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资料 > 小学教案 >

夹竹桃 教案(汇总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31223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夹竹桃 教案(汇总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夹竹桃》教案【第一篇】

一、教材简析及学情分析

《夹竹桃》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1篇课文,是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散文家季羡林写的1篇散文。这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比衬的手法,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任性和花影的有趣动人,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表达了对含蓄内秀、执着坚韧品质的赞美。

此课是在学完《广玉兰》之后进行,是在“咏物抒情”这个大的主题背景之下的课文学习,学生对“咏物抒情”这一写作特点和主要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这就为此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情境学习中学会想象感悟的读书方法与对比反衬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进行品析鉴读,懂得作者爱上夹竹桃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资源整合

1、与主题学习“咏物抒情”相结合,进行学习迁移与类化

2、与助学案相关知识相配合,提高有效学习

3、与季羡林的其他名篇《槐花》相整合,进一步感悟他的“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

4、与主题阅读丛书相结合,拓展阅读面

五、教学方法

1.主题背景下的课文泛读:《广玉兰》《夹竹桃》《石灰吟》《墨梅》都同属于一个主题“咏物抒情”,因此,本课的教学起点应从属于这个大的主题背景之下,在“划分主题----概括内容”这一环节之上,通过泛读,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对夹竹桃花期长、韧性可贵,花影迷离的特点的描写,表达了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2. 助学引导后的精读:学习本课之前,发放给学生一份“助学案”,以帮助学生了解与本课相关的资料,根据文章生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精读

3、想象悟读:以3、4自然段为范例,通过情境叙述性语言, 指导学生进入角色,想象画面,设身处地,解读课文里的语言文字,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思路。

4、对比品读:在详教第4自然段,略教第3自然段,不教第5自然段 的策略之下,在想象情境、感悟画面的基础之上,对比品读夹竹桃与其他花的不同之处。

六、教学过程

1、感悟花之美,衬托铺垫下文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 课堂学习之前,结合课文第3段内容,我引导学生观赏春夏秋冬各种花的图片,同时相机理解“花团锦簇、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万紫千红”的含义。

•2、以问促究,了解作者

•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季羡林来说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在感悟花美基础之上,用 这样的问题,引出对作者的关注,用一系列图片和文字拓展资料,介绍季羡林。

学到此,学生都会有这样的感触,“这样一个大家,对夹竹桃如此衷爱,原因究竟何在呢?”这样的补充拓展,会更能激起学生对夹竹桃的好奇,引发他们深入思考。

3、一问相连,理清线索

有了相关兴趣之后,我再着重引导学生从文中的关键问题入手,帮助学生把握文章写作线索。

所以教学中我通过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把握文章脉络:季羡林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在泛读基础之上,认识到作者是从“色彩美、花期长有韧性、花影迷离”这三个方面写出了对夹竹桃的喜爱。

用这样的问题串起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无形之中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4、读中悟情,读中悟法

•读是语文学习之本,读是语文学习之法。充分的读,有效的读,有情的读,会更好地促进对课文情感的把握。于是在整体把握文章线索之后,针对相关的2、3、4、5自然段,结合相关段落写法特点我采用了不同形式的读

•(1)图文对读第2段,感受夹竹桃色彩的美

对照图片,边读边想,让学生脑海里呈现那样的色彩,那样的景象,领略作者当时的情趣。

(2)情境悟读第4段,感悟夹竹桃的韧性大,领悟对比写法:

运用情境补充式语言:如在和煦的春风里,各种花儿争相开放,他们迎着春风,伴着细雨,大门内的夹竹桃在迎风吐艳等,感悟想象夹竹桃春、夏、秋三个季节中“迎风吐艳”的风姿,从而启发学生从此段文字中体会到不论是气候和变化,还是季节的更替,只有夹竹桃始终如一,迎风开放;花期之长,无花可比。从而理解作者为什么说夹竹桃的可贵之处——韧性。为此段的感情朗读和感悟对比写法做好背景渲染。

•(3)想象品读第5段,感受夹竹桃月光下的美

•  此段教学中,启发学生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力求获得和作者同样的感受。接着,我又带领学生由情入境,将美好的语言文字记在心里。

•我想它是地图(     )。……(     )是远渡重洋的海轮。

•我幻想它是(     ),……(     )是游鱼。

•我幻想它是(     )。……这一幅画竟)阿拉文库●(变成了活画了。

•指导学生边读边闭目想象,达到熟读背诵,在赏读中积累内化,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受到美的陶冶。

•5、花语相伴,内化提升

•当学生对夹竹桃的特点有了完整清晰的认识之后,对作者内心的情感有了更深的体会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为夹竹桃设计花语”这一实践形式,将感情内化为行动,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6、以点带面,拓展阅读

•  通过《夹竹桃》这一课,学生领悟到季羡林“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的散文风格,进而利用助学案和主题阅读丛书,让学生阅读季羡林的其他名篇,进一点体会他于平凡物中体现睿智的独特视角与写作方法。

七、板书设计

•                  夹竹桃

最值得回忆留恋

色彩美

花期长,有韧性

花影迷离

爱上它

八、教学成效

《夹竹桃》教学设计,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以学“文”用“语”为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质疑、理解升华,进行多种方式的朗读;充分利用问题探究,把握要点、升华情感;充分利用实践活动,拓展迁移;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实现学生自学;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学生广泛的阅读。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夹竹桃》详细教学设计【第二篇】

说教材

这是1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的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第四、五自然段写夹竹桃的韧性及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作者许多幻想是课文的重点。而第三自然段写作者家中常见的花应有尽有,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只是对夹竹桃可贵的韧性起对比衬托作用。根据本课及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赏读、积累描写夹竹桃的优美句段。

2、能力目标:a、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词句,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夹竹桃花 的“奇妙有趣”和“可贵韧性”;b、调集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作者的想象,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仿写一想象片断,培养学生的想象与写话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懂得作者爱上夹竹桃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自读自悟第四、五自然段直接描写夹竹桃的词句,深切感悟夹竹桃的韧性及理解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作者许多的幻想,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赞美,赏读、积累描写夹竹桃的优美句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仿照课文中描写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作者许多幻想的一段话,写一想象片断;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懂得作者爱上夹竹桃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说教法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以读为基础,全面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其它形式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围绕教学目标,采用“以读为主,读中质疑,由读求悟,议中解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学、领悟、应用。

说学法

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利用已有的积累进行创作的能力,以及审美表达的能力。

媒体设计:自制ppt

说教学过程:

一、对比质疑 激发兴趣(教学1、3小节)

1、作者是个爱花的人,家中常见的花是应有尽有。

指名读第三小节(随即演示各种花的图片)

2、谈感受、读好

3、出示:第一小节。读读,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夹竹桃为什么最值的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我先学习3自然段,利用语言文字及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家中其它花的万紫千红,再出示第一自然段与其形成鲜明对比,本文的核心问题(夹竹桃为什么最值的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自然成了学生迫切想了解的问题,激发了学晟的阅读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进学习中,进而培养学生多思、好问、善问的好习惯。既训练思维,又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二、以读代讲 读中体会(教学2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语言浅显易懂,教师不必多讲,让学生从读中体会两盆夹竹桃的奇妙有趣,进行有感情朗读。具体操作如下:

1、谁愿意带我们到季先生家的大门内,看看那两盆夹竹桃呢?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你看到了那两盆夹竹桃了吗,她是什么样儿的呢?用“——”画出直接描写花的语句,自读自悟,夹竹桃的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学生交流讨论:抓住“不相容”——“融洽”,体会奇妙有趣

4、这么奇妙有趣的景象,这么美的文字,值得我们来读好它。

三、品读悟韧 经典积累(学习4自然段)

1、读一读,夹竹桃的奇妙有趣花色,在作者的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让作者难忘,还有什么的方也让作者记忆深刻?(可贵韧性)

2、品一品,哪些词句体现出它的可贵韧性? 用“~~”画出,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4、议一议,全班交流品读心得。(ppt出示有关句子)

5、诵一诵,在交流重点词句后,相机指导朗读。(ppt配乐)

6、背一背,把你喜欢的句子把它积累下来。(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

通过以上六个步骤来学习课文重点段,由读懂、读精、读好、成诵,层层入深,从词到句,体会夹竹桃的可贵韧性。

以上设计的依据是:1、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及评价的能力,所以我在设计时为学生提供了多角度的、分层次的阅读机会,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使其感受、理解、欣赏及评价的能力得以锻炼。2、成诵必先读好、读熟。在以上的设计中,我根据学生朗读水平的差异,较多运用自由朗读的形式,旨在使学生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以读为抓手,使学由读求悟,由读生趣,由读生情,使提高学生朗读水平能落到实处。3、“书读百遍,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更何况背诵。在背诵时,我因人而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让教学做到分层次。4、叶老曾说:“当教师像是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随地准备放,能放就放手”。扶一扶,是为了随时能放一放。在以上训练中,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品、自议,不但使学生愿读会读,而且愿说会说,使他们对语言的感悟能力逐渐提高。

四、境中悟幻 启发创作(学习5自然段)

1、过渡:夹竹桃的花色奇妙有趣,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读到这你们是不是也喜欢上了这夹竹桃?告诉大家,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别有一番情趣。

2、配乐范读,闭上眼睛想象当时得情景。

3、月光下的夹竹桃给你什么印象?(引起幻想)

4、出示作者幻象部分,伴乐轻读思考,写了作者的几个幻想?作者是如何幻想到的?(有相似之处)

5、再读读品品,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用你的心代作者读。(指名读)

6、作者每天看夹竹桃,产生的幻想不止这些,扇动你幻想的翅膀,替作者再写一个幻想。(乐起,出示月光下的夹竹桃图片)(教师朗诵:月亮升起来了,月光下夹竹桃的影子投到了雪白的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闭上眼睛,我想它是……)(想象2分钟)抓住你的幻想写下来。

7、交流。

1、运用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通过配乐朗读,把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真切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加深对课文语言的理解。2、文章是作者的心声,朗读课文,是我们替作者讲话然后,所以,我在指导朗读时,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心境,用心朗读,勾起学生的真情,这样就达到了感情朗读的训练目的,使提高学生朗读水平能落到实处。3、在写话练习时,我利用音乐、意境图片、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再次营造情境,学生在这样的意境中,能更好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展开幻象,写一片断。

五、水到渠成 情感升华

1、过渡:这么奇妙有趣、韧性可贵,又能令人幻想万千的夹竹桃,作者怎能不爱上它呢?

2、我们代作者来赞一赞夹竹桃。(板书:爱)

3、指名读,齐读。

到此,学生对夹竹桃的的特点已了如指掌,也对夹竹桃产生了爱意,此时,让学生来赞一赞夹竹桃,不尽使学生整堂课的学习有了一个很好的总结与回顾,也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宣泄,本文的主题跃然堂间。这样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综观整堂课的设计,我以读为设计抓手,从读中质疑,又读中寻找答案,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求懂,在读中学会,在读中获得感受、理解、欣赏、审美能力。

板书设计:

奇妙有趣

17、夹竹桃(爱上) 韧性可贵

引起幻想

这则板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把夹竹桃的特点(作者爱夹竹桃的原因),展现得一目了然,突出的文章的重点。

《夹竹桃》教学设计【第三篇】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无……不……”、“无不”造句。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文本对比、映衬手法的运用是为了突出夹竹桃的特点。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感悟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奇幻动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文本对比、映衬手法的运用是为了突出夹竹桃的特点。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感悟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奇幻动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出示事物、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植物,请看(出示夹竹桃),知道它的名字吗?(板书:夹竹桃)

2.没错,它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叫“夹竹桃”。请注意“夹”读第一声,为什么读第一声,你知道吗?让我们齐读。

3.关于夹竹桃,你了解多少呢?学生介绍夹竹桃。

看来,同学们对夹竹桃的了解还真不少呢!夹竹桃是一种极为普通的植物,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语言家季羡林先生对它却情有独钟,他曾为夹竹桃专门写了1篇优美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学习的十七课《夹竹桃》。

自读课文

要求: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课文。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夹竹桃?

学生自渎课文。

检查自读效果

出示生字后指读、齐读。

玉簪花、叶影参差、荇藻、榆叶梅、花团锦簇、奉陪、微风、乍起、一嘟噜

交流:作者为什么要写夹竹桃?

二、理清课文脉络

想想如何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总写夹竹桃是作者最值得留恋和回忆的花。

第二段(2)写作者家中的夹竹桃开花时红白相映,景象奇妙有趣。

第三段(3~5)写夹竹桃的可贵以及引起作者的幻想。

第四段(6)写作者爱上了夹竹桃。

四、作业

1.课作:描红

2.家作:抄词、默词、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品词、品句、品读课文,感悟夹竹桃的韧性以及它引起的有趣的幻想,感受作者对它的喜爱。

2.感受季羡林散文质朴、典雅充满诗意的特点,学习对比的写作方法,认识双重否定表示强调肯定。

《夹竹桃》教学设计【第四篇】

一、引导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季羡林先生给我们带来的1篇优美散文——《夹竹桃》。(板书:夹(jiā)竹桃)请注意这里的“夹”读第一声,让我们齐读课题。

二、浏览课文,初知大意:

1、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浏览一遍课文,找出文中直接写夹竹桃的自然段,在开头画上三角符号。然后读读这些自然段,请同学们自个儿先去感受感受。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3、读好了吗?文中哪几个小节是直接写夹竹桃的呢?

4、学生汇报:第2、4、5自然段。

5、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夹竹桃花的世界,去欣赏、品味它……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让我们一起到季先生家的大门内,看看那两盆夹竹桃吧!(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大家看到了那两盆夹竹桃了吗,她是什么样儿的呢?用“——”画出直接描写花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夹竹桃的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这是两盆什么颜色的花?(板书:花色)(生答:红色和白色的)

4、作者由这两种花色分别联想到什么呢?看课文,老师引读,请大家跟读。

5、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呢?(板书:奇妙有趣)

你为什么觉得这样的景象奇妙有趣呢?(火与雪是不相融的,却能融洽地开在一起。)

6、你们真的觉得这景象奇妙而有趣吗?请大家试着读出这景象的奇妙有趣。

学生自由练读;

通过练读有了自己的体会吗?怎样才能把这段话读好呢?(指名说,教师标出重音)你能为大家朗读吗?

读得真不错,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好,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奇妙有趣的景象吧!(齐读)

四、学习第3、4自然段:

过渡:第2自然段对夹竹桃的花已经作了细致的描写,为什么接下来在第4自然段中还要写夹竹桃的花呢?这其中必有缘由。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段,想一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夹竹桃花期很长。)(板书:花期)

2、请同学们再读第四自然段,同桌之间合作学习,先画出描写夹竹桃花期很长的句子,再用着重号标出反映花期长的词语,然后好好地品读品读。

3、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教师巡视。

4、学生汇报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能一边读一边圈画,这真是“不动笔墨不读书”。那么,哪些句子写出了夹竹桃的花期长?

生(1)读第一句:(相机出示句子)

师:哪些词语反映了它的花期长?(又开出、又长出)

师:这句话不但写出了它的花期长,还写出了它的品性“悄悄地一声不响”,它是默默绽放,不张扬,常年不败。

师: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呢?请大家自己读。

指名读;评价。(“悄悄地一声不响”要读得轻柔些,而“又开出、又长出”要读得重些。)

齐读。

生(2)读第二句:(出示句子)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它花期长的?

生2:看不出、也看不出、无日不

师: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吧!(齐读)

师:

(1)标出“和煦的春风里”、“盛夏的暴雨里”、“深秋的清冷里”,从这里的三个“在……里”你体会到什么?(不管什么气候,夹竹桃始终是迎风吐艳。)

(2)“无日不”可不可以换个说法?(每天都这样)

这里为什么不用“每天都这样”而用“无日不”呢?(它的语气更加强烈,更能突出对夹竹桃的赞美之情)

应如何读呢?(指名读)

自由练读;

齐读;(大家读得很投入,我也被感动了。)

生(3)读第三句,从“无不”一词反映了夹竹桃的花期长。

师:“无不”是什么意思?(是“都”的意思)

这里不用“都”而用“无不”一词,大家懂了吗?(起强调的作用,不管什么季节夹竹桃都一一奉陪,突出了花期长,表达了对夹竹桃的赞美)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

师:真不错,我们一起读。

6、师:夹竹桃的花期真长呀,所以在作者的心理又有什么新感受呢?

生(4)读句子;(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这一点韧性,(板书:韧性)同院子里的哪些花?文中哪一小节写了?(生:第三小节)

同学们有没有注意第四自然段开头的词语“然而”,用“然而”过渡到夹竹桃,就说明第三自然段写了其他花。

请同学们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写了多少花,有没有写夹竹桃?

(生答)

一百几十个字,写了十四种花,却没有一个字写夹竹桃的。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段内容呢?(对比衬托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我们再回到刚才的句子上,“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请大家换个说法。(出示陈述句)

请同学们把这两句话读一读,体会一下用哪一句好?

学生对比读。

哪一句好呢?(生答:反问句好,强调了夹竹桃韧性的可贵)(师标出“不是……吗?”)是啊,说得真好。我们一齐来读读这个反问句。

7、让我们完整地欣赏一下第四自然段,好好地品味夹竹桃一年三季,花开不落的可贵韧性。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四自然段。

五、设置悬念:

夹竹桃的花色奇妙有趣,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读到这你们是不是也喜欢上了这夹竹桃?告诉大家,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别有一番情趣,让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去领略她月下的扑朔迷离的花影吧!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16 231223