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建筑美论文(汇总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28271

【导言】此例“建筑美论文(汇总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建筑美学【第一篇】

一、互相合作、相互促进,共建基础课程

“思政美育+建筑美学课堂教学”,紧扣培固思想之源的育人要求,而通过将“四史”与建筑经典作品的巧妙结合,将思政与建筑领域工匠精神的有机结合,可做到以美为体,以史为魂,以气为引,向学生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和不朽功勋,向学生展示建筑的气质与内涵,推动“课程思政”与“筑美学课堂教学”同行同向。对此,本书为“课程思政”与“建筑美学课堂教学”同行同向指出建议,试图为相关人员了解、开展建筑美学课程思政提供有益参考。可将“四史”学习融入《建筑绘画》《建筑美学》《建筑设计》《建筑构造》《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建筑鉴赏》等课程教学,加深学生对红色革命文化与建筑文化的了解,激励青年学子朝着正确方向进行艺术创作;通过讲解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武汉剧院、哈尔滨量具刃具厂主楼、广州中苏友好大厦等红色建筑展现党的奋斗历程、优良作风,做到从专业创作角度去开展党史教育、专业课教学。另一方面,借助视频、音频阐发具有中国气派和华夏风韵的传统建筑,建筑设计、建造过程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美育培养融为一体,创新学生对于课程思政元素的获得感,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二、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开展实践教学

走出理论课堂的思政课与建筑美学,走入校园活动、基层活动的思政课与建筑美学课紧扣实践性与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导向,将建筑美学教学与思政教育从理论课堂拓展社会课堂,从校园内延展至校园外,积极引导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扩展视野、巩固知识、丰富体验、提升动手能力,既可创新教学方式与模式,又契合现代人才培养导向。而本书以此为导向,回答了如何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育实践,如何有效开展建筑美学实践教学等问题。其一,建筑类院校要积极开展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进基层等实践活动,例如在校园内开展“共赏一次建筑展”“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技术鉴赏展”等活动,在基层中开展传统建筑考察活动、民族建筑调研活动、民族建筑美学探讨活动等,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建筑之美。其二,建筑类院校与社会力量通力合作,建设多个实践基地,并在实践基地开展“访建筑、看发展、拓视野”等艺术实践活动,引领学生深入基层、观察家乡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建设情况,提升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其三,拓展线上公益服务实践平台,例如开创“建筑美学鉴赏云课堂”,将疫情危机转变为思政育人、建筑美学教学模式创新的契机。

三、以文培元、互融互通,拓展教学载体

建筑美学【第二篇】

关键词:界画;建筑美学;文化认同

界画是建筑艺术与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在宋代达到了高峰。邓国祥《界画与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潘怡《界画中的建筑意味与人文精神》、苏丹《界画于界线内超越限定》、董朝阳《从界画作品中解读古建筑的艺术特色》、方振宁《绘画和建筑在何处相逢?》、陈嘉全《建筑视野中的趣味绘画艺术形态》等一批专家学者的论著通过历时已久的深入研究,对界画及其相关领域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爬梳了中国传统界画发展及其理念建树的起起伏伏。本文拟在众多研究基础之上对中国传统界画中的建筑美学思想和文化认同进行进一步阐释。

一、传统界画的缘起与发展

(一)界画的缘起

要论述中国传统界画的建筑美学思想和文化认同,就首先要明晰界画的缘起与发展。界画最初应用于建筑图稿,后经众多画家的艺术实践发展成为画科,界画是一种绘画的技法,又被称为“楼观”或“屋木”,最早起源于东晋时期。顾恺之《论画》一书中有关于界画的记载描述:“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

(二)唐宋时期界画的发展

虽然界画一直以来在中国画坛上居于从属地位,但在历史上也出现了较多具有代表性的界画家及作品,如唐李思训《九成宫纨扇图》《九成宫避暑图》,目前中国可考最早的一幅大型界画是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道西壁的《阙楼图》,五代时期有卫贤《闸口盘车图》,直至宋代,界画发展达到高峰期,出现了郭忠恕、张择端、马远、李嵩、赵伯驹、徽宗赵佶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其中郭忠恕《明皇避暑宫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马远《踏歌图》、李嵩《水殿招凉图》、赵伯驹《汉苑图》、徽宗赵佶《瑞鹤图》等众多流传至今的界画,为后来学者研究建筑美学、社会风俗等都提供了详实的研究基础。尤其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具有强烈的历史记录性,全图以长卷构图形式描绘了市井建筑、众多人物与郊区风景,整幅画面融合顺畅。画中的人物、建筑物都体现了极强的时代特征,通过建筑物的描绘可以看出画家相对克制的情感表达和对建筑造型的精准要求,画人物时则根据人物不同的身份、职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细节特点,通过表现人物和建筑物的动与静,营造出画面整体情境,将一个时代的日常生活场景在作品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在《清明上河图》画卷中,历史背景、时代特征、生活方式以及交易瞬间都是融洽而和谐的,这也正是“迁想妙得”的最好体现。而宋代的郭忠恕则是以工匠计算建筑结构的方式进行界画创作,《圣朝名画评》一书就曾评论他的界画是位列“神品”的“一时之绝”,其作品《明皇避暑宫图》现藏于大阪市立美术馆。画面描绘了唐明皇的避暑宫,宫殿宫门向内背山面水,亭台楼阁、长廊庭院、水榭宫室刻画工细精确,大量的屋脊斗拱描绘深入细致、结构严谨。巨石、古树点缀,楼阁密集,前后层次清晰,疏密有致。“《明皇避暑宫图》勾线劲挺,虽说有界尺相助,但是众多的曲线,依然得徒手勾勒”,是不可多得的界画精品。

(三)元明清时期界画的发展

元明清时期界画发展有所回落,出现了夏永、王振鹏、仇英、袁江、袁耀等代表性画家。夏永《岳阳楼图》、王振鹏《龙舟图》《大明宫图》、仇英《上林图》《滕王阁》、袁江《梁园飞雪图》、袁耀《阿房宫图》都是优秀的界画代表作品。其中袁江的《梁园飞雪图》为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中画家认真地描绘了华丽精致的建筑物,以极为均匀挺直的线条描绘了房屋的各个细节,比例精当,造型准确,丝丝入扣。由于大雪覆盖屋顶,画家索性将屋顶留为空白,与细密的斗拱、隔窗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当代界画的发展

当代代表性界画画家及作品有张孝友《南乡旧梦图》、黄秋园《阿阁图》、游新民《唐苑丽人图》《周庄纪游》《皖南纪游》等。张孝友《南乡旧梦图》是画家凭儿时记忆所绘的一卷“江南民国风情录”,为绢本工笔重彩画长卷。画面内容为清朝末年江南水乡城市中秋之夜,河埠市集人物桥船的写实全景。此图被众多媒体报道誉为“惊世之作”,张孝友也因此被誉为“当代张择端”。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古界画建筑表现多为建筑物的正立面、侧立面或轴测图,以散点透视为主要表达形式,这种传统方式虽然体现了较好的叙事性,但无法准确表达空间和景深的关系。张孝友深谙透视原理,他在作品中运用了西方透视学原理,能够从建筑物或街景的任何角度描绘对象。加之他多年对古代建筑、轮船、桥梁等大型人造物的复杂构造的深入研究,更能精确把握各个部分的透视关系。他的当代界画在运用西方透视学原理后,结合中国工笔画、兼工兼写绘画、写意绘画这三者的表现方法,进行糅合吸收后运用到画面当中,体现出当代界画家的思考,也展现了界画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二、界画中的建筑美学思想与文化认同

(一)界画中的建筑美学思想

因界画描摹建筑轮廓和造型常用界尺,与其他画种相比界画最大特点就是要求精准细致地再现对象。界画形象、科学地记录了古代建筑、桥梁、亭台楼阁、舟车、人物,真实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其意义不仅体现在美学思想范畴,还延伸至社会学、民俗学、建筑学等众多范畴。正是因为界画创作追求工整往往被誉之“匠气”,但“匠心”通常指做事情的心思巧妙及专业态度,而“匠气”则多指作品传递出的教条与拘谨,两者不能完全对等。界画创作领域因此常遭“冷遇”,这更坚定了界画创作者的创作信念,但凡涉足此领域的画家必是有备而来,创作过程更要求其建筑知识、作画心境、修养心性缺一不可,这和界画缜密工细的作画规律不无关系。界画产生缘起及绘制特点,极大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营造美学,使其在美术与建筑领域中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界画最初是以建造为目的,以宫室、楼台、庙宇为主要题材。绘界画者最初是一种工匠精神的表达和建造目的的表现,建筑物在建造的过程中融入设计者与建造者的思想,以建筑物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画面很难充分表达画家个人情感,所以界画为了精准呈现往往需要画家克制情感,用界笔直尺绘制出建筑、舟船内部结构及外部形态。至宋元,界画绘制已经可以达到同比例扩大后对施工进行指导的精确程度,具备了当代工程制图的现实功能。历史上界画的近乎失传也导致了界画画种的边缘性,界画创作者若仅以界画闻名于世则常会遭遇时代冷眼,在宋代文人画兴起的大背景下,刻板谨严、充满“匠气”的绘制方法似乎完全无法同洒脱旷达人生趣味为伴。

(二)界画的文化认同

中国传统界画建筑美学人文思想极其深厚,界画中的建筑美学体现出人们在不同时期对理想栖居生态环境的向往,通过对皇家、宗教、园林、民间等各类建筑及装饰的绘制,深刻表达了时代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界画家创作常常需研读建筑桥梁构造、船舶制造等方面的文献,才能使其作品中的描绘对象严丝合缝、可供推敲。以建筑作为主体的界画和以建筑作为客体的山水界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从建筑美学角度对人类生态环境的体验和认知。探讨界画的文化认同,就应将界画作品放入创作背景中,透过多层面的建筑美学与文化视野还原建筑本体环境,并对作者的情感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综合分析,才能对传统界画美学的发展做出真实而透彻的判断。同时由于儒道学说中“君子比德”“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中国传统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也折射在建筑美学思想观念中。因此,界画创作更要求“建筑美学”和“画家意念”合二为一,表现手法上要善于“隐藏”的同时注重“含蓄美”的表达。界画建筑色彩的运用也体现了社会的等级观念,亲王、公侯、品官、百姓均有不同的色彩体系。金朱黄常用于帝王、贵族宫室;青绿次之,可用于百官宫第;黑灰用作庶民庐舍色调。传统界画通过可游可居的体验意识、儒道思想的哲学观念、法象天地的造型手法、以小观大的空间表现全面阐释建筑美学与文化认同。界画画家由于其专业与艺术的共融性与同构性,凭借自身文学与艺术的修为,在吸收前代画家艺术造诣基础之上,将建筑美学思想及表现形式作为主题,创作过程始终追求“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境界,通过界画剖析社会人文精神、探究追求理想境界,同时表达美好生活、探析国运兴衰、关注民族荣辱。由此可见,仅从图像学角度研究界画发展是不全面、不科学的。

三、界画的传承与发展

(一)当代界画的传承

界画为中国古代建筑发展传承做出了贡献,它精准科学地记录了古代建筑、桥梁、舟车,体现了中国建筑美学和自然环境相协调的重要理念。界画历经了魏晋南北朝初步形成、隋唐逐渐发展、五代趋于成熟、两宋达至鼎盛、明清逐步衰落,时至近现代少人问津,如同一部被失手放进中华文明宝库角落等待发掘的史册。时至今日,界画应当具备一种新的姿态以体现它的活力。在谈到对界画的传承发展问题是如何考虑的时,当代界画家张孝友曾表达,自己很想抢救这门中国传统绘画,将界画的传统技法恢复出来,为其打开一扇门,赋予其更强的生命力。界画作为一个古老的画种,能否复兴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这门中国传统建筑表现艺术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衰落,这不免令我们深感遗憾。希望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文化的复兴,中国传统界画与建筑美学可以重现昔日的辉煌。

(二)界画的创新性发展

交叉学科已经成为新兴学科门类。界画在当代的发展除了继续因袭传统技法传承外,站在未来跨学科发展的视角下,传统界画结合当代的科技和手法寻求创新性发展更加成为可能。当代的建筑表现图和手绘效果图都是在西方透视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表现技法,如何在建筑表现、空间表达上走出中国自己独有的创新路子,就需要倚靠界画这门“中国最早的建筑效果图”去进行发掘和探究,要凭借跨学科的力量,统筹考量界画的未来发展,以界画为抓手,真正地讲好中国故事。

四、结语

界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门类的一科,始终在自己独有的轨迹上发展传承;界画家作为绘画史上不被关注的艺术家群体,也总是心无旁骛地坚持着自己特有的发展方向。正是这样的默默坚持使这门艺术能够传承至今,界画及其从业者如同蒙尘的瑰宝,始终坚定地等待懂得它的人们来发掘、来振兴。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2]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杨永生.哲匠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刘克明.中国建筑图学文化源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5]潘谷西,何建中.《营造法式》解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6]邓国祥.界画与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J].美术观察,2004(06).

[7]任康丽.明代建筑界画及民俗形态分析[J].美术观察,2019(12).

[8]陈嘉全.建筑视野中的趣味绘画艺术形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2).

[9]刘骏.浅谈界画的兴衰沉浮[J].景德镇陶瓷,2015(01).

[l0]宋之仪.建筑文化视野之下的两宋时期界画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0.

[l1]倪瀚聪.宋代绘画中民居建筑的类型、匠作、环境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建筑美学【第三篇】

1生态建筑美学

生态建筑美学,就是将生态美学的观点引入到了建筑的审美当中,以生态思维审美为理论支点,以建筑为审美的研究对象,审美特性兼具理性与感性的双重标准,不仅注重建筑所展现出的形式视觉美,更关注于建筑材料与技术带来的生态效益与审美的经济与环境成本之间的博弈,是一门融合了技术美学与艺术美学、环境美学诸种分类美学的多维美学综合体系。

2生态建筑美学的特点

2.1低技材料高技运用、高技材料新型应用

低技材料在经过了特殊的加工处理之后,或是直接构成建筑的围合界面,或是以特殊的编织工艺形成建筑的护结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由栓皮树树皮余料压制成板包裹而成的吸音隔热性能良好的葡萄牙馆(图1);由以塑料的边角余料和标签纸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能重复使用、可降解、自重轻含水量低又坚硬的木塑复合材料的芬兰馆(图2)。而这些材料本身的材质质感、纹理在构成建筑界面的时候就给人带来了新颖的、富于自然气息的视觉美感。图1葡萄牙馆———软木板图片来源:2010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近几年在一些大型的建筑中得以成功应用的高技材料,如ETFE在上海世博会日本馆(图3)不仅仅是构成建筑护结构的材料,其双层结构结合和通风管道、设备、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以及水喷雾系统共同工作,在建筑保持整体完整性的同时,更是给我们带来了材料在建筑应用上的生态美感。

2.2采用适宜技术改善建筑节能效益

不同于之前将建筑技术作为彰显建筑个性和强调视觉体验的兴奋点,或借助于最先进的建筑技术来表达设计师的创意理念。技术不再是张扬的手段、玩味的表现形式,不再盲目的追求最近技术的应用,因时因地依照现实的实际需求来选择所需的技术。生态建筑在满足建筑技术低耗、高效、经济、环保、集成与优化合理性和技术美这些之外,更是将技术与建筑形式、构件、设备等等元素的融合,人与自然还有现在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纳入到了建筑技术考虑的范畴之内。通过自身建筑造型处理就达到良好的自然通风、照明与遮阳,本土材料和回收废料制成的护结构实现的良好热工性能,风帽的自动捕捉风能源实现的自然通风等等都是在经济和技术成本上不需要过多投入就可以看到建筑节能效益的经典案例,因此适宜的采用相应的技术对于生态建筑达到合理的建筑节能效益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新颖的建筑结构形式、多样的材料质感与纹理和形态各异的建筑构件的不断涌现,建筑技术自身的美开始被人们所察觉和关注并纳入到了建筑的审美范畴之中。

2.3从生命权周期综合衡量建筑生态效益

在衡量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和生态建筑的生态效益的时候,仅从其节能减排的优势环节局部分析优劣与否显然是片面的。材料和技术的存在不可能只存在于建筑的某项环节当中,而应从生产、运输、建设、使用、维护、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综合全面的评价。大多的建筑材料和技术的性能优势体现在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生态效益,而往往忽略其运输的成本,建设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干扰和破坏,使用中的维护难度及成本以及再起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回收再利用问题。废旧的材料与旧建筑的再利用、本土材料和建造方式的使用和借鉴、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对于成本的衡量以及最后的回收阶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在保证性能发挥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和降低其他环节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4从整体上综合把握建筑的美学和谐性

生态建筑的美从整体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建筑自身造型与建筑技术的和谐美;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美。图4伦敦零碳馆图片来源:《世博会伦敦案例零碳馆———应对气候变化的尘世策略》建筑材料和技术应用于建筑护结构之上,如果只是简单的将技术与建筑结合,或许建筑材料和技术照样能发挥其性能的优势,但是、不协调的美感智慧给使用者带来视觉美感上的落差。我们往往忽视材料、技术及设备自身的美感,而生态建筑的美感应更多的来自于这些他们与其他建筑构件的巧妙处理。例如光电水幕墙结构系统以及原型取自英国贝丁顿零碳社区的上海伦敦案例馆的墙体绿化和风帽系统(图4)。随着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生态建筑外延的拓展,生态系统性能的研究不再拘泥于静止的建筑单体,而是将周围环境中的山川、河流、城市景观等等都纳入研究范畴。

2.5媒体技术力量深入参与建筑全生命周期

在建筑设计领域,图像合成技术与三维模型生成模拟已成为建筑设计过程成果直观化的重要手段,而随着电脑模拟与三维动画合成能力发展的日趋完善,以及随着出现的网络辅助设计,数字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已经不再只是充当工具而已,而是进一步成为建筑师思维的延续,从而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建筑的构筑流程。其已经超越了技术的层面,而对人类的思维方式和习惯都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整个生命周期中都离不开相关媒体软件参与,SketchUp对于方案的三维形体的推敲与把握、CAD精确的数据建立、3Dmax和PhotoShop的表现图对于材料质感、建筑细部的表现力,使得建筑师能够在他们的帮助下对建筑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创作,即深入的图式思维。还有生态建筑设计中针对风环境设计的Airpak,以及光环境设计的Ecotect,绿色集成软件使得建筑设计更为科学合理,在形态设计上有据可依。把设计和建造阶段的建筑信息有效地运用于建筑的使用管理阶段,借助于媒体力量的楼宇控制平台系统,可以实现建筑的节能性、安全性、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技术化。

2.6关注多层面的文化传播

在对材料、技术生态效应展示宣传的同时,更深层次的是对于文化的传播。直至现代建筑之前,建筑师作为建筑的设计建造的灵魂师几乎掌握并通晓从建筑设计到结构构筑乃至建设施工过程中的绝大部分知识。而到了今天的信息时代,建筑所涉及到了许多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文化。建筑从设计到施工建造需要凝聚生态学、工程力学、美学、结构、心理学等等多层次多方面的信息,因而建筑设计也不再是建筑师的独角戏,建筑研究所涉及的各专业人员和知识的团队探索和合作。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多层面的文化,使得建筑呈现出协同性、跨地区、多文化的特征。

3结语

建筑美论文范文【第四篇】

建筑学专业美术教育的目标就是把更好的服务提供给学生,为其从事建筑设计打下坚实的美术基础,技能传授和理性归纳是其注重的对象,而知识传授和感性描述往往被忽视;而在美术专业美术教育中,更加注重对象精神性内涵的挖掘,注重对个人情感的释放。而建筑学专业美术教育在当前培养建筑学专业人才方面,应改变传统的狭义误区,注重把学生的知识面向更加广博的方面拓展,强调学生基本功的扎实程度,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对国际竞争的参与能力。为此,改革建筑学专业美术基础教学极具必要性,而且也是当务之急。

二、美术基础教学的现状及改革措施

(一)素描教学

就建筑美术课程来看,最为基础的课程就是素描课,对学生观察和写生以及空间想象等能力的培养是其目的所在。就总课时来看,建筑学素描课要远远少于美术专业,学生美术基础几乎就是没有,而且具有薄弱的造型能力。在教学大纲中一般都是在大一设置建筑学专业素描课程,从建筑素描总体教学课时来看并不多,而且在安排教学上还存在分散状况,学生对素描技法和表现形式的掌握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因此在素描教学上,要求目的性与针对性较强就显得极为必要,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素描的表现技法进一步的明确,掌握物体形体的结构规律,加深学生对形体的认识与理解。在实践中体会到:①在安排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现有基础,遵循由浅入深和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规律;②选择教学内容应开始于简单的训练静物形体结构写生,逐渐过渡到大量训练建筑空间风景写生;③结合临摹和写生应是教学方法采用的方式,从而能够与学生的基础和专业需要相适应,为教学效果获得良好奠定基础。结合自身的经验认为建筑学素描基础教学应以学科特点为出发点,把设计类的素描作为重点,设计类素描与结构素描相仿,对物体的结构形态进行研究是结构素描的主要内容,这有利于对学生设计思维进行拓展,推动其想象能力的活跃,有利于推动学生形象思维和创作意识的培养。结构素描有利于推动学生一般造型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对形式美规律的认识训练,推动学生对物体形态和构造相关的比例尺度进行研究,强化物体的视觉效果,该设计素描较为理想。结构素描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以及室内外装饰等设计方面应用广泛。

(二)色彩教学

水彩画通过水对透明颜料进行调配,进而运用其绘成的绘画,绘画的艺术效果具有透明和流畅,以及轻快和滋润特征。在没有开展系统训练色彩前,学生练习的水彩渲染也极为简单。从教学实践得知,大多数同学在训练过程中对绘画技巧过度强调,致使对水彩的色彩变化等因素很难掌握。对水彩画技法过度追求往往使学生忽视基本色彩理论知识,致使在建筑表现与专业设计课上不利于掌握搭配颜色技巧,出现不协调的色彩冷暖关系等。而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水粉画作画工具,颜料具有较强的覆盖性,修改起来很容易等特点,表现力也较强,初学者掌握起来更容易些,所以一般情况下水粉画色彩训练常常被安排在第一学期色彩训练中。通过水粉画的练习对学生的色彩进行培养,学生首先在对解色彩意义进行充分的理解后,逐步开始学习水彩画。

(三)加强速写训练,快速提高学生造型能力

速写实质是学生学习绘画的最简化形式,是对物体造型综合表现的绘画方法,对于一个设计师而言,在对建筑进行观察和记录以及艺术构思表现方面,它属于主要方式,是对感性知识进行有效获得的艺术手段,也是原始资料积累的最佳途径。在素描教学的全过程中,应把结合素描与速写的学习始终贯穿于学生学习美术课程中。讲授理论,对线条进行学习应是速写教学的开端,由于课时不多,而速写的学习和练习需要的时间却很多,因此速写教学在大一、大二的安排上,要求学生必须在训练方面花费大量课余时间,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运用对学生作业进行查看的形式,把学生的优缺点找出来,尽力做到每次的练习都有新的进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创新能力培养

传统观念认为,针对建筑学专业与城市规划专业进行的基础美术训练,也就是我们说的建筑美术课程,只要能让学生掌握下一阶段的专业课教学提供基础的绘画能力和欣赏能力,即具备基本的美术素养,就可以了。这恰恰是一种认识的误区,一直以来,我们没能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和更具前瞻性国际视野、宏观的设计思维理念。此为建筑美术教学现存的突出问题。我们的建筑美术课程正是一门培养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锻炼学生深刻的感知能力,提高其修养并且与建筑的专业课程(也包括城市规划的专业课程)紧密衔接的基础课程。在着重培养学生造型基础、色彩观察能力和技术性表达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的个性化品质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通常认为建筑美术,可以不考虑设计创意和设计观念的培养,认为那是以后建筑专业和规划专业教学方法中去面对和解决的事情,不在美术基础教学的讨论范围中。但实际上我们从历届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必须在基础阶段就通过教学方法来解决学生的创意习惯养成和观念意识植入的问题。这一点特别重要。

三、结语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928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