”建造研究:以德保那雷屯村落住宅建筑为例/伏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6,(1).97~101

关中人的人文特征:西北汉族族群研究之一/徐杰舜//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6,(1).54~60

贵州地戏形成时间新探/李昌礼//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1).51~56

贵州傩仪的娱乐化与世俗化演变:傩戏的诞生/苏翔//贵州民族研究,-2016,(2).65~68

贵州少数民族电影的审美特征/袁源//贵州民族研究,-2016,(2).126~129

河滨・墓地・桥梁:太湖东部平原传统聚落的景观与乡土文化/吴俊范//民俗研究,-2016,(2).140~149

赫哲族嫁令阔民歌的艺术特色/李萃琳//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1).124~129

集体行动视角下的村落“龙脉”信仰:基于J省若干个案的研究/邱国良//民俗研究,-2016,(2).83~89

家宅空间的仪式建构:对粤西一个村落乔迁习俗的考察/区锦联//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6,(2).110~114

交换断裂:妙峰山庙会的危机/曹何稚//民俗研究,-2016,(2).74~82

空间转换与社会记忆:河西走廊一个藏族库区移民社区的构建之痛/王海飞//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6,(2).70~73

跨文化对话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同步建设/董晓萍//西北民族研究,-2016,(1).82~84

兰州牛肉面和麦当劳:两种不同的快餐及其背后的社会与民族文化/段继业,汉京婧//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5,(4).57~63

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对彝族支系他留人聚落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杨晓雯//云南社会科学,-2016,(2).103~107

辽代契丹人萨满信仰研究述评/邱冬梅//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1).71~77

论“一带一路”语境中的“民族走廊”及民族关系:基于云南的研究/李智环//贵州民族研究,-2016,(1).5~9

论吕思勉的“四裔”观:以《中国民族史》为中心的考察/肖红兵,李小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6,(2).71~76

论民俗艺术传播的“意义空间”/李颖//民俗研究,-2016,(2).133~139

满族嘎拉哈文化及其传承价值研究/张宵临//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1).169~172

缅甸土司制度的兴衰(1287--1959年)/赵永胜//世界民族,-2016,(1).101~110

苗族服饰生成技艺研究:以融水杆洞乡为例/尹红//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6,(1).102~108

民间信仰与村庄边界:以广东潮州凤凰村为中心的研究/周大鸣,黄锋//民俗研究,-2016,(2).67~73

民族村寨的衰落:阻止排斥、经济边缘化与文化断裂/郑文换//广西民族研究,-2016,(1).64~69

仫佬族传统民居建筑符号特色及文化再生价值/于瑞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6,(1).92~96

启蒙、秩序与发展综合症:法律人类学的综合思考/赵旭东//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6,(1).62~76

青年族际离婚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以阿拉善左旗为例/何生海//西北民族研究,-2016,(1).142~147

清代的东北移民与民族融合:以辽宁地区为例/王妍//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1).83~89

人口安全视域下的婚姻挤压问题研究:以云南省七个人口较少民族为例/杨筠,付耀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3).36~41

人类学视阈下民国时期新疆屯垦事业探微/张云,张付新//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6,(2).93~99

散杂居地区回民婚俗文化探析:以山东地方镇为例/李华//民俗研究,-2016,(2).150~157

审美意象视阈下彝族文学作品青蛙原型的解读/吴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3).60~64

生存智慧:从回族清真寺建筑看多元文化的互动与融合/孙嫱//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6,(2).61~66

实践的亲属关系:关于“娘家”与“婆家”的人类学分析(下)/周星//西北民族研究,-2016,(1).104~117

试论“尔比”语体层的风格特征:与“克哲、格比、玛字”相比较/苏连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1).57~62

土家族婚姻伦理探微/洪雁,邱世兵//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2).70~72

文化、身份与政治动员:“东突”分子利用民族主义进行的煽动/吴孝刚//西北民族研究,-2016,(1).129~136

文化建构机制与民族社会延续:撒拉族“骆驼泉”口述文本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常海燕//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6,(2).77~83

文化全球化与多元信仰实践:美国“新时代运动”的人类学解读/潘天舒//思想战线,-2016,(2).8~13

文化人类学理论的类型及其构建方法/何星亮//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2).18~23

文化融合与祖先记忆:滇南孔姓彝族人的个案考察/邱运胜//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3).54~59

文化身份建构:民族、全球化与“一带一路”/张劲松,卢巧妹//云南社会科学,-2016,(2).80~84

文化遗产的原真性研究/吴兴帜//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3).1~6

我国普遍信仰伊斯兰教民族族际婚姻的变迁/刘中一,张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3).42~47

物态与象征:白裤瑶蚕丝文化中的生命符号/蒋立松//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3).18~23

物质主义与购买情绪的关系:变化期待的中介作用/李亚红,赵宝春//云南社会科学,-2016,(2).144~147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养老困境及对策研究:以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为例/袁坤//贵州民族研究,-2016,(2).35~38

乡村旅游与民族节庆和藏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合发展研究/杨建鹏,丁玲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1).46~50

湘西苗族竹编文化底蕴及当代转型/李柏山//贵州民族研究,-2016,(2).81~84

湘西南地区梅山峒民“炭花舞”的宗教观念及社会价值/李曾辉//贵州民族研究,-2016,(2).93~96

象征交换与人际交互:侗族传统民居上梁庆典中的互惠行为研究/赵巧燕//广西民族研究,-2016,(1).43~49

象征人类学视野下黎族丧葬仪式研究:以海南省三亚市梅村为例/董国皇,李婷婷//广西民族研究,-2016,(1).50~58

信仰的阶序建构:一个“黑庙”群体的基督教归信与宇宙观重建/蒲涛//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6,(2).105~109

崖葬与风水信仰:以贵州地区为中心的考察/严奇岩//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2).56~60

彝族诺苏支系宗教经籍写本特征概述/摩瑟磁火//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1).63~68

在医院去世与在家中去世:有关中国公民死亡地点的社会学辨析/景军,袁兆宇//思想战线,-2016,(2).14~18

中国哈萨克族跨国移民研究:以哈萨克斯坦为例/努尔巴哈提・吐尔逊//西北民族研究,-2016,(1).85~98

中国穆斯林国际交往的历史传统与现实意义/丁俊//西北民族研究,-2016,(1).51~60

中国少数民族非遗名录及传承人统计分析/肖远平,王伟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1).40~45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典籍翻译策略研究/虞跃,李清源//贵州民族研究,-2016,(2).97~99

四、研究动态与书评

2015年度民族问题热点全景扫描――“2015年度民族问题热点:中国与世界”学术研讨会综述/王冬丽//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1).34~37

费孝通先生佚稿《新教教义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关系》研讨座谈会实录/王铭铭,苏郭勋,渠敬东,周飞舟,孙飞宇,杨清媚,王楠//西北民族研究,-2016,(1).30~41

国家认同问题研究综述/陈茂荣//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6,(2).77~81

美国少数民族属性重构与女性身份认同:从新历史主义视角解读艾丽斯・沃克的《紫色》/胡丽霞//贵州民族研究,-2016,(2).104~107

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2004年至2015年CNKI期刊数据的分析/李银慧//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6,(2).82~84

社会经济论文4

新经济社会学下的企业家行为

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性理论、结构洞理论和强弱关系理论是指导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故先对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嵌入性理论。嵌入性(embeddedness)是新经济社会学科的标志性概念,Granovetter在1985年在《美国社会学杂志》发表了《经济行为和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一文,从嵌入的角度对主流经济学及社会学研究经济行动的“社会化不足”及“过度社会化”提出了批评,指出只有嵌入于社会结构、人际网络之中的信息和经济关系才是经济活动者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所乐意接受的。在随后的研究中,Granovetter提出嵌入性分为两类,即关系性嵌入与结构性嵌入。所谓关系性嵌入是指单个行动者的经济行为嵌入于他与他人互动所形成的关系网络之中的,与此同时,行动者所在的网络又是与其它社会网络相联系的,并构成了整个社会的网络结构。因此,行动者所在的网络嵌入其构成的社会网络即结构性嵌入。

结构洞理论。在信息和资源的流动过程中,关系网络存在一些特殊结点,它处于重要结点的位置,比其它结点在竞争中拥有更多优势,能够在网络中有更多享用信息和资源的机会,而其它网络成员往往通过它才能享受这些信息和资源,Burt把这种占据其他未联结结点之间的结构位置称为“结构洞”。Burt的“结构洞”(structuralholes)理论指出,在社会网络中存在两种形态,其中一种是处于网络中的个体(个人或组织)与其他任一个体都存在着联系;另一种形态更为常见,即网络中的个体仅与部分个体存在直接联系,而与其他个体都不存在直接联系。这样,在第二种形态中,整个网络中就出现了某些个体与另外一些个体联系断裂的现象,就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一样,故称为“结构洞”。如果个体占据了网络中的结构空洞,即联系着相互之间没有直接联系的两个个体,那么该个体就获得了这种状态赋予他的信息和控制资源的优势。因为他占有较多的结构洞,能够成为连接不同网络结构的中间人,从而获取更多的信息、机会以及控制资源能力。

强弱关系。在关系研究中,按照关系的联结强度,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强关系与弱关系。强关系指主体间情感密切的联系或是频繁互动所形成联系,如兄弟之间、夫妻之间、熟悉的朋友之间。弱关系是指以较少的交往频次、较弱的情感和较少的责任等为特征的关系。Granovetter在“弱关系地力量”一文中,指出弱关系在传递资源过程中更具重要性,这是由于强关系之间彼此很了解,其知识结构、经验、背景等相似之处颇多,因此相互交往并不能带来进一步的新资源与信息,所增加的资源与信息大部分都是冗余的,而如果在弱关系之间搭起某种形式的桥梁,就可以传递多种多样的资源。在新经济学视角下,由于其嵌入性,集群型企业家行为的影响实际上是以企业家为中心构成的社会网络对集群发展产生的影响。由于企业家在网络中处于“结构洞”的位置,企业可以获得对关键资源的拥有或控制,且利用企业家不同的“弱关系”,企业可以获得多样化的信息或知识资源。这些资源的获取,有助于企业的团队成员从原有企业中独立出来,成立与原有企业业务相同或密切相关的新企业。因此,集群环境下的企业家行为,具有网络化、衍生化特征。

集群型企业家行为的网络效应与衍生效应

集群型企业家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本,对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其作用不仅表现在他们自身的经济绩效上,更重要的是对集群内其他主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第一,集群型企业家行为的网络效应。产业集群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企业“扎堆”而成,而是通过企业家网络相互交融形成的有机系统。集群型企业家行为的网络效应指集群型企业家的创新行为通过企业家的强关系或弱关系网络扩散,形成集群的竞争优势,并推动集群不断发展。对于新创企业而言,企业的成长更多地依赖于企业家的个人网络。由于地理上接近,集群型企业家们具有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共同的价值观念、彼此相互信任,在企业间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家之间的口头许诺或其他非契约的关系,常常代替市场中的交易方式或契约关系,这样不仅节约了交易成本,而且创新的风险性随着企业家个人网络的拓展而降低,这种基于血缘、地缘的“强联系”为主的企业家个人网络就是Grannovetter提出的关系型嵌入,企业家构成以小范围、强联系为主的社会网络。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程度加强,集群型企业家往往通过革新的方式,利用“结构洞”使两个或更多没有联系的子网络建立联系,发挥桥梁功能,此时,企业家网络嵌入更大的产业网络,创新效应的扩散主要是通过大范围、弱联系为主的企业家网络。产业集群发展到成熟阶段,竞争强化,企业不断兼并与淘汰,某个产业集群往往集中4-5家实力强大的企业,集群品牌基本形成,集群的发展需要集群企业家更大范围内的创新,集群型企业家会与集群外知名企业联盟,利用后者的声誉、营销渠道和自身的成本优势、领导地位,共同培育新的全国甚至国际品牌,增强集群品牌效应。在这个阶段,企业家的社会网络以大范围、强联系为主(此时的强联系与集群发展初期的基于血缘、地缘的特征不同,更多的是建立在频繁的业务联系和稳定的战略合作上)。

第二,集群型企业家行为的衍生效应。集群型企业家行为的衍生效应指先前在母公司工作的员工,利用其技术优势或销售网络,出来创办新公司,从事与原公司业务相同或价值链互补的业务,产生衍生企业,形成产业在空间地理区位上的集聚。李永刚把企业的衍生分为裂变衍生、孵化衍生、分蘖衍生。裂变衍生是企业管理者或经营技术骨干从现企业辞职脱逸出来,利用所拥有的人脉网络、信息知识和管理才能独立创办与原企业相同或相关的企业。孵化衍生是有目的的衍生出与母体企业保持生产环节配套、技术上互补、市场空间交叉、利益上兼容或归属的企业。分蘖衍生多发生于多个成员共同创办的企业,随着共同创业者经验的丰富、管理能力的提高,以及经营理念与目标的不同,成员商议从原企业分出一个或多个新企业,它是一种寻求新的企业制度安排以包容和适应多个企业家共同成长的一种制度创新。新企业无论是通过裂变、孵化还是分蘖衍生,前提都是潜在企业家的存在,而这些企业的衍生恰恰是潜在企业家向现实企业家的衍生过程。潜在企业家的创业行为来源于他的创业动机,而创业动机又取决于创业意识、资源获取能力和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理性。创业意识一方面表现在对创业的敏感性和对风险的态度,潜在企业家周围的成功创业者越多,越容易形成企业家主导的文化氛围,越能增加潜在企业家的创业意识,勇于承担风险的潜在企业家更具有创业的冲动和激情;另一方面表现在创业带来的心理满足程度,潜在企业家除了关注自己的物质收入之外,还关注创办企业带来的权力、自主、成就和被尊重等方面的社会效用。资源获取能力直接关系到潜在企业家能否将创业意识转变为实际的创业活动。集群内蕴藏着丰富的市场机会和信息,集群内高度专业化的关联企业和机构可以高效和低费用向其提供人才、技术、资金、设备、部件、经营诀窍等必要的投入资源,潜在企业家利用其“结构洞”优势,获取网络内各种资源、整合信息来成立新的企业。

此外,除了集群企业自身的衍生,集群型企业家有着强烈的示范效应。产业集群的产业环境容易产生合作和相互信任,集群内的经营者容易获得企业分散情况下无法获得的创新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在这样的创新环境中,经营者在较低风险、较明确的发展路径以及较高的预期收益等激励下,成为创新企业家的模仿者和追随者,在一个小范围内形成了一种“企业家呼唤企业家”的外部性,造成局部地区的企业家群体的涌现。正是在集群环境下,由原企业产生的示范效应和网络效应而引发企业的衍生和更多企业家的产生。

结论与建议

在创新成为主流的时代,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依靠集群型企业家。忽视企业家的创业与效仿以及知识信息的作用,就不能准确地把握企业集群所创造的地区竞争优势(李新春)。在集群发展过程中,企业家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通过其创新行为的示范效应、网络效应、衍生效应推动集群的演进,但要注意的是,企业家行为除了带来正的效应之外,也会带来负面效应。集群型企业家行为趋同使集群内的创新行为减少,引发集群企业的竞争同质性。集群企业的竞争同质性包括产业定位的同质性、生产产品的同质性、经营方式的同质性等。由于集群内部企业家行为的“效仿性”、基于“裂变”的新企业产生方式及大多数企业的技术同构,尤其是传统的产业集群,技术与科技含量较低,进入壁垒不高,产品结构单一,导致企业之间的过渡竞争,甚至影响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所以在集群环境下,政府应积极出台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给企业家创新带来宽松的政策环境,并且完善人才培育机制,为集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营造良好集群环境。在市场机制为导向的前提下,政府应对集群实施积极的引导和调控,并为集群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支持条件。(1)政府可以通过产业倾斜、税收和信贷优惠、技术扶持等政策,吸引集群内外企业家进行创业;(2)政府可以通过创建技术创新平台和区域服务体系,促进集群系统内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咨询机构等的有机结合,增强集群对外部技术的吸收能力;(3)政府可以大力加强与集群配套的交通、信息、教育、文化、科技等相关的基础设施,吸引创新人才,营造有利于企业家交流与协作的文化环境与制度环境。此外,政府应该为集群内企业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法制环境的同时,也应当制定有效措施和机制,为集群内各主体间合作提供良好平台,完善产业结构调整。

第二,提升企业家素质。传统的集群企业延续了“家长式”和“经验式”的管理方式,这种缺乏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合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必须要通过提升企业家素质来提升集群整体的竞争力。(1)建立企业家培训制度。政府或者行业协会可以通过与专业培训机构或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开发企业家培训课程,构建企业家交流和学习平台,建立企业家学习机制,提升企业家战略管理能力;(2)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职业经理人的引入有益于企业家接受现代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政府要规范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使企业抛弃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二位一体的陈旧模式,进一步提高企业家素质,推动产业集群持续发展。

社会问题论文5

国内外城市发展表明,城市化具有正负两个方面效益:一方面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能够集约利用土地,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能够促进教育、健康和社会服务的进行,因此很多专家都是非常主张中国应该走大城市圈的道路,他们出于大城市圈的理念正是跟城市化正面效应相结合。据他们所预测,中国在未来的10年左右,每个城市圈将聚集两到三亿人,这样就能把中国大部分人口集约到沿海地区,置换出我们内地的土地和资源。这也是我们城市报告的一个设想。

另一方面城市化又给我们带来很多负面东西,主要就是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我们的人们健康也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影响。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个城市气侯的变化;另外环境污染,包括水、空气、噪音、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二、淡水、化石的污染;三、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中也出现了许多的社会问题,例如就业、人们婚育观念的变化、家庭暴力、吸毒、青少年犯罪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得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与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显得非常重要。

随着社会阶层构成发生的深刻变化,社会观念也有碎片化的现象,即原有的社会阶层经由社会观念达到集体行动的逻辑发生了某种断裂,社会观念的利益化和个体化倾向明显,过去围绕改革方式、路径和方向而产生的左与右、激进与保守、自由与权威之间的观念分野,已经被围绕关键性社会问题而产生的新的阵营组合所取代。今后,社会观念的冲突将围绕着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健康、环境等具体的社会问题展开,随着问题的变化,争论的阵营也不断重新组合,这是社会观念冲突发生的一个新变化。

一、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1、就业问题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的改革、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以及劳动年龄人口的持续供给,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不断下降,现在每年最多能够创造的900多万个就业机会,但有多万人竞岗。到6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795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356万人,虽然“城镇登记失业率”为%,但加上其他企业、农民工和大学生中未登记的实际失业人员,“城镇调查失业率”超过了10%。根据全国市民的调查,失业下岗被列为当前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的首位。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资本和技术增密,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有所下降,农民进城打工成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根据“非典”时期的最新调查,全国流动农民工达到1亿多人。按照我国目前每亩耕地投入的劳动力计算,农村只需亿劳动力,目前的亿农业劳动力,还需转移的2亿多人,即便按2020年非农就业人员达到70%的目标测算,也还需要再转移约亿农村劳动力。

全国高校在连续数年扩大招生后,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新的社会问题,尽管大学毕业生的初职平均收入预期已经大大降低,但仍有约70万大学毕业生待业。现在城镇新生的生活困难人口和农村的贫困人口,除了鳏寡孤独、丧失劳动能力和大病患者外,多数是与失业或严重就业不足有关。全国农民现金收入中,约35%是外出务工收入,有些省份农民外出打工收入,已超过和接近了本省的地方财政收入。从影响就业的各种因素来看,就业在相当长阶段(包括经济快速增长阶段)都会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严峻问题,必须从发展战略选择的高度来认识和规划就业,既要防止重走国家包下来和反城市化的老路,又要在完善劳动力市场过程中高度重视就业机会的持续增加。

2、婚育观念的变化

婚姻家庭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社会制度,她为繁衍人类、稳定和发展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是一个婚姻家庭观念很强的国家。长期以来,政府在反对和解除封建性质的婚姻关系的同时,努力实行和健全新型的婚姻家庭制度。与西方社会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离婚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低离婚水平的婚姻家庭关系也发生变化。离婚率连年上升,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婚育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

在家庭问题上,一是没有明确提出和确立一个基本的思想原则,即个人的独立地位和自由权利是家庭关系和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建立和发展的之基础;二是没有正确认识我国家庭制度中的优良传统和腐朽成份及其发生作用的机制和可能造成的影响;三是没有恰当界定家庭活动和家庭关系的范围,特别是没有明确划分家庭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界限和范围。

随着社会世俗化进程的日益加深,人们对婚前和婚姻表现出越来越开放的态度。一项对北京青年的调查表明,对于“双方相爱以后不结婚也可以发生”这一问题,只有三成多的人表示反对,而这其中还有一半的人反对态度极其温和。很多人在表示对上述做法的支持时非常干脆,似乎觉得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多数青年认同“存在爱情的前提,婚前没有必要反对”。对数据的交叉分析还发现,年龄越小对上述观点持赞成态度的比例越大。

3、家庭暴力问题

“家庭暴力”一词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但家庭暴力现象早已在我国出现。据统计,在我国的亿个家庭中,约8000万个家庭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现象。目前,我国家庭的离婚率为%,每年约有40万个家庭解体,其中超过1/4源起于家庭暴力。

全国妇联对来信来访分类统计后发现,婚姻家庭类投诉和咨询约占总数的50%,其中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占到%。[1]此外,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曾在21个省进行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调查显示,有%的女性经常受丈夫挨打,%的女性有时受挨打;丈夫对妻子实施暴力的占绝大多数,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近95%为女性。由于家庭暴力问题的世界性,国外的情况同样如此。据国外媒体报道,在美国,平均每7秒就发生一起家庭暴力;而在英国,这个时间下降到了6秒钟。

家庭暴力不仅破坏家庭,影响社会稳定,而且会干扰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对婚姻家庭丧失信心,长此以往,社会将失去存在的意义,“国将不国矣”。

4、吸毒问题

近年来,我国吸毒人员尤其是吸食海洛因人员的增长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新滋生吸毒人员年均增长幅度从五年前的%降至13%。但是,吸毒人数仍在上升,涉毒区域不断扩大,滥用****片剂、******和******等新型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可以说,海洛因、大麻、****片剂、******、******及其它******品、精神药物等多种交叉滥用的局面已经形成。

截至底,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万人,现有吸毒人员74万余人,其中海洛因吸毒者65万人。吸毒人员呈现三多的特点,即男性多、青少年多和社会闲散人员多,分别占吸毒人员总数的%、%和%。我国涉毒县(市、区)已达2201个,比增加了53个。其中吸毒人员在百人以下的县为1033个,百人至千人的963个,千人以上的205个。

吸毒引发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共用注射器注射海洛因已经成为中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中国所有省区市都报告了在吸毒者中发现了艾滋病毒感染者。截至底,全国共报告艾滋病毒感染者86万例,其中经静脉注射吸毒感染的就占%。云南、广西更分别高达%和%。此外,从各地破获抢劫、抢夺和盗窃案件情况看,由吸毒人员所为占相当大比例。

5、青少年犯罪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确立以及与之相伴生的失业、教育产业化、贫富差别悬殊等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日益加剧。青少年犯罪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跨校、跨区的校园敲诈勒索事件占了整个校园敲诈勒索滋扰事件的六成左右。而且杀人、抢劫、、恶性伤害等案件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问题少年”一再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而有关调查显示,有50%以上的“问题少年”其“问题”出在家庭!愈演愈烈的校园暴力已经到了令人痛心疾首的地步!暴力事件的不断发生,给我们的家庭教育现状带来了警示。我国青少年犯罪一直就是一个比较严峻的社会问题,如今,青少年犯罪已被国际社会列为世界第三大公害。青少年犯罪除了无业人员及城市周边地区人员居多,父母离异、畸型家庭子女犯罪的多,结伙犯罪的多,二人以上共同犯罪的多,侵犯财产的案件多,不计后果、追求哥们意气的多等等这些长期以来所固有的原因和特点外,还有一些网络犯罪、利用先进科学技术犯罪等特点。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一是网络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系正在日益密切;二是贫困正在成为青少年财产型犯罪的重要因素;三是性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且有上升之趋势

二、妥善处理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影响城市发展的社会因素多种多样,促进的措施也各自不同,作为正在迅速变化的中国城市社会,在改造城市居住自然环境同时,注意根据时代的特点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加强居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扶助弱势群体,强化社区管理,以促进城市社会的和谐发展。

1、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当前的重大政治课题和紧迫的政治任务,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也是城市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密切观察、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处理矛盾既要周到细致、合情合理;既要旗帜鲜明,又不可失之偏颇。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廉政建设,坚决反对官僚作风和腐败行为。继续改善干群关系,正确处理干群矛盾。要以强化人事监督为切入点,使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得到顺利实现,做到合民心,顺民意,真正地促进权力监督与人民监督的有机融合。

要坚持德法并举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素质。城市的和谐与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各个社会群体与个人都模范地遵循共同的法律规范,使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得以明确和实现,使整个社会形成一个统一协调、有序运作的和谐体系。通过制定和严格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管理,使公民、法人、其它组织和国家机关的各种行为严格限制在法律规范的秩序之内,使处理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和纠纷有所遵循,这是保障城市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2、努力加强诚信建设

要使诚信为本在城市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有正确的利益导向和利益机制,使诚信成为有力的竞争手段,“诚者自成”。信用登记、信用评估和信用监管等各个方面的制度都要有利于保护和鼓励诚实守信者,有利于打击和惩罚作假行骗者。要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不使制度束之高阁、流于形式。

要确保传达信息的真实性。做到真实地传达客观情况,盲不背实、口不违心。如对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哪些方面的信息,必须披露到什么程度,有关法律、法规和准则等要有更加明确的规定。对某些企业利用信息不对称形成的优势地位开展经营活动,做不实宣传,误导客户,某些上市公司编造业绩神话,披霹虚假信息等,必须予以坚决打击。

要切实宣扬、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念。特别是城市的管理者,必须身体力行,对各行各业作出表率,对于作出的承诺或达成的契约,务求守诺、践约,切不可马虎、随意。要尽力维持政策的适当稳定,切不可轻易变动。如果情况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确实有必要对以前的承诺、契约、决定作出调整,应及时向有关方面做必要的说明,以使其理解。要及时进行协商,达成谅解,做出调整。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只要有关诚实信用的正确的利益导向和利益机制逐步地建立、完善,再加上切实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城市社会发展中的诚信意识和信用观念一定会不断提高。

3、大力扶助弱势群体

帮助弱势群体,要有具体的可操作措施,要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关爱互助环境。首先,要形成共同关爱改革中弱势群体的环境。弱势群体是市场竞争机制作用的产物,在现阶段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弱势群体与优势群体就是相对存在、不断变化的。“没有常穷久富家”,他们都是人民中的一部分、也是改革主体的组成部分。对于改革中产生的弱势群体,最根本的是调整经济结构,广开就业门路,促进持续发展。通过赞助公益事业、光彩事业,广辟就业渠道,积极救助,努力形成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好风气、好环境。其次,要开展工程救助,使改革中弱势群体成为一个动态群体。要进一步加强培训,改变就业观念,提高职业技能,实现再就业,对退休年龄以内长期不能就业的职工,应当吸收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结合社会保障,提高其劳动报酬。再次,要进一步扶助弱势群体青少年,强制适龄青少年入学。对于达到初中文化以上的社会弱势群体子女,要组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促进其健康发展,培养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第四,要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结合整治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和整顿非法或不合理收入,加强监控和处罚力度。要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对暂时陷入困难的群众要认真负责地、满腔热情地给予关注,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4、继续完善社区管理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推动者是政府,主要目的是解决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单位功能弱化所留下的空间,由此来加强对城市社会人口的管理。面对城市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政府要逐步调整自己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要适当放权,调动民间力量进行自我管理。改革开放以后,政府机构与其他各类社会组织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国家从对社会的全面控制中退出来,并不意味着社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就随之而来。它在很大的程度上还取决于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发展的水平、社会个体素质以及社会动员的能力。因此,需要通过加强社区建设整合城市居民,通过社区建设增强居民认同感、公益观念和社区参与意识。使由国家的代表机构决定的意图,通过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多数市民的同意得到实现。

社区建设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引人注目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城市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和促进城市社会的文明、和谐、进步,使得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与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改革体制。

参考文献:

[1]康树华主编。预防未成人犯罪与法制教育全书。西苑出版社。1999

张潘仕。青年社会病。青春出版社。1988

[3]刘智峰。道德中国:当代中国道德伦理的深重忧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邓思平。经验主义:孔子道德思想及其历史演变。巴蜀书社。

[5]朱力。社会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安塞尔·m·夏普。查尔斯·a·累吉斯特。保罗·w·格兰姆斯。社会问题经济学:第十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474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