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范例【精选5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心理学论文范例【精选5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心理学论文【第一篇】
摘要:共享经济自进入中国以来,发展迅速,遍布各个领域,并在其发展探索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引人深思的现象。从消费心理学角度对这些现象进行讨论与分析,并对其所涉及的心理学现象进行浅显的解释和说明。
关键词:消费心理学;共享经济;Airbnb;困境;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4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0-0001-02
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出现以及发展均晚于国外。在全球范围内,共享经济自2006年左右开始进入萌芽期,随后持续缓慢发展,一直到2014年进入井喷式状态。于中国而言,脚步的确慢了半拍,不过仍于2014年左右开始蓬勃发展,赶上了共享经济高速发展的列车。2014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共享经济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一年。仅短短一年,共享经济领域新增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倍,进入爆发期。截至2015年,已有5亿人参与进共享经济,接下来的几年,都是共享经济在中国的高速发展期。据推测,共享经济的规模将在2020年占到GDP的10%以上。现如今,从Uber到滴滴,从共享单车再到共享汽车,以及随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共享经济已经完全充斥人们的生活[1]。
一、共享经济发展的原因及现状
共享概念自古有之,原始社会共同劳作,平均分配是人类最原始的共享形式。当今社会,同学之间互借书本,邻里之间互借工具,朋友之间分享信息,这都是新形式的共享。共享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78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琼·斯潘思和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发表的论文中,一般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2]。简而言之,共享经济就是将闲置的资源共享给其他人,不仅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而且能从中获得回报。
(一)共享经济蓬勃发展的原因
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至少有以下心理诱因:其一,科技飞速发展,制造业水平节节攀升,人们对自己拥有的物品不能充分使用,导致过多的闲置资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不能物尽其用,从而催生了共享经济。其二,观念的改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地区基本上都解决了温饱,对于日常生活中物质需求的欲望逐渐降低。从注重“拥有”到注重“使用”这一过程的个人消费观的转变也是共享经济蓬勃发展的因素之一。其三,参与共享经济的双方都能获得收益。除了收获除物品本身产生的收益外,还多了由共享经济带来的额外收益。而参与共享经济的另一方,可以收获便捷。
(二)共享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我们的社会也逐渐意识到盲目地以资源的高消耗来换取GDP的增长是无法长久的。毕竟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将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利用,并且在合理情况下创造更大的价值,成为了全人类在21世纪的新难题。当下的中国,以闲置物品资源配置为主的经济模式早已过时,将资源配置扩大到教育、出行、医疗等服务、媒体内容分享、闲置资金众筹等领域。相关统计资料显示,资金分享领域占据共享经济市场总交易额的60%以上,交易额约为20863亿元。交易额排名第二的是生活服务领域,占据共享经济市场总交易额的%,交易额约为7233亿元。近期受到广泛关注的交通出行领域,占据共享经济市场总交易额的%,交易额约为203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生产能力领域受到共享经济模式的驱动,在总交易额中占据%的比例,交易额约为3380亿元[3]。
在面临这个极其严峻的问题之时,我们的国家也做出了许多的改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以引领资源共享为主导的共享经济走入了人们的视野。经济社会评论家杰雷米·莱福金这样预言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共享经济是以陌生人为基础而发生的物品所有权不变,而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商业形式。
二、共享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共享经济如此红火,在中国如此复杂的环境下,势必会面临许多问题。本文将用心理学知识浅显地解读共享单车发展中的一些现象。
(一)从众效应让共享单车停滞不前
为什么共享经济会取得蓬勃发展?为什么风生水起的共享行业又会遭遇瓶颈呢?俗话说“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模仿是人类的天性,由模仿可以衍生到心理学上非常经典的从众效应(BandwagonEffect),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从O2O到共享经济,到无人货架,到人工智能,到区块链。一旦有人从共享经济中尝到一点甜头,各种形式的模仿就会纷至沓来。这不由得让人唏嘘感叹,这是共享的时代。这样的大手笔,大动作让不少人眼红,人人都以为趁着共享经济的东风,只要有想法,有勇气,有资金都能赚得盆满钵满。模仿,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由此,一切稀奇古怪的共享形式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学效应,具有积极性和消极性等两面性。
然而,从众效应在共享经济的范畴带来的几乎都是负面的影响。由于大多数个人或是企业没能正确地看清局势,对自身没有客观正确的认识,一味地从众,盲目地跟随共享经济的浪潮,最后大多数惨淡收场。因从众效应受灾最严重的当属共享单车行业,从一开始的小黄,到小蓝,紧接着涌现的单车公司不胜枚举,引得人们直呼:“颜色都不够用了!”接下来发生的事,会让一些坚信共享单车行业就会这样一直顺风顺水发展的人大跌眼镜:美团收购摩拜、滴滴收购小蓝、阿里仍繼续加大对ofo及哈罗的投资力度,共享单车领域的领头羊们都成了巨头公司中的无名小卒。这样的结局有些凄凉,大张旗鼓地来,悄无声息地走,顺便给街头巷尾添上五颜六色,堆积如山的废铜烂铁。本以为伴随着共享经济热潮,新一轮资本蜂拥的“风口”来临,不料晚景确实有些凄凉。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从众效应惹了大祸。 (二)“安全感”令Airbnb举步维艰
人们常说这样一句话:“家是最有安全感的地方。”“安全感”是心理学中经常提及的一个概念,安全感就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属于个人内在精神需求。衣食住行,每一样都占了人类生活中极大的比重。“民以食为天”,食为基础。第二重要的便是“住”。心灵没有栖息的地方叫作自由,肉体没有栖息的地方只能叫作流浪。共享经济的代表性企业的一个鼻祖级人物于2008年在美国横空出世,它就是——Airbnb。虽然Airbnb依靠房屋租赁已经做到了255亿美元的估值,在全球“独角兽”行业当中排名第三,仅次于Uber和小米,但是Airbnb经营的房屋短租领域和Uber所在的租车行业却在国内的发展却有着天壤之别。Airbnb进入中国市场可谓一波三折:2012年试图在香港设立第一个办公室,却因香港政府指责其“妄图抬高房价”而无奈辗转至新加坡。兜兜转转,直至2015年才宣布正式进入中国。布莱恩·切斯基(Airbnb创始人兼CEO)一定不会想到,代表社会主义理想构想的Airbnb会在中国市场上遇到如此出人意料的曲折。中国特有的奇高房价,导致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几乎一生都在为房贷而奔波。这样一来,相比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房子对于中国人来说变成了生活中的奢侈品,进而显得尤为珍贵了,房子由此变成了安全感的载体。将自己的房屋以盈利形式分享给陌生人住,这对于有着“家是港湾”观念的中国人来说,的确有些难以接受,这也成为Airbnb在中国发展的主要障碍。
除此之外,对于住客来说,在Airbnb上挂出的房屋既没有同酒店一样的24小时服务,也没有保洁人员周到的清理服务,甚至不会有每天更换的洗浴用品。这类非标准化的服务产品,除了加重了用户的心理负担,还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适应难题。尤其是房主和住客对于卫生要求标准不一,会衍生出非常多的令人意想不到的麻烦,也会影响到共享经济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三、展望共享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共享经济涵盖范围之广令人咂舌。智能手机的普及引领互联网深入发展,为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生活娱乐方式种类增多,从而使得消费商品种类增多,闲置物品种类及数量也随之增多。多元文化的浸入以及思想观念的改变,使得人们关于物品拥有权和使用权的价值观与以往有所不同。
(一)增强共享经济发展的安全感
虽然,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国民素质提升显著,诚信度也在提升。但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国内信用度普遍不高,各种各样令人啼笑皆非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危害人身安全的事件也时而会出现,我们实在不想看到有人因参与共享经济遇到伤害这一类新闻。试想,在社会公众安全感极低的情况下,去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家里住上一晚,这可以堪称是一次冒险。现如今阶段,即使有一定的安全保障,对大部分人来说,独自一人仍是不敢孤身前往。正是潜在租客与Airbnb系统以及房主之间的安全感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才有了千千万万个“不敢”,Airbnb才错失了千千万万个良机。“信任”和“安全感”才是最大的痛点。有人提出,Airbnb的房屋租赁模式和国内传统的房屋中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其实不然,传统中介会让买卖双方进行交流面谈,以此来获得安全感,并且一般双方会签订一式三份的契约保证。除此之外,还有比契约更让信奉“白纸黑字”的中国人更有安全感的东西吗?可是,形成特别大反差的是,对于Airbnb来讲,其展现给住客的手段就是几张不单调且苍白的房屋照片和“不够靠谱”的文字描述。这大大降低了租客获得的安全感,使得顾客对于快捷酒店与Airbnb之间不再抉择两难,往往更倾向于前者。对Airbnb来说,扩大房源的数量与地区覆盖面更为重要。在房主与租客同样缺乏安全感的中国,想要安身立命,可谓道阻且长。
(二)拓展共享经济发展模式
Airbnb在中国的两任创始人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人脉资源,并且熟悉中国特有的互联网运作形式。在创始之初甚至还想到同微信合作,使用户能通过微信直接登录Airbnb账户。为吸引更多来自中国的用户,Airbnb也做了很多贴近本土化的工作:不仅推出中文网页,Airbnb还支持iOS应用,支持银联支付,除此之外还有专门根据中国不同安卓应用市场定制的安卓版手机应用。看起来,Airbnb进军中国市场之初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不少业内人士都翘首以盼其大展宏图。然而,至今为止,似乎都没能等来Airbnb在中国的春天。即使Airbnb没有输,利用其独特的C2C共享模式在国内站稳了脚跟,但情况也不容乐观。还有一个致命性问题:房源。美国的房屋短租有着很好的硬件基础,完全能够撑起Airbnb这样的“上层建筑”。共享经济在国内其实也不是没有生存土壤,国有国情,在“住”的方面,房源紧缺的中国,闲置房屋数量稀少,能满足Airbnb标准的更是少之又少。
(三)立足当下注重长远发展
一个企业从建立到生存再到发展,若想修成正果,筚路蓝缕之后必定需要披荆斩棘。在西方企业眼里,中国13亿人,口味不一,众口难调,始终是一头难以搞定的怪兽,犹如一个屡攻不下的高地,一道百坚不摧的城墙。Airbnb排除万难,好不容易克服了水土不服,在中国市场稍稍站稳了脚,却不曾想,前方还有更大的风浪在等着他:来自本土行业的竞争。其实在Airbnb正式进军中国之前,小猪短租、住百家、途家、蚂蚁短租等公司早已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短租市场,中国的短租市场已经打得热火朝天。中國人太了解中国人了,中国人爱好“放长线钓大鱼”,相较而下,稍长期的租赁形式是要比Airbnb让房主心安。
从消费心理的角度看,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三观。增进了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交流,各类开放平台让共享经济带来的一系列的道德问题得到充分的讨论,实现了社会道德发展的自我修正与完善。比如社交媒体、自媒体、各类网站等经常对部分公民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与批判,就是一种社会道德修养培育与改造的过程。从社会法律法规的角度看,“审慎监管、底线监管、事后监管、协同监管”对共享经济稳定发展来说十分重要。共享经济各个领域的法律规则将逐渐确立并完善起来,在法律制定中综合考虑各方的需求和利益,让法律法规成为人民生活底线保障,以此来鼓励共享经济的发展与成长。此外,环保意识的增强,有限资源再利用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共享经济蓬勃发展的催化剂。以上种种,皆为共享经济深入国民经济每一范畴打下了基础。
四、结语
在当今社会,消费者将更全面地参与到共享经济中,既作为共享经济参与者,也作为共享经济提供便利的受益者,有效推动共享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而个人的生活喜好以及生活方式,也将大大影响着共享经济的发展方向。在多方参与下,共享经济稳步发展,贯穿整个共享经济发展历程,各种心理因素对其有着极大影响。在科技和人文日新月异的今天,以不变应万变注定无法走得长远。共享经济想要在中国深入每一个人的生活,道阻且长。
参考文献:
[1] 李英妮.共享经济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趋势[J].智库时代,2019,8:64-65.
[2] 王天予,徐晗.共享经济视角下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路径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9,5:155-156.
[3] 解轶鹏,石玉.共享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J].国家治理,2017,17:29-37.
收稿日期:2019-10-08
基金项目:四川省2019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时代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S201914389190)
作者简介:林川钰(1998-),女,四川雅安人,学生,从事心理学研究;通讯作者:于敏章(1988-),男,四川仪陇人,讲师,硕士,从事教育管理、教育心理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心理学论文【第二篇】
摘 要:随着我国电子商务模式的多样化发展和逐渐趋于成熟,符合广大消费者消费心理的社交电商应运而生,各大综合性电商平台以及新型社交电商平台纷纷研发出了属于自己的社交电商模式,满足了消费者普遍的从众心理和推崇权威的心理,本文主要就从消费者消费心理学范畴对我国社交电商营销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并为我国今后针对消费者心理学层面的社交电商研究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消费心理学;社交电商;从众;推崇权威
一、社交电商营销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手机上网进行社交的需求日益增强,而各大电商平台依据人们在互联网上的社交属性,纷纷开展了基于社交前台的电子商务活动。社交电商的出现,不仅使得传统电商平台寻找到了新的流量入口,还能够帮助企业或个人商家多开辟出一条与客户随时进行沟通和洽谈的道路,既方便了双方的商务往来活动,也为已经走向成熟的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商机。
目前,我国社交电商的典型营销模式有诸如小红书模式的内容导购类的社交电商平台,也有基于关键意见领袖(KOL)的分销营销模式,更有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短短三年就得到上市的拼团营销模式。根据我国互联网数据平台预测,到2020年,我国社交电商市场的规模将会突破万亿级。面对如此增长快速,未来潜力巨大的电子商务模式,虽被电商各平台广泛利用,因为发展步伐过大,过程中也出现了种种问题,亟待解决。
例如在2019年“315”期间暴露出的关于分销类社交电商的问题,3月14日,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就广州花生日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传销(直销)违法行为做出处罚决定。行政处罚内容包括:责令整改、罚款,责令处罚150万元人民币,并没收违法所得万元人民币,合计万元。这是迄今为止国内社交电商最大一笔罚单,也是我国电商20年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天价罚单”。经查明,从2017年7月28日至2018年9月25日立案期间,花生日记以平台运营商可获取其发展的会员所购买的商品一定比例的佣金为诱饵,发展了多个粉丝数量多、流量大的流量运营公司,作为其分公司(也称之为运营中心),再由这些分公司去管理运营商,运营商负责发展会员,按照层级提取酬金,涉嫌传销。
由此可见,虽然我国社交电商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其中隐藏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和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对于社交电商营销模式的选择,更应该慎重。而社交电商平台对于自身营销模式的选择,是基于消费者心理学范畴的剖析,这就要求社交电商商家能够将消费者心理层面的深层次需求加以重点研究,并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下面,本文将从消费心理学角度,对社交电商的营销模式进行深入分析。
二、消费心理学应用于社交电商营销模式的分析
(一)内容导购型社交电商——基于推崇权威的消费心理
以小红书为典型代表的内容导购型社交电商,经常会以邀请明星大咖入驻社交电商平台的方式,吸引粉丝或想要有购物需求的消费者,而注册该类社交电商平台的消费者都有推崇权威的消费心理。商家正是掌握了消费者推崇权威的心理诉求,邀请大量明星或网红达人进驻,将商品以日常视频或软文的方式推荐给消费者,逐渐使消费者养成分享式购物的习惯。此外,内容导购性社交电商利用信息技术,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推荐,实现精准营销,进而帮助平台商家达到增加流量、促进销售的目的。
(二)分销型社交电商——基于从众的消费心理
分销类典型社交电商平台——云集微店,自2015年上线之后,定位于会员制分销营销模式,是一家由社交驱动的精品会员电商,为会员提供美妆个护、手机数码、母婴玩具、水果生鲜等全品类精选商品,致力于通过“精选”供应链策略,以及极具社交属性的“爆款”营销策略,聚焦商品的极致性价比,帮助亿万消费者以“批发价”买到全球好货。由于平台抓住了消费者“从众”的心理诉求,追求所谓市场“爆款”,因此能够精选品类,与供应商协商最低价,从而找到分销型电商平台的利润来源。
(三)拼团型社交电商——基于社交需求的消费心理
拼多多作为一家通过社交APP——微信邀请好友参团以获取更低的拼团价格,建立起基于微信熟人社交的拼团营销社交电商,利用心理学上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消费者需求的第三层次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将人们对于社交的渴望与电商联结在一起,同时发起拼团的消费者也作为群体消费者中的“关键意见领袖”,用他们的影响力宣传推荐商品,从而影响其他参与拼团消费者的购物决策。
三、结语
在移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社交的普及化发展的今天,社交电商作为一种既能够满足人们社交层面需求,又能够帮助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新型电子商务模式,逐渐赢得消费者的高度认同,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必然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对消费者研究不充分的情况存在,特别是对消费者心理层面的研究亟待加强,如何利用消费者普遍存在的推崇权威、喜好从众和追求社交的心理,有针对性进行营销模式的创新就尤为关键。根据本文基于消费心理学方面对社交电商營销模式的分析,为今后我国社交电商发展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推崇权威消费心理方面,关键意见领袖需要更好的专业性,社交电商平台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取某一群体的关键意见领袖,并对其进行更深一层的培训:例如产品专业性、与其他消费者之间是互动性、推荐信息(视频或软文)质量等方面;二是将消费者进行分层研究,对具有较强社交属性的消费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未来,会有更多的传统电商平台充分应用消费心理学,将社交流量更有效引入电商领域,真正将社交与电商二者有机结合,从而为更多网络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和更优质的体验。
参考文献:
[1]黄婧.互联网时代下社交电商的营销价值创造过程研究——以拼多多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8(24):7-10.
[2]张彬.微信电商中意见领袖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8.
[3]刘湘蓉.我国移动社交电商的商业模式——一个多案例的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8,32(08):51-60.
[4]全淼.移动电商网络营销策略分析[D].长安大学,2017.
[5]汤亮.移动社交电商的营销问题与对策[J].统计与管理,2017(06):132-134.
[6]杨丹.基于社交电商网络的潜在信任关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7.
心理学论文【第三篇】
摘要:犯罪心理学(Criminal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和犯罪人类学相关连。这一门学科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于有关“是什么导致人犯罪”的问题,但也包含人犯罪后的反应,在逃跑中或在法庭上的。犯罪心理学家也可以做为证人,以帮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精神病学亦有处理到一部分的犯罪行为。
犯罪心理学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人即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就是说犯罪心理和犯罪是其研究对象。犯罪主体的心理包括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犯罪心理外化为犯罪行为的机理、犯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犯罪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怎样对犯罪心理结构施加影响和加以教育改造等。简单地说,它只研究犯罪人的个性缺陷及有关的心理学问题。
广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除包括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外,还包括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如预防犯罪、惩治犯罪以及教育改造罪犯的心理学问题;还包括有犯罪倾向(即尚未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的心理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心理;还包括被害者心理、证人心理、侦查心理、审讯心理、审判心理以及犯罪的心理预测等等。
简单地说,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既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又研究与犯罪作斗争的对策心理学部分,即被认为是司法心理学的有关内容。
一、学科历史
犯罪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790年德国人明希编写的《犯罪心理学在刑法制度中的影响》;而最早以犯罪心理学为书名的著作是1792年德国人绍曼编写的《犯罪心理学论》。
18世纪末19世纪初形成了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个活跃期。
在龙勃罗梭实证研究的带动下,19世纪末出现了犯罪心理学的第二个活跃期。
我国犯罪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韵。
犯罪心理学或称为罪犯侧写,起源于1940年代时,当时的美国战略情报局要求精神病学家威廉・兰格侧写阿道夫・希特勒的心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的精神病学家利昂内尔・哈瓦特在英国皇家空军中工作,侧写了一串纳粹的高级战犯可能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以期能由一群被俘的士兵和飞行员中找出他们。
19世纪后期的欧洲,生产力迅速发展,从而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新兴的学科,如人类学、人体解剖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同时,由于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犯罪率急剧上升。因此,具体提示犯罪行为原因、心理机制、犯罪者的人格特征,从而提供预防和控制犯罪的途径,就成了当时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这种情况下,犯罪心理学逐渐形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
1872年,德国精神病学家K・埃宾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以犯罪心理学为书名的著作《犯罪心理学纲要》。这本著作主要从精神病态的角度研究犯罪人。1889年,奥地利的检察官和犯罪学家H・格罗斯出版了《犯罪心理学》一书,着重研究犯罪者的人格。这两本专著的问世,标志了犯罪心理学的诞生。
1950年代时,美国精神病学家布鲁塞尔精确地侧写了恐怖份子攻击纽约的不寻常心理状态。
最快速的发展出现在联邦调查局在匡堤科开了联邦调查局学院之后,此一学院导致了全国研究暴力罪行中心和暴力犯罪执导系统的建立。其原初的想法是想建立一个可以找出许多无解的重大犯罪之间关连性的系统。
在英国,大卫・康特博士是于1980年代中期指导警方侦探侦办已犯下一连串重大攻击行为的罪犯的一位先驱,但康特博士看到了“罪犯侧写”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做为一个心理学家的主观、个人看法之下。他和一位同事创立了“调查心理学”这一词,并且开始尝试以他们认为较科学的观点来逼进此一主题。
二、国内情况
犯罪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只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对犯罪心理的探讨却由来已久。我国古代的史书上早就有探讨犯罪心理问题的记载。
公元前11世纪,周公旦就曾对犯罪的心理原因、犯罪动机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关于人性善恶的论战,其实就是对犯罪心理形成原因的探讨。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羞恶”“是非”之心,有些人之所以干坏事,是因为受环境的影响。他说:“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荀子则认为,人生来就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的不良本性,只有“师法”,即进行遵守礼义法度的教育,才不会作恶。
西汉初期,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说,认为“圣人”天生性善;“斗筲之徒”天生性恶;“中民”则既可为恶,也可为善,关键在于对其是否进行教化和以刑罚威胁。可见,我国历史上许多政治思想家和学者已有关于犯罪心理的精辟见解,只是未能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
犯罪心理学在我国的传播比欧美国家晚。尽管我国历史上早就有关于犯罪思想的探讨,其历史比欧洲早得多,内容也更为丰富,但一直未能形成一门系统的独立学科。20世纪30年代前后,西方的犯罪心理学开始传人中国。当时我国有一些学者翻译出版了一批西方犯罪心理学著作,也有学者撰写出版了自己的犯罪心理学著作。同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一样,从30年代到40年代,犯罪心理学在我国缓慢地发展着。建国以后,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一度曾将心理学视为伪科学,50-70年代中期,犯罪心理学一直没有得以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直到70年代末,犯罪心理学才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一样开始复苏,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我国许多心理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法学工作者、青少年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犯罪心理研究,翻译出版和撰写出版了几十种犯罪心理学教材和专著,以及不计其数的研究报告和论文。开设犯罪心理学课程的学校从1979年的几所政法院校发展到全国各地的几百所院校。犯罪心理学成为心理学各门支学科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
三、学科发展
20世纪以来,研究犯罪心理学的学者逐渐增多,许多心理学家也加入了研究犯罪心理的行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s・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的冲动是犯罪的根本原因。他指出,人的意识由本我、超我和自我三个部分组成。本我代表与生俱来的欲望冲动,按“快乐原则”活动;超我代表社会道德标准,按“至善原则”活动;自我则对本我和超我进行协调,按“现实原则”活动。
犯罪行为的发生是由于自我对超我的依从力减弱,而趋向于本我的结果。他还认为,成人犯罪是由于退化而使幼儿时期原始的、非道德的性冲动复活了起来。
美国精神病学家W・希利和他的妻子布朗纳对少年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于1936年提出了“情绪障碍理论”。他们认为,违法犯罪行为是“不能得到满足的愿望与欲求的表现”。当年轻人的愿望和欲求长期得不满足,就会产生深刻的情绪问题。长期存在不满情绪就会导致年轻人采用违法犯罪的方式求得代偿性的满足。
美国犯罪学家E・H・萨瑟兰1939年在他所出版的《犯罪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不同接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1犯罪行为是由学习得来的。2犯罪行为是通过与他人交往的过程而学得的。3犯罪行为主要是在与个人关系密切的群体中学习得到的。4犯罪行为的学习内容包括犯罪方法技巧、动机、态度、理由等。5在犯罪动机和内驱力的形成方面,主要是从人际接触中获得错误观念,即犯罪比不犯罪有利,使违法心理战胜守法心理。6犯罪学习的结果随接触频率、时间长短、顺序、强度的不同而异。在犯罪多发区,由于同犯罪分子接触机会多,因此犯罪行为多是必然的。
德国精神病学家K・施奈德在1940年出版的《精神病质的人格》一书中,具体分析了各种异常人格与犯罪行为的联系。
他发现易于导致犯罪的异常人格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意志薄弱型,这种人对外界的诱惑缺乏抵抗力,易受外人引诱而去犯罪。2情感缺乏型,这种人缺乏羞耻、怜悯、同情、名誉感、良心等高尚情感,具有冷酷、无耻的人格特征。3爆发型,这种人稍受外界刺激,便会暴怒,用暴力手段攻击他人。4激奋型,这种人很容易激动兴奋,做事不谨慎、无耐心,很容易与人发生纠纷。5自我显示型,这种人有强烈的虚荣心,处处想表现自己,不顾场合和方法。6偏执型,这种人顽固地坚持违背社会规范的错误观点和信仰,并付之于行动。7情绪易变型,这种人喜怒无常,情绪一日多变,难以捉摸。8软弱型,这种^缺乏人格的尊严,经受不了外界的压力,常违心地屈服于他人,做自己明知不该做的事情。9自卑型,这种人极度自卑,否定自己的能力和知识经验,认为自己无法像正常人那样生活,只能依靠他人,或采取非法手段来谋生。10忧郁型,这种人整日情绪低沉消极,遇到任何事情都看成是不利于自己的事,并以此支配自己行动。
四、学科研究
许多犯罪心理学家致力于研究犯罪者特定的人格特征和这种人格特征的由来。他们将犯罪者人格的各个方面与未犯罪者进行系统比较,从而试图确定犯罪者的人格特征。他们所指的人格内容很广泛,如雷蒙认为:“人格即是个人的全部,包括智慧、性格、本能内驱力、情绪稳定性、态度、兴趣、气质、社会性和个人的仪表,以及他的一般社会效能”。“它是一个对环境起调节作用的心理体系”。研究犯罪者人格问题的犯罪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的犯罪心理发展到人格的改变,表明这个人的犯罪心理已经定型。要矫正这种心理定型了的人格,需要做极其精细、复杂、长期的工作。所以,对罪犯的人格变化的研究,是犯罪心理学上一个十分细微与深入的课题。日本犯罪心理学家出根淳还指出:“过去的犯罪心理学研究只限于探讨人的犯罪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即是基于生理原因还是社会原因。所以,过去都集中于对犯罪心理的个人因素―社会因素的探索与讲座在犯罪人格论建立以后,犯罪心理学就出现了新的面貌。这样,就在犯黯的人格问题的讨论中开阔了犯罪心理的具体研究途径。”
心理学论文【第四篇】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进一步发展,网络营销成为当代市场营销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双11”、“双12”购物节的网上交易成交量每年剧增,在网络营销的过程中,了解网络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当代网络消费的现状,分析了在网络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可能会出现的消费心理,进一步阐述了重视消费心理学给网络营销策略建立带来的影响,旨在能够提升网络营销群体对消费心理学的重视,基于消费心理学制定更加完善的网络营销策略,助力于网络营销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消费心理;网络营销;营销策略;消费体验
一、网络消费过程中消费者消费心理的体现
网络消费,即通过互联网技术买卖双方达成协议,完成线上交易。与实体店消费过程不同的是,网络消费不需要走街串巷,消费者可以在互联网中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完成商品的浏览和选择过程,这就使得网络消费具有一定的便捷性和较强的隐蔽性。重视网络消费过程中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能够使网络营销群体更加清楚的知道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从而进行网络营销商品品牌和服务的改进,促进网络营销的发展。在当代网络消费的过程中,消费者可能会出现的消费心理包含以下方面。
(一)从众心理
在网络消费过程中,消费者会出现从众心理。“淘宝”是网络消费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交易平台,消费者在淘宝平台进行消费的时候会第一时间关注商品的销量,认为销量大的商品多具有较强的质量,其商品评价的真实可靠性更高,这是消费者从众心理的体现。此外,在“淘宝”等其他网络交易平台上经常会出现“限时促销”的商品,部分消费者会因为这些商品“便宜”而产生冲动消费,进行“跟风”似的网络购买。
(二)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
在网络消费过程中,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多发生在20~29岁的消费者群体中。年轻人是最追求个性的群体,在网络消费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因为商品的个性化外表和商品简介的个性化文案而发生冲动购买行为。此外,一些年轻人不甘落于人后,常常会在网络消费的过程中产生“你有,我也要有”的攀比心理。
(三)质疑心理
在网络消费的过程中,大多消费者会对网络商品产生质疑心理。首先,部分网上商店的评价较低,不能对产品的质量问题做出保障,这就导致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不能够果断下单。其次,部分网上商店对于商品的售后问题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也导致消费者会对商品产生质疑。再者,部分消费者会考虑到网上商店付款链接的安全性问题,认为网络消费的过程中自身的资金安全不能得到保障,从而对网络消费持有质疑的态度。
二、消费心理学对网络营销策略的影响
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所出现的消费心理的成因和规律。进行消费心理学的研究不仅能够使消费者获得更多的经济权益,也能够使经营者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在网络营销的过程中,重视消费心理学有助于建立正确的网络营销策略,这主要是因为重视消费心理学能够给网络营销策略的建立带来一定帮助。
(一)有助于提升网络营销群体对网络消费安全信任度的重视
正确意识到消费者在网络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质疑心理,能够提升网络营销群体对网络消费安全度和信任度的重视,有助于建立更加完善的网络营销策略。一方面,网络营销群体要有坚实的网站安全保障,避免在消费者购物的时候出现钓鱼网站或其他不明网站的弹窗,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解决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关心的商品质量和售后问题,网络营销群体可以利用即时通信技术,完善营销者和消费者的沟通过程,同时要致力于构建良好的退换货机制,让消费者的消费过程安全无忧,缓解网络消费过程中消费者的质疑心理。
(二)有助于网络营销群体完善网上商店运营的运营机制
对消费者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有明确的认识,能够助力于网络营销群体完善网店运营的运营机制。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求异心理,营销群体可以美化自己的网上商店,使网店的风格独出心裁,这样就能够提升消费者对网店的浏览量,有助于潜在交易的完成。在网上商店运行的过程中,营销群体要注重提升网店的知名度,例如可以通过个性的名字和富有活力的店铺简介让消费者耳目一新,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在店内消费,也可以通过部分直播平台的主播进行店铺推荐和商品推荐,比如可以通过“抖音”、“微视”等视频平台宣传店铺和商品,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网上商店,促进网上商店交易成交量的提升,销量的增加能够吸引更多网上消费过程中有从众心理的消费者进行消费。
(三)有助于网络营销群体在制定营销策略过程中重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不同年龄和不同社会群体在网络消费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消费心理各不相同,在制定网络营销策略的过程中,重视消费心理学,能够赋予网络营销策略以“生命力”,从而使消费者得到美好地消费体验。在制定营销策略的过程中要重视各个阶层的消费需求,在商品介绍的过程中覆盖所有消费群体,优化网络商品的展示环节,使消费者能够更快的决定是否购买,获得良好的消费体验。
结语
消费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在企业生产运营的过程中重视消其研究过程,能够提升运营者的经济效益,提高其收入。在新型营销策略——网络营销策略的制定过程中,重视消费心理学能够提升网络营销群体对网络消费安全度和信任度的重视,有助于网络营销群体完善网上商店运营的运营机制,從而能够帮助网络营销群体制定完美的网络营销策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给消费者带来良好的消费体验,助力于网络营销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天予.论消费心理学对网络营销策略的影响[J].中国商论.20196
[2]王明霄.消费心理学和网络营销的有效融合策略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17
[3]胥泽林.网络营销中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3
心理学论文【第五篇】
摘要在问题应对研究中,积极并不只是在“应对”成功中出现,也在评估和资源等概念中出现。目前研究者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应对中的积极。积极心理学运动强调的个体繁荣发展,恢复平衡,以及对人的经验更全面更平衡的科学的理解促使研究者从另一个角度关注问题应对,积极心理学看到了“硬币的另一面”,引导研究者认识到研究积极心理的价值。
关键词应对积极心理学积极情绪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积极心理学有3大研究主题:一是积极主观经验,例如幸福感、对生活的乐观等;二是积极心理特质,例如爱的能力、审美体验、宽容等;三是积极心理品质社会性的研究和实践,例如美德、利他行为、社会责任等。这3大主题代表了积极发展和积极个体行为的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吸引力很多研究者的关注。正如Csikszentmihalyi所说,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促进对人类经验中积极方面的研究,强调对人类经验要有更完整,更平衡的科学理解。积极心理学家对工作中问题应对做了大量研究,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应对的本质做出了贡献。
1问题应对研究的简要回顾
对问题应对的本质研究以及问题应对在压力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让研究者认识到了问题应对结构的复杂性,也注意到了问题应对研究的困难。与其他研究领域一样,对问题应对的研究经历了对传統的观点提出质疑,提出新的观点,重新定义界限的过程。当前问题应对领域中的研究者关注决定应对结构组成部分的范围是否太窄,对应对的定义不再反映出应对过程的丰富性。讨论问题应对的定义不能离开对问题应对的评估。因此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评估应对。这个争论不仅限于现有测量让研究者知道什么,未来的测量可以提供什么信息,还存在于基于这种评估的分析是否限制了结果解释。
在如何评估应对方面,研究者主要应用自陈应对问卷,目前研究争论的焦点不是自陈问卷的效度,而是这种测评工具在描述和解释应对时的局限性。例如,通过开发更好的自陈量表测验能得到的新的有效信息很少。研究者选用量表前必须考虑一系列问题,例如量表的最佳使用条件,指导语是如何表达的,项目如何得出和表达的,如何解释量表结果,量表可能存在的不明确性,计分键的适宜性等。研究者仍需继续开发更加以人为中心的,关注过程的评价工具,以研究应对的本质和应对过程的丰富性。
2积极情绪的作用
积极情绪在个体发展中有重要作用。Fredrickson提出并发展了积极情绪“构造持久的个人资源”等相关理论。通过研究积极情绪,研究者可以更好地探究工作体验。积极情绪使个体思维更宽广,更灵活,更有适应性,建立更长期的资源(例如社会关系)产生应对策略,并且还是个体幸福感,人生发展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以往研究发现,积极情绪体验与“心胸开阔”的应对风格相关,这种应对风格中,个体可以置身事外,从多个角度理解发生的事情。
另外一些研究者认为关注积极情绪为应对研究开创了新的方向。Folkman和Moskowitz认为,这种心理品质也可能与积极的评估,“目标导向的聚焦于问题的应对”和“将好处看做应对策略”有关。Tugade也研究了积极情绪在应对中的作用。她认为积极情绪有助于管理消极情绪,消除消极情绪的持续效应,增强个体适应以后的压力源的能力,激发个体产生更多新奇的有创造性的想法和行为,扩大个体的应对技能。
3应对策略
Folkman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基于理论的应对功能:问题聚焦和情绪聚焦。基于这种区分,研究者提出了应对策略种类的“broad-brushstrokes”观点,这是应对策略研究的一个很好的开始。其他研究者基于这个图式,不仅探索了应对策略的功能问题,而且考察了是否需要提出区分应对策略的综合图式,什么时候开发这个图式,这个图式如何考虑模式和时间等问题。只有当基于时间将一种策略与另一种策略区分时,研究者才会考虑被动反应应对和主动应对的区别,以及什么时候出现的这种差别。主动应对不仅是对压力和应对模型的重要补充,而且是积极心理学运动中反映的所有那些心理品质。
关于主动应对包括的内容,研究者正在深入探究。未来研究将关注个体决定使用主动应对策略的方式,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积极应对行为,以及这种行为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侯慧.为孩子的心灵铸入阳光和梦想——浅谈积极心理学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311:1-3.
[2]Dewe,P.&[J].InternationalReviewofIndustrialandOrganizationalPsychology,2007(22):141-191.
[3]Csikszentmihalyi,?AreplytoRichardLazarus[J].PsychologicalInquiry,200314:113-115.
[4],coping,anddevelopment:Anintegrativeperspective(2nded.).[M].NewYork:GuilfordPress,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