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作文大全 >

小平小道观后感5篇

网友发表时间 673044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小平小道观后感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小平小道观后感1

《小平小道》观后感

小道

大道

——《小平小道》观后感

一个普通的日子,我怀着敬仰的心情观看了《小平小道》,故事不多、不长,感动却无处不在,启发却无时不有。这一次,我深深感受了他的坚定信念,触摸了他的赤子情怀,寻觅了他的人生轨迹,进行了一次直指心灵的震撼之旅。

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不能缺失良心;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不能缺失责任;我们可以不聪明,但我们不能缺失记忆。邓小平,这个名字已经在我们心里刻上了深深的烙印,我们从没有忘记他的锋芒气势,没有忘记他的雄韬伟略,没有忘记他的丰功伟绩,更没有忘记是他用满腔热情唤发了中国的勃勃生机。

但我却从来不曾想到,一条杂草丛生的普通小道竟能构画出建设祖国的宏伟蓝图,一条蜿蜒曲折的乡间小道竟能成为通往国家富强、人民安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而这条道路的是他,是一位坚定信念,坚守理想的老人,是我们最可亲最可敬的小平同志。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每个人的人生征途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一切成就大事业的人,更免不了经历一番挫折。小平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中,经历了三落三起的人生磨难。60多岁的他从一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一名被监督劳动的工人,面对地位的反差和环境的变化,他却始终不颓废、不消沉,依然充满着对人生的信心,依然心怀祖国的前途,依然牵挂着祖国的人民大众。他迈着坚定的步伐,在这条小道上苦苦思索,他徘徊了三年零四个月,也思索了三年零四个月。终于,一位时代伟人从这里挺立,中国改革开放思想由此萌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蓝图于此勾勒。这是一条不平凡的小道,也是一条见证历史的小道,更是一条通往改革开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人生如流水,只有在它的急流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小平同志在他被“打倒”的日子里依然奋勇前行,激流勇进,他用改革开放拉启了中国经济建设的大幕,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吹响了时代的号角。我们要以小平同志为榜样,用自信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有了这样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态度,即便不是太阳,也能在平凡的岗位发出耀眼的光芒;即便不是舵手,也能驾驭命运之舟;即便脚下踩的是条曲折的小道,也能走出幸福的康庄大道!

小平小道观后感2

参观小平小道有感

12205137 邹松

2013年10月26日早晨,在老师的带领下,怀着一颗向往的心情,我们参观了小平小道。“小平小道”地处江西省新建县望城岗,紧靠省会英雄城南昌,占地面积亩,东至省庄到湾里公路。离南昌航空大学并不远,因此我们选择集体步行去看看伟人生活过的故居,体验下革命老前辈的艰苦生活。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步行,我们一行人终于见到了梦中的小平小道,完全被保留下来的各种文物所震撼,一个身居高位的中央领导,被“发配”到这样一个地方。三年零四个月的每个日夜,都要生活在这贫穷的地方,是需要多么坚定的信念!从小平小道的入口到小平小道的出口,一路上各种参观,通过文物和相片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心目中的邓小平,他一生中经历了“三起三落”,在这“一落”的地方我们能清楚的看到邓小平曾经的日子是多么的艰辛。据导游介绍:当工厂的工人得知小平同志要来自已所在的工厂劳动,大家都发誓要保护好小平同志的安全,当时的车间主任考虑到小平同志已是65岁的老人,就安排他干点比较轻的活儿,先是让他用柴油清洗小配件,可老人的手不停地发抖,于是又改让他看图纸,可老人眼已经花了,不太看得清楚,于是老人便主动提出来干一点体力活,就是站着用带有打磨功能的工具,将比较粗糙的小配件打磨光滑。早上八时上班,晚上六时下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干了整整三年多时间,他的夫人卓琳也在同一个车间即小平同志工作台的对面,和他一起工作了整整三年。刚开始时,小平每天从住的地方步行到工厂需要半个多小时,并且还得经过一个人多且杂的汽车站,于是,从考虑到小平同志的安全出发,工人师傅们便从工厂后门开辟了一条径直通往小平住处的小道,即世人所称的“小平小道”,这样,小平同志每天上下班步行只需十几分钟就到了。这是一条杂草丛生,有曲有折,和老百姓庄稼地紧紧相连的平凡小道,然而就是在这样一条极

其普通的小道上,小平同志构想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亿万中国人民带向富裕之路,使中华民族从此走向富强的康庄大道。

走进主纪念堂,是一组小平同志和其家人的塑像,造型生动,塑像上的邓小平和蔼亲切,引得参观人员争相合影留念,解说员也从这幅塑像开始,对邓小平这段在拖拉机厂当钳工的历史进行了解说。1969年10月,65岁的邓小平被扣上“走资派第二分子”的帽子,被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进行劳动改造。直到1972年2月调回北京,伟人邓小平在这里工作了三年四个月,也思考了三年四个月。刚开始时,小平每天从住的地方步行到工厂需要半个多小时,并且还得经过一个人多且杂的汽车站,于是,从考虑到小平同志的安全出发,工人师傅们便从工厂后门开辟了一条径直通往小平住处的小道,即世人所称的“小平小道”,这样,小平同志每天上下班步行只需十几分钟就到了。这是一条杂草丛生,有曲有折,和老百姓庄稼地紧紧相连的平凡小道,然而就是在这样一条极其普通的小道上,小平同志构想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亿万中国人民带向富裕之路,使中华民族从此走向富强的康庄大道。

出了展览馆,便走进了车间,望着保存完好的工作台,我不禁有感而发,然而,兴奋劲一过,我又感到一份重压。世人总看到邓小平的顽强,想到他的智慧,他的达观,但却鲜有人能真正设身处地,去体会一个有志难伸的老人是怎样度过这三年的。

参观完后,独自漫步在小平广场,几棵银杏树枯瘦而挺立,泛黄的叶子眷恋着枯枝,有风扬起,拂过面颊。阳光暖暖的,让心里充实。当再次回望周围的一切时,竟感动的久久难以言语。原来邓小平的伟大与坚强不是书本上的几章《邓小平理论》能够涵盖的,只有感知小平生活的气息,才可真正体会他的伟大。我深深的被邓小平的精神所屈服,决定以后一定要向这位伟人学习,即使在困境中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不仅努力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树立伟大的理想,为祖国将来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回到学校之后,回想大学即将过去的两年的甜美与苦涩,思考着自己的未来。未来的路还很长很曲折,但我知道从这天起年轻不再有畏惧。

小平小道观后感3

小平小道观后感

小平小道,咋一看,不过就是一条蜿蜒曲折、长满杂草的田间小道,一头连着新建县拖拉机配件修造厂,一头连着南昌步兵学校。而在1969年10月到1973年2月,在这条长公里的小道上,邓小平走了三年零四个月。也思索了三年零四个月,中国的改革开放思想就是从这萌发,中国就是从这里走上了改革开放,民族复兴的康张大道。所以直到今天,人们仍把这条小道称做“小平小道”。

你能想象得出吗?一个身居高位的中央领导,突然有一天,被“发配”到这样一个地方。每天早晨,都得顺着这条小道,到工厂去报到。

你能想象得出吗?一个65岁的老人,被安排在这家工厂里做钳工,天天都要在别人的监视之下,和钳子、扳手打交道。

你能想象得出吗?三年零四个月,也就是1200多天里,不知明天,难料未来,只能老老实实的接受“劳动改造”。

所以说,这是一条特殊的小道,也是一条光荣的小道。小道记录了历史,承载了痛苦,积蓄了力量,见证了荣耀。

为弘扬爱国主义,接受爱国教育,我们从学校出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步行进入了一个并不起眼的小村庄,和一个看似并不起眼的小门口,上面写着“小平小道”四个字,犹如朴素的邓小平爷爷。“小平小道”座落在江西省新建县望城镇省庄村境内,原名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整个区域共分成”小平小道纪念馆区”、革命史迹浏览区”、“小平会场”、“艰难岁月展厅”、“小平车间”、“邓林摄影展厅”、“车辆陈列展厅”、“小平铜像”、“休闲广场”等。

我们刚开始参观了“小平小道纪念馆区”。此馆真实的再现了小平同志在新建的生活实况。我觉得最引人注目的是小平曾经用过的工具:钢钳、锤子、螺丝刀、锯子、钻子„„这真实的再现了小平的工作的艰辛。还有小平使用过的雨伞——小平撑着这把雨伞,迎着风雨走在“小平小道上”;草帽——小平戴着它顶着烈日走在“小平小道”上;解放鞋——小平穿着它踏实了“小平小道”。还有小平曾借阅过得书籍,从中可以看到小平虽被软禁在此,但不忘学习,一心为党,心系国家。在默默的摸索改革之道。馆内还讲述了好多个关于小平的感人的故事:“修理收音机的故事”、“一片茄子的故事”、“一张豆腐票的故事”、“技术员的故事”等等。从中可以看到小平对于发展生产的理解,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对员工同事的关心,以及对技术与技术员的尊重。同时亦反映出了小平宽广坦荡的胸怀,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在其中的一间陈列室里,展放着两辆车,一辆是拖拉机,一辆是中巴车,两辆车有着两个极不平凡的故事。一次,小平同志突然头晕眼花,瘫软在地上,工人师傅们急了,赶紧将他扶到工厂唯一拥有的拖拉机上,把他送往南昌武警医院。后来,当小平同志复出后,汽配厂的工人师傅们给小平同志去了一封信,说明条件的艰辛,小平同志于是批复责成有关部门给配件厂送去了一辆中巴车,以供工人师傅们上下班使用,据说这在当时还是江西省唯一的一辆中巴车。可见小平与当地人的感情之深,对工人师傅们的关心与尊重。值得我们学习与效仿。

随后参观了“革命史迹浏览区”。里面陈列了好多关于邓小平的生前生活的照片以及生活实例。例如:邓小平与毛泽东、江泽民、胡锦涛在一起工作及会面时的合影,以及到各处访问的珍贵史料。让我们更近的接触了小平同志,感触了他作为领导人的生活。

在邓小平工作过的车间,有一个《艰难岁月》的展览,其结束语称:小平同志虽身处困境,遭受了精神上的沉重压制和打击,却表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服从大局的组织观念,困而益坚的钢铁意志,矢志不渝的顽强追求,心系天下的宽广胸怀,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为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工作车间出来又走进了“邓林摄影展厅”。邓小平同志的大女儿邓林女士于2002年7月1日亲临“小平小道”,并捐赠了一百多张摄影作品,大大丰富了“小平小道”的内容。向世人更为详尽的介绍了生活风富多彩的国家领导人。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和蔼可亲,热爱生活的家庭长辈,让后人景仰。

最后瞻仰了“邓小平铜像”。湖南远大空调有限公司出于对伟人邓小平的敬仰,无偿赠送一尊小平铜像给“小平小道”,这座铜像高米,基座高度为米,整体高度为米,铜像巍然屹立在“小平小道”地势最高处,注视着远方,注视着神州大地上发生的“春天的故事。看到了小平同志伟岸的身躯,傲岸的智慧。敬意猛然而生。

一生以解放全人类,建设富裕文明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邓小平,虽然大权旁落,自身难保,但他那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一点也没有减退,他时时关注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心系人民的幸福安康。监禁劳动的三年多时间里,每天都坚持读书、看报,学习、思考。那条小道就是他的痛苦和思考的见证,是世纪伟人思想的轨迹。

参观完“小平小道”,让我感触颇深,获教匪浅,真实而实在的感触到了小平同志生前生活的艰辛,学习到了一代领导人的坚强意志,不辞辛苦,勤俭节约的高尚品行,忙里偷闲的学习热情,平易近人的待人态度以及作为领导人的宽广胸怀。可谓器宇轩昂!

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人生不可避免挫折,可是小平人生挫折之后却酝酿出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一场社会改革的革命,一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革命。这场革命解放了中国人的思想,解放了中国人的创造力,归根结底,这场革命解放了中国,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使得中国真正成为东方一头充满活力的雄狮!

“小平小道”告诉我们的就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勇于进取的人,收获的不仅是战胜逆境的硕果,更是锻造了自己坚强的人生。小平同志在新建的日子像似卧薪尝胆。在艰苦,落后的山区煎熬的度过了三个春夏秋冬。但是这并没有泯灭他的雄心大志,反而促使他坚定了改革的决心,在此期间博览群书,了解时事,与时俱进,极大的丰富充实了自己,也为日后改革备足了“粮草”。物质生活虽是艰辛的,但是精神与思想生活却是富饶的。小平的精神与智慧值得我们阅读学习一生。浩瀚的历史,深邃的智慧,一代枭雄——邓小平。历史铭记了你,我们新一代人更是铭记了你!我们的骄傲!

小平小道观后感4

小平小道观后感

我们知道邓小平同志是改革开放和总设计师,我们知道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我们知道邓小平同志是党和国家的第二代领导人。我们还知道邓小平同志是一位伟人,是他让中国人民富起来。但是,如果没有学习毛概课程,我就不会知道这位伟人曾经的三起三落,特别是1969年他在文革中被打倒后下放到江西南昌的新建县,并在那里生活了三年。如今我们要去参观的,正是小平同志当年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小平小道。小平小道位于南昌西郊的新建县,我们从学校步行出发,大约50分钟到达了目的地。站在小平小道大门前,我的心却是平静的。这里的一切原本也是平静的,只是由于我们的到来而暂时打破了而已。一幢两层高的红色小楼,楼前四株月季,据说这与当时小平同志在时一样,因为南昌市政府把小平小道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护起来了。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曾经在视频上看到过的关于小平同志的居所,简洁的布置,安静的气氛,正如这里。走进那两层红色小楼,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小平同志一家的塑像。快乐而痛苦的他们,将爱化为种子,即使苦难的生活也充满着希望。塑像的后面是一张被放大的报纸,署名是毛毛,上面写到:三个加起来超过两百岁的老人相互扶持生活。这句话背后是怎样的一种心酸呀!伟人也是凡人,他们也有家,也会有自己的酸甜苦辣盐别人无法理解。因为小平同志的原故,他们一家都受到了不公正的迫害,但是他们相互帮扶,用家的温暖,用一颗爱和包容的心温暖着小平,也温暖着我们。我想在这种情况之下,除了对党和国家的爱,家的爱才是真正能够让小平同志忍受这些不公正对待的原因。

再进去便是对小平同志生平的简介,少年时的邓小平,从四川老家出发,立志报效祖国。从他离家的那一刻起,他的一生便注定了非凡。接下来我并没有预想中的看到小平同志的居室,但是却能够很亲近地接触到玻璃柜中小平同志所使用过的如热水壶、风扇、胶鞋,还有手稿等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物品。这些东西无一不在告诉我们,它们的主人,也是一位凡人,不是神,这还让我想起了小平同志为一个杂志提的字——求是!实事求是,这事实上也是他一生的追求与写照不是吗?

继续走着,我突然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林彪不死,天理难容”。这让我惊讶于小平的爱国心,即使在政治上他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但是他仍没有对党和国家失望,更没有对自己灰心,他的心中始终装着国家和人民。后来,我们知道,1977年文革结束后,这位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以73岁高龄再次复出,将中国推上繁荣与富强的快车道,他终于用自己的坚持,谱出了“三起三落”的政治传奇。

这幢小楼的旁边便是工厂,当然相比于我们现在的工厂是小了不少。一间间的工厂分布在小路道路两旁,里面空旷而且充满了刺鼻的类似机油的味道。木架上黑色的不知道名的机器静静地躺着,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那段不平凡的过去。小平同志当年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69岁了,69岁啊!但是他不久就适应了这里二层小楼和工厂之间的生活。在工厂里,工人们为了照顾他,给他三干他40年前在法国留学时干过的钳工的工作。但是他对工作十分负责,人们给他凳子他从来不坐,从早到晚就那么一直站着,他说,我不能坐,一坐我就站不起来了。一位伟人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如何能不让我们为之感动?

走出工厂车间已经是烈日当头,身体有些疲惫。但是心中却是无比清楚地回响着小平同志说过的一句话: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我想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当大多数人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时,他却把大多数人的利益记在心中,他们心怀的不只是自己,更是整个国家和人民,这让他们即使在经历苦难时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今我们踏上小平同志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的意义不止在于对他的追思和怀念,我想更为重要的,是对

他那种不怕挫折、愈挫愈勇的人生态度的学习吧!

10071107

钟婍

小平小道观后感5

小平小道观后感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学校一行人列着整齐的队伍走向小平小道。我们走了很久终于走到小平小道,虽然又累又热但一想到小平爷爷原来就是在这里辛勤工作了3年,突然觉得自己的劳累不算什么了,小平小道的由来听着就那么温暖人心,1969年11月,一代伟人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汽车配件厂劳动,当起了普通的工人,一干就是三年多时间,每天,他都要走四十分钟的路到工厂,当工人们知道后,立刻在邓小平爷爷居住的地方挖了一条小道。现在,他从家到工厂只要20分钟了。有一次,邓爷爷走在下班的路上,被路边的石头绊了一跤,他没有等别人搀扶,立刻顽强地爬了起来,工人们听说后,很心疼,就又挖了一条小道,这个小道就被称为“小平小道”。这样,小平爷爷每天上下班步行只需十几分钟就到了。这条小路看上去是那么朴实无华,杂草丛生,没有水泥柏油路的平坦,和老百姓庄稼地紧紧相连的平凡黄土小道,然而就是在这样一条极其普通的小道上,小平同志构想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亿万中国人民带向富裕之路,使中华民族从此走向富强的康庄大道。

看着这里的院落,树石,我仿佛穿越到了他们的那个年代,看着已经65岁在建国时代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老人在遭遇两起两落后又被扣上“走资派第二分子”的帽子,再次遭受迫害,他是用怎样的毅力抗住的。他是65岁啊!65岁,一个本可以有儿孙绕膝的年龄,一个“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年龄,可却干着打磨工具的体力活,还一干就干了3年,这是多么的不屈不挠,充满毅力啊。或许邓小平的乐观是我不能也无法想象的。走进“小平小道”纪念馆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小平一家的塑像,塑像的后面是一张被放大的报纸,署名是毛毛(邓小平儿子化名),上面进到:“三个加起来超过200岁的老人相互扶持,生活。”伟人也是人,他们也有家,有着自己的酸甜苦辣咸,因为邓小平缘故,他们一家均受到迫害。但他们相互帮持,用家的温柔,捂热小平的心。或许除了对国的爱,对家的爱才真正是使小平忍受一切不公的原因吧!再进去,便是对小平生平的简介,少年时的邓小平,从四川老家出发,立志报效祖国。接下来是小平生活起居的展示,其实我最感兴趣的是小平睡过的床,床上的两个环子,让我想象一个年过花甲的老者,坚持锻炼体魄的执着。让我感动的还有那一面书墙,从《马哲》到《三国演义》,老人在书海徜徉,在理论中探索。正是通过这些,他提出了“改革开放”,他提出了“一国两制”,他有了自己的理论信仰。出了展览馆,便走进了车间,望着保存完好的工作台,仿佛看到小平爷爷正在辛勤工作的身影,他的坚韧与达观。与朋友一起漫步在小平广场上,回首看着小平曾经工作的地方,深刻感受到这次的旅行不仅仅是对小平爷爷的追思与怀念,更是对一种不拍挫折,越挫越勇的人生态度和奋斗精神的学习尊敬。在以后的人生中更是要时刻记住小平爷爷留给我们的这笔宝贵的“财富”。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71 673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