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发言稿(样稿)实用3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发言稿(样稿)实用3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班主任经验交流发言稿1
我的班级是一个特殊的集体,因为我的大家庭除了50位同学,还有一个脑瘫女孩万梓桐和她的母亲。这就要求我管理班级更得细致入微,既不能伤了小女孩的自尊,不能让她感到因为和别人不一样而自卑,又要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重视,去帮助她。
为了达成这样的教育目的,我设计了系列活动来引导孩子们。首先是老师引导同学们,要和桐桐一起玩,并且去帮助她。我作为孩子们身体力行的榜样,首先下课就找桐桐说话、聊天、扶她走路。桐桐终于没有那么怕生了,敢于开口说话了,虽然咬字不清,但她却让我十分感动,给了我希望。其次,我引导同学们进行“我为桐桐讲个故事”的活动。每天大课间,大家就会看到我们在院子里做康复训练,后面跟了一群抢着要讲故事和听故事的同学。这个活动不仅增进了桐桐和大家的感情,还锻炼了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识记能力。再次,我们成立了专门的桐桐爱心互助组,让孩子们在帮助桐桐的同时,感受桐桐的坚强、好学的精神,从而鼓舞孩子们以桐桐为榜样,好好学习,实现自己的价值。最后,以鼓励桐桐更加勇敢为目的进行引导,游戏时让桐桐参与其中,比如玩老鹰抓小鸡的时候,可以让桐桐告诉老鹰她想让抓谁;玩过家家的时候让桐桐模拟一个角色,如做医生给人治病,一般给她分的都是阳光角色,因为怕她太敏感,刺激到她。在日常教育中我特别细心,因为我更怕孩子的心灵受伤。前两天桐桐感冒在家没有来,大家都想她了,我就引导孩子们一起给她写信,孩子们表达了自己对桐桐的思念和祝福,有的还把信纸折成了漂亮的图案。我还借此机会对同学们提出奖励。表现好的同学,老师可以在周末带他去桐桐家帮助她。(不仅仅指学习好,还指本周有收获,又能够及时完成自己的任务并有时间、精力帮助他人的人。)这样既能让孩子们帮助桐桐提高学习,周末也能得到玩伴,还可以让同学们去桐桐家体验生活,学习桐桐坚强的品质。
一、培养自信心,因材施教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定是起着特别重要的引导和榜样作用。你喜欢的,孩子们就会表现得特别喜欢;你不喜欢的,表露出来,孩子们可能也就不喜欢了。所以,在班级管理中,老师应该耐心、细致地引导孩子们对于一件事或者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看法。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我不以成绩来评价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我们应该因材施教,发挥孩子的长处,补足他的短处,让他变得更加优秀。如我班杨立军学习特别差,连最基本的作业都不能完成。但是我发现他很想表现自己。于是我把他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万梓桐特别爱学习,但是她的能力有限,需要一个人去教她,你愿不愿意和她坐同桌去给她当老师,教她?”他欣然接受。然后我告诉他要教别人,首先自己必须得会,得有知识。最近一段时间,他不仅能够认真地听课,做作业,还能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在别人眼里是好的,只要你选对方向,就一定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教育孩子。
二、学会向他人学习
古语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存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学们和桐桐在一起,不仅帮助了桐桐,也学会了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多以自我为中心。而我班的孩子,在和桐桐相处的过程中,学会了关心他人,特别是弱者,更加坚定了他们善良的心。桐桐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坚强的榜样,锻炼孩子们做一个坚强、不服输、用于向生命挑战的人;也教会了他们乐于助人,能够及时向比自己弱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同时,也教会同学们学着表达自己对别人的爱,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和爸爸妈妈的爱。
三、营造较强的班级凝聚力
良好的班风是班级顺利开展工作、健康发展的前提。一个班集体要想有凝聚力,首先必须加强团结,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因此我们渗透“班级是我家,我是小当家”的观念,靠集体里每位同学的悉心经营,同甘共苦,同心同德,增加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班级自豪感,形成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团队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进,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中队凝聚力。
我也特别注重孩子们的优秀品质,也注重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我相信: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结果。静待花开,也是一种幸福。以上是我浅显的认识,说得不到位的地方还希望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发言稿2
让孩子幸福、快乐、健康,应该是每一个教师、为人父母者和所有的成年人的职责和愿望,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正因为 如此,我们才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地为孩子们的成长付出着自己的一切。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孩子们幸福吗?他们在条件一流的学校、生活优越的家庭,在老师和家长的百般呵护下,过着小皇帝般的日子,从不为吃、穿、住发愁,上学有汽车送,放学有保姆迎,回家有削好皮的水果和应有尽有的高档玩具。他们似乎拥有了一切,但他们又的的确确的不幸福。因为,他们没有自由,没有体验,没有情感,不会从事创造性的劳动。这,作为一个人,一个正在成长发育的人,一个具有着青春的朝气和生命活力的人,能幸福吗?他们的幸福究竟应该在哪?
拥有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幸福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马克思理论探索和实践上为之奋斗终身的主题,也是对未来时代精神的高度概括。那么,对于教育来说,自由发展就是顺应儿童的天性。对于教育者来说,就是对孩子天性的了解与对潜能的发掘。教师关心和关注的应是儿童的天性、天赋和需要,而不是将成人的想法强加给儿童。
成年人总是喜欢自作主张控制孩子的发展,从婴儿起,那些焦虑的、缺乏耐心的父母,在孩子还不会爬时就要求他站;当他们中国话还没说利索时,就迫不及待地让他们学外语;当他们还分不出好人坏人时,就教导他们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当他们对什么都兴趣盎然时,却一厢情愿地限制他们做这做那;老师要求那些还没有摆脱自我中心的孩子们去为国家的兴亡安危担忧,家长勉强那些还没有定型的孩子去学这学那。家长的虚荣、教师的业绩、校长的政绩,都一股脑地寄托在了孩子的听话、守纪、获奖和分数上。今天的教育依然以控制为乐,以限制为荣,且愈演愈烈:以精致化的手段、以为了孩子好的名义,控制着孩子们的每一分、每一秒,肆无忌惮地无视孩子的自由,践踏孩子们的思想,生命在这些外在力量的驱使下,在功利的成年人的胁迫下,被动地、艰难地、小心谨慎地挪动着,缺乏自由生长的动力、活力和勇气,只能畸形地成长着。
自由发展需要信任、爱与赞许。信任、爱与赞许是每个老师必须要遵守的信条,但并非是对学生直接的赞美和廉价的夸奖,应该是老师的真诚和认可。而这需要老师们做的就是放弃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关注孩子们所需要的东西;不用道德、权威和恐吓压制孩子,要用宽容心去了解、理解和走进孩子,因为孩子们需要宽容,宽容就是认可、接纳,就是信任和爱,就是给孩子带来幸福。
拥有情感的体验——懂得爱与被爱的人才幸福
我们都知道,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心”,有“情”,有“爱”,有“魂”。人在成长过程中不仅仅是学知识、长身体、练本领,一定要经过情感教育的滋养,有爱、有关怀、有信任、有沟通、有交流的体验,有温馨的、温暖的、让他们感到安全和放心的环境,有值得让他们信任、能分享他们的喜悦和快乐、能分担他们的忧愁和悲伤、能激励他们向上、点燃他们激情、引导他们前行的成年人。同时,情感教育是双向的,既要有接受和享受,更要有给予和付出,只有在实践中、在感情的体验和付出中、甚至在思想和矛盾的碰撞中、在坦诚的交流与沟通中,才能建立感情,增进友谊,升华思想,体验快乐。
这个过程是孩子们在成长中所必需的,是家长、老师、学校应刻意创设的,是没有功利、没有价钱、没有代价的,是纯洁的、单一的、自然的,却又是非常珍贵非常重要的。可是这些,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教育者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和重要阶段,却没有给他们提供,没有为他们营造。还自以为是“为他们好”,“别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实在是可悲、可叹、可恨!如今的教育缺真心:用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如今的教育缺真爱: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如今的教育缺真情:师生之间、干群之间、家校之间,建立真正的感情。实在不可想象,在缺乏情感的生活环境中孩子们能幸福吗?
拥有创造——从事创造性劳动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才幸福
让学生在学校得到最适宜,最充分地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这是教育理想与追求的核心。“适宜”的发展是人才发展的关键,创造性的劳动才是人才成长的条件,“充分”的发展则是教育追求的极至,它包含了人潜能的最大开发,人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极大提高和人的全面素质提高。可是如今那些经过家庭和学校长期训练的孩子们,他们唯一的乐趣便是完成机械化的生产作业,唯一的价值标尺就是有利于考试,唯一的牵挂和生存动力就是考试成绩,唯一的目标就是考上心目中的好学校。除了分数,他们已无法再需要什么了。
学习本应该是一件非常有意思有兴趣的事,当你流连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在想象的空间时,你一定会感到其乐无穷。但,它的前提是,一定要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和自由想象的空间。这意味着学生具有了热情地实现自我、用创造性的方法表达自我的机会和愿望。这便是学习,这就是创造。可是,有多少“可怜”的家长们,深怕自己的孩子有空闲时间而千方百计将孩子的业余生活排得满满的,还自鸣得意乐此不疲。
有多少“好心”的老师,深怕自己课上讲得少、讲不清楚而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受影响,于是课上掰开揉碎了讲,课下加班加点的辅导,还得加上无休止的作业,还认为这是为学生好。这些“好心”的老师和“可怜”的家长,实际是在帮倒忙,是在毁了学生。再加上如今时髦的浅阅读、快餐文化、读图时代,以及媒体和商家不当的推波助澜,使我们的孩子都成了只会看,不会想,只能摹仿,不能创造的机器人了。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呀!又是多么可悲的一幅前景呀!
细想想,这一切都是教育的功利、浮躁造成的结果。我们从教育的规律、孩子的成长规律这个角度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就会发现:现在的孩子缺少真情和感动,缺少实践和体验,缺少理想和憧憬,缺少激情和冲动。
给孩子们自主吧!给他们自由吧!给他们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吧!给他们充分的心灵自主、思考自由、行动自律的空间。如此,孩子的创造力就可以迸发,他们的激情和活力也能四溢,他们才能真正的幸福,他们的全面发展也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发言稿3
初二的重点班学生是早熟的,他们在通过课内和课外的学习后,能积极敏锐地思考身边的人和事,并逐渐形成较固定的、自我的看法和思维。他们已不再一味地信任和仰视自己的老师,反而是怀疑,乃至叛逆。因此初二阶段的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更甚于初一的习惯养成。好的思想意识的形成可以固化好的行为习惯。它需要老师用正确、鲜明的思想贯穿教育于始终和有效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内心。我时常对学生说:重要的不是你做什么事,而是你为什么和如何做这件事。那么如何做到这点呢?我只有一双眼睛,看不尽也看不穿每个人的内心。对学生思想问题的教育泛泛而谈不如不谈!所以我每周班会必上且都会让每位班干(语、数、外、政、史、生、美乐、劳动、纪律、学习和班长)就上周的班级情况作一周工作汇报。说实话,讲真话,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更需要提出个人对事与人的看法,汇报中定要有表扬多人,多人有其名,批评有少人,少人有其名。从而达到对比鲜明、弘扬正气的效果。学生的分析、批判乃至问题的指导方法之准确、公正、合理和高远时常令我惊叹。我摘录一位副班长的班会发言:真正的好班干不是让人敬畏,而是受人爱戴,如果我们严律己,宽待人,多些真诚,多些友好,从人文的角度出发,把对面的同学当朋友,“需要帮忙吗?”“我能为你做什么?”常挂嘴边,班级会更和谐。一位学习委员的发言:初中的日子过去大半,期中和后面的中考业已不远,这场长跑的冲刺阶段已开始。无论是为自己、为班级,我们都要努力拼搏,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只有几步,望大家且行且珍惜!从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优秀的班干集体不仅是管理班级,更是凝聚班级、团结班级。不仅是老师的帮手,更是广大同学的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