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的孩子》教学案例(5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槐乡的孩子》教学案例(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槐乡的孩子》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过程
本课是学生进入三年级的第1篇略读课文,在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从方法上说,老师要放手,主要靠学生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的基本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一、默读课文,圈画生字
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自己想办法读准字音。此处可以运用已经掌握了的识字方法认识理解生字词。
二、参照连接语提示,独立阅读、思考,小组内交流。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槐乡孩子采摘槐米的事。
三、 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从课文中哪些描写可以体会出来?
1、 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感想,然后再读出来。
3.全班交流,老师及时总结。
(1)勤劳懂事
“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
(2)吃苦耐劳
“八月,天多热。……就已经爬到小山上了。”此处有一句描写天热的句子,引导学生说一说,读出自己的感觉。
(3)以苦为乐
“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此处写孩子们劳动的场面,写得轻松、欢快、活泼,一点儿不给人以辛苦劳累的压抑之感,读的时候引导孩子们体会这一点。
四、 拓展延伸
1.摘抄描写天气热的句子。
2.说一说自己在课余时所从事过的劳动以及收获。
《槐乡的孩子》教案【第二篇】
教材分析
这是1篇散文,也是本学期学生读到的第1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课文的语言朴实、轻快,带有浓浓的乡土气;在作者的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和快乐。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体会一些词句的'表达效果;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认识略读课文,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感受槐乡的八月给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与快乐,体会槐乡的八月磨练了孩子们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从而初步掌握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
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初读细读,感知理解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3.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4.讨论:
a.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处?
c.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读读相关的课文。
5.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描述后朗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6.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么去割槐花的?他们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协同配合,干得可欢了。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根据教室里座位安排,大组间开展比赛。第二句总写槐树的部分每组一起读;第3句写男孩的,男同学读;第4句写女孩的,女同学读;第5句写满载而归的,每组一起读。
各组练习后比赛。赛后师生共同评价。
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
2.通过课文的诵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小结: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板书:
男孩爬削
女孩捡塞快乐
满载而归
《槐乡的孩子》教学案例【第三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
1、说说自己感到最快乐的事。
2、揭题 学习“槐”字,理解“槐乡”。
二、初读课文,明确:“槐乡孩子的快乐是什么?”
1、提出初读要求:读通文章,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思考:槐乡孩子的快乐是什么?
2、交流对问题的理解。
三、细读课文,体会“快乐”
1、那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他们的快乐呢?找找、划划相关的句子
2、交流、体会、朗读:
⑴ 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⑵ 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⑶ 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
3、小结:
点出──槐乡孩子的快乐其实就是──采槐米(劳动)
4、读出“快乐”。
在三个句子中选择自己最有感受的练读。
四、联系上下文,体会“劳动的艰辛”
1、采槐米,捡槐米这种劳动,你认为是艰辛的吗?
2、默读课文,从文中找找依据。
3、交流(引导要点):
⑴ 槐米小(第二节)。
⑵ 八月才有,天热(第三节)。
⑶ 采的时间长。
五、理解“艰辛的劳动是一种快乐”的原因
1、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孩子们觉得这不是苦,而是一种乐呢?
2、自读第二小节后,交流原因。
六、积累句式
槐乡的孩子勤劳、懂事,他们的生活、快乐都离不开槐树,槐树就像他们的伙伴,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1、引读,内化句式,体会特点。
2、拓展训练:
⑴ 安吉(竹乡)
⑵ 黄岩(橘乡)
⑶ 草原
3、再次朗读,强化句式。
教学反思
《槐乡的孩子》,这是1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课文的语言朴实、轻快,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在作者的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和快乐。
我在课堂上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出槐乡孩子在劳动的艰辛中感受快乐,让孩子们体会那种以苦为乐的精神。在课堂中,我比较注重槐乡孩子“乐”与“苦”的对比,从快乐中找到艰苦,再从艰苦中找使他们快乐的原因,一次次让那种以苦为乐的精神渗透在文字里,渗透在课堂中。结尾部分,我用句式训练收尾,充分利用了第一节这样的句式,让孩子们在语言环境中感受槐乡与槐树的深厚感情,并拓展到竹乡、橘乡、草原,让学生能积累句式,并学会运用句式说话。
本篇课文文字相当优美,在课堂上还有很多可以好好感悟朗读的句子,但是我没有很好地展开。语文课要注重体验感受文字的优美,学会品读美文,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加注意。
《槐乡的孩子》教案【第四篇】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走进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板书课题《槐乡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当我们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槐乡风情中,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听后的整体感受。
3、槐乡独特的风土人情令人陶醉,相信读了课文你们一定会被槐乡那独特的风情所吸引。
介绍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a、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想方法解决。
b、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
c、自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较长的句子或者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读几遍。
(2)分成小组组织朗读,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按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2、槐乡的槐树(槐花)。
尝试填空,并联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说说理由。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价并小结:
槐乡的槐花是美丽的。(八月,槐树打了话苞,那花苞米粒般大小,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不仔细闻是闻不到的。)
槐乡的槐米是宝贵的。(槐米,可以入药,还能做染料。)
3、槐乡的孩子是( )的。你从课文中哪些词句看出来?
尝试填空,并联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说说理由。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价并小结:
槐乡的'孩子是可爱的。
(1)他们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劳,不伸手向父母要钱,靠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
(2)他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有很强的自立精神。
(3)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们以苦为乐。
(4)槐乡的孩子是快乐的。
……
四、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2、通过课文的朗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3、说说心里话:你想做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小组讨论,指名回答,畅所欲言。
4、引导小结:快乐不只是来自于休闲、享受,劳动中也有无穷的乐趣。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那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反思:
因为是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要求安排一个课时来完成,重点在于让学生去感受课文,品读课文。板书课题,与前面所学的文章进行对比,引导孩子发现课题的不同,区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再次观察略读课文的特点,发现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并进行归纳总结。随之,引导学生利用学习提示学习课文。
因此,课堂上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槐乡的孩子懂事、吃苦耐劳和以苦为乐的特点,因为是略读课文,所以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觉得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读,谈自己读了课文后的体会。
学生在回答时,大都抓住了“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以及槐乡的孩子勤劳,对此学生感受最深。槐乡的孩子以苦为乐的精,是靠我点出来了。
《槐乡的孩子》教案【第五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读、集体交流,感受槐乡孩子的勤劳与快乐,既而引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部分语言。
2.采用学生个体自读与师生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品析语言的魅力。
教具
写有生字词语的小黑板
多媒体课件展示槐树、槐花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学生用《新华字典》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发谈话,导入课题
1、师:同学们,这个单元的课文里出现过不少的花,有绒球花和太阳花,有蒲公英花,那么你们见过槐树的花吗?它是可爱的还是美丽的呢?那么今天我们就跟随一群槐乡的孩子去看看那神秘的槐花好不好?
生:好啊。
2、解读课题
(1)[板书课题]读准字音,重点出示生字“槐”,读好课题。
(2)从课题中了解到什么?(解读“槐乡”;初知课文主人公是槐乡的孩子)
(3)借助图片让学生捕捉信息,了解“槐花”
(槐树开花季节、槐花大小、槐花清香、槐花的用处等。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蕾可以制作黄色染料。花、果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药。
需要注意的是在介绍时针对本班孩子实际,因为大多数孩子没有见过槐花,要用比较形象而简单的语言进行介绍。
二、整体感知,自读课文
1、师出示自读要求:
(1)轻声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课文注音、字典读准字音;读通每一个句子,长句和一下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利用小黑板出示字词,师在学生自读后重点强调一些易读错的读音和字形。如:读音方面的bāo rǎn dā sāi 花苞 染料 耷拉 塞着
mì lǚ chuī dàng 觅食 缕缕 炊烟 飘荡
而词语释义方面有:结成了伴、知了、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削着槐米、一簇簇槐米、缕缕炊烟、满载而归、月落柳梢等等。这些都可以借助较为形象的讲解让学生明白,以方便理解课文。
(2)边读边思考: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师结合学生的回答适时建议,引导学生把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结合起来说。
2、师归纳:课文讲了槐乡的孩子们在八月里的一天上山采摘槐米的`事。[板书:采摘槐米]
三、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1、师针对课文内容提问:
1)哪些语段向我们介绍了槐乡孩子一天的生活?(第三、四自然段)
2)具体写槐乡孩子采摘槐米经过的又是哪个自然段?(第三自然段)
3)默读具体写槐乡孩子一天生活的语段(第3、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阅读感受。
4)交流阅读感受:如槐乡的孩子真勤劳啊!他们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到小山上了。再有你们喜欢槐乡的孩子们吗?说一说槐乡的孩子可爱之处。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梳理、概括信息点。(勤劳、懂事、团结合作、吃苦耐劳、以苦为乐;而他们的可爱是表现在靠自己的劳动来换取学费,不向爸妈伸手要钱等)
过渡:刚才很多同学都说自己在文章中感受到了槐乡的孩子热爱劳动这一点,还有同学说槐乡的孩子劳动着也很快乐,那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具体描写采摘经过的第3自然段,细细地去体会那一份快乐。
5、重点讲述槐乡孩子们快乐劳动场面(第3自然段)。
(1)用波浪线划出具体描写采摘槐米的句子(4—6句)
(2)交流中建议学生读出快乐,教师通过课堂评价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动词、比喻句、文句的节奏感等)、指导朗读
(3)采用多种朗读方式(男女生分句合作读,师生分句合作读,引读等)朗读句子,积累语言。以朗读为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4)小结:瞧,我们从男孩女孩合作采摘这个片断中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随机板书:合作采摘)
过渡:合作采摘是快乐的,这一段前几句话和后几句话又在写什么呢?你又是从哪儿感受到他们的勤劳与快乐呢?
(5)师归纳:早起出发(1—3句)满载而归(第7句)
在学生谈感受的过程中,随机小结:劳动的时间很长,但劳动的成果可喜,孩子们心情快乐。
6、以段带段,回环朗读
师:槐乡的孩子们早起出发,来到山上合作采摘槐米,每当炊烟四起满载而归。当月落柳梢时,劳累了一天他们才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他们的小床下放着磨好的长钩刀、篮子。第二天,假若是晴天,天气依然炎热。
鸡热得——
狗热得——
蝉热得——
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们——
男孩——
女孩——
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又是——
月落柳梢——
明天,只要是晴天,孩子们又将投入到火热的劳动中……
师:每年的八月,每年八月里的晴天,槐乡的孩子都是忙碌的,但也是快乐的,因为勤劳的他们不想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他们有劳动相伴,有快乐相随,他们的生活离不开槐树,难怪课文一开头就说——生读第一自然段。
四、回顾全文,赏读品味,总结提升。
1、划出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在交流中随机引导学生关注下面的语句(说说喜欢的原因,读出自己的感受,也可积累背诵):
1)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就像海边的娃娃离不开大海,山里的孩子离不开石头。
2)八月,槐树打了花苞,那花苞米粒般大小,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不仔细闻是闻不到的。小槐米藏在槐树丛中,轻轻地随风飘动。
3)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4)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
2、用一句话抒发学完后的感受。(生畅谈)
3、小结:槐花飘香的五月,是孩子们满意的季节,他们幸福快乐;繁忙的八月,孕育了孩子们勤劳善良、自立自强的品格。其实快乐不仅仅来自于休闲,来自于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无从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热爱劳动吧,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五、拓展延伸。
1、快乐写话卡:通过对槐乡孩子劳动情形的多次诵读,我们认识了槐米,认识了槐乡的孩子。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个怎样的槐乡孩子?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吗?( )的槐乡孩子,我真想对说:“( )”。
2、说说心里话:你想做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小组讨论,指名回答,畅所欲言。
六、布置作业。
1、摘抄好词佳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同步练习上的《纸船印象》
七、板书设计:
4、槐乡的孩子
八月 黎明
早起出发:勤劳
采摘槐米:合作采摘(男孩——削 女孩——捡)
满载而归(快乐的歌声)
勤劳懂事,分担父母的辛劳
副板书: 槐乡的孩子 可爱 吃苦耐劳,有很强的自立精神
以苦为乐,快乐的歌声、甜蜜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